煤矿职业危害及防控.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Advertisements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病因 上胃肠道疾病 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全身性疾病.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运动中伤害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兵希中学 : 徐桂芳 前言 : 我们进行体育运动的目的是为了锻炼意 志,提高体能,增进健康。如果在体育运 动中不能注意选择安全的运动环境,合理 安排运动负荷就可能导致运动损伤。那么 我们应该如何预防与处理呢?
第六章 呼吸 第 一 节 肺的通气 莲山中学甘春华制作.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 的 组 成 呼吸道: 肺: 鼻腔咽 喉气管支气管 气体交换的场所 呼吸运动: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有清洁、湿润空气的作用 肺的通气: 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包括呼气 和吸气两个过程 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的通气.
咳嗽、咳痰 病因与发病 机制 病因与发病 机制 病因与发病 机制 病因与发病 机制 相关护理 诊断 相关护理 诊断 相关护理 诊断 相关护理 诊断 定义 临床表 现 临床表 现 临床表 现 临床表 现 护理评 估要点 护理评 估要点 护理评 估要点 护理评 估要点.
调查人数 421 人 回收 415 份 有效卷 402 份 调查结果 目前同学近视人数多.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猪病防治 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学习目标 1. 掌握急性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2. 掌握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第七次实验课 心血管系统疾病(2).
雾化吸入法 定义 目的 常用药物 常用方法 是将药液以气雾状喷出,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 湿化气道 控制呼吸道感染 改善通气功能
职业卫生管理 工程部 张剑.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煤尘的危害和煤工尘肺及其治疗 一、煤矿粉尘的职业来源及其理化特性 二、煤尘对人体的主要危害 三、煤工尘肺的病理类型及病症表现
第十四章 人体各部分损伤 第三节 肩关节 损伤 肩关节损伤的原因 运动 急性损伤 工作 日常活动 先天性.
Teacher :唐加步.
全球健康危机 W. Thomas London, M.D. 翻译:章杨.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人体呼吸运动的描记及其影响因素
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精品课程资源建设项目成果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肺结核.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外伤的自救与互救 ——止血和包扎 兵希中学 徐桂芳.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Pathology Department of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
浅表淋巴结检查.
阻塞性肺气肿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 呼吸内科.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呼吸系统总论 淮河临床学院呼吸科.
慢 性 阻 塞 肺 疾 病.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病人的护理 结缔组织病和风湿病 结缔组织病和风湿病病人的护理.
第四节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及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糖尿病流行病学.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评估达力士软膏的长期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
膝关节常见病MRI诊断 2017/9/11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医学影像学部.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中国药物GCP检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李见明         北京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长 春 医 学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精品资源共享课 制作部门:基础医学部 病理教研室 高寒.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7.4 波的产生 1.机械波(Mechanical wave):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过程叫机械波。1 2 举例:水波;声波.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第三章 辐射 学习单元2 太阳辐射.
软骨与骨 Cartilage ﹠ Bone.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Dislocation of the Patella
预防医学系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结缔组织 Connective Tissue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预防医学系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
Astrid Schödel 全球质量管理总监
Circulatory System 循环系统 周俊 Department of Histology & Embryology
第三节 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 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总平方和可以分解为三项: (10.10).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第四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生殖系统的变化 乳房的变化 循环系统的变化 血液的改变 泌尿系统的变化 呼吸系统的变化 消化系统的变化 皮肤的变化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煤矿职业危害及防控

我国职业病危害形势 1、职业病患者总量大: 722730例 2、职业危害范围广:30多个行业1600万家、2亿人 3、职业病危害流动性大,危害转移严重:境外--境内;城市--农村;经济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大中型企业--中小型企业转移 4、造成的经济损失大: 5、带来的社会影响: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什么叫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及其他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防治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健康、职业健康与职业病 构成我国法定职业病的条件 必须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 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 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目录》所列的职业病 构成我国法定职业病的条件

《职业病分类目录》 一、尘肺 13种 二、职业性放射疾病 11种 三、职业中毒 56种 四、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5种 五、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3种 六、职业性皮肤病 8种 七、职业性眼病 3种 八、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3种 九、职业性肿瘤 8种 十、其他职业病 5种

职业病的特点 1、起因: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引起的疾病。 2、有较长的逐渐形成期或潜伏期,属缓发性伤残。(不同于突发事故或疾病)。 3、属不可逆损伤,几乎不可痊愈。只能使患者远离致病源。

职业病的预防 一级预防 二级预防 三级预防 有毒有害作业 企事业个体单位 有害因素 作业人群 识别 评价 控制 早发现 早诊断 早处理 职业病与 职业多发病 二级预防 三级预防 康复治疗

职业病危害因素 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因素。 按危害因素的来源分类 (一)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按导致职业病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 (原卫生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一)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1、化学因素 •有毒物质:铅、汞、苯、一氧化碳等 •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等 2、物理因素 • 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 • 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 • 噪声、振动; • 非电离辐射:如可见、紫外、红外、激光 • 电离辐射:如X射线、γ射线等。 3、生物因素:如炭疽、布菌、医务工作者可能接触到的生物传染性病源物等。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 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 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如安排的作业与 劳动者生理状况不相适应等; 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 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1、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 2、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工段与无毒工段安排在一个车间; 3、生产环境卫生条件不良。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同时存在多种有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联合作用。

职业病危害控制程序 第一步:职业病危害的识别,编制一份全面的清单(按生产地点)。 确定“可能存在危害的区域” 第二步:职业病危害的评价,确定各生产地点\岗位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①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与评价 ②职业健康检查(根据检测与评价结果确定体检人群)。 第三步:通过采取成功措施与行动,建立常规监控机制,持续改进。 确定“可能存在危害的区域” 确定“关键点危害区域” 控制“各岗位的 职业病危害风险”,

第一步:职业病危害的识别 编制一份全面的清单(按生产地点) 了解企业中存在的危害因素及其来源?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所列职业病危害因素); 按生产地点列出致害源、设备清单; 了解生产工艺流程;

按生产地点分别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作业方式、接触人数、接触时间和防护情况简述; 其中作业方式指产生或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设备或工序的本质安全化、自动化程度。

第二步:职业病危害的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检测结果与评价: 每个测试点(工作地点、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未超过标准的为合格,超过标准的为不合格。 对确因生产工艺或设备技术水平限制所致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测试点,应对其所采取的职业卫生防护补救措施(职业卫生管理措施或个人防护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改进措施和建议: 对不合格测试点,以及已采取职业卫生防护补救措施仍然未能达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的工作地点、岗位,应分析其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职业接触限值 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 化学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可分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和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三类。

检测评价结果与分类处理 控制措施有效 存档 作业岗位危害因素未超标 作业岗位危害因素超标 评价结论:合格 职业卫生防护补救措施有效 职业卫生防护补救措施无效 评价结论:合格 落实改进措施 控制措施有效 存档

第二步:职业病危害的评价(职业健康损害评价) 职业健康监护定义:为及时发现劳动者的职业性健康损害,根据劳动者的职业接触史,对劳动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健康检查和连续的、动态的医学观察,记录职业接触史及健康变化,评价劳动者健康变化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

目的: 1、检索和发现职业危害易感人群; 2、及时发现健康损害,评价健康变化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 3、及时发现、诊断职业病;以利及时治疗或安置职业病人; 4、为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病危害治理效果评价和行政执法提供依据和证据。

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和周期的确定 用人单位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应委托有相应资质的体检机构,并按体检机构要求提供劳动者相关信息清单(包括劳动者姓名、性别、年龄、工龄、工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及体检类别等),并与体检机构签订职业健康检查服务合同书或协议书。

职业健康检查结论与处理意见 1、上岗前: 结论:职业禁忌(列明禁忌的原因,注明职业禁忌证)。 处理意见:目前不得从事××作业。

2、在岗期间: 结论职业禁忌(列明禁忌的原因,注明职业禁忌证)。 处理意见:(1)调离原工作岗位,妥善安置;(2)疑似职业病的,申请职业病诊断(注明诊断机构和时限等);(3)有职业健康损害和影响的,进一步复查或医学观察、治疗(注明复查、观察、治疗的医疗卫生机构、项目和时间)。

3、离岗: 结论:疑似职业病。 处理意见:(1)申请职业病诊断(注明诊断机构和时限等) ;(2)有职业健康损害和影响的,进一步复查或医学观察、治疗 (注明复查、观察、治疗的的医疗卫生机构、项目和时间)。

职业禁忌 体检结果与分类处理 疑似职业病 有可疑异常指标 未发现职业健康损害 有关异常指标 不得从事××作业 调离原工作岗位 申请职业病诊断 复查或医学观察 未发现职业健康损害 有关异常指标

第三步:职业病危害的控制 用人单位的自身管理 监督管理(政府部门、工会组织监督管理)

还是说说煤矿的事吧 煤矿职 业 危 害 煤矿主要职业危害 四项内容 煤矿常见职业病 煤矿常见职业病预防 尘肺病专篇

一、煤矿主要职业危害的基本情况 在煤矿企业中,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有生产性粉尘、有毒有害气体、生产性噪声和震动、不良气象条件和放射性物质等。

1、生产性粉尘 生产性粉尘是煤矿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可产生于煤炭生产的全过程,如岩尘、煤尘、水泥尘和混合性粉尘等。可引起矽肺病、煤工尘肺病和水泥尘肺病。

2、有害气体 在矿井空气中,由于多种原因可存在CH4、CO、CO2、氮氧化物及H2S气体等。

(1)CO2 。CO2主要存在于煤层和煤块内,在采煤过程中与CH4一道排出。此外,巷道内木材腐烂,人群呼吸以及放炮也可产生CO2。由于CO2相对密度大(1.53),一般多积聚于巷道低处及通风不良的废巷中。其危害性在于CO2排挤空气中的氧气,而引起缺氧。当空气中的CO2浓度达到5%时,即能引起缺氧现象;达到10%时,可使人窒息而死。

(2)CO和氮氧化合物。CO和氮氧化合物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放炮。使用硝酸甘油炸药可产生大量的CO,而使用硝铵炸药则常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CO是化学窒息性气体,可以对血液或组织产生特殊的化学作用,使氧的运送和组织利用氧的功能发生障碍,并能阻断组织呼吸致“内窒息”。氮氧化物为刺激性气体,较难溶于水,因而可达呼吸道深部的细支气管和肺泡,对肺组织产生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可引起肺水肿等。

H2S。H2S在煤矿一般少见,一般存在于煤层一定区域或鸡窝煤内,在落煤时逸出,因而可使靠近落煤地点的采煤工作人员发生H2S中毒。H2S也属化学窒息性气体,急性中毒时,可引起肺水肿和中毒性脑病。

3、生产性噪声和震动 煤矿生产性噪声和震动主要来源于机械化生产。其危害大小主要取决于生产过程、生产工艺和使用工具,如风动工具比电动工具产生的噪声和震动大。煤矿的噪声危害往往比振动危害严重,如井下局部通风机、综采机组、掘进机井下泵井上的压风机房、洗煤厂、选煤厂等作业场所的生产性噪声都比较严重,强度一般在90~110dB(A)。噪声可引起噪声聋,震动可引起局部震动疾病等职业危害。

4、不良气象条件 矿井内气象条件的基本特点是气温高、湿度大,不同地点风速大小不等和温差大等。这对工人的健康有很大影响。

5、放射性物质 煤矿井下氡及其气体往往比地面高,对工人健康有一定影响。

6、其他 另外,劳动强度大,作业姿势不良 也是煤矿井下作业的特点,容易造成职工腰腿痛和各种外伤等。

二、井下工人常见伤害

二、井下工人常见病 井下工人的自觉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48.3%)、咳痰(39.9%)、气短(34.7%)、胸痛(32.2%)、关节痛(55.6%)、皮肤搔痒(22%)等症状。其次为腰痛(39%)、胃痛(32.2%)。 五官科检查结果:慢性鼻炎(67.3%)、慢性咽炎(28.3%)、鼻中隔弯曲(16.4%)。 多发病检查结果:慢性胃肠炎(38.1%)、关节炎(33.6%)、湿疹(6.8%)、坐板疮(5.1%)

1、尘肺病 尘肺病,是煤矿工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患尘肺病的人,到晚期时因为呼吸艰难,晚上只能跪着“睡觉”,最终也只能是跪着死。 尘肺病晚期病人,每天离不开氧气,晚上睡觉不能平躺,只能趴在椅子上打个盹。 1、尘肺病 尘肺病,是煤矿工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患尘肺病的人,到晚期时因为呼吸艰难,晚上只能跪着“睡觉”,最终也只能是跪着死。

老人家余生“打坐”不息,非为参禅 尘肺病人本人不会看到自己的肺是这样子

2、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是煤矿工人的常见病,也是煤工尘肺的主要合并症之一。 对180例煤矿工人的尸检材料进行病理分析。结果在180例煤矿工人中,患慢性支气管炎的155例,检出率为86.1%。

保  养     1、避风寒,注意保暖,预防感冒。禁止滥用抗生素。     2、避免进食辛辣、烈酒等刺激性饮食,以及肥甘,海鲜,腌制食物等,饮食不宜过咸,过甜,要戒烟,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并保持大便通畅。     3、适当进行体育、呼吸和耐寒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3、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粘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其实质是胃粘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后,由于粘膜特异的再生能力,以致粘膜发生改建,且最终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胃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本病十分常见,约占接受胃镜检查病人的80~90%,男性多于女性,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

保  养 合理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戒烟戒酒。长期大量吸烟易引起消化性溃疡,且不利于溃疡的愈合。而酒精可直接破坏胃粘膜屏障,引起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   避免长期饮浓茶咖啡。 劳逸结合,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慎服非甾体消炎药。很多感冒药中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很伤胃。因此,感冒后,不要随意自行服用感冒药,可向医生咨询,并避免空腹服用。

4、风湿 风湿病是一组侵犯关节、骨骼、肌肉、血管及有关软组织或结缔组织为主的疾病,其中多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多较隐蔽而缓慢,病程较长且大多具有遗传倾向 

保养 合理营养 伴有怕冷、四肢发凉、腹泄便溏的寒性症状明显的患者,更应避免食用一切生冷寒凉食品,如冰水冷饮、螃蟹鸭肉、凉菜生荤类食品,尤其不可一次摄入过多。 保暖

5、关节滑膜炎 膝关节是全身关节中滑膜最多的关节,故滑膜炎以膝为多见。当膝关节直接受到暴力打击,长期负重慢性劳损,剧烈体育活动或超强度训练,不正确的习惯动作,关节本身退变,膝关节反张,甚至穿鞋不当均可引起创伤滑膜遭受损伤、滑膜充血、肿胀,滑膜细胞活跃产生大量积液,引起充血或水肿,并且渗出液体,表现为关节肿胀,痛疼,功能受障碍。也可说关节腔有积液,就有滑膜炎症

保养 滑膜炎是一种无菌性炎症的疾病,一般的消炎药不起作用,属临床上难以治愈的顽症。 早期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可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并禁止负重。治疗期间可作股四头肌舒缩活动锻炼,后期应加强膝关节的屈伸 锻炼,这对消除关节积液,防止股四头肌萎缩,预防滑膜炎反复发作,恢复膝关节伸屈功能,有着积极作用。

保养 (1)避免长期剧烈运动 (2)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3)及时治疗关节的损伤 (4)减轻体重

6、咽炎 慢性咽炎患者经常感到咽部不适,稍一受凉、劳累,或讲话多、较长时间没喝水,便觉咽痛、灼热加重,咽痒引起阵阵刺激性咳嗽,影响休息。 咽部的感染炎症波及其它系统,可以并发慢性喉炎、慢性气管及支气管炎肾炎、心脏病等;

7、鼻炎 1、引发咽喉炎   如果患上了鼻炎没有及时进行治疗的话,就会引发咽喉炎。凡有鼻炎的人大多数都伴有咽喉炎,咽喉是鼻腔排毒的必经之处也是鼻涕的必经之处,长久接触鼻腔致病菌和病毒,自然就会引发炎症形成咽喉炎。咽喉炎的症状表现为咽部有异物感、干燥、发痒、灼热等状,严重时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 2、导致鼻窦炎   鼻炎的危害还会引起鼻窦炎,主要是由于鼻黏膜与鼻窦黏膜相连续,鼻内病变可波及鼻窦,即鼻炎可诱发鼻窦炎。鼻窦窦口黏膜水肿,会使窦内分泌物积存,出现精神不振、易倦、头昏、头疼、记忆力减退、鼻塞、多涕等症状。 3、引起鼻息肉   鼻炎的发病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其中慢性鼻炎的危害也是非常大的,它会导致鼻黏膜极度水肿,从而在中鼻道形成鼻息肉。鼻息肉虽不是恶性肿瘤,但如果不及时治疗任其发展的话,鼻息肉逐渐增多变大,致使持续性鼻塞、呼吸不畅、嗅觉减退、头昏头痛等,甚至导致鼻背增宽形成"蛙鼻"。

三、煤矿职业健康监护 对从事有职业危害因素作业的人群进行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职业健康检查。 目的:及时发现接触人群的健康损害效应,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特点:不仅表现为检查健康损害效应,而且更重要的是查明产生这种危害效应的直接原因是否由职业危害因素引起。从而进行职业健康危害评价。 内容:主要包括职业健康检查体检表、检查项目及周期、检查结果、评价和结论。

1、职业健康检查的内容 (1)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2)在岗期间职业健康健康检查。 (3)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 (4)应急职业健康检查。

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检查的内容包括:①活动性肺结核。②慢性肺部疾病、严重的慢性上呼吸道或支气管疾病,如萎缩性鼻炎、严重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支气管扩张、明显的肺气肿、肺化脓症及肺原虫病等。③明显影响肺功能的胸膜、胸廓疾病,如严重的胸膜肥厚、黏连性胸膜炎、胸腔积液,严重的先天性或后天性胸廓畸形。④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器质性心脏病等。

2、职业健康检查的方法 (1)一般检查项目,如内科、外科、心电图、胸腹部B超检查等。 (2)特殊检查项目,依据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种类确定,如接触粉尘的劳动者应拍胸部X光片,做肺功能检查等。从事岩尘作业的工人每2~3年拍胸片一次。混合工种的工人每3~4年拍胸片一次,纯采煤工每4~5年拍胸片一次;尘肺病人和可疑病人每年拍片一次。接触噪声的劳动者,应查耳聋。从事铅作业的劳动者应查血铅、尿铅等。 (3)选择检查项目,根据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种类和程度,以及对劳动者健康损伤的程度确定。

3、职业健康检查的程序 (1)调查从事职业危害作业人员的数量。 (2)设计健康查体表格。 (3)依据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确定检查项目。 (4)依据卫生部颁布的《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规定的检查要求进行检查。 (5)汇总检查结果。 (6)分析检查结果中异常指标是否与职业危害因素有关。 (7)根据劳动者所在的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对检查结果进行健康监护评价。 (8)提出处理意见。 (9)审核签发报告。

四、煤尘肺的防治

基本概述 煤矿工人肺尘病(CWP),又称采煤工人肺尘病,黑肺病或炭末沉着症。

煤尘肺

在单纯性煤矿工人肺尘病(CWP)中,煤尘广泛分布于肺内,导致细支气管周围形成“煤点”。以后出现称为局灶性粉尘气肿的细支气管轻度扩张,但扩张并不累及肺泡,无气道阻塞。因煤致纤维化性相对较小,肺结构扭曲和肺功能损害轻微。

但每年约有1%~2%的CWP人发展为进行性块状纤维化(PMF),亦称为复杂性CWP,即在单纯性CWP基础上出现直径≥1cm的致密影。尽管不是所有的PMF继续发展,但PMF可在接触停止后继续发展,或在没有进一步接触情况下仍发展。

进行性块状纤维化(PMF),是一种无定形的黑团块,可侵犯并破坏血管床和气道(同复杂性硅沉着病)。 PMF的发展常与煤中二氧化硅的含量无关,但与硅沉着病相同的是,血清内可出现抗核抗体和肺自身抗体。

l972年国际尘肺会议总结报告中提出:如肺内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大于18%时,其病理形态改变为矽肺;小于18%时,则为煤工尘肺,它既包括由纯煤尘引起的尘肺,又包括了由煤和岩石的混合粉尘引起的煤矽肺以及肺部进行性大块纤维化。

病因 由于煤层是夹埋在岩层中的,因此开采时要在岩层中凿岩掘进以打巷道,和在煤层中采煤。岩尘中游离二氧化硅10~80%,一般为30~50%;煤尘中含少量(1~5%)游离二氧化硅。煤矿工人工种多不固定,常既接触煤尘,又接触岩尘。

由于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生产性粉尘,粉尘沉积在呼吸性支气管和肺泡壁上,长期储留余肺内,巨噬细胞在吞噬进入肺泡的粉尘后,在SiO2的作用下,遭受损伤和死亡,产生大量致纤维化因子,引起肺间质的广泛纤维化,使肺组织丧失弹性。

影响尘肺病发病的因素主要有三种: 一是粉尘的性质。游离二氧化硅具有极强的细胞毒性和致纤维化作用,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多少与该粉尘致纤维化得程度密切相关,游离二氧化硅越高,致肺纤维化的作用就越强、进展越快,病变最严重。

二是粉尘颗粒的大小和比重。一般说,颗粒直径较大的粉尘往往通过粘液分泌或气管粘膜上皮细胞纤毛运动随痰排出,只有直径小于7微米的呼吸性粉尘才有可能进入肺泡,并引起肺间质的广泛纤维化。

三是接触时间的长短和接触量。接触时间越长,作业场所粉尘的浓度越高,危害也就越大。

生理:气道的清除功能 颗粒性物质:空气中混悬着0.1-10微米的颗粒。>10微米的颗粒很快沉落,不致在空气中浮悬,<10微米的微粒易侵入肺部引起损害。吸入的空气在鼻腔、鼻甲、鼻咽部等处发生涡流,吸入的颗粒产生惰性撞击而沉淀。颗粒<0.1微米者可吸入细支气管及肺泡,借勃朗运动向周围肺扩散。

粘液、纤毛系统:支气管粘膜中的粘液腺和杯细胞,每日分泌粘液约10-100ml。纤毛以每分钟1000-1500次协调摆动和10-20mm/分的速度向上摆动,将含有颗粒的粘液送达气管和咽部然后咳出,约90%颗粒可于1小时内被清除。

颗粒或气体吸入受呼吸的影响,吸入气流快,增加颗粒的惰性撞击而沉积,而它在肺泡沉积,则在慢而深的吸气时最多。

吸烟、有毒物质如二氧化硫、氧化氮和痰液粘稠,均可使纤毛的活动受抑制。

沉积于肺泡内的颗粒:由单核巨噬细胞吞噬①并带着至细支气管,再由粘液-纤毛系统运载排出。②或穿过肺泡隔,进入肺间质,再随淋巴液的流动进入淋巴管至淋巴结。③或被内皮细胞摄取,释放于循环系统。

呼吸道清除功能极为有效:一个煤矿工人毕生吸入煤尘估计有6公斤之多,但尸检测定只有60-80克遗留在体内。

尘肺病的临床表现 尘肺病无特异的临床表现,其临床表现多与合并症有关。  1、咳嗽 早期尘肺病人咳嗽多不明显但随着病程的迸展,病人多合并慢性支气管炎,晚期病人多合并肺部感染,均可使咳嗽明显加重。咳嗽与季节、气候等有关。  

2、咳痰 咳痰主要是呼吸系统对粉尘的不断清除所引起的。一般咳痰量不多,多为灰色稀薄痰。如合并肺内感染及慢性支气管炎,痰量则明显增多,痰呈黄色粘稠状或块状。常不易咳出.  

3、胸痛 尘肺病人常常感觉胸痛,胸痛和尘肺临床表现多无相关或平行关系。部位不一,且常有变化,多为局限性。一般为隐痛,也可胀痛、针刺样痛等。

4、呼吸困难 随肺组织纤维化程度的加重,有效呼吸面积减少,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呼吸困难也逐渐加重。合并症的发生可明显加重呼吸困难的程度和发展速度。

5、咯血 较为少见,可由于呼吸道长期慢性炎症引起粘膜血管损伤,痰申带少量血丝;也可能由于大块纤维化病灶的溶解破裂损及血管而使血量增多。

6、其它 除上述呼吸系统症状外,可有程度不同的全身症状,常见有消化功能减退。

疾病体征 患者早期多无任何症状,只有当病变明显进展,合并支气管或肺部感染时,才出现呼吸系统症状和体征如气短、胸痛、胸闷、咳嗽、咳痰等症状。从事稍重劳动或爬坡时,气短加重;秋冬季咳嗽、咳痰增多。在合并肺部感染、支气管炎时,才可观察到相应的体征。

煤工尘肺患者由于广泛的肺纤维化,呼吸道狭窄;特别是由于肺气肿导致肺泡大量破坏,不仅可引起通气功能减退,并能导致弥散功能、肺泡与毛细血管气体交换等换气功能的障碍。因此,煤矽肺患者肺功能测定对劳动能力鉴定和评价预后都有一定实用意义。

咳嗽频繁、喘息明显,有时热退后还伴有气喘。肺部体征:叩诊呈浊音,听诊可有细小水泡音或捻发音。胸腔可有积液。

重症患者还可出现少尿或无尿,血压低或测不到,伴面色苍白、大汗等休克表现。

患者血白细胞明显增多,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X线检查可发现肺炎变阴影。病侧呼吸运动减低,语颤增强,叩呈语音或实音,呼吸减弱,可听到气管呼吸音和湿罗音。

煤尘肺

并发症状 (一)煤斑 煤斑是煤工尘肺最常见的原发性特征性病变。虽非特异,但应列为诊断的基础指标。肉眼观察呈灶状,黑色,直径2-5mm,圆或不规则形,多在肺小叶间隔和胸膜交角处,表现为网状或条索状。

(二)肺气肿 煤工尘肺常见的灶周肺气肿有两种:其一是散在分布于煤斑旁扩大气腔,为局限性肺气肿;其二是在肺内煤斑的中心或煤尘灶的周边,有扩张的小气腔,居小叶中心,称为小叶中心型肺气肿,是煤工尘肺病理的又一特征。

镜检可见到呼吸性细支气管壁平滑肌及弹力纤维减少或消失,从而导致呼吸性细支气管扩张,引起肺气肿。如果病变进一步向肺泡管、肺泡道及肺泡发展,波及全小叶,即可引起全小叶肺气肿。此时临床上会出现明显症状和呼吸功能损害,严重时便可导致肺心病。

(三)煤矽结节 煤矽肺时出现煤矽结节,肉眼观察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小2-5MM或略大,色黑、质实、肺切面上稍向表面凸起。

镜下所见典型煤矽结节,其中心部呈同心圆排列的胶原纤维有时发生透明性变,之间有煤尘沉着,其周围较宽的外壳中有大量煤尘细胞、成纤维细胞;网状纤维和少量的胶原纤维;并沿邻近的肺泡间隔或其他间质,向四周延伸呈放射状。

非典型的煤矽结节组成成分与典型结节类同,只是无胶原纤维核心,纤维排列不规则并较为松散。煤工尘肺病例,有时镜下可见矽结节,合并结核时,煤矽结核结节。

(四)弥漫性纤维化。 在肺泡间隔、小叶间隔、小血管和小支气管周围以及胸膜下,早期大量煤尘沉积,巨噬细胞集聚增生并吞噬粉尘,随后纤维增生,间质增宽变厚,晚期形成粗细不等的条索和弥漫性纤维网架,肺间质纤维增生。

(五)块状纤维化 大块纤维化或进行性块状纤维化,是晚期煤矽肺的一种表现。其直径大于1cm,多出现于两肺的上、中野,右肺多于左肺。病灶多为不整形,少数呈圆形或类圆形,色黑质硬,稍有弹性,边界清楚。

镜检病理改变分两种类型:其一是弥漫性纤维化,病灶中见不到结节性改变;其二则在弥漫性纤维化。

治疗方案 1.对因治疗 洗肺 2.对症治疗 有明显咳嗽、胸痛等症状,作相应处理。有支气管肺感染者,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 3.支持治疗 1.对因治疗 洗肺 2.对症治疗 有明显咳嗽、胸痛等症状,作相应处理。有支气管肺感染者,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 3.支持治疗 即营养治疗

合并症和并发症 肺结核 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 自发性气胸

(1)肺结核 肺结核可以使尘肺病的症状加重。除气急、胸痛外,可能有全身无力、疲劳、盗汗、潮热及咳嗽、吐痰、咯血等。血沉可以加快。痰化验可能找到结核杆菌。肺部可以听到局限性的湿性啰音等。胸部X线片上除看到尘肺病变外,还可看到结核病变。

(2)支气管炎与肺炎 支气管炎与肺炎这两种病也是尘肺病人比较常有的并发症,其中以支气管炎更常见。当尘肺病人并发支气管炎时,其表现有咳嗽、吐痰、发热等症状。如并发支气管肺炎时,则咳嗽更加厉害,发热、气急较明显。当并发了大叶性肺炎时,则发病比较突然,高热、吐铁锈色痰、胸痛与气急更显著,还可能有口唇及口角发生泡疹等。

化验检查时,可发现白细胞增高,特别是大叶性肺炎,增加比较显著。X线检查时,这三种病各有不同的疾病特点。

(3)肺气肿 肺气肿是较常见的并发症。往往随着病情的发展,肺气肺也越严重。肺气肿的主要表现是慢性进行性的呼吸困难和缺氧。检查时,典型肺气肿病人可以看到有呼吸短促、两肩高耸,颈部因而变得较短,胸部外形像桶状等。

(4)肺源性心脏病 肺源性心脏病就是由于肺部疾病的原因而引起的心脏病。

(5)自发性气胸也是尘肺病比较常有的并发症。尘肺并发气胸是急症,诊断不及时或误诊,可造成严重后果。

尘肺病人发生自发性气胸时有什么表现呢?当发生局限性气胸时,可以没有什么症状或仅感到胸部发闷发紧。当发生比较广泛的气胸时,可能突然感到胸痛和呼吸困难,胸痛可放射至发生气胸的这一侧的肩部、手臂和腹部;同时还可能有脸色苍白、发绀、出汗等。

当检查病人时,可发现脉搏比较细微,血压下降,肋间隙增宽,心脏及气管移向,叩诊时,声音比平时响亮,呈鼓音,呼吸音减弱或者消失等;X线检查时,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自发性气胸的情形。

疾病预防 1.应采用密闭方法、湿式作业及改善通风等,以减少工作场所空气粉尘的含量。我国规定粉尘最高允许浓度为2~10mg/m2。

2.空气粉尘含量超标准者,工作时应戴防尘面罩。

3.定期体检,每1~3年2次(包括X线胸片),发现可疑煤尘肺,应重点密切观察,确诊煤尘肺,屡发呼吸道感染或有活动性肺结核者,应改换工作。

有下列疾病不宜从事接触粉尘的工作 (1) 活动性肺结核病; (2) 慢性阻塞性肺病; (3) 慢性间质性肺病; (4) 伴肺功能损害的疾病。

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 矿长安全资格证书培训班 孙强 现场急救 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 矿长安全资格证书培训班 孙强 115

抢救原则 (一)先抢后救,先重后轻,先急后缓, 先近后远; (二)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后搬运; (三)先救命,后治伤。 116

急救措施 当呼吸停止时: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方法步骤: 1、使病人仰卧,头向后仰,以防止因舌根后坠堵塞喉部影响呼吸。将病人的衣领揭开,腰带松开。

急救措施 方法步骤: 2、清除病人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必须保持病人的呼吸道畅通。

急救措施 方法步骤: 3、救护者深吸一口气后,对着病人之口,将气吹入。注意在吹气时要先捏住病人的鼻子,不让吹入的气从鼻孔跑出,而使之进入肺内。吹气时若看到病人的胸、腹随之起伏,证明肺部已经通气。应该连吹下去,每分钟15-20次,直到病人恢复自主呼吸为止。如果病人在恢复呼吸后出现呕吐,必须防止呕吐物进入气管。

急救措施

急救措施 当心脏停止跳动时: 人工胸外心脏挤压 方法步骤: 病人仰卧,救护者两手掌叠在一起置于病人胸前的胸骨下端,两肘伸直,有节律地垂直带冲击力地下压病人的胸骨。使之下陷3-4厘米,正好压在心脏上,而且一压一松使心脏被动收缩和舒张,可以促进心跳恢复,一般要求每分钟按压心脏80次。

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示意图

四项救护技术具体内容: 一. 止 血 二. 包 扎 三. 固 定 四. 搬 运 123

出血种类 1、按出血部位分: 内出血:身体深部组织或内脏损伤出血 外出血:体表的伤口出血 2、按损伤血管分: 动脉出血:量大鲜红,呈喷射状、搏动性 静脉出血:暗红色,持续从伤口外溢 毛细血管出血:鲜红的点、片状渗血 124

止血的常用方法: (2)指压止血法; 优点:止血迅速、不需要任何工具。 缺点:止血不能持久,多处、多人难以处理。 (3) 屈肢加垫止血法; (1) 局部加压包扎法 (2)指压止血法; 优点:止血迅速、不需要任何工具。 缺点:止血不能持久,多处、多人难以处理。 (3) 屈肢加垫止血法; 适用于四肢止血。骨折及脱位禁用。 (4) 绞棒止血法;简单易行。 (5) 止血带止血法; 主要用于肢体严重创伤引起大、中血管的出血。前臂和小腿一般 不适用止血带,因有两根长骨,使血流阻断不全。 注意事项:⑴ 要结扎在伤口的近心端; ⑵ 不能直接结扎在皮肤上; ⑶ 方法要准确; ⑷ 禁止在上臂中1/3处结扎,以免损伤桡神经;     ⑸ 每扎1小时要松一次,每次松1~2分钟。 (6)注:颅脑损伤的的病人,有鼻腔、外耳道有出血的病 人,不能堵塞,防止逆流至颅腔内,引起颅内感染。 125

局部加压包扎止血: 用敷料或其它洁净的毛巾、手绢、三角巾等覆盖伤口,加压包扎达到止血目的。 局部加压包扎止血: 用敷料或其它洁净的毛巾、手绢、三角巾等覆盖伤口,加压包扎达到止血目的。

指压止血法----头面部的止血 127

桡、尺动脉按压点 手指的止血 130

上臂、下肢的止血 131

屈肢加垫止血法 绞棒止血法 132

绞棒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 134

现场急救原则 保持安静,减少活动,放低患肢。切忌惊慌、呼叫、奔跑。    保持安静,减少活动,放低患肢。切忌惊慌、呼叫、奔跑。    在被蛇咬伤后立即于伤口近心端4~5cm处或距离伤口上一个关节的相应部位用布条、绳、各种系带或止血带扎住,以阻断静脉和淋巴回流(不影响动脉血的供应),此后每30分钟放松止血带1~2分钟(控制在2小时内,以防组织坏死)。    可用口、吸乳器、吸引器于毒蛇咬伤的局部进行吸吮毒液,向心性挤压,用拔火罐的方法,灼烧伤口,伤口深部可切开。忌饮酒。冰或冷水浸泡伤肢;可用自来水、冷开水、盐水、肥皂水等溶液冲洗伤口。 呼救,迅速入院处理,注射抗蛇毒血清。

包扎 (1)包扎材料的选择: 常用的有绷带、三角巾、四头带等包扎。 紧急情况下可就地取材,如相对干净的毛巾、衣服、手绢、床单、被单等。 (2)身体各部位的包扎方法及注意事项; (3)内脏膨出的处理原则及方法。

头顶帽式包扎

包扎原则是远心端→近心端,起止处均环形两圈

肠膨出的包扎(一)

肠膨出的包扎(二)

异物插入体内 不能立即拔除,以免引起大出血。应将大块敷料支撑异物,然后用绷带固定敷料以控制出血,并避免移动

固定 固定材料的长度,应超过断骨的上、下关节的各一部分; 骨折的特征: 1、畸 形: 如有血管、神经受压,应立 即纵向牵引,适当矫正畸形。 发生骨折后,骨折端的周围,可能有血管、神经、肌肉、内脏的损伤。 骨折的特征: 1、畸 形: 如有血管、神经受压,应立 即纵向牵引,适当矫正畸形。 2、异常活动: 骨折后发生的不正常活动。 3、骨 擦 音: 骨折断端摩擦发生的声音。 (1) 固定材料的选择: 固定材料的长度,应超过断骨的上、下关节的各一部分;

(2) 固定的具体方法: 搬动伤员; ⑶ 四肢骨折有骨外露时,不能还纳,可用敷料包扎。 ⑷ 捆绑的松紧程度要适当。太松则固定不牢,太紧 (2)  固定的具体方法: ⑴ 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 ⑵ 对于下肢及脊柱骨折一般应就地固定,不要随便 搬动伤员; ⑶ 四肢骨折有骨外露时,不能还纳,可用敷料包扎。 ⑷ 捆绑的松紧程度要适当。太松则固定不牢,太紧 则影响血液循环。 ⑸ 固定后要注意观察手指足趾,如有苍白、青紫、 发冷、麻木等,应立即松开,重新固定。 ⑹ 先固定骨折近端,后固定骨折远端。 ⑺ 如无合适的固定材料,骨折上肢可用宽布带固定 在胸侧,骨折下肢可健肢固定在一起。

固定材料的选择 颈 托:颈部固定器,可将受伤颈部尽量制动,保护 受伤的颈椎免受进一步损害。 颈 托:颈部固定器,可将受伤颈部尽量制动,保护 受伤的颈椎免受进一步损害。 夹 板 类:现成的板、棍、树枝、扁担、杠棒、步枪等 现场制作:杂志、硬纸板、雨伞。 自体固定:将受伤上肢缚在胸部上,将受伤下肢固定于 下肢。

固定原则 1 先检查意识、呼吸、脉搏及处理严重出血。 2 用绷带、三角巾、夹板固定受伤部位。 3 夹板的长度应超过骨折处远近两个关节。 4 骨折断端暴露,不要拉动,不要送回伤口内 5 固定伤肢后,如可能应将伤肢抬高。 6 暴露伤肢末端以便观察血运,现场对生命安全有威 胁,要移至安全区再固定。 7 固定要牢固,不能过松过紧。在骨折和关节突出处 要加衬垫,以加强固定和预防皮肤压伤。 8 先固定骨折的上端,再固定下端,绷带不要系在骨折处。 9 固定后,上肢取屈肘位,下肢取伸直位。

上臂骨折的固定

检查有无 麻木、青紫、苍白等血运情况

颈椎损伤的固定 骨盆损伤的固定

大腿骨折躯干固定法

搬运 (1) 常用的搬运方法; (2) 脊柱损伤搬运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颈椎损伤时,应一人负责牵引头部,保持头与身体成直线,其他人员在伤员一侧,分别抱肩背部、臀腰部、下肢,在统一口令下,协同将病人搬到担架上。 搬运时要让脊柱呈伸直和水平位,不可屈曲、过伸、扭曲,以免损伤脊髓,导致病人截瘫。 在运输途中,对于颈椎损伤的,要用手扶住病人头部,或用沙袋等物品,置于颈部两侧,防止其头部转动而损伤颈髓,导致高位截瘫。

抬轿法搬运

脊椎损伤病人的翻身

脊椎损伤病人的翻身

脊椎损伤的搬运

颈椎损伤的搬运(一)

颈椎损伤的搬运(二)

谢 谢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