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透镜焦距的测定 光学实验.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Advertisements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六节 眼睛与视力的矫正.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四节 眼睛和眼镜.
4.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
透镜及其应用 河源源城区一中:陈伟平.
第四节 相对眼镜倍率.
   探 究  凸透镜成像规律.
眼睛和眼镜.
一、光的反射现象 1、我们看到蜡烛在平面镜中的虚像,此时 有没有光进入我们的眼睛呢? 2、光从哪里来?射到平面镜上又到哪里去? 【现象】
一、凸透镜成像 【观察】 透过下面两个凸透镜看到的不同情景 【思考】 是什么原因影响了凸透镜所成像的差异?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知 识 管 理 归 类 探 究 当 堂 测 评 分 层 作 业.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复习 大连市第76中学 金颖.
 光学复习 应注意的问题  ---与之相对应的课标要求 青铜峡三中 路遥.
第5课时 透镜及其应用 豫考解读 豫考探究 考点聚焦 1.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桂平市大湾二中.
呼和浩特地区 物 理 第4讲 透镜及其应用.
第八章 眼睛的屈光 第一节 眼睛的光学结构 第二节 单球面折射系统的屈光度 第三节 单薄透镜折射系统的屈光度 第四节 眼睛的屈光度.
视觉.
第五节:科学探究: 凸透镜成像 (第四课时)
生活中的透镜.
3.6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光的折射 透镜》复习 新市中学 刘继国
平面镜成像2.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 第二节 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
一、凸透镜成像 【观察】 透过下面两个凸透镜看到的不同情景 【思考】 是什么原因影响了凸透镜所成像的差异?
光现象专题 郭成云.
中考复习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5.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盛水的烧瓶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第五讲 透镜及其应用 复 习 课.
《解析几何》 -Chapter 3 §7 空间两直线的相关位置.
一、几何光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 二、球面和球面系统 三、平面和平面系统 四、理想光学系统 五、光学系统中光束的限制 六、光能及其计算
眼镜知多少?.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主题 知识点 要求 透镜及 其应用 凸透镜、凹透镜的结构特点,焦点和焦距的概念 透镜对光的作用,会画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透镜及其应用.
第 2 章 理想光学系统 2.1 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 2.2 理想光学系统的物像关系 2.3 节点和节平面 2.4 理想光学系统的组合
介绍几本参考书:1.工程光学 or 工程光学基础教程 郁道银主编 2.工程光学 北京理工大学李林编
励才实验学校 柳美玲.
四.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
四、眼睛和眼镜.
复习练习: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 u>2f 实 f<u<2f 实 虚 u<f 当 时,成倒立缩小的 像。
4-6 神奇的眼睛 福州市第七中学 鲍飞虎.
课题: 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 苏州高新区第二中学 杨芳 2009 年11月18日.
2012届中考物理备考复习课件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开心一分钟】 你小子,胆子不小!竟然都吃光了啊! 也不给爷留点啊!.
期末复习 ——透镜及其应用.
显微镜的组装 Assemblage of microscope
实验三 透镜焦距的测量 Experiment 3 Determining focus of thin lens
实验六 积分器、微分器.
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杏坛中学 高二数学备课组.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 之间的位置关系.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一节 透 镜.
线段的有关计算.
实验十八 分光计的调节与折射率的测定 Experiment 18
第一部分 夯实基础过考点 第 5 讲 透镜及其应用.
复习: 若A(x1,y1,z1) , B(x2,y2,z2), 则 AB = OB - OA=(x2-x1 , y2-y1 , z2-z1)
《工程制图基础》 第四讲 几何元素间的相对位置.
空间平面与平面的 位置关系.
三条特殊光线 温故知新 1、 通过光心的光线 传播方向不改变。
普通物理实验 光学部分 退出 进入.
§2-2 点的投影 一、点在一个投影面上的投影 二、点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 三、空间二点的相对位置 四、重影点 五、例题 例1 例2 例3
3.1 凸透鏡與凹透鏡 生火 會聚還是發散光線? 透鏡的特徵 進度評估 第 3A 冊 單元 3.1 凸透鏡與凹透鏡.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位似.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薄透镜焦距的测定 光学实验

简 介 透镜是组成光学仪器的基本元件之一,标志透镜性质的一个重要参数是焦距。了解透镜成像规律,掌握光路调整和焦距测量方法,对于了解、使用和设计光学仪器有很大的帮助。本实验主要测量薄透镜的焦距。

实验目的 实验仪器 1、掌握光具座(光学平台)的使用方法,学会光学系统的同轴等高调节。 2、掌握薄透镜焦距的常用测定方法。 光学平台,凸透镜,凹透镜 ,像屛,平面反射镜,光源,物屏,支架

实验原理 1、准备知识 薄透镜是指透镜中心厚度比透镜的焦距或曲率半径小很多的透镜。 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类: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称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又称为会聚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称为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又称为发散透镜。 有关透镜的一些名词解释: 主光轴:通过透镜两个折射球面的球心的直线,叫透镜的主光轴(或主轴)。 光心:光线通过主光轴上某一特殊点,而不改变方向,这个点叫透镜的光心。 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近轴光线,通过透镜后会聚(或发散,这时其反向延长线会聚)于主光轴上的点,叫主焦点F,如下图所示。每个透镜都有分居透镜两侧的两个主焦点。 焦距:光心O到主焦点F间的距离叫焦距(用字母f表示)。每个透镜有两个焦距。薄透镜两侧的媒质相同时,两个焦距相等。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过透镜的焦点; (2)过透镜的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变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 焦平面 焦平面                             F o                                                         O       F     f                          f   凸透镜的焦点、光线图 凹透镜的焦点、光线图 光路图: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过透镜的焦点; (2)过透镜的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变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 (3)过透镜光心的光线经透镜时不改变方向(沿直线传播)。

2、薄透镜成像公式 如图所示,在近轴光线的条件下,薄透镜成像的高斯公式为 : 薄透镜成像 u、v 分别为物距和像距,实物与实像时取正,虚物与虚像时取负;f 为透镜焦距,凸透镜取正,凹透镜取负 。

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各光学元件同轴等高的调节 薄透镜成像公式仅在近轴光线的条件下成立。对几个光学元件组成的光路,应使各光学元件的主光轴重合,才能满足近轴光线的要求。习惯上把各光学元件主光轴的重合称为同轴等高。 (1)粗调: 在光具座上使各光具尽量靠拢,用眼睛观察各光学器件是否与物AB的中间点等高共轴。  等高调节:升降调节各光学器件与物AB的中间点等高。  共轴调节:调节各光学器件支架底座位移调节螺钉,使各光学器件的中心及物AB位于光具座中心轴线上,再调节各光学器件表面与光具座中心轴线垂直。

多透镜系统,在物与单个凸透镜共轴后依次增加待调透镜,调节新增透镜的高低左右使物的像仍在原处(在轴上)即可。 (2)细调: 利用共轭法调整,固定物屏和像屏的位置,使D > 4f,在物屏与像屏间移动凸透镜,可得一大一小两次成像。若两个像的中心重合,即表示已经共轴;若不重合,可先在小像中心作一记号,调节透镜高度,使大像的中心趋向小像中心(大像追小像)。如此反复调节透镜高度,直至大像的中心和小像中心完全重合。 多透镜系统,在物与单个凸透镜共轴后依次增加待调透镜,调节新增透镜的高低左右使物的像仍在原处(在轴上)即可。 P′ P″ P >4f

2、自准直法测凸透镜焦距 在待测透镜L的一侧放物 A,在另一侧放一平面反射镜 M,移动透镜,若物A正好位于凸透镜之前的焦平面,物A上任一点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变为平行光,被 M 反射回来。再经透镜折射后,仍会聚在它的焦平面上,即在原物平面上,形成一个与原物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倒立实像 A′。此时物到透镜之间的距离,就是待测透镜的焦距。

3、物距像距法测凸透镜焦距 先粗略估计测量待测凸透镜焦距,在第1步的基础上,使物和像屏之间的距离略大于粗测焦距值的4倍,移动透镜,直到在像屏上看到清晰的像为止,记录物距U与像距V,由公式 求出焦距f

4、二次成像法(贝塞耳法) d 物屏与像屏的相对位置D保持不变,而且D>4f时,当凸透镜在物屏与像屏之间移动时,可实现两次成像。透镜在I位置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透镜在II位置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实验中,只要测量出光路图中的物屏与像屏的距离D和透镜两次成像移动的距离d,代入公式 就可算出透镜的焦距。

5、物像法测凹透镜的焦距原理 实物AB经凸透镜L1成像于 ,在L1和 之间插入待测凹透镜L2,就凹透镜L2而言,虚物 又成像于 。实验中调整L2及像屏至合适的位置,就可找到透镜组所成的实像 。因此可认为 凹透镜的物距U, 凹透镜的像距V,由成像公式 可求出的凹透镜L2的焦距。

数据记录及处理 1、自准直法测凸透镜焦距

2、物距相距法测凸透镜焦距

3、二次成像法测凸透镜焦距

4、物距像距法测凹透镜焦距

注意事项 1、自准法中,平面镜与透镜的间距大小,从理论上讲不影响实验结果,但为了减少光能的损失,保证像的亮度和清晰程度,间距的取值不宜太大,最好紧贴在一起。 2、共轭法中,间距D不要取得太大,否则将使一个象缩得很小,以致难以确定凸透镜在哪一个位置上时成象最清晰。 3、清晰像的判断:边界清晰、不变形、亮度高。用左右逼近法读数。 4、爱护仪器,禁止用手或其他东西擦拭透镜表面,只能用镜头纸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