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專題 中華民國的大陸政策.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主講人:許文昌 所長 歐亞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 不動產估價師簡介不動產估價師簡介. 民國 89 年 10 月 4 日總統令公布「不動產估價 師法」。 民國 90 年起考選部辦理不動產估價師證照 考試,迄今舉辦六次高考、三次特考,共 錄取 377 人。 自民國 94 年 10 月 6 日起全面實施簽證制度。
Advertisements

第六章 共產中國與兩岸關係 第一節 共產革命 第二節 近期的經濟與社會變革 第三節 兩岸關係的演變.
民主國家的政治發展 一般都以推動自由化和民主化建立一個民主政治體制。 一個國家政治現代化的過程.
溝通理論與兩岸信心建立措施之研究 吳建德副教授 王瑋琦副教授 樹德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院.
兩岸關係與大陸政策 Chapter 3 九二共識與一個中國議題.
變遷中的美中台三邊關係 兩岸關係專題研究.
國內利率之變動 3.25% % 2.036% 年利率(%)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第八章 臺海兩岸關係的演變 彰化高中
國立高雄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課程分流模組 育才分流 學術型 實務型 基礎課程 民商法組 刑法組 公法組
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 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國際公約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
吳玉山 「台灣總統大選對於兩岸關係產生的影響:選票極大化模式與戰略三角途徑」
2008 台灣總統大選和兩岸關係 講述人: Young Ming 楊 鳴 TVBS 總經理
兩岸關係的變遷來論兩岸關係的定位.
台海危機發展過程 與決策過程探討 ─以1996年台海危機為例
: 中國改革開放與中美關係蜜月期 (蘇格:第13-14章 頁 )
第九章 戰後臺灣的政治、外交演變 第三節國際局勢與兩岸關係
台灣國家公園巡禮 製作:翁顗棋.
屏東市K書地點 開放時間 地址 電話 介壽圖書館自修室 116 ●開放時間:08:00~21:00 ●休館日:國定假日 登記制(號碼牌)
第 5 章 戰後臺灣的外交與兩岸關係 一、外交關係的變化 二、兩岸關係的演變.
國民黨時期大陸政策 (1991~2000年).
兩岸關係的演變 中國的對台政策 台灣的中國政策 兩岸互動與未來展望
第九章 戰後臺灣的政治、外交演變 第三節國際局勢與兩岸關係
公民與社會第二冊 第八章 臺海兩岸關係的演變.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的定義 1-1 電子商務的特性 1-2 電子商務的演進 1-3.
企業願景 經營報告 報表分析 經營介紹 企業概述. 企業願景 經營報告 報表分析 經營介紹 企業概述.
台灣對中國的投資 WTO 與兩岸經貿投資專題.
國際資訊安全標準ISO 27001之網路架構設計 –以國網中心為例探討風險管理
提升教學技巧 How to Teach Better
京都議定書 為了抑制人為溫室氣體的排放,防制氣候變遷,聯合國於1992年地球高峰會舉辦
塞   尚 法國人稱十七世紀為「大世紀」(1625~1700),因為此時期的法國在「太陽王」路易十四的中央集權統治下,握有凌駕歐洲諸國的政治主導權,而在藝術文化上,光耀史冊的歷史人物陸續登上歷史舞台,建構起延續至今的法國文化基礎。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今日香港 生活素質 探究議題 「雙非」兒童問題.
網路安全技術 OSI七層 學生:A 郭瀝婷 指導教授:梁明章.
空中巴士與波音公司 飛機設計特點.
第六組 許茹雯 李翔雲 王秀旬 張碩峰 麥嘉容 廖子誠
GAAP設定與發佈團體 我國: (補充) 1.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管會)證券期貨局(政府有權)
BCY行動研究2011之後 上課日誌 隔週上課前兩天以 時間: 年 月 日  紀錄者: 檔案名: 上課日期+學生名字
從歷史與行銷的角度看 台北市長選舉的新突破
朝鮮 獨立 宣言書 美國 獨立 宣言書 比較 崔然鴻 在美 詩人.
法學入門 第10單元:公法與民商法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1.
哪些人是管理者? 管理者? 指和一群人工作,並藉由協調他人來完成工作,以便達成組織目標的人
香港如何割讓給英國? 1842年起,香港受英國管治,直至1997年6 月30日. 歷時 155年。 你知道當中的原因嗎?
法學入門 第 1 單元:法學入門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其他 ER 相關觀念 以及OO模型 國立中央大學 資訊管理系 范錚強 2002 中央大學。范錚強.
Colife 現場直播 免註冊快速登入手冊.
經濟學 學經濟.
農麗-產品介紹 「硬頸」 「櫻花鉤吻鮭」.
競爭情報 LinkedIn and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Putting Social Networking to Real Use by RogerPhelps 圖資四 B 鄭艾妮 B 蒲碩瑩 B 楊淑涵.
國立中正大學 服務學習提案時程說明會 通識教育中心 106/9/1.
股票選擇指南-SONY 鄭惇伊 林佩儀 黃馨玫.
一年五班班親會 導師:黃立芬 任教科目:數學
1.1 國際貿易的意義與重要性 1.2 國際貿易的類型 1.3 國際貿易的特性 1.4 經營國際貿易的風險
國際金融期末報告 授課老師:楊奕農副教授 學生:金恩惠 學號:
Welcome to Who Wants to be a Millionaire
教育概論 教育原理與制度試題解題與分享 第五組
中國近代史( ) 圖表分析.
做門徒的挑戰 – 新舊的衝突 歷史、文化、社會、家庭 衝突是因改變而來的現象 問題的所在:新的是什麼?
花王集團.
貳.企業願景、使命與目標(1/3) 願景 利害關係人 內部利害關係人 外部利害關係人 高階領導者必須創立一種以顧客為焦點的、清晰可見的價值
P106.
Introduc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upport Services for Secondary Schools 中學校本課程發展支援服務簡介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econdary)
由Facebook看SNS的現況與未來發展趨勢
超我服務 Service Above Self
智慧運輸(ITS)推動成果及未來展望 行政院交通部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北京师大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檀 传 宝
苦海救生: -義工督導技巧.
社會﹝第一冊﹞ 單元十一:古早台灣人 單元十二:逐鹿台灣 單元十三:唐山過台灣 單元十四:大船入港.
社會領域教學 相關網路資源介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兩岸關係專題 中華民國的大陸政策

前言 一、中華民國的大陸政策受內外因素影響 (一)外在因素,美中台三邊關係,以及東亞的國際局勢 (二)內政因素:主要為選舉政治與政黨因素 二、中華民國大陸政策制定,源於兩岸之分裂,大陸政策的基調與方向,亦隨國際環境變化、國內政治發展,以及中共對台政策而有不同的調與改變。

貳、蔣中正時期的大陸政策 (1949-1975) 一、大陸政策的具體意涵─反共復國 1、1949年12月7日,國民政府遷台,蔣中正總統於1950年3月1日在台北復職,兩岸走向分裂分治 2、此時期的大陸政策係統一政策,以「反攻大陸、消滅共匪」(反共歌曲)、「三民主義光復大陸」為主,堅持「漢賊不兩立」,視中共為「叛亂團體」,奉行「一個中國」政策,反對「兩個中國」或與「一中一台」(此時期兩岸一致)

二、中共的立場與態度 1、武力「解放台灣」,先後有「古寧頭戰役」、「九三砲戰」、「八二三砲戰」等及第一(1954-55)、第二次(1958)台海危機。(第三次為1996)。惟武力統一政策至今未成功,故而此時期中共由「軍事衝突」逐漸變為「武裝對峙」。 2、1958年第二次台海危機後,中共對台政策開始減少軍事衝突,1972年尼克森訪中,並簽「上海公報」後,台海局勢和緩

,1978年12月,中共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鄧小平改革開放路線,且由於中共內部相對穩定、國際局勢變化,及台灣快速發展,中共決定加速對台統戰,1979年美國與中共建交後,調整「武力解放台灣」政策,至此兩岸軍事衝突停止。 3、此時期中共政策口號偏重「武力解決」,惟亦不排除「和平爭取」,視台灣是「地方政策」,統一後外交權屬北京,台北仍享有軍、政、人事、財政權。

三、國際情勢發展 1、1948年8月5 日,美國杜魯門政府發「中美關係白皮書」,將國府作戰失敗責任推給蔣中正,對中國採旁觀政策;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美國決定協防台灣,派第七艦隊進入台海,並於1954年與中華民國政府簽署「中美共同防禦條約(1980年1月1 日起失效),將台納入東亞防線。 2、1958年8月23日毛澤東發動金門砲戰,

,測試「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及「台灣決議案」(Formosa Resolution)的效能,此後,美中台三方形成默契,金門作為毛拉住台的棋子,美在台不武力反攻下,協防台灣,中美開始進行外交接觸。 4、中美於1972年2月27日簽署「上海公報」,於1978年12月15日簽署「中美建交公報」滿足北京要求。公報「認知」(acknowledge)兩岸中國人均認為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5、1979年4月10日美國國會通過「台灣關係法」(Taiwan Relations Act, TRA),明確立法保證未來仍將對台出售防衛性武器,並將對台任何軍事行動、封鎖、禁運視為對「西太平地區和平之威脅,將使美國嚴重關切」。

參、蔣經國時期的大陸政策 (1978-1988) 一、三不政策 (一)背景─1979年4月4日,蔣經國以國民黨主席表示,「我們黨根據過去反共的經驗,採取不妥協、不接觸、不談判的立場」。 (二)三不政策目的 1、認定北京是非法政權,故堅持三不。 2、1981年4月於國民黨十二全會中通過「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案」。

3、仍視中共為「叛亂團體」,惟對中共之稱呼,由「共匪」漸改為「中共」。 (三)中共的立場與政策 1、中共於1979 年元旦發表「告台灣同胞書」,隨後中共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葉劍英非正式提出「進一步闡明關於台灣回歸祖國、實現和平統一的方針與對策」(俗稱「葉九條」」,因應台之「三不政策」。其內容重點如下;

(1)國共對等談判,實現第三次合作(第一次為民13年、第二次為抗日戰爭) (2)為「三通四流」達成有關協議 (3)統一後,台灣為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自治權、並保留軍隊。 (4)台灣現行社會、經濟制度、生活方式,同外國經濟文化關係不變。 (5)台灣各界人士可擔任全國政治機構領導職務。

(6)台灣敗政有困難時,中央酌情補助。 (7)台灣各界人士往大陸定居不受岐視,來往自由。 (8)歡迎前往大陸投資。 (9)歡迎提供建議、共商國事。 2、鄧小平於1984年2月22日在北京接見前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布里辛斯基時,提出對台「一國兩制」倡議,此後中共對台政策主軸由「解放台灣」轉為「和平統一」。

四、國際看法與情勢發展 1、對台而言,中共自1980年代初期以來,對台提出統戰論述,實質與內容上,均積極有力,對國際有一定影響力。 2、美學者懷汀(Allen Whiting)認為中華民國一貫拒絕和談,與人僵化、沒有彈性之印象。

二、解除戒嚴與開放台灣人民赴陸探親 (一)背景因素 1987年7月15日,蔣經國總統宣佈解除在台閩地區實施38年的「戒嚴令」,此項重大決定,使兩岸出現良性發展契機,並開啟雙多元且日益複雜之互動,使兩岸朝和平交流的方向邁進。 (二)開放台灣人民赴陸探親的歷史意義 1、使兩岸進入「和平共存」或「和平競爭」階段。

2、重塑中華民國政府形象,因中華民國之大陸政策變得靈活、彈性。 3、有助於降低兩岸敵意。 (三)中共的立場與政策回應 1987年11月14 日,中共總理趙紫陽表示,探親政策有助於「實現和平統一」。

(四)國際看法與情勢發展 1、1980至1986年,美國保持不介入六場,1982年的美國與中共簽訂八一七公報前,向台提出六大保證 (1)美國並未同意在對台軍售上設結束日期 (2)美國未同意中共要求就對台軍售,事先與其磋商 (3)美國無意扮演任何台灣與中共間調人的角色。

(4)美國將不同意修改「台灣關係法」。 (5)美國未變更其對台灣主權的一貫主張。 (6)美國無意對台灣施加壓與中共進行談判。 2、自1987年起,美國利用各種機會,測試台海雙方立場底線。例如1987年3月,美國前國務卿舒茲在上海重申美國無意尋求「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的政策,以

及支持「以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的立場外,卻也一反過去使用諸如「相信」、「希望」、及「不作調人」等中性字眼,轉變為美國「歡迎」台海兩岸相互發展間接貿易及增加人員往來與交流。

肆、李登輝時期大陸政策 (1988─2000年) 一、終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1、1991年4月30日,李前總統宣告「動員戡亂時期終止」,不再視中共為叛亂團體,視中共為政治實體,稱之為大陸當局或中共當局。 2、大陸政策推「一個中國前提下兩個政治實體互認互有」之統一架構。其目旨在建立兩岸「穩定對等關係」、由「僵持性分裂」向「過渡性統一」。在主權問題上跳離國際法既定的法理與規範,參酌德國

「屋頂理論」以「主權共享、治權分屬」為原則。 二、國家統一綱領─「一個中國、兩個對等政治實體、三個階段、四個原則」 (一)主要內容 1、一個中國是政策主張,大陸與台灣均是中國的領土。 2、二個對等政治實體,中國暫處於分治狀態,二個政治體分治,強調對等。

3、三個階段包括近程交流互惠、中程互信合作、遠程協商統一。 4、四個原則是「理性、和平、對等、互惠」,平等善意對待,以達雙贏。 (二)國統綱領要旨 1、堅持一個中國、謀求中國的統一 2、堅持和平統一、反對使用武力 3、以尊重台灣地區人民的權益為統一的前提。

4、和平統一有進程、分階段而無時間表。 三、「一個中國」問題 1、「上海公報」中,美國「認知」(acknowledge)到台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

2、1992年8月1日,國家統一委員會決定通過「一個中國」意涵:「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但雙方所賦予之涵義有所不同。」 3、1994年公布的「台海兩岸關係說明書」,說明大陸政策的基本立場,以「一個中國、兩個政治實體」做為兩岸關係定位的架構。 4、1999年7月14日,陸委會主委蘇起,表示台灣將「一個中國」分三種方式表述

(1)過去式表述:指1912年成立的中華民國 (2)現在述表述,自1949年起兩岸分立分治,是分治的中國 (3)未來式表述,指未來統一的中國。 四、兩岸協商與一九九三年「辜汪會談」 兩岸兩會自1991年底在數次事務性協商後,於1993年4月在新加坡舉行第一次「

辜汪會談」,簽署「兩岸公證書使用查證協議」、「兩岸掛號函件查詢、補償事宜協議」、「兩會聯繫與會談制度協議」,及「辜汪會談共同協議」等四項協議;兩岸兩會並根據「兩會聯繫與會談制度協議」及「辜汪會談共同協議」之規定,後續性進行了十次協商。 五、李六條 (一)背景因素 1、1992年10月中共召開十四大,以及

1993年八屆人大後,確立以江澤民為核心的第三代領導人。其對台政政策主調仍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及「不放棄使用武力」的軟硬兼施兩手策略。1995年1月30日中共總書記江澤民在「中央台辦」及「國台辦」新春茶會上,提出「現階段發展兩岸關係,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若干問題」(俗稱「江八點」)之講話。

(二)內容與目的 1995年4月8日,李前總統以國統會主委身份回應江八點,提出六項主張(俗稱「李六條」, (三)江八點與李六點之比較(頁76-77) 六、去中國化的「台灣主體意識加強」 1995年6月,李前總統訪問美國母校康乃爾大學,演講時強調「中華民國在台灣」,「在台灣的中華民國」;並於1999年7月9

日,接受「德國之聲」訪問時表示「1999年修憲以來,已將兩岸闗係定位在國家與國家至少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俗稱「兩國論」)。呈現其執政後期對大陸政策主軸及中心價值思想的轉換,即強調台灣主體與認同 ,外界對認為這種轉變有挑起內部族對立,以及在外部危及兩岸和平之虞。 七、戒急用忍

(一)1996 年9月14日,李總統在全國經營者大會上提出「戒急用忍」原則,因應兩岸闗係的變化。 (二)政府配套措施─復於1997年公告「對大陸地區從投資或技術合作審查原則」 (三)中共的反應 全力加強對台灣各界人士拉攏,以圖「以民逼官」。

八「辜汪會晤」 1995年4月間,為加強兩會聯繫協商及擴大兩岸民間交流,兩會決定舉行第二次「辜汪會談」,並於1995年5月在台北舉行第一次預備性磋商。惟其後因李前總統於6月初訪美,海協會於同年6月16日片面宣佈推遲會談,中斷此一制度化聯繫管道。直到1997年5月,兩岸針對維持「九七」之後「台港航運」相闗事宜再度展開協商。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後,

中共領導人相繼表達重開協商意願,1998年4月兩會互訪再啟,並於10月間於上海完成第二次「辜汪會談」。

伍、陳水扁時期的大陸政策 (2000-2008) 一、四不一沒有─只要中共無意對台動武,本人保證在任內,不會宣佈獨立、不會更改國號、不會推動兩國論入憲、不會推動改變現狀統獨公投,也沒有廢除國統綱領與國統會的問題。 二、九二共識─沒有共識的共識,否定九二共識存在,而以「九二精神」取代。

三、一邊一國論 2002年8月3日,陳水扁總統在總統府透 過視訊直播,向在日本東京舉行的世界台灣 同鄉會聯合第二十九屆年會發表演說,其中 有兩個重要陳述他就任以來的兩岸政策有所 抵觸,第一,陳總統強調台灣是一個主權獨 立的國家,不是別人的一

省或地方政府,不能成為第二個港澳,台 灣與對岸中國,一邊一國,要分清楚。第 二,陳總統提出如果有需要,台灣現狀的 改變要公民投。陳總統所謂的「現狀改 變」指的就是不接受「一個中國」原則, 否則就是公投決定兩岸是否處於「一個中 國」的框架下。

四、台獨時間表及公投綁大選 陳水扁總統於2003年9月28日公開提出「台獨時間表」,表示將在「2006年新憲公投」及「2008年建國公投」。 五、廢統論 2006年1月29日(大年初一),陳總統表示要認真思考廢除國統會與國統綱領的時機,並提出以台灣名義進入聯合國與新憲公投等議題。

六、入聯公投 2007年6月18日,陳總統接見美國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會長佛納(Edwin J.Feulner,Jr.)時首度明確表示,為讓全世界聽到台灣人民的聲音,希望透過連署提案,在大選中一併舉行「以台灣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的公民投票」。他並重申,對美國及布希總統所做的四不承諾,絕對不會改變,但堅持台灣主體意識,以及深化、鞏固台灣民主,也不會停歇,即便任期只剩下最後一年,也不會放棄。

七、「積極開放、有效管理」 扁政府於2001年11月7日提出此項政策說明。其主要特色如下 (一)簡化大陸投資產業分類 (二)建立專業客觀的產業開放檢討機制 (三)建立兼顧效率與便民的及標準明確的專案審查機制 (四)建立動態調節機制

(五)加強事後管理 (六)相關配套措施

陸、馬英九的大陸政策 (2008-) 一、九二共識下、恢復兩岸協商 1、協調基礎:就職演說中指出「將繼續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儘早恢復協商,並秉持四月十二日在博鰲論壇中提出的「正視現實,開創未來;擱置爭議,追求雙贏」,尋求共同利益的平衡點。 」 2、國際空間與和平協議:將與大陸就台灣國際空間與兩岸和平協議進行協商

3、和解休兵:兩岸不論在台灣海峽或國際社會,都應該和解休兵,並在國際組織及活動中相互協助、彼此尊重。 二、經貿鬆綁 兩岸走向雙贏的起點,是經貿往來與文化交流的全面正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