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四川师大附中 杨远双.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地理组 王铁塔. §2.1 地形和地势 学习目标: 1 、 知道我国主要的地形、山脉的名称及山脉 走向的概念。 2 、通过阅读统计图表,总结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 形特征。 3 、了解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 考试要求: 1 、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征。
Advertisements

供瘤动脉超选插管 的临床价值探讨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介入科 顾建平 年 5 月 · 上海 在肿瘤的介入性诊疗工作中, 供瘤动脉的超选插管有其重要的 临床意义。
煤炭行业基础知识 策略、行业的首页样式 中信证券研究部 罗泽汀 二OO九年十二月 1.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上海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房地产管理 Real Estate Management
试 卷 讲 评.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复习课).
知识目标:了解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认识 开发利用以及整治长江的方法和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分析长江的开发利用,从而形成正确的资源观.
第四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 ———长江沿江地区.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 ———长江沿江地区 上海 东 海 攀枝花.
西部大开发.
4.1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 以长江流域为例
水资源 第二课时 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
长江的开发. 长江的开发 河流概况---中国第一大河 第一部 长江源流 1、发源地、注入海洋 2、长度、水量、流域面积 3、上、中、下游的划分 4、流经的省区 第一部 长江源流 河流概况---中国第一大河 1、发源地、注入海洋 2、长度、水量、流域面积 3、上、中、下游的划分 4、流经的省区.
长 江.
河流及其流域.
母亲河 赞美长江 长江 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第二节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 田纳西州首府--纳什维尔夜景 深圳市龙城高级中学 曹欢颜.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 资源的分类 中国的能源态势 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山西经济发展 知识的思考与拓展 GO GO GO GO GO.
中国的工业.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 —— 清远市清城中学 李秋萍.
班 高3 迎客松 欢 迎 您.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 广东仲元中学地理科 陈劲秋.

中国能源安全 ——形势与对策 主讲 董玲.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学年第一学期 期末上交材料说明 2015年1月23日.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土地资源 气候资源 水 资 源 生物资源 矿产资源.
开发区第七中学 于娜.
第1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考纲展示 考向预测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区级课题汇报 (初期) 汇报人:建平中学周宁医 2008年9月27日.
专题十五 区域可持续发展 宁夏银川九中 杜改余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象鼻中心校 张长生.
通货紧缩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系 李文鹏
“基于时政热点问题,政史地学科横向统整”的拓展型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考点5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 一、能源的分类 1 .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 ____________等。
3.1能源资源的开发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 ——以山西省为例.
煤油等 电能 汽油 人类生产生活离不开—— 能源资源 太阳能 天燃气.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中国的地理差异 福州文博中学 冯春欣.
                                                                                                                                                                
中国的褐煤发电现状 China’s general use of brown coal in power generation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Harvard ManageMentor®
Harvard ManageMentor®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SOA – Experiment 2: Query Classification Web Service
Greening One Belt One Road The Role of NGOs
网页设计与制作 —— 学习情境二:网页模板设计
提供机构:XXXXXXXXX 机构级别:X级X等(无级别可不填写)
第一节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重建.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乘法(一).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计算机绘图 AutoCAD2016.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0×5=?.
浩浩大江,奔流东去, 滋养着两岸肥沃的土地。 .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影响风险评估专家研讨会 ACCC Workshop: Climate Change Impact and Risk Assessments 内蒙古 Inner Mongolia.
HULUO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 的基本特征.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的应用” 点评专家:谭一宁.
IT 方法 INTOSAI IT 审计培训.
2019/9/19 互联网产业、立法与网规 张钦坤 腾讯法务部.
Sssss.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四川师大附中 杨远双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对区域发展的意义:资源与环境,是区域发展的物质基础。区域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消耗物质、能量,并且再以新的形式释放出来,从而实现它的生存与发展。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面临的问题:资源开发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世界性难题,在20世纪50年代这个难题在发达国家普遍呈现,围绕这一问题探讨和经历了近半个世纪,德国能源、钢铁工业区——鲁尔区在这一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效。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关注的两个方面:区域发展一方面要对区域的自然条件实施改造,另一方面要开发利用区域的自然资源。区域所拥有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情况,影响着区域发展的方向;对自然条件的适度改造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事关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在本章中,我们分别以我国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和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为案例,探就如下问题 ◆如何评价我国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条件?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山西可持续发展有着怎样的关系? ◆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有哪些自然条件?开发的目标和措施有哪些?

关注课程标准与单元前言说明 1.单元前言说明,是结合案例对课程标准的解读,在教学中是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 2.课程标准是核心,是方向,是指引我们的行动纲领。

解读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区分可再生与非可再生能源。 2.结合案例,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条件。 3.结合案例,了解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煤炭资源丰富,开发条件好 资源开发条件 市场广阔 位置适中,交通较便利 扩大煤炭开采量 能源基地建设 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煤—电—铝 围绕能源开发, 构建三条产业链 能源的综合利用 煤—铁—钢 煤—焦—化 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调整产业结构

在新课程改革中,传授知识很重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更重要。所有在《能源资源的开发》教学中可以尝试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在山西能源开发条件的教学中,采取阅读材料,分析材料获取相关知识,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

材料一: 煤炭 储量(亿吨) 占全国的比重 探明储量 2663 27.3% 炼焦煤探 1506 57.7% 无烟煤 507 19.4% 动力煤 549 21% ◆从该材料推测山西煤碳资源开发的条件。 ●煤炭资源丰富,煤种齐全

材料二: 山西全省含煤面积64824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40%,遍布全省94个县(市、区)。山西各煤田的煤种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煤炭储量的密度与丰度是东部大于西部。但99%的探明储量集中在大同、宁武、西山、沁水、霍西和河东六大煤田。 ◆反映了山西煤碳资源开发的什么条件? ●分布范围广,并相对集中

材料三: ◆反映了山西山煤碳资源开发的什么条件? ●煤炭质量高 山西煤炭中以烟煤和无烟煤为主,有焦煤、肥煤、气煤、瘦煤、弱粘煤、不粘煤、长焰煤、无烟煤、贫煤、褐煤等十大煤种。其中炼焦煤4种(气煤、肥 煤、焦煤、瘦煤),储量有1.600亿吨,占全省煤炭探明储量的 58.1%;非炼焦煤4种(无烟煤、弱粘结煤、贫煤、褐煤)储量有1080亿吨,占全省煤炭探明储量的40.1%。煤炭中含有各种元素丰富,其质量具有“三低一高”特点: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每公斤发热量达6000——7000大卡。其中,大同煤是优质动力煤,阳泉、晋城的无烟煤是优质化工、化肥和民用煤,西山、霍西、河东三大煤田大部分是质量很好的炼焦煤。 ◆反映了山西山煤碳资源开发的什么条件? ●煤炭质量高

◆从该段材料评价山西煤炭资源的开发开发条件 材料四: 山西煤田具有地质构造简单,煤层倾角平缓的特点,一般5-10度,水文地质条件也不复杂;埋藏浅,在探明储量中,埋藏在300米以内的达998亿吨,占探明总储量的49%;埋深在600米以内者占31%,大于600米以上者仅有18%。平鲁——朔县煤田埋藏深度仅30~80米,可以进行露天开采。煤层顶板较为稳定,以砂岩、泥岩或砂质泥岩或灰岩为主。 ◆从该段材料评价山西煤炭资源的开发开发条件 ●开采条件好,成本低

材料五: 在我国能源探明储量中,煤炭占94%,石油占5.4%,天然气占0.6%,煤炭仍然是我国能源的主要来源,特别是我国的石油40%的消费量来自进口,而且受国际油价和世界政局的动荡影响,存在着较大风险。因此中短期内煤炭在能源中的地位不会有大改变。 2005年国内煤炭需求21.0亿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预测2006年国内煤炭需求21.7亿吨左右,预测,到2020年,中国国内煤炭消费需求总量将超过25亿吨,其中,发电用煤需求将从去年的9.8亿吨增长到16亿吨以上。而当前我们的煤炭生产能力仅为21.4亿吨。 ◆从该段材料推测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条件

●山西煤炭的市场条件——市场广阔 ① 煤炭能源的地位稳定 ② 对能源需求量继续增加 ③ 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材料六: 居我国中部的地理位置,靠近东部经济发达的区域

通过上述六个材料分析,让学生主动获取山西能源开发的优越条件,在此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建立对能源开发评价知识模式,揭示区域的能源开发要因地制宜的从以下三个方面思考: ●区域资源状况 ●市场条件 ●交通地理位置、交通 的便捷度。

材料七: 山西能源基地的建设 2005年国内煤炭需求21.0亿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预测2006年国内煤炭需求21.7亿吨左右,预测,到2020年,中国国内煤炭消费需求总量将超过25亿吨,其中,发电用煤需求将从去年的9.8亿吨增长到16亿吨以上。而当前我们的煤炭生产能力仅为21.4亿吨。 ◆建设山西能源基地对我国能源建设有什么的意义? ●扩大山西煤炭开采量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的局面。

材料八: 秦皇岛 大同 朔州 黄骅港 交通便捷,修专用的煤炭铁路运煤干线,加强山西煤炭外运能力 日照 焦作

材料九: 一吨煤的价格(一级煤) 406元 一吨煤炼成焦炭后的价格 1780元 一吨煤发成电后的价格 1200元 一吨煤变成“油”的价格(成本约550元) 930元 ◆山西能源基地建设中采取的什么合理措施? ●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

产业结构的升级:以煤炭开采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由原料工业逐步代替采掘工业。 山西能源的综合利用 结合教材叙述和图的材料,思考山西能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产业结构的升级:以煤炭开采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由原料工业逐步代替采掘工业。

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2.调整产业结构 3.“三废”的治理

教学建议 1.以某区域为例,了解资源开发的背景条件,分析开发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探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2.调查学校所在地区优势能源或矿产资源的类型和分布状况,了解其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撰写一篇小论文。 。

文科方向的学生 知识扩展 知识一:在能源的区域地图中描述在我国的能源分布区域与消耗区域不吻合性。

我国水能资源的分布

文科方向的学生 知识扩展 知识一:在能源的区域地图中描述在我国的能源分布区域与消耗区域不吻合性。 知识二:关注我国的能源问题。

1.总量大但人均资源少。 2.人均能源消费量低。 3.单位产值的能耗高。 4.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5.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文科方向的学生 知识扩展 知识一:在能源的区域地图中描述在我国的能源分布区域与消耗区域不吻合性。 知识二:关注我国的能源问题。 知识三:思考如何解决我国面临的能源问题。

解决办法 开源节流 开源:积极寻找替代品;利用便捷的交通条件,积极从其它区域调入相应的资源; 节流: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益;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人们的节约意识。 ●鼓励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能源的跨区域调配; ●加强能源的综合利用;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提高人们能源的节约意识;

文科方向的学生 知识扩展 知识一:在能源的区域地图中描述在我国的能源分布区域与消耗区域不吻合性。 知识二:关注我国的能源问题。 知识三:思考如何解决我国面临的能源问题。 知识四:比较两个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向的异同

蕴藏状况以及和其它矿产资源的组合状况 区位条件(市场和交通等) 产业结构

解读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1.结合案例,说出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2.结合案例,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 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结果 流域的综合开发 地形 气候 水系 矿产资源 土地退化 植被破坏 环境污染 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结果 19世纪后期开始掠夺式开发 防洪效益 航运价值提高 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流域的综合开发 水质提高 旅游业成为流域一项重要收入 做好土地利用规划

教学建议 1.收集有关流域综合开发建设的成功事例,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总结其经验,加深学生对流域开发整治的一般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收集本地区某流域相关资料,了解开发背景,评价开发现状,探究综合治理的对策,在全班展示、交流。

文科发展方向的学生

流域:流域又称供水区,指供给河流地表水源的地面集水区和地下水源的地下集水区总称,一般指地面的集水区。 相邻流域间的山岭或河间高地,称为分水岭。分水岭最高点的连线,称为分水线或分水界。

水系:水系指河流干流、支流和流域内的湖泊、沼泽或地下暗河,彼此连接组成的庞大系统,又称河系。它汇聚全流域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最终注入海洋、湖泊或消失在荒漠中。 河流水系由干流和一系列支流组成,一般将流入干流的支流,叫一级支流,流入一级支流的叫二级支流,依次类推。

田纳西河开发的地理背景 分析评价条件优劣 地形 多山 温暖湿润 气候 水系 水系发达,落差大 矿产资源 煤铁铜等

地形 上游山地丘陵、中游丘陵、下游冲积平原 利: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 弊:使得陆路交通不便,但河流航运对沟通上、 下游地区之间的联系作用十分突出。 下游排水不畅,易发洪涝灾害 山地丘陵 冲积平原 丘陵

说明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对河流水量的影响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沛 气候 冬春多雨,夏秋降水较少 说明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对河流水量的影响 利:水量大 弊:降水与灌溉季节矛盾

河流特征 水系 水文特征 流量大,季节变化明显、汛期在冬春季、上游流速快中下游流速减缓、无结冰期 优点: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 缺点:①由于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较大。②水量很不稳定。

径流量的多少 水位的季节变化 含沙量 结冰期 水文特征 其他:流速、水能、断流、凌汛等

防洪 水资源 河流开发 水能 水运 水景 水系区域的水土保持

流域开发模式 以水资源为主的开发模式 四水:水电、水运、水产、水土保持 整治工程开发模式 上游:修水库,发展林业、使调洪调蓄与开发水资 源相结合 中游:设置滞洪区和建设分洪工程 下游:修筑和加固堤坝,疏浚河道 流域综合开发模式 以流域中生态环境效益为目标,充分合理开发流 域内的各种自然资源,同时兼顾河流的整治

  根据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一般方法与过程,探讨我国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

长江流域 湖口 宜昌 1、长江流域的地理条件分析 思考 2、长江流域综合开发的有利、制约因素分析 3、如何对长江流域进行综合的治理和开发

洪涝频发

气候 自然原因 洪涝灾害的成因 地形 河道 河湖的淤积 人为原因 围湖造田

水资源的综合开发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巫山 宜昌 四川盆地 湖口 瞿塘峡 西陵峡 巫峡

上 游 中 游 下 游 珠江水系包括西江、北江和东江三条源流,其中西江最长,为珠江的主干,长约2214千米。 石龙 上 游 中 游 下 游 珠江水系包括西江、北江和东江三条源流,其中西江最长,为珠江的主干,长约2214千米。 西江主源为南盘江,与北盘江汇合后称红水河,至石龙与柳江汇合后称黔江,与郁江汇合后称浔江,至梧州与桂江汇合后始称西江。

珠江流域图 上游 中游 下游 石龙 梧州 流域面积约45.3万平方千米

红水河规划10级开发,即天生桥一级(坝盘120万kW)、天生桥二级(坝索132万kW)、平斑(32万kW)、龙滩(400万kW)、岩滩(120万kW)、大化(60万kW)、百龙滩(18万kW)、恶滩(56万kW)、桥巩(50万kW)、大藤(120万kW)。现在已建成的有岩滩、百龙滩、大化、恶滩、天生桥二级,正在兴建的有天生桥一级。

红水河河段的地形有什么特点?对河流有什么影响? 亚热带季风气候对该河段有何影响? 该河段开发的主要方向?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