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社會學習領域 中年級-家鄉的自然環境 分享人:南門國小 陳錦堂
認識我們的家鄉-桃園縣
動動手? 請寫出桃園縣13個鄉鎮市名稱
社會學習領域的性質 社會學習領域是統整自我、人與人、人與環境間互動關係所產生的知識領域。廣義而言,人的環境包括:(1)自然的物理環境(如山、川、平原等);(2)人造的物質環境(如漁獵、游牧和農耕所使用的工具,商業用的貨幣,工業用的機器設備,交通用的車子、輪船等)。
社會學習領域的性質 (3)人造的社會環境(如家庭、學校、社區、國家等組織,以及政治、法律、教育等制度);(4)人類的精神環境(如哲學、宗教、道德、藝術等)。
社會領域的學習內容 國小社會領域其課程範圍包括地理、歷史、政治、經濟、社會、心理學等學科領域。
從能力指標開始…… 1-1-1 辨識地點、位置、方向,並能運用模型代表實物。 1-1-2 描述住家與學校附近的環境。 1-2-1 描述居住地方的自然與人文特性。 1-2-2 描述不同地方居民的生活方式。 1-2-3 覺察人們對地方與環境的認識與感受具有差 異性,並能表達對家鄉的關懷。 1-2-4 測量距離、閱讀地圖、使用符號繪製簡略平面地圖。
從能力指標開始…… 1-2-5 調查居住地方人口的分布、組成和變遷狀況。 1-2-6 覺察聚落的形成在於符合人類聚居生活的需求。 1-2-7 說出居住地方的交通狀況,並說明這些交通狀況與生活的關係。 1-2-8 覺察生活空間的型態具有地區性差異。
從教科書內容分析(三上) 康軒版:家庭生活、家庭倫理、學習方法、學校生活、人際關係、欣賞與尊重(男女) 翰林版:快樂學習、家庭與我、校園民主生活、參與學習活動、與同學相處、安全的生活
從教科書內容分析(三下) 康軒版:敦親睦鄰、村里生活、參與家鄉活動、買東西學問大、家鄉的故事、地名故事多、家鄉的問題 翰林版:居住的地方、地方的特色、民間的交流、商店與生活、自治組織與活動、地方的發展
從教科書內容分析(四上) 康軒版:家鄉的環境、居住型態、三合院、老街、生產的變遷、生活的作息、節慶與節日、家鄉的地圖 翰林版:家鄉的地名、地圖上的家鄉、家鄉的自然環境、家鄉的開發、家鄉的產業、家鄉名勝古蹟、節慶與民俗活動
從教科書內容分析(四下) 康軒版:祖先的來源、家鄉的開發、人口變化、人口的組成、家鄉的產業、產業與生活、家鄉的運輸、家鄉的交通 翰林版:家鄉的人口、家鄉的行業、生活大不同、外來文化與生活、家鄉的機構、家鄉的建設與問題、家鄉的交通、家鄉一日遊
家鄉? 目前居住的地方、曾經居住過的地方、祖先居住過的地方。
桃園縣的基本資料 面積:約1,220平方公里(臺灣第14位) 人口:約205萬人(2014年7月) 地形:丘陵、台地及山地 河川:大多呈放射狀流入臺灣海峽。 氣候:受東北季風與西南季風影響。 海岸:沙、礫石及珊瑚礁為主。
家鄉的自然環境與地圖 1.地形 2.河川 3.氣候 4.埤塘 5.地圖
地 形
臺灣的主要地形
臺灣的主要地形
臺灣的主要地形
桃園縣的地形 桃園縣位於台灣西北部,緊靠台北都會區,大部分是連綿不斷的丘陵台地,地形呈西北向東南之狹長形,臨山面海,自石門水庫起經大溪鎮東北出縣境之大漢溪,將本縣劃分為東南和西北兩大部分。
桃園縣的地形 桃園縣東南部分為標高三百公尺以上之丘陵地、階地及山岳,地勢向東南漸次升高,山勢峻峭,河谷窄狹。西北部地勢則較為平緩,台地、階地甚為發達,河流短而呈放射狀入海。
河 川
臺灣的河川 臺灣島南北狹長,東西窄。地勢東高西低,地形主要以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盆地為主體。山地、丘陵約佔全島總面積的三分之二。 地殼被擠壓抬升而形成的山脈,南北縱貫全台,其中以中央山脈為主體,地勢高峻陡峭,地形種類多樣。
臺灣的河川 主要河川皆發源於中央山地,河川大多呈東西流向,西部的主要河川有淡水河、大甲溪、濁水溪、曾文溪和高屏溪等,流入臺灣海峽;東部有蘭陽溪、花蓮溪、秀姑巒溪和卑南溪等,注入太平洋。
桃園縣的河川 從數目上來看,桃園縣河流有二十餘條,但除了大漢溪外,其餘均為切割各台地的小河,這些河流流路短,水量少,主要河川有南崁溪、老街溪、社子溪、富林溪、大堀溪、觀音溪、新屋溪。
桃園縣的河川 桃園縣流域面積最大的河川為南崁溪,其餘皆呈放射狀流路,向西及西北流入台灣海峽,漲潮時成一積水的潟湖,台地開發早期曾為渡海開墾的船舶停留的地點,大園鄉的許厝港即為其中最大者。
桃園縣的河川 大漢溪舊名大嵙崁溪,發源於雪山山脈,於本縣境內巴陵附近與三光溪會合後,始稱大漢溪。隨後蜿蜓石門出峽谷,經大溪、鶯歌、三峽、樹林等地後,進入台北盆地,於板橋江子翠附近,匯流新店溪後,始稱淡水河。全長約135公里,為台灣北部第一長河。
氣 候
天氣與氣候 天氣是指某地短時間內大氣的綜合現象,例如:氣象報告中,有關每日的冷熱、晴雨等狀況,就是天氣。 氣候是指某地長時期天氣的平均狀況,如臺灣每年夏秋兩季多颱風侵襲,或臺灣南部冬季少雨。
季風 簡單的來說,季風就是隨著季節而改變的風。 台灣冬天吹的是比較冷的東北季風,夏天吹的是溫暖的西南季風,東北季風會帶來較冷的北方空氣,而使得台灣溫度變冷,至於夏天吹的西南季風則會帶來較暖而且較潮濕的空氣。
氣溫與雨量 夏季時,臺灣除了山地外,各地普遍炎熱,氣溫差異不大;冬季時,南部地區比北部地區溫暖。高山地區則因為地勢較高,四季的氣溫比平地低,雨量也比平地多。 北部地區全年有雨,南部地區夏季多雨,冬季乾燥。
颱風 颱風是赤道以北國際換日線以西,亞洲太平洋國家對熱帶氣旋的一個分級。 按世界氣象組織定義:熱帶氣旋中心持續風速達到12級(即每秒32.7米或以上或118公里或以上)稱為颶風。 在臺灣、日本等地,則將中心持續風速每秒17.2米或以上的熱帶氣旋皆稱為颱風。 根據統計,1959年至2004年間西太平洋及南海海域的颱風發生個數與月份,平均每年有17.7個颱風生成,出現最多的月分是8月,其次是7月和9月。
侵台颱風路線圖
桃園縣的氣候 桃園縣氣候受到東北季風與西南季風影響最大。東北季風開始於十月下旬,至翌年三月,風力強,氣溫低。西南季風始於五月至九月,風力較弱,天氣較晴朗,但午後多雷陣雨,尤其七月至九月常有颱風。
桃園縣的氣候 桃園縣的年雨量在1,500至2,000毫米(山區2,000至4,000毫米),夏季較多,冬季較少,但降雨日數反而以冬季較夏季多。全年平均溫度約為攝氏23度,夏季平均約27度,冬季平均約13度。
埤 塘
什麼是「埤塘」?「陂塘」? 從字面上來看,「埤」的意思是指地面較低而且潮濕的地方,「塘」的意思就是水池。所以簡單來說,埤塘就是我們一般所說的池塘。
什麼是「埤塘」? 桃園縣是一個屬於地勢較高的地方,也就是所謂的「台地」。因為水往低處流,因此雨水和河水本來就不容易被保留下來,所以自古以來桃園地區就一直有缺水的問題。所以我們的先民便以人工挖掘的方式來建造埤塘,如此一來便可以解決缺水的問題。
特殊的地理條件 埤塘興建時通常選擇局部地勢較低處挖掘紅土層與礫石層,圍阻堤堰,由於紅土黏度大,經與礫石混合壓實後即為不透水的堤防,堤防中的低地即可蓄水而成埤塘。在石門水庫未修建前,埤塘成為主要的灌溉水源。過去桃園臺地曾有一萬個大大小小的埤塘,使本縣有『千塘之鄉』的美譽。
特殊的地理條件 過去利用圳道將『埤塘』與『埤塘』間的水源完全串連起來,形成一個具有規模的水利系統。因為有了較充足的灌溉系統,桃園縣的稻米產量大增,曾有『北臺穀倉』美稱。
埤塘的變遷 早期的埤塘主要的功能是以儲存水源為主,讓農民可以灌溉農田,並且提供日常生活用水的需要。埤塘的功能在民國五十三年石門水庫完工後,它的重要性便逐漸的降低。
埤塘的變遷 近年來,許多埤塘被填平做為其他用途,而一些比較大型又具有特色的大埤塘,則發展為休閒觀光區。例如:龍潭大池、觀音鄉的私人蓮花池休閒農場等。現在有一些埤塘也加以整修美化,設置人工步道及涼亭,成為社區民眾廣大的公共生活空間,提高了鄉村及都市的生活環境品質。
現代埤塘的功能與價值 水利上的功能:像灌溉、儲水等,這也是早期埤塘最主要的功能。 家庭或產業用水:埤塘可以提供工業用水,也可供給一般的家庭民生用水的需求。 養殖或種植:譬如說利用埤塘養殖田螺或草魚以增加收入。
現代埤塘的功能與價值 補充地下水:由於現今的環境中不透水層,如水泥地面太多了,不像以前到處都是可以透水的土地。所以地表水越來越難滲入地底補充地下水,成為地下水的來源,而埤塘正可以用補充地下水。
現代埤塘的功能與價值 滯洪:最近這幾年似乎只要一有颱風就會聽見哪裡又有水災了。這除了災區也許本身地勢低窪之外,另外一個原因是缺乏濕地可以在洪水來時將它給留住,使得洪水能夠不到處流竄造成水災,而埤塘便具有這樣的特性。 觀光遊憩:埤塘因為具有優美的風景,因此可以成為一個觀光的地點。
埤塘上的黃色小鴨
現代埤塘的功能與價值 研究、教育:由於埤塘本身具有豐富的生態以及每一個地方的埤塘幾乎都會和當地的文史發展與變遷有一些關係,因此可以用來研究以及教育。 保存物種及基因多樣性:在台灣有一些稀有或著特有的物種就生存在埤塘之中,而埤塘則可以提供這些物種生存的環境空間。
地 圖
各種不同的地圖 航空照片圖 衛星影像圖 街道圖 觀光導覽圖 行政區域圖 地形圖 等高線圖
地圖繪製要素 圖名 圖例 方向標 比例尺
圖 例
方向標
方向標
比例尺
家鄉環境的永續發展 對家鄉自然環境的認識 家鄉環境問題的省思 參與環保行動 碳足跡與綠建築 家鄉新風貌
好站介紹 桃園縣政府入口網站-認識桃園 桃園縣國民中小學校外教學資源整合網 地質科學影音數位學習網 桃園縣-維基百科 各鄉鎮市公所網站 微笑臺灣319鄉
結語 桃園走透透(旅遊、體驗、紀錄) 推動在地化校外教學方案 結合家鄉學習護照 參與公民行動 數位地圖的應用 家鄉範圍的擴大
有些事現在不做, 一輩子可能都不會做…… 感謝大家的聆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