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水沙連藍鼎元 游千慧製作.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如何學好數學? 黃駿耀老師
Advertisements

辅助核算 3.5.
10 郑和远航.
三个偶像的故事和功绩 ——第12课 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 董飞燕.
捣蛋鬼历险记 初一四班 孙嘉佑小组.
中國歷史 明代之患禍及民變.
10 郑和远航 郑和 郑和,1371年生于云南昆阳州(今昆明晋宁县)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家庭,原名马和,小字三宝,十一岁时在明太祖朱元璋发动的统一云南的战争中被俘进宫,后当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的近侍。1403年朱棣登基,史称明成祖。次年正月初一,朱棣念他有勇有谋,屡立奇功,便赐姓“郑”,改称郑和,并提拔为内宫太监,于永乐三年(1405年7月11日)率领庞大船队首次出使西洋。自1405年到1433年,漫长的28年间,郑和船队历经亚非三十余国,涉十万余里,与各国建立了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完成了七下西洋的伟
明清 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 雅克萨反击战(俄) 戚继光抗倭(日) 郑成功收复台湾(荷兰) 荷兰 俄 罗 斯 日 本 台湾 沙 俄 入 侵
戚继光抗倭.
刑事訴訟法 授課人:林俊益副教授 時間:95.9.~96.6..
妩媚人生 云 计 算 与 大规模数据并行处理技术 黄 宜 华 南 京 大 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妩媚人生 妩媚人生
第16 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授课人:鲍婷.
历史上的中日关系.
云南外事外语职业学院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 赵田甜.
第四章 清代臺灣的社會文化變遷 第一節 移墾社會的形成
認識食品中毒 一、什麼是食品中毒? 二人或二人以上攝取相同的食品而發生相似的症狀,並且自可疑的食餘檢體及患者糞便、嘔吐物、血液等人體檢體,或者其它有關環境檢體(如空氣、水、土壤等)中分離出相同類型(如血清型、噬菌 體型)的致病原因,則稱為一件“食品中毒”。 但如因攝食肉毒桿菌毒素或急性化學性中毒而引起死亡,即使只有一人,也視為一件“食品中毒”。
題目:四大古文明 班級:六年八 班 組員:賴宣光.游家齊.陳羿文 吳佳芬.許淑婷.許芳瑜..
食 物 中 毒.
琦君 《髻》 S 康倩瑜.
眼乾乾唔使慌.
滑膜皱襞综合征.
“公平”是最热的关键词 1、胡锦涛首次进行“总动员”,提出“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
贵州省公务员面试 备考指导 中公教育 面试讲师 刘运龙.
外 套 各式領型與變化 武 玫 莉 製 作.
第4节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陈冤之魅,心鬼之泪 ——雾里探花 《东方快车谋杀案》 By第二小组.
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发展等级10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①透过现象 深入本质 ②揭示问题 产生的原因 ③观点具有 启发作用
文明礼仪在我心 文明礼仪在我心.
第10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故事会 盘古开天劈地 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地可不象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样————天高高的在上面,地在我们的脚下,中间隔着几千几万米远。那个时候的天地就象是一个包在大黑壳里的鸡蛋,混混沌沌的,什么也看不清。人们走路都得弯着腰,耕田打猎都很不方便,因为一不小心抬个头,就会碰到天,惹它生气,接着就会招来狂风暴雨。因此所有的植物也都长不高,所以结的粮食和果实都很少,根本就不够大家吃。还经常会发生饿死人的事情。
面向三农,拓宽信息渠道 辐射千村,服务百万农民
三招 让孩子爱上阅读 主讲人:芝莺妈妈 2012年10月19日.
FUZHUANGZHITUYANGBANZHIZUO
如何挑選吳郭魚 嗨~ 餐旅二乙 4a2m0105 白妤潔 4a2m0122 何姿瑩.
学校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知识 连云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服裝整理概論.
印染纺织类艺术.
创业计划书的编写.
创业计划书撰写.
第九章 进行充分调研 选择自主创业.
香溢饺子馆创业计划书.
第三章 中国的民族民俗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汉族 第三节 满族 蒙古族 维吾尔族 回族 朝鲜族 第四节 壮族 土家族 苗族 黎族
第 4 章 投资银行: 基于资本市场的主业架构.
创业数字图书馆.
中国管理科学发展探索 成思危 2006年8月18日于上海复旦大学.
“四文”交融,虚实并举,打造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校园文化 ——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汇报
103年度高職優質化輔助方案計畫申辦及輔導訪視說明會
“十二五”科技发展思路 与科技计划管理 科技部发展计划司 刘敏 2012年9月.
社区妇幼保健工作 江东区妇幼保健院 胡波瑛.
人生不要太圓滿 ◎ 張忠謀.
导致羊水过少的五大因素.
胎教.
怎样进行一次宣讲 何惠玲.
第三课 中国共产党的历程.
[聚會時,請將傳呼機和手提電話關掉,多謝合作]
规范母婴保健服务 努力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市卫生局基妇科 朱静.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财务报账培训
白天的月亮 想與日爭輝 人生不要太圓滿 文字取自於:張忠謀 攝於陽明山 阿道的攝影工作坊.
第十章(上)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营养要均衡.
ㄩ.
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Ⅰ) 教材比较研究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陈 辉 教育部2009普通高中历史课改远程研修资料.
十年职业生涯规划 —— 年 姓名:刘娟 学号:.
主考官眼中的面试 ——面试主考官教你备战2016年国考面试 主讲老师:李海鹏.
国内知名高校 医学院(部、中心) 院系及附属医院设置情况 调研报告
財務報表分析 授課教師:陳依婷.
第六章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概念和特征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
主讲人:刘文波 (四会国税 政策法规股) 2014年4月
智慧宁波 智慧财税 . 宁波市地方税务局.
第六模块礼仪文书写作 第一节求职信、应聘信 QIUZHIXINYINGPINXIN.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紀水沙連藍鼎元 游千慧製作

大綱 驚豔水沙連 題解 作者介紹 課文賞析 問題與討論 延伸閱讀 語文天地 附錄

驚豔水沙連 返回

印象水沙連

印象水沙連

印象水沙連

聲影水沙連 水沙連的日月--日月潭主題之歌 愛戀水沙連--日月潭簡介 邵族文化風采--原住民文化介紹 資料來源: http://www.sunmoonlake.gov.tw/

邵族的故事:茄苳樹下的誓言 傳說在千百年前一群邵族獵人因追逐一頭罕見可愛的白鹿,尋溪源進入水沙連內山而發現了美麗的日月潭,從此邵族便舉族遷居至此。 邵族的祖先逐鹿到日月潭之後,決定從此定居日月潭,當時的lalu(拉魯島)水邊有一株茂盛翁鬱的茄苳樹,於是邵族的祖先們在茄苳樹下立下祝願:願意子孫世世代代長居於此,祝願族勢如茄苳樹的嫩葉,年年更新萌芽,茄苳樹每滋萌一片新葉,即代表族中又增一壯丁,邵族永遠如茄苳樹一樣茁壯長青。

邵族的故事:茄苳樹的庇佑 漢人覬覦日月潭附近的沃腴,漸漸深入了水沙連屯墾而與邵族人爆發了激烈的戰鬥。 漢人首領於是派人暗中破壞茄苳樹,先是用斧頭去砍它,後又派人使用鋸子鋸倒了茄苳樹。甚且,再用長銅釘釘往茄苳樹根,潑上黑狗血,再以銅製的蓋子蓋住主幹的樹莖。 茄苳樹王被徹底毀壞後,邵族族人的族勢開始衰頹走下坡,族人只得分散到周邊山區謀求生路,從此邵族就不再是水沙連內山的霸主了。

題解 返回

「水沙連」釋義

「水沙連」釋義 伊能嘉矩《台灣文化志》: 「水沙連,原係分布於彰化地方山邊之平埔番(Arikun),對與該方面內山生番之他稱Tualihen或Soalian之譯音訛沙連,同地因有日月潭名勝之湖水,而加添『水』字所稱呼者。」

「水沙連」釋義 水沙連社在當時的中部內山居於領導群倫的地位,所處的地域又是幅輳中心點,是領域最大、族勢最強、最具有代表性的番社。 所以,「水沙連」擴大成為整個區域的代稱,用來泛指以水沙連社為主,以日月潭為中心的中部內山地區,文獻上習慣以「水沙連各社」稱之,甚至於就直接稱呼為「水沙連」。

《康熙臺灣輿圖》記載之水沙連位置(圖片出處:國立臺灣博物館)

《乾隆臺灣輿圖》記載之水沙連位置(圖片出處:洪英聖主編 1999,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中部辦公室出版)

寫作背景 籌臺宗匠,積極治臺 樂水之情,私心愛之 朱一貴反清始末

籌臺宗匠,積極治臺 清廷派藍廷珍收復府城時,朱一貴被擒,其後各地餘黨及阿里山、水沙連的原住民仍伺機反抗。藍鼎元為了熟悉地方事務和山川形勢,並積極治臺、弭平叛亂,遂北巡臺灣,並歷涉險惡之地,來到水沙連訪視。因此〈紀水沙連〉決非一般的休閒旅遊作品,其目標乃在「知番」、「治番」、「化番」。

樂水之情,私心愛之 藍鼎元〈紀荷包嶼〉:「余生平有山水癖,每當茂林澗谷,奇峰怪石,清溪廣湖,輒徘徊不忍去,慨然有家焉之想。」 他的家鄉層巒疊嶂,「所不足者河湖耳。是以余之樂水,更甚於樂山。」 自云:「入臺以來,則悅水沙連」,也因而有了名篇〈紀水沙連〉。

朱一貴反清 朱一貴原籍福建 漳州,於康熙五十五年來臺灣,養鴨為業,在地方上廣結善緣,任俠好客,人稱「鴨母王」。 康熙五十九年,臺灣知府王珍攝理鳳山縣事,將政令委於次子,大肆課徵糧稅,民眾怨聲載道。朱一貴素來不滿王珍的苛政,遂於翌年與好友結盟,共商抗清大計。

朱一貴反清 大眾咸認朱一貴是明代皇帝的後裔,遂「大元帥朱」的紅旗,召集群眾。各鄉民眾多人響應,人數增加到二萬多人。 五月一日,朱一貴、杜君英攻占臺灣府城(今臺南市),北路又有其他的民變首領豎旗響應。清朝文武官員倉皇逃往澎湖,七天之內全臺幾乎陷入朱一貴之手。「鴨母王」朱一貴被奉為「中興王」,築臺受賀,祭告天地列祖列宗及延平郡王,年號永和。

朱一貴反清 滿清政府以事態嚴重,除由閩浙總督覺羅滿保坐鎮廈門指揮外,南澳總兵藍廷珍、水師提督施世驃,率領戰船五百多艘,水師一萬七千多人來臺平亂,直到雍正元年餘黨被肅清後才正式結束。 參考資料: 薛化元《臺灣開發史》

《東征集》 圖片來源:pmgs.kongfz.com/

《東征集》 寫作背景:朱一貴事件平息之後,藍鼎元彙輯平亂期間的相關書信、文件和雜著百篇,刻為《東征集》。 內容:集中作品是藍鼎元身為幕僚代其堂兄總兵藍廷珍擬撰的文書,其間也多有藍鼎元帷幄謀略、參議機宜的個人見解。

《東征集》 文章形式:則大體是以實用性散文為主體,均為藍鼎元隨軍參謀期間的各級往來文書。 價值:《臺灣通史.流寓列傳.藍鼎元傳》稱「鼎元著書多關臺事,其後宦臺者多取資焉。 」

藍鼎元及其治番政策 圖片來源:baike.baidu.com/

作者介紹 (一)離家求學,刻苦自勵 (二)確然有守,毅然有為 (三)輔佐堂兄,「戎馬書生」 (四)才略出人,「籌臺之宗匠」 (五)良史之才,政績斐然 (六)著述甚豐,後裔在臺 返回

(一)離家求學,刻苦自勵 藍鼎元,其父親為縣秀才,學行為一時英傑,早逝,享年三十二歲。其母親許氏守節撫孤,靠著女紅及鬻賣番薯、種菜維持生計。 家貧,「月攜白鹽一罐,無他蔬, 同學或揶揄之」,仍「怡然,作白鹽賦以自勵」。求學期間,在書館中遍覽諸子百家之書,並深究禮樂名物及韜略行陣等經世之學。

(二)確然有守,毅然有為 少時,曾於廈門觀海,乘舟遊歷全閩島嶼,又至浙江舟山群島,乘風南下,至廣東海面的南澳才折回。對於東南沿海的島嶼、港灣和形勢,皆有相當的認識。 藍鼎元科舉路途坎坷,鄉試屢次落榜。後又連遭親老之喪,哀毀骨立。曾杜門講學讀書十一年,雖然荒年頻仍,簞瓢屢空,依然晏如。以第一等人物自期。

(三)輔佐堂兄,「戎馬書生」 藍鼎元是清廷平定朱一貴民變的重要人物。他擔任其堂兄藍廷珍的幕僚,提出許多關鍵性的戰略,讓清兵能快速順利的平定這場民變。 初,朱一貴聲勢甚大,其黨眾與一般百姓難以分辨。他撰寫招降檄書,有效進行分化手段,大大削弱朱一貴反抗軍的勢力,使清軍短短七天就收復臺灣府城。

(四)才略出人,「籌臺之宗匠」 民變平定後,他更為治理臺灣提出一系列的方案和措施,而被譽為「籌臺之宗匠」。 藍鼎元在臺時間雖然只有一年多,但是他所著的《東征集》、《平臺紀略》,對朱一貴事件始末,敘述詳盡,被稱為平允嚴正之作。尤其是在地方興革方面, 為談論臺灣事務者所必讀。

(五)良史之才,政績斐然 曾參與纂修大清一統志,有良史之才。 後又兼攝潮陽縣,使當地的文化、儒學水準快速提升。 因船戶盜賣倉穀事,被權貴樓儼誣以贓罪、羅織成獄。上任廣州知府才一個月,就忽患痰喘,齎志以歿,享年五十四。

(六)著述甚豐,後裔在臺 藍鼎元一生著述甚豐,有《平臺紀略》、《鹿州初集》、《女學》、《棉陽學準》、《鹿州公案》及《潮州府志》等書流傳於世。 藍廷珍、藍鼎元等藍氏一族,乃是中國東南地區少數民族「畬族」的族裔。其族人隨藍廷珍兄弟來臺後,留在臺灣墾殖者頗多。據說,藍鼎元尚有裔孫定居屏東阿里港一帶。

治番政策:德化為名、擴張為實 藍鼎元主張推展教化,宣揚儒家尊君思想及倫理觀,以教化在臺漢人的方式教化原住民,以期弭平結夥反抗之事。 另方面,為了保護「我民」(漢人),不惜用武力征討「不庭」(叛逆)的原住民,進而積極開發山地,聽任漢人前往墾殖。一方面拓展清帝國的領域,一方面藉此機會徵收生番的賦稅以充實國庫。 參考資料:施懿琳〈從沈光文到賴和─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

課文賞析 返回

第一段 自斗六門沿山入,過牛相觸,溯濁水溪之源。翼日可至水沙連內山。山有蠻蠻、貓丹等十社。控弦千計,皆鷙悍,未甚馴良,王化所敷,羈縻勿絕而已。

第一段語譯 從斗六門沿著山嶺進入,經過牛相觸,往濁水溪上游的山區走,第二天就可以到達水沙連內山地區。山中有蠻蠻、貓丹等十個部落,會射箭的原住民有上千名,他們個個凶猛強悍,不是很柔順服從,而君王德化的傳布,只懷柔籠絡這些原住民,力求不斷絕關係罷了。

第一段大意與段析 大意: 記水沙連內山的地理位置、部落數量和民風。 段析: 由於本文書寫的重點不在水沙連內山,所以首段只就地理位置、部落數量略作交代。然後藉著「未甚馴良」、「王化」力有未逮,來個巧妙的預伏。

第二段 水沙連嶼在深潭之中,小山如贅疣浮游水面。其水四周大山,山外溪流包絡,自山口入,匯為潭。潭廣八、九里,環可二、三十里;中間突起一嶼,山青水綠,四顧蒼茫,竹樹參差,雲飛鳥語;古稱蓬瀛,不是過也。

第二段語譯 水沙連嶼位在深潭中,島上山丘像肉瘤般小,浮在水面上。潭水的四周都是大山,山外有溪流包圍環繞,紛紛從山口流入會聚,形成這個深潭。深潭的寬度有八、九里,四周大約有二、三十里,中間高聳著一座小島,山色青蒼,水面翠綠,環視四周一片曠遠迷茫,竹子、樹木參差不齊地生長著,加上白雲飄飛,鳥兒啁啾,古代所說的仙山蓬萊和瀛洲,應不會超過這座水沙連嶼。

第二段大意與段析 大意: 略述水沙連嶼幽美的自然風光。 段析: 第二~四段是針對本文書寫的主體─水沙連嶼而作,位置和分量均恰到好處。本段雖是描述其自然風光,作者卻只用疏簡之筆,以「山青水綠……雲飛鳥語」四句帶過,目的在襯顯重點所在的生活風貌。

第三段 番繞嶼為屋以居,極稠密,獨虛其中為山頭,如人露頂然。頂寬平,甚可愛,詢其虛中之故。老番言:「自昔禁忌相傳,山頂為屋,則社有火災,是以不敢。」嶼無田,岸多蔓草,番取竹木,結為桴,架水上,藉草承土以耕,遂種禾稻,謂之浮田。水深魚肥,且繁多,番不用罾罟,駕蟒甲,挾弓矢射之,須臾盈筐。發家藏美酒,夫妻子女大嚼高歌,洵不知帝力於何有矣!蟒甲,番舟名,刳獨木為之,划雙槳以濟,大者可容十餘人,小者三、五人。環嶼皆水,無陸路,出入胥用蟒甲。外人欲詣其社,必舉草火,以煙起為號,則番刺蟒甲以迎,不然不能至也。

第三段語譯 原住民環繞著小島建造房屋來居住,屋子極為稠密,特別空出中央山頭的部分,像人露出頭頂的樣子。山頂寬廣平坦,非常可愛,我詢問他們空出中央的緣故。原住民老人說:「從以前相傳下來這樣的禁忌,如果在山頂建造房屋,部落裡就會有火災,所以不敢打它的主意。」

島上沒有田地,岸邊有許多蔓生的野草,原住民取來竹子、木頭,編結成筏子,架設在水面,然後鋪上草、堆上土來耕種,於是種有稻穀,這稱為「浮田」。潭水很深,魚頗肥美而且繁多,原住民不使用魚網捕魚,他們駕著獨木舟,帶著弓箭來射魚,沒多久射得的魚多到滿竹筐。回到部落後打開家裡所藏的美酒,夫妻子女全家大小就大口吃魚,高聲唱歌,對他們而言,實在不知道有什麼帝王的作用!

「蟒甲」(獨木舟)是原住民的船名,它是挖空單一樹幹製造而成,靠划動雙槳來渡水,大的獨木舟可容納十多個人,小的可容納三、五個人。由於小島四周都是水,沒有陸路,出出入入都要靠獨木舟。外面的人想要到他們的部落,一定要舉起燃燒野草的火把,以所起的煙作為信號,原住民看了就划著獨木舟來迎接,不如此的話是不能到達部落。

第三段大意與段析 大意: 詳述水沙連嶼原住民的生活風貌。 段析: 本段工筆刻劃,住屋、農漁、娛樂、交通,無不包括。經由作者濃筆細描,可使讀者「不必身親其地,而歷歷如在目前」。而透過與上段形成疏密有致,謀篇布局跟著達到妥切和諧的境界。

第四段 嗟乎!萬山之內有如此水,大水之中有此勝地,浮田自食,蟒甲往來,仇池公安足道哉!武陵人悞入桃源,余曩者嘗疑其誕,以水連沙觀之,信彭澤之非欺我也。但番人服教未深,必時挾軍士以來遊,於情弗暢,且恐山靈笑我。所望當局諸君子,修德化以淪浹其肌膚,使人人皆得宴遊焉,則不獨余之幸也已。

第四段語譯 唉!在群山環繞中有這樣壯麗的潭水,在廣大的潭水中更有這樣秀麗的小島,藉著種浮田自食其力,划著獨木舟出入往來,古代仇池公所住的地方哪值得相提並論呢!至於武陵漁夫誤入桃花源的事情,我以前曾經懷疑它荒唐怪異;現在以水沙連的景象來看,我終於相信陶淵明並沒有欺騙我啊!

但是原住民接受教化的程度還不深,來遊憩時一定要常帶著士兵,在心情上並不暢快,而且也怕山神會譏我膽怯。期望當政的官員,能夠修養文德以深入感化原住民,使每個人都能來這地方遊樂,那麼就不只是我一個人的福氣了。

第四段大意與段析 大意: 段析; 先讚美水沙連自成洞天,有如世外桃源;然後期盼為政者修德化,以馴化原住民,使人人皆能宴遊。 本段抒發感受,並點出旨趣。「但番人服教未深」、「修德化以淪浹其肌膚」等句,即是用以呼應首段的伏筆。至於將「桃花源」、「水沙連」類比,倒不是其地形地貌有何類似之處,而是著眼於兩處同為「洵不知帝力於何有」,自足和樂的國度。

第五段 第五段語譯 水沙連內山,產土茶,色綠如松蘿,味甚清冽,能解暑毒,消腹脹,亦佳品云。 水沙連內山地區,出產一種當地品種的茶葉,泡出來的茶,顏色就像松蘿那樣綠,味道很清醇。這種茶能夠解暑熱,消除腹脹,也是不錯的物產。

第五段大意與段析 大意: 附記水沙連內山土茶的色味、功能。 段析: 本段與首段均非全文的重點,所以僅附記內山土茶就收束。

結構表 分描一 (水沙連內山) 地理位置─自斗六門沿山入,過牛相觸,溯濁水溪之源,翌日可至 紀水沙連 部落數量─有蠻蠻、貓丹等十社 人數民風─空弦千計,皆鷙悍,未甚馴良

嶼在深潭之中,小山如贅疣,浮游水面 自然風光 分描二 (水沙連嶼) 深潭 四周大山,山外溪流包絡,自山口入匯 廣八、九里,環可二、三十里,中間突起一嶼 山青水綠,四顧蒼茫,竹樹參差,雲飛鳥語,蓬瀛不是過

生活樣貌 住屋─繞嶼為屋以居,極稠密,獨虛其中為山頭 農漁 耕浮田─取竹木,結為桴,架水上,藉草承土以耕 射魚─不用罾罟,駕蟒甲,挾弓矢射之,須臾盈筐 娛樂─發家藏美酒,夫妻子女大嚼高歌,尋不知帝力於何有

交通─刳獨木為蟒甲,划雙槳以濟。出入胥用蟒甲 結描 景觀特色─萬山之內有如此水,大水之中有此勝地,浮田自食,蟒甲往來 評價─仇池公安足道哉、信彭澤之非欺我也 感受 番人服教未深,必時挾軍士以來遊,於情弗暢,且恐山靈笑我 所望當局修德化以淪浹其肌膚,使人人皆得宴遊焉

色味功能─色綠如松蘿,味甚清冽,能解暑毒,消腹脹 附記─ 水沙連內山土茶 評價─亦佳品

〈紀水沙連〉在台灣文學上的地位 〈紀水沙連〉,是臺灣文學史上以日月潭地區景觀和其原住民生活風貌為題材的首篇遊記,有著舉足輕重的分量。雖不像《東征集》書中多數實用性散文那樣富於陽剛的風格,但是伴隨著對海外特殊風土的描述文字,藍鼎元講求經世致用,主張積極治臺的用心,可說是呼之欲出。

〈紀水沙連〉賞析

逆勢錯雜、波瀾起伏 首段作者省掉險峻路況的描述,僅以「溯濁水溪之源,翼日可至水沙連內山」兩句話帶過,給人旅途大抵平順的印象,所以可稱得上「順勢」。 但作者並未接續描述日月潭的山光水色,而藉由原住民「皆鷙悍,未甚馴良」,與「王化所敷」「羈縻勿絕」的情形,形成危疑不安的氣氛。有著逆勢錯雜、波瀾起伏的效果。

頓挫筆法,妙用無窮 親遊水沙連嶼後,藍鼎元順勢發出一連串的讚嘆,水沙連是個與桃源並駕齊驅的海外樂土。 然而緊接著「但」字一出,以逆勢抒發缺憾和心聲,「必時挾軍士以來遊,於情弗暢,且恐山靈笑我」,使順勢發展的過程中,再度面臨大障礙,以致無法一瀉而下。順逆之間,文勢多變。

首尾伏應,旨趣立顯 首段提及原住民「未甚馴良」、「王化」力有未逮。 二、三段轉而描寫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 第四段,抒發「番人服教未深」的感受時,便往前呼應了首段。而隨著伏應法一路下來,我們也就能確切指出作者立言的旨趣了。

本文集評 清王者輔:山中奇景,耳目一新。但番人服教未深,必挾軍士以遊,殊少雅趣。修德馴番,使人人皆得往遊,是作者立言本旨,固知不在登臨適興也。 (《東征集.紀水沙連》)

本文集評 民國田啟文:文章的最後以期望語氣作結,希望執政當局能盡力做好原住民的教化工作,讓外界人士可以盡情享受這片世外桃源的風光。這種收筆的方式,每每在前面的主題之外岔開另一條支線,增加讀者的思考空間,使結尾變得更有味道。 (《臺灣古典散文選讀》)

問題與討論 返回

本文如何描述邵族的生活? 住屋:繞著島嶼蓋屋而居,相當稠密,卻嚴格遵守禁忌,空出寬平的山頭,不敢在上面建房屋。 農漁:島上雖然沒有田地,卻編結筏子形成耕浮田的農作特色。捕魚則不用魚網,而是駕船射魚,一下子就能滿載而歸。 娛樂:全家大小一塊喝酒吃魚,引吭高歌,不覺得有什麼帝力的束縛。 交通:全靠水路,以船隻「蟒甲」為唯一的交通工具。將把樹幹挖空而成的獨木舟,大的可容納十幾個人,小的可乘載三、五位。

本文如何運用寫景、敘事交融的寫作技巧? 本文先勾勒水沙連嶼四周的景物,接著,更就島上原住民的生活風貌濃筆彩繪,以自然風光為背景,進行食、住、行、樂等人文經濟地理的敘述。寫景、敘事二者交融,既增加作品的生動性,更讓讀者感受到原住民的生活特色和生命力。

作者為什麼說「以水沙連觀之,信彭澤之非欺我也」? 作者原先認為桃花源只是陶淵明幻想下的理想國度,現實世界裡是無法覓得的。然而當水沙連呈現在眼前,島上原住民自給自足,家家肥魚美酒,人人高歌盡興。這種「不知帝力何有哉」的人間仙境,竟是如桃花源一般的真實存在。

作者遊水沙連之後,有什麼感受? 遊賞如此奇特幽邃的聖地,卻必須帶著士兵同來,大大地降低了雅趣,所以藍鼎元期望為政者能盡力做好教化原住民的工作,讓來遊的人都能免於恐懼,暢快地親近、遊覽這片世外桃源。

延伸閱讀 返回

郁永河〈番境補遺〉 「水沙廉(連)雖在山中,實輸貢賦。其地四面高山,中為大湖;湖中復起一山,番人聚居山上,非舟莫即。番社形勝無出其右。自柴里社轉小徑,過斗六門,崎嶇而入,阻大溪三重,水深險,無橋梁,老籐橫跨溪上,往來從籐上行;外人至,輒股慄不敢前,番人見慣,不怖也。其番善織罽毯,染五色,狗毛雜樹皮為之,陸離如錯錦,質亦細密;四方人多欲購之,常不可得。番婦亦白晳妍好,能勤稼穡,人皆饒裕。」

諸羅縣志 清‧周鍾瑄  水沙連四周大山,山外溪流包絡。自山口入為潭,廣可七、八里,曲屈如環圍二十餘里。水深多魚,中突一嶼,番繞嶼以居,空其頂。頂為屋,則社有火災。岸草蔓延,繞岸架木浮水上,藉草承土以種稻,謂之浮田。

譯文 水沙連四周都是大山、溪水包圍著。從入山口有一潭,寬約七、八里,彎曲像玉環般綿延有二十多里。潭水深,產魚多,潭中突出一島嶼,土著圍繞小島居住,空出中央山頭的部分。相傳如果在山頂建造房屋,部落裡就會有火災。岸邊雜草叢生,沿岸架設浮木在水上,木上鋪草,草上再放土以便用來種稻,所以稱作「浮田」。

遊水裡社記 清‧鄧傳安 ㄕㄜ,以火耕之法種田 ㄑㄧㄠㄑㄩㄝˋ,土地多石而貧瘠 遊水裡社記 清‧鄧傳安  攝衣披草而登,……風輕雲淡,鳥語花香,怡愕忘疲,惜荒蕪中,無處可列坐而休耳。鹿洲所云番黎繞嶼為屋以居,架竹木水上,藉草承土為浮田以耕者,府志亦載之,今皆不見。但見庋木水中,傍嶼結寮為倉,以方箱貯稻而已。其實番黎不解畬,既視膏腴如磽确,又安用此浮田為哉? ㄕㄜ,以火耕之法種田 ㄑㄧㄠㄑㄩㄝˋ,土地多石而貧瘠

譯文 牽拉衣襬撥開草叢登上高處,……清風吹拂、白雲希微,鳥語花香,景致令人驚喜而忘行旅的疲憊,可惜無人整治,一片荒蕪中,無可坐下來休息處。藍鼎元文中說的土著圍繞小島建屋居住,沿岸架設浮木在水上,木上鋪草,草上再放土來耕種稻的「浮田」,連府志也都有記載的,現在全都看不到了。只看到積存木頭在水中,沿島設屋作為倉庫,內用方箱存稻了,由此知土著不懂得整地耕田,已將肥沃的土地視如貧脊沙土,又怎會用這浮田來耕種呢?

水沙連 清‧馬清樞 高岸萋萋草似煙,白波清嶂水沙連。 編茅繞嶼千椽屋,架竹浮湖萬頃田。 喚渡津頭划蟒甲,賣鹽市上用螺錢。 水沙連 清‧馬清樞   高岸萋萋草似煙,白波清嶂水沙連。   編茅繞嶼千椽屋,架竹浮湖萬頃田。   喚渡津頭划蟒甲,賣鹽市上用螺錢。   行人莫憚藤橋險,別是瀛壖一洞天。 螺錢:以貝殼為錢 瀛壖:此處指四周環海的臺灣。壖,音ㄖㄨㄢˊ

語文天地 返回

翼 作戰時陣形的兩側。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張左右翼擊之。」漢書李廣傳:「廣令其騎張左右翼。」 像鳥用翅膀一樣遮蓋、保護。詩經大雅生民:「誕寘(置)之寒冰,鳥覆翼之。」史記項羽本紀:「常以身翼蔽沛公。」 通「翌」,明、次。論衡非韓:「翼日,其僕問日。」藍鼎元紀水沙連:「翼日可至水沙連內山。」

刺 斥責、指責。戰國策齊策:「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後漢書蔡邕傳:「遂譏刺公卿,內及寵臣。」 名帖,相當於後來的名片。後漢書禰衡傳:「始達潁川,乃陰懷一刺。」宗臣報劉一丈書:「即(及)門者持刺入,而主者又不即出見。」 撐船、划船。莊子漁父:「乃刺船而去。」藍鼎元紀水沙連:「則番刺蟒甲以迎,不然不能至也。」

臺灣地名知多少 臺灣許多地名都有其來源。請仔細閱讀下文後,自參考選項中選出適當的代號填入空格中。 參考選項: 宜蘭、基隆、萬華、淡水、馬公 、嘉義、安平、高雄、屏東、民雄

1.地名來自生活型態 (  )原名艋舺,此名起源於平埔 凱達格蘭族的譯音,是獨木舟的意思,因為當時我們的祖先藉著這種「艋舺」可以上溯至桃園的大溪一帶。 (  )原稱滬尾,滬是捕魚的器具,尾則指河流末端的河口地帶,因為位於河流出海口,是設滬捕魚的末端處,故稱之。 萬華 淡水 參考選項:宜蘭、基隆、萬華、淡水、 馬公 、嘉義、安平、高雄、屏東、民雄

2.地名來自族群 ( )原是凱達格蘭族老家,漢人聽成河洛語的「雞犬加籠」,後簡稱「雞籠」,至清代才把雞籠改成現在的地名。 基隆 (  )原是凱達格蘭族老家,漢人聽成河洛語的「雞犬加籠」,後簡稱「雞籠」,至清代才把雞籠改成現在的地名。 (  )舊名噶瑪蘭,均譯自當地平埔 噶瑪蘭族的族名,意思是居住在平原的人。 (  )原是平埔 馬卡道族 打狗社的所在地,舊稱打狗,後來會改為今名,是因為從日語「打狗」的音譯而來。 基隆 宜蘭 高雄 參考選項:宜蘭、基隆、萬華、淡水、馬公 、嘉義、安平、高雄、屏東、民雄

3.地名來自歷史文化 嘉義 ( )原稱諸羅,以前是平埔 洪雅族 諸羅山社領域,林爽文之役之後,清廷為嘉許百姓死守城池的忠義精神,才改名。 (  )原稱諸羅,以前是平埔 洪雅族 諸羅山社領域,林爽文之役之後,清廷為嘉許百姓死守城池的忠義精神,才改名。 澎湖(  )的天后宮為全臺第一座媽祖廟,其舊名媽宮,即是因為奉祀媽祖而來。 嘉義 馬公 參考選項:宜蘭、基隆、萬華、淡水、 馬公 、嘉義、安平、高雄、屏東、民雄

附錄:參考資料 國立臺灣文學館 http://www.nmtl.gov.tw/ 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返回 國立臺灣文學館 http://www.nmtl.gov.tw/ 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http://www.sunmoonlake.gov.tw/ 施懿琳選編《國民文選‧傳統漢文卷》,臺北: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93。 張時坤《涵碧水沙連》,臺北:紅樹林文化出版公司,民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