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器樂 講授:吳俊凱博士.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97 年度新住民子女教育研討會 九十七年十月二十九日 柯伯儒 [1] 詹雅琄 [2] [1] [2] [1] [1]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博士生、 彰化縣二林鎮廣興國小主任 [2] [2]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研究生、 彰化縣二林鎮廣興國小教師 有效提升國小新住民子女 語文學習的策略.
Advertisements

語文教學分享心得 組員: B 蘇品綺 B 張慈真 B 陳怡君 B 蕭美玲 B 王雅萍 B 蔡佳珍.
福 春 福 福 福 福 福 誰 偷 走 了 們 日 我 節 的 誰偷走了歡樂的傳統節日 ? 小朋友談到過節你想到什麼 ? 聖 誕禮物、聖誕老人、巧克 力、玫瑰花、 康乃馨 ………. 然而,中國許多傳統節日卻逐漸被 人們淡忘和遺失.
第一單元 – 繪畫、建築與雕刻藝術 第一章:什麼是藝術 第二章:認識藝術的構成元素 第三章:認識藝術的創作要素.
環保 環保問題社會病態行為 從選購產品方面 家庭廢棄物的處理 住家的節約能源方面. 環保問題社會病態行為 社會功利主義過盛,疏忽善盡設備的責任; 缺乏惜福愛物的觀念,以自我為重心,任 意破壞使用資源; 「家」的觀念過度狹隘,只顧裝修生活的 表面,缺乏公同經營人類共有的家 — 地球 的概念; 無正確的理財觀念,而以金錢的謀取為目.
宿建德江 內容探究 問題討論 語文小詞典 絕句淺說 借代修辭 (補充說明借代法) 延伸閱讀 應用練習 (二)
母親的教誨 胡適 投影片設計:邱芳芸、謝瑞珍.
工 业 产 品 设 计 广义的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狭义的工业设计:产品设计。
第五章银行负债业务 孙小平 经济教研室.
莫札特音樂中心親職講座 主題:親子數學好好玩 時間:94年5月21日星期六下午2:00~3:30 地點:莫札特音樂中心演奏廳 主講:邱韻如(長庚大學 通識中心) 歡迎國小階段的小朋友及家長一同來體驗親子數學的樂趣。 請帶鉛筆、橡皮擦、剪刀 May Sun Mon Tue Wed Thu.
建设工程保险制度案例分析 班级:建工134 学号: 姓名:韩秀昆.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山东师大附中 侯新磊.
欢乐颂 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 胡巧巧.
如何生动形象地 写人记事.
大陸高等教育現況之分析 楊景堯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
小组工作实训课(1) 第 教案 04.
新高中音樂科課程詮釋: 課程設計與規畫研討會
音 樂 科 報 告.
第12课时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考 点 聚 焦 考 题 探 究 考 点 拓 展 1.
不为追"星"所累 (三) 第四课 青春故事 授课人:商城县汪桥一中王启学.
The carnival of the animals
動物嘉年華 誰的鼻子像水管? 誰的身體扭一團? 誰在慢慢把家搬? 音樂會說故事真好玩, 你也一起來把動物扮。 瓶裡有水喝不著,
开放教育英语专科 专业导学.
2007 學校國民教育 交流研討會 學校經驗分享.
弦樂器介紹 製作者:楊智惠 學校:東新國中.
荀白克(A.Schoenberg) 被稱為『新維也納樂派』始創人 出生於維也納 受李斯特、華格納及史特勞斯等人影響
欣賞 仔細聽 聽到什麼聲音.
主題課程的設計與實例 黃繼仁 課程發展與設計.
大提琴 弦樂 樂器介紹 (西樂).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的定義 1-1 電子商務的特性 1-2 電子商務的演進 1-3.
音樂之旅 第一冊 單元十 曲式──二段體、三段體.
亞歷山大系列-古典音樂樂譜 Classical Scores Library
昔日中國樂器分為金、石、絲、竹、匏、土、 革、木等,即為八音。但因科技不斷進步,而 使樂器的製作材料愈趨複雜,用八音來分類,
巴羅克時期 Baroque
vitula (Middle Latin 擦弦樂器)
認識銅管樂.
欣賞古典與新時代流行音樂的之美 (運用不同類型的曲風呈現)
Texture 織體.
5-5 速度術語.
Naxos Music Library (拿索斯線上音樂圖書館) User Guide By S.C. Chiang.
閩南語初階研習報告 《我的冊包》 改編自康軒版第一冊第二課 程詩嵐 林幸玫 李佩瑾 吳瑛瑛 李逸琦 朱嬿蓉.
第八周 樂器介紹.
5-7 常見音樂符號.
法學入門 第 1 單元:法學入門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馬水龍 梆笛協奏曲 授課教師:謝寒琪.
8-5 西洋樂器擊樂類.
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 二零一三至二零一四年度音樂科 六年級專題報告 主題:西方樂器的認識 姓名:李永兒 班別:6A 學號;17.
樂器家族–弓弦樂器 提琴家族: 小提琴(violin) 中提琴(viola) 大提琴(cello) 低音大提琴(double bass)
幼稚園課程標準中的節奏樂器教學 4990U014李宜芸 4990U047陳靜芳 4990U049黃鈴珊 4990U050葉佩汾
音樂之旅 第一冊 單元十一 速 度.
音樂與和聲(1) 二部輪唱.
Strings 弦樂.
中二音樂科 音樂與場所.
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 年度 六年級專题報告 鍾詩韻 6B (7)
六下藝術與人文音樂科 教學計劃報告 林舒惠 2019/5/20.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 3.5 奇妙的透镜.
在羅馬的日子.
音樂之旅 第一冊 單元五 級進、跳進、旋律動向.
參、歌唱的型態與種類 歌唱的藝術.
注音符號教學 實務分享 公正國小 簡美月.
5-6 常見表情術語.
六上藝術與人文音樂科 教學計劃報告 林舒惠 2019/6/7.
第一週 音樂的元素.
附小名曲60首 國樂篇—一上 梆笛獨奏---陽明春曉 資料來源:
企業識別標誌(logo)設計—第二講 圖文合一的創作法
<<打擊樂器介紹>>
真信心的果效 雅各書2:
約翰‧瑟巴斯提安‧巴赫 (Johann Sebastian Bach, )
中一級音樂科專題研習 二胡.
音樂欣賞 (Music Appreciation)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中國器樂 講授:吳俊凱博士

江南絲竹

江 南 絲 竹 江南絲竹流行於江蘇南部、上海、浙江西部一帶,以絲弦和竹管樂器為主的合奏樂,屬絲竹樂的一種。 從文獻資料顯示,江南絲竹至少在清代已在民間流行。合奏人數和編制可以少至一絲一竹(二胡、笛子) ,也可以七至八人。樂器有二胡、琵琶、三弦、揚琴、笛、簫、笙,還可以有一些打擊樂器如鼓、板等。

江 南 絲 竹 江南絲竹的組織和班社有「清客串」和「絲竹班」兩種 。 所謂清客串是業餘性質,樂手奏樂,目的用以自娛。參加者來自社會各個階層,不分彼此一同合樂,甚能體現《樂記》中談到的「樂者為同. 同則相親」 原則和道理。 「絲竹班」是職業性質,常在婚喪喜慶等場合中演出 。

絲 竹 樂 的 特 點 全國不同的絲竹樂如江南絲竹、潮州弦詩、客家漢樂、廣東音樂等, 雖然在樂律、調式和風格上各有不同,但以下幾方面卻是相通的。 樂曲的重要來源是傳統的曲牌音樂。 在演奏時進行即興的加花(或減字)。 由於樂手會兼顧各自樂器的特點進行不同的加花效果,因而產生了支聲複調織體。 音色組合上,大多採用單檔形式,即每種樂器採用一件為原則。

江 南 絲 竹 樂 曲 的 結 構 江南絲竹曲目中,最著名的有《歡樂歌》、《雲慶》、《行街》、《四合如意》、《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板》、《慢六板》八首,又稱「八大名曲」 。 江南絲竹的音樂結構可分為單曲板式變化、曲牌聯綴和循環體等多種類型。

江 南 絲 竹 樂 曲 的 結 構 單曲板式變化類的樂曲是以一個曲牌為母曲,用放慢加花或加速減字的手法發展成獨立的樂曲。八大曲中的《歡樂歌》、《中花六板》便屬此類。 曲牌聯綴體的樂曲是由多首不同的曲牌聯綴而成。八大曲中的《雲慶》、《行街》、《四合如意》 , 便屬於曲牌聯綴體。 循環體樂曲在結構方面,出現循環再現的旋律、樂段。八大曲中《三六》、《慢三六》便屬於循環體。

江 南 絲 竹 樂 曲 賞 析 江南絲竹以民間器樂曲牌《老六板》為母曲通過放慢加花演變為五首樂曲,又稱「五代同堂」 。 江南絲竹以民間器樂曲牌《老六板》為母曲通過放慢加花演變為五首樂曲,又稱「五代同堂」 。 第一曲《老六板》,流水板,旋律簡樸,第二曲《快六板》,流水板,旋律生動明快,第三曲《中六板》,一板一眼,旋律輕快,較為平穩,第四曲《中花六板》,一板三眼,速度適中,在五首曲中為最著名,第五曲《慢六板》,一板七眼,旋律典雅徐緩。

中 花 六 板 如前所說,《中花六板》是民間器樂曲牌《老六板》通過放慢加花變化而成,因此在板數、音樂結構、骨幹音等方面,基本上與母曲相同。 一板三眼的《中花六板》形成了起伏跌宕的旋律線,在演奏時各自樂器之間的即興加花所產生了支聲複調織體, 使樂曲變得延綿流暢又儒雅。

廣東音樂

廣 東 音 樂 「廣東音樂」原稱 「過場音樂」、「過場譜子」、「廣東小曲」等。 主要流傳於珠江三角洲、港、澳地區及東南亞之華人社會。 「廣東音樂」形成於清末民初。早期是廣東粵劇的過場音樂,襯托劇中表演的小曲、小調。因此,「廣東音樂」與粵劇的關係非常密切,無論在演奏風格,樂器等方面都很多相似的地方。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是廣東音樂的黃金時期。除了演奏傳統曲牌外,還有很多名家編作新曲 ,可謂人才輩出,計有嚴老烈、何柳堂、丘學儔、易劍泉、何大傻、呂文成、何與年等。 他們當年活躍並穿梭於省港兩地,創作編寫多首名曲如《旱天雷》、《賽龍奪錦》、《娛樂升平》、《鳥投林》、《花間蝶》、《平湖秋月》、《午夜遙聞鐵馬聲》等,令廣東音樂迅速興起和流行起來。 廣東音樂所用的樂器有很多種類,早期樂器組合與粵劇樂隊一樣,使用二弦(發音高亢明亮)、提琴(竹製琴筒)、三弦、月琴、橫簫(當時廣東人稱笛子為橫簫、嗩吶為直笛)。這樣的樂器組合謂之「五架頭」,俗稱「硬 嘢」,因這樣的組合所演奏出來的音色高亢硬朗。 廣 東 音 樂

廣 東 音 樂 樂 譜 廣東音樂,傳統用工尺譜,現在多用簡譜。 工尺譜記譜法由宋代的俗字譜衍生發展而來,屬音高譜。中國音樂史上沿用過多種的記譜法,當中以工尺譜的應用最為廣泛,應用於民間音樂的戲曲、曲藝和器樂中。

工 尺 譜 記 譜 法 工尺譜(和其他很多中國的記譜法如古琴的減字譜一樣)記譜特色是只記音高,樂音的時值則沒有定值,但會有板眼的標示。不記時值,是留有空間讓演奏者去發揮,去創造了。傳統音樂中的節奏亦成為「活」的因素了。 以下並列工尺譜和簡譜作對照: 工尺譜字 :合士乙 上 尺工凡六五    簡譜 5 67 1 2 3456 ...

樂 器 組 合 廣東音樂所用的樂器有很多種類,早期樂器組合與粵劇樂隊一樣,使用二弦(發音高亢明亮)、提琴(竹製琴筒)、三弦、月琴、橫簫(當時廣東人稱笛子為橫簫、嗩吶為直笛)。這樣的樂器組合稱之「五架頭」,俗稱「硬 嘢」,因這樣的組合所演奏出來的音色高亢硬朗。 現代廣東音樂所用新的的五架頭組合是高胡、揚琴、秦琴、椰胡、洞簫或笛。亦可加入、琵琶、三弦、板等,總的是以高胡作為領奏樂器。

廣 東 音 樂 賞 析 廣東音樂《 雙聲恨》 是廣東音樂較早期的傳統樂曲。樂曲以民間傳說牛郎織女的故事為題材。屬乙反調式,但有明顯的轉線(轉調式) 。 樂曲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用「乙反線」,旋律較哀怨,第二部分是轉為正線(合尺線),情緒變得明朗,第三部分,又回到「乙反線」速度加快,情緒較激憤,最後用流水板結束。

民族管弦樂

民 族 管 弦 樂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上海大同樂會根據琵琶曲《夕陽簫鼓》改編的民樂合奏曲《春江花月夜》可視為現代民族管弦樂隊作品的開始源頭。接著的二、三十年代,民族合奏曲有很多新編和新創的曲目,如《春江花月夜》、《金蛇狂舞》等,全新的創作亦有任光、黃貽鈞等人創作的《彩雲追月》、《花好月圓》等。 這些作品都被當時的上海百代唱片公司收錄,進一步得到普及,並確立了「國樂」這個新樂種。

民 族 管 弦 樂 二十世紀五十年開始,民族管弦樂迅速發展,編制逐漸擴大,並以吹、彈、拉、打四大樂器為其定制,每類樂器普遍分為個高、中、低三部。 建國後,有大量的改編作品,一類改編自傳統樂曲如《將軍令》、《月兒高》、《三六》等。 另外一類是改編自原曲為西洋樂器的作品如《瑤族舞曲》、《梁祝小提琴協奏曲》等。

民 族 管 弦 樂 至於全新創作的樂曲有單樂章的合奏曲或樂隊小品,如劉明源的《喜洋洋》、馬聖龍、顧冠仁的《東海漁歌》、李民雄的《龍騰虎躍》,這些作品風格一般擅於色彩性的描寫,滿有歡樂節慶的氣氛。 另外,大型多樂章作品方面,有顧冠仁的琵琶協奏曲《花木蘭》、劉文金的二胡協奏曲《長城隨想》等 。 至於應用二十世前衛作曲法的作品中,較為觸目和具影響力的有林樂培的《秋決》、《昆蟲世界》等。

民 族 管 弦 樂 賞 析 《瑤族舞曲》原為作曲家茅沅、劉鐵山創作的(西洋)管弦樂曲,後經彭修文改編為民族管弦樂合奏曲。樂曲用複三段體結構。首尾兩段相同,是緩慢的行板二拍子音樂,中段轉調及轉拍子(三拍子)。 和其他大多數的民族管弦樂一樣《瑤族舞曲》用的樂律是以十二平均律作為基礎。樂曲用了西洋音樂慣用的手法,例如佔大幅度的漸強漸弱、有明顯高潮、對比性的音樂元素包括旋律、力度、氣氛、音色與及對比性的樂段等 。

參 考 書 目 袁靜芳 (2001):《民族器樂》,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楊蔭瀏(1997):《中國古代音樂史稿》,台北,大鴻圖書。 葉棟 (1983):《民族器樂的體裁與形式》,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李民雄 (1999) :《民族器樂概論》,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 劉靖之(1998):《中國新音樂史論》(上)、(下),台北,音樂時代。 蔡仲德 (1995):《中國音樂美學史》,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胡登跳 (1997):《民族管弦樂法》,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

參 考 書 目 陳明志 (2004) :《中樂因您更動聽 : 民族管弦樂導賞》( 上、下冊 ) , 香港 : 三聯書店。 吳俊凱編著 (2001):《學習潮州弦詩樂》(CD-ROM),香港,香港教育學院。 梁志鏘 (2000):《中國音樂寶典︰胡琴篇》(CD-ROM),香港,香港教育署, 香港教育學院藝術系及香港中樂團。 香港教育學院藝術系 (1999) :《中國音樂樂器篇》(CD-ROM),香港,香港教育學院。 Jones, Stephen (1998). Folk Music of China. Oxford: Clarendon Press. Thrasher, A.R. (2000). Chinese musical instrument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