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社会热点问题 (上) 文法学院 汤晓颖
第一节、 民生问题
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 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 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体制改革, 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是 我们党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作出的重大 战略决策,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这一重大 战略部署。
房价过快上涨 食品药品安全 医疗服务 教育收费 收入分配 社会治安 安全生产 土地征收 城市拆迁 环境保护
应该指出,当前民生福祉所系,与政府自身的改革 成败攸关。 今日社会转型的诸多世态,民情怨叹的种种问题, 虽一时难以尽述,却不能不正视,问题之中,更有 政府自身改革不力,公权不彰,丧失监督,不尽善 治而造成的诸多方面。
一、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大意义 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 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 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强调以改 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对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认识、新概括,无论在理 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大意义 1、改善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社会主义事业,就是为人民谋解放,谋幸福 的事业。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都是和民生问题 紧密相联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 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 富裕。
一、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大意义 2、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党 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 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科学发展观处处体现党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和重视。
一、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大意义 3、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根本要求 民生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问 题。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 益问题,就抓住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矛 盾。
二、当前社会发展的基本形势和主要任务 1、社会发展的基本形势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有两个突出特征: 一是经济继续高速增长,已经连续五年GDP增 长保持在10%以上,为社会发展和建设提供了坚实 的物质基础; 二是社会建设事业取得新的发展,特别是在若 干重要民生领域形成了快速推进的发展态势。
二、当前社会发展的基本形势和主要任务 (1)教育投资显著增加,教育公平得到促进 (2)就业形势继续好转,就业结构显著变化 (3)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显著,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4)城乡社会保障覆盖面继续扩大,保障水平继续提高 (5)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较快,人民的健康水平有所提高 (6)安全生产形势基本稳定,社会治安状况有所好转
二、当前社会发展的基本形势和主要任务 2、社会建设的基本任务 十七大根据我国社会建设的形势,特别是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提出了我国在新世纪新阶 段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发展战略。 包括六大民生任务,这六大民生任务,是当前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重点。
三、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应处理好几个关系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发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关系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全局,因此在指导思想和实际工作中必 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几个关系:
三、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应处理好几个关系 今后十年,是我们国家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 2020年我国的经济总量将跃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 内生产总值将达到6000美元以上。我国的经济、政 治、文化、社会面貌将发生巨大变化。处在这样一 个伟大时期,我们要担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为建 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做出重大贡献!
一、 党中央高度关注民生问题(民生政策) 1.民生问题的界定 2.民生问题的具体内容 3.民生问题是政治问题 4.解决民生问题的总体思路
1.民生问题的界定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 生在勤,勤则不匮”。 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 而《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是 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在中国传统社会中, 民生一般是指百姓的基本生计。到了20世纪20年代,孙 中山给“民生”注入了新的内涵,并将之上升到“主义”、 国家方针大政以及历史观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孙中 山对民生问题较为经典的解释是:“民生就是人民的生 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孙 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02页)“民生 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 心。”(同上,第825页)“民生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原动 力。”(同上,第835页)
现代意义上的民生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的民生概念是指,凡是同民生有关的, 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都属于民生范围内 的事情。从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角度看,广义上 的民生概念几乎可以延伸到经济、社会、政治、文 化等任一领域,无所不包,甚至还可以包括历史观 方面的问题。
狭义上的民生概念主要是从社会层面上着眼的。 从这个角度看,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 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 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等。 狭义上的民生概念相对来说比较准确,也容易把 握,容易同具体层面上的民生政策吻合。我们平时 所使用的民生概念一般都是狭义的民生概念 。
2.民生问题的具体内容 民生问题包括由低到高、呈现出一种递进状态的 三个层面上的具体内容。 第一个层面的内容,主要是指民众基本生计 状态的底线。这一层面上的民生问题主要侧重民 众基本的“生存状态”,即:社会要保证每一个 社会成员“能够像人那样有尊严地生存下去”。 其具体内容包括:社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状况, 基础性的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基础性的公共卫 生,基础性的住房保障,等等。
第二个层面的内容,主要是指民众基本的发展机会和发展 能力。人不仅要有尊严地生存下去,还要有能力生存下去。 这一层面上的民生问题主要侧重民众基本的“生计来源” 问题,考虑每一个社会成员“要有能力和机会活下去”的 问题,即:一个社会在满足了社会成员基本生存问题之后, 就应考虑社会成员基本的发展能力和发展机会问题,以期 为民众提供起码的发展平台和发展前景。其具体内容包括: 促进充分就业,进行基本的职业培训,消除歧视问题,提 供公平合理的社会流动渠道,以及与之相关的基本权益保 护问题(如劳动权、财产权、社会事务参与权),等等。
第三个层面的内容,主要是指民众基本生存线以上的社会 福利状况。这一层面上的民生问题主要侧重民众基本的 “生活质量”问题,即:当一个社会解决了民众基本生存 和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之后,随着经济发展水准 和公共财力的大幅度提升,随着现代制度的全面确立,进 一步需要考虑的问题,应当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使生活 质量得以全面提升的福利。 主要包括:民众应当享受到较高层面的社会福利,比如, 未来公立高等学校的学生应当得到免费的教育;住房公积 金应当普及到每一个劳动者;社会成员的权利应当得到全 面的保护,等等。应当看到,这一问题属于较高层面上的 民生问题,目前的中国社会尚没有能力全面解决这一问题。 不过,应当将这一层面的民生问题作为未来的一个重要目 标列入改善民生的中长期目标体系当中。
改善民生问题实际上有一个规律,从现实和操作逻 辑看,民生问题上述三个层面上的内容具有一种逐 层递进的关系,即:前一层面内容的基本实现是后 一层面内容实施的前提条件,当前一层面内容基本 实现之后,应当顺理成章地开始后一层面内容的努 力。这个顺序不应倒过来。
3.民生问题是政治问题 民生,这是自有国家以来,执政者必须面对的最 重大问题之一,从古代帝王,到现代政府,谁在 这个问题上掉以轻心,不重视民生,老百姓就可 能成为覆舟之水。民生问题关乎社会稳定与政权 兴亡。“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是我国古 代朴素的民本思想,也是对民生问题重要性的认 识。 我国的民生问题表面上看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 但实质上是政治层面问题。如果不从政治层面思 考和解决问题,这些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是解决 不好或者解决不了的。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执政理念的一个鲜明特征, 就是高度关注并着力解决民生问题。胡锦涛总书记 一再强调,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 所谋”。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 生,同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一脉相承,是人民政 府的基本职责。当前,因为利益分配格局的不合理 和对社会保障、社会事业投入不到位,产生了贫富 差距不断扩大而造成的社会不公平感,产生了在医 卫、教育、社保等方面没有给绝大多数人解决后顾 之忧而造成的不安全感这二大凸显问题。
第一,民生问题是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和行为 相关联的问题。这些看起来属于经济、社会层面的 民生问题,它后面直接关联的,是与政府的公共服 务有关。一个政府行为规范、公共服务意识、公共 服务提供能力强,围绕民生问题反映的社会问题也 许就不是很突出。因为政府的行为和能力容易受到 民众的认可。
第二,表现为经济、社会层面的民生问题,也与一 定时期社会的公平、正义有密切的关系。如果一个 社会公平正义度比较高,即使这个社会的经济能力 有限,社会利益分配得比较合理,那可能老百姓的 怨声还不至于很高;如果说这个社会不能体现公平、 正义,社会利益分配又明显不公,即使经济发展水 平比较高了,民众的呼声仍然会很高,甚至成为社 会关注的焦点。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民众确实从改 革中获得了实惠,但民生问题却开始凸显,成为人 们普遍关注的问题,非常值得深思。
第三,这种经济、社会层面的民生问题,也与一个 国家和政府在一定时期的制度安排有关。就是说, 这方面的制度安排得合理不合理,得当不得当,就 不是一个简单的社会、经济问题,而首先是一个政 治问题。因为这种制度安排的后面,直接反映着政 府的价值追求和治国理念,也反映着一定时期政府 的政策导向,这些都是其政治意志的直接体现。
第四,民生问题凸显,还与权力资本对于社会利益 的侵蚀引发整个社会利益结构失衡,以及基本制度 的缺失和公众对公共政策缺乏正常的表达机制密切 相关。
4、解决民生问题的总体思路 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幸福 生活,是让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中国经济奇迹是由 谁创造的?是由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创造的。包括已入残年 的退休工人,包括那些领着菲薄工资在流水线上流汗的农 民工,包括那些还在地里劳作的农民,也包括写字楼里的 白领一族,运筹帷幄的企业家和教师以及医生、科技工作 者等等。他们都有权向政府提出要求,要求自己的合法权 益得到保障,不同利益群体的诉求是不一样甚至有冲突的, 政府能否协调平衡好,能否兼顾各个阶层的利益,是其执 政能力的体现。这些理论常识,不但政府官员要明白,真 正的主人——广大公民更应知道,知道让政府重视民生是 天经地义的。
(1)解决民生问题的长效机制在于通过改革建立起制度化、 法制化的保障 增加财政对改善民生的投入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推进保 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 障制度,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制度,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必须为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金等,建立这样的制度而不是临 时的政策,是非常重要的。造成目前民生问题的凸显与解决 民生问题方面的制度短缺直接相关。比如,我们还没有建立 起比较健全、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已有的制度覆盖范围很 小,主要在城市。随着数以亿计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他们 要面对城市的物价、医疗、教育等方面的高收费,这就使这 些弱势群体在客观上对国家的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制度有 了很高的依赖,而恰恰在这个时候,我们却不能给他们提供 最基本的社会保障。解决民生问题靠发“礼包”的方式是不 可持续的,也不足以保证民生核心地位的落实。因此,解决 民生问题,迫切的是建立面向民生的制度和法律。
(2)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深化改革 中央提出两大改革,即推进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和以发展民主政治 为目标的政治体制改革,指出了解决民生问题和让人民幸福快乐的根本途径。 要解决好就业、分配、社保这三个直接涉及民生的问题,必须深化改革与加 大投入并举。比如,养老保险待遇不平衡问题。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 待遇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差别太大。相同资历、相同级别的人,从企业 退下来的比从机关事业单位退下来的,养老金10年前差30%多,现在是一到 两倍,激发了许多本不应当产生的社会矛盾。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进 一步改革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还有医疗保险待遇不平衡问题,比如,一些住 单间、套间的患者的医药费可以全部报销,而住多人间的倒有不少是自费的。 不完善制度,加大财政投入后可能雪中送炭的事情较少,相当部分却是锦上 添花。近年来政府财力大大增加,加大投入有了一定的实力,但改革的任务 却并未因财力增长而减轻。特别是涉及社会管理、政治体制方面的改革,如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调整、打破垄断行业对市场的行政性分割、铲除分配领域 中的钱权交易等腐败行为、约束社会保障待遇方面的特权、提高劳动力市场 主体的组织化程度等等,都是相当艰巨的任务。不解决好这些改革问题,政 府送多少“礼包”也只是扬汤止沸。
(3)改善民生要从国情出发逐步进行 民生是全体人民的民生,但不同群体的民生问题不 一样,要更加重视普通民众尤其是占相当大比重的困 难群体。这些年我国财富创造的速度很快,但总体来 说,还不是在一个非常雄厚的经济基础上来谈民生。 与此同时,民生又涉及到非常多的方面,在这种情况 下,解决民生问题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
(4)共享改革成果 共享改革发展的物质成果,以适应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 共享改革发展的精神成果,以适应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 共享改革发展的社会成果,以适应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的需要; 共享改革发展的政治成果,以适应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参与社会政治生 活需要。现阶段面临的任务是逐步由单向的、低层次的“共享”走向多 元、高层次的“共享”。当然,这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建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机制; 重视和改善民生,就要提高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着重点是提高低收 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必须用发展机会平等保障收入分配公正,使改革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 而不是被权势阶层贪占; 政府的积极措施应是全面提升公民的人力资本水平,创造平等的就业机 会,尽可能使所有公民能够首先从劳动市场上获得比较接近的劳动报酬
(5)建立能真正解决民众利益的诉求和表达机 制 要解决民生问题,首先要给民众充分表达的权力, 尤其要重视弱势群体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声 音。没有一个利益均衡表达机制,民生问题解决 不了。民生问题与各种社会群体的利益表达能力、 机制、博弈等直接相关。公共政策制定的时候, 如果弱势群体缺乏正常的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受 损后又找不到正常的表达形式,容易引发一系列 社会问题。
(6)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解决民生问题的 关键 解决民生问题政府是关键,政府要把关注民生、 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基本职责。 要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加大反腐败的力度,遏制 解决民生问题过程中的腐败问题。解决腐败问题, 关键要推动政治体制改革,解决权力过分集中, 审批过多、公共权力滥用、与民争利等问题。而 这些问题反映在解决民生问题。政府行政要为民 谋利,排除部门争利,利益集团争利。
(7)解决民生问题需要多方形成合力 解决民生问题,需要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等多 方面作用。首先政府要有投入,职能要到位,其 次企业要讲社会责任,第三,发挥民众的作用, 让有条件创业的普通百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的框架内都能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成为创造 财富的主体。民生问题不是政府单方面的给予, 而是千千万万老百姓的积极参与。政府要为老百 姓谋生创造条件和环境。
第二节 大学生就业
就业形势严峻?
每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11万人,加上历年未就 业的150万名大学生,总数达到750多万人。“十 五”期间,我国新成长的劳动力数量将升至峰值 4650万,加上现有下岗失业人员1750万,每年城 镇需安排就业人数达2400万人。以经济增长7%计 算,每年新增长的工作岗位只有800万个。
大学生就业从党中央国务院到各地,从最高政府到 各个学校都受高度重视,新闻媒体对大学生就业也 是高度关注。2009年2月4日的《环球时报》登了 一篇报道,题目是《中国大学生就业困境受关注》 这是人民日报从驻海外的记者发回来的一个综述性 报道,副标题叫做《数量庞大为全球之最,复杂特 性令世界感叹》,所以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是全社 会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
1.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1)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从地区看,北京、上海等东部发达地区需求较旺, 需求总量大于当地的生源数。中西部不少省区虽然 有较大的用人需求,面临的问题是工作和生活条件 艰苦,往往招不到合格的人才,出现了“有地方没 人去,有人没地方去”的现象。在一些西部经济不 发达地区,当前就业岗位相当有限,难以吸纳毕业 生。
(2)院校、学历、专业差异较大 从院校类别看,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 较好,初次就业率为85%,部门高校次之,地方 院校较差。从学历看,用人单位对学历高的毕业 生需求高于对学历低的毕业生需求。研究生供需 比约为1:2.6,本科生约为1:1.3,专科(高职) 生约为1:0.4。从专业看,一些紧缺专业如计算 机、通讯、电子、土建、自动化、机械、医药和 师范等科类的毕业生需求旺盛,毕业生供不应求, 而一些长线专业如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 等科类的毕业生需求较少。
(3)有就业意愿但未能就业的增多 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一般称之为“毕业漂族”。其具体表现如下: 复习考研者 为提高自身的就业条件,获得更好的工作职位,毕业后没有找到合适工作而选 择考研的毕业生迅速增多,这部分人约占“毕业漂族”的30%左右。其中不少人 集聚在大中城市的大学附近租房住,以便及时获得考试信息,参加学校组织的 考研培训。这批人如能考上研究生,则延后三年进入就业市场;相反,当年就 可能加入失业行列。这一类人有明确的目标,他们一般集聚在一起,互相鼓励, 如无大的变故,属于相对稳定的群体。 边看边干者 有些是毕业后到处打短工,频繁变换工作岗位;有些是因用人单位或个人原因, 时而应聘,时而解约。这类人约占“毕业漂族”的20%。这类人虽然边看边干, 但能逐步融入市场,适应市场就业。 就业困难的大学生 他们没有考研的打算,仍将户口、档案放在学校里,虽然有就业的意愿但难以 就业,他们约占“毕业漂族”的50%。其中不少人通过各种方式多次求职,但仍 找不到工作,心理受到较大的打击。这类人市场就业能力相对不强,心理较脆 弱,而其数量在今后还会成倍增加,需要特别关注。
2、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1)结构性因素 对于大学生就业而言,最关键的影响因素还是“结 构性的”。
第一、在时间结构上,供给出现“井喷” 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大学毕业生的供给增 长在短期内远高于经济增长,超出了需求的增长,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寻找工作。 劳动力市场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逐步消化大学毕业 生在短期内的超量供给。
第二、在区域结构上,选择偏差与政策激励的错位 导致有效需求不足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间与城乡间差异,经济欠 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很难对大学生形成有效需 求。而且,这种地区性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在较 长的时期内都将难以改变,从而对扩大高校毕业生 的市场需求是一个不利因素。
第三、在能力结构上,大学生呈现出个体差异 首先,是否学有专长,知识和能力结构能否达到技 术人才的评判标准,能否符合社会需求; 其次,个人就业意愿和社会意愿存在差异。 我国的基层和中西部地区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大 学生能否重视这些就业机会,等等。
(2)认识上的误区 用人单位误区 选人学历化。 不少用人机构认为,学历越高越好。选人学历化,造成受聘 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或人才浪费。 用人性别化。 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 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这是女大学就业难 的主要原因。
生源地域化。 不少用人单位考虑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 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 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 先考虑本地人才。甚至一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务员 也实行地区保护主义。 工作经验化。 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劣势。不少用人企 业经营有困难,急于招聘某一方面能人,希望很 快给企业带来变化,而忽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 性。
大学毕业生误区 大学生毕业生自身也存在不少问题: 诚信意识淡薄。 不少毕业生发现求职时如有一定的证书、文凭、履历则能带来便利,因 而有的凭勤奋刻苦,努力争取获得相关证书,有的则通过投机取巧或造 假来骗取企业初步信任,这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 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 由于近几年公办高校扩招,加之民办高校急增,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 生分数不断降低,加上不少大学生学习不认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 经验,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
自身定位偏颇。 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东西部地区之间、沿 海地区和内地之间的差距较大,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 时,希望“收入高、待遇好”,过度集中于北京、上海、 深圳等大城市,造成这些地区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加。同时, “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定位严重影响就业。 求职途径把握不准。 不少人“广泛撒网”,或参加各种人才交流会,或希望通 过熟人“托关系”、“找门路”以捧上“金饭碗”,但却 不善于“推销”自己,去针对自身的优势,通过重点了解 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情况来提高就业机率。
高校的误区 重点大学的教师一般都重视科研,而对本科生教 学的责任心不强,部分教师讲课满堂灌、课后不 辅导、考试标准不严、学生评价期考一锤定音; 专业知识面狭窄; 研究型人才及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不明 确; 高校的内部运营封闭、缺乏自我评价和改进机能;
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不尽合理,各高校办学水平参差不齐, 学科调整、专业设置仍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 特别是私立高校,由于经费的原因,“重文轻理”严重, 加上急功近利,不少学校不顾自身“软件”、“硬件”是 否允许,设置了投资少、见效快的专业,导致专业进一步 失衡,这些因素都进一步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
除结构因素和认知因素外,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 题也暴露了在教育体制、就业制度、就业政策、劳 动力市场建设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 存在也加剧了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
3、大学生就业前景与对策 (1)大学生就业前景 2010年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 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630万应届大学毕业生数量创出 新高。与此同时,根据劳动社会保障部科研所的数据显示: 我国在“十一五”期间计划年均新增劳动力需求总量为 1800万,但是“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劳动力供给为 2000万,每年将出现200万富余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之 间存在差距,预计我国在未来几年内在劳动力总量上将出 现供大于求,劳动力大量闲置现象。
尽管大学生就业当前还面临着不少困难,甚至还 需要较长时间调整。但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总 趋势来看,大学生就业的前景总体上是非常乐观 的。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应是一种表象。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为大学生就业创造广阔 的空间 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其潜在的经济需求 是极大的。中国同时兼具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 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工业基础设施与信息基 础设施的建设都是最为关键的经济发展平台。在未 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这都将是吸引就业需求的一 个重要渠道。
经济发展对大学生的需求将更大 全球竞争以及中国总体生活水平的提升导致中国不能永远享 受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产业结构升级是必然趋势,对受过高 等教育的专业人员的需求应该有比较大的空间。 根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2005中国人才报告》预计,到 201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应总量为4000万,而需求总量 为6000万。此项数据显示我国劳动力总体有富余,但专业 技术人才仍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政府就业政策持续优化,为大学生创造更好的就业 环境 政府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实施大学生 自由就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对大学毕业生 (含高职毕业生)的一切户口指标限制和人事指标 限制以及各种各样显性或隐性的行政限制,打破大 学生就业市场的行政分割,促进大学毕业生无障碍 就业和自由流动。
通过全方位的职业指导与服务,增强大学生从学校 到工作的“市场能力”。 大学充分利用学校就业中心的信息网络、校友的人 脉资源,及时有效地将社会招聘信息传递给毕业生, 帮助大学生了解就业环境; 借助讲座、座谈、模拟、案例、演示等手段帮助学 生了解职业市场要求,改进他们展示专业水平的能 力; 寻求建立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伙伴关系,了解社会需 求,将其转换传递给各个具体的教学和研究部门, 基于社会的需求创新课程,创新专业甚至于创新大 学。
(2)大学生应对就业难题的对策 第一、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第二、加强社会实践 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 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 工作经验。
第三、就业定位正确 求职择业,应当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 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去,而不应过分关注工 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 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第四、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 利用人才交流会、网络等资源途径,寻找合适就业 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的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 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
第五、先就业后择业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求职择业不应追求一步到位, 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 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 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第三节 大学生与房价问题 在我国20年经济持续增长的过程中,没有一个产 业像房地产业一样,牵动着大众情感,引发这样 激烈的争论,没有哪一个行业能像房地产也这样 充满着变数与费解。
2009年“蜗居”、蚁族在社会上颇为流行,引起了 大家的共鸣,流行的背景是居高不下的房价。“蚁 族”直接反映了大学生毕业后的一种生存状态: 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在大城市就业,越来 越多的80后大学毕业生无力独立买房、租房,不 得不选择城乡结合部集体租房,被“喜欢”群居生 活。
日益显现的“蚁族”现象对即将步入社会的在校大学生产生 较大的心理冲击,正在改变着他们已有的价值观、金钱观 甚至婚姻观等。
1.2009年城市高房价现状 刚刚过去的2009年,中国房地产市场风云变幻,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 上半年受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还严重下滑,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救市, 来扭转房地产颓势。为了救市,放松信贷,全年信贷总量猛增到9.7 万亿元,超过过去几年的信贷规模。然而,到了下半年,形势突然逆 转,楼市强烈反弹,房价飞涨,地王迭现,北京二手房成交量达到20 多万套,接近前三年的总和,房价比年初上涨了30%以上,房价涨幅 超GDP五倍。一些城市房价涨幅过快,甚至失于理性,几近疯狂,楼 市租售比达到了1比500-700,有些地方还出现恐慌性抢购。2009年 中国消费总额一共12万亿元,其中居民买房支出就花费了六亿元,占 了一半。全国仅新房销售额占同期GDP的比重就将超过13%。
1997-2004年全国商品房价格变化图
2010年1月《中国城市房价排行榜》在厦门隆重发布,深圳市房价跃居第一,新房均价达到22304元/M2,上海以20186元/M2位列第二,温州新房均价20050元/M2排行第三。2009年下半年,南京、三亚和深圳半年的上涨幅度分别达到91%、66.5%和51%。此次房价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深圳、上海、温州、北京、杭州、三亚、宁波、厦门、广州、大连,均价都超过1万元/M2。我国的高房价已远远超出老百姓的购买与承受能力,房价收入比也已超出国际平均水平。
房价持续走高原因之分析 最根本原因——供需关系失衡 投机者介入 人口增多及城镇化 地价及建材价格上涨 兴起背景
2.作为夹心层的大学毕业生的住房需求与高房价的冲突 (1)大学毕业生的住房需求情况 目前,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房价,已经将大批中等收入 阶层排斥在外,大学毕业生就属于其中;每年都有几百万 的大学生毕业,对住房的需求非常大。但这一“夹心”群体 无法被保障房体系所覆盖,也无力购买商品房。 根据国家现有的住房保障制度,刚刚毕业走上工作岗位 的大学毕业生,由于其收入相对较高,超过低收入家庭的 收入标准,一般不能承租到廉租住房。刚就业的大学毕业 生由于没有足够的积蓄以支持他们购买住房,不得不选择 以市场租金租赁住房。 特别是一些吸引大学毕业生相对集中的地区,如京津地 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经济发达、 工作岗位多,非本地生源的大学毕业生成为租赁住房的主 力军。
根据调查,大学毕业生一般在工作5年后,由于收 入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或者有了一部分积蓄,也 由于结婚、生子、父母养老等,出现了明显的购 房倾向。购房时,一半以上的人得到父母各种形 式的资金支持。一些大学毕业生在当前就业形势 严峻的情况下,被迫选择了即使不给建立公积金 帐户,但提供工作岗位的单位,购房时就不得不 选择商业银行的住房抵押贷款,得不到低息的公 积金住房贷款支持。同时,大多数购房者在高房 价面前只能选择购买小户型住房。
(2)“蚁族”群体的出现及潜在的不安定因素 有迹象显示:我国的“80后”已经分化为“富二代”、“海归”、名 校精英和草根“蚁族”等不同层次。有调查表明,中国目前有 百万“蚁族”大军。 “蚁族”:“80后”一个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大学毕业生低 收入聚居群体”,指的是毕业后无法找到工作或工作收入很 低而聚居在城乡结合部的大学生。 它是对“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典型概括。 这个群体和蚂蚁有着“高智、弱小、群居”等许多相似点,并 根据该群体所处地域的不同,分别冠之以京蚁(北京)、沪 蚁(上海)、江蚁(武汉)、秦蚁(西安)、穗蚁(广州) 等称呼。
这些受过高等教育,却从事着保险推销、电子器 材销售、广告营销、餐饮服务等低层次、临时性 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们,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 收入低且不稳定。生活条件差、缺乏社会保障、 思想情绪波动较大,挫折感、焦虑感等心理问题 较严重,普遍不愿意与家人说明真实境况,与外 界的交往主要靠互联网并以此宣泄情绪,存在潜 在的不安定因素。
(3)大学毕业生的收入与高房价的差距:两辈子就为一套 房 住房价格已经远远超出了大学毕业生的购买能力。上海房 价收入比市价最高。 2009年按照增长15%计算,月平均工资为3785元;按目前 上海一级市场平均房价1.8万元/M2来计算,一套房1.8万元 /M2*90平米的面积=162万元+10万元的装修费,即为 172万元,如果我们按平均收益3785元/月的工资计算,一 年工资就是45427元,172万元/4.5万元=38.222,需要 38年来还清,如果按30岁买房年龄,他要还清房价就要等 到68岁,这还没有算各种开销和利息。 一个人为了买一套房就得劳碌一辈子。房价高企,除了导 致经济过热之外,更严重的是通货紧缩和社会不稳定。
上海房价潜力涨幅15% 表:上海平均房价负担能力变化 资料来源:光大证券研究所
北京房价潜力涨幅15% 表:北京平均房价负担能力变化 资料来源:光大证券研究所
深圳房价潜力涨幅10% 表:深圳平均房价负担能力变化 资料来源:光大证券研究所
广州房价潜力涨幅10% 表:广州平均房价负担能力变化 资料来源:光大证券研究所
(4)高房价有可能吞掉一批未来的中产阶层 作为未来的中产阶层,大学生群体在高房价面前 正日益收缩消费,不利于拉动内需。过高的房价, 使工薪阶层的普通大学毕业生们将大部分收入投 入到房产,不得不节衣缩食,这使得一批本应有 可能升为中产阶级的人士,变成了贫困阶层,一 批具有很强的边际消费倾向的中产阶级可能会被 高房价消灭。 社会失去对稳定具有支持作用的中产阶级,贫富 差距有可能进一步拉大,进而影响到中国经济发 展和稳定大局。
3、高房价的危害 (1)房价高举将加剧社会矛盾 过高的房价,使得只有小部分人买得起房,大部分 人包括很多城市中产阶级,都没有办法负担。这样 就容易产生穷人与富人对立,社会的主要矛盾将引 发“富人特权阶级与一般阶级”的冲突。这里的 “一般阶级”是指包括白领在内的劳动大军。贫富 差距太大,将导致矛盾的激化,最终造成社会的不 稳定。
(2)过高的房价将导致人才的流失 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人才输出国。我们最顶尖的学生 都出国,都不愿回来。中国人都很恋家恋国,但若回 来过得太辛苦,大家都不会轻言愿意接受。高房价会 加剧我国人才的流失,会影响到中国的未来发展。
(3)房价的高涨可能引起通货膨胀 由于全国房地产的开发热,导致的是与房产相关的原 材料等稳步上升。而房地产涉及的行业极广,受影响 的商品也就非常的广泛。这就可能意味着通货膨胀很 可能发生。通货膨胀一旦发生,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 步下降,从而可能加剧社会矛盾,加快人才流失。
(4)不合理房价容易滋生腐败现象 由于很多地皮都是属于地方政府,房地产开发商为了 能够得到开发权,不惜托关系走后门。而地方官员也 认为这是生财之道,有利可图。所以往往夹杂着以权 谋私,行贿受贿的行为。在远离中央的地方越是如此。 而房地产的需求旺盛,使得一些开发商甚至不求质量, 不管住房安全,一味地追求高利润,做的尽是豆腐渣 工程。
(5)房价虚高会导致房市泡沫 房地产市场作为经济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的 运行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在经济复苏时期,房市回 暖确实对经济有很好的推动作用。现在房市逐步回暖, 却是在不合理的虚高状态下逐步走高的,这意味着房 市泡沫风险进一步加大。
4、国家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最新策 略 增加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有效供给 合理引导住房消费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 加强风险防范和市场监管 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落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责任
第四节 大学生与贫富差距
1、衡量贫富差距的指标 (1)什么是贫富差距 所谓贫富差距主要体现在个人(或家庭)财产收 入的差异上,大的方面也包括各地区经济发展的 不平衡,还有同一地区的不同区域、城市和乡村、 不同职业群体发展的不平衡和收入分配上的差异。 贫富差距的形成和存在,有其合理的意义,也有 不合理和消极的一面。如何正确认识、控制贫富 差距?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经济的长期稳定 发展和共同富裕理想的最终实现。
(2)基尼系数 其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 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经济学家 们通常用基尼指数来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富分 配状况。这个指数在“1”和“0”之间,数值越低, 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反之亦然。 基尼系数,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 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 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 配差距的“警戒线”
按照国际惯例,基尼系数 在0.2以下,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高度平均”, 在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 在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 同时,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 认为0.4~0.6为“差距偏大”,0.6以上 为“高度不平均”。
国际上用来分析和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方法和 指标很多。基尼系数由于克服了其他方法的不足, 给出了反映居民之间贫富差异程度的数量界线,可 以较客观、直观地反映和监测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 预报、预警和防止居民之间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因 此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和普遍采用。
2、我国社会贫富差距的现况 我国基尼系数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全国居民基尼系数、城镇居民基尼 系数和农村居民基尼系数。 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1999年全国居民基尼系数已达0.397,到2004 年全国居民基尼系数已超过国际公认的预警线0.4,达到了0.465, 2005年突破了0.47,2006和2007这两年基尼系数都略高于0.47,中 国基尼系数已逼近0.5。 根据国际通用标准,超过0.5就表示中国收入分配进入了差距悬殊的 阶段,这不利于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更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更为严 重的是这明显背离了政府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 从五等分法来看,中国20%的最富有家庭占全部个人收入的50%以上, 20%最贫穷家庭占5%以下,而美国20%最富有家庭收入不足全部收 入的一半,中国的贫富差距已经超过了美国。
基尼系数图表
从恩格尔系数来看,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恩 格尔系数都低于15%,是极富裕国家,而中国的 恩格尔系数则在53%以上,恩格尔系数偏高,说 明中国的贫困阶层的比例较大。
按社会分层的指标来划分,中国的总体社会分层结果都是 两极分化现象严重,中间阶层太小。但由于中国是一个城 乡二元分化的国家,城乡差异较大,所以如果分别看城市、 农村则结果会略有不同。中国农村虽然有一个高收入阶层, 但仍是一种低层次较大的结构,近70%的农民家庭处在中 等收入的水平上,这样一种收入分层结构是比较稳定的, 也不太容易形成两极分化。
我们目前所研究的两极分化现象则主要发生在城 市,中国城市居民家庭收入分层是一种金字塔结 构,一部分人开始成为高收入层,约63%的家庭 处于下层和中下层水平,中产阶级规模虽略有扩 大但比例依然很小,这种高低明显的分层结构是 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据此看来,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突破了合理 的限度。
东西部城市差异
2000年,东 部地区人均 收入是西部 的2.26倍, 最高的省与 最低的省差 距超过3倍。
垄断行业与一般行业
国有 集体
3、理性看待贫富差距 (1)合理差距的存在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合理的贫富差距是一定历史阶段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以解 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先导,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反对平均 主义,继而提出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 政策方针。这一理论、观念、政策上的拨乱反正,奠定了 改革开放一系列具体行动的基础。包括实行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设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 市等等。极大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再一次解放了生 产力,使中国社会呈现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局面。一部分 地区一部分人民利用自己的潜力和优势迅速发展富裕起来, 并激励和带动了其它部分也不断进步发展,国民经济面貌 得到了巨大的改观。
(2)贫富差距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和必然现象 中国的贫富差距是一种客观社会现象,但它首先是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 标志。因为财富不可能一夜之间从天上掉下来,共同贫穷不可能直接过 渡到共同富裕,只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财富的持续积累进入富裕阶层, 才能真正向共同富裕迈进。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使中国成为世界上财 富增长最快的国家。与此同时,国民收入分配差距也在持续拉大,成为 世界上贫富差距较大的国家之一。一定时期内出现贫富差距持续拉大的 现象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因为以效率为准则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促进经济 发展的基础力量,而市场经济体制必然导致某些生产要素禀赋差的个体 无法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甚至陷入贫困;再加上中国选择的是一条渐 进式改革和发展的道路,不同地区改革开放进程不一,不同群体获得的 政策支持也有差异,带来的发展机会也就不一样。收入分配制度、社会 保障制度等变革也必然要经历一个渐进过程,才能从规范到失范再到新 的规范、从有序到无序再到新的有序,这个过程中往往很难实现机会的 公平。中国出现贫富差距以及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其实是改革与发展中 必然出现的现象。
(3)贫富差距持续拉大会产生“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名字来自于圣经马太福音 中的一则寓言。由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 K. Merton)1968年提出。 他归纳“马太效应”为任何 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 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 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他阐述这一观点时 引用了《圣经》在“马太福音”第25章中的两句话: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 也要夺过来。”“马太效应”也是十几年来经济学界经常 提及的,用它提醒决策者,要避免贫富差别过大。主要指 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经济学中收入分配不公 的现象。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就是通过“先富带后富”的方式实现 的。因此,和谐社会也承认和接受一定程度的贫富差距的 存在。根据贫富差距效应论的基本观点,贫富差距与其社 会条件或社会环境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作用的机制,贫富差 距会产生“马太效应”。如果不控制贫富差距,就必然造 成贫富两极分化,会对社会稳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产生 负面影响。中国贫富差距的出现和持续拉大,已经造成了 社会阶层的固化和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心理对抗,严重影 响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切实解决贫困问题、缩小贫富差 距、确保不同阶层在合理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条件下和谐 相处,已成为中国发展进程中刻不容缓的重要目标和任务。
4、中国能够解决好贫富差距偏大的社会问题 (1)贫富差距的正负两方面效应 从正面效应来看,贫富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能力 的高低、投入的多少和贡献的大小。因此,合理的贫富差 距既能激发人们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又能激发人 们为创造社会财富而奉献自己的体能和智能。 从负面效应来看,由于机会的不平等,贫富差距有时并不 完全是人们的主观努力和贡献大小所致,在导致这种差距 的众多因素中,如果客观的自然或社会因素所占比重较大 或过大,那么由此而产生的贫富差距,不仅不能激发人们 去自我提高和自我奉献,反而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 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贫富差距过大出现两极分化的负面影响 在道义上,不符合社会公平原则,有悖于人道主义 精神 在政治上,容易使社会不稳定因素滋生蔓延,甚至 引起社会动荡 在经济上,财富的过分集中可能妨碍社会资源的合 理配置,影响经济均衡而高效地成长 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我们不能也不应该 完全消除贫富差距,但必须把这种差距控制在合理 的区间内,以保证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3)贫富差距偏大是一个可以缓解的社会问题 第一、中国继续处于发展上升期的格局没有改 变 虽然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比较高,但还不能因此 认定中国的贫富差距十分严重且无法化解,因为 中国继续处于发展上升期的格局没有改变,绝大 多数城乡居民在国家发展中获得越来越多实惠的 格局没有改变。
第二、国家发展理念与分配理念的转变 维护公平正义和实现共享发展成果正在成为中国政 府与社会公众的基本价值取向,追求社会公平、共 同富裕正在成为中国步入健康、文明、可持续的现 代化道路的社会发展目标,中国正在放弃以往仅靠 劳动力成本低、弱化国民福利权益来维持高投资、 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经济增长格局,代之以既能 够保持效率又能够促进公平的发展格局。政府明确 提出了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提高劳动 者所得占GDP分配中的比重的财富分配目标。这种 发展理念与分配理念的转变,是切实缓解贫困问题 和解决贫富差距偏大的重要的社会基础与政治基础。
第三、中国正在加大对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力度 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步伐 包括持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快速扩大社会保障 覆盖面、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严格针对高收 入群体的税收管制、实行对低收入群体的补贴政 策等,以确保初次分配符合法定的、公共伦理的 正义底线,再分配符合公平、均衡、共享的原则。 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确实已经起到了遏制贫富 差距持续拉大势头的作用。
第四、日益丰厚的物质基础 中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与国家财政实力的持 续增强,也为强化再分配手段并通过再分配方式来 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奠定了日益丰厚的物质基础。
(4)调节贫富差距过大的对策 扩大就业与鼓励创业 建立健全与贯彻执行相应的法规,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用各种经济手段适度调节富裕阶层的收入 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逐步缩小地区间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差距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大力培育中产阶级 调动贫困阶层和富裕阶层两方面互动的良好社会风气
成都夜景 最终目标: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