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課 媒體識讀 media literacy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六課 媒體識讀 壹、媒體、資訊、閱聽人 貳、媒體資訊的生產 參、媒體監督與近用權. CoCo 漫畫.
Advertisements

論點 “ 自由 ” 主張 照顧 ” 弱勢 ” 父母 我 配偶配偶 子女子女 8 夫 妻.
应用文写作 主编:杨忠慧.
傳播媒體與閱聽人 p.117 傳播媒體對於政府種種施政措施的報導與 評論,可以協助人民監督政府,成為閱聽大眾監督政府 的重要機制,故常被稱為是獨立於行政、立法、司法三 權之外的「第四權」。
公共電視媒體素養社區師資培訓 媒體、閱聽人與公民社會:反思閱聽人的意義
第一課 民意表達與媒體政治 彰化高中 2011.
公民與社會科 數位教材與教學經驗分享 分享主題: 第六課-媒體識讀 授課年級: 高一上學期 國立三重高級中學 陳運欽
中國人壽 徐真真.
建構原住民知識體系 宏觀 長 中 微觀 田調、 短 資料採集 上層 理解.建構 中層 整理.分析 下層 教材 刊物 專家學者 資源中心 部大
2 杜威十進分類法 複習 000 總類 100 哲學及心理學類 200 宗教類 300 社會科學類 400 語文類 500 自然科學及數學類
公民與社會 課後評量.
勇敢作數碼父母 梁永泰.
亞洲大學的數位學習資源與應用 鍾仁宗老師 101年12月4日.
影片製作流程 構思劇本 影片主題 觀看對象 腳本安排 呈現方式 ….
企業願景 經營報告 報表分析 經營介紹 企業概述. 企業願景 經營報告 報表分析 經營介紹 企業概述.
網路安全管理 期末報告 分散式阻斷服務攻擊 - DDoS 指導教授:梁明章 教授 學生:陳皓昕 A
私立南山高中 信息組 電腦研習 電腦資料的備份 中華民國 99年4月20日 星期二.
睦鄰組織運動.
家長教育 之 電子學習.
威爾斯親王醫院 住院病人意見調查 2018年7月16日- 8月10日 7號床.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網路安全技術 OSI七層 學生:A 郭瀝婷 指導教授:梁明章.
GAAP設定與發佈團體 我國: (補充) 1.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管會)證券期貨局(政府有權)
BCY行動研究2011之後 上課日誌 隔週上課前兩天以 時間: 年 月 日  紀錄者: 檔案名: 上課日期+學生名字
創意管理 一. 組織設計與創意 1.各種組織設計對創意之影響 3hrs 2.團隊的建立(成員組合考量) 3hrs 3.團隊的溝通 3hrs
電信499之亂 4G吃到飽 員工睡不飽 配合第3冊第6章、第4冊第2章
網路工具運用 講師:鍾詩蘋.
朝鮮 獨立 宣言書 美國 獨立 宣言書 比較 崔然鴻 在美 詩人.
新公投法首發 反同婚公投 V.S 同婚釋憲 配合第2冊第6章
網路隱私權 A 林學涵.
講師:陳永芳 網際網路資源運用 講師:陳永芳
網頁資料知多少? 事 實 ? 謠言?.
哪些人是管理者? 管理者? 指和一群人工作,並藉由協調他人來完成工作,以便達成組織目標的人
媒體露出 報紙─太平洋日報 來源:太平洋日報
法學入門 第 1 單元:法學入門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第六課 媒體識讀 教學者:何雅雯.
公關寫作 第七組 第二次作業:媒體定位圖 指導老師:陳薇薇老師 組員: 4970M013陳蕎偉 4970M100吳佩芸
經濟學 學經濟.
新高中 通識教育科 教案設計分享會 沙田循道衛理中學 許文忠老師 2019/4/25.
六年級電腦科 KompoZer w3.dhps.tp.edu.tw.
(Mobile User music–Sharing Innovation Center)
資訊安全和資訊倫理宣導 永康區復興國小教務處.
認識到認同、消息轉消費,最有效的依「賴」行銷手法攻略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德銳、丁一顧、李俊達、 簡賢昌、高紅瑛
教育概論 教育原理與制度試題解題與分享 第五組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倫理學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資訊隱藏概論 (Introduction to Data Hiding)
106學年度第二學期 二年級學校日 英語科教學計畫
威爾斯親王醫院 住院病人意見調查 2017年7月17日- 8月11日 7號床.
第四章 通訊與網路管理 授課老師:褚麗絹.
花王集團.
貳.企業願景、使命與目標(1/3) 願景 利害關係人 內部利害關係人 外部利害關係人 高階領導者必須創立一種以顧客為焦點的、清晰可見的價值
注音符號課程綱要 注音符號應用能力 A-1-1 能正確認念、拼讀及書寫注音符號。 能熟習並認念注音符號。
程式語言與邏輯:主題示範 報告人:國立台灣師大附中 李啟龍 老師 學年度資訊科技概論研習.
P106.
Facebook 粉絲行銷學 成功經營出Facebook粉絲團的秘訣 天翼電訊股份有限公司 吳裕誠 總經理 決策公關集團
新事業發展專題
由Facebook看SNS的現況與未來發展趨勢
超我服務 Service Above Self
企業家如何創新? Q 你還記得,熊彼得所說的「企業家」為何意涵? 你還記得,熊彼得所說的「企業家」為何意涵?
苦海救生: -義工督導技巧.
NewsWeek No.2 人權修法懶人包 配合高中公民第1冊第3章.
議題: Children’s Literature and Feminism
社會﹝第一冊﹞ 單元十一:古早台灣人 單元十二:逐鹿台灣 單元十三:唐山過台灣 單元十四:大船入港.
營運模式.
姊妹校雙學位計畫 崔艾玫
台灣全球運籌發展協會 亞洲供應鏈助理管理師證照課程.
On Liberty: Chapter 1 Introductory
社會領域教學 相關網路資源介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六課 媒體識讀 media literacy 識字; 讀寫能力 〈媒體素養〉 彰化高中 2011.11 p.111

壹.媒體、資訊與閱聽人 印刷媒體 閱聽人 資訊 網路媒體 電子媒體 媒 體 藝術形式 壹

媒體型態1:印刷媒體 報 紙 雜 誌 書 籍 傳 單

媒體型態2:電子媒體 廣 播 電 視 電 影

媒體型態3:網路媒體 部落格 電子報 BBS BBS-Bulletin Board System 電子佈告欄系統 微博

媒體型態4:藝術形式 劇 場 唱 片 影 片

媒體與公民的關係是…? 理想公民… ˙在公共領域中能主持正義的人 資訊 媒 體 →知的權利 壹

一、傳播權利與媒體自由 〈一〉傳播權利 壹 世界人權宣言第19條 人人有權享有主張和發表意見的自由;此項權利包括持有主張而不受干涉的自由,和通過任何媒介和不論國界尋求、接受和傳遞消息和思想的自由。 憲法第11條 人民有言論、講學、著作及出版之自由。 壹 p.112

媒 資訊 體 壹 〈一〉傳播權利 ˙公民是… ˙也是生產和發送訊息的傳播者 ˙閱聽人 ˙使用媒體傳播資訊 是公民的基本權利… 理想公民… ˙在公共領域中能主持正義的人 資訊 媒 體 ˙使用媒體傳播資訊 是公民的基本權利… 壹 p.112~113

傳播權利包括 3.言論自由 4.採訪自由 理想公民… ˙在公共領域中能主持正義的人 資訊 媒 體 2.出版自由 壹 1.知的權利 p.113

一、傳播權利與媒體自由 〈二〉媒體自由 媒 資訊 體 ˙媒體自由←第四權 000 民主價值的表現 理想公民… 1.事實陳述 2.意見表達 印刷媒體 理想公民… ˙在公共領域中能主持正義的人 1.事實陳述 2.意見表達 3.藝術創作 網路媒體 電子媒體 資訊 媒 體 藝術形式 ˙媒體自由←第四權 000 民主價值的表現 p.113

1.事實陳述 2.意見表達 3.藝術創作 3.藝術創作:戲 劇、電影 資訊 2.意見表達→報紙社論 1.事實陳述→新聞報導

〈三〉第四權 P.113 「第四權」〈fourth estate〉原是「第四階級」擁有的權力。 演化為行政權、立法權、司法權之外,以獨立、超然的非官方身分,揭露真相、評論時事的媒體。 ˙新聞自由在美國 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指出: 「國會不得制定關於下列事項的法律:確立國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剝奪言論自由或新聞出版自由;或剝奪人民和平集會和向政府請願伸冤的權利。」 行政 官方 司法 立法

Q.新聞自由 如何來的? P.114 作家柏楊1968年為某報翻譯美國大力水手漫畫,內容為卜派父子合購一個小島,在島上建立國家,各自競選總統;柏楊將英文Fellows(伙伴們)譯為「全國軍民同胞們」,類似當時總統蔣中正的語氣,就被指為「侮辱元首」、「打擊國家領導中心」,判處12年徒刑。

媒 體 二、媒體的公共角色 事實 1.報導 共識 議題 討論 輿論 2.評論 曲直 5.凝聚 3.設定 4.促進 6.形成 印刷媒體 網路媒體 電子媒體 媒 體 4.促進 討論 6.形成 輿論 藝術形式 P.114

1.報導事實 P.114 ? ? 2.深入採訪、嚴謹查證、詳實報導 1.具有新聞價值、攸關國計民生 公共利益 腥羶色 專業 勇氣 媒體的 公共角色 1.具有新聞價值、攸關國計民生 →閱聽人越感興趣、越有用的新聞 2.深入採訪、嚴謹查證、詳實報導 公共利益 ? 腥羶色 ? 不掩蓋真相 不道聽塗說 專業 不虛偽作假 勇氣

2.評論曲直 1.多元社會,不同媒體對同一件事會有不同的評論 2.根據事實的正反面或同時存在的幾個面向做公允的評論 社論- 媒體的 公共角色 社論- 啦啦隊競技 要活力不要玩命 1.多元社會,不同媒體對同一件事會有不同的評論 2.根據事實的正反面或同時存在的幾個面向做公允的評論

3.設定議題 媒體的 公共角色 人權?主權? 劉姍姍遭美逮捕 外交部:人先放 案情我們自己處理 劉姍姍遭拘留 震撼台菲僑界 ……

4.促進討論 媒體的 公共角色

5.凝聚共識 媒體的 公共角色

6.形成輿論 媒體的 公共角色

三、媒體如何影響認知 (一)人們透過媒體看世界… ˙人們親身接觸的範圍有限,對世界的認知往往透過大眾媒體… 偵測危險和機會 學習經驗和智慧 P.116 (一)人們透過媒體看世界… ˙人們親身接觸的範圍有限,對世界的認知往往透過大眾媒體… 偵測危險和機會 學習經驗和智慧 尋求生活的指引 取得休閒和聊天的話題

三、媒體如何影響認知 (一)人們透過媒體看世界… 訊息 建議 正確 明智 觀念 娛樂 合宜 健康 真、假 價值範疇 引導對人、事的 態度、行為…

(二)媒體未能反映真實 1.內容常出錯 媒體如何影響認知 2.價值觀混淆 3.置入性行銷 4.隱藏性歧視

媒體如何影響認知 (二)媒體未能反映真實 疏於查證 主觀 1.內容常出錯 造假! 客觀 過度求快 新聞?廣告 3.置入性行銷

˙Why? (三)「總白痴化」危機 媒體如何影響認知 ˙聲光絢麗、內容膚淺 ˙閱聽人失去思考力與判斷力 ? 幸福?美… 財富、權勢 2.價值觀混淆 ? ? ? ˙聲光絢麗、內容膚淺 ˙閱聽人失去思考力與判斷力 ˙Why? 4.隱藏性歧視 上流社會 總白痴 化

貳、媒體資訊的生產 P.119 一、資訊生產與營利事業 二、新聞資訊的幕後 柏林電視塔 札幌電視塔 總白痴化ANS…

一、資訊生產與營利事業 P.119 ˙大眾媒體 →營利事業 小而美的言論機構… 但求理念傳播,不求熱賣致富 柏林電視塔

一、資訊生產與營利事業 〈一〉多重利益

於是,免費報雖然看似免費,但它實際上是媒體將閱聽人賣給廣告主的工具,媒體藉由免費報賺取更多利潤。 案例探討:免費報真的是免費的? 免費報的來源跟媒體的商業化有關。由於一般人對免費的東西不會拒絕,所以免費報只要印了,基本上其流通不成問題。因此,大量印刷免費報,就等於提高了閱報率,由於有龐大的發行量,廣告主自然會找上門來,願意支付費用刊登廣告。 於是,免費報雖然看似免費,但它實際上是媒體將閱聽人賣給廣告主的工具,媒體藉由免費報賺取更多利潤。

一、資訊生產與營利事業 (二)迷信數字

一、資訊生產與營利事業 (三)配合強權〈or吃西瓜偎大邊〉

˙如何對應營利事業的資訊生產問題? 台灣公共廣播電視集團(英語譯名:Taiwan Broadcasting System),簡稱TBS 成立於2006年7月1日,包括公視、華視、 客家電視臺、原住民族電視臺、臺灣宏觀電視。

二、新聞資訊的幕後 新聞來源 編輯政策 資訊 媒 體 訊息編製 守門把關 貳

〈一〉編輯政策 P.122 ˙編採新聞的最高指導原則… 1.立場 2.題材 3.比重 4.表現形式 5.專業規範 …….. ˙透過媒體的有色眼鏡看世界

〈二〉新聞來源 P.122 ㄨㄨ經紀公司 台南縣警察局新化分局

〈三〉守門把關 P.123 守門人gatekeeper 1.物以類聚—組織的社會化作用 2.層層把關 --過濾新聞資訊,讓特定新聞可以通過媒體而進入新聞管道

〈四〉訊息編製 P.123 1.材料取捨 2.稿件分類 3.標題角度 4.用字遣詞

案例探討:標題的意識型態 2001年4月28日,馬偕醫院醫師的研究發現,閩南人、客家人的血緣和中原漢人不同,反而與新加坡、泰國華人較接近,都屬於源自中國東南沿岸的越族。某報報導此新聞的標題:「臺灣人非漢人,閩客都是越族」,與中原漢人劃清界限;另一報標題:「臺灣人屬中國東南沿海『越族』」,意指雖非漢人但仍是中國人。

參、媒體監督與近用權 ˙誰去監督「監督者」-第四權? →專業倫理與自律 ˙閱聽人自己創辦媒體 →媒體近用權 公民媒體 ˙要刮別人的鬍子前,先把自己的鬍子刮乾淨! p.125

參、媒體監督與近用權 ˙誰去監督「監督者」-第四權? 一、新聞專業倫理與自律 →贏回信賴最好的方法…WHY? 媒 體 資訊 p.126

ANS… 每當傳媒一出問題,社會的集體記憶鐵定會舊事重提…要管理(manage)傳媒…怎麼個管法? 1.用法律? 牽涉及言論自由、出版自由和知情權之類新聞自由… 2.自律呢? 需要公民素養 3.他律呢? 世界各國的新聞評議會(新評會)組織,大多是在這樣的構思下,而推動的。

一、新聞專業倫理與自律 (一)專業倫理 4.尊重隱私 5.利益迴避 3.尊重多元 隱私權 2.揭露真相 Vs. 不可假借工作之便謀取私利 新聞自由 2.揭露真相 不可假借工作之便謀取私利 1.獨立自主 不可散播對弱勢者的歧視 嚴謹地查證和報導事實 抗拒外界的威脅和利誘 p.125 ˙先把自己的鬍子刮乾淨!

一、新聞專業倫理與自律 〈二〉媒體自律 1.公評人〈ombudsman〉人權擁護者;特派員 2.內部規範 3.跨媒體的專業組織 4.新聞評議會 中華民國新聞評議會 p.125~126 Q.我國目前在這部份有什麼問題?

參、媒體監督與近用權 二、媒體近用權 (一)權利意涵 1994年,大法官解釋第364號明確宣示,人民有接近使用傳播媒體的權利--近用權 是指報紙、電視、廣播等媒體開放版面篇幅或節目時段,讓有需要發聲的社會大眾,來撰寫內容或製作節目,表達對各項公共議題的看法與立場。 p.127

近用權包括… 接近權:指民眾以被動、有限度的方式,在大眾媒體上表達言論,包括兩種: a.更正權:訂正不實報導 b.答辯權:回應不公平說法 使用權:指公民自行製作內容,用自己的原聲原音在大眾媒體上發表,不被大眾媒體剪裁、壓縮、扣押。

(二)實施現況 P.128 接近權 使用權 公民新聞 廣播電視法、有線廣播電視法、公共電視法都有更正和答辯的規定 有線廣播電視法第25條明定,系統業者必須「免費提供專用頻道供政府機關、學校、團體及當地民眾播送公益性、藝文性、社教性等節目」 公民新聞

參、媒體監督與近用權 三、公民行動與媒體監督 ˙公民成立專門組織督處媒體改革:台灣媒體觀察基金會、媒體改造學社、新聞公害防治基金會… ˙公民打造自己的媒體 p.128

三、公民行動與媒體監督 (一)公民媒體的發展 P.128 玻利維亞礦工用電臺傳遞大眾媒體封鎖的訊息,相互溝通聯繫、共同爭取權益 1940年代 美國學運青年創辦地下報刊,批判當權者和大眾媒體,探討貧窮、生態等議題 1960年代 巴西民眾發展「工人電視」,用錄影帶記錄工作實況,表達工人的文化觀點 1980年代 ˙ 「新左派」美國1960年代的大學生運動,主張與關注勞工運動的傳統左派區別,關注較個人化的問題,例如異化、失範、權威主義及其他現代富裕社會的病徵。

臺灣公民媒體的發展 P.129 網路媒體興起,被動接收資訊的閱聽人,轉型成為可以一面收訊一面傳訊、一面閱讀一面書寫的讀寫者,甚至成為公民記者 政論雜誌前仆後繼,在戒嚴體制下討論民主、人權議題,揭露大眾媒體掩蓋的新聞 1950年代 1980年代 民眾以錄影帶記錄政治抗爭和社會運動 異議電臺風起雲湧,批判時政外,也探討媒體忽略的原住民、勞工等議題 1990年代 網路媒體興起,被動接收資訊的閱聽人,轉型成為可以一面收訊一面傳訊、一面閱讀一面書寫的讀寫者,甚至成為公民記者 2000年代

(二) 網路公民媒體的功能 ˙網路公民-netizen

從馬路到網路 網路社運來了 p.132 從反對拆遷樂生院、反對闢建蘇花高到野草莓學運,「網路社運世代」正在慢慢成形。網路運動者改變了傳統社運「蹲點宣傳、發展人脈、組訓成員」的模式,積極以部落格、BBS、串連貼紙、書籤網站來創造議題、推進行動,發展出一個迥異於大眾傳播體系的「公民傳播體系」,對現實政治、媒體、社會生態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 BBS-Bulletin Board System 電子佈告欄系統 部落格-blog-博客

實戰演練 ( ) 1. 在現代民主社會中,媒體識讀是不可或缺的公民素養,其最主要的原因為何? (97學測) (A)媒體報導設定了公眾討論的議題  (B)媒體是政府政策宣導的重要管道  (C)媒體提供了公民正式學習的途徑  (D)媒體能保障人民自由發言的權利 A

(A)「新聞自由」與「國家安全」 (B)「新聞倫理」與「國家認同」 (C)「新聞專業」與「國家主權」 (D)「新聞監督」與「國家自主」 ( ) 2. 2006年美國多家媒體報導:「美國政府以『反恐』為名,對世界許多國家的金融系統實施了長達五年的秘密監控,嚴重傷害個人自由」。而時任總統的布希(George W. Bush)回應:「此報導對美國的利益造成嚴重的傷害,使得打贏『反恐』戰爭更加困難」。此現象最能表達哪二者之間的矛盾?(98指考) (A)「新聞自由」與「國家安全」 (B)「新聞倫理」與「國家認同」 (C)「新聞專業」與「國家主權」 (D)「新聞監督」與「國家自主」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