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世纪之交,传来一个令人振奋的信息,这就是马克思被评选为千年最伟大、最有影响的思想家。这是由英国广播公司(BBC)于1999年秋天,用几周时间在国际互联网(Internet)上经过反复评选最后选定的。 在评选活动开始阶段,爱因斯坦的票数领先。在评选活动的后期,评马克思为本千年最伟大思想家的票数直线上升,并遥遥领先。美国纽约的一家报纸用整版篇幅评论了这个意义深远的事件。 在苏联瓦解、中国大陆也已改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路线多年,这么多学者肯定马克思,的确有些出人意表。“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的洞见应该再度获重视,他不应为其他人对其学说所作的引申背黑锅” 。 西方思想界所开展的这项活动,应该说是客观、公允的。尤其引人深思的是,这一活动不是由社会主义国家传媒,而是由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传媒举办的,这就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重要性。 这件事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偶然的。它既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又说明了当今时代仍然需要马克思主义,就像自然科学需要爱因斯坦的理论一样。只要不带任何偏见,人们都会做出这样的结论。
《共产党宣言》的乐章重新奏响 随着东欧剧变、柏林墙倒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很多人认为将阶级斗争作为理解社会动力的传统理论方式,连同卡尔·马克思的其他理论,将一同被扔到历史的垃圾桶中,马克思主义研究一度被边缘化,在原苏联及其卫星国地区,他的塑像甚至被销毁。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一股研究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热潮,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系列国际性大型学术会议的召开。1995年9月27日,世界马克思主义者为了纪念恩格斯逝世100周年,在巴黎召开了首届国际马克思大会。此后,国际马克思大会每三年召开一次。1996年4月,“社会主义学者研讨会”在美国纽约召开。同年,来自世界各地的6000多名代表云集伦敦,参加“’96马克思主义大会”,前后共举行260多场报告会和讨论会。1998年5月,“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国际大会”在巴黎召开,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人参加。法国《人道报》特别刊文指出:从纽约到东京,从圣保罗到耶路撒冷,从新德里到伦敦,到处都奏响了《共产党宣言》的乐章。
马恩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说: “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某些地方本来可以作一些修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由于最近20年来大工业已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马恩选集》第2版第1卷,第248—249页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 历史课程标准: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主要理论贡献,体会其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而不懈奋斗的探索精神。
如果人只是为了自己而劳动。他也许能成为有名的学者、绝顶的聪明人、出色的诗人,但他绝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完人和伟人。 17岁时进入波恩大学就读于法律系,之后转入柏林大学。重点学习历史和哲学,1841年4月从耶拿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证书。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17岁的马克思中学毕业考试中的德语作文。作文引起了他的老师的注意,文章中深刻的思想内容为教师们所惊叹,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如果人只是为了自己而劳动。他也许能成为有名的学者、绝顶的聪明人、出色的诗人,但他绝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完人和伟人。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Karl Marx 1818—1883
巴门市布鲁赫街8号一纺织厂主家庭。 1820年11月28日,恩格斯在这里诞生并度过童年。少年时就学于巴门市立学校,1834年转入爱北斐特理科中学。1837年其父坚持要他辍学经商,1年后到不来梅一家商行供职。 恩格斯的肄业证书 爱北斐特中学代理校长汉契克博士曾称赞恩格斯“操行优异”,“谦虚、真诚、热情”,“资质很高”,有“独立的思想”,“理解能力很强”,并善于清楚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伟大友谊的开端(油画) 1842年恩格斯曾在《莱茵报》编辑部拜访过马克思。两人在为《德法年鉴》撰稿期间开始通信。1844年8月底,恩格斯从英国返回德国途经巴黎,再次会见了马克思。这次会见奠定了两位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在理论和实践上全面创造性合作的基础,也是他们毕生伟大友谊的开端。
马克思与妻子燕妮 相识时马克思4岁,燕妮8岁。他们是儿时的邻居,并在那是建立了深厚的感情。17岁的马克思在上大学之前秘密与燕妮订婚,当时燕妮21岁。在苦等马克思7、8年后,他们终于在1843年结婚,并相守一生,矢志不渝。马克思和燕妮的爱情一直被传为佳话,燕妮是贵族的女儿,而且美貌非凡,然而终究被马克思的人格魅力所打动,不在乎年龄的压力,不在乎贵族的身份,也不在乎漫长的等待……马克思在外求学常常好几年,几乎没有怎么和燕妮见过面,他们只有断断续续的书信来往,那时热血澎湃的马克思写了无数感人的诗篇给燕妮,直到他们都八十多岁的时候,燕妮还会拿出来阅读。由于马克思的言论,他被到处驱逐,在伦敦,马克思和燕妮度过了一生中最困难的日子在5年时间里,他们失去了四个孩子中的三个。但在这期间,马克思写出了他最重要的著作——《资本论》,而进行校订的就是燕妮。
在巴黎相聚的那些日子,马克思和恩格斯彼此都给对方以高度评价,两人相得益彰,彼此以各自专门研究领域中的知识相互帮助、互相促进。更使他们感到由衷高兴的是,彼此在一切理论问题上意见完全一致,是一对志同道合的战友。这次会晤后,就开始了两人几十年的毕生创造性的合作,结成了牢不可破的友谊联盟。正如列宁后来所说:“古老的传说中有各种非常动人的友谊的故事。欧洲无产阶级可以说,它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1845年11月至次年5月,他们合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第一次系统的基本原理阐述。这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已经完成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科学共产主义的转变。
人类第一次公开树起共产主义运动的旗帜,是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
富有文采的《共产党宣言》节选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党人和德国的警察,都为驱除这个幽灵而结成了神圣同盟。(第1段) 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首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宗教的虔诚、骑士的热忱、小市民的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激发,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总而言之,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 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灵光。它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 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中间3段)
起草《共产党宣言》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的伦敦,马克思在此侨居了三十余年,直至他生命终结。 《共产党宣言》德文第一版封面 1867年《资本论》终于完成,马克思连夜写信给一贯给予自己无私援助的亲密战友恩格斯报告这一喜讯。 从1843年起,马克思开始研究经济学。经过25年辛勤劳动,读了1500多本书,做了难以数计的笔记,终于在1867年写成了《资本论》第一卷。
恩格斯在普法尔茨前线(油画)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 《新莱茵报》编辑部 《新莱茵报》最后一号的第一版 纪念柏林街垒战一周年革命宴会(素描) 1849年1月中,恩格斯从瑞士回到科伦,重新投入《新莱茵报》的编辑工作。 恩格斯在普法尔茨前线(油画)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 《新莱茵报》编辑部
法庭上的胜利 1849年2月上旬,普鲁士当局以侮辱和诽谤罪传讯《莱茵报》主编马克思和编辑恩格斯,在科隆法庭上,马克思以有力的证据,详尽地驳斥了反动派的诬蔑,法庭不得不宣布马克思等人无罪。
巴黎公社失败后,西方资产阶级政府和反动势力对国际工人协会和马克思发动了一场反革命围剿。《法兰西内战》的发表引起了资产阶级舆论的一片叫嚣,马克思顿时成了“伦敦受诽谤最多,受威胁最大的人”。
1884年5月,卧病在床的恩格斯开始整理并编辑《资本论》第二卷。他每天从上午十点到下午五点向秘书口授马克思的手稿,晚上对口授的笔录进行修改和加工。 1889年7月,在他的直接领导和关怀下,各国社会主义政党建立第二国际,进一步团结和发展了国际无产阶级的革命力量,使社会主义运动获得广阔的发展。 整理遗稿 (素描) 马克思遗留下的大批手稿、笔记和摘录,都是无价的精神财富。恩格斯认为它们“贵似金玉”,他在爱琳娜的帮助下,专门用了一年的时间来清理这些遗稿。 第二国际成立大会(油画)
项 目 第一国际 第二国际 历 史 条 件 物质基础 资发展-蒸汽时代 资发展-电气时代 阶级基础 工人运动从低潮走向高潮的阶段 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 组织条件 由各国工人团体组成 由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组成 个人条件 马、恩领导 恩格斯的指导 概 况 时间地点 1864年、伦敦 1889年、巴黎 组织形式 有纲领章程、机构、 没纲领章程、无机构 性质 都是国际性的工人组织 各国的上级组织 独立自主,通过决议指明方向 范围 少数欧洲国家 整个欧洲和北美 作 用 都推动国际工人运动发展。
“卡尔,我不行了!”马克思夫人燕妮·马克思长期患病,于1881年12月2日逝世。她是马克思革命事业中最忠诚,最亲密的战友和伴侣。(油画) 简朴的葬仪 1883年3月14日,由于反动政府的迫害,长期极端贫困的生活,以及十分繁重的理论和实际工作,马克思在自己的工作椅上与世长辞,溘然长逝。 为纪念马克思逝世七十三周年(1956年3月14日),在伦敦海格特公墓新修建的纪念碑。
马克思死于办公桌前,他的写字台上还放着《资本论》第三卷的第八次修改稿…… 很多人追问马克思为什么没有完成他的主要著作,有人甚至说,那是因为马克思知道了智能极限,发现自己遇到了难以克服的挑战所以放弃了写作,并因此给予马克思滑稽的敬意,说他因此比人们想象的更伟大。 对于这些无知而且无耻的说法,我还能有什么值得废话的呢?马克思在30多岁的时候就疾病缠身,痈和肝病经常使他坐立难安,大量的国际工人运动(千万别忘了恩格斯的话,马克思首先是个革命家,其次才是科学家)占用了他大量的时间,俾斯麦的反社会党人非常法使《资本论》续篇的出版成为不可能,新的经济现象不断出现,最后,最致命的,晚年马克思经受的妻子和大女儿病逝的折磨,使他完全丧失了工作能力。我们实际上更应该惊叹的是,马克思这位巨人怎么会超越了极限而且已经完成了那么多的东西。
在1866年8月,马克思在给拉法格的信中说:“我已经把我的全部财产献给了革命斗争。我对此一点不感到懊悔。相反地,要是我重新开始生命的历程,我仍然会这样做。”为了天下的劳苦大众,马克思甘愿忍受种种痛苦。因为马克思早在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就写道:“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过:“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1871年1月18日,马克思在致库格曼的信中说:“我目前荣幸地成了伦敦受诽谤最多、受威胁最大的人。”感慨啊,中国历代有骨气的仁人志士,无不都是为民的呐喊者。庄子云:“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范仲淹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林则徐有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鲁迅先生慨叹:“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古往今来,大凡杰出人物,谁真正重“民”,谁才能真正得到“名”。 穿越时空,享有巨大声誉的马克思,终其一生,志在为民。
WORKERS OF ALL LANDS, UNITE! 恩格斯给一位住在美国的朋友写信说:“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人类“失去了一个头脑,而且是它在当代所拥有的最重要的一个头脑。无产阶级运动在沿着自己的道路继续前进,但是,法国人、俄国人、美国人、德国人在紧要关头自然地去请教的中心点没有了,他们过去每次都从这里得到只有天才和造诣极深的人才能做出的明确而无可反驳的忠告”。然而,在马克思度过了大半生的英国,他的死却没有引起多大注意。《泰晤士报》的讣告仅有一段文字,而且行行都有谬误,比如说马克思“出生在科隆”,“20岁时移居法国”,等等。当时只有一家报纸提到了马克思可能会留名后世,这家报纸写道:《资本论》虽未完成,但它未来会对各阶层中关注社会问题的人士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马克思下葬时参加吊唁的只有11个人。但如今,马克思即便在西方世界的民意中,也已经是千年来最伟大的思想家! 简朴的葬礼不朽的丰碑 WORKERS OF ALL LANDS, UNITE! 全世界无产者, 联合起来!
1884年5月,卧病在床的恩格斯开始整理并编辑《资本论》第二卷。他每天从上午十点到下午五点向秘书口授马克思的手稿,晚上对口授的笔录进行修改和加工。 1889年7月,在他的直接领导和关怀下,各国社会主义政党建立第二国际,进一步团结和发展了国际无产阶级的革命力量,使社会主义运动获得广阔的发展。 整理遗稿 (素描) 马克思遗留下的大批手稿、笔记和摘录,都是无价的精神财富。恩格斯认为它们“贵似金玉”,他在爱琳娜的帮助下,专门用了一年的时间来清理这些遗稿。 第二国际成立大会(油画)
海滨疗养(油画) 悼念一代伟人(油画) 1895年8月5日,恩格斯因患癌症逝世于伦敦。10日,在威斯敏斯特桥的滑铁卢车站大厅举行追悼会。27日,遵照他的遗嘱,他的骨灰被洒在伊斯特勃恩海滨的大海中。
认识拓展 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令人惊讶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易杰雄认为,马克思之所以能够得到西方知识界、思想界的推崇,跟西方社会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受益是分不开的。20世纪上叶,美国爆发了经济大危机,马克思关于“幽灵”的警告和预言,关于生产高度社会化而资本高度私人垄断化的总病根的诊断,一下子变成了笼罩西方社会的恐怖现实。罗斯福新政表面上是采用了凯恩斯的“政府干预自由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让美国扭转了经济形势,实际上影响最深、最远、最有根本效应的干预对策,是把马克思的“高额累进所得税制”、“高额累进遗产税制”和“社会失业保障制”通过立法程序,变成了可运行的法律法规,缓解了社会矛盾。罗斯福新政在美国见效后,西欧国家纷纷效仿。正是这场规模空前的危机,让西方知识界认识到了马克思思想所蕴涵的力量和魅力。 马克思重受关注,也与他天才般的预见能力分不开。魏小萍教授认为,今天的西方世界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同于马克思生活的那个时代,但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确实是朝着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揭示的方向发展,例如资本的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成、跨国公司、失业的增加、贫富分化的日益加剧等等,都似乎是在一一验证《共产党宣言》的预言,这不能不让人感到震惊。剑桥大学政治学教授加里斯特•琼斯感慨:“(《共产党宣言》)虽然出版于1848年,但我们现在经常谈到的全球化、裁员、跨国公司、世界经济朝这个或那个方向发展,所有这些内容在书中都能找到,它有令人惊讶的现实意义,任何其他文献都没有这个力量。”
认识拓展 马克思本人观察社会的独特视角也足以让其难以被超越。休谟、康德、黑格尔、维特根斯坦、波普尔等大哲学家所关注的,或者是涉及人类认识、认识对象的本质、方法和可能性等问题,这些问题随着时代的不同其具体特征也是不同的;或者是涉及人类自身行为的道德、伦理等问题。而马克思首先关注的是人类自身的生存方式(对抗性社会关系中的阶级、剥削、商品拜物教、异化等)问题,这直接关系到每一个人,关系到人类自身的历史命运。 正如魏小萍教授所说:“马克思对人类社会结束资本主义命运的预言虽然显得过于乐观,但是马克思以消灭剥削和压迫为宗旨的人类解放思想仍然是人们今天探索替代资本主义社会模式、构建人类理想社会的最为宝贵的思想资源。”这也许是过了100多年后马克思才被西方人视为最伟大哲学家的根本缘由。
认识拓展 应该看到,现在舆论界出现的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种种挑战和诘难并不稀奇,因为马克思主义在其生命的途程中,每走一步都得经过战斗。尽管资产阶级学者曾经一百次、一千次地宣告马克思主义已被驳倒,已经破产,他们还在一百零一次、一千零一次地继续向它提出挑战和诘难。这不恰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被驳倒,并没有“破产”,而是在屹立着,战斗着,发展着吗?毋庸讳言,在马克思逝世以后这120年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资本主义国家在其生产方式的框架内作了某些调节,使其内在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但是,这些矛盾绝对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它们正被推向全世界,调节的手段越来越少,缓和的空间越来越小。据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003年1月22日发表的报告称,美国财富排行榜前10%与后20%的人之间的差距在拉大:1992年至1998年间,差距拉大9%,而l998年至2001年间拉大了70%。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资本主义决不如我们这里某些人所宣传的那样,是臻于至善的社会,是人类历史的终结。另据英国《卫报》2002年8月12日的文章称:“目前撼动美国大企业的种种丑闻不会使马克思感到惊讶。……的确,现代世界经济与他1848年在《共产党宣言》中描述的资本主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相像。”这位文章的作者加雷思•斯特德曼•琼斯并不是共产主义者,但是他比我们这里那些散布美化资本主义的奇谈怪论的“共产党人”更能直面现实。
认识拓展 在资本主义的矛盾得到某些缓和的同时,社会主义在世界上一些地方却遇到了挫折,甚至是严重的挫折。于是,敌视社会主义的人就高兴起来了,热爱社会主义的人就难过起来了。其实,这种高兴和难过都是没有充足理由的。应当看到,那些原来的社会主义国家蜕变为资本主义以后,并没有给人民带来原先承诺的种种美满、幸福,却出现了经济衰退、两极分化、社会治安恶化、居民生活水平降低、平均寿命缩短、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下降等令人担忧的现象。请你关注一下俄罗斯、乌克兰、捷克、波兰、匈牙利的近况就一目了然。面对这种情况,人们越来越不满现实,越来越怀念过去。据法新社2002年12月30日来自莫斯科的报道,在该日,也就是苏联建立 80周年纪念日那天公布的一项新的民意测验显示,75%的俄罗斯人怀念苏联时代,对苏联解体表示遗憾。这不是也能够多少说明一些问题吗? 风物长宜放眼量。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经过严重的挫折之后,将总结自身的经验教训,从而变得更为成熟,发展得更加健康。列宁说过:对于运动,“不仅要从过去的观点来看,而且要从将来的观点来看,并且不是像‘进化论者’那样庸俗地理解,只看到缓慢的变化,而是要辩证地理解”。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进程中,有退潮也有来潮,有低潮也有高潮,既有二十年等于一天的时期,也会有一天等于二十年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