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 2013.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三节、内分泌系统中 信息的传递和调节. 1 、人体内分泌腺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特殊物质 。 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作用于特 定的器官(靶器官或靶细胞)。激素 是微量的,但生理作用却很大。
Advertisements

学生、幼儿意外伤害保险  被保险人 在深圳市取得合法办学资格的全日制大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 (包括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特殊教育 学校、幼儿园在籍(园)学生。
1 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有哪些呢?  急性感染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高渗性非酮症昏迷  乳酸性酸中毒  低血糖.
糖尿病的诊治. 1. 糖尿病的诊断分型 2.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 3. 糖尿病的治疗 内 容 定义 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 DM ) 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疾 病群。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 (INS) 分泌缺陷 和(或)作用缺陷而引起。除碳水化合物外, 尚有蛋白质、脂肪等代谢异常。糖尿病诊疗新进展.
NAVIGATOR 结果对中国临床实践的启示 代文 ® (缬沙坦)在中国获批的适应症是高血压 代文 ® (缬沙坦)及唐力 ® (那格列奈)未获批 IGT 适应症 DIO-PM016/01-3/2010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脏科 施仲伟.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 演讲者:郭婷婷. 内容提要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饮食的目的 糖尿病饮食 发生低血糖如何急救 血糖的正常值.
糖尿病健康教育 主讲人 : 李 杰 ( 副主任医师 ) 朔 里 镇 卫 生 院朔 里 镇 卫 生 院.
运动与生命 阳光、空气、水和体育 运动是生命和健康的源 泉 有氧运动在美国 高血压发病率下降 30 %以上 高血压发病率下降 30 %以上 心梗死亡率下降 37 % 心梗死亡率下降 37 % 脑卒中死亡率下降 50 % 脑卒中死亡率下降 50 % 人均寿命延长了 6 年 人均寿命延长了 6 年.
高血压的自我保健 衢州市中医院 呼吸内科 王水有. 什么是高血压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 产生的单位面积的压力。通常说的血压是 指动脉压。 影响血压的因素既动脉血压调节系统,主 要通过增减血容量,或扩宿血管,或两者 兼有之。当心脏加强收缩射血时,动脉内 的压力最高,此时压力称为收缩压,也称.
糖尿病患者生活常识. 本次课程可以学到哪些知识? 糖尿病患者旅行时应注意什么 糖尿病患者驾驶时应注意什么 糖尿病患者如何应酬 糖尿病患者生病时应注意什么 糖尿病患者如何应对常见的心理问题 糖尿病患者的其它生活小常识 22.
病例报告. 病史 男性, 49 岁,以 “ 反复胸闷气短 2 年余,加重 1 个月 ” 为主诉入 院。 患者 2 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曾于当地医院诊断为 “ 扩张型心肌病 ” ,并给于对症治疗(具体情况不详)。 1 月前 患者上述症状无诱因再发加重,现为求进一步诊治而入院。 入院时患者明显呼吸困难,不能平卧。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 葛长江 教授. 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证实心衰发生、发 展的根本原因与神经内分泌 —SNS 和 RAAS 被长期 激活所致。神经内分泌的激活,短期内增加心排 血量及外周阻力,以维持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 但长期增高会引起血容量增加、电解质紊乱、心 律失常、心肌及血管间质胶原沉积和纤维化,使.
泌尿系统与肾脏疾病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 泌尿系统疾病概述 肾和输尿管结石 良性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炎、附睾炎及睾丸炎 膀胱炎及肾盂炎 肾病综合征 各种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损伤 终末期肾脏病.
一场共同的战争 高血压防治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钱招昕 2015 年 4 月. 高血压为何是 “ 战争 ” 没有硝烟的战争  海湾战争,伊拉克死亡人数 25,000 人  高 血 压,每年致死约 150 万 -200 万人  朝鲜战争,志愿军伤亡 36 万余人.
劉雪婷醫生 ( 瑪嘉烈醫院心臟科顧問醫生 ) 愛心護心齊關心 護心之道, 在乎了解 …. 心臟血管疾病 危險因素 預防方法.
急性胸痛诊治规范 - 《 “ 胸痛 中心 ” 建设暨 “ 急性胸痛 ” 诊治规范中国 专家共识 》 江西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 刘传垠.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五年制高职. 一、招生对象、学制与办学层次  (一)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  (二)学制:五年  (三)办学层次:专科.
糖尿病 小知识. 什么是糖尿病?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 特征的代谢紊乱。空腹( ≥8 小时无进食) 血糖 ≥7.0mmol/L 为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 特征的代谢紊乱。空腹( ≥8 小时无进食) 血糖 ≥7.0mmol/L 为糖尿病。
(Hypertension diagnosis and personalized treatment)
健康燕赵行——全民健康素养促进活动 高血压与糖尿病的合理用药 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
调脂指南与实践的热点讨论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顼志敏 Xu Zhimin.
第三篇 循环系统疾病 高血压 (Hypertension) 汪道文 学时数:2学时.
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应用 如皋市石庄中心医院 朱 冬 胜.
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 内儿科教研室 刘文慧.
心血管系疾病 李世骐教授主讲.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识别、处理和预防.
课前小视频——珠江路地铁站名称来源?.
急性左心衰的病因﹑表现与治疗 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0
抗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 清远市人民医院 蔡凯主任.
向各位同行问好! 老年人群的合理用药 昆医大一院心内科 云南省心研所 郭 涛.
Antihypertensive agents
原发性高血压 内科 罗兴莲.
抗高血压药物治疗进展 时大夫.
糖尿病与冠心病 ——新研究,新启示 运城同德医院 潘莉华.
糖尿病肾病的 诊治策略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刘 青.
临床医生如何正确理解超声技术测量的心脏功能指标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 老年科 余良甫.
缺血性卒中的防治 世纪坛医院神经内科
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 台州市中心医院 冯莉梨.
慢性肾衰竭 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 杨 旭.
高血压 (Hypertension)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心血管内科 魏向龙.
扩张型心肌病的护理 汝医 心内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湖南省高血压研究中心 袁洪
积极探寻优化的联合降压方案.
《实用药物学基础》课程单元设计 生物制药技术专业 刘艳玲.
冠心病社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北京市心血管疾病防治办公室 北京安贞医院 北京市社区卫生协会.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及考核指标 (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 北京市朝阳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 高运生.
(Primary Hypertension)
儿童高血压的治疗及进展 广东省中医院儿科 李丹
菸害防治教育 高雄市立高雄高級中學.
项目2-1 店铺的定位.
《电子商务师实验室》 电子商务交易模式之“B2C”.
第三篇 心脏内科学 Cardiology.
治疗心力衰竭(心衰)药物组合的再认识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心内科 朱轼 主任医师.
我们能从JNC8指南借鉴什么?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老年病科 周 健 客观公正解读指南,正确指导临床实践
冠心病的预防保健 知识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 刘华主任医师.
高 血 压 病 中国医大第一医院心内科 张 子 新.
ESC 2011 妊娠期心血管病管理指南解读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心内科 宋治远.
心血管病常见用药误区 (3) —用药配伍不当,治疗效率低下
膳食与高血压.
女性心力衰竭治疗指南和 相关研究进展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白小涓 沈阳.
王文 中国高血压联盟 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高血压病的诊治  .
运动与健康.
周子华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附属协和医院心研所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 南华大学附二院 曾高峰.
高血压 田野.
大義國中TLC語文組學生 七言絕句 及古詩作品.
中国心衰中心质控体系的建立和作用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周京敏.
已填完.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心衰 2013

心衰现代基本理念 心衰定义 心衰机制 心衰分类 心衰诊断 临床评估(危险分层、预后评定) 两大路径优化(诊断、治疗) 心衰综合管理

心衰新概念 心衰是临床综合征,而非单一疾病 ● 临床心衰表现 ● 引致心衰的基本疾病(冠心病、高血压, 心肌病、心肌炎、瓣膜病) ● 临床心衰表现 ● 引致心衰的基本疾病(冠心病、高血压, 心肌病、心肌炎、瓣膜病) ● 各种并发症或合并症(糖尿病、房颤、 室性心律失常、肾功能损害、贫血、慢阻肺、 心理和精神障碍) ● 伴存多种危险因素(高龄、高脂血症、 高尿酸血症、肥胖、家族史)

复杂临床综合征 全身性、异质性、进展性、恶性 年龄,男性,高血压,左室肥厚, 心肌梗死,糖尿病,办膜病,肥胖 ● 次要危险因素: ● 可预防(早期干预) ● 主要危险因素: 年龄,男性,高血压,左室肥厚, 心肌梗死,糖尿病,办膜病,肥胖 ● 次要危险因素: 吸烟,血脂异常,睡眠呼吸障碍, 蛋白尿,贫血,心率加快 ● 难治疗: 有症状心衰5年存活率< 50% 住院心衰年死亡率 30% — 50% ● 心衰症状与左室功能:相关性不强 ● 难预测:猝死、再入院

心衰定义 ● 各种心衰症状 ● 液体贮留体征 ● 静息状态心脏结构功能异常客观证据

心衰症状及体征 典型症状 特异体征 ● 气短 ● 端坐呼吸 ● 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 ● 运动耐量减低 ● 乏力、疲劳 ● 踝部水肿 ● 气短 ● 端坐呼吸 ● 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 ● 运动耐量减低 ● 乏力、疲劳 ● 踝部水肿 特异体征 ● 颈动脉压升高 ● 肝颈静脉返流征 ● 第三心音(奔马律) ● 心尖搏动移位 ● 心脏杂音

心衰分类 ● 新发心衰:首次发生急性或慢性心衰 ● 短暂性心衰:反复或间歇发作 ● 慢性心衰:持续发作(稳定,恶化, 失代偿,终末期)

心衰管理 患者心衰教育,运动和康复,自我治疗 ● 心衰临床评估 ● 心衰药物与非药物治疗 ● 并发症治疗 ● 进展性心衰:多学科专家团队 ● 心衰临床评估 ● 心衰药物与非药物治疗 ● 并发症治疗 ● 进展性心衰:多学科专家团队 ● 出院管理 ● 心衰整体治疗: 患者心衰教育,运动和康复,自我治疗 ● 长期干预相关危险因素

心衰发病机制 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 心肌急性损伤 → → 心室重构 心力衰竭

慢性心衰的主要机制——心肌重构

心衰阶段(或期)划分概念

慢性心衰阶段划分 (心力衰竭的四个阶段) B: 前临床阶段(pre clinical heart failure) C: 临床阶段 A: 前心衰阶段(pre heart failure) B: 前临床阶段(pre clinical heart failure) C: 临床阶段 D: 难治性心衰:需特殊干预治疗 提供从预防到治疗的全面概念, 以及不同阶段的治疗对策

积极促进心脏重建和功能恢复综合治疗 心脏损伤和功能恢复 心肌缺血 存活心肌 肾受损 心电系统异常 心瓣膜疾病 心衰治疗策略 RCT证实有效干预靶标: 心脏损伤和功能恢复 心肌缺血 存活心肌 肾受损 心电系统异常 心瓣膜疾病

心衰常规检查(初始检查) (排除心衰切点,诊断心衰切点,灰区) ● 12导心电图 ● 心脏超声 ● X线胸片 ● BNP/NT-proBNP ● 12导心电图 ● 心脏超声 ● X线胸片 ● BNP/NT-proBNP (排除心衰切点,诊断心衰切点,灰区) ● 全血细胞计数,尿液分析 ● 血生化 ● 甲状腺功能

心衰特殊检查(选择性患者) ● 心脏核磁共振,冠状动脉造影 ● 核素心室造影,核素心肌灌注和代谢显像 ● 负荷超声心动图,经食道心脏超声 ● 心脏核磁共振,冠状动脉造影 ● 核素心室造影,核素心肌灌注和代谢显像 ● 负荷超声心动图,经食道心脏超声 ● 血气分析 ● 运动实验 ● 心肌活检 ● 基因检测 ● 右心导管

心衰类型 (HFrEF) LVEF<50%-45% (HFpEF) 边缘型 HFpEF(LVEF 40%-49%) ● 收缩性心衰: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 (HFrEF) LVEF<50%-45% ● 舒张性心衰:射血分数保存的心衰 (HFpEF) 边缘型 HFpEF(LVEF 40%-49%) 改善型 HFpEF( LVEF >40%)

心衰临床评估 心脏病性质及程度判断 心衰程度判断 液体贮留及严重程度判断 其他出院功能评价 治疗效果评估 疾病进展评估 预后评定 ● 临床状况评估 心脏病性质及程度判断 心衰程度判断 液体贮留及严重程度判断 其他出院功能评价 ● 治疗评估 治疗效果评估 疾病进展评估 预后评定

舒张性心衰诊断 左房大、左室肥厚、舒张功能障碍证据 糖尿病、房颤、肥胖、 代谢综合症 ● 典型心衰和体征 ● 典型心衰和体征 ● LVEF正常或轻度下降(≥45%)左室大小正常 ● 相关结构性心脏病存在: 左房大、左室肥厚、舒张功能障碍证据 ● 超声心动图排除:心包病、心肌病,瓣膜病 ● 其他需考虑因素:老年、高血压、女性、 糖尿病、房颤、肥胖、 代谢综合症 ● BNP/NP-proBNP:轻至中度升高或至少在灰区

发病机制: ● 与HFREF显著不同 ● 除RAS,交感过度兴奋导致心肌重构外 可能存在其他发病机制

ACEI、ARB:无良好疗效,RCT阴性,无 改善预后证据。 治疗 缺乏经循证医学证实特异性方法, 多为经验性治疗: (利尿剂,控制房颤心室率,降压 改善心肌缺血,地高辛) ACEI、ARB:无良好疗效,RCT阴性,无 改善预后证据。

预后: 相比HFREF: 患病率,病死率,心衰再入院率无差异 MACE风险:更低 年死亡率22%—32% 现有治疗未增加更多生存获益 死因:60%CVD;30%非CVD;10%不明

慢性心衰药物治疗 ● 心衰优化药物治疗(OMT) ● 治疗性生活方式调整(TLC) ● 心衰基础病,合并症,并发症:合理药物治疗 指南指导的药物治疗(GDMT) ● 心衰优化药物治疗(OMT) ● 治疗性生活方式调整(TLC) ● 心衰基础病,合并症,并发症:合理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可改善心衰预后的药物: ● ACEI(Ⅰ类、A级) ● B受体阻滞剂( Ⅰ类、A级) ● 醛固酮拮抗剂( Ⅰ类、A级) ● ARB( Ⅰ类、A级) ● 伊伐布雷定(Ⅱa类,B/C级)

可改善心衰症状且可长期应用的药物: ● 地高辛( Ⅱa类,B/类) ● 利尿剂 ● 神经内分泌抑制剂的联合应用 ● 其他药物

优化药物治疗 ● ACEI(ARB)+ BB + MRA 尽早应用:ACEI(ARB) + BB后, 不论其疗效,立即加用MRA 广泛应用:只要无禁忌症 (eGFR≤30ml/分血钾≥5mmol/L), 所有Ⅱ-Ⅳ级心功(LVEF ≤ 35%) 均可加用MRA,不需等待前两者加量 至目标量或最大耐受量

有容量负荷者,最先使用,充分使用 消除液体贮留,达到干重状态 已用ACEI(ARB)+ BB + MRA: HR≥70次/分 ● 襻利尿剂和呋塞米: 有容量负荷者,最先使用,充分使用 消除液体贮留,达到干重状态 ● 减慢心率:慢性心衰治疗新靶标 伊伐步雷定: 已用ACEI(ARB)+ BB + MRA: HR≥70次/分 HR≥70次/分:不耐受BB

有症状慢性心衰处理流程 (ESC2012)

有症状慢性心衰处理流程 (AHA/ACCF2013)

可能有害不予推荐的药物 ● 噻唑烷类降糖药物 ● 大多数CCB(氨苯地平,非洛地平除外) ● 非类固醇抗炎药 ● 噻唑烷类降糖药物 ● 大多数CCB(氨苯地平,非洛地平除外) ● 非类固醇抗炎药 ● ACEI合用MRA:再加ARB

因缺乏证据不予推荐的药物 ● 能量代谢药物 ● 肾素抑制剂 ● 他汀 ● 中药 ● 鱼油 ● 口服抗凝剂

心衰合并房颤 房颤:30%合并心衰,随访10年30%新发心衰 心衰:13—27%合并房颤,NYHAⅣ级50% 预后:不良(脑栓塞,血动力学恶化,猝死 ) 治疗:节律控制与心率控制优劣尚无定论 (节律控制无优势)

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 重在上游治疗(Upstem therapy) ● 尚未证实:长期使用AADS可改善心衰预后 ● 无症状、非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不建议使 用AADS(B-B除外) ● 阵发性室速:首选胺碘酮 ● 应避免使用Ⅰ类AAD(Ⅰc) ● ICD:可用于心源性猝死一级、二级预防 (HF患者SD>50%)

缺血性心衰 肾功能不全,睡眠呼吸障碍 ● 大范围心肌顿抑 ● 机械并发症 ● 心梗后(大面积或多次):心室重构,瓣膜返流 ● 收缩性心衰:左室收缩功能减退 LVEF<50-40-35% ● 冠心病多见 ● 急性心梗:坏死心肌>20%或累及重要收缩部位 ● 大范围心肌顿抑 ● 机械并发症 ● 心梗后(大面积或多次):心室重构,瓣膜返流 ● 长期严重心肌缺血:缺血性心肌病 ● 促进或加重因素: 高血压,糖尿病,老年瓣膜病, 肾功能不全,睡眠呼吸障碍

应全面评估: ● 冠脉缺血导致心功能变化的阶段 (冬眠心肌,顿抑心肌等存活心肌) ● 血运重建及其程度对心功能改善的作用 ● 致心衰原因中冠脉缺血所占比重 ● 冠脉缺血导致心功能变化的阶段 (冬眠心肌,顿抑心肌等存活心肌) ● 血运重建及其程度对心功能改善的作用

治疗: CABG:左主干病变 双支,三支病变 预期寿命>1年 PCI:不宜行CABG者 CABG优于PCI ● 强调应接受冠脉血运重建术 ● 强调应接受冠脉血运重建术 CABG:左主干病变 双支,三支病变 预期寿命>1年 PCI:不宜行CABG者 CABG优于PCI ● 无心绞痛或无存活心肌者:不应做血运重建术 ● 优化、强化抗心肌缺血药物治疗

办膜性心脏病心衰 而非内科保守治疗 而非办膜置换术 ● 优先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 外科手术优先推荐办膜修补术, ● 优先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而非内科保守治疗 ● 外科手术优先推荐办膜修补术, 而非办膜置换术 ● 经导管心瓣膜置入术(TAVI)

心衰非药物治疗 窦性心律 优化药物治疗 3-6月后, 心功Ⅱ-Ⅳ级, LVEF≤35%, LBBB + QRS≥120ms, ●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 窦性心律 优化药物治疗 3-6月后, 心功Ⅱ-Ⅳ级, LVEF≤35%, LBBB + QRS≥120ms, 非LBBB + QRS≥150ms 预计生存期>1年 ● 心脏再同步化除颤治疗( CRT-D )

● 心脏植入复律除颤器(ICD) 可用于心衰猝死一级,二级预防 症状性心衰(Ⅱ-Ⅲ级心功) LVEF≤35% 恶性心律失常伴血流动力学不稳 AMI后>40天 优化药物治疗>3月 预计寿命>1年

心脏术后心功能不全,心脏移植前 临时支持,终末期心衰永久支持 ● 左室辅助装置(LVAD): ● 机械通气 ● 血液超滤 ● 免疫调节疗法 ● 机械通气 ● 血液超滤 ● 免疫调节疗法 ● 细胞疗法 ● 心脏移植

新型心衰治疗装置 ●为终末期心衰患者提供了血液动力 学长期获益证据 改善左 室功能 ● 微型心室辅助装置(MicroVAR)(synergy) ●为终末期心衰患者提供了血液动力 学长期获益证据 ●为延缓病情进展争取时间带来了希望 ● 迷走神经刺激装置:调节迷走神经治疗终末期心衰 ●可恢复自主神经平衡,减少猝死, 改善左 室功能 ●心功Ⅲ级,未合并糖尿病有可能获益

限钠限水 液体摄入应<2L/d ● 限钠对Ⅲ-Ⅳ级心衰患者有助 ● 急性心衰伴容量负荷过重者:限钠<2g/d ● 限钠对Ⅲ-Ⅳ级心衰患者有助 ● 急性心衰伴容量负荷过重者:限钠<2g/d ● 严重低钠血症(血钠< 130mmol/L): 液体摄入应<2L/d ● 轻/中度患者:常规限制液体无益

难治性及终末期心衰治疗 (经优化药物治疗合器械治疗后) 难治性及终末期心衰治疗 (经优化药物治疗合器械治疗后) ● 如适合心脏移植: 置入左室辅助装置(LVAD) 双室辅助装置(BiVAD) ● 关怀治疗

强调减少再入院的重要性 过渡期治疗,控制基础心血管病和合并症 电话随访、门诊复诊 ● 识别适宜接受GTMT的患者 ● 改进和完善从医院到家庭(H to H) 过渡期治疗,控制基础心血管病和合并症 ● 多学科联合管理 ● 密切随访:普通患者,重点患者 电话随访、门诊复诊

心衰管理误区 不能正确解读临床试验证据 基础心脏病和心功能评估不足 心衰合并二尖瓣反流,未辨析病因 认为水肿即心衰,皆源自左室病变 将哮喘或COPD误认为慢性心衰 不了解超声心动图检查的临床意义

症状缓解即停用利尿剂 B受体阻滞剂量不足 不恰当应用钙拮抗剂 对应用CRT心存疑虑 对盐摄入量不加限制 不重视心理疏导

急性心力衰竭 5年60% 重症心肌炎 缺乏大样本临床试验,未能提供有意义 临床证据、多属经验性治疗, 缺乏共识和规范 ● 10%-15%为首发心衰,大部分为慢性心衰急性加重 ● 心血管病急重症:死亡率高,住院3-9%,3年30%, 5年60% ● 急性左心衰最常见,急性右心衰少见 ● 大多为收缩性心衰,也可能为舒张性心衰 ● 基础心血管病:冠心病,风心病,高血压病,心肌病, 重症心肌炎 ● 临床存在问题:药物研究进展缓慢,缺乏有价值新药 缺乏大样本临床试验,未能提供有意义 临床证据、多属经验性治疗, 缺乏共识和规范

急性心衰的病因、发病机制 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 急性心肌坏死和损伤 急性血流动力学障碍 神经内分泌激活 心肾综合征 右室梗死 急性大块肺栓塞 ● 急性左心衰: 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 急性心肌坏死和损伤 急性血流动力学障碍 神经内分泌激活 心肾综合征 ● 急性右心衰 右室梗死 急性大块肺栓塞 右侧心瓣膜病

急性心衰临床分类 慢性失代偿,ACS,高血压急症, 急性心瓣膜功能障碍, 急性重症心肌炎,严重心率失常 高心排血量综合征,心肾综合征, ● 急性左心衰竭: 慢性失代偿,ACS,高血压急症, 急性心瓣膜功能障碍, 急性重症心肌炎,严重心率失常 ● 急性右心衰竭: ● 非心源性急性心衰: 高心排血量综合征,心肾综合征, 严重肺动脉高压,大块肺栓塞

急性心衰诊断 基础心血管病 发生诱因 病情严重程度分级 KILLIP法(急性心梗) FORRESTER法(监护室、手术室) ● 临床评估 基础心血管病 发生诱因 病情严重程度分级 KILLIP法(急性心梗) FORRESTER法(监护室、手术室) 临床程度分级法(门诊、住院) ● 相关检查:无创监测(心电、胸片、超声、血气、化验、 心衰标志物、心肌坏死标志物) 血液动力学监测 早期心衰 急性肺水肿 心源性休克

急性心衰治疗 ● 治疗目标: 控制病因和诱因 缓解严重症状 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 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保护肺、肾、肝、脑 ● 治疗目标: 控制病因和诱因 缓解严重症状 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 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保护肺、肾、肝、脑 降低死亡危险,改善近期和远期预后

● 处理流程: ● 初始治疗:一般处理(体位,吸氧) 药物(襻利尿剂、吗非、西地兰、 氨茶碱) ● 进一步治疗: SBP>100mmHg:血管扩张剂(硝酸甘油 硝普钠)(滴定法) SBP 90—100mmHg:血管扩张剂+多巴胺 SBP<90mmHg:静脉补液+多巴胺 ● 非药物治疗: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机械通气, 血液净化,左室机械辅助装置, 外科手术 ● 动态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急性右心衰处理 扩容治疗(伴左室梗塞慎用) 禁用利尿剂,吗非,血管扩张剂 止痛 溶栓 介入 利尿剂 肺心病相关治疗 肺动脉高压相关治疗 ● 右心室梗塞: 扩容治疗(伴左室梗塞慎用) 禁用利尿剂,吗非,血管扩张剂 ● 急性大块肺栓塞: 止痛 溶栓 介入 ● 右侧心瓣膜病: 利尿剂 肺心病相关治疗 肺动脉高压相关治疗

急性心衰合并症处理 早期识别 及时处理相关疾病 联合,大剂量利尿剂 血液透析 注意药物不良反映 血气,抗生素,机械通气 ● 肾功能衰竭: 早期识别 及时处理相关疾病 联合,大剂量利尿剂 血液透析 注意药物不良反映 ● 肺部并发症: 血气,抗生素,机械通气 ● 心律失常:房颤,快速室性心律失常 药物:胺碘酮,利多卡因(禁用心律平,慎用B-B) 电复律 起搏

右心衰竭 左心衰研究 于左心衰迴异 方向,认为极富挑战性 ● 是恶性心脏病:病残率、死亡率均高于左心衰 ● 是恶性心脏病:病残率、死亡率均高于左心衰 ● 右心衰相关研究:处于起步阶段,远远落后于 左心衰研究 ● 缺乏循征医学证据及相关指南 ● 病理生理、发病机制、治疗反应: 于左心衰迴异 ● 2006美国:将右心衰列为今后CVD重点研究 方向,认为极富挑战性

病因发病机制 来诊断右心衰 直接始动因素 ● 病因不明、机制复杂:不能单独用左心衰理论 ● 肺动脉高压:参与了右心衰的发生、但可能不是 ● 病因不明、机制复杂:不能单独用左心衰理论 来诊断右心衰 ● 肺动脉高压:参与了右心衰的发生、但可能不是 直接始动因素 ● 各种炎性介质、血管活性物质:与之密切相关 ● 缺乏相关细胞和分子水平机制的阐述

诊断 超声心动图不可替代 有重要参考价值 ● 早期缺乏特异性表现、临床确诊时已进入中晚期 ● MRI:是诊断、评估之重要手段 ● 早期缺乏特异性表现、临床确诊时已进入中晚期 ● MRI:是诊断、评估之重要手段 ● 超声心动图:最具临床实用价值 ● 右心导管检查:提供全面血流动力学参数,是诊断金标准, 超声心动图不可替代 ● NYHA心功能分级,六分钟步行距离: 有重要参考价值 ● 可参照左心衰分期:4个阶段

治疗 病因治疗,优化右心室前负荷,优化右心室后负荷, 增加心肌收缩力,同步化治疗,节律控制, 预防猝死,抗凝,神经内分泌治疗,氧疗,心脏移植 ● 缺乏疗效确切的治疗手段,多为经验性治疗: 病因治疗,优化右心室前负荷,优化右心室后负荷, 增加心肌收缩力,同步化治疗,节律控制, 预防猝死,抗凝,神经内分泌治疗,氧疗,心脏移植 ● ACEI,B-B:无证据有效, 相关指南及专家共识不推荐使用 ● 进展:优化右心室后负荷靶向治疗(降低肺动脉压) 前列环素途径(依前列腺醇) 一氧化氮途径(西地拉非) 内皮素受体途径(波生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