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風情畫 林余蓉、劉子瑛、蕭茗榕、黃亞涵、王稔宜、曾冠華、劉百捷.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造型大作戰 ★就是要秀給你看 期末表演 請 自由選擇任何一種角色做裝扮 如: ★特殊穿著的職業 — 警察、護士、郵差、空服員等 ★你的偶像 — 明星、運動員、政治人物等 ★虛擬人物 — 童話、漫畫、卡通人物等.
Advertisements

大綱 1. 三角函數的導函數. 2. 反三角函數的導函數. 3. 對數函數的導函數. 4. 指數函數的導函數.
饭水分离 阴阳饮食法 拿掉饭桌上的汤水 创造生命的奇迹 作者/李祥文 八正文化出版
2011年度 音樂科 五年級 我最喜愛的流行曲.
演藝人員.
莫札特音樂中心親職講座 主題:親子數學好好玩 時間:94年5月21日星期六下午2:00~3:30 地點:莫札特音樂中心演奏廳 主講:邱韻如(長庚大學 通識中心) 歡迎國小階段的小朋友及家長一同來體驗親子數學的樂趣。 請帶鉛筆、橡皮擦、剪刀 May Sun Mon Tue Wed Thu.
-西塔琴- Sitar 七音三A 徐敏 劉浩妤 陳穎穎 江幸容.
音樂之旅 第一冊 單元二 音名、唱名.
WWE巨人 Big show.
印度文化 智 林靜宜   仁 林瑋婷、許華文、陳佩煜、陳榮萱  勇 莊靖瑜、蕭依婷  和 張甄庭.
The carnival of the animals
Ch1-1-3 & Ch1-2-2 印度古文明 & 宗教思想的銳進.
弦樂器介紹 製作者:楊智惠 學校:東新國中.
欣賞 仔細聽 聽到什麼聲音.
觀光對環境的影響 王志明.
流行mv舞蹈.
第一篇 Unix/Linux 操作介面 第 1 章 Unix/Linux 系統概論 第 2 章 開始使用 Unix/Linux
大提琴 弦樂 樂器介紹 (西樂).
音樂之旅 第一冊 單元十 曲式──二段體、三段體.
Nokia:廣告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祂能改變 讓我們同心敬拜創造天地的主 讓我們齊聲頌揚全能的神 用大信心來讚美主的慈愛長存 祂要醫治 祂要拯救 釋放被擄的人 祂能改變 改變 使水變成酒 祂能改變 改變 化苦為甘甜 當我們心未感覺 眼未看見之前 祂已開始 祂已運行 祂正在成全.
vitula (Middle Latin 擦弦樂器)
Wavelet transform 指導教授:鄭仁亮 學生:曹雅婷.
大調音階 李金桂 製作.
Chap3 Linked List 鏈結串列.
情緒的感染力 做一個快樂的人是最好的貢獻. 文/朵朵 你知道嗎?你對這個世界最好的貢獻,就是做一個快樂 的人。 因為你快樂了,所以才能帶給別人快樂,看出去的世界 也才會處處美好。 情緒是有感染力的,當你的心情透亮如晴天,靠近你的 人所感覺到的就是愉悅的氣場;而那種快樂的能量,就 是你在無形之中送出的禮物。
塞   尚 法國人稱十七世紀為「大世紀」(1625~1700),因為此時期的法國在「太陽王」路易十四的中央集權統治下,握有凌駕歐洲諸國的政治主導權,而在藝術文化上,光耀史冊的歷史人物陸續登上歷史舞台,建構起延續至今的法國文化基礎。
《寶萊塢生死戀(Devdas)》.
★作者 : 彭冠偉 ★班級 : 601 ★指導老師 : 潘政宏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迎接跨界時代的來臨! 聲樂家新挑戰 講師: 謝淑文 2013/11/24
古音樂很難聽? 西洋樂器也有發展的歷程 思考一下,這是宗教音樂還是世俗音樂? 古長笛 現代雙簧管 古雙簧管 圖片來源:
南亞地形圖 單 4 元 亞洲(二)──南亞、中亞與西亞 社會學習領域 投影片 16 配合社會(五) 三上地理 4 ─ 1.
遲心筠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所 RSS介紹及其在圖書館的應用 遲心筠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所
從印度音樂到三傻 郁欣老師
複 拍 子 國小音樂科學習加油站 Content.edu.tw/primary/music/tp_ck
多元文化概論.
法學入門 第 1 單元:法學入門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虛擬傢俱館 指導老師: 高玉芬 老師 組員: B 黃琪芳 B 蔡宜眞 B 林政緯
新高中 通識教育科 教案設計分享會 沙田循道衛理中學 許文忠老師 2019/4/25.
Men Women and the Loss of Faith in “young Goodman Brown”
分辨詞性
樂器家族–弓弦樂器 提琴家族: 小提琴(violin) 中提琴(viola) 大提琴(cello) 低音大提琴(double bass)
十八界的 樂受概念.
六年級電腦科 KompoZer w3.dhps.tp.edu.tw.
義大利新寫實主義電影 新寫實主義 1940年代出現在戰後義大利, 反映當時社會現實狀況的電影.
電子期刊使用統計 CONCERT 2002 meeting November 13-14, 2002 羅宙康 Springer-Verlag
Strings 弦樂.
中二音樂科 音樂與場所.
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 年度 六年級專题報告 鍾詩韻 6B (7)
做門徒的挑戰 – 新舊的衝突 歷史、文化、社會、家庭 衝突是因改變而來的現象 問題的所在:新的是什麼?
博愛醫院鄧佩瓊紀念中學 音程.
5. 令圖畫動起來 Tween 功能介紹 移動效果 顏色漸變效果 形狀漸變效果 離開.
DynaMed Plus 手機/平版 App下載使用教學
基隆市立碇內國中 資訊組長 陳俊榮老師.
106學年度上學期 學校日 五年級 自然與生活科技 林皎汝 老師.
工商界簡介 企業與宗教 我的見證及體驗 Q & A.
音樂之旅 第一冊 單元五 級進、跳進、旋律動向.
資料表示方法 資料儲存單位.
參、歌唱的型態與種類 歌唱的藝術.
花王集團.
音樂欣賞 Music Appreciation
天恩的呼喚 一、 羅 1:18-23 朱世平牧師.
程式語言與邏輯:主題示範 報告人:國立台灣師大附中 李啟龍 老師 學年度資訊科技概論研習.
第一週 音樂的元素.
企業識別標誌(logo)設計—第二講 圖文合一的創作法
99美元 微軟99美元Xbox 360綁約方案 月繳14.99美元、綁約2年 2年Xbox Live金會員資格
社會﹝第一冊﹞ 單元十一:古早台灣人 單元十二:逐鹿台灣 單元十三:唐山過台灣 單元十四:大船入港.
轉動實驗(I):轉動慣量 誰是誰?m, r, I 角加速度α的測量 轉動慣量的測量 轉動慣量的計算~平行軸定理.
音樂欣賞 (Music Appreciation)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印度風情畫 林余蓉、劉子瑛、蕭茗榕、黃亞涵、王稔宜、曾冠華、劉百捷

LOGO 目錄 宗教 舞蹈 音樂 樂器

印度的宗教

印度最大的教,佔人口80%,印度教並列世界5大宗教。 印度教的行為規範和祭典和印度風土民情密不可分,當然也跟音樂密不可分。 印度教的教義對教徒的階級、思想、行為模式、生老病死都有嚴謹的規範。

印度的歷史,也幾乎等同於宗教史,印度人對宗教信仰之持著,過去如比,今天仍然是,相信未來也不可能改變! 印度的宗教史的重要性 事實上,有史以來,印度的生活和宗教是密不可分的,從神話時代的梨俱吠陀(Rig Veda) 到印度獨立後近60年的今日,印度人仍然是一個宗教的民族。 印度的歷史,也幾乎等同於宗教史,印度人對宗教信仰之持著,過去如比,今天仍然是,相信未來也不可能改變!

印度教 印度教是源自亞利安人,亞利安人從自然崇拜,逐漸相信對宇宙的創造仍是宇宙創造者所支配,這創造者稱為眾生之主( PrajaPati)住在天上稱大梵天王(Brahama) 又稱梵天或梵王,後來梵王又有三個分身1)婆羅摩(Brahma) 創造神。2)毗溼奴守護神3) 濕婆(Shiva) 破壞神等三個神。這三個神又分別代表宇宙萬物的生、住、滅的三階段

種姓制度 古代印度亞利安人的种姓制度(Caste System),將印度社會分成了四种階級,最高級稱之婆羅門祭司(Brahmans) ,第二階級稱之為剎帝利武土及貴族(Kshatryas) 第三級為吠舍平民(Vaisyas) ;這三種階級的男性,一生中要經歷學生、家長、林隱、出家等4期的階段的規範。印度婦女和最低階級為首陀(Sudras)即奴隸,則排除在外,另外仍還有不入流的賤民;階級徑渭分明。種姓制度是非常封建違背人權的,但卻是過去印度約束社會秩序的基本力量。 種姓是世襲的職業和與生俱來的社會地位、語言、信仰等行為之規範。結婚也要相 同的種姓才通婚。祭祀、居住飲食亦各有不同。獨立後,憲法載明,人生而平等,社會逐漸開放,印度婦女和其他階級只要能力爭上游,仍有机會出頭天,但這種階級意思,仍深值人心,要全面改變,仍有漫長路。

神話時代(約西元前1500年至1000年) 婆羅門時代(西元前1000年至500年) 教派林立的時代(西元500-250年) 印度宗教的延革史 神話時代(約西元前1500年至1000年) 婆羅門時代(西元前1000年至500年) 教派林立的時代(西元500-250年) 佛教的全盛時代(西元前250年至西元650年) 婆羅門教的復興時代(西元650年至1000年) 伊斯蘭教入侵時代(西元1000年到1600年) 殖民統治時代(西元1600-1947) 印度獨立時代(1947---至今)

以天地萬物的現象為崇拜信仰的對象,宗教和文史充滿了神話色彩,梨俱吠陀(Rig Veda),為此時代的經典代表。 神話時代(約西元前1500年至1000年) 以天地萬物的現象為崇拜信仰的對象,宗教和文史充滿了神話色彩,梨俱吠陀(Rig Veda),為此時代的經典代表。

婆羅門時代(西元前1000年至500年) 延續神話時代的發展,印度的國民宗教逐漸成形。婆羅門階級的典章祭式已趨完備,影響後世,印度經典文史,梵書(Brabmana) 及奧義書(Upanisad) 均為此時代的代表。

教派林立的時代(西元500-250年) 在奧義書風行了200-300年,婆羅門教開始分裂,一種奧義書各自表述,其中有四種重要的派別如下(一) 保守派:整編儀式典章制度的經書(Sutura) 及吠陀之分支(Vedanga) 。(二) 自成一格的各別組織派,如瑜珈派、勝者為王派、真理派。(三) 神話神偶派:昆濕奴神或稱威師奴(Vishnu) 及濕婆神(Siva) 。(四) 宗教改革派:另立門戶,自創新教,佛教、耆那教等。

此時期固然有其他各教派,西元前以小乘當道,西元後大乘興起,皇室(阿育王)的推波助瀾下,佛教聲名遠播,從印度到中亞及中國。 佛教的全盛時代(西元前250年至西元650年) 此時期固然有其他各教派,西元前以小乘當道,西元後大乘興起,皇室(阿育王)的推波助瀾下,佛教聲名遠播,從印度到中亞及中國。

婆羅門教的復興時代(西元650年至1000年) 哲人庫馬里拉(Kumarila Bhatta) 及香卡拉 (Shankara charya) 的努力推廣,及配合婆羅門教為基礎,取佛教和其 他教派之長的新婆羅門教又從新吸引了信眾。

伊斯蘭教入侵時代(西元1000年到1600年) 北方來的異族入侵,建立了蒙兀兒王朝,也引進了伊斯蘭教,於是伊斯蘭教在印度的勢力逐漸擴張。婆羅門教又開始分化成立不同的宗派,今天的印度教於是逐漸成形,如濕婆主義、昆濕奴主義、太陽崇拜、才女神崇拜等等。

殖民統治時代(西元1600-1947) 隨東印度公司帶來的傳教士帶來的基督教和之前的葡萄牙及英國統治下的印度,印度改信西方宗教仍占很小的比率,但對固守傳統的印度人造成很大的沖擊,因此宗教爭紛不斷。

印度獨立時代(1947---至今) 1947年在印度獨立不久,成立了巴基斯坦國,以伊斯蘭教徒為主的伊斯蘭教國。印度憲法上是宗教信仰自由的國家,但以印度教為多數,國內印度教和伊斯蘭教徒及兄弟國巴基斯坦,因為宗教及克剎米亞的地位未定,衝突不斷。

關於印度舞蹈相關介紹 印度舞vs肚皮舞

來源 印度舞在西元前四世紀、因祭神之崇高敬意,乃「祭神而歌」、「為神而舞」當時祭神而舞,興起民間的信仰,逐漸擴及印度全國各地。今則有八個地區之舞蹈: 1. 奧里西舞 5. 曼利里舞 2. 卡塔卡利舞 6. 摩希尼亞坦舞 3. 婆羅多舞 7. 酷奇普地舞 4. 卡薩克舞 8. 超好(西孟加拉)舞。

↓卡塔卡利舞 ↑卡塔克舞 ↑奧里西舞 ←婆羅多舞

一、表情:「角色」 二、眼神:「活靈活現」 三、手語:「舞意」、「精神性」 「優雅美」 印度舞的三項特色 一、表情:「角色」 二、眼神:「活靈活現」 三、手語:「舞意」、「精神性」 「優雅美」

印度舞 肚皮舞 服飾 肚皮舞 印度舞 傳統 寶來塢 視舞種的不同而有些差異。短上衣和紗麗,腳上配帶著銅鈴串鍊 短上衣(choli)、紗裙和圍紗麗(saree)、戴金手鐲和臂環 短上衣 或bra ,身上繫者流蘇腰夾或是錢幣腰布,下半身燈籠褲 肚皮舞 印度舞

印度舞 肚皮舞

印度舞 肚皮舞 髮型 化妝 肚皮舞 舞度印 傳統 寶萊塢 辮子戴茉莉花串 不拘 黑色眼線、繽 蒂(bindi)及蒂卡(tika)的頭飾 頭上或身上圍紗巾、小燭台 黑色眼線 肚皮舞 舞度印

印度舞 肚皮舞 舞蹈 印度舞 肚皮舞 頭、肩、快速擺動,印度舞的眼神和肢體動作活靈活現,有很多的手勢動作與腳步動作。 舞蹈動作為Shimmy 而臀部坐踢及臀部的各種變化、胸部Circle、及S型動作(很多人稱之為蛇腰) 、腹式Camel、柔軟的Maya…等 印度舞 肚皮舞

印度舞 肚皮舞 音樂 樂器 印度塔不拉鼓 西塔琴 傳統 寶萊塢 吟唱 印度流行音樂或電影配樂 阿拉伯音樂 印度塔不拉鼓、西塔琴、印度手風琴

寶萊塢生死戀─Devdas

寶萊塢生死戀─Devdas 劇情:是描述貴族男主角德阜達(沙魯克.罕飾)赴英留學後返鄉,戀人帕羅(艾許維亞.瑞伊飾)是他的鄰居,兩個人以為可以重新相戀,不料德阜達的父母親嫌棄帕羅的母親是舞孃賤民階級,硬是拆散他們。

帕羅的母親在受到屈辱後,發誓要把女兒嫁給更有錢的貴族,結果帕羅竟成了別人的後母。德阜達因此墮落之後,認識了舞妓嬋佐穆琪(瑪荷莉.狄特飾)。嬋佐穆琪愛上德阜達,但德阜達卻對帕羅無法忘懷。

最後德阜達病危,為了完成他對愛人的許諾,他抱著重病來到帕羅家想要見她最後一面,但帕羅的夫家卻把他鎖在門外。

30

寶萊塢片段影片 舞蹈片段

印度音樂

大綱 印度音樂源起 印度與西方的音階組成 印度音樂的特色:拉格,塔拉,加碼卡 南北印度音樂的比較 印度流行音樂

印度人相信印度音樂源自吠陀(Veda) 2千多年前,由濕婆神所創,再由聖者利希(Rishi)傳播到人間。 源起 印度人相信印度音樂源自吠陀(Veda) 2千多年前,由濕婆神所創,再由聖者利希(Rishi)傳播到人間。 印度音樂梵語山吉他(Sangita):涵蓋聲樂(Geet)器樂(Vadya)舞蹈(Natya)和戲劇等元素。 多元文化融合;為神祗歌、為神祗舞。 34

音階組成

印度 -音階組成稱為史沙瓦拉(Swara) -組成的音階為SA/RE/Ga/Ma/Pa/Dha/Ni -可分成22個微分音程 西方 -西方的音符Do/Re/Me/Fa/So/Ra/Te -12個微分音程

拉格(Raga)

由來 西元1253-1325,伊斯蘭教王朝的宮廷樂師阿米枯樹(Amir Khusru)將波斯音樂和印度音樂改成拉格,為印度拉格的先河 拉格的元素來自波斯及各地的民歌、詩(如蘇非詩) 宗教、大師的創作。

(a)聲響 (b)全音或半音及持續音,微分音 (c)拉沙(Rasa) 簡介 原意為色彩,熱情 印度古典音樂的基本調(Tune) 構成                                  (a)聲響                 (b)全音或半音及持續音,微分音      (c)拉沙(Rasa)  39

由5-7個音符所組成的基本旋律做自由變化 有譜可循的拉格有80餘種,今常用約60餘種 思路之旅 演奏 由5-7個音符所組成的基本旋律做自由變化 有譜可循的拉格有80餘種,今常用約60餘種 思路之旅 有主拉格(主旋律/國王或先生拉格)和副拉格(副旋律/皇后或妻拉格) 之分;兩者結合演奏家的創造力又可產生新的拉格。但樂師,必需格守拉格的規範(如時間、理念、情緒、音調速度) 讓拉格遁序漸進"變成悠揚精緻的旋律,慢慢的引領聆聽者的情緒和感情,音樂表演家只要依徇所選之拉格-旋律,全曲可做自由即興的變化 40

拉沙(Rasa) 是拉格的情境或情緒,可歸納成九種: 1) 喜感的=遊戲 2) 驚喜的=驚奇 3) 悲傷的=悲情 4) 憤怒的=憤恨 5) 恐佈的=害怕 6) 排坼的=厭惡 7) 情慾的=性愛 8) 英雄的=征服 9) 寧靜的=和平

是印度音樂的演奏順序 若比作西方的交響樂可分成三個樂章--- 第一樂章:Alap 第二樂章:Jor 第三樂章:Gat 山吉兒坦(Sankirtan) 是印度音樂的演奏順序 若比作西方的交響樂可分成三個樂章--- 第一樂章:Alap 第二樂章:Jor 第三樂章:Gat Alap即興自由發揮(Free-Farm)的慢板樂章 Jor鼓手的節奏適時的加入在拉格的主旋律,數不清 的主旋律和亦步亦趨的鼓聲由慢板逐漸增強 Gat快板的樂章但演奏者無論是主奏樂器或聲樂或鼓手,可適時的做快慢交替 42

塔拉(Tala)

Ta:坦安達瓦(Taandava)濕婆(Siva)的宇宙之舞,象徵宇宙生生不息的節奏 名稱由來 Ta:坦安達瓦(Taandava)濕婆(Siva)的宇宙之舞,象徵宇宙生生不息的節奏                       La:濕婆神妃Parbadi分身的舞蹈拉西亞(Lashia)                   

在節拍週期中固定的拍子;以每一句中有幾個單位拍來計算 依不同拍子節奏的組合,分別有不同的名稱來區分 簡介 類似西方的節拍 在節拍週期中固定的拍子;以每一句中有幾個單位拍來計算 依不同拍子節奏的組合,分別有不同的名稱來區分 通常分三種不同的速度,由慢速開始,然後中快的速度,最後到快或更快中的高潮中結束 例如Teental Tala是依4+4+4+4=16一週期的拍數的分割法所組成 這與西方的交響樂的行進頗類似。 45

山姆(Sam): 是印度音樂節拍的起始音,拉格的主音放在山姆;但也是樂師(聲樂/器樂) 的終止音。 與塔拉相關名詞 山姆(Sam): 是印度音樂節拍的起始音,拉格的主音放在山姆;但也是樂師(聲樂/器樂) 的終止音。 卡力(Khali): 印度打拍子稱卡力 四拍第一拍一定拍手,第2/3/4則用手指,也有將左手固定在水平狀,如16拍,第1拍右手拍左手,第2拍反拍、反覆使用,但第9拍為空拍、右手搖手,第10拍再回來。也可以以姆指數其他手指的關節,正好為16拍。 46

加碼卡(Gamak)

為西洋音樂所稱的裝飾音;但又不是任意加上去,是自然產生 印度西塔琴大師拉威香卡(Ravi Shanker)說:印度音樂中,以一個音進行到另一個音,不是呈一直線式的,是一種精緻巧妙的運動,裝飾音是自然產生絕不是任意加上去的,這種修飾音是印度音樂的基礎。 印度大師常戲稱:音樂中如沒有裝飾音,就像沒有月的夜空,河裏沒有水流,樹上沒有花果,如女人不戴手飾,沒有打妢沒有化妝。 48

南北印度大不同

巴基斯坦和北印度地區的傳統音樂形式 始於13世紀,源自於波斯 興都斯坦尼 巴基斯坦和北印度地區的傳統音樂形式 始於13世紀,源自於波斯 在不同的地區或家族、族群,亦創造出不同風格派別的興都斯坦尼音樂(Dhrupad, Khaval, Thumri, Hori, Dadra, Tappa, Ragasagar, Tarana, Chaturang, Ghazal) 50

比較浪漫奔放,聲樂以單聲部唱腔為為主,有數十種不同的唱腔 樂器常使用西塔琴,塔不拉鼓等 比較浪漫奔放,聲樂以單聲部唱腔為為主,有數十種不同的唱腔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A-Bt0iq-lM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IM6eQthg_E(classic)

南印度音樂,亦稱之廟堂或宗教音樂,和達羅毗荼文化有關,源自史前時代 拉格及搭拉仍然是卡那提克最重要的元素 宗教是卡那提克音樂最重要的精神 樂器常使用維納琴, 勾土瓦達樣琴,魔力單根鼓,陶壺鼓,小提琴等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bExT0XCar8 52

以印度電影Bollywood為主的流行歌舞音樂 初期不斷嘗試用拉格或編自興都斯坦尼的情歌唱腔,和現代的電子音樂結合為基調 印度的流行音樂 以印度電影Bollywood為主的流行歌舞音樂 初期不斷嘗試用拉格或編自興都斯坦尼的情歌唱腔,和現代的電子音樂結合為基調 90年代提昇到大卡司多人伴舞合音及印西大樂隊MTV的規模 21世紀的樂團:Colonial Cousins,結合興都斯坦尼的唱腔和西方味道的流行音樂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Zg9XnljNNs 53

天韻-北印度西塔琴

獻給神的樂器 源流眾說紛芸,從南印度的維納琴改良 北印度最重要撥弦樂器 1.談到印度的民族音樂,大家總會聯想到西塔琴(Sitar)。在印度人的眼中,西塔琴是「獻給神的樂器」,所以不論音樂或樂師都具有崇高的地位。 2.西塔琴Sitar的源流眾說紛芸,一般印象是從南印度的維納琴改良,何時被改成今天我們看到的西塔琴原形,精確的日期己無可考,傳說14世紀己 有西塔琴的出現,但在1700年,蒙兀兒王朝未期,西塔琴己開始逐漸廣為流傳

南印度維納琴 1.印度南方,最古老的弦鳴樂器,現在我們看到的維納琴是在3佰到4佰年前,歷經先賢多次改良改進而成的。 2.維納琴的演奏,通常是將琴水平,置於演奏者的膝上或將琴首置於肩上,持琴的方式是依演奏者之習慣而不同。彈奏時用右手彈弦,左手在琴的指板上按弦及在琴捍上移動。

西塔琴 有一頭長頸部,上層的主弦通常有7條弦、下層11條是持續共鳴弦(嗡嗡聲) 彈奏的方式是以手指撥弦. 共鳴弦在主弦彈奏時無需彈撥的。共鳴箱是葫蘆做的,通常只有一個,大師也有特別定做二個共鳴箱的. 西塔琴的結構是非常複雜的,上選的材料及有天份成熟的師傅,才能做出完美的好琴。 即便擁育有上好的西塔琴,也要育正確的調音,方能發出最好的琴聲,調音的方法有很多种,使用者必需認真用心的學好調琴方法,即便同一把琴,因為彈不同的拉括格需要的Key也不同,正確的調音,方才能事半功倍。 學好西塔琴是非常困難的,首先要找好老師古儒吉(Gurujee),西塔琴是無法無師自通的。

傳奇大師-拉維.香卡 國際樂壇公認第一把交椅西塔琴大師,因了他跟小提琴大師曼紐因和披頭四成員喬治.哈里遜的諸多聯合音樂會,促使印度古典音樂在世界上大大露臉、揚眉吐氣,對印度的貢獻應該不下於政治方面的聖雄甘地。 此外,他也是一位充滿使命感的作曲家,曾經為印度大導演沙提亞吉特.雷的電影配樂,而奧斯卡名片「甘地」的配樂也出自其手筆。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YlPcbNAPH8&feature=related 2008.6.24來台,西塔琴是北印度傳統音樂當中最著名的弦樂器,雖然是傳統樂器,但安諾舒卡並不侷限在傳統,她結合現代的電子音樂、流行音樂等元素,開創出西塔琴新樂風;安諾舒卡被外界視為「香卡西塔琴王朝」的接班人 安諾舒卡八歲開始跟著父親學習西塔琴,受到父親的影響自然也最深刻,「和父親合作演出的默契,是和其他樂手合作時無法比擬的。」她說,父親的思想相當開明,對她的音樂創作大多給予高度的尊重。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G2moqxqIaE&feature=related父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