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 步进电机工作原理 图4—40 步进电机原理图 P129 微机控制技术.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7章 AT89S51单片机的 串行口 1.
Advertisements

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产品介绍 再担保业务二部 贾天
实验四 利用中规模芯片设计时序电路(二).
5.4 顺序脉冲发生器、 三态逻辑和微机总线接口 顺序脉冲发生器 顺序脉冲 计数型 分类 移位型.
本章内容: 中断的概念 MCS-51单片机中断系统 外部事件中断及应用
8051 指令.
第4章 MCS-51程序设计 4.1 汇编语言的格式与伪指令 4.2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步骤 4.3 查表程序设计 4.4 循环程序设计
第四章 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本章分为四节,主要介绍: 4.1 程序编制的方法和技巧 4.2 源程序的编辑和汇编 4.3 基本程序结构 4.4 常用程序举例.
项目2 2个LED发光二极管控制 知识与能力目标 熟悉单片机的I/O口功能与特性。
得技通电子 问题 1 右何者非為假指令 (1) XRL (2) EQU (3) MACRO (4) ORG.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第2章 MCS-51单片机指令系统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第九章 计数器和定时器电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Intel 8253的控制字 第三节 Intel 8253的工作方式 第九章 计数器和定时器电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Intel 8253的控制字 第三节 Intel 8253的工作方式 第四节 Intel 8253在IBM PC机上的应用.
報告者:朱耿育 紀翔舜 組員:詹以群 張永傑 指導老師:梁新潁
复 习 一. 计算机中的数和编码 1. 2,10,16进制数及其之间的转换(整数) 按权展开,除x取余 2
第二部分 微机原理 第4章 汇编语言 程序设计 主讲教师:喻红.
本章内容: 中断的概念 MCS-51单片机中断系统 外部事件中断及应用
第8章 模拟接口 8.1 模拟接口概述 8.2 DAC及其接口 8.3 ADC及其接口.
第二部分 微机原理 第3章 MCS-51的 指令系统 主讲教师:喻红.
一、任务描述 二、任务分析 三、任务演示 四、相关知识 五、任务布置. 一、任务描述 二、任务分析 三、任务演示 四、相关知识 五、任务布置.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朱华贵 2015年12月10日.
單晶片微電腦控制實習 使用計時中斷作走馬燈 計時器的基礎實習 國立大甲高工 電機科 2018年11月21日
本章分为三节,主要介绍: 6.1 计算机串行通信基础 C51的串行口 6.3 单片机串行口应用举例.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MCS-51系列单片机的基本硬件结构 MCS-51指令系统 MCS-51单片机的系统扩展与应用.
走进编程 程序的顺序结构(二).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朱华贵 2015年11月20日.
4.A/D与D/A转换器 1).DAC0832与MCS-51接口
第八章 MCS-51与数码显示器和键盘的接口 一、MCS-51与数码显示器接口 数码显示器是单片机应用产品中最常用的廉价的输 出设备,它由8个发光二极管按一定规律排列而成, 当某一发光二极管导通时,则会被点亮,控制不同 组合的二极管导通,就能显示出各种字符。 1.显示器的结构.
本 章 重 点 单片机的简单I/O扩展 8255A可编程并口芯片 8279可编程键盘/显示器接口芯片 单片机键盘接口技术
第三章 指令系统.
第3章 指令系统及程序设计举例 3.1 指令格式与寻址方式 一、指令格式 1. 指令 操作码 目标操作数,源操作数
课程设计.
S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
S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
实验六 积分器、微分器.
CPU结构和功能.
第10章 综合实训 课题一 水温控制系统设计 一、实训目的 二、课题要求 熟悉常用温度传感器AD590的特性及接口电路的设计方法;
一、任务描述 二、任务分析 三、任务演示 四、相关知识 五、任务布置. 一、任务描述 二、任务分析 三、任务演示 四、相关知识 五、任务布置.
6.1 输入/输出 6.2 CPU与外设数据传送方式 6. 3 MCS-51中断系统 6. 4 中断应用举例
第四章 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7 步进电动机传动控制系统 7.1 步进电动机 定义 一种将电脉冲信号变换成相应的角位移或直线位移的机电执行元件。
数码管数字时钟电路的设计 1. 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
C语言程序设计 主讲教师:陆幼利.
微机系统的组成.
模块6 S7-200 PLC基本逻辑指令 项目 6.2 电动机Y-减压起动控制设计 项目 6.2 电动机Y-减压起动控制设计
第3章 MCS-51指令系统 介绍MCS—51系列单片机的寻址方式 介绍MCS—51系列单片机的指令系统
第4章 80C51系列指令系统 教学目的:熟悉80C51系列单片机的寻址方式及 每一种寻址方式对应的寻址空间;掌 握每一条指令功能。
本章内容 MCS-51单片机指令系统的格式 MCS-51单片机寻址方式 指令系统的分析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朱华贵 2015年11月13日.
第二章 补充知识 2.1 总线和三态门 一、总线(BUS) 三总线结构 数据总线DB(Data Bus)
实验三 16位算术逻辑运算实验 不带进位控制的算术运算 置AR=1: 设置开关CN 1 不带进位 0 带进位运算;
实验二 带进位控制8位算术逻辑运算实验 带进位控制8位算术逻辑运算: ① 带进位运算 ② 保存运算后产生进位
汽车单片机应用技术 学习情景1: 汽车空调系统的单片机控制 主讲:向楠.
四、手工汇编 完成汇编的方法有两种:手工汇编和汇编程序汇编 1.手工汇编步骤 A
3. 逻辑运算指令 A、简单逻辑操作指令 CLR A. (不影响CY、AC、 OV标志) CPL A
实验目的:掌握数据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它们在计算机中的操作。 实验内容:
简单芯片扩展I/O接口 8155可编程接口芯片及其使用 键盘及显示器接口设计 A/D和D/A转换接口技术
循环程序设计 在程序中包含重复执行的程序段称为循环程序设计。循环程序可以使程序结构性强、可读性好,从而大大提高了程序质量。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西安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 杨锐.
4.3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顺序程序设计 顺序程序设计是最基本的程序设计。它是按照指令排列的先后顺序依次执行,每条指令都必须执行,且只执行一遍。顺序程序设计一般比较单一、简单,常常作为复杂程序的一部分。
单片机应用技术 (C语言版) 第3章 MCS-51指令系统及 汇编程序设计
知识点:本章小结 主讲教师:张强.
第4章 MCS-51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MCS-51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特点;
用按鈕控制動作狀態 單晶片微電腦控制實習 輸入埠基礎實習 國立大甲高工 電機科 2019年9月10日
培训课件 AB 变频器的接线、操作及参数的备份 设备动力科.
9.6.2 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1. 无输出变压器(OTL)的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UCC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第1章 微型计算机基础.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4.4.1 步进电机工作原理 图4—40 步进电机原理图 P129 微机控制技术

4.4.1 步进电机工作原理 1.步进电机 (1)是一个数字/角度转换器, 也是一个串行的数/模转换器。 (2)是过程控制及仪表中的主要控制元件。 (3)广泛用于定位系统 2. 概念: (1)步进电机旋转的根本原因:错齿。 (2)术语:齿距角 步距角 (3)通电一周,转子转过一个齿距角, N 为几,一个齿距角分几步走完。 微机控制技术

4.4.2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原理 图4—41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组成 p129 微机控制技术

4.4.2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原理 把环型脉冲放大,以驱动步进电机转动。 (1)步进控制器 ① 包括:缓冲寄存器、环形分配器、控制逻辑及 4.4.2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原理 (1)步进控制器 ① 包括:缓冲寄存器、环形分配器、控制逻辑及 正、反转向控制门等。 ② 作用: 把输入脉冲转换成环型脉冲,以控制步进电机的转向。 ③ 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由软件代替步进控制器。 优点:线路简化,降低成本降低,可靠性提高。 灵活改变步进电机的控制方案,使用起来很方便。 (2)功率放大器 把环型脉冲放大,以驱动步进电机转动。 微机控制技术

4.4.2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原理 图4—42 用微型机控制步进电机原理系统图 p130 微机控制技术

4.4.2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原理 图4—42 与 图4—41相比: 用微型机代替了步进控制器把并行二进制码转换成 4.4.2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原理 图4—42 与 图4—41相比: 用微型机代替了步进控制器把并行二进制码转换成 串行脉冲序列,并实现方向控制。 只要负载是在步进电机允许的范围之内, 每个脉冲将使电机转动一个固定的步距角度。 根据步距角的大小及实际走的步数,只要知道初始 位置,便可知道步进电机的最终位置。 微机控制技术

4.4.2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原理 本课主要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1) 用软件的方法实现脉冲序列; (2) 步进电机的方向控制; 4.4.2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原理 本课主要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1) 用软件的方法实现脉冲序列; (2) 步进电机的方向控制; (3) 步进电机控制程序的设计。 微机控制技术

4.4.2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原理 1.脉冲序列的生成 图4—43 脉冲序列 P130 微机控制技术

4.4.2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原理 ★ 脉冲幅值 由数字元件电平决定。 TTL 0 ~ 5V CMOS 0 ~ 10V 4.4.2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原理 ★ 脉冲幅值 由数字元件电平决定。 TTL 0 ~ 5V CMOS 0 ~ 10V ★ 接通和断开时间可用延时的办法控制。 要求:确保步进到位。 微机控制技术

4.4.2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原理 2.方向控制 步进电机旋转方向与内部绕组的通电顺序相关。 三相步进电机有三种工作方式: 4.4.2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原理 2.方向控制 步进电机旋转方向与内部绕组的通电顺序相关。 三相步进电机有三种工作方式: ★ 单三拍,通电顺序为 ABC ; ★ 双三拍, 通电顺序为 ABBCCA ; ★ 三相六拍,通电顺序为 AABBBCCCA ; 改变通电顺序可以改变步进电机的转向 微机控制技术

4.4.2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原理 3.步进电机通电模型的建立: (1)用微型机输出接口的每一位控制一相绕组, 4.4.2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原理 3.步进电机通电模型的建立: (1)用微型机输出接口的每一位控制一相绕组, 【例如】用 8255 控制三相步进电机时, 可用 PC.O、PC.1、PC.2 分别接至步进电机的 A、 B、 C 三相绕组。 (2)根据所选定的步进电机及控制方式,写出相应控制方 式的数学模型。 上面讲的三种控制方式的数学模型分别为: 微机控制技术

4.4.2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原理 步 序 控 制 位 工 作 状 态 控 制 模 型 PC.7 PC.6 PC.5 PC.4 PC.3 4.4.2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原理 ★ 三相单三拍 步 序 控 制 位 工 作 状 态 控 制 模 型 PC.7 PC.6 PC.5 PC.4 PC.3 PC.2 C相 PC.1 B相 PC.0 A相 1 A 01H 2 B 02H 3 C 04H 微机控制技术

用 P1口 的 P1.2 、P1.1、P1.0 对应 C、B、A 相 进行控制 。 ★ 三相双三拍 用 P1口 的 P1.2 、P1.1、P1.0 对应 C、B、A 相 进行控制 。

4.4.2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原理 ★同理,可以得出双三拍和三相六拍的控制模型: 双三拍 03H,06H,05H 4.4.2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原理 ★同理,可以得出双三拍和三相六拍的控制模型: 双三拍 03H,06H,05H ★ 三相六拍 01H,03H,02H,06H,04H,05H 以上为步进电机正转时的控制顺序及数学模型, 如按逆序进行控制,步进电机将向相反方向转动。 微机控制技术

4.4.3 步进电机与微型机的接口及程序设计 4.步进电机与微型机的接口电路 (1)由于步进电机的驱动电流较大,所以微型机与 4.4.3 步进电机与微型机的接口及程序设计 4.步进电机与微型机的接口电路 (1)由于步进电机的驱动电流较大,所以微型机与 步进电机的连接都需要专门的接口及驱动电路。 接口电路可以是锁存器,也可以是可编程接口芯片,如 8255、8155等。 驱动器可用大功率复合管,也可以是专门的驱动器。 光电隔离器,一是抗干扰,二是电隔离, 微机控制技术

4.4.3 步进电机与微型机的接口及程序设计 图4—44 步进电机与微型机接口电路之一 p133 1 1 1 微机控制技术

4.4.3 步进电机与微型机的接口及程序设计 总之, 只要按一定的顺序 改变 P1.0~P1.2 三位通电的状况, 4.4.3 步进电机与微型机的接口及程序设计 总之, 只要按一定的顺序 改变 P1.0~P1.2 三位通电的状况, 即可控制步进电机依选定的方向步进。 微机控制技术

4.4.3 步进电机与微型机的接口及程序设计 由于步进电机运行时功率较大, 可在微型机与驱动器之间增加一级光电隔离器, 4.4.3 步进电机与微型机的接口及程序设计 由于步进电机运行时功率较大, 可在微型机与驱动器之间增加一级光电隔离器, 以防强功率的干扰信号反串进主控系统。 如 图4-25 微机控制技术

4.4.3 步进电机与微型机的接口及程序设计 图4—45 步进电机与微型机接口电路之二 p133 1 1 1 1 微机控制技术

4.4.3 步进电机与微型机的接口及程序设计 2.步进电机程序设计 (1)步进电机程序设计的主要任务是: ★ 判断旋转方向; 4.4.3 步进电机与微型机的接口及程序设计 2.步进电机程序设计 (1)步进电机程序设计的主要任务是: ★ 判断旋转方向; ★ 按顺序传送控制脉冲; ★ 判断所要求的控制步数是否传送完毕。 (2)程序框图 下面以三相双三拍为例说明这类程序的设计. 微机控制技术

图4.46 三相双三拍步进电机控制程序流程图 p134 微机控制技术

4.4.3 步进电机与微型机的接口及程序设计 (3)程序 根据图4-46可写出如下步进电机控制程序 ORG 0100H 4.4.3 步进电机与微型机的接口及程序设计 (3)程序 根据图4-46可写出如下步进电机控制程序 ORG 0100H ROUNT1:MOV A,#N ;步进电机步数→A JNB 00H,LOOP2 ;反向,转 LOOP2 LOOP1: MOV P1,#03H ;正向,输出第一拍 ACALL DELAY ;延时 DEC A ;A=0,转DONE JZ DONE MOV P1,06H ;输出第二拍 MOV P1,05H ;输出第三拍 DEC A ;A≠0,转LOOP1 JNZ LOOP1 微机控制技术

4.4.3 步进电机与微型机的接口及程序设计 AJMP DONE ;A=0,转DONE 4.4.3 步进电机与微型机的接口及程序设计 AJMP DONE ;A=0,转DONE LOOP2: MOV P1,03H ;反向,输出第一拍 ACALL DELAY ;延时DEC A;A=0,转DON JZ DONE MOV P1,05H ;输出第二拍 ACALL DELAY ;延时 DEC A JZ DONE ; MOV P1,06H ;输出第三拍 DEC A ;A≠0,转LOOP2 JNZ LOOP2 DONE: RET DELAY:  微机控制技术

4.4.3 步进电机与微型机的接口及程序设计 对于节拍比较多的控制程序, 通常采用循环程序进行设计。 微机控制技术

4.4.3 步进电机与微型机的接口及程序设计 (4)循环程序 作法: 把环型节拍的控制模型按顺序存放在内存单元中, 4.4.3 步进电机与微型机的接口及程序设计 (4)循环程序 作法: 把环型节拍的控制模型按顺序存放在内存单元中, 逐一从单元中取出控制模型并输出。 节拍越多,优越性越显著。 以三相六拍为例进行设计, 其流程图如图4—47所示。 微机控制技术

ROUTN2 LOOP0 LOOP2 LOOP1 微机控制技术 图4—47 三相六拍步进电机控制程序框图 P137

4.4.3 步进电机与微型机的接口及程序设计 ORG 8100H ROUTN2: MOV R2, COUNT ;步进电机的步数 4.4.3 步进电机与微型机的接口及程序设计 图4-47所示三相六拍步进电机控制程序如下: ORG 8100H ROUTN2: MOV R2, COUNT ;步进电机的步数 LOOP0: MOV R3, #00H MOV DPTR,#POINT ;送控制模型指针 JNB 00H, LOOP2 ;反转,转LOOP2 LOOP1: MOV A, R3 ;取控制模型 MOVC A, @A+DPTR JZ LOOP0 ;控制模型为00H,转LOOP0 MOV P1, A ;输出控制模型 ACALL DELAY ;延时 INC R3 ;控制步数加1 DJNZ R2, LOOP1 ;步数未走完,继续 RET 微机控制技术

4.4.3 步进电机与微型机的接口及程序设计 LOOP2: MOV A,R3 ;求反向控制模型的偏移量 ADD A,#07H 4.4.3 步进电机与微型机的接口及程序设计 LOOP2: MOV A,R3 ;求反向控制模型的偏移量 ADD A,#07H MOV R3,A AJAMP LOOP1 DELAY:  ;延时程序  POINT DB 01H,03H,02H,06H,04H,05H,00H ;正向控制模型 DB 01H,05H,04H.06H,02H,03H,00H ;反向控制模型 COUNT EQU 30H, POINT EQU 0150H 微机控制技术

4.4.4 步进电机步数及速度的确定方法 两个重要的参数: 步数 N 控制步进电机的定位精度。 延时时间 DELAY 控制其步进的速率。 微机控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