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奇观----敦煌 摄影、制作:王旭东
我们一行昨晚8点从兰州出发,整整一夜12小时,第二天早上8点到达了敦煌。
敦煌是甘肃省酒泉市辖的一个县级市,中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敦煌火车站的气派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敦煌位于古代中国通往西域、中亚和欧洲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上,曾经拥有繁荣的商贸活动。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是世界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阳关的所在地。
在发达的旅游业的支撑下,这座边陲小镇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小城市。
敦煌,历经沧桑,几度盛衰,步履蹒跚地走过了近五千年漫长曲折的里程。悠久历史孕育的敦煌灿烂古代文化,使敦煌依然辉煌;那遍地的文物遗迹、浩繁的典籍文献、精美的石窟艺术、神秘的奇山异水……使这座古城流光溢彩,使戈壁绿洲越发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就像一块青翠欲滴的翡翠镶嵌在金黄色的大漠上,更加美丽,更加辉煌。
市容整洁,宾馆很多,建筑多具边疆西域文化特色。
和所以的景区一样,到处都有旅游纪念品集市,但这儿到处可见所谓的“夜光杯”,玉石、骆驼玩具和各种土产品。
闻名天下的鸣沙山和月牙泉离开市区仅几分钟车程,远处的浩瀚沙山已经映入眼帘。
鸣沙山位于敦煌市南郊七公里处。古代称神沙山、沙角山。全山系沙堆积而成,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20公里,山峰陡峭,势如刀刃。沙丘下面有一潮湿的沙土层,风吹沙粒振动,声响可引起沙土层共鸣,故名。据史书记载,在天气晴朗时,即使风停沙静,也会发出丝竹管弦之音,犹如奏乐。
一架又一架的动力滑翔机从头顶越过,200元飞一次,不过我们没这个胆量。
整装待发的骆驼队正等候着游客的到来
骆驼队常由5到7头骆驼组成,由一个驼工步行在前面牵着,来回约40几分钟。
串串驼铃声在大漠中回响
沙漠之舟——骆驼,憨厚老实,自从鼻子被穿上缰绳后,只得终身听任摆布。今年十一大假,游客太多,鸣沙山景区就活活累死了两头骆驼,真是可怜。
敦煌境内东有三危山,南有鸣沙山,西面是沙漠与罗布泊相连,北面是戈壁,与天山余脉相接。
沙漠景点特有的活动项目——滑沙,但我看到的是背着沉重的滑沙板,攀爬沙山的工人的辛苦。
每年六月一日,敦煌市举办一次大型滑沙节,当上百名滑沙爱好者一齐从山顶顺坡滑下,整个山体发出雷鸣般的轰鸣声,五公里外的城内都能清晰的听到这一声音。
沙漠摩托越野车队
爬沙山可不容易,走五步滑下来三步,很快我们就总结出经验,要么沿着山脊走,要么踩着别人的脚印窝走,否则相当费力。
看着也就十六、七岁,已经开着摩托谋生了。
沙漠中的舞者
驼影
月牙泉,在风景照片中都看到过,当时多么向往,今天月牙泉就在我们脚下。
月牙泉在鸣沙山下,古称沙井,俗名药泉,景区内的罗布麻、枸杞等药材很多,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晓彻”。
月牙泉旁边的沙山犹如被刀雕刻过一样
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 月牙泉有四奇:月牙之形千古如旧、恶境之地清流成泉、沙山之中不淹于沙、古潭老鱼食之不老。
有点意思的指路牌
路灯上的奇怪文字
从未看到过这么多的骆驼
敦煌民俗博物馆
在此多停留几分钟,好好看看文字说明。
已经干涸的大泉河河床
我们带着虔诚、敬仰和崇敬的心情步入莫高窟的大门。
莫高窟,又称“千佛洞”,位于敦煌县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下,因地处莫高镇而得名。它是我国最大、最著名的佛教艺术石窟。分布在鸣沙山崖壁上三四层不等,全长一千六百米。
现存石窟492个,壁画总面积约45000平方米,彩塑佛像等造型2100多身。石窟大小不等,塑像高矮不一,大的雄伟浑厚,小的精巧玲珑,其造诣之精深,想象之丰富,是十分惊人的。
石栏内就是参观区域,每个旅游团配备一个专职导游,引导参观大约10个窟,每个人配有无线耳机,听导游讲解。绝对不能拍照。
以下照片均摄于莫高窟展示馆内的仿制石窟和壁画,应该和我们实地看到的没什么两样。
看了不少西方的教堂,但还是感到中国的佛堂博大精深,真是深不可测。洞窟内的佛像,最大者高33米,最小者仅0 看了不少西方的教堂,但还是感到中国的佛堂博大精深,真是深不可测。洞窟内的佛像,最大者高33米,最小者仅0.1米,均为泥制彩塑,分为单身像和群像,造型生动、神态各异。
敦煌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它和别的宗教艺术一样,是描写神的形象、神的活动、神与神的关系、神与人的关系以寄托人们善良的愿望,安抚人们心灵的艺术。
因此,壁画的风格,具有与世俗绘画不同的特征。著名的敦煌壁画有九色鹿救人、释迦牟尼传记、萨锤那舍身饲虎等著名的壁画故事。
壁画除佛教题材外还绘有出资建造石窟的供养人像和耕作、狩猎、捕鱼、婚丧、歌舞、杂技、旅行等生产、生活情景。
壁画中多为黑色,其实是因为年代久远,色彩退去,露出黑底色的缘故。
敦煌壁画中描述了前秦2000多年以来历代的佛教文化、历史、生产、战争和生活等场面,不听导游讲解根本不知道看些什么,只能感叹自己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浅薄。
买了一套中日联合摄制的大型六集纪录片《敦煌》DVD,它详细介绍了30个最精华的石窟和壁画,回去再好好回味。
三危山是敦煌历史的一座名山,是敦煌文明历史的发源地,据山海经记载,三危山是神鸟三青鸟居住的地方,三危山隔大泉河与莫高窟毗邻,莫高窟则因三危山之佛光而建,
远处的破旧的石窟是当年画工们居住的地方
在这戈壁荒沙滩中这几朵小花显示了人类文明的无限生命力,也给大漠荒原平添了几分生机。
在莫高窟展示馆内,右边是原样复制的七个最经典的石窟和壁画,左边是图片介绍和实物展示。
当年莫高窟年久失修,破败不堪的照片。
发现藏经洞的道士王圆箓,人们将永远记着他。
这四张照片讲述一位文物工作者,从年轻的姑娘起一直在此工作到老年的故事。她将其毕生都奉献给了敦煌石窟和壁画的考古、保护和修复事业。
左边是未经修复的样子,右边是经过精心修复后的样子。
通过丝绸之路,由印度传过来的部分佛像。
当晚,我们观看了《敦煌神女》,大型歌舞杂技艺术表演。
带来的长焦镜头派上了大用场,效果还过得去。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