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堅明 台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 2007/03/26 能源技術服務專業人員訓練班演講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Advertisements

全球气候变化及清洁发展 机制介绍 天津排放权交易所 2009年9月
能源經濟與政策 ENERGY ECONOMIC & POLICY
APEC組織架構圖 APEC經濟領袖會議 (AELM) APEC企業諮詢委員會 (ABAC) APEC年度部長會議 (AMM) 專業部長會議
新通識教育科.
京都議定書與企業之關係 林副署長達雄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94年5月25日.
全球暖化 製作人:五年一班 王小明.
Bank 3.0 證券產業發展趨勢 與數位化應用 富邦證券 副總經理 郭永宜 (行銷暨商品督導)
當代西方思潮課程綱要--氣候變遷:進入暖化的世界
呂鴻光 執行秘書 溫減管理室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2009年1月
京都議定書 教科四 侯儀庸 教科四 蔡政諭.
全球暖化.
企業說明會 (台灣水泥公司) 活動宗旨 為提供貴校應屆畢業生踏出校園之前,能對產業發展與就業機會有更深一層的認識,本公司將舉辦企業說明會,藉此分享產業動向並讓社會新鮮人定位屬於自己的職涯方向,並充分展現學校與產業之合作,一同提升國家青年人才之發展。 專業類別與對象: 機械、電機、化工、材料、資源工程、地質、地球科學、工業工程、土木…等相關系所。
綠色旅遊 Green tourism 在台灣的趨勢與導遊發展
我國溫室氣體減量承諾: 「國家自定預期貢獻」(INDC)草案
第四章 資金成本.
劇變環境下的投資機會 台新投顧 李鎮宇博士.
能源轉換形式及能源政策概述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 簡報者:蔡宏達 資深經理
Patent Search & Analysis (專利檢索與分析)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的定義 1-1 電子商務的特性 1-2 電子商務的演進 1-3.
企業願景 經營報告 報表分析 經營介紹 企業概述. 企業願景 經營報告 報表分析 經營介紹 企業概述.
無線射頻識別系統(RFID) 基本原理及發展與應用
訂定本市溫室氣體減量目標 規劃說明 104年12月22日 1.
2013年全球股價、原油、黃金及波動率指數(VIX)
葉寶文 從經濟觀點 漫談環保與生活 東吳大學 綠色科學與永續發展學程「綠色科技與永續發展」課堂講座 清雲科技大學 財務金融系
COMPUTEX TAIPEI 2014 指導老師 陳敏全 國企4B 王心眉 林惠萍 國企3A 陳韻惠 劉佳其.
第5章 5-4 溫室效應與全球暖化.
京都議定書 為了抑制人為溫室氣體的排放,防制氣候變遷,聯合國於1992年地球高峰會舉辦
GZ Disc 2017 產能規劃 presented by:ck wei Date Updated:
網路安全技術 OSI七層 學生:A 郭瀝婷 指導教授:梁明章.
綠色科技與永續發展 第三講:永續發展、環境政策分析與管理
第六組 許茹雯 李翔雲 王秀旬 張碩峰 麥嘉容 廖子誠
Dr. Rational You IEK/ITRI 2002/07/02
創意管理 一. 組織設計與創意 1.各種組織設計對創意之影響 3hrs 2.團隊的建立(成員組合考量) 3hrs 3.團隊的溝通 3hrs
認識能源 ---你我都是節能小尖兵 泰安國小 郭冠妤製作.
議程大綱. 議程大綱 微軟在雲端服務已經耕耘超過15年 Windows Live – 雲端應用的最佳典範.
我國與主要國家能源供需、CO2排放比較(1/4)
 全球暖化 全球暖化的因應之道.
數位學習評鑑期末專題 國內案例分析.
主講人:郭訓德 副教授 作者:郭訓德 彭克仲 戴劍鋒
中華民國企業永續發展協會 溫室氣體減量投資研議小組召集人 中鼎工程公司 劉國棟
2011清大電資院學士班 「頂尖企業暑期實習」 經驗分享心得報告 實習企業:工研院 實習學生:電資院學士班 楊博旭.
經濟學 學經濟.
Dr. Rational You IEK/ITRI 2002/03/01
全球暖化 自然組 第三組 組員:楊凱翔、呂家萱、黃思賢.
水與綠建設計畫 滾動式檢討報告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93年7月1日.
台灣產業結構變遷之探討 2006/10/31 報告者:蔡宜君.
國立成功大學(農業) 報告人 協同主持人 林翰佑
中國科技大學 科技與永續環境 優質通識學生學習檔案 授課教授:方慧 教授 學生:廖雯玉 學號:
人類的石油年代.
簡簡任技正慧貞 空氣品質保護及噪音管制處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九十二年九月二十五日
三福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季法人說明會 第三季法人說明會
第 7 章 主要商業功能.
九十學年度實務 專題報告 指導老師: 高玉芬 老師 學生: 張駿呈 張書嘉 林正浩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德銳、丁一顧、李俊達、 簡賢昌、高紅瑛
巨庭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107年法人說明會 股票代碼 : / 12 / 12
報告人:黃 宜 純 校 長 日 期:106年4月20日.
全球環境的變遷 溫室效應與全球暖化現象 臭氧層的破洞 森林的消失 物種快速滅絕 酸雨的危害 人為沙漠.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財務資訊分析.
組長:黃天翀(4A 30) 組員:李澤城(4A 18) 鄭俊謙(4A 4) 陳嘉樂(4A 2)
花王集團.
貳.企業願景、使命與目標(1/3) 願景 利害關係人 內部利害關係人 外部利害關係人 高階領導者必須創立一種以顧客為焦點的、清晰可見的價值
Introduc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upport Services for Secondary Schools 中學校本課程發展支援服務簡介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econdary)
企業家如何創新? Q 你還記得,熊彼得所說的「企業家」為何意涵? 你還記得,熊彼得所說的「企業家」為何意涵?
第一章 電子商務簡介 第一篇 電子商務概論篇.
智慧運輸(ITS)推動成果及未來展望 行政院交通部
電能領域修課流程圖-碩士班 一上 一下 二上 二下 畢業出路 電力系統產業 例如: 台電公司 中鼎顧問 中興顧問 長生電廠 大潭電廠
京都議定書的簡介 參考網站: 地球發燒了! 京都議定書的簡介 參考網站:
營運模式.
台灣全球運籌發展協會 亞洲供應鏈助理管理師證照課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李堅明 台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 2007/03/26 能源技術服務專業人員訓練班演講 國際溫室氣體減量與能源政策分析 李堅明 台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 2007/03/26 能源技術服務專業人員訓練班演講

目錄 前言 溫室氣體排放、全球暖化與因應對策 國際先進國家因應與能源對策 自願性節能與溫室氣體減量協議國際比較 清潔發展機制發展現況 台灣近10年能源密集產業能源與二氧化碳量成效檢視 結語

前言

IPCC(2007)最新報告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的「跨政府間的專家小組」(IPCC)於2007年2月2日提出的第四次科學性報告指出 過去100年平均溫度已上升0.740C,且溫室氣體以當前的趨勢持續排放,未來二十年,平均每十年溫度將增加0.20C,至本世紀末(2100年),大氣溫室氣體濃度將相較於工業革命前的濃度增加兩倍,平均溫度將上升30 C。 國際上應協議工業化國家採行更嚴格的總量管制,並誘導開發中國家限制其排放量,以及加強調適(adaptation)政策與措施的擬定。

IPCC(2007)最新報告 UNFCCC秘書長帝鮑爾(de Boer)先生(2007)認為因應氣候變遷的關鍵課題,取決於政府是否制定驅動經濟體系邁向綠色生產與消費的誘因機制,並確信建構市場基礎(market-based)的政府工具將是最具成本有效的因應策略。 為了確保發展中的「碳市場」(carbon market),應加速「後京都」(post Kyoto)的協商,如果缺乏長期的減量協商承諾,將會提高碳市場風險,屆時將不利全球溫室氣體減量目標的達成。

GHG 排放趨勢1990–2004 / 2000–2004 +11.0 –3.3 –36.8 依據UNFCCC(2006)最新統計資料(Key GHG Data, 2006),指出附件一國家(1990~2004)GHG排放減少3.3%;其中經濟轉型國家減少36.8%,而非經濟轉型國家(工業化國家)則成長11.0% 2000年以後,GHG成長2.4%,其中,EIT成長4.1%;non-EIT成長2.0% 6 6

附件一國家部門GHG 排放變化趨勢 1) 產業製程、農業與廢棄物利用政策措施、經濟結構改變及技術提升等,成功降低溫室氣體排放 2) 然而,能源部門的減量幅度(-0.4)相當有限 7 7

部門年溫室氣體排放(全球) 8 8

國際能源相關政策與投資現況 單位:百萬美元 9

溫室氣體排放、全球暖化與因應對策

溫室效應(Greenhouse Effect) 資料來源:美國環保署(2006)

全球暖化成因之影響 大氣層中的氣體,如水汽及二氧化碳,幾乎不吸收可見光波段的太陽輻射(或稱短波輻射),但是卻很有效率地吸收紅外線波段的太陽輻射(或稱長波輻射),因此,穿透大氣層的太陽輻射(大部分為短波輻射,少部分為長波輻射),約有47%為地表吸收,23%為海洋吸收及微量儲存在植物內以便進行光合作用,此外仍有約30%為地表反射,在反射回大氣中之長波輻射約有75%無法穿透大氣層而為大地吸收,使得地表溫度提高,稱為溫室效應(greenhouse effect)(O’callaghan,1993)。

六種溫室氣體性質比較 溫室氣體 GWP 排放來源 CO2 1 化石燃料燃燒、砍伐(燃燒)森林 CH4 21 垃圾場、農業、天然氣、石油及煤礦、家畜排泄物管理 N2O 310 氮化物肥料使用 HFC-23 11,700 滅火器、半導體、噴霧劑 SF6 23,900 電力設施、半導體、鎂製品 PFCs 6500~9200 鋁製品、半導體、滅火器 註:GWP: 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溫室氣體排放趨勢 過去150年(1850-2000)土地使用改變導致 約有1,550億tC(約佔25%)排放至大氣

全球CO2會計帳快速失衡 (單位十億噸CO2) 化石燃料使用(6.3  0.4) 土地利用改變淨排放(2.2  0.8) 海洋吸收(-2.4  0.7) 碳匯(-2.9  1.1)

過去100年全球溫度變化趨勢 過去百年來台灣經歷了全島性的暖化現象,與全球暖化趨勢 一致,但氣溫上升速率(1.0-1.4oC/百年),卻遠大於全球 平均值(0.6oC/百年)。

全球溫度變化預策 1995-2004年平均溫度 2070-2100年平均溫度

人類活動與氣候變遷的DPSIR關係 GHG濃度 平均溫度改變 (壓力指標) (狀態指標) GHGs排放 (直接驅動力) 累積 衝擊 氣候變遷效果(衝擊指標): 對人類及自然系統衝擊 調適 減緩 氣候政策措施(回應): 綠色生產與消費政策 人類活動(間接驅動力): 能源生產與消費 及工業與農業生產

國際氣候變遷政策架構 550ppm(2100) 穩定大氣層溫室氣體濃度 京都議定書 訂定可接受的執行法則 全球環境財產權界定 CDM JI 京都型態 密集度指標 人均排放量指標 部門減量指標 多階段減量目標 調合政策與措施 後京都時期 全球環境財產權界定 為達成減量目標 CDM JI ET 貿易自由化與 環境保護 建立有效率的交易市場 衝突? 有效遵約機制 國際氣候變遷政策架構

全球減量水準與時機規劃(IPCC,2001) CO2濃度(ppm) 累積排放量(GtC)(2001~2100) 全球排放高峰年度 全球排放減量年度 450 365-735 2005-2015 <2000-2040 550 590-1135 2020-2030 2030-2100 650 735-1370 2030-2045 2055-2145 750 820-1500 2040-2060 2080-2180 1000 905-1620 2065-2090 2135-2270

UNFCCC目標(IPCC,2001) 目標: 控制大氣溫室氣體濃度至2100年時,達到550ppm,亦即控制溫度最高上升20C,估計之衝擊成本:GDP減少0.1%~2%(2100年) 因應策略: 相對脫鉤(relative decoupling)期: 2001年~2030年 絕對脫鉤(absolute decoupling)期: 2031年~2100年

UNFCCC減量目標示意圖 主要措施: 社會行為改變 技術創新 市場經濟制度與工具 絕對脫鉤 相對脫鉤 溫室氣體排放量 2030 溫室氣體排放軌跡 絕對脫鉤 相對脫鉤 | | 年 2001 2030 2100

UNFCCC之氣候策略 源頭能源替代:發展替代能源(廢棄物燃料與生質能源)與減少能源投入(減量、回收與再利用) 製程能源效率提升:能源管理(能源服務業)及設備更新 管末CO2捕捉:回收二氧化碳排放

優先發展的技術(能源部門) 能源效率(efficiency):提升電力與運輸部門單位能源使用之服務效率 替代能源(alternative energy):增加使用低碳能源(天然氣)及無碳能源(核能與再生能源)與加強其技術發展 碳固定化(carbon sequestration):加強不同能源傳輸階段之碳回收與固定化技術發展 24

地質碳固定化(或封存)技術 廢煤田儲存 廢油田儲存 深鹽田層儲存 25

海洋封存技術 26 資料來源:IPCC(2005)

UNFCCC之氣候政策工具 財政工具:技術創新、新及再生能源發展 市場工具:例如排放交易 自願性減量措施:工業部門與運輸部門 管制與標準制定:效率標準、環保標章 環境教育:資訊、教育與公共認知 研發:能源效率、替代能源科技與碳回收與固定化技術

IEA(2006)能源科技展望 加速科技情境(Accelerated Technology Scenario, ACTs) 加強運輸、工業與住商部門的能源效率提升 低碳發電結構(核能、再生能源、天然氣與碳捕捉) 增加道路運輸之生質燃料配比

科技創新效果(2050)推估 終端能源效率科技創新,可降低24%能源消費(2050年相較於基準情境) 電力需求減少三分之一(相較於2003年),相較於2003年仍成長50% 石油節約量相當於2003年一半消費量,約減少56%的基線推估水準 29

科技創新減量效果(2050)比較 提升能源效率,約可降低31~53%CO2排放量 CO2捕捉與封存的減量效果約為20~28% 燃料轉換效果約占11~16% 再生能源發電效果約占5~16% 核能發電效果約占2~10% 運輸部門的生質燃料效果約占6% 30

產業部門能源效率國際比較 Energy /GDP 31 資料來源:聯合國(2006)

國際先進國家因應對策 德國 英國 美國 日本

德國溫室氣體減量目標與策略 德國減量目標: 京都目標(2008~2012):8%減量 國內目標(2008~2012):21%減量 聯邦環保部推動兩階段「國家氣候保護計畫」(National Climate Protection Programme, NCCP):以永續能源發展為核心 2000年推動第一階段 2005年推動第二階段

德國近10年來的溫室氣體排放趨勢 德國近10年(1900~2004)溫室氣體排放降低17.2%。 單位:百萬噸CO2當量 資料來源:UNFCCC(2006), Key GHG Data

永續能源政策 具體形式的氣候保護措施,2000年制定『氣候保護計畫』(Climate Protection Programme),至2005年達到25%CO2減量 執行廢除(phase-out)核能計畫(2001/06/11) 發展再生能源:制定『再生能源法』(Renewable Energy Act, REA),提供市場誘因,設置太陽能屋頂(約100,000 個)及太陽能光電板系統,促進再生能源先進技術發展 促進能源節約與能源效率之執行成效,2001年5月聯邦內閣制定『節能法』(Energy Conservation Ordinance),要求建築物節能30%

永續能源政策(續) 透過綠色租稅改革,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擴大汽電共生計畫 採行節能導向政策:由供給端移轉至需求端 補貼既存建築物CO2減量計畫 1996年推動19個產業公會「德國產業保護全球暖化」宣言 能源技術的研發,1998~2002年約提撥604百萬歐元於,能源合理使用、再生能源及能源節約技術的研發

英國溫室氣體減量目標與策略 英國減量目標: 京都目標(2008~2012):8%減量 國內長期目標(2050):60%減量 英國環保、糧食與鄉村部推動「英國氣候變遷計畫」(UK Climate Change Programme, UKCCP): 2000年推動第一階段 2004年評鑑第一階段績效

英國近10年來的溫室氣體排放趨勢 英國近10年(1900~2004)溫室氣體排放降低14.3% 單位:百萬噸CO2當量 資料來源:UNFCCC(2006), Key GHG Data

英國溫室氣體減量策略規劃 改善企業能源使用、刺激投資與降低成本 氣候變遷稅(climate change levy):提升能源密集產業能源使用效率 英國國內排放交易制度 碳信託基金:利用氣候變遷稅於成本有效措施與低碳科技研發 氣候變遷辦公室(climate change project office):協助企業海外減碳投資計畫 能源標章及能源效率標準 整合其他污染防治與控制措施

英國溫室氣體減量策略規劃(續) 降低運輸部門溫室氣體排放:提高新車燃油效率 提升住宅部門能源效率: 與電力及瓦斯(或天然氣)公司簽署能源效率承諾 改善舊社區空調系統 提升建築物能源效率標準 降低農業及森林部門溫室氣體排放及提升碳匯成效 降低肥料使用 鼓勵使用生質能

英國溫室氣體減量策略規劃(續) 政府部門扮演領導地位:政府辦公大樓、學校及醫院訂定更高能源效率標準以及擴大政府綠色採購 制定再生能源發展目標:每年支出10億英鎊發展再生能源,至2010年達到10%再生能源發電目標 衝擊評估與調適政策 國家氣候變遷與社經影響模擬 建立衝擊與調適成本評估模式 教育訓練與公眾認知

2004的評鑑與新政策措施規劃 制定「能源政策白皮書」(energy white paper):明訂2050年溫室氣體減量60%之目標 溫室氣體與經濟成長脫鉤政策:1990~2002年已呈現脫鉤狀態,估計達到2050年之減量目標的經濟成本為降低0.5~2.0%GDP成長率 推動氣候變遷協定:與能源密集產業簽署減量協定(以減免20%氣候變遷稅為誘因) 參與EU排放交易計畫 提升國內能源效率:推動電力與天然氣能源效率協定 推動車商自願減量協議:參與歐盟、日本與韓國車輛製造商之自願性減量協議

2007「碳預算」計畫 英國政府達到2050年的60%減量目標,研擬二氧化碳減排管理的氣候變遷法案(Climate Change Bill),稱為「碳預算」 (Carbon Budget)計畫 減量目標(相對1990年排放量):2020年減排26%-32%;2050年減排60% 法律效力:行政部門 滾動目標:每五年設定一個減量目標,並隨時間而調整目標 推動策略 提高能源效率:在家生產能源 投資低碳燃料與科技,例如碳捕捉與固定化,及風力、潮汐、及太陽能 行政部門每年需向國會報告最新進展

美國溫室氣體減量目標與策略 美國減量目標: 京都目標(2008~2012):7%減量(沒批准) 國內目標(2012):18%溫室氣體密集度 美國環保署推動「潔淨空氣與全球氣候變遷行動方案」(Clean Air and Global Climate Change Action Plan): 1993年「氣候變遷行動方案」 2002年推動「潔淨國內空氣品質」與「抑制全球氣候變遷」 2005年推動「亞太清潔發展與氣候夥伴關係」

美國近10年來的溫室氣體排放趨勢 美國近10年(1900~2004)溫室氣體排放成長15.8% 單位:百萬噸CO2當量 資料來源:UNFCCC(2006), Key GHG Data

美國溫室氣體減量政策與措施 抑制全球氣候變遷 推動排放交易,激勵潔淨技術創新 要求半導體與製鋁業及高溫室氣體排放產業削減溫室氣體排放量 建立全球共同標準的溫室氣體監測與登錄系統 促進再生能源與潔淨燃煤技術,以及發展核能 提升車輛燃料效率 提撥溫室氣體減量及科學研究經費 發展森林與農業的碳匯科技

美國溫室氣體減量政策與措施(續) 推動「氣候友善」(climate friendly)能源政策 建立安全、豐富與多元的能源供給系統 增加天然氣使用、提升電廠技術效率、以及維持水力與核能的適當規模 發展再生能源:排放土地取得障礙、融資研發、提供租稅減免、及再生能源配比 加強建築與工業能源使用效率 提高車輛燃油效率標準 加強碳固定化技術發展

美國夥伴關係發展 美國已與14個國家與區域組織,建立氣候變化夥伴關係,進行200多項相關計畫,包括潔淨能源科技以及GHG減排之政策措施 與澳洲、中國、日本、南韓及印度成立「亞太清潔發展與氣候夥伴關係」,發展環境友善科技,解決溫室效應問題 2006年編制1.98億美元於多邊合作工作,包括: 氣候變化科技計畫 氣候變化科學計畫 近程溫室氣體減量倡議

美國(2005)能源政策 美國總統布希於2005年8月簽署「2005年能源政策法」(The Energy Policy Act of 2005),該法案是美國近13年來最重要的能源法案 法案目的:激勵節能產品的市場需求 法案內容:針對消費者與企業主購買節能、環境友善與高能源效率車輛、器具、及建築物等,給予聯邦租稅減免 該法院已於2006年1月1日生效 49

美國(2005)能源政策(續) 項目 補貼內容 車輛 購買替代燃料、與燃料電池、及混合車輛可獲得250-3400美元/輛所得稅減免(依據效率與重量決定補貼額) 家庭器具效率改善 能源效率窗戶、隔熱材料、門面、屋頂及冷(熱)氣設備等,最高可獲得500美元租稅抵減 太陽能光電版及熱水器可補貼30%費用 企業 企業購買混合車輛及裝置節能建築設備,可享受租稅抵減 生質柴油與其他替代燃料 生質柴油與燃料酒精給予每加侖10%租稅抵減,生質柴油得補貼上限為15百萬加侖,燃料酒精的上限為30-60百萬加侖 裝置潔淨燃料加油設備補貼30%費用 建築物節能 裝置燃料電池及太陽能發電給予30%價格補貼 達到綠建築標準可獲得1.8美元/平方英尺補貼 50 資料來源:DOE(2006), The Energy Policy Act of 2005.

美國(2005)能源政策特色 利用補貼措施,達到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之目的 採行需求面補貼策略,透過「需求創造供給」,提高政策有效性 結合補貼與租稅抵減,具有高度誘因效果 補貼期效(兩年)稀少性效應(valid scarcity effect),激勵民眾提前購買意願 51

日本溫室氣體減量目標與策略 日本減量目標: 京都目標(2008~2012):6%減量 日本環保署推動「地球溫暖化對策推動大綱」: 1998年推動第一階段「地球溫暖化對策推動大綱」 2003年推動第二階段「地球溫暖化對策推動新大綱」

日本近10年來的溫室氣體排放趨勢 日本近10年(1900~2004)溫室氣體排放成長6.5% 單位:百萬噸CO2當量 資料來源:UNFCCC(2006), Key GHG Data

日本部門CO2排放與因應策略 資料來源: Sasanouchi(2005), Keudanren’s Voluntary Action Plan and Future Framework Beyond 2012.

日本溫室氣體減量政策與措施 第一階段減量政策與措施:產業減量為主 推動產業自願減量行動方案:透過經團連推動產業自願減量,初期訂定絕對量目標,後期改為相對量(CO2排放量、CO2密集度、能源消費及能源密集度)與絕對量目標並存 2005年試辦三年「自願性排放交易計畫」 第二階段減量政策與措施:住商與運輸部門減量為主

日本工業與住商部門節能措施與減量效果 部門 政策與措施內容 節能量 (萬公秉) CO2減量 (萬噸) 工業 促進工廠節能 2,010 6,050 引進高效率鍋爐 40 10 節能技術擴散與普及 50 150 住商 設備效率提升 540 3,040 擴大標竿機器範圍 120 90 促進高效率熱水器普及 110 消減待備電力消耗 開發高效率照明設備 180 建築物節能效率改善 860 3,560 推動家庭能源管理系統 290 推動商業能源管理系統 70 資料來源:本研究

日本運輸部門節能措施與減量效果 政策措施 提升車輛燃料效率 540 2,390 加強物流效率 180 470 推動在家上班 130 340 節能量(萬公秉) CO2減量(萬噸) 提升車輛燃料效率 540 2,390 加強物流效率 180 470 推動在家上班 130 340 推動海運運輸計畫 100 260 推動潔淨車輛硨 80 20 縮短國際貨運國內運輸距離 70 強化鐵路運輸計畫 50 150 改進營業車輛行駛模式 190 推動智慧型運輸系統 40

後京都(2012以後)日本因應策略 科技發展與擴散 短期措施:改善目前的BACT技術 中、長期:加強國際合作、採用新能源科技、能源科技創新 中、長程減量目標 利用PDCA方法有效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 定期評鑑減量進展 多樣性減量指標設定 應該允許不同國家設定不同減量指標(例如能源密集度或二氧化碳密集度) 沒有達到減量承諾國家不應接受處罰 透過各種型態倡議,加強公約架構的國際協商

國內政策措施與京都機制 法律與制度發展 政策能力建構日趨完備:制定各項法令與辦法 政策整合日趨強化:部門政策日趨差異 擴大溫室氣體減量政策與部門:政策組合 中央與地方分工:中央、地方與NGO夥伴關係 國內政策措施效果 跨部門政策措施:排放交易、碳稅(能源稅)與補貼、創新金融機制 能源相關政策與措施:再生能源發電配比、自願性減量協議(運輸部門)、住商部門能源績效(最小能源效率標準)、生質能推動政策措施(減免牌照稅) 非能源部門政策措施:生質能源推動、產業部門自願性減量 彈性機制與LULUCF 多數國家已完成參與京都機制的法律程序、管理機構(DNA)、及國家排放權分配計畫(NAPs) 各國建立登錄制度,英國已發展一套計算國家排放登錄軟體(已有16個國家取得登錄執照) LULUCF仍處資訊彙整階段(英國、日本與瑞士除外)

先進國際因應溫室氣體架構 中央主管機關 (環保署) 制定減量目標 制定整體因 應架構 部會協調與整合 制定法令 制定脫鉤政策 檢視脫鉤狀態 法令修訂 制定脫鉤政策 成本有效政策工具 科技發展 社會行為改變 檢討與修正 檢視脫鉤狀態 先進國際因應溫室氣體架構

國際先進國家溫室氣體減排管理政策架構 國家溫室氣體排放管理 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 經濟誘因工具 國際減量合作 (CDM, JI) 部門溫室氣排放盤查 產品與設備效率管制 排放交易 補貼 整合性產品政策(IPP) 推動自願性減量 再生能源 替代能源 碳封存 科技創新 國際先進國家溫室氣體減排管理政策架構

國際先進國家因應策略特色 以環保署為國家溫室氣體減量的主要機構,制定短、中、長期「國家氣候保護計畫」 減量方向 科技研發、市場工具導入、及社會行為改變 主要政策 提升能源效率、溫室氣體盤查、及推動自願性減量 主要措施與工具 效率標準、獎勵誘因(補貼與租稅)及排放交易制度

國際先進國家因應策略特色(續) 完備「整體因應策略架構」,調合部門減量措施與減量目標 建立「溫室氣體盤查機制」,提高溫室氣體減量管理能力 推動產業部門「自願性減量協議」,連結京都機制 建立與運用「排放交易制度」,成為國家重要的減量機制 制定「減量成效追蹤機制」,即時修改因應措施與適時提出新因應措施 能源效率、再生能源、新能源與二氧化碳固定化科技發展仍是因應策略的主軸 加強國民教育與宣導,提高國民認知

工業部門溫室氣體減量特色 初期以自願性協議為主,最終連結彈性機制,推動步驟如下: 建立工業部門溫室氣體排放清冊(盤查) 推動自願性節能與溫室氣體減量協議(搭配獎勵誘因機制) 連結排放交易與清潔發展機制(CDM) 64 64

自願性協議型態比較 自願性協議誘因機制比較 英國的成功經驗 日本自願性交易制度經驗 自願性節能與溫室氣體減量協議國際比較 自願性協議型態比較 自願性協議誘因機制比較 英國的成功經驗 日本自願性交易制度經驗

自願性協議的意義 由政府與產業簽署契約或協議 訂定節能或減量目標 一定期間的執行 搭配現行或未來管制或租稅誘因 66

產業參與自願性協議動機 獲得政府較優惠的政策 及早學習減量經驗(learning by doing) 滿足市場綠色產品需求 避免面臨更嚴格的管制措施 提高企業環保形象 67

自願性協議型態 完全自願性協議(completely voluntary agreement) 搭配未來管制或租稅誘因 搭配現行管制或租稅誘因 68

完全自願性協議 國家 協議內容 實施時間 澳洲 溫室氣體挑戰 1996~ 加拿大 產業節能計畫 1975-2003 芬蘭 提升產業節能協議 1997~ 法國 二氧化碳減量自願性協議 1996-2002 愛爾蘭 自行查核計畫 1994-1997 韓國 節能與溫室氣體減量自願性協議 1998~ 瑞典 節能計畫 1994-2002 台灣 能源密集產業自願減量協議 美國 氣候願景 2003~ 69 資料來源:Price(2005)

自願性協議搭配管制措施 國家 協議內容 實施時間 搭配未來管制或租稅誘因 德國 氣候保護協議 2000-2012 荷蘭 產業能源效率提升協議 1989-2000 日本 經團連環境自願行動計畫 1997~ 搭配現行管制或租稅誘因 加拿大 大型最終排放源協議 2003-2012 丹麥 1993~ 愛爾蘭 節能協議試辦計畫 2002-2003 紐西蘭 溫室氣體減排協議 瑞士 二氧化碳減排協議 英國 氣候變遷協議 2001-2013 70

搭配誘因機制型態與內容 搭配措施型態 內容 誘因機制 政府與公眾認可、資訊提供、協助與訓練、能源查核與評估、金融誘因、排放交易、放寬管制或租稅減免、降低能源稅或碳稅 處罰機制 較嚴格環境排放許可、提高管制標準、罰金、開徵能源稅或碳稅 資料來源:Price(2005) 71

完全自願性協議之普遍性問題 無法達到節能或減量目標 無法具備足夠客觀的評估方法,證明(或說服)其節能或減量目標的達成 反觀,搭配經濟誘因的VA,通常其節能或減量成效較高 72

英國成功經驗分析 英國政府為達到京都目標,於2001年推動48個能源密集產業「氣候變遷協議」(Climate Change Agreement, CCA),該協議具有兩項特色: 連結能源稅、氣候變遷稅及排放交易制度 完善管理系統(包括基線資料建立、減量目標設定以及正確的監測系統) 並由政府提供減量誘因(由政府出價,公司競標削減量)(宛如由政府採購(或補貼)削減量),總金額約215百萬英鎊(2002) 平均每削減一噸CO2的補貼約12英鎊(包括減稅) 73

日本自願性排放交易計畫 日本於2005年4月啟動國內「自願性排放交易計畫」(Japan’s Voluntary Emissions Trading Scheme, JVETS) 試辦三年(2005/04-2007/05) 第一年(2005/04~2006/03):設備引進期,合計31家工廠參與,補貼1/3設備費用,計算與驗證基準年(2002-2004年三年平均值)排放量 第二年(2006/04~2007/03):減量期,新增加58家參與,可以CDM/JI的減量信用抵減 第三年(2007/04~2007/08):驗證期,考量允許既存設備改善計畫

參與部門配比比較

實施內容 溫室氣體種類:僅包括CO2 基準年:依據過去三年平均排放量(直接排放),核配排放權,約為2.5百萬噸CO2當量 參與對象:工廠 登錄與驗證:參與者必須申報經驗證的排放量,驗證費用由政府承擔 如果沒有達到目標,政府將部分收回補貼 允許排放源交易及連結京都機制

清潔發展機制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CDM)

京都議定書生效與碳商品 京都議定書已於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碳」已成為一個真正的新商品 依據UNFCCC(2006)的估計,每年約有1,000億美元以CDM型態的綠色投資流向開發中國家 並推估至2012年約可創造120億美元價值的CERs

京都機制內容 CDM ET JI 項目 規範條文 第12條 第17條 第6條 規範對象 附件一與非附件一 附件一 目標 溫室氣體減量與永續發展 溫室氣體減量 減量信用 排放減量權證(CERs) 排放減量信用(ERCs) 排放減量單位(ERUs) 特色 避免碳逸漏 促進開發中國家永續發展 總量管制 成本有效性 促進經濟轉型國家永續發展 性質 計畫基礎 配額基礎 儲存機制 有(2000~) 有(至2012年) 沒有 適用期間 2000~ 2008~2012 碳匯 有 參與國 至少一國沒有減量責任 需有減量責任

溫室氣體減量管道 台灣 巴西 減量成本? 境內減量 境外減量

京都機制之型態 共同減量(JI) 排放交易(ET) 工業化國家 經濟轉型國家 附件一國家 清潔發展機制(CDM) 植樹造林(LULUCF) 資金與技術移轉 排放交易(ET) 工業化國家 經濟轉型國家 附件一國家 清潔發展機制(CDM) 植樹造林(LULUCF) 非附件一國家

CDM不是援助活動 $$$ 開發中國家 已開發國家 CERs 排放限制 CDM計畫 永續發展 遵行成本有效性

小型CDM計畫 依據「17/CP.7決議文」的程序 再生能源計畫:最大產能15MW 提升能源效率計畫:降低能源消費最高達15Gwh 其他所有能夠降低人為溫室氣體排放活動:最高達15千公噸CO2當量

類型二:能源效率計畫示意圖 GWh BAU <15GWh project time 計畫啟動

小型CDM計畫適用項目 類型 項目 類型一: 再生能源 家計電力生產、企業機械能源、使用者熱能、系統電力生產 類型二: 能源效率提升 電力輸配效率、電力生產效率、特定技術需求面能源效率及燃料轉換效率、建築能源及燃料轉換效率 類型三: 其他降低溫室氣體 農業、化石燃料轉換、運輸部門排放減量、甲烷回收

小型CDM計畫適用領域 內容 項目 能源供給 能源需求 運輸 廢棄物管理 農業 碳匯 能源轉換、再生能源、既存電廠效率提升等 植樹造林、重新造林、森林管理、森林保護、土壤固化 碳匯 土地使用改變、動物排放甲烷廢棄物的再回收利用 農業 垃圾及廢水回收 廢棄物管理 降低運輸需求、運具型態改變、及燃料轉換 運輸 電燈、冷暖器、及運輸工具更新等 能源需求 能源轉換、再生能源、既存電廠效率提升等 電廠引進新技術(CHP)、輸配漏損 能源供給 內容 項目

CDM最新發展 2004年僅有1件CDM計畫完成註冊(或登錄),而2005年則有50件CDM計畫完成註冊,全球已有51件完成登錄,合計約17.9百萬噸CO2當量 2007/03/12已完成登錄547件,合計CERs達到117.5百萬噸 印度、巴西與墨西哥是登錄件數排名前三名的地主國,而登錄量前三名分別為中國、印度與巴西 英國、荷蘭與日本則是登錄件數前三名的投資國

地主國CDM登錄件數比較

地主國平均年CERs登錄量比較

投資國CDM登錄件數比較

CDM登錄型態件數比較

CDM登錄活動件數比較

CDM登錄區域件數比較

近10年來台灣溫室氣體 減量政策進展

台灣溫室氣體減量目標與策略 台灣減量目標: 1998年全國能源會議(2020):回歸2000年排放水準(221百萬公噸CO2) 台灣溫室氣體減量推動策略 1998年的「全國能源會議」 2005年的「全國能源會議」

台灣溫室氣體減量政策與措施 1998年的「能源會議」:以因應政策與措施為主軸,屬於「Top-down」規劃模式: 因應氣候變化綱要公約、調整能源政策與結構、調整產業政策與結構、提升能源效率與發展能源科技 制定188項行動方案:40項(21.3%)為實質減量策略,148項(78.7%)為能力建構 經建會負責管考:已完成164項,達成率87.2% 2005年的「能源會議」:以部門減量措施為規劃主軸,屬於「Button-up」規劃模式 建立行政管理機制:制定溫室氣體減量法、新設排放源納入環境影響評估、建立產業部門溫室氣體盤查 制定191項行動方案:58項(30.4%)為實質減量策略,133項(69.6%)為能力建構 針對上述行動方案制定每季部會內檢討會議、每年部會間檢討會議、以及每三年舉辦擴大檢討會議

台灣主要能源政策 穩定能源供應:發展再生能源及擴大天然氣使用 發展替代能源:推動酒精汽油與生質柴油 提高能源效率: 提高能源價格:油品價格調整、電價合理化 高效率發電設備:提高燃煤機組熱效率、推廣汽電共生 節約能源 政府部門用電零成長 能源查核與溫室氣體盤查 推動能源密集產業自願性節能與二氧化碳減量協議 推動能源服務業 輔導綠色能源產業發展 發展節能設備產業 發展潔淨車輛產業

2005年六大能源密集產業自願性節能協議與執行現況 單位:萬公秉油當量/萬公噸 產業 參加數 減量目標 CO2減量 節能量 2004年 2005年 鋼鐵 11 17.3 48 5.9 9.5 石化 64 83 240 159 37.2 水泥 13 32 89 24.6 26.1 造紙 16 4 11.2 18.4 17.6 人纖 22 2 10.4 4.6 2.5 紡織 6 0.7 3.4 0.27 1.28 合計 132 139 420 212.77 94.18 資料來源:經濟部工業局(200703/20)

鋼鐵業(1991~2004)能源與CO2密集度變化趨勢 單位:公升油當量/百元 公斤CO2/百元

石化業(1991~2004)能源與CO2密集度變化趨勢 單位:公升油當量/百元 公斤CO2/百元

電電業(1991~2004)能源與CO2密集度變化趨勢 單位:公升油當量/百元 公斤CO2/百元 101

紡織業(1991~2004)能源與CO2密集度變化趨勢 單位:公升油當量/百元 公斤CO2/百元

人纖業(1991~2004)能源與CO2密集度變化趨勢 單位:公升油當量/百元 公斤CO2/百元

水泥業(1991~2004)能源與CO2密集度變化趨勢 單位:公升油當量/百元 公斤CO2/百元

造紙業(1991~2004)能源與CO2密集度變化趨勢 單位:公升油當量/百元 公斤CO2/百元

能源密集產業不同期程能源消費年平均成長率比較 部門 1990-1998平均年成長率(%) 差異 (%) 鋼鐵業 7.2 0.9 -6.2 石化業 5.3 19.4 14.01 電電業 11.6 14.5 2.9 紡織業 4.5 -3.9 -8.4 人纖業 6.3 5.5 -0.9 水泥業 0.2 -1.3 -1.0 造紙業 1.4 -3.0 -4.3

能源密集產業不同期程CO2排放年平均成長率比較 部門 1990-1998平均年成長率(%) 差異 (%) 鋼鐵業 7.6 1.3 -6.4 石化業 8.1 22.1 14.0 電電業 15.9 17.1 1.2 紡織業 6.0 -2.2 -8.1 人纖業 9.7 4.4 -5.3 水泥業 0.9 -1.0 -1.9 造紙業 3.0 -0.9 -3.9

七大能源密集產業能源生產力成長率推估 產業別 1991-2004年平均成長率(%) 2000-2004年平均成長率(%) 2005-2010年推估年成長率(%) 造紙業 3.55 12.0 8.62 石化業 2.01 6.68 4.81 人纖業 -2.94 -9.23 -6.71 水泥業 -1.15 -3.69 -2.68 鋼鐵業 5.59 19.34 13.84 電機電子業 -2.24 -7.09 -5.15 紡織業 -2.59 -8.17 -5.93 資料來源:本研究

結語 ─ 溫室氣體管理策略 3Is策略(執行、改善與創新)方式,是產業界最佳的溫室氣體減量策略方向 透過溫室氣體盤查與環境會計,建制溫室氣體管理資訊系統,並導入知識管理(學習、分享與創新)系統,創造資訊的決策價值 落實自願性減量績效,創造碳管理附加價值 結合環境會計系統,正確評估企業產品碳排放量及減碳成本,作為綠色生產技術改變的參考依據 建立低碳生產方式與管理模式,降低整體產品碳密集度 將碳權納入資產管理的一環,參與國際碳交易活動,趨避風險 加強綠色投資(例如CDM),分散碳管理風險,創造碳管理衍生效益

企業碳經濟管理架構 建立盤查與環境 政府登錄平台 會計制度 建立資料庫與知識 編制永續發展 管理系統 報告書 經濟部 推動自願性減量 潔淨技術選擇 加強與利害 關係人溝通 申請補助 國際碳市場 提高碳風險管理能力 加強綠色投資(CDM) 創造碳商機 排放交易 企業碳經濟管理架構

未來應加強推動的節能政策 搭配自願性減量,推動能源密集產業節能設備汰舊換新計畫 政府部門省電設備汰舊換新計畫 推動境內清潔發展機制(CDM)試辦計畫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112

題目 請問構成「溫室效應」的六種溫室氣體?以及三種小型清潔發展機制(CDM)型態及適用項目?

答案:六種溫室氣體 溫室氣體 GWP 排放來源 CO2 1 化石燃料燃燒、砍伐(燃燒)森林 CH4 21 垃圾場、農業、天然氣、石油及煤礦、家畜排泄物管理 N2O 310 氮化物肥料使用 HFC-23 11,700 滅火器、半導體、噴霧劑 SF6 23,900 電力設施、半導體、鎂製品 PFCs 6500~9200 鋁製品、半導體、滅火器

三種小型CDM型態 再生能源計畫:最大產能15MW 提升能源效率計畫:降低能源消費最高達15Gwh 其他所有能夠降低人為溫室氣體排放活動:最高達15千公噸CO2當量

小型CDM計畫適用項目 類型 項目 類型一: 再生能源 家計電力生產、企業機械能源、使用者熱能、系統電力生產 類型二: 能源效率提升 電力輸配效率、電力生產效率、特定技術需求面能源效率及燃料轉換效率、建築能源及燃料轉換效率 類型三: 其他降低溫室氣體 農業、化石燃料轉換、運輸部門排放減量、甲烷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