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第五章 中華民國的建立與發展 第二節 新文化與新思潮 周玉翎 老師 yuling.h976@msa.hinet.net 95課綱 歷史科第二冊(中國史) 第五章 中華民國的建立與發展 第二節 新文化與新思潮 周玉翎 老師 yuling.h976@msa.hinet.net 板橋高中歷史教師 歷史學科中心教學資源研發推廣小組
新文化與新思潮 一、「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定義: (一)廣義=「新文化運動」,指文化思想方面的運動 。 (二)狹義:指民國八年五月四日的五四愛國運動,是場政治運動。
二、民國八年的五四運動 山東問題: 1.清末瓜分風潮:光緒23年,德國強佔膠州灣,佔有山東。 2.民國四年「五九國恥」:袁世凱為稱帝而向日本妥協,簽「二十一條」。 3.民國六年「西原借款」:段祺瑞,為向日本借款以掃除國內敵對勢力。
二、民國八年的五四運動(續) 4.民國八年巴黎和會: 英、法、美 偏袒日本,中國代表迫於國內反對聲浪,未簽字。 5.北京學生運動: (1)口號:「內除國賊,外抗強權」。 (2)蔓延至上海等各大城;參與者由學生擴及工商界。
五四運動的白話文宣傳---羅家倫撰寫 現在日本在萬國和會要求併吞青島,管理山東一切權利,就要成功了。他們的外交大勝利了,我們的外交大失敗了!山東大勢一去,就是破壞中國的領土。中國的領土破壞,中國就亡了。所以我們學界,今天排隊到各公使館去,要求各國出來維持公理。務望全國工商各界,一律起來,設法開國民大會外爭主權,內除國賊。中國存亡,就在此一舉了。今與全國同胞立兩個信條道:中國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斷送!中國的人民,可以殺戮,而可以低頭!國亡了,同胞起來呀! 資料來源:三民教學資訊網
三、新文化運動的性質:啟蒙+救亡 1.從自強運動到戊戌變法: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2.新文化運動:思想層次的改造 →最終目的乃是「國民性的改造」、使中國社會進步起來 、富強起來,不再受外國欺凌。 新文化運動:以「啟蒙」來達到「救亡」的目的。
四、新文化運動的大將 1.蔡元培:北京大學→學風自由、多元。 2.陳獨秀:《新青年》(民初新思潮主要發表園地) 3.胡適:「重新估定一切價值」、白話文運動 4.魯迅:極力批判儒家思想(吃人的禮教),例:〈狂人日記〉、〈阿Q正傳〉 5.周作人:女權的提倡
五、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 (一)新思潮的引進: 1.德先生(民主)、賽先生(科學) 2.自由主義、個人主義、馬克思主義 (二)新文學的提倡: 文學革命與白話文運動 (三)婦女解放運動
六、白話文運動與新文學 (一)首倡者: 1.胡適:〈文學改良芻議〉,八不主義 「須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須講求文法、不作無病之呻吟、務去濫調套語、不用典、不講對仗、不避俗字俗語」 2.陳獨秀:〈文學革命論〉,三大主義 「建設平易的抒情的國民文學、新鮮的立誠的寫實文學、明瞭的通俗的社會文學」
六、白話文運動與新文學(續) (二)提倡白話文寫作的原因: 1.「語言」跟「思維」是聯繫在一起的,用文言文寫作,就 脫離不了用舊思維模式來思考。 2.文字是文學的基礎,先要做到文字體裁的大解放,才可以用新思想來創造新文學。
六、白話文運動與新文學(續) (三)影響: 1.報刊雜誌紛以白話文發行。 2.學校開始採用白話文教學。 3.白話文成為全國通行的官方語言。 4.白話文成為當代文學創作的主流。 重要作家:徐志摩、朱自清、魯迅、 沈從文、茅盾、巴金 、老舍等。
七、婦女解放運動 (2)民初:批判傳統婚姻制度、攻擊「三從四德」與男性至上的家庭觀、反對傳統貞操觀念(EX.周作人)。 (1)清末即開始:提倡女子教育、反對婦女纏足。 (2)民初:批判傳統婚姻制度、攻擊「三從四德」與男性至上的家庭觀、反對傳統貞操觀念(EX.周作人)。 (3)新女性:女生開始參與學運、男女同校制度建立、接受現代化教育、經自由戀愛選擇結婚對象、經濟獨立的職業婦女。
八、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影響 1.群眾運動抬頭 2.誕生政治新勢力:中共趁機深入勞工群眾,發展工運、社會集團產生。 3.民族覺醒 4.提倡新文學,使教育更普及、知識傳播快速。 5.社會輿論進展 6.儒家傳統觀念受到打擊
九、現代化的城市
九、現代化的城市(續) (二)上海 vs.北京 上海:現代化的大城市 北京:文化中心
九、現代化的城市(一):上海 1.道光22年(1842年)南京條約,開港通商 2.別稱:十里洋場、上海灘 3.租界:展現西方文化 4.現代化生活: (1)住:煤氣(1865)、 1920、1930年代,出現現代風格的高樓大廈。 (2)行:火車(淞滬鐵路)、電車、汽車
九、現代化的城市(一):上海(續) (3)公用設施:自來水、電燈、電報、公共電話、大清郵政總局(1896)、銀行(上海有「東方華爾街」之稱) 。 (4)文化事業: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全國最大的兩家書店) (5)租界區言論自由:革命與反政府活動的溫床。 (6)休閑娛樂(海派文化):良友畫報、鴛鴦蝴蝶派小說、海派京劇、電影、舞廳、咖啡館、酒吧、百貨公司。
◎鴛鴦蝴蝶派小說: (1)性質:言情小說,才子佳人的愛情故事。 (2)名稱由來:「卅六鴛鴦同命鳥,一雙蝴蝶可憐蟲」。 (3)風行地點:上海、天津。 (4)代表作家:張恨水。
九、現代化的城市(二):北京 1.中國首都,故較晚開放。(在20th C.初,不若上海繁榮進步) 2.城市生活風貌: (1)人力車(黄包車) (2)公共設施:路燈、郵局、公廁、電報、電話、自來水 (3)東交民巷:使館區 3.紫禁城 4.北京大學
十、城鄉差距 (一)生活:城市生活與鄉村生活的差異 城市:生活時間規格化、小家庭、西式服裝 鄉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二)經濟:城市繁榮vs.鄉村貧窮 城市生活:大眾文化流行 農村問題:土地分配不均、賦稅沉重 (三)老舍,《駱駝祥子》:描述由農村至城市謀生活的人力車夫祥子的一生---城市中的下層階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