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
学习要点 《新青年》的贡献和影响 五四时期中国新闻事业取得的成绩
一、《新青年》 1、《新青年》创办的历史背景和创办宗旨。 2、1915年9月15日创刊于上海,1922年7月终刊,创办人为陈独秀。 3、《新青年》的三个发展阶段。 4、《新青年》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宣传内 容。 5、《新青年》的贡献和影响。
为了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开展一个宣传 民主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启蒙运动 。 “盖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本 志天职,批评时政,为其旨也”。 ——《青年杂志》第一卷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原名庆同,字仲甫。安徽怀宁人。早年留学日本。1903年参加拒俄运动,旋又助章士钊主编报纸,曾参加反对清王朝和反对袁世凯的斗争。1915年创办《新青年》杂志,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1917年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1918年和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提倡新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20年,在上海建立中国共产党发起组,进行建党活动。在国共合作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犯了严重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错误,使革命遭到失败。1927年,在中共“八七”会议上被撤消总书记职务,1929年11月,被开除出中国共产党。1932年,在上海淞沪会战中,支持抗战,谴责蒋介石卖国独裁,被国民党政府逮捕。1938年,被王明、康生诬陷为日本间谍,从此与中共彻底决裂。1942年5月,于四川江津病逝。
(1)1915年9月—1917年12月,陈独秀主撰阶段 (2)1918年1月—1920年5月,编辑部同人轮流主编阶段(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胡适、李大钊等) (3)1920年9月—1922年7月,上海发起组机关刊物阶段
A、1920年9月改组,加强社会主义的宣传,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报刊之一。 B、改组后的《新青年》,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了积极准备。
(1)高举民主的旗帜:提倡自由民主,反对封建礼教,开展批孔运动。 (2)高举科学的旗帜: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3)发起文学革命运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1)促成了现代文化载体的转型。 (2)推动了现代政治文化的转型。 (3)促进现代伦理文化的转型。 (4)推动现代文化价值观的转型。 (5)造就了一个伟大的运动、一批人才,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作品。
A、白话文成为主流。 B、新标点符号开始使用。
A、以民主、科学启开封建蒙昧。 B、传播西方政治、国家学说,引发政治革新。 C、传播马克思主义,使现代中国政治文化的转型和社会转型,找到了一条革命的途径。
A、通过从西方与中国家庭、婚姻观的差异比较,倡导新风俗。 B、通过中国与西方道德观念的比较,宣传新道德。
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字守常,河北乐亭人。少年读乡塾。1913年东渡日本,次年考入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留日期间,积极参加反对袁世凯的活动。回国后,任北京《晨报》总编辑、《甲寅》日刊编辑,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从1918年下半年起,相继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讲演和文章,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揭开了宣传马克思主义新的一页。 1927年4月6日被奉系军阀张作霖逮捕,28日被害。
二、新的报刊宣传阵线的形成 1、《每周评论》和《新青年》的互相配合。 2、五四运动前后全国报界呈现立场一致的局面。 3、进步学生的办报活动积极。
(1)1918年12月22日创刊于北京,为一份小型政治时事评论报纸。 (2)《每周评论》在五四运动期间,发挥了积极的舆论先导作用。 (3)它是《新青年》的姊妹刊物,二者相互补充,各有特点,他们协同作战共同扫除新文化运动的障碍,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开辟广阔阵地。
(1)北京各报报道学生爱国运动,并发表言论支持。 (2)天津《大公报》记者胡政之是采访巴黎和会的唯一中国记者。 (3)上海各报进行集中报道。eg,《申报》、《神州日报》、《时报》、《时事新报》等。
(1)毛泽东和《湘江评论》:1919年7月14日创刊于长沙,小型周报,以宣传最新思潮为宗旨。 (2)周恩来和《天津学生联合会报》:1919年7月21日创刊于天津,三日刊日报,以评述为重点。 (3)恽代英和《武汉星期评论》。
三、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 1、诞生背景。 2、《新青年》的改组和《共产党》月刊的创办。 3、工人报刊的出现。 4、无产阶级通讯社的首创——中俄通讯社。 5、特点。
(1)1920年11月7日创刊于上海,李达任主编。 (2)为了建党需要而创办,宣传建党知识,积极探讨中国革命的纲领。 (3)与《新青年》配合,进行反对伪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论战。
(1)第一批工人报刊:《劳动界》、《劳动者》、《劳动音》等。 (2)工人报刊特点:应工人需要,由共产主义小组创办;小型、周刊;通俗,有工人特点;出版时间短,这些刊物主流是好的,也各有缺点。
(1)以向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者宣传马列主义为基本任务; (2)宣传鼓动和新闻报道工作是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的; (3)新闻宣传工作与建党工作紧密结合。
四、“五四”时期新闻事业发展小结 1、新闻工作进行了重大改革。 2、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开端。
(1)开创了自由讨论的风气。 (2)恢复并发展了政论传统。 (3)新文风的出现: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符号普遍推广运用。 (4)无产阶级新型报刊的诞生及副刊的革新。 (5)报纸版面编排和新闻采写业务的改进(向国外派驻记者及瞿秋白的苏俄采访 )。
A、上海《时事新报》——《学灯》副刊 B、北京《晨报》——《晨报》副刊 C、上海《民国日报》——《觉悟》副刊 D、北京《京报》——《京报》副刊
(1)1918年10月4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创立,蔡元培、徐宝璜、邵飘萍为核心人物。 (2)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是我国新闻学研究的开端,也是我国第一个新闻学教育团体。 (3)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刊物——《新闻周刊》。 (4)我国第一本中国学者撰写出版的新闻学专著——徐宝璜《新闻学》 (5)国际交流在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