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文学革命的胜利.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一编 伦理学概述 第一章 什么是伦理学 第一节 “ 伦理 ” 、 “ 道德 ” 概念的语义学分析 从伦理道德出发对人类行为和品质的分 类 伦理学的界定 伦理学或道德哲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道德学说的层次性及其分类.
Advertisements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一群激情洋溢的人物 一座激情四射的大学 一座激情四射的大学 一群激情洋溢的人物 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派探索救国道路一览表
第 15 课 新文化运动 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第一章 五四文学革命 主讲:任军.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第四章 “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 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深圳市坪山高级中学 李静.
第四章 新文化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主讲人:王涛 注:本章PPT的制作参考了华东师范大学 宋进 教授的相关资料,特此致谢。
初中历史课堂.
   —胡适先生.
第9课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新文化运动. 第9课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新文化运动.
我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可以说是一 半的欢欣,一半的叹惋。欢欣的是大 家对北大传统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这 个话题有兴趣,……叹惋的是半个世
課題一 學術思想的發展 認識中國學術思想的發展概況: 1)先秦學術百家爭鳴(主要認識 儒、墨、道、法四派的學說概要) 2)漢武帝的尊儒
李大钊 鲁迅 胡适 蔡元培 陈独秀 辜鸿铭 《兼容并包》 沈嘉蔚 《宽容》沈加蔚 1988.
座位排列(严格按方阵、学号就座) 空 位 旅 游 管 理 行 管 1 班 行管 2班 旅管 3班 旅管 2班 旅管 1班 讲 台 进门.
【温故而知新】 ? 简述鸦片战争后至1914年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仿行制度——维新变法;民主革命思想
《中国历史》七年级第二学期 第11课 新文化运动 上海市格致初级中学 袁文菁.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导入——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第9课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第一章 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五四文学革命的直接背景和动力是五四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九课 新文化运动.
敬告青年 陈独秀.
1917年鲁迅为北大设计的校徽 北京大学创始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1912年改为现名,是近现代中国进步思想和革命的重要阵地。你知道最早奠定北京大学这一地位的是什么重大事件吗?
联 想 天 地. 联 想 天 地 洋务运动 江南制造总局内生产大炮的厂房 戊戌变法 公车上书图.
新时代的先声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再认识 李德成
2015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中外历史上的思想家及思想解放运动.
× 思想.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课程标准: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开端 技术 制度 思想.
进入山东的日军 老照片 袁世凯称帝标准像 政治上:中华民国建立后,袁世凯却妄图复辟帝制;北洋军阀统治黑暗,帝国主义加紧侵略。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学历史 高中二年级上学期必修三第15课 新文化运动 主讲人 高宇 北京市昌平区第二中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课程讲解纲要 2003年4月.
第一章 文学思潮和运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感受历史,肩负未来.
20世纪初国民之灵魂 辛亥革命后中国百姓门户前的对联依然如旧  皇恩雨露深  帝德乾坤大 封建思想仍旧根深蒂固.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侯课 1.预习教材完成《学习指导》52页自主导学填空;并据此理清教材知识线索.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CET4 translation 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正对旅游产生兴趣,这是近年来的新趋势。年轻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可以归因于他们迅速提高的收入和探索外部世界的好奇心。随着旅行多了,年轻人在大城市和著名景点花的时间少了,他们反而更为偏远的地方所吸引。有些人甚至选择长途背包旅行。最近调查显示,很多年轻人想要通过旅行体验不同的文化、丰富知识、拓宽视野。
复习提问: 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如何做) 先进文化 健康有益文化 落后文化 腐朽文化 大力发展 支持 努力改造 坚决抵制.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五年规划 医路前行.
一 、重回五四:新文化的起源与神话 一、五四神话与历史三调 二、那一天:学生的五四 三、那年代:先生的五四 四、启蒙与救亡的歧途.
第9课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第9课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一、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袁世凯就任第一任大总统明信片 袁世凯祭天 袁世凯就任第一任大总统明信片 袁世凯祭天 上面左图是袁世凯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后发行的明信片,右图是袁世凯在天坛祭天,这是他为自己登基称帝做的一次彩排。请结合图片资料,阅读教材内容,谈谈你对新文化运动背景的认识。
第 22 课 新文化运动
兰花草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 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 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
第十二章 南京临时政府 1912年1月9日 教育部成立蔡元培首任教育总长。 教育部 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 历象
专题复习 中外思想解放运动 古陶一中 杨继风.
袁世凯称帝标准像 “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 袁世凯称帝标准像 “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又是中国人的抗争史、探索史。先进的中国人是怎样进行探索的? 物质 维新派 制度 革命派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课标要求 1、探究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过程、口号内容和评价。
第13课 伟大的开端.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单元复习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第11课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主权在民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 宗教之区别。 自由平等
第22课 引领时代的思考 ——欧洲启蒙运动.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一节 文学革命的胜利

一、《新青年》杂志 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起,易名为《新青年》,新文化运动以此为肇始。集中代表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特色。《新青年》阵地上集结的激进的知识分子主要从两方面推进思想启蒙运动,一是重新评判孔子,抨击文化专制主义,倡导思想自由;二是广泛引进和吸收西方先进文化。

二、陈独秀与《文学革命论》 陈独秀(1879-1942),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和旗帜,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驱,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行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

《文学革命论》 《文学革命论》于1917年2月发表于《新青年》,表明了更坚定的文学革命的立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新文学的征战目标,分别是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从内容到形式对封建旧文学持批判否定态度并从启蒙的角度抨击旧文学与“阿谀夸张、虚伪迂阔之国民性”互为因果,主张以革新文学作为革新政治、改造社会之途。

三、胡适与《文学改良刍议》 胡适1891.12.17—1962.2.24,汉族,安徽绩溪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其中,适与适之之名与字,乃取自当时盛行的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典故。

《文学改良刍议》 今之谈文学改良者众矣,记者末学不文,何足以言此。然年来颇于此事再 胡适四研思,辅以友朋辩论,其结果所得,颇不无讨论之价值。因综括所怀见解,列为八事,分别言之,以与当世之留意文学改良者一研究之。   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八事者何?   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四、钱玄同与刘半农

双簧信 文学革命初期,胡适、陈独秀的“文学革命”主张提出后,得到钱玄同、刘半农等人的响应,“但文学革命的主张,在思想禁锢的‘无声的中国’一时还没有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发难者们甚至有点寂寞。”于是,钱玄同化名“王敬轩”给《新青年》写信,模仿旧文人口吻,将他们反对新文学与白话文的种种观点、言论罗列出来。然后由刘半农写复信,对“王敬轩”(钱玄同)信中的内容逐一辩驳,从而在《新青年》发表了著名的“双簧信”,把真正的“王敬轩”之流引出来了,使《新青年》同人的批判有了对象,从而掀起了文学革命的高潮。

五、与守旧派的论争 林蔡之争:最早代表复古主义文学思潮出来反对文学革命的是林纾(琴南)。这位古文家极力反对以白话文代替文言,写了《论古文白话之消长》《致蔡鹤卿太史书》,对白话文运动大张挞伐,又在《新申报》上发表《荆生》《妖梦》等文言小说,影射攻击文学革命领袖。北大校长蔡元培在致林纾公开信中则重申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原则,李大钊、鲁迅也发文谴责"国粹家"历史倒退行为。林纾所代表的守旧派对新文学的反攻,并没有什么理论力度,只停留在人身攻击和政治要挟的层面,反而激起了新文学阵线义无反顾的抗争。

学衡派:反对新文学运动的封建复古流派。1922年1月创刊《学衡》杂志,标志着该派的诞生。代表人物为当时南京东南大学的教授梅光迪、吴宓、胡先骕。他们反对新文学运动,鼓吹文言优于白话,诬蔑白话“以叙说高深之理想,最难剀切简明”,极力主张言文不能合一。对此,鲁迅发表了《估学衡》,抓住一些实例以揭破此派“学贯中西”姿态下的窘迫,许多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的拥护者也先后撰文批驳“学衡派”的保守立场。 甲寅派:1925年章士钊复刊了《甲寅》杂志,反对白话文,为镇压进步学生运动制造舆论,维护反动军阀统治,抨击新文化运动。章士钊公然支持军阀争渡武装镇压民众,还提出“读书乃真救国”的口号,借以同反帝反封建的政治口号 相对抗;提倡复古,尊孔谈经,攻击新文学运动,激烈反对用白话文取代文言,甚至鼓吹恢复科举制。他利用手中的职权,下令小学以上学校读经,作文言文,极力宣扬封建思想。他的倒行逆施遭到鲁迅和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拥护者的痛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