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生活的塑造 (一)破除陋習 1.廢除「三惡」:吸食鴉片、辮髮、纏足 -採漸禁手段 (1)鴉片:1897年總督府收歸專賣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影 像 臺 灣影 像 臺 灣 授課教師:劉淑玲. 影像台灣系列 說 明 目標  增進臺灣歷史印象 年代範圍  1896至1900年 用途及資料來源  本教材為「影像臺灣」課程課堂輔助教學用  圖像部分摘自遠流出版社「臺灣百年時空歷史知識 庫」, 2006 年出版.
Advertisements

第三章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 第一節 日治初期統治政策與臺民反應. 臺灣民主國的成立與滅亡 臺灣人武裝抗日活動 臺灣總督府的統治策略 日治初期對臺灣的調查工作與基礎建設 日治初期對臺灣的文化與風俗改革 學習重點.
第一單元 – 繪畫、建築與雕刻藝術 第一章:什麼是藝術 第二章:認識藝術的構成元素 第三章:認識藝術的創作要素.
開 學 日 8月有幾天? 31天 開學日是幾月幾日? 8月30日 8月. 開 學 日 8月有幾天? 31天 開學日是幾月幾日? 8月30日 8月.
第七章 日治時期社會、文藝的新趨向 第二節日治時期的新文藝.
太陽_介面設計.
中國圖書分類簡表 500●社會科學類 000●總類 ●史地類 100●哲學類 800●語文類 200●宗教類
第七章 日治時期社會、文藝的新趨向 第一節 日治時期的社會變遷.
第三章 第三節 殖民統治下的社會變遷. 第三章 第三節 殖民統治下的社會變遷 第三章 第三節 殖民統治下的社會變遷 課前提問: 第三章 第三節 殖民統治下的社會變遷 課前提問: 1.臺灣是日本的第一個殖民地,採取一連串措 施以有效控制、鞏固臺灣。日本在台總督府, 對台人是平等待之?抑或以次等國民待之?
第三章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 第二節 社會文化的變遷.
木工藝-陳啟村 產設一甲 4A31C009 李侑珊.
台灣美術發展 台展三少年.
建構原住民知識體系 宏觀 長 中 微觀 田調、 短 資料採集 上層 理解.建構 中層 整理.分析 下層 教材 刊物 專家學者 資源中心 部大
2 杜威十進分類法 複習 000 總類 100 哲學及心理學類 200 宗教類 300 社會科學類 400 語文類 500 自然科學及數學類
第七章 日治時期社會、文藝的新趨向 第二節日治時期的新文藝
台灣國家公園巡禮 製作:翁顗棋.
屏東市K書地點 開放時間 地址 電話 介壽圖書館自修室 116 ●開放時間:08:00~21:00 ●休館日:國定假日 登記制(號碼牌)
如何透過學校課程培養小學生 的批判思考能力
The carnival of the animals
任課老師:黃如華 任教年資19年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教室分機:827
國立交通大學 蘭州大學 大陸姐妹校介紹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常見的傳染病.
P119.
第三章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 第二節 日治中期的政治與社會發展.
使用電子資料庫 搜尋臺灣史關鍵字.
觀光對環境的影響 王志明.
影片製作流程 構思劇本 影片主題 觀看對象 腳本安排 呈現方式 ….
文學院、管理學院、海科院 暨各系所 及通識教育中心
李紹唐 頁眉 1982年12月28日-2000年4月30日,在IBM臺灣地區分公司服務17年半,連續10次獲得IBM百分俱樂部獎,此記錄至今無人打破 2000年5月1日-2003年6月8日,擔任甲骨文臺灣地區分公司總經理(Managing Director) 獲Oracle 2次亞太最傑出表現獎 2003年6月9日-2005年10月16日,擔任北京甲骨文軟體系統有限公司華東暨華西區董事總經理一職.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塞   尚 法國人稱十七世紀為「大世紀」(1625~1700),因為此時期的法國在「太陽王」路易十四的中央集權統治下,握有凌駕歐洲諸國的政治主導權,而在藝術文化上,光耀史冊的歷史人物陸續登上歷史舞台,建構起延續至今的法國文化基礎。
美勞教學 他們在做什麼 幾米作品 水墨的家鄉 共六節.
藝術概論 Unit 3: 藝術的分類.
授課時間:2012年10月25日(四)16:30~18:20 授課地點:博雅教學館 405、406室
日治時代的社會變遷 社會的除舊布新 製作者:何宛蓁.
達利.
台灣的人口 教學者:李蕙娟 年級:二年級.
103年度校園檳榔危害防制 以健康促進模式介入輔導計畫 期中分享會
朝鮮 獨立 宣言書 美國 獨立 宣言書 比較 崔然鴻 在美 詩人.
臺灣現代主義小說 Reading Taiwan's Modernism Fiction 第一講:課程簡介
多元文化概論.
法學入門 第 1 單元:法學入門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1. 三姑六婆計算機 2. 流動FAX機 3. Card Talk 4. 搜尋引擎
經濟學 學經濟.
夏卡爾 (Marc Chagall) 的生平 夏卡爾 (Marc Chagall)的繪畫風格
翰林版五下社會 五、日本統治下的臺灣 -日本的殖民統治
六年級電腦科 KompoZer w3.dhps.tp.edu.tw.
義大利新寫實主義電影 新寫實主義 1940年代出現在戰後義大利, 反映當時社會現實狀況的電影.
台灣的畫家 六甲張朝佩.
107學年度第二學期高一校訂必修試行課程介紹 人文社會 專題探究 (12班) 數理研究 方法 (12班) 歷史組 (4班) 地理組 (1班)
周淑莉 老師 製作.
New Renaissance 新文藝復興運動
公共事務與公民教育學系 林韋汝 福岡教育大學 2014年10月~2015年2月
出貨標籤說明 神準科技.
競賽主題:農特產品包裝 作品名稱: 姓名: 學校/廠商名稱: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德銳、丁一顧、李俊達、 簡賢昌、高紅瑛
「全臺灣最忙碌的老人」 黃春明 課程編寫:李雅清
題目:心中最討厭的…… / 我喜愛 /理想的風景
中國近代史( ) 圖表分析.
建築發展 廁所的歷史. 春秋戰國 以前 約西元前 770 年 周朝 先秦 北宋時期 宋太祖趙匡胤.
打破父親的枷鎖!把拔的健康是全家的幸福~
新事業發展專題
仁濟醫院靚次伯紀念中學 花式跳繩學會 宗旨 學會成立及歷史 參與計劃 花式跳繩隊 跳繩練習 花式示範 聯誼活動 校內比賽 校外比賽 教學資料
第三章 臺灣文化教育發展.
夏卡爾 (Marc Chagall) 的生平 夏卡爾 (Marc Chagall)的繪畫風格
如何註冊「臺北e大」 委託 辦理.
社會﹝第一冊﹞ 單元十一:古早台灣人 單元十二:逐鹿台灣 單元十三:唐山過台灣 單元十四:大船入港.
社會領域教學 相關網路資源介紹.
音樂欣賞 (Music Appreciation)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現代社會生活的塑造 (一)破除陋習 1.廢除「三惡」:吸食鴉片、辮髮、纏足 -採漸禁手段 (1)鴉片:1897年總督府收歸專賣 1.廢除「三惡」:吸食鴉片、辮髮、纏足 -採漸禁手段 (1)鴉片:1897年總督府收歸專賣 1945.6才結束鴉片專賣 (2)辮髮、纏足 1

斷髮、放足運動 1.情形: (1)漢醫黃玉階成立「臺北天然足會」 (2)出現斷髮風潮-受中國 辛亥革命影響 (3)透過保甲制度推行斷髮、放足 2.成效: (1)民眾漸接受,也流行歐 美或日本樣式的服飾 和鞋帽 (2)女子放足後,加入生產行列,有助臺灣經濟 2

婦女纏足 3

(二) 醫療衛生的推廣:大幅降低死亡率 1.積極建造自來水和下水道 2.動員保甲組織,實施社區環境清潔活動 3.有效防治鼠疫、瘧疾、霍亂等傳染疾病 4.推行現代醫療制度-採行公醫制度 (三)守法觀念的養成   不許私刑,刑罰不因身分有差別 4

公醫診療所 日本治臺後,將近代醫學與公共衛生引進臺灣,建立完 整的公衛體制。圖為公醫正在為原住民婦女看診。 5

臺灣總督府高等法院 為日治時期臺灣最高的審判機關,院址為今司法院所在處。 6

(四) 守時與休閒習慣的形成 1.引進一週七天的星期制 (1)總督府規定星期日為例假日,每年另有 國定假日 (2)官廳、學校、工廠依規定制定作息時間 2.採用格林威治世界標準時間:1896年1月1日起 3.建立完整的全臺報時系統 民眾漸養成守時觀念 4.定時休假:休閒生活成為日常生活作息重要一環 7

臺北 新公園 新公園落成後,由於鄰近總督府,因而經常成為官方舉辦 各式活動的場所,也是民眾從事休憩的重要場所。 8

1932年雜誌上的臺北公車女車掌 9

文學的提倡 (一)詩社林立與民間文學的發展 1.性質:詩人以詩社來抒發不滿日本統治 2.三大詩社:(1)櫟社-中部(最具抗議精神) (2)南社-南部 (3)瀛社-北部 2.民間文學的發展 (1)提倡臺灣語文運動 (2)連橫《臺灣語典》、 《臺灣通史》 10

(二)新文學運動興起:開始於1920年 1. 背景:(1)政治、社會運動蓬勃發展 (2)受到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影響 2 (二)新文學運動興起:開始於1920年 1.背景:(1)政治、社會運動蓬勃發展 (2)受到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影響 2.鼓吹者: 張我軍撰〈致臺灣青年的一封信〉 鼓吹使用北平官話的白話文運動→ 批判傳統舊詩人,引發新舊文學的論 連橫 11

新文學創作 1.主題:關心臺灣人政治處境,農工大眾生 活、婦女地位及社會現實等 2.代表作家:賴和 (1)以臺灣方言俚語描寫社會百態 (2)被譽為「臺灣新文學之父」 3.以日文作品進入日本文壇: (1)楊逵:《送報伕》 (2)吳濁流:《亞細亞孤兒》 (3)呂赫若:《牛車》 賴和 12

賴和像 在中國 廈門行醫期間 ,受到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影響,曾加入臺灣文化協會擔任理事,1923年治警事件時 ,被捕入獄。之後積極投入臺灣新文學的創作。 13

《送報伕》 1932年發表於「臺灣 新民報」。 書中以一位在東京的 臺籍送報生所受的不 公平待遇,控訴社會 的不公與統治階級的 不仁。 14

藝術的發展 (一)雕塑:黃土水 1.以寫實技巧呈現鄉土情懷─「山地牧童」 入選日本帝國美術展 2.1930年「水牛群像」為最後代表作 (二)繪畫:臺灣總督府創設臺灣美術展覽會 1.畫家:(1)臺展三少年:陳進、林玉山、郭雪湖 (2)臺籍新秀:廖繼春、陳澄波 2.特色:(1)融合西洋畫、日本東洋畫和中國文 人傳統的水墨畫技法 (2)呈現臺灣文化的特色 15

水牛群像 黃土水喜好以水牛與山羊作為創作主題,「水牛群像」為其代表作品,現存於臺北市 中山堂 16

陳 進 合 奏 陳進於1934年完成,入圍日本第十五 屆帝展,描繪兩位女子演奏著曲笛及 月琴。

《三地門之女》 陳進於1936年完成。由畫中人物身上的琉璃珠首飾,可知其身分是排灣族的貴族婦女。蹲在一旁手持煙斗的婦人,生動顯示原住民抽菸的習慣。 18

林玉山作品〈蓮池〉 西元1930年林玉山 入選臺展第四回作 品之ㄧ。 其作品有著深厚的 中國繪畫、詩文傳 統,能以水墨畫 發展出寬廣、多樣 化的繪畫表現方式

郭雪湖作品〈圓山附近〉 在技法上接近山水畫,前景中拉高的農作物到菜圃高低排列,產生 了視覺的延展,為郭雪湖榮獲第二回臺展東洋畫特選作品

郭雪湖「南街殷賑」 描繪中元普渡時,臺北市 迪化街一帶街市繁華的景象,曾入選第四回臺展。 1930年繪,臺北市立美術館藏。 21

廖繼春作品〈有香蕉樹的院子〉 西元1928年廖繼春以這幅畫入選日本帝展。此畫最吸引人目光的,便是直立在前景的香蕉樹,英挺、茂盛、充滿活力。

(三)音樂 1. 江文也(1910~1983) 《臺灣舞曲》在德國 柏林舉辦的第11屆 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文藝競賽中獲獎 2 (三)音樂 1.江文也(1910~1983) 《臺灣舞曲》在德國 柏林舉辦的第11屆 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文藝競賽中獲獎 2.流行歌曲風行:以鄧雨賢為代表-四月望雨 (四)舞蹈-蔡瑞月 23

江文也 其作品多以臺灣風土民情 為主題,曾獲國際音樂比 賽獎項 ( 1936 年管絃樂曲 《臺灣舞曲》在德國 柏林 舉辦的第11屆奧林匹克運 動會的文藝競賽中獲得二 等獎,並榮獲大指揮家溫 格納爾銀牌獎 ) ,在當時 歐洲樂壇頗具知名度。 24

鄧雨賢(1906~1944 ) 鄧雨賢,臺灣 桃園 龍潭 人。作品約有五十餘首 ,較著名者如下:〈望 春風〉、〈月夜愁〉、 〈雨夜花〉、〈四季紅 〉、〈春宵吟〉、〈碎 心花〉、〈一個紅蛋〉 、〈對花〉、〈滿面春 風〉等等。 25

(五)戲劇、電影和廣播 1.戲劇: (1)日治初期─布袋戲、傀儡戲、皮影戲 (2)1920年代─ A.歌仔戲受民眾喜愛 B.新劇(文化劇)─ a.標榜:打破舊俗,以演劇教化社會 b.題材:諷刺時政、提倡政治改革 c.觀眾:多為知識青年 26

2.電影:1926年臺灣文化協會的「美臺團」 以它為啟迪民智之工具 3.廣播: 1930年代以後,成為民眾獲取時 事訊息與休閒的重要管道 27

美臺團放映電影會場 28

某一時期,臺灣的法律規定:「凡是向官府登記 在案,並繳納稅金者,即可合法吸食鴉片。」但 是具有「某種身分者」不准吸食,如供應這種人 吸食工具者,皆處以死刑。這裡所謂「某種身分 者」是指: (A)原住民 (B)荷蘭人 (C)日本人 (D)本島人 答案:C 解析:日本政府不准日人吸食鴉片,是為了維護 日人的素質與健康;至於臺灣人吸食鴉片,因能 增加日本政府稅收,因此並未嚴禁。 97學測

臺灣人原本習於「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規律,在日本統治臺灣以後,臺人對於時間觀念的認知較為精確,這與下列哪一項變化最有關係? (A)工廠與學校普及 (B)引進度量衡制度 (C)機械力取代獸力 (D)鐘錶行普遍出現 答案:A 解析:日治時期,總督府實施陽曆、星期制、世界標準時間系統,所有公私立機關都依此作息,使臺灣的民眾生活進入現代化,百姓也逐漸養成守時的習慣,而工廠與學校需依時間表作息,故其普及有助於時間觀念的建立。101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