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体液蛋白质检验                                人类白蛋白分子.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Advertisements

仪 器 分 析 实 验仪 器 分 析 实 验 主讲人:刘江涛 重庆师范大学 化学学院.
血液 BLOOD 血液 细胞内、外液 体液 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占体重的 60% 细胞直接生活的 液体环境,具体环境 内环境 为细胞内各种生化 反应进行的场所 组 织 液 4/5 血 浆 1/5.
第一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 生物体中的有机化合物 上南中学 张正国. 胰岛素 C 3032 H 4816 O 872 N 780 S 8 F e 4 血红蛋白 C 1642 H 2652 O 492 N 420 S 12 牛 奶 乳蛋白 C 6 H.
第四节 RNA 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RNA 的种类和功能 核糖体 RNA ( rRNA ):核蛋白体组成成分 转移 RNA ( tRNA ):转运氨基酸 信使 RNA ( mRNA ):蛋白质合成模板 不均一核 RNA ( hnRNA ):成熟 mRNA 的前体 小核 RNA ( snRNA ):
肝脏谷丙转氨酶活力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谷丙转氨酶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谷丙转氨酶作用于丙氨酸及 α- 酮戊二酸,生成谷氨酸与丙 酮酸。丙酮酸与 2.4- 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二硝基苯腙,此 物在碱性溶液呈红棕色,与经同样处理的标准丙酮酸比色, 求得丙酮酸的生成量以表示酶的活性。
植物生理 植物细胞生理基础 同工酶. 学习目标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Click to add title n here  掌握同工酶的概念。  了解同工酶的意义。
第二章 血浆蛋白质以及非蛋白 含氮化合物的代谢紊乱(一)
04蛋白质 大头婴儿.
第十一章 血 液 的 生 物 化 学 Hemal Biochemistry.
浙江爱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转铁蛋白测定试剂盒
第二章蛋白质的检测.
第二章 蛋白质与非蛋白含氮 化合物的代谢紊乱
肝脏的基本功能 肝脏的代谢功能(蛋白合成,血糖调节,脂类代谢,激素及维生素代谢) 肝脏的生物转化功能(解毒作用)
红细胞平均指数 P32 临床检验基础教研室 程杨艳.
实验二十七 磷、胆红素测定.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多发性骨髓瘤 MM(multiple myeloma)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检验科 王宇.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第三章 血 液 Blood.
3.5.2 过氧化物交联 缩合交联的优点: 缩合交联的缺点: 如何来制备高强度的硅橡胶? 如:管材,垫圈。 基胶流动性好;易于封装,密封。
第五章 蛋白质分析技术 王 英 蛋白质分析技术是用来分析蛋白质的含量、纯度、氨基酸组成和结构的技术。
水 肿.
二、骨髓和血细胞发生(概述) 出生前造血器官 卵黄囊 肝 脾 骨髓 出生后造血器官 骨髓 ——红、粒、单、血小板 淋巴器官 ——淋巴细胞
抗痛风药的作用、分类及典型抗痛风药的结构、理化性质和临床用途 蔡楚璇 广东省潮州卫生学校
碘量法应用与实例:维生素C含量测定.
第七节 维生素与辅因子.
药 物 分 析 实 验 实验三 典型化学药的特殊杂质 和相关物质检查.
生命的物质基础.
第二单元 免疫沉淀实验.
糖尿病流行病学.
食物中主要成分的检验.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1 No.3 血清总蛋白含量的测定 by:煜.明.奇.婷.远.
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测定 (Serum total protein、Albumin test)
第五章 蛋白质定量测定技术 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杜卫.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实验3 邻甲苯胺法测定血糖.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由中心离子和单齿配位体(如 NH3, Cl-, F-等)形成,分级络合
实验内容: (一)亲和层析法制备谷胱甘肽转硫酶 (二)测定酶活力、米氏常数和最大反应速度 (三)Folin-酚法测定蛋白质含量,计算比活力
第12章 蛋白质化学 生化教研室 夏花英 8403 课程代码:22680b57e1.
实验 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硅酸盐中SiO2、Fe2O3、Al2O3、CaO和MgO的测定
医学生物化学 傅海燕 基础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胚胎原位杂交检测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
基准物质(p382,表1) 1. 组成与化学式相符(H2C2O4·2H2O、NaCl ); 2. 纯度>99.9%; 3. 稳定(Na2CO3、CaCO3、Na2C2O4等) 4. 参与反应时没有副反应.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双重特性: 抗体活性 免疫原性(抗原物质).
软骨与骨 Cartilage ﹠ Bone.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药物的跨膜转运.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3.9.1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自学)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实例 混合碱的测定(双指示剂法) 3.9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实验四 蛋白质呈色反应、沉淀反应 等电点测定
代谢组学技术及应用新策略简介 代谢组学平台 刘慧颖.
四、胞液中NADH的氧化 1. -磷酸甘油穿梭作用: 存在脑和骨骼中.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陕西省陕建二中 单 糖 授课人:庄 懿.
四、标准加入法 (Q=0) 序 号 测定液浓度 c c c 测定液体积 V V V 标液浓度 cS cS cS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第一部分 免疫球蛋白测定 一、IgG、IgA、IgM的测定 1、单向免疫扩散法(RID)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基因信息的传递.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实验十八 图谱解析实验 根据谱图,推定未知苯系物的结构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细胞信号通路检测(一) 总蛋白提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八章 体液蛋白质检验                                人类白蛋白分子

本章内容概要: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体液蛋白质测定

本章教学要求: 1.掌握血浆蛋白质的组成、功能及分类;个别血浆蛋白质 (前白蛋白、白蛋白)的来源和生理功能;血清总蛋白和白蛋   1.掌握血浆蛋白质的组成、功能及分类;个别血浆蛋白质 (前白蛋白、白蛋白)的来源和生理功能;血清总蛋白和白蛋 白的测定方法和原理。   2.熟悉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概念和种类;血清球蛋白和纤 维蛋白原的测定方法   3.了解其他蛋白质的来源和生理功能;尿液蛋白和脑脊液 蛋白的检测 。

第一节 概 述 机体蛋白质: 体液蛋白质的检测: 含量:人体固体成分的45% 机体主要的 生物大分子 第一节 概 述 含量:人体固体成分的45% 机体主要的 生物大分子 机体蛋白质: 种类:10万,3000~5000种/单细胞 功能:生长,代谢、血凝、运动、免疫、信息传递等 体液蛋白质的检测: 疾病发生 体液蛋白质异常

一、血浆蛋白质的组成、功能及分类 组成: 要判断异常 种类:1000种 500种 200种 含量:μg mg g 首先要清楚正常的血浆蛋白质组成,功能及分类及特点 一、血浆蛋白质的组成、功能及分类 种类:1000种 500种 200种 含量:μg mg g 来源:肝脏是蛋白质主要的加工厂 组成:

功能: ①营养作用,修补组织蛋白; ②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白蛋白维持75%~80%的血浆渗透压; ③作为PH缓冲系统的一部分:酸性或碱性蛋白质; ④作为激素、维生素、脂类、代谢产物、离子、药物等的载体; ⑤体液免疫防御系统:作为免疫球蛋白与补体等免疫分子; ⑥催化作用:酶的本质; ⑦代谢调控作用;作为底物,酶或中间产物抑制或激活组织蛋白酶; ⑧参与凝血与纤维蛋白溶解;:除Ⅳ因子外均可

分类: 依据来源、分离方法和生理功能 肝生成:绝大多数血浆蛋白质 来源 其他组织细胞生成:免疫球蛋白和蛋白类激素

盐析法:白蛋白/球蛋白(pH7.0半饱和的硫酸铵溶液)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6种 分离方法 分辨率增高 琼脂糖凝胶电泳:13种 电泳法: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30种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双向电泳:300种 醋酸纤维素薄膜 - - - + 纤维蛋白原

即时可用的蛋白质电泳标准

功能分类:

二、个别血浆蛋白质 (一)前白蛋白(PA)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结构: MW=54000,四个相同亚基构成的四聚体。 测定方法:免疫比浊法/免疫扩散技术。

功能:营养指标,载体功能(甲状腺素/维生素A)。 临床意义: 敏感性高的指标; 降低:营养不良,肝功不全, 急性炎症,恶性肿瘤, 肝硬化及肾炎时。 参考值: 200~400mg/L 。

(二)白蛋白(ALB)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结构:585个aa残基构成的单链多肽, MW=66458,含17个二硫键。 理化性质:pI=4~5.8,肝细胞合成但不储存,半衰期为15~19 天,占总蛋白的40%~60%,pH7.4时带负电。 测定方法:色素结合法:溴甲酚绿(BCG),溴甲酚紫(BCP),盐析等。

功能:营养作用,载体功能(高亲和力),维持血浆渗透压和正常pH值。 临床意义:合成受食物影响,敏感性较低。 降低:在营养不良,肝功不全,急慢性肝疾病时; 增高:少见,假性升高。 参考值:35~50 g/L

(三)α1-抗胰蛋白酶(AAT)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结构:394个aa残基构成的单链多肽,含10%~12%的糖MW=5.5 万。 理化性质:pI值为4.8,占α1-球蛋白区带显色的90%。 测定方法:免疫化学法,电泳(酸性凝胶电泳或等电聚焦电泳),利用蛋白酶抑制能力测定等。

功能:蛋白酶抑制物(具有90%的抑制蛋白酶活力)。如糜蛋白酶,弹性蛋白酶,但此抑制作用有明显的pH依赖性。 临床意义: 降低:血浆AAT仅见于胎儿呼吸迫综合症。 升高:炎症、术后,某些激素治疗后。 参考值: 0.83~1.99g/L

(四)α1-酸性糖蛋白(AAG)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结构:181个aa残基构成的单链多肽, MW=4万,含45%的糖,其中唾液酸占11%~12%。 理化性质:pI 值2.7~3.5,肝合成,脓毒症时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及某些肿瘤组织也可合成。 位于α1-球蛋白区带。 测定方法:免疫化学法(扩散,浊度),化学法(间接法),ELISA法等

功能:与免疫防御功能有关,机制不详;抑制血小板凝集影响胶原纤维形成;参与脂类运输。 临床意义: 升高:急性炎症,组织损伤,风湿,肿瘤,AMI ,溃结时; 降低:营养不良降低, 严重肝损伤和雌激素作用。 参考值:0.25~2.0g/L 。

(五)甲胎蛋白(AFP) 结构:590个aa残基构成的单链多肽, MW=6.5万~7万,含4%的糖。 理化性质:pI 值4.7~4.8,在白蛋白和α1-球蛋白之间。胎儿肝/卵黄囊合成,成人量微,升高由于肿瘤细胞合成。 测定方法:免疫化学法(扩散,火箭电泳),ELISA等

功能:胎儿血浆主要蛋白质,调节肝细胞生长和脑细胞发育;抑制细胞和体液的免疫反应;维持正常妊娠,防止母婴排斥。 临床意义:胎儿产前监测(羊水或母血) 增高:原发性肝癌患者诊断和鉴别(80%原发增高), 其他癌症也可见增高。 参考值:20~100μg/L(成人)   < 5g/L(新生儿)

(六)结合珠蛋白(Hp)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结构: 两对肽链形成四聚体,有变异体。 理化性质:肝合成, pI 值为4.1,电泳位a2 -球蛋白区带 测定方法:电泳法,免疫化学法(扩散,浊度),化学法等

功能: 与红细胞中释出自由Hb 结合,防止Hb 从尿中丢失保存铁, 急性溶血后一周再生恢复。 高效的过氧化物酶。 需铁细菌的天然抑菌剂。 临床意义: 升高:急性时相反应; 降低:血管内溶血时;雌激素作用。 参考值:0.5~2.2 g/L

(七)α2-巨球蛋白(AMG) 结构: MW=62~80 万,分子量最大,由四个相同的亚基组成,含糖量约8%。 理化性质:肝细胞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中合成,半寿期5 天。 测定方法:免疫化学等

功能:与多种分子和离子结合,影响蛋白水解酶活性(主要的蛋白酶抑制剂具有选择性保护某些酶的作用)。 临床意义:婴幼儿及儿童比成人高; 升高:雌激素,低蛋白血症可使其含量升高; 降低:胰腺炎及前列腺癌时。 参考值:1.31~2.93g/L

(八)铜蓝蛋白(CER)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结构: MW=12~16 万, 1046个aa残基构成的单链多肽,含糖约10%,每分子铜蓝蛋白可结合6~8个铜原子。 理化性质:肝合成,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合成少量;pI 值为4.4, 具遗传基因多态性。 测定方法:免疫化学(扩散或比浊)等

功能:具氧化酶活性且起抗氧化剂作用,铜的无毒代谢库 临床意义: 增加—感染,创伤,肿瘤; 降低--营养不良,严重肝病及肾综;协助诊断Wilson 病 参考值:0.21~0.53g/L

(九)转铁蛋白(TRF)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结构: MW=7.7 万,单链糖蛋白,含糖约6%。 理化性质:肝细胞合成, pI 值为5.5~5.9,半寿期7 天,可逆结合多价离子如Fe,Cu,Zn,Co 等,一分子TRF 可结合两个三价铁。 测定方法:免疫扩散法,放免法和免疫比浊法等。

功能:运输铁。 临床意义:血TRF 浓度受铁供应调节,缺铁TRF 升,铁治疗后恢复。可用于贫血的诊断和对治疗的监测。 降低:急性时相反应、慢性肝病、营养不良及蛋白丢失时; 升高:妊娠或雌激素会使其降低;缺铁性低色素贫血。 参考值: 2.5~4.3 g/L (成人)   1.30~2.75 g/L (新生儿)

(十)β2 -微球蛋白(BMG) 结构: MW=11800, 100个aa残基构成的单链多肽,分子中含一对二硫键,不含糖。 理化性质: pI 值为5.7,淋巴细胞合成,存在细胞表面,特别是淋巴和肿瘤细胞。释放入血循环。半衰期107 分钟,几乎由肾小管回收。 测定方法:放射免疫化学等。

功能:分子量小,可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在肾小管几乎全部重吸收,可监测肾小管功能;是HLAβ链的轻链部分。 临床意义:增高:肾功能衰竭,炎症及肿瘤时。 参考值:1.0 ~ 2.5 mg/L (血浆)

(十一)C-反应蛋白质(CRP)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结构: MW11.5~14 万,分子含5个相同的亚基,亚基间靠非共价键连接成圆盘状多聚体。 理化性质:肝合成, pI 值为6.2,电泳位于 r 区带。 测定方法:半定量沉淀法(早),免疫化学法。

功能:结合多糖,磷脂和核酸;激活补体,抗凝。 临床意义:第一个认定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是急性时相反应的一个敏感指标,在AMI、创伤、感染、外科手术时含量迅速升高,达到正常的2000倍。 参考值:< 8.0mg/L (血浆)

三、疾病时的血浆蛋白质 (一)炎症、创伤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急性炎症或某些组织损伤时,有些血浆蛋白质含量会增高,有些会降低,这种现象称为急性时相反应。而这些血浆蛋白质被称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前述除了甲胎蛋白、β2 ~微球蛋白和 α2~巨球蛋白以外再加上纤维蛋白原的九种蛋白质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分类: 降低:前白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 升高:其他6种蛋白质。

急性时相反应机制: 当机体受到损伤或炎症时释放小分子蛋白质导致肝细胞 中上述蛋白质的合成增加或减少。 急性时相反应的应用: 急性时相反应时,血浆蛋白质的变化和创伤的时间进程有关,可用于鉴别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病理状态。

(四)风湿病:免疫球蛋白,α1-酸性糖蛋白,结合珠蛋白及C3升高 急性肝炎 非典型的急性时相反应, (二)肝脏疾病: 慢性肝硬化 见表8-3 (三)肾脏疾病: 肾病早期 选择性蛋白质丢失 严重肾脏 非选择性蛋白质丢失 (四)风湿病:免疫球蛋白,α1-酸性糖蛋白,结合珠蛋白及C3升高 (五)遗传性缺陷:多由于编码相应蛋白质的基因发生突变或缺失。

第二节 体液蛋白质测定 发展趋势: 测定体液标本: 总蛋白测定 个别蛋白质的测定 血浆:普遍 尿液,脑脊液和胸腹水等:有选择性的组织病变检查 蛋白分离测定技术 测定体液标本: 血浆:普遍 尿液,脑脊液和胸腹水等:有选择性的组织病变检查

体液蛋白质的测定方法概括: 免疫化学法特异定量个别蛋白质 常规:免疫浊度法、免疫扩散法,免疫电泳法, 微量:放射免疫测定(RIA),酶免疫测定法(ELA/ELISA)

电泳测定: 电泳 组成图谱 半定量 定量 定量化学测定TPr,Alb 染料结合法,UV法,折光法等

一、血清总蛋白测定 假设: 1. 纯多肽链,含氮量平均为16 % 2.各种蛋白质与化学试剂反应性一致,仅为相对定量

测定依据:蛋白质测定一般利用蛋白质以下的结构或性质 1.元素组成测定:含N稳定; 2.重复的肽链结构:具有多个肽键; 3.酪氨酸和色氨酸与Folin-酚试剂反应显色或UV 吸收; 4.与色素结合的能力:与染料以离子键或共价键连接; 5.沉淀后借浊度测定:光度计测定; 6.光折射测定:折射仪测定。

方法: 1.凯氏定氮法-参考方法   2.双缩脲法( 推荐) 3.酚试剂法         4.散射比浊法 5.染料结合法        6.UV 法 7.折光测定法

1.凯氏定氮法-参考标准方法(0.05mg N 0.3g pro) 原理: 消化 用浓硫酸将蛋白质消化为硫酸铵;(耗时) 蒸馏 用碱性溶液碱化消化液并蒸馏挥发; 吸收 用酸性溶液(硼酸)吸收气态氨(使[H+] ) 滴定 用已标定的无机酸滴(使[H+] 恢复),计算总氮量 定蛋白(总氮量-非蛋白氮)×6.25=蛋白含量 纳氏试剂:碘化汞和碘化钾的碱性溶液与氨反应生成淡黄棕色胶态化合物,其色度与氨氮含 量成正比。

评价: 应用:标准蛋白的标定及校正其它常规方法 优点:准确度高,精密度高,灵敏度高,是公认的参考方法。 缺点:操作复杂,费时,不适合常规检测,血清各蛋白含氮量会有所变化尤其是疾病时。 应用:标准蛋白的标定及校正其它常规方法

2.双缩脲法 原理: 蛋白质中的肽键(-CONH-)在碱性溶液中能与Cu2+作用而产生紫红色络合物, 其颜色的深浅与蛋白质的浓度成正比,而与蛋白质的分子量及氨基酸成分无关。 双缩脲生成 加热 +NH3 2 H- 1800 条件:至少含两个肽键(-CONH-)基团才能和Cu2+形成络合物,氨基酸及二肽无反 应,三肽以上才能反应。

评价: 优点:简便,准确,重复性好,10g-120g/L线性好,特异性与精密度好,批内CV%<2%,显色稳定。 缺点:灵敏度较差,对蛋白质含量低的体液标本不适合。 应用:常规推荐方法。手工或上机使用。

3.酚试剂法 原理: 蛋白质分子中的酪氨酸残基和色氨酸残基能够和酚试剂中的磷钨酸-磷钼酸反应生成蓝色化合物, Lowry改良法:在酚试剂中加入Cu2+(75%呈色),提高了呈色的灵敏度,为双缩脲法的100倍左右。

评价及应用: 优点:操作简单,改良法灵敏度高(10μg-60μg),适合测定蛋白含量少的标本。 缺点:各种蛋白质酪氨酸和色氨酸比例不同,只适合测定单一蛋白质。受一些药物干扰。

4.比浊法 原理: 评价及应用: 某些酸类(磺基水杨酸等)和血清蛋白质结合产生沉淀,测其浊度,与标准对比,可求蛋白含量。 优点:简便不需特殊仪器。 缺点:浊度形成的干扰因素多(加试剂方法,反应温度,蛋白絮状沉淀等)

5.染料结合法 原理: 在酸性环境下,带正电的蛋白质(-NH3+)与染料的阴离子产生颜色反应,使染料的吸收峰改变,可既而用分光光度法比色测定。 常用染料:氨基黑,考马斯亮蓝等 评价及应用: 优点: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灵敏度高,且干扰因素少。 缺点:特异性不高;不同蛋白质和染料的结合力不一致,标准物不易确定。

6.紫外分光光度法 原理: 蛋白质分子中的酪氨酸和色氨酸等芳香族氨基酸可使蛋白质溶液在280nm处有一吸收峰。可用于测定蛋白质但需避免核酸干扰。 (1)Lowry-Kalcker 公式 蛋白质浓度(mg/ml)=1.45 A 280 - 0.74 A 260 (2)Warburg-Christian 公式 蛋白质浓度(mg/ml)=1.55 A 280 - 0.76 A 260

评价及应用: 优点:敏感而简便,可保留蛋白生物活性,常用与较纯的酶和免疫球蛋白。需紫外分光光度计及石英比色皿。 缺点:各种蛋白质中芳香族氨基酸含量和比例不同;在280nm测定易受游离色aa和酪aa以及尿酸和胆红素的干扰;导致准确性和特异性受影响。 措施:在220~225nm波长区域,用0.15mol/l的NaCl稀释1000~2000倍可消除干扰。

7.折光测定法 原理: 评价及应用: 溶解在溶液中的固体可增加溶液的光折射率,在固定波长和温度下,光折射率和血清中蛋白质含量成正比。 优点:简便、快速,易掌握,重复性较好,适合临床急诊,体检筛查和胸腹水蛋白质测定。 缺点:准确性较差,易受高血脂症,高胆红素血症以及溶血等因素影响,会由于A/G比值变化而产生误差。

参考范围:成人60~80g/L 临床意义: 真性升高:MM、巨球蛋白血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总蛋白升高: 假性升高:机体明显失水,总蛋白含量相对升高, A/G几乎不变 总蛋白降低:①丢失过多 ②消耗增加 ③白蛋白合成减少 ④水肿

二、血清白蛋白测定 方法: 1.染料结合法( 推荐)  2.盐析法 3.电泳法       4.免疫化学法

血清ALB可通过离子键或疏水键与包括染料在内的各种有机离子结合,而GLB很少结合外源性染料,可在不分离ALB与GLB的情况下直接测定ALB。 1.染料结合法( 推荐) 原理: 血清ALB可通过离子键或疏水键与包括染料在内的各种有机离子结合,而GLB很少结合外源性染料,可在不分离ALB与GLB的情况下直接测定ALB。 优点 缺点 BCG 易于和非人源性白蛋白结合 与白蛋白结合特异性较差 在30秒内测可提高特异性 染料 BCP 与非人源性白蛋白结合力弱 与白蛋白结合特异性好

严格控制反应时间的BCG法既适合手工也适合自动 化分析。临床上推荐使用。 应用及评价: 严格控制反应时间的BCG法既适合手工也适合自动 化分析。临床上推荐使用。

2.盐析法 原理: 盐析是由于加入大量的中性盐破坏了蛋白质的水化膜、中和其所带的电荷从而使蛋白质分子聚集而沉淀析出。 各种蛋白质的亲水性和带电荷不同,故盐析时所需盐浓度与pH不同。GLB在生理pH下带电荷及水化膜比ALB少,可被较低浓度中性盐沉淀。 中性盐:硫酸铵、硫酸钠等

应及评价: 操作繁琐, 不宜自动化,基本不用

操作: 醋纤膜电泳 3.电泳法 染色 晾干 透明 染色 分离 洗脱 光密度仪扫描 比色 计算得出各种蛋白质含量 测得蛋白组分百分比 定量 半定量

评价及应用: 优点:电泳特异性好,可了解血清蛋白质全貌. 缺点:电泳技术繁琐,不易自动化;白蛋白与染料 亲和力高会导致结果偏高

4.免疫化学法 原理及特点: 应用:特异性高,但成本较高,费时,生化检验用的不多.

参考范围:成人35~55g/L. 临床意义: 白蛋白升高: 白蛋白降低:①丢失过多 ②消耗增加 ③白蛋白合成减少 ④水肿 真性升高:未见 白蛋白升高: 假性升高:机体明显失水,或治疗输入过多白蛋白 白蛋白降低:①丢失过多 ②消耗增加 ③白蛋白合成减少 ④水肿 ⑤先天性ALB缺乏病

三、血清球蛋白测定 方法: 参考范围: 成人20~30g/L. A/G:1.5~2.5 间接法:TP-ALB=GLB 直接法:乙醛酸比色法(GLB中的色氨酸远大于ALB中的色氨酸含量) H+ 色氨酸+乙醛酸 紫色化合物 Hopkins-Cole反应: 参考范围: 成人20~30g/L. A/G:1.5~2.5

临床意义: 真性升高(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反 应、MM、巨球蛋白血症。 球蛋白升高: 假性升高(少见):机体明显失水。 球蛋白降低:合成减少、低或无γ-球蛋白血症

四、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 血浆纤维蛋白原: 结构特点:凝血因子Ⅰ,肝合成,MW=3.4万,大分子糖蛋白,pI5.3,α2β2γ2 功能特点:参与凝血 血凝过程中的作用: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细丝 纤维蛋白网 血凝块 血液凝块构造(红色为红血球,兰色为血小板,黄色为纤维蛋白)

测定方法及特点: 1.纤维蛋白原凝块测定法: 应用:影响因素较多,测定结果不够准确。 2.比浊法:MW纤维蛋白原> MW球蛋白 分离 凝血酶或钙离子 原理:纤维蛋白原 不溶的纤维蛋白凝块 含有NaCl的双缩脲试剂反应 应用:影响因素较多,测定结果不够准确。 2.比浊法:MW纤维蛋白原> MW球蛋白 原理: 方法一:pH7.0时,用13.3%的硫酸胺沉淀纤维蛋白原,产生浊度 方法二:热比浊法,缓冲盐水稀释后置56℃15min,沉淀纤维蛋白原,450nm下比浊 应用:特异性不高,常使结果偏高.

3.盐析法:12.5%的亚硫酸钠溶液沉淀纤维蛋白原,分离洗涤 加双缩脲显色。 应用:较准确,但操作繁杂,费时,影响因素多. 4.免疫化学法:免疫电泳、扩散、ELISA 应用:特异性不高,常使结果偏高.

参考范围:2.0~4.0g/L 临床意义: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出血性疾病的诊断 升高:感染、组织损伤、休克、外科手术后、肾炎、风湿病、恶性肿瘤;放射治疗等 降低:营养不良、严重肝功损伤、DIC、胎盘早期剥离,先天性缺乏等。

五、尿总蛋白测定 2/3来自血浆蛋白,主要是ALB 来源: 1/3来自肾脏与尿路的组织蛋白。 临床应用:正常儿童<40mg/24h,成人30mg-130mg/24h ;       异常:蛋白尿。 检测:用于泌尿系统疾病及一些全身性疾病的筛查、疗效观察,详见肾脏功能检验。

六、尿微量蛋白质测定 对象:常规定量定性难以检出的一些尿蛋白。μg或mg水平 ALB、α1-m、 β2-m、RBP、TRF、B-JP、 α2-MG

七、脑脊液蛋白质测定 外源:经脉络膜的毛细血管壁超滤生成的低 分子量蛋白质,占血清蛋白质1%以下 脑脊液蛋白质来源: 内源:由中枢神经系统合成,脑脊液特有的蛋 白质

1.浊度法:蛋白质+磺基水杨酸-硫酸钠 沉淀 比浊(受温度等影响) 检测方法: 正电 负电 H+ 1.浊度法:蛋白质+磺基水杨酸-硫酸钠 沉淀 比浊(受温度等影响) 2.染料结合法: 考马斯亮蓝G-250:标本用量少、灵敏度高、显色稳定、重复 性好,但线性较差,易吸附与比色杯上干扰测定,不适合自动化 分析。 邻苯三酚红钼:具有以上优点并克服其缺点,适合上机。 3.电泳法:脑脊液浓缩后电泳。

参考范围:150mg~450mg/L 临床意义:多数神经系统疾病可使脑脊液总蛋白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