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rth Solar System 地球 太阳系 ----Earth Solar System
目录 蔚蓝的地球 奔月之旅 炽热的太阳 九大行星 飞出地球
地球是一个直径为12800千米的、美丽的、蔚蓝色的球体。整个地球不是一个均质体,而是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人类经过千百年的探索,到16世纪哥白尼建立日心说后才普遍认识到:地球是绕太阳公转的行星之一。 地球的结构 蔚蓝的地球 地球的运动
地球每个圈层的成分、密度、温度等各不相同。地球圈层分为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两大部分。地球外圈可划分为四个基本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地球内圈可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幔圈、外核液体圈和固体内核圈。此外在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之间还存在一个软流圈,它是地球外圈与地球内圈之间的一个过渡圈层,这样,整个地球总共包括八个圈层,其中岩石圈、软流圈和地球内圈一起构成了所谓的固体地球。
地球自转 地球存在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自转,平均角速度为每小时转动15度。在地球赤道上,自转的线速度是每秒465米。天空中各种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都是地球自转的反映。 地球公转 1543年著名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一书中首先完整地提出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的,公转轨道半长径为149597870公里,轨道的偏心率为0.0167,公转的平均轨道速度为每秒29.79公里;公转的轨道面(黄道面)与地球赤道面的交角为23°27',称为黄赤交角。地球自转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变化,地球公转及黄赤交角的存在造成了四季的交替。
月球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4401千米.它的平均直径约为3476千米,比地球直径的1/4稍大些.月球的表面积有3800万千米。月球的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月面重力相当于地球重力的1/6。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它的亮度随日月间角距离和地月间距离的改变而变化。月球的表面是由平原、山峰和山谷组 成的荒漠。还有许多 由于太空物体高速撞击月球表面而形成的陨石坑。月球上没有供人类呼吸的空气,但是可能有供饮用的水。 月相变化
太阳之序 对于人类来说,光辉的太阳无疑是宇宙中最重要的天体。万物生长靠太阳,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可能有姿态万千的生命现象,当然也不会孕育出作为智能生物的人类。太阳给人们以光明和温暖,它带来了日夜和季节的轮回,左右着地球冷暖的变化,为地球生命提供了各种形式的能源。 太阳,这个既令人生畏又受人崇敬的星球,它究竟由什么物质所组成,它的内部结构又是怎样的呢?
组成太阳的物质大多是些普通的气体,其中氢约占71%, 氦约占27%, 其它元素占2%。太阳从中心向外可分为核反应区、辐射区和对流区、太阳大气。太阳的大气层,可按不同的高度和不同的性质分成各个圈层,即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太阳的核心区域虽然很小,半径只是太阳半径的1/4,但却是太阳那巨大能量的真正源头,温度极高,达1500万℃,压力也极大,使得由氢聚变为氦的热核反应得以发生,从而释放出极大的能量。这些能量再通过辐射层和对流层中物质的传递,才得以传送到达太阳光球的底部,并通过光球向外辐射出去。 日常生活中,离热源越远处温度越低,而太阳大气的情况却 太阳结构 截然相反,光球顶部接近色球处的温度差不多是4300℃,到了色球顶部温度竟高达几万度,再往上,到了日冕区温度陡然升至上百万度。人们对这种反常增温现象感到疑惑不解,至今也没有找到确切的原因。
光球层的大气中存在着激烈的活动,用望远镜可以看到光球表面有许多密密麻麻的斑点状结构,很象一颗颗米粒,称之为米粒组织。目前认为这种米粒组织是光球下面气体的剧烈对流造成的现象。 光球表面另一种著名的活动现象便是太阳黑子。黑子是光球层上的巨大气流旋涡,大多呈现近椭圆形,在明亮的光球背景反衬下显得比较暗黑,但实际上它们的温度高达4000℃左右,倘若能把黑子单独取出,一个大黑子便可以发出相当于满月的光芒。日面上黑子出现的情况不断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太阳辐射能量的变化。太阳黑子的变化存在复杂的周期现象平均活动周期为11.2年。 太阳运动
日珥是迅速变化着的活动现象,一次完整色球上人们还能够看到许多腾起的火焰,这就是天文上的日珥过程,一般为几十分钟。在日全食时的短暂瞬间,常常可以看到太阳周围除了绚丽的色球外,还有一大片白里透蓝,柔和美丽的晕光,这就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 日冕。日冕的范围在色球之上,一直延伸到好几个太阳半径的地方。日冕里的物质更加稀薄,它还会有向外膨胀运动,并使得热电离气体粒子连续地从太阳向外流出而形成太阳风。
在本世纪以前,科学家都不太能解释太阳能量的来源,直到原子核物理的发展,科学家才得到圆满的答案。在高温下,所有的原子都离成带正电的原子核与带负电电的电子;由于太阳的高温,使原子核融合,而互相融合所损失的质量转变成能量。依照爱因斯坦质能互变学说: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核融合时损失的质量很小,却能转换成很大的能量,所以太阳能量的来源是核融合。 太阳能量的来源
九大行星 包括地球在内的九大行星则构成了一个围绕太阳旋转的行星系── 太阳系的主要成员。行星本身一般不发光,以表面反射太阳光而发亮。在主要由恒星组成的天空背景上,行星有明显的相对移动。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以下依次是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 从行星起源于不同形态的物质出发,可以把九大行星分为三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及远日行星(天王、海王、冥王)。
☆水星★金星☆ 尘埃覆盖着起伏山峦,几千米高的断层悬崖绵延数百公里,到处是大大小小的陨石坑。太阳看上去要比在地球上大二倍半,而周围的天空却是一片漆黑。 金星滴水皆无,被厚厚的二氧化碳大气所包围。空中飘浮着的是浓厚的硫酸云,大气压相当于在地球上的92倍。地表的温度高达四百多摄氏度,比离太阳最近的水星还要热。
☆火星★ 木星☆ 火星是太阳系中与地球最相似的一颗行星。虽然它异常寒冷干燥,大气的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碳,但那些纵横交错的河床似乎在告诉我们,很久以前火星上曾经有过生命。 作为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能装下一千多个地球。它有十几个卫星,俨然一个小型太阳系。时刻变化着的彩色条纹和翻腾的云层、风暴揭示了木星多变的天气系统。
☆土星★ 天王星☆ 巨大的土星环使它成为太阳系中最美丽的行星。它拥有的卫星也是太阳系中最多的。而它也是太阳系中最轻的行星,假如有一个足够大的海洋,它能飘浮在水上。 在太阳系中,天王星的体积位居第三。由于其大气层中的甲烷反射蓝色光,从而使天王星呈现蓝绿色。天王星的自转轨道与其公转轨道几乎垂直,可以说它是“躺”着运行的。
☆海王星★ ☆冥王星★ 这是太阳系中最靠外的一颗巨行星,通体湛蓝,拥有类似地球的白色云层。它有几个巨大的黑斑,最大的一个有地球那么大。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木星风暴“大红斑”。 太阳系中最后一颗被发现的行星。它通常是离太阳最远的一颗行星,至今还覆盖着神秘的面纱。它与太阳的距离是如此遥远,在那里,太阳看上去只是一颗明亮的星。
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向往能插上翅膀,飞出地球,探索宇宙的奥秘。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拉开了人类航天时代的序幕。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1961年4月12日,他乘坐"东方号"宇宙飞船环绕地球飞行一圈,历时108分钟,写下了人类航天飞行的新篇章。 飞出地球 1969年7月16日,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载着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和柯林斯三人在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飞向月球。到达了月球轨道后,由柯林斯驾驶飞船绕月飞行,而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驾驶登月舱于7月20日在月面静海降落。他们在月面上进行实地科学考察,并把一块金属纪念牌插上月球,上面镌刻着"公元1969年7月,来自行星地球上的人首次登上月球。 1989年美国发射的"麦哲伦号"探测器又运用综合孔径雷达对金星表面进行探测。这些探测使我们了解到金星的磁场很弱,表面气压是地球海面气压的90倍等情况。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金星12号在距离金星表面10公里时探测到闪电,着陆后又多次记录到闪电。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976年,美国的海盗1号和海盗2号登陆器更进一步,分别在火星上降落,并在降落的过程中,测量了大气温度的分布情况, 火星大气压的情况。
人造地球卫星及其轨道 种类 通信卫星 对地观测卫星 导航定位卫星 用途 种类 极地轨道 同步轨道 简介 通信卫星 对地观测卫星 导航定位卫星 用途 传输电话、电报、广播、电视及数据的信号 气象观测、地球资源勘探和军事侦察 全球导航、定位及大地测量 种类 极地轨道 同步轨道 简介 轨道通过地球南北极上空,卫星在地表上方延着螺旋线运动,对地表进行扫描。全球导航定位卫星采用这种轨道。 轨道在地球赤道上方3600千米处,卫星绕轨道自西向东运行,绕行一周为24小时,正好与地球自转同步。许多通信卫星基本上都采用这种轨道
航天飞机是一种能自由往返于太空与地面之间的航天器。它是火箭、航天器和飞机三位一体的组合,他包括轨道器和外挂燃料箱三部分。 空间站是指能在太空长期停留的航天器,它也称为“轨道站”。宇航员可在空间站上长期地生活和进行各种科学观测和实验。通过与载人飞船和无人飞船的对接,空间站可获得物资补给和交换宇航员。 航天飞机是一种能自由往返于太空与地面之间的航天器。它是火箭、航天器和飞机三位一体的组合,他包括轨道器和外挂燃料箱三部分。
到目前为止,人类只登上了月球,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小小的遗憾。展望21世纪,人类将插上科技的翅膀,在更加广阔的宇宙空间纵横驰骋! 到目前为止,人类只登上了月球,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小小的遗憾。展望21世纪,人类将插上科技的翅膀,在更加广阔的宇宙空间纵横驰骋! 阿波罗11号 火箭升天 麦哲伦号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