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 □事件简介 □历史资料 □视频点播.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Advertisements

第五章:从边疆危机到中法战争、中日战争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中国近代史 第四章 中法战争和中日战争.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一章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第二节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第三节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开端 技术 制度 思想.
必修(Ⅰ)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专题一 中国近代的被侵略 史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专题二、三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 侵华史、抗争史和探索史 侵华史 专题线索: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抗争史 中法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刘公岛历史悠久,扼守京津门户,横踞海上,形成天然屏障,是扼守东陲海疆的军事重地。这里是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清政府北洋水师的诞生地,也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古战场,著名的黄海海战就发生于此。因此,刘公岛素有“不沉的战舰”之称。今天,就让我们共同重温那段耻辱而又悲壮的历史 。
知识探索版块:日本之路.
概念: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形态) 理解:有主权但不完整,有封建经济也有资本主义经济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晋公庙中学 传经送宝、指导教学!
中国近代历史与文化 (五) 人文与社会学院.
“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日甲午战争 与《马关条约》 Sino-Japanese War of 1894 and the Treaty of Shimonoseki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第6 课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这副沉痛的挽联,是光绪皇帝为哀悼民族英雄邓世昌而撰写的。邓世昌是在甲午海战中牺牲的清朝将领。他指挥的致远舰中弹沉没后,邓世昌坠身入海。随从递给他救生圈,他坚决不接,决心与战舰共存亡。他的爱犬飞速游来,衔住他的衣服,使他无法下沉。邓世昌几次用力把爱犬赶走,但它死死衔住不放。邓世昌狠了狠心,用手将爱犬按入水中。不一会,他们就一起沉入碧波……
8 鸦片的背后. 8 鸦片的背后 鸦片,非禁不可! 中英《南京条约》 1.通商。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2.赔款。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 3.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 4.改制。废除清政府原有的自主贸易制度。 5.丧权。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与英国.
甲 午 中 日 战 争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
第3课 左宗棠收复新疆甲午中日战争.
  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法等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为维护国家主权,进行了英勇的抗争。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一、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1.历史特征 (1)从个别国家到列强争相侵略。 (2)从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 (3)从局部宰割到扶植代理人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4)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逐渐加深。 2.主要表现: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4课 书利华教育网 和八国联军侵华.
八国联军侵华.
第二单元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时期 第4讲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欢迎来到历史课堂.
第六课 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课程标准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学习视点 1.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危害? 3.八国联军侵华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学习目标   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第 12 课 甲午中日战争 和八国联军侵华.
甲午中日战争: 第3课考点回顾 1894年-——1895年 日本VS中国 1894年9月 黄海大东沟 黄海海战 致远舰管带邓世昌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列强纷纷在中国土地上 划分势力范围,中国面 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
一、甲午中日战争 世界: 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 日本: 扩张政策 (根本原因) 1.背景. 一、甲午中日战争 世界: 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 日本: 扩张政策 (根本原因) 1.背景.
模块: 中国近代史 主题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卖国贼? 淮军创始人 洋务运动 北洋舰队 东方的俾斯麦.
二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割地 割香港岛 割辽、台及附属岛屿 赔款 2100万银元 2亿两白银 4.5亿两白银 开埠
甲午中日战争.
落后就要挨打.
落后就要挨打.
七年级上册历史总复习 第一主题 列强的侵略和 中国人民的抗争.
甲午中日战争: 本课考点回顾 1894年-——1895年 日本VS中国 1894年9月 黄海大东沟 黄海海战 致远舰管带邓世昌
1840年 列强的炮火 染红了东方千年的不夜天 落日才葬了亡魂 火漆封印的一册册条约 又扼住了中国的咽喉 坍塌的残垣断壁 为风云蒙上血泪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第 6 课 近代工业的兴起.
中国近代史(1840—1949)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
中国近代史.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第15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第15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甲午战争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左宗棠收复新疆 和甲午中日战争 第一学习主题 第3课 杜集中心学校小组自主六环节导学案 左宗棠收复新疆 黄海战役中的邓世昌
略 谋 的 臣 为 读书笔记之五
第六讲 “东方问题”、俾斯麦同盟体系的扩大与完成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第12课 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课标要求 列举1894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华的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重庆垫江实验中学校 刘延广.
第9课 西欧和 日本经济的发展.
清晏舫.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 商学院: 班 主讲人: 杨涛 助讲人:顾泽阳 陈艺元 周洋 王璐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甲午中日战争 □事件简介 □历史资料 □视频点播

甲午中日战争 □事件简介 □历史资料 □视频点播

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时的情形。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  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出兵帮助镇压。日本趁机也派兵到朝鲜。东学党起义平息之后,日本继续增兵朝鲜,准备挑起中日战争。   1894年7月25日,日本海军在朝鲜丰岛海面附近突然袭击清军的运兵船只,清政府被迫对日而战。   中日宣战后,清军1万余人驻守朝鲜北部重镇平壤。9月,经过充分准备的日军分4路进攻平壤。清军将领左宝贵率部在平壤北城头阵地与日军激战,不幸中炮牺牲。清军统帅叶志超见战场形势不利,贪生怕死,连忙下令全军撤退,平壤城落入敌手。而叶志超则率溃军,一口气狂奔五百里,渡过鸭绿江,逃回国内。   接着,北洋舰队与日本舰队在黄海上激战。北洋舰队将士奋勇杀敌,重创日军。致远舰弹药将尽,管带 毅然下令,开足马力,冲撞日舰吉野号,不幸中了敌人鱼雷,全体将士壮烈捐躯。   平壤战役后,日军分两路进攻中国。一路渡鸭绿江,攻占九连城;另一路在辽东半岛的花园口登陆,包抄旅顺和大连。清军坐视不问。11月,日军袭击旅大,大连清军闻风溃逃,日军轻取大连,接着攻打旅顺。海军提督丁汝昌见形势危急,请率北洋舰队赴援,遭李鸿章严词拒绝:“汝善在威海守汝数只船勿失,余非汝事。”而旅顺清军只有徐邦道孤军作战。徐邦道率军激战三天,旅顺失陷。日军人城,兽性大作,屠城四日,全市幸免者仅36人。当时街头积尸如山,惨不忍睹。日军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这笔血债,中国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邓世昌

  1895年初,日本陆军在海军的支援掩护下,由荣城湾登陆,包抄威海卫后路。日舰则从海上封索威海卫军港出口,躲在港内的北洋舰队腹背受敌。不久,日军攻占了南北两帮炮台,掉转炮口轰击港内的北洋舰队。在极其不利的处境中,北洋舰队的爱国官兵虽然奋勇抵抗,但已无力扭转战局。刘步蟾等忧然自杀殉国。这时,北洋舰队中的英美教习怂恿一些贪生怕死的清军将领,逼迫丁汝昌投降。丁汝昌宁死不降。愤然服毒自尽。日军占领了威海卫军港,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接着,清朝陆军又在辽东战场上全线崩溃,清政府败局已定。   1895年,清政府任命李鸿章为“头等全权大臣”赴日议和。议和谈判在日本马关的春帆楼举行。日本方面的全权代表为首相伊藤博文。谈判中,日方对李鸿章大加威吓,所提出的各项苛刻条款,只许李鸿章表示“允”、“不允”,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在日本代表的百般诱胁下,李鸿章被迫在《马关条约》文本上签了字。   甲午战争对远东战略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日本既占台湾,又获2.3亿两白银的战争赔款,其资本主义经济以此为契机更加迅速发展起来,并进一步扩军备战,开始成为远东的主要战争策源地。而日本的崛起又改变了远东地区英、俄对立和争霸的原有格局。列强在远东的角逐日趋激烈,预示着一个更加动荡不安的时代的到来。   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使半殖民地化速度进一步加快,民族危机愈益深重,同时也促使中华民族日益觉醒,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和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迅速高涨。清政府也在更加艰难的处境下,开始变革军事制度,中国近代军事改革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

历史资料 早在1868年,明治天皇睦仁登基伊始,即颁行诏书,宣称“开拓万里之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志在向海外扩张…… 【甲午中日战争历史背景(拓展)】 早在1868年,明治天皇睦仁登基伊始,即颁行诏书,宣称“开拓万里之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志在向海外扩张…… 详细内容>>> 【黄海海战阵法与战法运用之评析】 在中外关于黄海海战的一些史料中,记载了北洋舰队提督丁汝昌在黄海海战打响前对全舰队各舰所下达命令中的三条:(一)舰型同一诸舰,须协同动作,互相援助…… 详细内容>>> 【甲午海战与中国的国运】 中国近代与列强签订了一千多个不平等条约,赔款16亿两白银(此为静态数字)加之列强百年间对我财产之破坏,资源之掠夺,经济之剥削,(包括海关权 之丧失)总计价值几何? …… 详细内容>>> 【从甲午战争的失败看科技兴国】 本文通过比较甲午战争期间中日两国在科技和教育方面的差距,论述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指出科教兴国的重要性,并得出对当代建设有益的启示…… 详细内容>>>

1894年7月25日,日舰击沉高升号 日军随军画家笔下的平壤大战 1894年9月,黄海激战 日军在旅顺屠杀中国人 日军在辽东半岛登陆 邓世昌 丁汝昌 李鸿章 伊藤博文 日军在旅顺屠杀中国人 日军在辽东半岛登陆 <马关条约>签订图 <时局图> 《马关条约》中增开的通商口岸

战争爆发 1894年7月25日,日本海军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中国运兵船。8月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史称“甲午中日战争” 。 

平壤战役 1894年7月 ,日军围攻平壤,清军贻误战机,左宝贵牺牲,叶志超逃走,平壤失守。

黄海海战 1894年9月,北洋舰队在黄海遭遇日军舰队阻截,双方均受到损失,李鸿章为保存实力,命令北洋舰队,躲入威海卫军港,使日军取得黄海海域制海权。

黄海海战 1894年9月,北洋舰队在黄海遭遇日军舰队阻截,双方均受到损失,李鸿章为保存实力,命令北洋舰队,躲入威海卫军港,使日军取得黄海海域制海权。

【邓世昌】 (1849-1894)字正卿,广东番禺人。马尾船政学堂一期生。任“琛航”号运船大副、“海东云”号炮舰管带、“镇南”号炮舰管带 【邓世昌】 (1849-1894)字正卿,广东番禺人。马尾船政学堂一期生。任“琛航”号运船大副、“海东云”号炮舰管带、“镇南”号炮舰管带.1880年调入北洋,1888年起任“致远”舰管带。他性格孤傲而内向,终日吃住在舰上。他为人刚正不阿、严于治军、赏罚分明、治事精勤、兢兢业业。他虽然未留洋,但他“西学甚深”,且刻苦学习,通晓海军业务技术。黄海海战中,他管驾“致远”舰,忠勇无畏,视死如归,在弹药用尽后不惜用舰体撞击日“吉野”号,不幸被鱼雷击中沉没。

【 丁汝昌】 (1836-1895)字先达,号禹廷,安徽省庐江县北乡丁家坎村人。他自幼饱受贫困的煎熬,18岁参加太平军程学启部,后随程学启投到湘军曾国荃部下,官拜千总。1862年受李鸿章赏识,被编入淮军“铭”字营,授参将之职,指挥马队。1874年因他的三营马队被裁撤,遂解甲归田。1877年被重新起用。1888年被正式任命为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虽是陆军出身,对近代海军一无所知,但他好学嗜读,虚心求教,克尽职守,任劳任怨,北洋水师在他的统带之下,面貌焕然一新。黄海海战时,他身先士卒,虽身负重伤,仍不肯下舱裹伤,始终坐在甲板上督战。威海卫之战时,他面对敌人的诱降和部分反动官员的胁迫,坚贞不屈,誓死抗敌,最终服鸦片殉国。

威海卫战役 1895年初,日军进犯 威海卫,李鸿章下令不准 出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辽东战役 1894年10月,日军 进攻辽东半岛,在旅顺 对和平居民进行了 的大屠杀。 野蛮

中 国 黄 海 朝 1894、9、17 1894、11、22 1894、9、15 1894、7、25 鲜 1894、7、29 辽东半岛 渤 鸭 绿 江 九连城 牛庄 朝 田庄台 大东沟 渤 花园口 旅顺 1894、9、17 平壤 大连 1894、9、15 大沽 1894、11、22 海 汉城 仁川 威海卫 黄 海 丰岛 山 东 1894、7、25 鲜 牙山 1894、7、29

黄海大战后,实力尚存。由于李鸿章消极避战,言“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致使北洋舰队失去战机。广大爱国官兵虽誓死抵抗,但终难挽回败局。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代表英国,吞食我最富庶的长江流域作为势力范围。 代表德国,象一条七寸毒蛇一样把我国的山东紧紧缠住。 狂奔乱跳的 代表法国,一举伸向我两广、云南。 小 、日本,气焰嚣张,又把我国的福建作为它的势力范围。 代表俄国,将整个长城以北和新疆作为它的势力范围。 图的东南部还有一只 正向中国飞来,它代表美国,是 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迟到者”,但它不会吃其它帝国主义 国家残羹剩饭就善罢甘休,而是另有 企图和阴谋的……。

日军在旅顺屠杀中国人

【 李鸿章】 (1823~1901)晚清军政重臣,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字子黻、渐甫,号少荃、仪叟。安徽合肥人。 从60年代起,李鸿章积极筹建新式军事工业。李鸿章从19世纪70年代起,进一步扩大洋务事业,创办了一系列民用企业。1888年建成北洋海军。甲午战争中,避战求和,导致战争失败和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赴日签订《马关条约》。

【 伊藤博文】(1841-1909) 日本长州人,藩士出身。1863年赴英国学习海军,回国后积极参加“明治维新”活动。后致力于制定日本1898年宪法。1885年起四任内阁总理。是甲午中日战争主要的策划者,战后任和谈全权代表,胁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1909年10月26日,到中国哈尔滨同沙俄大臣会谈,在车站被朝鲜爱国人士刺死。

1 日本概况及其历史沿革 2 军国主义之路 3 日本历史 (1) 4 日本历史 (2) 5 甲午战争 6 电影《甲午风云》片断 (1) 7 电影《甲午风云》片断 (2)

历史回顾系列-甲午风云 北洋水师 甲午魂 走进日本(InvadingJapan) 甲午战争 甲午海战的历史地位与军事意义 怀念驴--纪念甲午海战一百零六周年 浅谈未来海战格局 反思甲午看台海 日本变味教科书悍然出笼 中华英雄 民族魂 血铸中华 勿忘国耻

深切怀念一切为实现民族解放、人民幸福和祖国统一富强而英勇献身和毕生奋斗的先烈先辈们。我们将永远铭记他们为祖国和人民建立的丰功伟绩。 -----江泽民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