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 吴海 贾汪区人民医院.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Advertisements

第一节 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第二节 化脓性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 第三节 病毒性脑膜炎、脑炎 病毒性脑膜炎、脑炎.
手足口病临床救治及若 干问题 韦 丹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若干问题 诊断问题 收治简单流程 救治团队组成 主要表现及治疗方案的选择 呼吸机参数调整.
6 版第 小儿急性惊厥 Acute Convulsion in Children 重庆医科大学 儿科学院 蔡 方 成.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颈椎病.  概述  西医认识  病因病机  临床表现  针灸治疗  预防调护 主要内容.
张佳 第二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 AURI.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段冠清 病毒性肝炎. 一、病原学  甲肝病毒( HAV ) 基因结构: 基因结构: 5’- 非编码区5’- 非编码区 编码区 编码区 3’- 非编码区3’- 非编码区  HAV 疫苗研究近况.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病毒性脑炎 神经内科 肖蕾.
Tuberculous Meningitis 夏晓玲
Tuberculous Meningitis
急性肾小球肾炎 昆明医学院第 一附属医 院 儿 科 教研室.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烟台市传染病医院 王承儒.
日月光·伯爵居项目介绍.
第九章 中枢神经统感染性疾病 吉大二院神经内科 于挺敏.
第四节 小儿惊厥.
教学目标: ★ 掌握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 ★ 熟悉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及护理诊断; ★ 了解其发病机制。
香港故事之 三年零八個月的艱苦歲月 組員: 梁珮瑩 吳遠莉 李琪 李青儀 方松皓.
第五章 第二节 细菌性鱼病.
脊柱结核 三峡大学仁和医院 郑之和.
我的故事 ————往事回首.
颅内肿瘤.
病毒性脑膜炎、脑炎.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Infections of the Center Nervous Systerm
化脓性脑膜炎 Purulent Meningitis.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附属协和医院神经科 梁直厚
阿拉善电大医学教研室 柳彩霞 副主任医师/高级实验师 电话: QQ号: 大山
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女生成功靠什么? 09英本四班 傅柏双.
脑囊虫病 (Neurocysticercosis)
病例 中年女性,头痛伴发作性全身抽搐3年。 神志清楚,语利。双瞳等大等圆,右眼对光反射灵敏,左眼对光反射欠佳,左眼内收、上视差,无眼球震颤。右侧面部针刺觉减退。余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四肢肌力Ⅴ级,共济检查正常。右侧偏身针刺觉减退。皮下未触及结节。 辅助检查:血常规、便常规(-);尿蛋白(-)ESR:7.
国际投资环境罗氏评级法 美国.
第四十四章  抗真菌药及抗病毒药 Antifungal and antiviral drugs 制作:田汉文.
肺结核.
我们为什么需要接种不同的疫苗 第十五章 健康的生活 主讲人:郑岑 北京市密云区密云三中.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Tuberculous Meningitis
诊断性操作与治疗的相关性疼痛 王建民 牡丹江医学院麻醉学教研室. 诊断性操作与治疗的相关性疼痛 王建民 牡丹江医学院麻醉学教研室.
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神经病学教研室.
第十六章.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颅内压增高.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骨与关节结核 外科学教研室.
惊 厥 Convulsion.
糖尿病流行病学.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1、这个过程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2、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参与? 这些细胞分别行使什么样的功能? 3、抗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第十章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Infectiou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重症颅内感染的诊治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急诊/PICU 张晨美.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疟疾基础知识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1 山西省远程视频会诊项目 病例与问题 兴县人民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神经内科 邵宇权
特发面神经麻痹 (又称面神经炎、 贝耳麻痹).
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 第五讲 授课老师:许蓓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九、治疗.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慢性骨骼、软组织疼痛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部附属二院骨科.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SARS冠状病毒(SARS-associated coronavirus)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 吴海 贾汪区人民医院

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 病因 病理 发病机理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和鉴别诊断 治疗

定 义 病毒性脑炎(viral encephalitis)和病毒性脑膜炎 (viral meningitis) 定 义 病毒性脑炎(viral encephalitis)和病毒性脑膜炎 (viral meningitis) 是指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感染性疾病。 :病脑是指各种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脑实 质的炎症。有时病毒感染不仅累及脑实质也可累及脑膜, 当脑膜及脑实质受累症状明显时又称为病毒性脑膜脑炎

定义 病毒性脑炎常呈弥漫性脑实质病变,也可局灶性病变。 病毒性脑膜炎以软脑膜病变为主。

分类 (1)根据起病和病程特点,病脑一般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和宫内感染( 有学者又称为胚胎脑病)4类; (2)根据主要病理改变特点,病脑又分为局灶性脑炎或弥漫性脑炎; (3)根据主要临床症状,病脑可分为昏迷型、癫疒间型、精神障碍型、小脑型、颅高压型、脑干脑炎型、偏瘫型及脑瘤型等,2型或2型以上并存时称为混合型; (4)根据病原学分类,病脑分为单纯疱疹病毒、人类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水痘病毒等、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乙脑病毒、西尼罗病毒、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尼帕病毒以及流感病毒、腺病毒等。从病毒学、免疫学发展的观点来说,以病因结合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来分类,可以较好地反映疾病实际情况。因此,当病毒病原明确时我院儿科根据病毒名称进行病脑诊断,如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而当病毒病原不能明确时,多采用第1 种分类方法进行诊断,如急性病毒性脑炎;

 病 因 80%肠道病毒(科萨奇病毒,埃克病毒) 5%虫媒病毒、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淋巴细胞性脉络从脑膜炎病毒和其他病毒.

病 理 脑膜和(或)脑实质广泛性充血、水肿,伴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侵润。 病 理 脑膜和(或)脑实质广泛性充血、水肿,伴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侵润。 炎症细胞在小血管周围呈袖套样分布,血管周围组织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和髓鞘崩解。 病理改变弥漫分布(单纯疱疹病毒 颞叶病变)

病 理 病毒直接侵入和破坏脑组织 宿主对病毒抗原的免疫反应(脱髓鞘、血管与血管周围脑组织损害)

病毒→呼吸道(腺病毒和出疹性疾病)、肠道(肠道病毒)、昆虫叮咬→人体淋巴系统繁殖→经血液循环感染颅外某些脏器→全身症状(如发热)。 发病机理 病毒→呼吸道(腺病毒和出疹性疾病)、肠道(肠道病毒)、昆虫叮咬→人体淋巴系统繁殖→经血液循环感染颅外某些脏器→全身症状(如发热)。 病毒在定居脏器内进一步繁殖→侵入脑或脑膜组织→中枢神经症状。

临床表现 ㈠病毒性脑膜炎 起病急,先有上感或前驱传染性疾病(前驱症状:消化道和呼吸道症状)。 症状:发热、恶心、呕吐、软弱、嗜睡、发热前或发病时有皮疹。 年长儿有头痛、眼球后痛、颈背、下肢痛,畏光,感觉过敏;婴儿烦躁不安,易激惹。意识多不受累,少有惊厥发作。有颈项强直,但无局限性神经系统体征。 病程1-2周。

㈡病毒性脑炎 1.发病开始时症状轻→迅速进展陷入昏迷→可突然死亡。 2.发病即高热,惊厥频繁发作,出现异常动作或幻觉,可有短暂清醒期。 3.多数患儿病初表现为一般全身性感染症状,如发热、头痛、轻度鼻咽炎、腹痛、呕吐,婴儿可有发作性尖声哭叫,体温上升,精神萎靡,反应迟钝,逐渐惊厥。

颅高压 1.年长儿头痛,呕吐.婴儿激惹尖叫,双眼凝视. 2.血压升高,脉搏减慢,呼吸不规则或暂停. 3.婴儿前囟隆起. 4视盘水肿.

由于受累脑区不同→局限性神经系统体征→多发性神经根炎,急性小儿偏瘫,脑干颅神经受累,急性小脑共济失调,突然发生躯干共济失调。起病3天至1周出现,持续1周至数月不等.

弥漫性大脑病变 发热、惊厥反复发作(全身性、局限性、惊厥持续状态)、意识障碍(嗜睡、昏睡、昏迷、深度昏迷)、颅压增高(并发脑疝:呼吸节律不规则、瞳孔不等大)、偏瘫或肢体瘫痪

额叶皮层运动区 额叶底部、颞叶边缘系统 反复惊厥发作(全部性或局灶性强直-阵挛或阵挛性发作、肌阵挛),伴或不伴发热 精神情绪异常:躁狂、幻觉、失语、定向力、计算力与记忆力障碍,伴发热或无热

其 他: 偏瘫、单瘫、四肢瘫或各种不自主运动。病变累及锥体束时出现阳性病理征。 病程大多2-3周,多数完全恢复,但少数遗留癫痫、肢体瘫痪、智能发育迟缓等后遗症。

实验室检查  (一)脑脊液检查  压力正常或增加,外观清亮,白细胞:0-数百,病初中性粒细胞为主,以后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大多正常或轻度增高,糖含量正常.涂片和培养无细菌。 (二)病毒学检查  病毒培养及特异性抗体检测  (三)脑电图(曼波,尖波,棘波,尖-棘波,棘-慢综合波) (四)头颅CT,MRI,脑水肿,脑软化灶,脑膜炎.

诊断 。病脑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和排除其他疾病,尽量明确病 脑病毒病原。 主要注意以下几点:(1)脑症状出现前数日或同时,有病毒感染存在的依据。(2)出现脑实质损害的症状、体征,急性或亚急性起病。(3)排除颅内细菌、螺旋体、霉菌、寄生虫、支原体等感染和颅内非炎症性疾病( 脑血管疾病、肿瘤、变性病)及中毒脑病,尽量排除感染后脑炎。(4)尽量把能诊断的病毒诊断出来。病脑诊断金标准是从脑组织和脑脊液中分离出病毒。脑脊液中病毒序列检测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有确诊意义。(5)腰穿脑脊液压力增高,有蛋白和细胞增高,糖和氯化物正常或无炎症改变,但具典型的临床表现,有参考意义。(6)多有脑电图弥漫异常或在弥漫异常的背景上有慢波灶,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脑电图正常不能完全排除脑炎。(D)影像学检查中有助于评价病情及定位。

临床表现、脑脊液、病毒学检查、询问病史、昆虫叮咬可诊断。   临床表现、脑脊液、病毒学检查、询问病史、昆虫叮咬可诊断。 鉴别诊断 1.化脓性、结核性、隐球菌脑膜炎 2.原发性或继发性脑肿瘤 3.Reye综合征

治疗 1病脑的急性期治疗主要是消除病因,阻止病毒在体内的复制和扩散,尽快控制炎症和免疫反应对脑组织的损害以及对症治疗,维持生命功能正常。(2)给予足够的热量和营养物质,不能进食者应鼻饲,必要时静脉补液。3)有效退热控制体温在正常范围,以降低脑耗氧量和脑代谢。(4)及时止惊,防止惊厥性脑损伤。(5)降低颅 内压,合理使用脱水剂防止脑疝的发生。(6)加强护理,防 止肺内感染、褥疮、和尿路感染。(7)抗病毒治疗选择广谱 有效的抗病毒药物。(8)合理应用激素、丙种球蛋白、干扰 素、纳络酮等。(9)给予营养脑细胞的药物。病脑的恢复 期主要是恢复受损伤的脑组织功能

1.一般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与合理营养供给。(液体量30-60ml/kgd,白蛋白,血浆)  2.控制脑水肿和颅内高压。(甘露醇0.5-1g/kg.次q4-6h) 3.控制惊厥发作及精神行为异常(苯巴比妥,地西泮,水合氯醛)。  4.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10mg/kg.次q8h,14-21天.丙球. 5.激素:地塞米松0,25-0.5mg/kg.d不超过5天. 6.康复治疗(脑活素等)

重症治疗 1.纳络酮:首剂剂量0.4-0.8mg,稍稀释后静脉注射、以后按0.4-1.2mg每30分至2-4小时重复静脉点滴、病情稳定后12-24小时停用。 2.甲基泼尼松龙:2-5mg/kg每日2-3次静脉滴注。大剂量应用时要除外结核感染、一定要同时给予广谱、高效的抗病毒药、观察应激性上消化道溃疡、预防感染。一般应用不超过3-5天. 3. ;脑二磷胆酸。每天4-12mg/kg可增强脑干功能、增加上行网状激活系统的兴奋性.

重症治疗 颅内压增高的治疗主要有:床头抬高30度,维持至轻度脱水状态、但要保证血压及微循环正常。 甘露醇、颅高压早期每次0.5-0.75g/kg,每6-8小时1次。急性期:每次1.0g每4小时1次。恢复期:逐渐延长间隔或换用甘油果糖,2-3天内停用。脑疝形成:首次2.0g/kg后重复每次1.0g/kg继之每2-4小时给1.0g/kg 。当前囟张力降低、脑压改善、瞳孔等大、呼吸节律正常后改为每次0.5g/kg 。病情稳定后渐延长8h1次。病情稳定时,可改用与甘油果糖交替使用。

重症治疗 1.速尿只应用于心衰患者或无尿患者,每次 2mg/kg,2-4小时1次. 2.为提高脑灌注压、改善脑水肿可选用白蛋白或血浆静脉点滴,20%白蛋白溶液每次1-4ml/kg;血浆每次10ml/kg.

重症治疗 地西泮静脉注射是惊厥现场急救的首选药物。每次0.2-0.3mg/kg,1mg/分速度,原药静脉注射,必要时15分后重复1-2 次,剂量可 递增至0.3-0.4mg/kg。每次总量不超过10mg。氯硝西泮 作用强于地西泮、维持时间长、但呼吸道分泌物加多、肌张 力明显低下、嗜睡等副作用大于地西泮。首用0.05-0.0625mg/kg。每日总量0.1-0.15mg/kg 。因影响病情评估建议限制使用。咪唑安定,可肌注、点鼻、肛门给药及静脉给药,起效速度与地西泮大致相同,疗效较地西泮好。不良反应轻,停药可迅速苏醒。为控制惊厥,负荷量首剂为 ’ 0.2-0.3mg/kg ,缓慢静脉注射,以后静脉滴注维持给药,每15分, 调整剂量1 次。按每分钟1-2ug/kg’,每分钟增加1ug/kg 达到发作抑制或脑电图疒间性放电消失的剂量为每 分钟10-15ug/kg。发作停止后维持用药24-48小时. 缓慢减 量停药。一般病脑在惊厥控制后不需长期口服抗癫疒间药。

重症治疗 病毒唑:常用剂量为10-15mg/kg.d,静滴,疗程1-2周。 丙球 脑神经营养药

预后 评估病脑预后应参考以下内容:(1)不同类型脑炎预 后不同:普通型、精神型、小脑型预后较好。昏迷型、假性脑 瘤型、颅高压型、频抽者( 有人称为癫疒间 型)预后较差。昏 迷时间长者易留有智力低下、精神行为异常;假性脑瘤型易 留有肢体运动障碍。(2)不同致病病原对预后有一定影 响,一般情况下,肠道病毒、呼吸道病毒比单纯疱疹病毒’% 型引起的病脑预后好。后者预后较差。(3)头CT、头MRI 复查,病后3个月病变未恢复者预后差。(4)脑电图有局 灶慢波及疒间波迟迟不恢复者可遗留症状性癫疒间。

The end… Thank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