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 伟大传奇的一生
人物简介 名称探究 历任职务 个人履历 个人思想 人物名言 人物轶事 目录 人物简介 名称探究 历任职务 个人履历 个人思想 人物名言 人物轶事
人物 简介 孙中山 (1866~1925)名文,字德明,号日新,改号逸仙,1897年在日本化名中山樵,遂以中山名世。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孙中山先生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早年先后求学于檀香山、广州、香港,行医于澳门、广州。1894年5月,上书李鸿章,主张变法自强,遭冷遇,遂赴檀香山创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次年,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部,策划广州起义,事败,流亡海外,宣传革命。1896年在伦敦被清朝驻英公使馆诱捕,脱险后曾留居英伦,研究西方政治经济理论,寻求救国真理。 次年经加拿大抵日本,结识日本朝野各界人士宫崎寅藏、犬养毅等,并在旅日华侨中宣传革命,发展兴中会组织。1900年发动惠州起义,因粮饷不济而遭失败。失败后奔走海外。同保皇派作斗争,并在旅欧学界中发展革命组织。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领导成立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制订“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创办《民报》,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同改良派围绕革命与保皇问题展开激烈论战。同时积极在国内外发展同盟会组织,联络华侨、会党和新军,在两广、云南等地发动一系列武装反清起义。
晚晴园议事 清政府官方文件中,皆在其名字 “文”上作文章,加上三点水部首贬称其为孙汶。“汶汶”一词,出自《史记·屈原列传》:“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注解此文 的人,或说“汶汶,犹昏暗不明也”,或说“蒙垢尘也”,或说“玷污也”。 孙中山使用过不少名字,多数是为了宣扬革命或摆脱通缉而取的,部分则在于表达人生期望。孙中山还用过陈文、山月、杜嘉偌、公武、帝朱、高达生、吴仲等化名,以及杞忧公子、中原逐鹿士、南洋小学生、南洋一学生等笔名。
历任职务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时间 担任职务 地点 主要事件 1900年1月————1905年8月20日 兴中会会长 英属香港 伦敦蒙难记 1905年8月20日——1912年8月25日 中国同盟会总理 日本东京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 1912年1月1日——1912年4月1日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中国南京 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8月25日——1914年7月8日 国民党理事长 宋教仁遇刺、二次革命 1914年7月8日——1919年10月10日 中华革命党总理 孙中山与宋庆龄结婚 1917年9月10日--1924年3月21日 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 中国广州 护法运动 1919年10月10日 – 1925年3月12日 中国国民党总理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1年5月5日 – 1922年6月16日 中华民国大总统(非常时期) 第二次护法运动
孙中山祖籍东莞县,五世祖于明代中叶迁居香山县,十四世祖殿朝公始定居翠亨村。孙中山自小就参与家中农业辅助劳动,自谓本“农家子也,生于畎亩,早知稼穑之艰难”。其家无田产,佃二亩半高租田耕种,难以糊口,其父达成还在村中打更报时。孙中山6岁时便上山打柴牧牛,到溪涧捕鱼虾,随外祖父到海边打蚝,还到邻村三合会人办的武馆偷学拳术,故从小就养成勤劳勇敢的精神。10岁时始进村塾求学,聪颖过人,仅三年就成为全家中最有文化的一员。当时与从上海回乡的陆皓东相识,并成莫逆之交。1878年,得长兄孙眉的帮助,到檀香山就学达5年之久。回国后曾偕陆皓东到村庙,见病者求神服食香灰,二人不满巫医骗人,遂分头将神像捣坏,因而出走香港。到香港后洗礼入基督教,并继续读书,不久转学到广州博济医学院,结识了三合会首领郑仕良。后又闻香港西医书院招生,旋即以优异成绩考入该校。在学期间,除学习本科外,对欧美各国的政治、经济、农业、乃至天文地理知识,无不涉猎,被友人称之为“通天晓”。当时因深感清廷政治腐败,经常与同乡杨鹤龄以及陈少白、尤列等人共议国事,抨击朝政,时人认为此举为大不敬,称之为“四大寇”。其间曾致书濠头乡退休官吏郑藻如,提出禁鸦片、种蚕桑、办教育的主张。每逢假期回乡,就帮助农民选种施肥,改良水利,扩宽道路,并与乡绅商议改革乡政,制订预防盗贼的措施。有意以一村作示范,冀能做出成绩推广全国。
孙中山先生毕生坚持“三民主义”,坚持民主、共和救中国和三民主义救中国的信念与理想。 孙中山先生毕生坚持“三民主义”,坚持民主、共和救中国和三民主义救中国的信念与理想。 ▲以“民族”、“民权”、“民生”为核心的“三民主义”理念。 ▲倡导“权能区分”——“人民有权,政府有能”;推行“万能政府”——“广兴福利,大有为式”。 ▲注释“人民之权”——政权应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项。 ▲注释“政府之能”——“治权,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五权分立,是为“五权宪法”。 ▲阐明人民行使政权的基本训练与条件:民权初步,即议事规则。 ▲提出中央与地方的“均权制度”,以县为单位的“地方自治”。 ▲在经济思想方面,提倡社会互助理论:“人类进化之原则与物种进化之原则不同,物种以竞争为原则,人类则以互助为原则。” ▲在政治现代化建设方面,主张渐进主义的军政、训政、宪政三阶段说:“军政时期优先消灭军阀土匪,应实行军管。训政时期优先基础建设与民权初步训练,应实行一党执政。宪政实行之条件是全国半数以上县市具有选举罢免地方首长之条件,公民具有发动创制复决之条件,则选举召开国民大会制订宪法,还政于民,实行多党竞争的现代政治制度。” ▲推行以王道为基础的区域合作和政治架构:大亚洲主义,以及向国际投资开放的实业计划。
▲君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厉。 ▲物色有志学生,结为团体,以任国事。 ▲凡百事业,收效愈速,利益愈小;收效愈迟,利益愈大。 ▲五权宪法乃兄弟我所独创。 ▲君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厉。 ▲物色有志学生,结为团体,以任国事。 ▲凡百事业,收效愈速,利益愈小;收效愈迟,利益愈大。 ▲疾风然后知劲草,盘根错节然后辨利器。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当大官 ▲人类要在竞争中生存,便要奋斗。 ▲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 ▲事功者一时之荣,志节者万世之业。 ▲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 孙中山家族
老革命家、教育家:何子渊的母亲陈太夫人,十三岁怀了何子渊,曾隐讳地问她的家婆:“十三两的鸡会不会下蛋?”(注:十三两——指用老秤计,相当于现在8两),家婆不解其意,顺口回答:“讲鬼话,十三两的鸡怎么下蛋?”,羞得陈太夫人满脸通红,掉头就走。不久,长子:子渊便呱呱堕地……从此,一发不休,陈太夫人接连产下11个女儿,7个男孩 人文鼎盛,闻名州里 1920年代初,担任粤军总司令咨议的子渊先生到广州找孙中山非常大总统汇报工作,中山先生因公务繁忙不便久陪,便安排于佑任全程陪伴,先生听了下属的汇报,对陈太夫人的“好命”感到非常惊奇,顺口吟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长联。当何子渊离穗返乡之时,中山先生特地授意后来出任中华民国监察院院长的于佑任“给子渊公作一副春联带回去……”,以示庆贺: 添岁又添丁;几度酒杯传酒令; 有灯兼有月,十分春色闹春宵! 此联至今仍悬挂在广东省兴宁市石马镇何子渊故居“光裕庐”上堂,2009年9月10日,民革中央委员、民革广东省委秘书长潘莎莎、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馆长李穗梅、十九路军淞沪抗日将属联谊会会长蔡醒民、十九路军淞沪抗日将士陵园管理处关召书记等省市领导同志曾特地为辛亥革命元老“何子渊诞辰145周年暨何子渊先生故居挂牌揭幕庆典”剪彩……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