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06 ML 6.4高雄市美濃區地震 03:57:27 (台灣時間) 19:57:27 (GMT time) Information compiled by Committee on Education & Outreach, Taiwan Earthquake Research Center TEC-CEO Published on 2016/02/26 Version 2. 2016/02/15
中央氣象局速報 (Fast report from CWB) 台灣時間 2016/02/06 03:57在高雄市美濃區發生一起芮氏規模6.4之有感地震。最大震度為雲 林縣草嶺的6級,震央位置在屏東縣政府北偏東方 27.4 公里 (位於高雄市美濃區) ,座標為北 緯22.93度、東經120.54度。地震深度為16.7 公里,屬於淺層地震。 CWB_PGA_Map CWB_Intensity_Map http://www.cwb.gov.tw
台南高雄地區的地體構造與地質背景 此區域位於台灣造山帶中褶皺逆衝帶的最南端,同時也是最年輕的部分。因呂宋島弧(屬菲律賓海板塊)與中國大陸邊緣(屬歐亞板塊)的斜向聚合自北向南發展,此區域的褶皺逆衝帶約一至兩百萬年前才開始發育,至今仍相當活躍,其構造以一系列南北走向近平行的逆衝斷層與相關的褶皺為主,由西向東分別為:後甲里斷層、小岡山斷層、平治斷層、龍船斷層、旗山斷層、與潮州斷層。除了這些活動逆衝斷層,台南高雄地區的快速地殼縮短變形也集中在此區域廣泛分布、厚達數公里的古亭坑層泥岩中的褶皺變形。這些逆衝斷層與相關褶皺至今,不論是歷史紀錄或地震儀器監測紀錄,都沒有發生過大型地震;因此針對此區域的活動構造長期監測其活動至關重要。 台灣活動斷層分布圖(2012,地質調查所) 台南高雄地區紀錄過的大型地震皆發生於平移斷層。如1946年規模6.9的新化地震,發生於東北東走向的新化平移斷層,長度三十餘公里,截穿小岡山斷層北段並延伸進海岸平原區。斜向截穿此區域褶皺逆衝帶的左鎮斷層也是台南高雄地區潛在的發震斷層,2010年發生規模6.3的甲仙地震被猜測可能是此斷層深部活動所造成,但仍缺乏確鑿證據。 From JCLee (李建成博士)
震度分布及地震可能的破裂方向 左圖展示全台數百個Palert強震站的震度分布,星號為震央位置,其結果與中央氣象局發布的震度圖相類似。除了震央至其西方40公里內的震度達到七級,其他鄰近地區包括嘉義、高雄、彰化至台中的沖積平原區都有很高的震度,其他本島區域都有2級震度。 從動態圖可以窺知,地震可能先向西再轉為向北破裂。 動態圖: http://palert.earth.sinica.edu.tw/palert_media/gif/2016/20160205195727_1.gif http://palert.earth.sinica.edu.tw/
Focal Mechanism from full-waveform inversion 震源機制解 CMT (CWB) CMT (IES) 利用波形逆推求得地震的錯動形式、規模、及中心深度。 http://www.cwb.gov.tw http://tecdc.earth.sinica.edu.tw/FM/
Focal Mechanism from full-waveform inversion 震源機制解 IES_RMT_Real-time Moment Tensor From http://rmt.earth.sinica.edu.tw/ Dr. Shiann-Jong Lee (李憲忠博士)
Summary of Source Parameters 震源參數比較 各單位所求得的主震相關參數都相當地一致。 震源機制解的地震能量中心深度落在17~26 公里之間,比CWB即時定位的初始破裂深度16.7公里略深。 地震矩規模(Mw)為6.2~6.3。 此地震的震源機制屬於逆衝斷層形式,有兩個可能的破裂面,分別為東西走向的中低角度北傾之斷層面,或是南北走向的垂直斷層面。由於地表可疑斷層複雜,而地震並未破裂到地表,目前尚難斷定是否與地表構造直接相關。 應力壓縮軸(P軸)較接近東北-西南方向,與菲律賓海板塊向西北擠壓的方向有明顯交角,拉張軸(T軸) 則為西北-東南。 RMT (IES) auto BATS (IES) USGS 資料來源 深度 規模 CWB 16.7km ML=6.4 RMT 22 km Mw=6.2 Auto BATS 23 km Mw=6.3 CWB CMT 26km GCAP 22km USGS 20km Mwb=6.2 http://earthquake.usgs.gov/ http://tesis.earth.sinica.edu.tw
震源機制的輻射效果 厚層泥岩與土壤液化等地表效應,以及房屋不符耐震標準是一般造成損害的主要因素。 然而這次地震在台南造成那麼大的災情,上述原因、破裂方向性外,或許更簡單的解釋是震源機制本身造成的能量輻射效應,單是點源的模擬結果就可以看到台南高雄一帶的地表加速度PGA極大,而北台灣與台灣南端的震動就相對小許多。右方震源機制上的橘紅箭頭代表輻射方向,與斷層面夾45度角,指向台南區域。 From Dr. Shiann-Jong Lee (李憲忠博士)
2010甲仙地震 2010/03/04 在高雄甲仙也發生過規模6.4的地震,主震深度約23公里,其震源機制亦與本次地震相似,但其中東西方向之斷層面順時針旋轉了約40度,為西北東南走向,主餘震分布約呈西北東南走向。紅線為活動斷層。最大地表加速度PGA分布如右圖所示,輻射主要往西偏北,台南地區震動不如本次地震強。 Figure from [Huang et al., 2012]
震央附近之背景地震活動 西 東 2010甲仙地震 本次地震 本圖顯示1980~2014/01/31 規模大於3.5的背景地震活動資料(Data Source :CWB)。 將背景地震沿著東西向剖面投影,投影長度80公里。中央山脈西南有一地震帶呈現東北-西南之線性分布,位於深度約20公里,本次地震發生此地震帶之最西端。
地表同震變形及斷層面滑移分布 本圖比較這次的地震(黑色星號)和先前甲仙地震(白色星號)之相關位置,及滑移情形。 本次主震與兩個餘震之震源機制並不相同。主震發生在較東邊,深度在22公里,但大部分餘震發生在西邊接近台南,深度較深,約30公里左右。 箭頭為地表所量測到的同震位移場(國土測繪中心所提供),地表滑移向量在震央附近往西南方移動約1.5公分。依此觀測資料推求地下東西方向斷層面上的滑移分布情形(色磚所示),斷層頂部的深度是12公里,主要滑動面在深度14-17公里左右,斷層面上最大錯動量達16公分。 潮州斷層 景國恩 博士 提供
震央附近之背景地震活動與地震波速度構造 沿東西剖面作圖可見本次主震(紅色星號)和餘震群(紅色叉號)在空間分布上有一段差距,餘震群深度較深,接近地殼與地函的交界。 紅色海灘球為過去較大地震之震源機制。背景顏色為速度構造,此乃藉由地震波穿透介質的波速快慢與折反射的強弱來呈現域性的地層結構,地震波的速度及穿透性與岩石的性質及溫度有關,一般以P波波速7.5-8.0 km/s來界定莫何面的位置。 黑色叉號為1994~2009.6 以hypodd方法重定位的背景地震活動資料 (Data Source : Dr. F.T. Wu) Tomography From (郭陳澔博士)
台灣孕震構造 震央位置在旗山斷層以及潮州斷層兩個地表活 動斷層的交界附近。根據2015年所評估的孕 震構造結果顯示,未來30年南台灣地區發生規 模大於6.5地震的機率為64%。本次地震發生 凸顯此圖對台灣未來地震災害評估的重要意義。 From TEM (Taiwan Earthquake Model)
台灣地震危害度 利用地震目錄、震源機制目錄、衰減公式,以及活動斷層參數資料庫,評估台灣地區之地震危害度。根據各斷層 的回歸週期,評估未來五十年各活動斷層發生地震之機率。為了呈現對不同建築結構之地震危害,分別呈現地表 加速度(peak ground acceleration,簡稱「PGA」)、加速度反應頻譜(spectral acceleration)0.3秒(簡稱 「SA 0.3 Sec」,對應約樓高三層之建築物)以及1.0秒(簡稱「SA 1.0 Sec」,對應約樓高十層之建築物)之地 震危害分布圖。結果顯示,較短回歸週期之活斷層,未來發震機率較高(斷層呈深紅色),且該斷層周圍具有較 大之地震危害度;相對地,無活動斷層(如:中央山脈地區)或附近斷層回歸週期較長,地震活動較不活躍之區 域(如:台灣北部),地震危害度相對較低。此評估結果對於後續地震風險評估以及國土規劃提供重要資訊。 From TEM (Taiwan Earthquake Model) http://tec.earth.sinica.edu.tw/TEM/index.php
更多的TEC資源等你來用 我想要知道更多名詞解釋 我想要自己做地震速報 我想要了解這個地震附近的構造背景 TEC 近期活動 Coming soon~ http://qcntw.earth.sinica.edu.tw/games/competitionV2/index.php http://tesis.earth.sinica.edu.tw/new/ http://tec.earth.sinica.edu.tw/new_web/news_list.php?id=1 http://tec.earth.sinica.edu.tw/new_web/index.php
參考文獻 Ching, K.-E., K. M. Johnson, R.-J. Rau, R. Y. Chuang, L.-C. Kuo, and P.-L. Leu (2011), Inferred fault geometry and slip distribution of the 2010 Jiashian, Taiwan, earthquake is consistent with a thick-skinned deformation model,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301(1-2), 78-86, doi:10.1016/j.epsl.2010.10.021. Huang, H. H., Y.-M. Wu, T.-L. Lin, W.-A. Chao, J. B. H. Shyu, C.-H. Han, and C.-H. Chang (2011), The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4 March 2010 Mw 6.3 Jiasian, Taiwan Earthquake Sequence, Terr. Atmos. Ocean. Sci., 22(3), 283-290, doi:10.3319/TAO.2010.12.13.01(T. Lee, S.-J., L. Mozziconacci, W.-T. Liang, Y.-J. Hsu, W.-G. Huang, and B.-S. Huang (2013), Source complexity of the 4 March 2010 Jiashian, Taiwan, Earthquake determined by joint inversion of teleseismic and near field data,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64, 14-26, doi:10.1016/j.jseaes.2012.11.018. Wu, Y. M., D. Y. Chen, T. L. Lin, C. Y. Hsieh, T. L. Chin, W. Y. Chang, W. S. Li, and S. H. Ker (2013), A High-Density Seismic Network for Earthquake Early Warning in Taiwan Based on Low Cost Sensors, Seismological Research Letters, 84(6), 1048-1054, doi:10.1785/0220130085. 臺灣活動斷層條帶地質圖,中央地質調查所(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