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注意事項 實驗須知:有效數字、數據的統計與分析。 物理實驗與要領。
有效數字 有效數字=準確值+估計值 例:如下待測物長度約為 12.4 cm,其中 12 為準確值,任何人讀起來均為此值無任何異議,0.4 為估計值,其值會隨人而有些微的差異。注意:估計值是由最小刻度往下估計一位,也只能估計一位。最小刻度即為該設備的精密度。 10 20 待測物
有效數字計算法則 計算過程中有效數字的決定: (1) 乘除法:用相乘數字當中有效位數最少者,來決定最後答案的有效位數,如所示。 (2) 加減法:由相互加減各數,估計位最後的位數為判斷基準,如所示。
有效數字的計算法則 例:兩測量量分別為 1.2, 2.34,請按有效數字計算法則相加及相乘,估計位數與相關之不準位數之底下需用一橫線標示之。 + 2.34 3.54 Ans: 3.5 2.34 1.2 468 234 2.808 Ans: 2.8
統計分析常用的術語與計算 算術平均值 (簡稱平均值;Mean Value): 若對某物理量做 n 次測量,數據分別為:X1,X2,…,Xn,則其平均值為:
一組數據分別與其算術平均值的差 d 叫偏差或實際誤差,即: (2) 偏差 (Deviation): 一組數據分別與其算術平均值的差 d 叫偏差或實際誤差,即: 數值有正、有負,整組數據的偏差總和為零。 , ,…,
(3) 平均偏差 (Average Deviation) 或叫精確度: (4) 百分誤差 或叫相對誤差:
(5) 標準差 (Standard Deviation): 數據較少時,應做作如下修正其結果較正確
(6) 高斯常態分布(Gaussian Normal Distribution) 對一物裡量做重複且足夠多次的測量後,其數據大多會逐漸呈現出高斯分佈,並如圖所示: 圖一(a)常態分布函數:縱軸表示一個x 值發生的或然率,橫軸表示以為單位的 x 值。圖中假設=0。 圖一(b)三個不同標準差的常態分布曲線:曲線下的面積都是1(100%)。
標準差 σ 愈小,其數據愈集中在平均值附近,見圖一(b)。 圖一(a)常態分布函數:縱軸表示一個x 值發生的或然率,橫軸表示以為單位的 x 值。圖中假設=0。 圖一(b)三個不同標準差的常態分布曲線:曲線下的面積都是1(100%)。 標準差 σ 愈小,其數據愈集中在平均值附近,見圖一(b)。
物理實驗與要領 預報的原理書寫要領,讀取及記錄數據要領: 作圖要領:作圖要領 I,作圖要領 II。 (1) 205 室:長度與曲率測量、剛性係數、楊氏係數、平衡、熱學。 (2) 204 室:波動、轉動、重力加速度、諧振、碰撞。
預報的原理書寫要領 注意:實驗步驟中有用來處理數據的公式必不可少。但預習實驗時整個原理仍須儘量弄懂,不是只看這些式子而已。 範例:如 p.75 步驟的 (4) … 以 ④ 式求…。則預習報告的原理部分必須寫到該式,並註明其中各量為何,如下:
例外:但是有些實驗的步驟中卻找不到到底使用了那些公式來處理數據,如長度與曲率測量和平衡實驗,就必須自行從原理中去尋找並整理出用來處理數據的內容來書寫。
讀取及記錄數據要領 注意: (1) 至少要讀取並記錄到最小刻度,即所謂該儀器的精密度為止。如我們實驗室的碼表須紀錄至 0.01 sec。
(2) 可作估計的一定須由最小刻度 (即精密度) 往下再估計一位,但只能估一位,為甚麼。 如我們實驗室的螺旋測微器須紀錄至 0.001 mm。溫度計則須紀錄至 0.01 oC。 (3) 計算數據時也須保留至以上的位數。
實驗數據的作圖 yx y yi y2 y1 x
y Y 1/x y2 yi y1 x
作圖要領 (1) 若用手畫:讓理論應有的曲線通過各數據間,而未落在此曲線上的數據平均散佈在兩邊,如圖所示。 (2) 用合適的軟體:如 gnuplot,先建立 data file,再叫入執行適當指令,如所示。
作圖要領 II 作圖要領:縱軸與橫軸要分別標示上所代表的物理量與所使用的單位 (單位通常用括號括起來)。 並標示長度所代表的大小,通常取等間距,且個數不要太少或太多 (太多會顯得很擁擠,如此會較美觀)。
並標示上對應的位置與數量。 若不是由零等間距畫起要標示上兩條 “~” 符號。如圖所示。
作圖要領 m (g) 600 500 400 300 200 ~ ~ (deg) 2 4 6 8
長度與曲率測量 (1) 游標尺使用。 (2) 螺旋測微器使用。 (3) 球徑計使用。 (4) 每個人須作到每一部分,不可只做某一部份。 (5) 測完後:有數據立即計算,才容易發現問題並立即解決。
游標尺原理 (原生版) 1 cm x 主尺 z y 副尺 20 cm 21 cm z 2z x …… y
游標尺原理 (華麗版) x 1 cm 主尺 1 z y 副尺 4 2 20 cm 21 cm z 2z …… 主尺 x y 4 2 副尺
10 20 主尺 第一類游標尺 2 4 6 8 10 副尺 10 20 主尺 2 4 6 8 10 副尺
主尺 10 20 30 40 第二類游標尺 2 4 6 8 10 副尺 主尺 10 20 30 40 2 4 6 8 10 副尺
游標尺 測圓筒內半徑 固定用 副尺 主尺 測孔洞深度 拇指推動處 用途:可測圓筒的內外半徑、物體的長度、厚度與孔洞深度。 夾待測物
游標尺的用法 (1) (2) 精密度 (a) 用法:(1) 先讀副尺零所對準的主尺刻度,如圖為 11 mm。(2) 再讀副尺某格與主尺某格相互對準的刻度,如圖為 0.25 mm。 (b) 讀數為:以上兩者相加 11.25 mm+零點校正。
游標尺讀數為?
螺旋測微器 先轉此至快夾到待測物 固定用 夾待測物 當快夾到待測物換此轉至三響 精密度、可測範圍 用途:可測薄片厚度。
螺旋測微器的零點校正 0 (50) 轉開 零點校正:2.8 格 0.01 mm=0.028 mm - 0.028 mm,實際值=測量值 +零點校正 =測量值 + 0.028 mm。 45 零點校正:3.4 格 0.01 mm=0.034 mm +0.034 mm,實際值=測量值 +零點校正=測量值 - 0.034 mm。 5 轉開 0 (50)
刻度正好對齊時 5 轉開 0 (50) 零點校正:4.0 格 0.01 mm=0.040 mm +0.040 mm,實際值=測量值 +零點校正=測量值 - 0.040 mm。
螺旋測微器 轉開 零點校正為零時 0 (50) 37.4 格 0.01 mm= 0.374 mm 測量值=6 + 0.374 mm=6.374 mm。實際值=測量值 +零點校正。 5 40 轉開 35
刻度正好對齊時 5 40 轉開 35 38.0 格 0.01 mm= 0.380 mm 測量值=6 + 0.380 mm=6.380 mm。實際值=測量值 +零點校正。
螺旋測微器注意事項 5 0 (50) 轉開 2.6 格 0.01 mm= 0.026 mm 測量值=6 - 0.026 mm =5.974 mm。實際值=測量值 +零點校正。 45 3.4 格 0.01 mm= 0.034 mm 0.034 mm,測量值=6+ 0.034 mm=6.034 mm。實際值=測量值 +零點校正。 5 5 轉開 0 (50)
螺旋測微器的用法 (2) (1) T 尺 S 尺 (a) 用法:(1) 先讀 T 尺邊所對準的 S 尺刻度,如圖為 2.5 mm。(2) 再讀 T 尺某格與 S 尺中心線所對準的刻度,如圖為 29.6 格 0.01 mm=0.296 mm。 (b) 讀數為:以上兩者相加 2.796 mm+零點校正。
螺旋測微器的度數為?
球徑計 (1) 用途:可測球面半徑。 (2) 用法:與螺旋測微器相同。
彈性係數 彈性係數:可用來表示物體對作用力的反應。 定義:彈性係數(應力)/(應變)。 應力:一般指單位面積所受的力。應變:長度或體積之改變的比例。
三種彈性係數 三種彈性係數:楊氏係數,切變係數 兩者通常只用於固體。另一為體積係數 。 性質:彈性係數經常和受力的方向有關,如木頭沿纖維與垂直纖維方向就不一樣。 所以須借助數學中的張量 (tensor) 來表示它們的關係。
P P+P V V+V Lo Fn Fn L 楊氏係數:Y(Fn/A)/(L/Lo) L 楊氏係數:Y(Fn/A)/(L/Lo) 切變係數: S(Ft /A)/(x/h) 體積係數: B(p)/(V/V) P P+P V V+V
x A Ft h Fixed 楊氏係數:Y(Fn/A)/(L/Lo) 切變係數: S(Ft /A)/(x/h) 體積係數: B(p)/(V/V)
剛性係數 (或切變係數 ) 剛性係數:Shear modulus;S (or ),或叫做切變係數。表示物體抵抗切面方向作用力的能力。 切應力 Ft /A,切應變 x/h。所以切變係數為 =S(Ft /A)/(x/h),如圖。
剛性係數 F F x F h
剛性係數 x A Ft h Fixed 切變係數: S(Ft /A)/(x/h)
性質 性質:理想與靜態流體不能承受切應力。真實的流體受切應力會造成流體流動。 流體間有相對運動時的切向摩擦力,叫粘滯力 (viscosity)。
實驗要領 性質:當應變夠小於時,(應變)(應力),即 為定值,稱為滿足虎克定律。 扭轉實驗: (1) 扭轉儀:已經用特殊工具鎖好,請勿任意拆裝,也不可用力扭轉。指標不可貼住轉輪,會有摩擦力。思考一下,如何測量轉輪半徑。
(2) 鋼棒:須用手摸找光滑且沒有突突的感覺處測量再測,一定要用螺旋測微器材夠精確,且要確實做估計。 原因:不光滑是因此處有被螺絲所過,突突的感覺是因此處有彎曲。 (3) 掛重:質量務必親自重新秤過。
(4) 測完後:有數據立即計算,先勿拆下裝置,否則有誤時無法追蹤原因,也才容易發現問題並立即解決。 (5) 找斜率:須按適配要領作圖,再找斜率,不可直接由數據個別計算或求平均,如圖。
作圖要領 m (g) 600 500 400 300 200 ~ ~ (deg) 2 4 6 8 須由圖形的斜率算出
扭擺實驗 (1) 鋼絲下附屬物:已經用特殊工具鎖好,請勿任意拆裝。 (2) 鋼絲:須先掛附屬物,再用手摸鋼絲找光滑且沒有突突的感覺處測量再測。 原因:不光滑是因此處有生鏽,若太嚴重須先用菜瓜布先磨掉,絕不可用砂紙。突突的感覺是因此處有彎曲,而且用螺旋測微器測量,並須確實做估計。
(3) 掛重:質量務必親自重新秤過。 (4) 圓環:自平衡點扭轉不可超過 45o,後釋放讓它在 45o 內來回扭動 10 次,來算週期。思考一下,如何測量圓環的外半徑。 原因:鋼絲扭轉不可超過 45o,否則會超過彈性限度且也易扭斷。
拆下圓環時勿讓附屬物與鋼絲連接處折到否則易折斷。 (5) 計時:須記到最小位數,即 0.01 秒,計算週期 T1,T2 時也是如此。 (6) 測完後:有數據立即計算,先勿拆下裝置,否則有誤時無法追蹤原因,也才容易發現問題並立即解決。
(7) 每個人須作到每一部分,不可只做某一部份。
與截面積的關係 A 2A Ft Ft h h
與長度的關係 A A Ft Ft h 2h 和截面積與長度無關
楊氏係數 楊氏係數:Young Modulus;Y。物體抵抗法線方向作用力的能力,可能是伸張的力 (即所謂的張力) 或壓迫的力 (即所謂的壓力) 。 應力(外力)/(截面積)=Fn/A,應變(長度變化量)/(原長)=L/Lo。所以 Y(Fn/A) /(L/Lo),如圖。
楊氏係數 Lo Fn Fn L 楊氏係數:Y(Fn/A)/(L/Lo)
實驗要領 性質:當應變夠小於時,(應變)(應力),即 Y 為定值,稱為滿足虎克定律。 實驗要領: (1) 望遠鏡:利用觀測星星的原理,即先用肉眼尋找目標,再把望遠鏡對準目標,且儘可能對準。並把十字線調清楚。
(2) 鋼絲:須先掛上掛勾,再用手摸鋼絲找光滑且沒有突突的感覺處測量再測,而且用螺旋測微器測量,並須確實做估計。 原因:不光滑是因此處有生鏽,若太嚴重須先用菜瓜布先磨掉,絕不可用砂紙。突突的感覺是因此處有彎曲。
(3) 掛重:質量務必親自重新秤過。 (4) 擦拭:若望遠鏡或光槓桿鏡面有髒可用軟性衛生紙輕輕擦拭乾淨,不可用一般紙以免損傷鍍膜。 (5) 光槓桿:後腳須跨在線緊螺上,不可碰到鋼絲,也不可觸及座橋。
(6) 保持靜止:勿碰或壓實驗桌,減少在附近走動,否則數據會不穩定。 (7) 測完後:有數據立即計算,先勿拆下裝置,否則有誤時無法追蹤原因,也才容易發現問題並立即解決。
楊氏係數 A 2A A A L L L 2L L L/2 L F F F 2L F Y 和半徑與長度無關
平衡 (1) 力桌調水平:需垂直方向各調一次,最好利用對稱性。 (2) 各線:須水平並平行滑輪溝槽,不可碰到力桌或其他物體 (3) 掛重:最好均 >100g,因為系統摩擦力較大,質量務必親自重新秤過。
(4) 每個人須作到每一部分,不可只做某一部份。 (5) 測完後:有數據立即計算,先勿拆下裝置,否則有誤時無法追蹤原因,也才容易發現問題並立即解決。
共點力 W3 W4 多邊形法 W4 W123 W1 W1 W2 平移,可按比例調大小 各力的延長線須通過力桌的圓心 W3 W2
力非共點時 (1) 先墊上方格紙:作投影,最好用簽字筆 “垂直” 作記號,以免移動紙張。 非共點力實驗: (1) 先墊上方格紙:作投影,最好用簽字筆 “垂直” 作記號,以免移動紙張。 非共點力實驗: (1) 重調水平:以鋼珠垂直下落至力桌凹槽內重新調水平。 (2) 鋼珠:平衡後不可觸及力桌凹槽的內或外緣,且需均勻分散。
(3) 每個人須作到每一部分,不可只做某一部份。
非共點力 W3 W4 平移,可按比例調大小 W3 支點 W1 W2 W4 (1) 平衡問題支點 (或叫參考點 ) 可任意選擇。 d3 d1 平移,可按比例調大小 d2 d4 W3 支點 W1 W2 W4 (1) 平衡問題支點 (或叫參考點 ) 可任意選擇。 (2) 不同性質的線要區分開來。 W2 W1
熱學 熱功當量:(1) 攪拌器質量:需先拆下不太會吸收熱的部份,只量金屬部份。 (2) 量熱器水量:要適中,約蓋過加熱用電阻些許即可。 (3) 水末溫 T2 :通電後後需立即攪拌,須等電源關閉後充分攪拌水,至溫度不再上升為止,才可測量,且須記到 0.1 oC。
電流:約 1 A。 通電時間 t:約 3~5 min,通電時需不停的攪拌。 水末溫 T2:通電後後需立即攪拌,須等電源關閉後充分攪拌水,至溫度不再上升為止,才可測量,且須記到 0.1 oC。
固體比熱 (1) 熱水器水量:加水至約 8 分滿,以免沸騰時溢出賭住蒸汽管,並檢查蒸汽管與雙層熱物器有水賭住否。熱水器快看不見水時需立即加水,以免燒爆掉。 (2) 攪拌器質量:需先拆下不太會吸收熱的部份,只量金屬部份。
(3) 溫度計:放入雙層熱物器的是 100oC 那隻,千萬不可放入 50oC 那隻,否則會爆掉。 (4) 金屬塊的安置:和要溫度計等高,且放在雙層統中段部位較好,熱金屬塊需用自由下落至量熱器水中,勿用手提的,雙層熱物器下方金屬片務必完全打開。
(5) 熱金屬塊落下後:請立即關閉雙層熱物器下方金屬片,且塞回橡皮塞,或立即放入下一金屬塊加熱,以免雙層熱物器降溫。 (6) 量熱器水量:要適中,如約 100 – 120 g 即可,但金屬塊需橫躺著否則會露出水面。
(7) 金屬塊末溫 T2:須升溫至約 >95oC,等約 3min 至上升 <0. 5 oC/min 才可紀錄,且須記到 0 (7) 金屬塊末溫 T2:須升溫至約 >95oC,等約 3min 至上升 <0.5 oC/min 才可紀錄,且須記到 0.1 oC。 (8) 水初溫 T1:須等要加入熱金屬塊前 1 min,充分攪拌水再測量,且須記到 0.1 oC。
水初溫 T1:須等要加入熱金屬塊前 1 min,充分攪拌水再測量,且須記到 0.1 oC。 金屬塊末溫 T2:須升溫至約 >95oC,等約 3min 至上升 <0.5oC/min 才可紀錄,且須記到 0.1 oC。 水末溫 T:熱金屬塊放入後需立即攪拌,須等充分攪拌水,至溫度不再上升為止,才可測量,且須記到 0.1 oC。
(9) 水末溫 T:熱金屬塊放入後需立即攪拌,須等充分攪拌水,至溫度不再上升為止,才可測量,且須記到 0.1 oC 。 (10) 每個人須作到每一部分,不可只做某一部份。 (11) 測完後:有數據立即計算,才容易發現問題並立即解決。
波動 (1) 敲擊音叉:勿直接在玻璃管口上方敲擊,以免不慎打破共鳴管,且要用橡皮端來敲擊產生的頻率會比較單純,有利於實驗。 振動中的音叉不要碰到共鳴管,因為易發生共振而造成共鳴管的破裂。
(2) 駐波的確認:繩波駐波的確認,最好以節點為準,且須各方向看來均為一明顯節點為準。 (3) 線密度:看黑板上,勿自行量測。 (4) 掛重:質量務必親自重新秤過。
(5) 測完後:有數據立即計算,先勿拆下裝置,否則有誤時無法追蹤原因,也才容易發現問題並立即解決。 (6) 每個人須作到每一部分,不可只做某一部份。
訊號產生器 Range 頻率範圍:調至 1-100 Hz 顯示頻率 Frequency 頻率:須由小逐漸調大。 Amplitude GND 8 600 Trigger 振幅:適度調大,但不要發出聲響。 接地,接負端 接正端,依照阻抗匹配做選擇。 撥至正弦波
轉動 (1) 打開:PC 及介面主機。 (2) 執行:DataStudio,依照 “使用說明 “ 做好設定,記得角速度單位要取 弧度/s,如圖。 (3) 線軸:請檢查一下你到底使用哪個線軸,線的纏繞方向與它相切否,線水平否與滑輪溝槽平行否。
第二欄測量角度,請勾選 ”角速度”,單位選擇 “弧度/s” 設定好即可開始實驗 第二欄測定角度 點選 點選 弧度/s
(4) 重量:務必親自重新秤過。 (5) 檢查:有數據時順便檢查一下 Y 軸 的單位為 弧度/s 否,如圖。否則須重執行 DataStudio,重新做設定。 (6) 測完後:有數據立即計算。先勿拆下裝置,否則有誤時無法追蹤原因,也才容易發現問題並立即解決。
單位為:弧度/s否。 用滑鼠框選起來,再做適配。
重力加速度 (1) 鎖好小球:按課本要領確實做好。 (2) 擺角:各種擺需 <15o,因為原理中的公式是在小角度下推出的。當擺角較大時,週期變成如下:0:為擺角,T0:為擺角很小時 (即簡諧振動) 的週期。 (3) 碼表須記錄到最小單位,即 0.01 sec。
(4) Kater 擺週期:求 T1,T2 時需至少保留 4 位有效數字。 (5) 測完後:有數據立即計算,先勿拆下裝置,否則有誤時無法追蹤原因,也才容易發現問題並立即解決。 (6) 每個人須作到每一部分,不可只做某一部份。
諧振 (1) 打開:PC,介面主機,感測器選 “人 “ 字形。 (2) 執行:DataStudio,依照 “使用說明 “ 做好設定,記得取樣率要設為 20 Hz,獲得的圖形會較不平滑。 (3) 掛勾下拉:須垂直且 <0.5cm 後釋放,使其盡量垂直振盪。
按啟動鈕開始紀錄,約振動 20 次後按停止鈕。改變掛重 (質量務必親自量過) 重複之,如圖。
改變掛重 增加掛重,但振幅要小以免圖形重疊。
正弦適配 週期 偏移 (即 L)
(4) 圖性不夠完美:若所得圖形的振幅不夠穩定或不夠規則,則可能是掛勾振動不夠鉛直、移動感測器與掛勾對得不夠準或兩者距離太過於靠近 <15cm,或信號被保護網遮住。 (5) 適配:對各數據使用正弦適配,並記下週期與偏離量 (即 L),如圖。
若適配曲線與數據相差太遠,需用滑鼠框選合適數據來做適配,如圖。 (6) 作圖:偏移量對掛重,如圖。若圖形距離直線太遠應該是在輸入數據作圖時有數據未按 enter 鍵所造成的。 (7) 並利用線性適配找出斜率,如圖。算出彈力常數 k,後算出理論的週期。
適配不當 解決方法:先用滑鼠圈選起正確的部份再做適配。 適配得當 適配不當
(8) 彈簧質量 ms:對週期的修正,如下: (9) 測完後:有數據立即計算,先勿拆下裝置,否則有誤時無法追蹤原因,也才容易發現問題並立即解決。
數入數據 輸入掛重,以 kg 為單位 輸入偏移量,即 L 記得每輸入一數據就要按一下 Enter
線性適配 F=mg=kΔx k=mg/Δx=(m/Δx)*g =∣1/斜率∣*g 偏移量 L 斜率 掛重
斜率與 k 的關係 L’o Lo - L Lo L 實驗圖 L (偏移量) 感測器 感測器 Lo L=am+L0 m (掛重)
L (偏移量) L=am+L0 m (掛重) y=m(g/k) m (掛重) Lo 實驗圖 Lo –L y (伸長量)
阻尼振盪 y yO t 0.37yO t T1
碰撞 (1) 防撞裝置:務必先裝好橡皮筋,後安置好。 (2) 擦拭:滑車靠軌道那側與軌道要先擦拭乾淨。 (3) 軌道調水平:先打開打氣裝置,再放上滑車調水平,否則會磨損軌道。用兩台滑車來調,至兩台不會均往同一邊跑為止。
(4) 滑車:當中一台掛上砝碼,使兩台質量有差異會較好,但此台須左右同時掛砝碼,才不會發生傾斜。並檢查此滑車是否仍漂浮起來,否則調大打氣裝置。 (5) 重量:務必親自重新秤過。 (6) 滑車:碰撞的力道與方向須拿捏好。且被撞的須先用手扶住,等另一車快撞到時再鬆手,避免有較大的初速。
原因:力量太小無法克服被撞車初速的影響。而力量太大對彈性碰撞會造成橡皮筋的過度變形,形成非彈性碰撞,甚至會造成滑車的跳動而磨損軌道。 施力不水平易摩擦到軌道,形成有外力的出現,而影響動量不滅。
(7) 光電計時器:與滑車位置須安排適當,計時的時候整台滑車要可完全通過計時器才可。 (8) 計時須記錄到 0.0001 sec,計算時需至少保留 4 位有效數字。 (9) 滑車:打氣機關掉時,或做完實驗時,把滑車拿下,以免磨損軌道。
(10) 黏土:非彈性碰撞的黏土勿太大,否則易黏到軌道。 (11) 測完後:有數據立即計算,注意到哪些是向量。先勿拆下裝置,否則有誤時無法追蹤原因,也才容易發現問題並立即解決。
補充
Gnuplot 的使用 (1) 用計事本先建立 data file,如檔名為 fitting data.txt,如下: # x y 1 1.1 2 2.1 3 3.2 4 4.2 5 5.6 6 6.8 (2) 再進入 gnuplot 做 fit,指令如下綠色部分: f(x)=a*x*x+b*x+c # 定義函數 f(x)=ax2+bx+c, 係數 a, b, c 待定 a=1;b=1;c=1 # 給定待定係數的起始值 fit f(x) "fitting data.txt" via a,b,c # 做 fit plot “fitting data.txt”,f(x) # 作圖 (3) 或用記事本先建立以上檔案,再進入 gnuplot 載入,可用 open 指令:
圓柱座標
體積係數 體積係數:Bulk modulus;B。物體抵抗來自各方向壓力的能力。若周圍壓力改變 p ,而體積改變比例為 V/V。 定義:為 B(p)/(V/V),如圖。負號是為了使 B 為正值用的,因壓力增加時,體積會縮小。k1/B 叫壓縮係數。
P P+P V V+V 楊氏係數:Y(Fn/A)/(L/Lo) 切變係數: S(Ft /A)/(x/h) P P+P V V+V 楊氏係數:Y(Fn/A)/(L/Lo) 切變係數: S(Ft /A)/(x/h) 體積係數: B(p)/(V/V)
張量 (1) 如當物體受到 x 軸方向的作用力 Fx 時,在 x,y,z 軸方向的反應可用 xx,yx,zx 來表示,如所示。 (2) 又當物體受到 x,y 軸方向的作用力 Fx 與Fy 時,在 x,y,z 軸方向的反應分別可用 Sxxy,Syxy,Szxy 來表示,如所示。仿照如此可類推至更高階。
但為了簡單起見,我們現在只考慮性質不隨方向而變的物體,即所謂的向同性 (isotropic;反義字 anisotropic) 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