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的“天学”境遇 ——以《天学集解》为中心的考察 明末清初的“天学”境遇 ——以《天学集解》为中心的考察 谭红艳 清华大学历史系
《天学集解》简介 藏于圣彼得堡俄国公共图书馆(The Russian Public Library) 钞本,共九卷,凡569页,半页九行,行二十字。 没有序言,甚而没有扉页提示编者以及编撰日。 收录284篇涉及西学或西教的文章,其中249篇为序跋,另外35篇则是单独的短文、告示或碑文。 在这些文章中,有约33篇文字(22篇序言,11篇单独的短文)不曾见于其它著述。
《天学集解》简介 《天学集解》的性质和体例,颇类似于《出三藏记集》之三“总经序”部分。 陈垣先生在讨论《出三藏记集》时说,“可以考知各译经之经过及内容,与后来书录解题、书目提要等用处无异。其后记多记明译经地点及年月日,尤可宝贵”。同样地,《天学集解》也可看作明末清初中西交流领域的书录解题或书目提要,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天学集解》虽然不是该领域最早的或唯一的目录性的著作,但却是最全面的一部。它不仅囊括了作为开端的《绝缴同文纪》(1615年),而且在此之后也不曾再有与之相媲美的后续著作(同治年间的《道学家传》见下文分析)。 《天学集解》除了23名传教士所写63篇序文外,另外221篇文章皆由中国人所写,计115人 ,其中由进士出身者所写有120篇之多,撰写者达57人。 因此,《天学集解》对于了解明末清初中西交流之情实、西学、西教书籍的传播、传教士与中国士人及中国士人之间的交往等重大问题,确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研究内容 (一)《天学集解》概览 1、刘凝与《天学集解》之编辑 刘凝(1620-1715),字二至,号及斋,又号籀堂,圣名保(Paulus), 江西建昌府南丰县西隅人。 “弱冠藉诸生”,1677年为岁贡生,1687年由贡生授崇义县训导。 1702年,刘凝期满后返家著述,并修撰《崇义县志》(未成稿)。1683年修撰《南丰县志》。 刘凝的人际交往:县令郑鈛;南丰乡绅傅大业(字用滋)、彭期(字彦远);同里李长祚;石铎琭、马若瑟神父;与吴宿、李长祚、赵师瑗、 赵希隆、 李日宁、甘作霖等校阅石铎的《默想神工》(南昌天主堂刻印出版,1700年左右),除吴宿之外,其余各人均是南丰信徒。而吴宿又与蔡铁、𣼊宇兴、李奭重刊朱宗元《答客问》,并撰写序文。这四人均是新昌人,通过校订书籍、撰写序跋等活动,南丰、新昌两地的信徒定有很多互动与交往。此外,刘凝与谢文洊、方以智等人均有交往(刘凝与方以智的交往承肖清和老师告知)。
研究内容 2、《天学集解》的编纂 《天学集解》的编纂意图及文献来源 ;刘凝是如何获得这些文献的?通过哪些途径? 杜鼎克研究文章曾提及《天学集解》极不寻常地将目录包含于正文的第一卷之内,事实上,《天学集解》“不寻常”之处远不止此。该书将所收序文分为九卷,但在分卷的同时,作者又将它们分为六集,且每集的分界处与卷之间并不一致。这六集的名目是:首集、道集、法集、理集、器集、后集。不难看出,这六集的称谓与传统中国的图书分类完全不同:它虽无法套用经史子集的四部分类法,但是也没有像很多古书那样用甲乙丙丁或者千字文来标示,从理集、器集的分类我们依稀可以看见《天学集解》沿袭了《天学初函》,但《天学初函》只分为理、器二编,而《天学集解》却在理、器之前还有首、道、法三集,我们不禁要问:编者刘凝为何将全书这样分为六集?这六集名称源于何处?它们之间为何这样排列?除了编目之外,本项研究还将考察《天学集解》所收序文与原书有没有什么不同?编者在编纂过程中是否有所增删?如果有,这些增删反映了编者哪些意图?在考察篇目设置与序文收录时,该项研究还将与《绝徼同文纪》(1615)、《天学初函》(1626)、《熙朝崇正集》(1639)及《圣教信证》(1647)末尾所附传教士姓氏、著述等相关著作做一比较,以期纵向考察其脉络及流变。
研究内容 (二)个案人物 33篇未见于他处的文章作者如吕图南、李佺台、吴宿、吴载鳌、张维枢、陈长祚、邵捷春、沈光裕、蔡铁、𣼊宇兴、李奭、叶益蕃等人都极少为人关注。 (三)群体、网络型研究 《天学集解》所收人物以福建、浙江、安徽、江西最为集中。以江西为例,《天学集解》收录序文的作者来自江西的有:彭惟城,庐陵人;熊明遇、熊士旂、樊良枢,进贤人;吴载鳌,宜黄人;周希令,宁州人;郑以伟,广信人;刘凝,南丰人;吴宿、蔡铁、𣼊宇兴、李奭,新昌人;朱时亨,江西人(具体地点待考)。 历时、共时两个角度。
研究方法与工具 e-考据 全文数据库:汉籍全文检索、中国基本古籍库、中国方志库、明人文集联合目录及篇目索引资料库 。 CBDB、地理信息系统、社会网络分析:利用全文数据库及精读文集、年谱等,整理数据,录入CBDB,内容包括:姓名、 生卒年、籍贯、字号、功名(如果是进士,具体到中进士之年)、官位、信仰状况、收入《天学集解》所有篇名及所在位置、备注(备注可注明有哪些著述、其生平、传记见于何处;受学于何人;与谁为友及姻亲等关系)。以此为基础,分析撰写者的籍贯分布,活动时间,他们的身份,如进士、举人、贡生、布衣各有多少,信教者与非教徒的比例各为多少,非教徒而亲近西学、西教者各对哪些内容偏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