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句選 (一)登鸛雀樓 (二)黃鶴樓送孟浩然 之廣陵 (三)楓橋夜泊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如何學好數學? 黃駿耀老師
Advertisements

辅助核算 3.5.
10 郑和远航.
三个偶像的故事和功绩 ——第12课 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 董飞燕.
捣蛋鬼历险记 初一四班 孙嘉佑小组.
中國歷史 明代之患禍及民變.
10 郑和远航 郑和 郑和,1371年生于云南昆阳州(今昆明晋宁县)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家庭,原名马和,小字三宝,十一岁时在明太祖朱元璋发动的统一云南的战争中被俘进宫,后当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的近侍。1403年朱棣登基,史称明成祖。次年正月初一,朱棣念他有勇有谋,屡立奇功,便赐姓“郑”,改称郑和,并提拔为内宫太监,于永乐三年(1405年7月11日)率领庞大船队首次出使西洋。自1405年到1433年,漫长的28年间,郑和船队历经亚非三十余国,涉十万余里,与各国建立了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完成了七下西洋的伟
明清 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 雅克萨反击战(俄) 戚继光抗倭(日) 郑成功收复台湾(荷兰) 荷兰 俄 罗 斯 日 本 台湾 沙 俄 入 侵
戚继光抗倭.
刑事訴訟法 授課人:林俊益副教授 時間:95.9.~96.6..
妩媚人生 云 计 算 与 大规模数据并行处理技术 黄 宜 华 南 京 大 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妩媚人生 妩媚人生
第16 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授课人:鲍婷.
历史上的中日关系.
云南外事外语职业学院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 赵田甜.
第四章 清代臺灣的社會文化變遷 第一節 移墾社會的形成
認識食品中毒 一、什麼是食品中毒? 二人或二人以上攝取相同的食品而發生相似的症狀,並且自可疑的食餘檢體及患者糞便、嘔吐物、血液等人體檢體,或者其它有關環境檢體(如空氣、水、土壤等)中分離出相同類型(如血清型、噬菌 體型)的致病原因,則稱為一件“食品中毒”。 但如因攝食肉毒桿菌毒素或急性化學性中毒而引起死亡,即使只有一人,也視為一件“食品中毒”。
題目:四大古文明 班級:六年八 班 組員:賴宣光.游家齊.陳羿文 吳佳芬.許淑婷.許芳瑜..
食 物 中 毒.
琦君 《髻》 S 康倩瑜.
眼乾乾唔使慌.
滑膜皱襞综合征.
“公平”是最热的关键词 1、胡锦涛首次进行“总动员”,提出“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
贵州省公务员面试 备考指导 中公教育 面试讲师 刘运龙.
外 套 各式領型與變化 武 玫 莉 製 作.
第4节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陈冤之魅,心鬼之泪 ——雾里探花 《东方快车谋杀案》 By第二小组.
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发展等级10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①透过现象 深入本质 ②揭示问题 产生的原因 ③观点具有 启发作用
文明礼仪在我心 文明礼仪在我心.
第10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故事会 盘古开天劈地 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地可不象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样————天高高的在上面,地在我们的脚下,中间隔着几千几万米远。那个时候的天地就象是一个包在大黑壳里的鸡蛋,混混沌沌的,什么也看不清。人们走路都得弯着腰,耕田打猎都很不方便,因为一不小心抬个头,就会碰到天,惹它生气,接着就会招来狂风暴雨。因此所有的植物也都长不高,所以结的粮食和果实都很少,根本就不够大家吃。还经常会发生饿死人的事情。
面向三农,拓宽信息渠道 辐射千村,服务百万农民
三招 让孩子爱上阅读 主讲人:芝莺妈妈 2012年10月19日.
FUZHUANGZHITUYANGBANZHIZUO
如何挑選吳郭魚 嗨~ 餐旅二乙 4a2m0105 白妤潔 4a2m0122 何姿瑩.
学校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知识 连云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服裝整理概論.
印染纺织类艺术.
创业计划书的编写.
创业计划书撰写.
第九章 进行充分调研 选择自主创业.
香溢饺子馆创业计划书.
第三章 中国的民族民俗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汉族 第三节 满族 蒙古族 维吾尔族 回族 朝鲜族 第四节 壮族 土家族 苗族 黎族
第 4 章 投资银行: 基于资本市场的主业架构.
创业数字图书馆.
中国管理科学发展探索 成思危 2006年8月18日于上海复旦大学.
“四文”交融,虚实并举,打造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校园文化 ——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汇报
103年度高職優質化輔助方案計畫申辦及輔導訪視說明會
“十二五”科技发展思路 与科技计划管理 科技部发展计划司 刘敏 2012年9月.
社区妇幼保健工作 江东区妇幼保健院 胡波瑛.
人生不要太圓滿 ◎ 張忠謀.
导致羊水过少的五大因素.
胎教.
怎样进行一次宣讲 何惠玲.
第三课 中国共产党的历程.
[聚會時,請將傳呼機和手提電話關掉,多謝合作]
规范母婴保健服务 努力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市卫生局基妇科 朱静.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财务报账培训
白天的月亮 想與日爭輝 人生不要太圓滿 文字取自於:張忠謀 攝於陽明山 阿道的攝影工作坊.
第十章(上)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营养要均衡.
ㄩ.
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Ⅰ) 教材比较研究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陈 辉 教育部2009普通高中历史课改远程研修资料.
十年职业生涯规划 —— 年 姓名:刘娟 学号:.
主考官眼中的面试 ——面试主考官教你备战2016年国考面试 主讲老师:李海鹏.
国内知名高校 医学院(部、中心) 院系及附属医院设置情况 调研报告
財務報表分析 授課教師:陳依婷.
第六章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概念和特征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
主讲人:刘文波 (四会国税 政策法规股) 2014年4月
智慧宁波 智慧财税 . 宁波市地方税务局.
第六模块礼仪文书写作 第一节求职信、应聘信 QIUZHIXINYINGPINXIN.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絕句選 (一)登鸛雀樓 (二)黃鶴樓送孟浩然 之廣陵 (三)楓橋夜泊   絕句選 (一)登鸛雀樓 (二)黃鶴樓送孟浩然   之廣陵 (三)楓橋夜泊

絕句選 作者 詩體 主旨 文章作法 唐 王之渙 五言絕句 勉人積極向上 在描繪景物中寄託情意 李白 七言絕句 抒發依依不捨的離情 張繼 ㄍㄨㄢ ˋ (一)登鸛 雀樓 (二)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三)楓橋夜泊 作者 詩體 主旨 文章作法 唐 王之渙 五言絕句 勉人積極向上 在描繪景物中寄託情意 李白 七言絕句 抒發依依不捨的離情 張繼 抒寫濃濃的鄉愁

目 次 一、學習重點 二、課前暖身 三、課文導讀01 02 03 四、作者介紹01 02 03 五、課文與注釋01 02 03 六、課文結構表01 02 03 七、課文賞析01 02 03 八、讀後引導與討論 九、語文即時通 十、課後延伸補充 十一、應用練習

二、能透過朗誦,掌握本課三首詩的韻律節奏。 三、培養積極向上的精神與珍惜友誼、愛護鄉土的情懷。 學習重點 一、認識絕句的體製。 二、能透過朗誦,掌握本課三首詩的韻律節奏。 三、培養積極向上的精神與珍惜友誼、愛護鄉土的情懷。 ★補注: *體製:詩文的格式。亦可作「體制」。 4

每句字數一定,有五言、七言之分。每句五字為五言絕句,簡稱五絕(共二十字)﹔每句七字為七言絕句,簡稱七絕(共二十八字)。 每首固定為四句。 課前暖身 絕句的格律 字數 句數 每句字數一定,有五言、七言之分。每句五字為五言絕句,簡稱五絕(共二十字)﹔每句七字為七言絕句,簡稱七絕(共二十八字)。 每首固定為四句。

每個字有一定的平仄限制。平仄指的是字的聲調,古音聲調分為平、上、去、入四聲,四聲中的平聲屬「平」,上、去、入三聲屬「仄」。 課前暖身 ★補注: *古音:★語文即時通  國語四聲與古音聲調 平仄 每個字有一定的平仄限制。平仄指的是字的聲調,古音聲調分為平、上、去、入四聲,四聲中的平聲屬「平」,上、去、入三聲屬「仄」。 ㄗㄜ ˋ ㄕㄤ ˇ 6

第二、四句要押韻,第一句可押韻可不押韻,第三句則不可押韻。 課前暖身 ★補注: *補充:唐詩分期 *補充:唐代著名詩人 *補充:詩的演變 押韻 第二、四句要押韻,第一句可押韻可不押韻,第三句則不可押韻。 7

唐代詩風最盛,元楊士弘著唐音,品評唐詩,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期: ⒈初唐詩歌(開創期) 代表作家: 課前暖身補充資料 ★唐詩分期1    唐代詩風最盛,元楊士弘著唐音,品評唐詩,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期: ⒈初唐詩歌(開創期)  代表作家: ⑴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⑵陳子昂(轉變初唐浮靡詩風) ⑶沈佺期、宋之問(完成律詩的格律形式) ⑷杜審言(杜甫的祖父) 8

課前暖身補充資料 ★唐詩分期2 ⒉盛唐詩歌(興盛期) 代表作家: ⑴邊塞派:高適、岑參、王之渙、王昌齡 ⑵山水田園派:王維、孟浩然  代表作家: ⑴邊塞派:高適、岑參、王之渙、王昌齡 ⑵山水田園派:王維、孟浩然 ⑶浪漫派:李白 ⑷社會派:杜甫 9

⑴山水田園詩自成一家之體:韋應物、劉長卿 ⑵新樂府運動提倡者:元稹、白居易 ⑶奇險詩派:韓愈、孟郊、賈島、李賀 ⑷柳宗元 ⑸劉禹錫 課前暖身補充資料 ★唐詩分期3 ⒊中唐詩歌  代表作家: ⑴山水田園詩自成一家之體:韋應物、劉長卿 ⑵新樂府運動提倡者:元稹、白居易 ⑶奇險詩派:韓愈、孟郊、賈島、李賀 ⑷柳宗元 ⑸劉禹錫 10

課前暖身補充資料 ★唐詩分期4 ⒋晚唐詩歌  代表作家: ⑴杜牧、李商隱 ⑵溫庭筠 ⑶杜荀鶴、皮日休、羅隱、韓偓 ★回課文 11

課前暖身補充資料 ★唐代著名詩人1 杜甫 李白 詩人 詩史 詩聖 詩俠 詩仙 稱號 其詩反映安史之亂的社會現實﹐在唐時就已被稱為「詩史」。 有憂世愛民的懷抱﹐其詩博大雄渾﹐千態萬狀﹐反映出社會的動亂。 喜縱橫術,擊劍為任俠。 ①唐賀知章喻為「天上謫仙人」。 ②其詩風清新俊逸﹐飄逸如仙。 原因

課前暖身補充資料 ★唐代著名詩人2 王昌齡 劉禹錫 李賀 王維 詩人 詩天子 詩家夫子 詩豪 詩鬼 詩佛 稱號 ①唐人琉璃堂圖稱他為「詩天子」。 ②其詩音韻高亢﹐氣勢風華﹐時稱「詩家夫子王江寧」 其詩氣勢豪邁﹐筆力雄健﹐白居易推為「詩豪」。 其詩幽峭離奇﹐多神怪詭異色彩。 晚年篤志奉佛﹐其詩深富禪趣。蘇軾讚其﹕「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原因 。

課前暖身補充資料 ★唐代著名詩人3 白居易 孟郊 孟浩然 詩人 詩魔 詩囚 詩星 稱號 ①閒吟﹕「唯有詩魔降未得。」 ②與元九書﹕「不知我者以為詩魔。」。 其人孤寒僻澀﹔其詩常囚於一字的執著。 唐盧延讓弔孟浩然詩﹕「高據襄陽播盛名﹐問人人道是詩星。」 原因 ★回課文

課前暖身補充資料 ★詩的演變1 詩 現代詩 古典詩 近體詩 古詩 樂府詩 律詩 (八句) 絕句 (四句) 五言 (四十字) 七言 (五十六字) 五言 (二十字) 七言 (二十八字)

課前暖身補充資料 ★詩的演變2 ●近體詩:唐代興起的詩體叫「近體詩」,又名「今體詩」,此名稱是與「古體詩(古詩)」相對而言。 ●中國文學  韻文、散文 ⒈韻文:最早之韻文文學  詩經(北方文學的代表,屈原的楚辭為南方文學的代表)。 ⒉散文:最早之散文文學  尚書(尚,同「上」,尚書即指上古之書,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史書。古者右史記言,言為「尚書」;左史記事,事為「春秋」)。 ●四大韻文:漢賦、唐詩、宋詞、元曲。 ★回課文

絕句選 ★補注:*登:升、上。 ★主旨:寫登樓遠眺的觸發。 (一)登鸛雀樓      王之渙 17

《出處》全唐詩。 《體裁》五言絕句。 課文導讀(一) ★補注: *全唐詩:清聖祖康熙二年,康熙命曹寅(曹雪芹祖父)等十人於揚州纂刻全唐詩,於康熙四十五年完成。凡九百卷,收錄唐詩四萬八千九百餘首,作者二千二百餘人,並附有唐五代詞。對研究唐代歷史、文化和文學很有參考價值。 《出處》全唐詩。 《體裁》五言絕句。 18

《注解》鸛雀樓,舊址在今山西省永濟市,高三層,相傳樓上常有鸛雀棲息而得名,為唐代登覽勝地。 課文導讀(一) ★補注: *鸛雀樓:補充 ●中國古代四大歷史文化名樓 《注解》鸛雀樓,舊址在今山西省永濟市,高三層,相傳樓上常有鸛雀棲息而得名,為唐代登覽勝地。 ▲鸛雀,水鳥名,或作「鸛鵲」。

《大意》詩中描寫作者登上鸛雀樓遠望所見到的壯麗山河,又由此體悟人生須積極向上的哲理。 課文導讀(一) 《大意》詩中描寫作者登上鸛雀樓遠望所見到的壯麗山河,又由此體悟人生須積極向上的哲理。 20

課文提要(一) ⒈文體:抒情詩(五言絕句)。 ⒉主旨:勉勵人要積極進取。 ⒊格律: ⑴仄起平韻,第一句不入韻:第一句第二個字「日」是仄聲,稱為「仄起」;第二、四句押韻的是「流」、「樓」,是平聲尤韻、國音「ㄡ」韻的字。 ⑵第三句「欲」字,按律應作平聲。但合律條件為「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故本詩是合律的。 21

課文導讀補充資料(一) ★鸛雀樓   鸛雀樓前瞻峻秀的中條山,下瞰奔流不停的黃河,宏偉壯闊的山川景象,吸引了無數詩人,登臨作詩。全唐詩收錄有關鸛雀樓的詩作不下三十首,王之渙這首登鸛雀樓是其中最出名的一首。 ★回課文 鸛雀樓 22

⒈長江流域:江西南昌滕王閣、湖南岳陽岳陽樓、湖北武漢黃鶴樓。 ⒉黃河流域:山西永濟鸛雀樓(始建於南北朝時代,毀於元初,於二○○一年重建)。 課文導讀補充資料(一) ★中國古代四大歷史文化名樓 ⒈長江流域:江西南昌滕王閣、湖南岳陽岳陽樓、湖北武漢黃鶴樓。 ⒉黃河流域:山西永濟鸛雀樓(始建於南北朝時代,毀於元初,於二○○一年重建)。    滕王閣因王勃而出名,岳陽樓因范仲淹而不朽,黃鶴樓因崔顥、李白而名揚天下,鸛雀樓也因王之渙而名留千古。 ★回課文

《名籍》王之渙,字季淩,唐絳郡(今山西省新絳縣)人。 《生卒》生於武后垂拱四年(西元六八八年),卒於玄宗天寶元年(西元七四二年),年五十五。 作者介紹(一) ㄌㄧㄥ ˊ ★補注: *絳:大紅色。例:「玉貌絳脣」。 《名籍》王之渙,字季淩,唐絳郡(今山西省新絳縣)人。 《生卒》生於武后垂拱四年(西元六八八年),卒於玄宗天寶元年(西元七四二年),年五十五。 ㄐㄧㄤ ˋ 王之渙介紹

《文學》擅長描寫從軍生活和邊塞雄偉風光。 《著作》作品大多失傳,今僅存絕句六首,收錄於全唐詩。 作者介紹(一) 《文學》擅長描寫從軍生活和邊塞雄偉風光。 《著作》作品大多失傳,今僅存絕句六首,收錄於全唐詩。 ★補注: *擅長:專精於某種技藝或學術。 *邊塞:●邊塞詩:以邊塞為題材,描寫邊塞風光與生活的詩。如唐朝高適、岑參等都是著名的邊塞詩人。 ㄕㄢ ˋ 25

作者介紹(一)補充資料 ★王之渙1 ㈠生平大略 王之渙,祖籍晉陽(今山西省太原市),後遷居絳郡。曾祖、祖、父,皆在朝為官,堪稱官宦之家。王之渙自幼聰明穎悟,未及壯年,已精究文章,窮研經籍。開元初,曾任主簿,後遭人誣告,辭官歸家。在家十五年,至晚年調任縣尉,有政績,卒於官。王之渙性格豪放,常擊劍悲歌,與王昌齡、高適等相唱和,頗有詩名。其詩雄奇豪邁,構思巧妙奇特,景象開闊雄深,音調明亮高昂。 26

作者介紹(一)補充資料 ★王之渙2 ㈡遺聞軼事 王之渙和王昌齡、高適的交情很好。有一天,三人到旗亭(酒樓)買酒小飲,當時有十幾個樂伎女伶也到這裡聚會歡宴。過一會兒,伶人們開始奏樂為樂,所演奏的都是當時的名曲,王昌齡三人就私下約定:這些伶人所演唱的詩篇中,看誰的詩作多,就以他為最優。   不久,有一位伶人唱了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詩:「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27

作者介紹(一)補充資料 ★王之渙3 ㈡遺聞軼事 很快又有另一位伶人唱:「開篋(放東西的箱子)淚沾臆(胸膛、懷抱),見君前日書。夜臺(墳墓)今寂寞,獨是子雲居(指梁九無論在世還是去世後,都是寂寞自守的人;也指梁九平生如揚雄一樣,情操高尚)。」卻是高適的哭單父梁少府詩。   這時沒有人唱王之渙的詩,王之渙就對王昌齡、高適二人說:「這些二流的歌伎,怎麼敢唱我所寫的高雅作品呢?」 28

作者介紹(一)補充資料 ★王之渙4 ㈡遺聞軼事 又指著眾伶人中最出色的一位說:「如果她所唱的不是我的詩作,我就不敢再跟你們爭雄了!但如果她唱的是我的詩作,你們就要拜我為尊。」輪到那個最美的歌伎唱時,一開口便唱:「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正是王之渙的涼州詞詩。   王之渙便很興奮地說:「看吧!我講的話可不是胡說的。」大家都笑了! 29

白日依1山盡2, [黃河入海流]。 (一)登鸛雀樓-1 ★文意: *補充 ★修辭: *一、二句:對仗 *第二句:倒裝,還原:「黃河流入海」。 課文結構 語譯 課文朗讀

[欲窮千里目3], 更上一層樓。 (一)登鸛雀樓-2 ★文意: *抒感 ⒈寫下登樓感想,也表現胸襟抱負。 ⒉勉人精益求精。意即「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修辭: *三、四句:對仗 *第三句:誇飾兼倒裝,還原:「目欲窮千里」。 ●補充:「登鸛雀樓」的對仗 [欲窮千里目3], 更上一層樓。 課文結構 語譯 31

⒊欲窮千里目:想要 看得更遠、更廣。 窮,極盡。 注釋(一)⒈~⒊ ⒈依:靠著、依傍。 ⒉盡:隱沒。 ⒊欲窮千里目:想要 看得更遠、更廣。 窮,極盡。 (動詞) ●依山傍水:形容風景清幽如畫。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太陽依傍著山勢而隱沒, 黃河日夜不停地向大海奔 流。 想要看得更遠、更廣, 語譯(一) 太陽依傍著山勢而隱沒, 黃河日夜不停地向大海奔 流。 想要看得更遠、更廣, 那就必須再登上一層樓。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回課文1 2

形音義比較(一) ①塞: ▲ : 邊「塞」—邊境,名詞。(登鸛雀樓) ▲ : 「塞」車—受阻不暢,動詞。 ▲  :  邊「塞」—邊境,名詞。(登鸛雀樓) ▲  : 「塞」車—受阻不暢,動詞。  軟木「塞」—封口的東西,通常用軟木或塑膠製成,名詞。 ▲  : 敷衍「塞」責—推託、應付,動詞。 阻「塞」—阻隔不通,動詞。 ㄙㄜ ˋ ㄙㄞ ㄙㄞ ˋ 34

形音義比較(一) ②窮: ▲欲「窮」千里目—極盡,動詞。(登鸛雀樓) ▲貧「窮」—貧乏、貧困,形容詞。 ▲「窮」鄉僻壤—荒僻、偏遠,形容詞。

「更」上一層樓—再、又,副詞。(登鸛雀樓) 形音義比較(一) ③更: ▲  :  「更」上一層樓—再、又,副詞。(登鸛雀樓) ▲  : 三「更」半夜—古代表示夜間計時的用語。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為兩小時,名詞。 「更」改—改換、變換,動詞。 ㄍㄥ ㄍㄥ ˋ 36

課文補充資料(一) ★第一、二句文意 *寫景(壯美): ⒈白日依山盡:中條山高峻。 (抬頭遠望) 把上下、四方、遠近的景物全納到筆下  (抬頭遠望)  把上下、四方、遠近的景物全納到筆下  (低頭俯瞰) ⒉黃河入海流:  ⑴黃河壯闊。 ⑵此為想像之筆,因為黃河在山東入海,並未在山西(鸛雀樓所在地)入海。 ★回課文 37

絕句的格律是可以不用對仗,但本詩卻採用兩對聯句的形式。 課文補充資料(一) ★「登鸛雀樓」的對仗1  絕句的格律是可以不用對仗,但本詩卻採用兩對聯句的形式。 ⒈一、二句對仗十分工整,除平仄相對外,還講究顏色字對顏色字,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屬「正名對」:「白」對「黃」,顏色對顏色;「日」對「河」、「山」對「海」,以自然景物相對。 38

課文補充資料(一) ★「登鸛雀樓」的對仗 2 ⒉三、四句也是平仄相對外,副詞對副詞,動詞對動詞,數目字對數目字,單位詞對單位詞,名詞對名詞,十分巧妙工整。採「流水對」,即兩句的意思連貫起來,表達完整的概念。 ★回課文 39

課文結構(一) ★結構: ⑴寫景:登樓遠望的景色 壯美。 第一句 仰望:寫山的高峻 第二句 俯瞰:想像黃河入 海 ⑴寫景:登樓遠望的景色  壯美。 第一句 仰望:寫山的高峻 第二句 俯瞰:想像黃河入         海 前二句對仗(平仄相對,詞性相同) ⑵抒感:由壯麗景象,開闊了視野及胸襟,寓意「百尺竿頭、精益求精」。 第三句 就眼前景象產生想      法 第四句 推向更高境界 後二句對仗(流水對  句意相承) ★回課文1 2

課文結構表(一) 抒感 山勢高峻 大河奔騰 即景生意 寓理景中 寫景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課文賞析(一)   本詩第一、二句寫景,描寫詩人登鸛雀樓遠望的景色,包含了眼前所見及心中想像,有動有靜,有遠有近,視野寬廣,氣勢壯闊。第三、四句抒感,經由眼前壯麗的景象,聯想到若要看得更遠,就須爬得更高,登高才能望遠,既表現自己的抱負,也勉勵人要精益求精。   本詩有三點值得學習、欣賞:

一、對仗工整,語言淺白:「白日依山盡」對「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對「更上一層樓」,對仗工整流暢,文字淺顯明白。 課文賞析(一) 一、對仗工整,語言淺白:「白日依山盡」對「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對「更上一層樓」,對仗工整流暢,文字淺顯明白。 二、寫景壯闊,視野遼遠:前兩句就將上下、四方、遠近的景物全部納入,畫面雄壯遼闊。 43

三、胸襟寬闊,寓意深刻:後兩句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遠的哲理,表現出詩人開闊的胸襟,和向上進取的精神。 課文賞析(一) 三、胸襟寬闊,寓意深刻:後兩句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遠的哲理,表現出詩人開闊的胸襟,和向上進取的精神。 ★補注: *胸襟:心胸氣度。 ★課文評析 44

課文評析(一) 。 ⒈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⑴首兩句寫的是登高望遠的景色,取景上用巍峨的中條山和浩浩蕩蕩的黃河為主景,分別用「依山盡」、「入海流」描摹出此地山高水長的壯闊景色。 ⑵視角上,從第一句的仰視天空,到第二句的俯視地面。這兩句合起來,就把上下、四方、遠近的景物,都容納進詩筆之下,使畫面顯得特別雄壯遼闊 ⑶在鸛雀樓不可能看見黃河入海的景象,所以第二句是把當前景與意中景融合為一的寫法,達到了縮萬里於咫尺,咫尺而有萬里之勢的效果。 。

課文評析(一) 。 ⑷「黃河入海流」是「黃河流入海」的倒裝,「流」字擺在最後,可以塑造出「黃河不斷地奔騰、流動」的景象 ⒉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⑴即景生意,明點題目「登樓」,更把詩意推上更高的境界。 ⑵令人聯想到做人處事的哲理:①站得高才看得遠,才不會夜郎自大。②任何理想的追逐都是沒有止境的,懂得不斷地精益求精,才能不斷地超越自我,使生命更加豐富。 ★課文賞析 。

絕句選 (二)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 白 ★主旨:寫送別朋友的不捨。 *黃鶴樓:送別地點 *孟浩然:遠行人 *廣陵:目的地 47

《注解》黃鶴樓,在今湖北省武漢市武昌蛇山上。孟浩然,盛唐詩人,長李白十二歲。之,往、去。廣陵,揚州(今江蘇省揚州市)的舊稱。 課文導讀(二) 《出處》李太白詩文集。 《體裁》七言絕句。 《注解》黃鶴樓,在今湖北省武漢市武昌蛇山上。孟浩然,盛唐詩人,長李白十二歲。之,往、去。廣陵,揚州(今江蘇省揚州市)的舊稱。 ★補注: *黃鶴樓:補充 黃鶴樓 黃鶴樓

《大意》詩中作者藉景物的描寫,抒發在黃鶴樓送別老朋友孟浩然前往揚州時,依依不捨的離情。 課文導讀(二) ★補注: *依依不捨:非常留戀、捨不得。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一詩寫作背景 《大意》詩中作者藉景物的描寫,抒發在黃鶴樓送別老朋友孟浩然前往揚州時,依依不捨的離情。 寫作背景 49

課文提要(二) ⒈文體:抒情詩(七言絕句)。 ⒉主旨:抒發離別依依之情。 ⒊格律: ⑴仄起平韻,第一句入韻:第一句第二個字「人」是平聲,但按律此處應為仄聲;第一、二、四句押韻的是「樓」、「州」、「流」,是平聲尤韻、國音「ㄡ」韻的字。 ⑵第一句「人、黃」字,第二句「三」字,第四句「唯、天」字,按律應作仄聲;第三句「碧」字,按律應作平聲。但合律條件為「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故只有首句犯律(「人」字),但此詩仍可當是仄起式。 50

課文導讀補充資料(二) ★黃鶴樓1 黃鶴樓位於湖北武昌的蛇山,面臨長江,有「天下江山第一樓」的美稱。三國時東吳所建,因兵火頻繁,屢建屢廢,今黃鶴樓是西元一九八五年重建。歷來吸引不少詩人雅士登臨,留下大量詩作,其中以崔顥黃鶴樓詩最膾炙人口,李白曾折服嘆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51

課文導讀補充資料(二) ★黃鶴樓2   黃鶴樓的得名,傳說跟一個道士有關。有一個道士常來這裡一家酒家喝酒,因為老闆不收他的錢,所以他臨走時便在牆上畫了一隻會飛下來跳舞的黃鶴,從此酒家生意興隆。十年後,道士再來到酒家,騎上鶴便飛走了。後來老闆在這裡建了一座樓,稱之為「黃鶴樓」。 ★回課文 52

課文導讀補充資料(二)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一詩寫作背景 李白和孟浩然在襄陽第一次相遇便一見如故,雖然孟浩然比李白大了十二歲,但仍因欣賞彼此的文才而結為摯友。在唐玄宗開元十六年(或說開元十八年),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廣陵,便託人帶信,約孟浩然在武昌相會,要為孟浩然餞行。在短暫的重逢之後,孟浩然乘船東去,李白就在那個繁花似錦的三月天寫下這首離情依依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回課文 53

《名籍》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人。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東),後遷居西蜀綿州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鄉 作者介紹(二) ★補充: *太白:傳說李白出世時,母親曾夢見太白星,以此命名為白,字太白。 *號青蓮居士:因隨父遷居青蓮鄉。 《名籍》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人。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東),後遷居西蜀綿州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鄉 李白介紹 。

《生卒》生於武后長安元年(西元七○一年),卒於肅宗寶應元年(西元七六二年),年六十二。 《風格》才華洋溢,為人和作品都很豪放飄逸,自然率真。 作者介紹(二) 《生卒》生於武后長安元年(西元七○一年),卒於肅宗寶應元年(西元七六二年),年六十二。 《風格》才華洋溢,為人和作品都很豪放飄逸,自然率真。 ★補充: *飄逸:灑脫自然,高雅超俗。 55

《別稱》後世稱他為「詩仙」,和「詩聖」杜甫齊名,並稱「李杜」。 《著作》後人輯有李太白詩文集。 作者介紹(二) 《別稱》後世稱他為「詩仙」,和「詩聖」杜甫齊名,並稱「李杜」。 《著作》後人輯有李太白詩文集。 ★補充: *並稱李杜:韓愈稱譽李、杜:「李杜文章在,光芒萬丈長。」

作者介紹(二)補充資料 ★李白1 ㈠生平大略 ⒈名字、里籍:因李白曾作翰林供奉(官名,以文學供帝諮詢),人稱李供奉;又因賀知章稱讚他是「天上謫仙人」,所以後人又稱他為李謫仙。傳說李白出世時,其母曾夢見長庚星,長庚星又名太白星,所以便命名為白,字太白。隨父遷居綿州昌隆縣的青蓮鄉,也因此自號青蓮居士。據李白自云,西漢善於征戰的飛將軍李廣,是其遠祖。李白的父親沒做過官,可是家境相當富裕,所以李白能讀書、學劍,過著富家子弟的生活。 57

作者介紹(二)補充資料 ★李白2 ㈠生平大略 ⒉遊蹤、隱居:李白二十五歲左右,辭親遠遊,二十七歲結婚,夫人是唐高宗時宰相許圉師的孫女。三十歲入長安,三十五歲遊太原,行跡甚廣,閱歷豐富。四十歲前後,曾隱居徂徠山(在今山東省),這時李白的詩名可以說是已傳遍天下了。 58

作者介紹(二)補充資料 ★李白3 ㈠生平大略 ⒊入京、辭闕:四十二歲時,唐玄宗召李白入京(長安)。李白滿懷抱負,本想有一番作為,雖獲皇帝賞識,有「賜食,親為調羹」之禮遇,但只任翰林供奉,被視為文學侍從,一直不得重用。李白自知在京師不被親近所容,上疏請辭,於是離開居住不到兩年的長安,再度漫遊南北,過著落魄江湖的生活。 59

作者介紹(二)補充資料 ★李白4 ㈠生平大略 ⒋入獄、流放:天寶十四年,安祿山叛變,永王李璘(玄宗第十六子)藉抗敵之名起兵,李白應永王召,入其幕府,而永王竟想奪取帝位,後兵敗被殺。李白受累入獄,當誅;郭子儀請解官以贖,改流放夜郎(今貴州省)。李白流放行至巫山遇赦,重遊洞庭、皖南一帶,而生活困苦,遂往依族叔當塗(今安徽省)令李陽冰。六十二歲時,病卒於當塗。

作者介紹(二)補充資料 ★李白5 ㈡遺聞軼事 ⒈鐵杵磨成繡花針:據說李白小時候常常逃學。有一天經過磨針溪(在四川眉州象耳山下)時,看見一位老婦在磨鐵杵,李白好奇地問她,老婦回答說準備要磨杵成針。李白為她的毅力所感動,就發憤讀書。老婦自稱姓武,現在小溪旁有武氏岩。 61

作者介紹(二)補充資料 ★李白6 ㈡遺聞軼事 ⒉謫仙:李白從西蜀到京師時,京師裡知道他名聲的人並不多,於是李白便以詩文拜謁賀知章。賀知章當時擔任祕書監之職,看了他的蜀道難詩之後,不禁讚嘆:「先生的詩境,高超絕俗,您一定不是人世間的人,大概是天上的太白星君,被放謫到世間的仙人吧?」兩人便暢談彼此對詩文的見解和政治抱負。此後,李白的聲名,震動京師。 62

作者介紹(二)補充資料 ★李白7 ㈡遺聞軼事 ⒊撈月而死:「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下獨酌)是李白詩作名句之一。傳說李白醉入水中捉月而死。李白身穿宮錦袍,泛舟在采石磯附近的那一段長江上,傲然自得,旁若無人。醉中看到水中的明月,便投入水中想去捉那月亮,於是墜江溺斃。今日的采石磯還有李白的衣冠塚。 63

(二)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1 ★文意: *補充 故人1西辭黃鶴樓2, 煙花3三月下4揚州。 課文結構 語譯 課文朗讀

孤[帆]遠影碧山5盡, 唯6見長江天際流。 (二)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2 ★文意: *寫送行人(李白): *寫「景色」 *「孤」字是全詩詩眼。 ⒈「孤帆」一詞,表達詩人目送過程的專注。 ⒉「孤帆」由近而遠至消失天際。 ⒊用滔滔不絕的江水象徵離愁綿綿不絕(寫「愁」卻不言「愁」)。 ★修辭:借代(船) 課文結構 語譯 65

⒉西辭黃鶴樓:告別西方的黃鶴樓。黃鶴樓在西,揚州在東,故稱西辭。辭,告別。 ⒊煙花:形容春天百花盛開、如煙似霧的美景。 ⒋下:順流而下。 注釋(二)⒈~⒍ ⒈故人:老朋友。 ⒉西辭黃鶴樓:告別西方的黃鶴樓。黃鶴樓在西,揚州在東,故稱西辭。辭,告別。 ⒊煙花:形容春天百花盛開、如煙似霧的美景。 ⒋下:順流而下。 ⒌碧山:青山。 ⒍唯:只有。 ●舊雨(老朋友)新知(新朋友)、舊識、故交。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山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語譯(二) 老朋友告別西方的黃鶴樓, 在這百花盛開、如煙似霧的三月,乘船順流而下往東邊的揚州。 孤船帆影漸行漸遠,逐漸消失在青山的盡頭, 只有看到長江的水滾滾地向天邊流去。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山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回課文1 2

▲「故」人—舊的、從前的,形容詞。(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緣「故」—原因、根由,名詞。(雅量) ▲明知「故」犯—有意、存心,副詞。 形音義比較(二) ①故: ▲「故」人—舊的、從前的,形容詞。(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緣「故」—原因、根由,名詞。(雅量) ▲明知「故」犯—有意、存心,副詞。 68

▲西「辭」—告別,動詞。(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推「辭」—推卻、不接受,動詞。 ▲「辭」退—解雇、解聘,動詞。 形音義比較(二) ②辭: ▲西「辭」—告別,動詞。(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推「辭」—推卻、不接受,動詞。 ▲「辭」退—解雇、解聘,動詞。 69

形音義比較(二) ③下: ▲「下」揚州—順流而下(一說「到、往」),動詞。(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屋簷「下」—下面,名詞。(月光餅) ▲「下」鄉視察—到、往,動詞。 ▲「下」課—結束工作或學習,動詞。 ▲「下」命令—頒布、傳達,動詞。

形音義比較(二) ④際: ▲天「際」—邊,名詞。(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危難之「際」—時候,名詞。 ▲「際」遇—機會、遭遇,名詞。 ▲風雲「際」會—交接、會合,動詞。

▲唯見長江天際「流」—奔流,動詞。(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黃河入海「流」—奔流,動詞。(登鸛雀樓) ▲小橋「流」水—流動的,形容詞。 形音義比較(二) ⑤流: ▲唯見長江天際「流」—奔流,動詞。(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黃河入海「流」—奔流,動詞。(登鸛雀樓) ▲小橋「流」水—流動的,形容詞。 72

課文補充資料(二) ★第一、二句文意 *寫遠行人(孟浩然): ⒈故人西辭黃鶴樓: ⑴(西辭) 送別地點 ⒉煙花三月下揚州: ⑴(東下)  ⑴(西辭)  送別地點 ⒉煙花三月下揚州:  ⑴(東下)  ⑵送別時節、目的地  ⑶「煙花」一詞,反襯出惆悵的離情。  ⑷點出送別季節是春天。 ★回課文 73

課文結構(二) ★結構: ⑴遠行人行動(孟浩然) 第一句 寫送別之地(湖北省黃鶴樓) 第二句 寫遠行之處(廣陵,即江蘇省揚州) 第一句 寫送別之地(湖北省黃鶴樓) 第二句 寫遠行之處(廣陵,即江蘇省揚州) ⑵送行人行動(李白): 第三句 寫專注之情 第四句 寫濃濃的離愁  由近而遠 ※季節:春天(暮春、季春 煙花三月)。 ★回課文1 2 :

課文結構表(二) 送行人 送別之地 遠行之處 專注之情 濃濃離愁 遠行人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山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本詩第一、二句寫詩人站在江邊黃鶴樓上,目送老友坐船前往揚州。這兩句點出送別的地點、時節及目的地,而春天的美景更襯托出詩人不捨的離愁。 課文賞析(二)   本詩第一、二句寫詩人站在江邊黃鶴樓上,目送老友坐船前往揚州。這兩句點出送別的地點、時節及目的地,而春天的美景更襯托出詩人不捨的離愁。 76

課文賞析(二) 第三、四句寫「孤帆」漸行漸遠,由清晰變模糊,最後消失在青山綠水之間,詩人極目遠望,只剩長江水悠悠地流向天邊。這兩句含蓄地寫出詩人專注目送,久久不忍離去的影像,暗示兩人深厚的情誼和別離的難捨。   本詩有三點值得學習、欣賞: 77

一、友誼深厚,離情依依:全詩敘寫送別友人的情景,蘊含深厚的友誼,充滿依依不捨的離情,表現出送別詩的特色。 課文賞析(二) 一、友誼深厚,離情依依:全詩敘寫送別友人的情景,蘊含深厚的友誼,充滿依依不捨的離情,表現出送別詩的特色。 二、寓情於景,意在言外:以「煙花三月」的美景良辰,映襯離別的感傷;以悠悠江水,蘊含詩人綿綿的離愁。詩人將離別不捨之情寄寓於景物之中,可說是意在言外了。 ★ 補注: *美景良辰:迷人的景色,美好的時光。 78

課文賞析(二) 三、由近而遠,動靜相襯:黃鶴樓與揚州,一近一遠,動詞「辭」與「下」聯繫了這兩個靜態空間,說出故人即將遠離;載著友人逐漸遠去的帆影,與靜態的碧山相襯,一動一靜,也隱含詩人佇立目送,不忍離去的影像。 ★課文評析 79

課文評析(二) ⒈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⑴首二句寫的是遠行人(孟浩然)的行動。第一句點出送別的地點  黃鶴樓,第二句點出送別的時間  春季,以及孟浩然的目的地  揚州。 ⑵「煙花」寫出了春天繁花盛開的美景,卻更加反襯出李白心中濃濃的離愁。

課文評析(二) 。 ⒉孤帆遠影碧山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⑴三、四句寫的是送行人(李白)的行動。 ⑵由第三句可見李白的眼神有多專注:此時天地雖大,江面遼闊,船來船往,他的眼中卻只看到載著孟浩然的那艘船,甚至船已經看不到了,還凝目著奔向天際的長江。 ⑶「孤」字是全詩詩眼:不但船「孤」,船上孤單遠去的友人,還有孤獨的送行人都是那麼的落寞無依 。

課文評析(二) ⒉孤帆遠影碧山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⑷第四句以具體景物來表現抽象的感情:李白對朋友的深情與依依不捨的離情,就像那滔滔不絕的江水般,正是:「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 ★課文賞析

絕句選 (三)楓橋夜泊 張繼 ★主旨:寫旅人漂泊異鄉之情。 *楓橋:地點 *夜:時間 *泊:背景 (旅人搭船在外,船隻停泊岸邊) 83

《注解》楓橋,在姑蘇(今江蘇省蘇州市)城西。泊,停船。 課文導讀(三) 《出處》全唐詩。 《體裁》七言絕句。 《注解》楓橋,在姑蘇(今江蘇省蘇州市)城西。泊,停船。 ★補注: *楓橋:補充 *蘇州:●「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比喻蘇州、杭州是人世間最富庶美好的地方。

《大意》詩中描寫作者在楓橋停船過夜,因滿懷濃濃鄉愁而輾轉難眠,於是透過所見所聞,把楓橋夜景和旅人寂寞惆悵的心情,寫得意境悠遠,生動感人。 課文導讀(三) ★補注: *輾轉:翻來覆去睡不著覺。 *惆悵:悲愁、失意。 ●「楓橋夜泊」的影響 《大意》詩中描寫作者在楓橋停船過夜,因滿懷濃濃鄉愁而輾轉難眠,於是透過所見所聞,把楓橋夜景和旅人寂寞惆悵的心情,寫得意境悠遠,生動感人。 ㄔㄡ ˊ ㄔㄤ ˋ ㄓㄢ ˇ 85

課文提要(三) ⒈文體:抒情詩(七言絕句) ⒉主旨:抒寫觸景生情的鄉愁 ⒊格律: ⑴仄起平韻,第一句入韻:第一句第二個字「落」是仄聲,稱為「仄起」;第一、二、四句押韻的是「天」、「眠」、「船」,是平聲先韻、國音「ㄢ」韻的字。 ⑵第一句「霜」字,第二句「漁」字,第三句「城」字,按律應作仄聲。但合律條件為「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故本詩是合律的。 86

課文導讀(三)補充資料 ★楓橋   「楓橋」,本名「封橋」。唐代初建時,本為水陸交通要道,設有護糧關卡,每當漕糧(由水道轉運、輸送糧食)北運經過,就必須封鎖河道,禁止其他船隻通行,而稱為「封橋」。後因張繼的楓橋夜泊作「楓橋」。 ★回課文 87

全唐詩中,張繼作品有四十餘首。楓橋夜泊是他最著名的詩,作於天寶十五年流寓蘇州時。 課文導讀(三)補充資料 ★「楓橋夜泊」的影響   全唐詩中,張繼作品有四十餘首。楓橋夜泊是他最著名的詩,作於天寶十五年流寓蘇州時。  張繼這首楓橋夜泊,在題山描水的詩作中,似為楓橋建立了一座名碑,此後一千多年,無人可超越其成就。且因此詩傳誦千載,故其詩中之楓橋、寒山寺與寺內大鐘等,均成為遠近馳名之遊覽勝地。 ★回課文 88

《名籍》張繼,字懿孫,唐襄州(今湖北省襄陽市)人。 《生卒年》不詳。 《經歷》玄宗天寶十二年(西元七五三年)進士。 作者介紹(三) 《名籍》張繼,字懿孫,唐襄州(今湖北省襄陽市)人。 《生卒年》不詳。 《經歷》玄宗天寶十二年(西元七五三年)進士。 ★補注: *懿:●美好的。例:「懿範長昭」、「嘉言懿行」。 ㄒㄧㄤ ㄧ ˋ 張繼介紹

《風格》他的學識淵博,不僅有詩名,品格也受人敬重。所作的詩流傳下來的不多,語言明白自然,不尚雕琢。 《著作》全唐詩存有詩集一卷。 作者介紹(三) 《風格》他的學識淵博,不僅有詩名,品格也受人敬重。所作的詩流傳下來的不多,語言明白自然,不尚雕琢。 《著作》全唐詩存有詩集一卷。 ★補注: *尚:重視,動詞。 *雕琢:修飾文詞。 90

作者介紹(三)補充資料 ★張繼   張繼,曾任檢校祠部員外郎、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市)鹽鐵判官。因其歷經安史之亂,對兵亂後的人民生計也十分關切,故有「女停襄邑杼,農廢汶陽耕……火燎原猶熱,風搖海未平」(送鄒判官往陳留)等反映現實的作品。   張繼是中唐頗負盛名的詩人,他的詩不但「有道者風」,也頗有「禪味」,這是當時士大夫崇尚儒、道的普遍風氣。高仲武評張繼詩:「其於為文,不自雕飾。及爾登第,秀發當時。詩體清迥,有道者風。」即言其詩有當時士大夫崇尚之儒道之風。

[月落烏1啼霜滿天], [江楓2漁火3]對愁眠。 (三)楓橋夜泊-1 ★補注: 霜滿天:補充資料 ★文意:補充 ★修辭:  霜滿天:補充資料 ★文意:補充 ★修辭:  ⑴摹寫(視覺、聽覺兼觸覺)  ⑵摹寫(視覺) 一 [月落烏1啼霜滿天], [江楓2漁火3]對愁眠。 課文朗讀 課文結構 語譯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4]。 (三)楓橋夜泊-2 ★補注:寒山寺:建於南朝梁時,是「中國十大名寺之一」,曾經數次重建,現在寺宇為清時重建。寺鐘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遭人運走,下落不明。★文意:補充 ★修辭: 摹寫(聽覺) 課文結構 語譯 寒山寺 93

⒋夜半鐘聲到客船:半夜裡寒山寺的敲鐘聲,傳到旅人所乘坐的船上。夜半,半夜。 注釋(三)⒈~⒋ ⒈烏:烏鴉。 ⒉江楓:江邊的楓樹。 ⒊漁火:漁船上的燈火。 ⒋夜半鐘聲到客船:半夜裡寒山寺的敲鐘聲,傳到旅人所乘坐的船上。夜半,半夜。 (今日的佛寺不在半夜敲鐘,但當時有半夜敲鐘的習慣,也叫「無常鐘」或「分夜鐘」。 ) 夜半鐘聲到客船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語譯(三) 月亮已經西落,烏鴉不停啼叫,天空布滿了寒霜, 江邊的楓樹,漁船上的燈火,正對著因愁思而不能入眠的旅人。 姑蘇城外的寒山寺, 在半夜裡的敲鐘聲,傳到旅人所乘坐的船上。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回課文1 2

▲「烏」啼|烏鴉,名詞。(楓橋夜泊) ●愛屋及烏:因愛一個人連帶的也愛護停留在他屋上的烏鴉。後比喻愛一個人也連帶的關愛與他有關的人或物。 形音義比較(三) ①烏: ▲「烏」啼|烏鴉,名詞。(楓橋夜泊) ●愛屋及烏:因愛一個人連帶的也愛護停留在他屋上的烏鴉。後比喻愛一個人也連帶的關愛與他有關的人或物。 ▲金「烏」(相傳日中有三足烏,也因稱太陽為「金烏」)|俗以為日中有烏,故日稱為「烏」,名詞。 96

課文補充資料(三)  霜滿天:「霜」是近地面空氣中的水氣遇冷在物體上凝結而成的,但古人缺乏科學知識,以為霜和雪花一樣,從天而降,所以有「霜滿天」之說。其實這是指秋霜暗凝於物上,使人感到侵肌刺骨的寒意,作者便主觀地覺得一定是「霜滿天」了。 正因「霜滿天」是作者感受到侵肌刺骨的寒意,故「月落烏啼霜滿天」一句的摹寫法包括:「月落」的視覺,「烏啼」的聽覺,以及「霜滿天」的觸覺。 一 ★回課文 97

課文補充資料(三) ★第一、二句文意 *全景 ⒈月落烏啼霜滿天:遠景 ⑴「月落」點出時間:夜晚(下文「漁火」同)。 ⑵「烏啼」反襯深夜的寧靜(下文「鐘聲」同)。 ⑶「霜」和下文之「楓」點出季節:秋天。 ⑷「 滿天」強調空間的遼闊,也凸顯旅人孤獨漂泊的心境。 ⒉江楓漁火對愁眠:近景 ⑴「江楓」靜站岸邊,似陪伴旅人。 ⑵「漁火」閃爍不定,似旅人的漂泊 ⑶「愁」是詩眼。 ★回課文 98

※「客船」呼應詩題「泊」字,也呼應第二句「愁眠」二字。 課文補充資料(三) ★第三、四句文意 *特寫 ⒊姑蘇城外寒山寺:古寺 ⒋夜半鐘聲到客船:鐘聲  ※「客船」呼應詩題「泊」字,也呼應第二句「愁眠」二字。 ★回課文 99

課文結構(三) ★結構: ⑴全景: 第一句 遠景:深夜靜謐寂寥 第二句 近景:旅人因愁思未眠 ⑵特寫: 第三句 古寺:說明鐘聲的來源 第一句 遠景:深夜靜謐寂寥  第二句 近景:旅人因愁思未眠 ⑵特寫: 第三句 古寺:說明鐘聲的來源 第四句 鐘聲:說明「孤客最先聞」  情景交融 ※季節:秋天(霜、楓)。 ★回課文1 2

課文結構表(三) 特寫 靜夜寂寥 愁思難眠 鐘聲來源 孤客獨聞 全景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本詩第一、二句描寫楓橋附近的秋夜景色,鋪陳出一股淒清深沉、孤單寂寞的氛圍。「愁眠」二字,點明詩人此時因滿懷愁緒而輾轉反側,無法成眠。 課文賞析(三) ★補注: *淒清:淒涼冷清。 *氛圍:周圍的氣氛和情調。 *輾轉反側:形容因心事而翻來覆去睡不著覺。   本詩第一、二句描寫楓橋附近的秋夜景色,鋪陳出一股淒清深沉、孤單寂寞的氛圍。「愁眠」二字,點明詩人此時因滿懷愁緒而輾轉反側,無法成眠。

第三、四句藉寒山寺的鐘聲,反襯秋夜的寂寥。「客船」二字呼應第二句的「愁眠」,暗示詩人今夜湧上心頭的愁緒,正是異鄉作客的孤獨感和對家鄉的懷念。 課文賞析(三) 第三、四句藉寒山寺的鐘聲,反襯秋夜的寂寥。「客船」二字呼應第二句的「愁眠」,暗示詩人今夜湧上心頭的愁緒,正是異鄉作客的孤獨感和對家鄉的懷念。   本詩有三點值得學習、欣賞:

一、場景鋪寫,多元角度:詩中景物或遠或近,或動或靜,或冷或暖;有視覺的,有聽覺的,有觸覺的,構成一個錯落有致、意境幽美的場景。 課文賞析(三) 一、場景鋪寫,多元角度:詩中景物或遠或近,或動或靜,或冷或暖;有視覺的,有聽覺的,有觸覺的,構成一個錯落有致、意境幽美的場景。 二、運用地名,情景真切:連用姑蘇、寒山寺兩個真實的地名,而寒山寺又位於「城外」更顯其孤單意味,使本詩所展現的情景更為自然真切而感人。

三、前後呼應,寄寓主題:「愁眠」、「客船」二詞前後呼應,而本詩主題「客愁」,即寄寓在其中。 課文賞析(三) 三、前後呼應,寄寓主題:「愁眠」、「客船」二詞前後呼應,而本詩主題「客愁」,即寄寓在其中。 ★課文評析 105

課文評析(三) ⒈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⑴第一句從船窗外望出去:月已西沉,烏鴉的啼叫聲,更襯托出四周的寂靜,彷彿滿天瀰漫著秋霜,寒意從四面八方包圍過來,使隻身在外的旅人倍感孤冷寂寞。所謂由景生情,這句最能傳達。 ⑵第二句則轉看四周:那江邊的楓樹,像是有意陪伴遠方作客的旅人。漁火點點,已是深夜時分了,漁人還在辛苦工作。懷著憂愁思緒的旅人,默默面對這景象,輾轉難以安眠。

課文評析(三) ⒉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⑴聲音襯托晚間的寧靜,藉著鐘聲將在異鄉的旅人心裡的孤獨感,和對家鄉的懷念,寫得非常深刻。 ⑵連用「姑蘇」和「寒山寺」兩個真實地名,使本詩所展現的情景更為真切。「寒山」兩字字面有冷冷的味道,又說它位在姑蘇城外,更有孤單的意味,這種情況和旅人的處境與心境相契合。 ★課文賞析

讀後引導與與討論 一、在登鸛雀樓詩中,「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二句除了字面上的解釋外,你還想到什麼含意?在什麼情況下可以使用這個句子? 答:除字面上的解釋外,還可以有高瞻遠矚、精益求精、人往高處爬;想要有好前途,就要更加努力;要達到理想,就要提升自己的境界和層次;多方涉獵,才能有成果。以上這些意思,通常用在勵志、自勉勉人方面,像畢業升學、加油打氣等。也可以單用「更上一層樓」來祝賀升官、開業等。

讀後引導與討論 二、在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詩中,哪些詩句可以感受到作者依依不捨的心情? 答:由「孤帆遠影碧山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兩句詩中可以看出。李白送走朋友之後,只見載著朋友遠去的船,由近而遠,而極遠,而消失天際,畫面切換成江流天外,由平遠而幽遠,而迷遠。眼前所見,只有滔滔江水,如悠悠別情一般,滾滾不盡,流向天邊海角。此時此刻,黃鶴樓頭,還佇立一個孤獨的身影,目送著東去的帆影,久久不捨離去。離情依依,正是詩人的寫照。

讀後引導與討論 三、在楓橋夜泊詩中,「夜半鐘聲」應可傳送到各地,為何作者只說「到客船」? 答:因為夜半時分,多數人都已入睡,工作的人也忙於工作,根本聽不到,或者聽到也不會留意,只有滿懷鄉愁的旅人輾轉難眠,才容易聽到深夜的鐘聲,更呈現出作者作客異鄉的孤獨感。

由於語言的演變,現在國語的四聲,跟古音聲調的四聲並不完全相同。二者的對應關係如下表: 語文即時通 國語四聲與古音聲調   由於語言的演變,現在國語的四聲,跟古音聲調的四聲並不完全相同。二者的對應關係如下表:

語文即時通 說明 仄 平 平仄 大致來說,國語的一、二聲相當於古音的平聲,國語的三、四聲相當於古音的上聲、去聲。而古音的入聲,則散入國語的一、二、三、四聲中,如﹕「說」、「白」、「雪」、「滅」,在古音都是入聲字。簡易辨別方法是以接近古音的方言,如﹕閩南話、客家話、廣東話等來念,讀音短促急收者,即為入聲字。 入聲 去聲 上聲 平聲 古音聲調 一、二、三、四聲 四聲 三聲 一、二聲 國語四聲 ★課前暖身

課後延伸補充 ★本課三首詩的比較1 性質 詩體 出處 時代 作者 詩名 抒情 五言絕句(二十字) 全唐詩 盛唐 王之渙 登鸛雀樓 七言絕句(二十八字) 李太白詩文集 李白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中唐 張繼 楓橋夜泊

課後延伸補充 ★本課三首詩的比較2 韻腳 押韻 起式聲韻 詩名 流、樓 押「尤」韻,國音「ㄡ」韻 仄起平韻 登鸛雀樓 樓、州、流 仄起平韻(第二字「人」應仄作平,犯律)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天、眠、船 押「先」韻,國音「ㄢ」韻 楓橋夜泊

課後延伸補充 ★本課三首詩的比較3 季節 特色 內容 詩名 對仗工整 登高望遠 登鸛雀樓 春(煙花三月) 以「孤」字為詩眼 送別朋友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秋(霜、楓) 以「愁」字為詩眼 思鄉愁緒 楓橋夜泊

課後延伸補充 ★本課三首詩的比較4 建築 詩名 鸛雀樓 ⒈今山西省永濟市 ⒉相傳樓上常有鸛雀棲息而得名 登鸛雀樓 黃鶴樓 ⒈今湖北省武漢市武昌的蛇山 ⒉傳說有道士曾騎黃鶴到此而稱之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寒山寺 ⒈今江蘇省蘇州市 ⒉據傳唐初有名的和尚寒山曾住在這寺中﹐因而得名 楓橋夜泊 : : :

應用練習 一、季節線索辨識:大地有如一座舞臺,隨著季節的遞嬗,便會悄悄換上不同的場景。在中國文學作品裡,常見作者藉由與時令有關的景象暗示季節,如:「煙花三月」寫出了「春天」繁花盛開的美景;又如:「霜滿天」、「江楓」都屬「秋天」景物的摹寫。請同學判斷下列詞語,通常是指哪一個季節 ㄕㄢ ˋ ?

⒈( ) ⒉( ) 選項: 楓葉似火 鳳凰花開桃紅柳綠 朔風凜冽 鶯啼燕語 蟬鳴蛙噪 臘鼓頻催 桂子飄香 鶯啼燕語 桃紅柳綠 應用練習 ⒈(    ) ⒉(    ) 選項: 楓葉似火 鳳凰花開桃紅柳綠 朔風凜冽 鶯啼燕語 蟬鳴蛙噪 臘鼓頻催 桂子飄香 鶯啼燕語 桃紅柳綠 ★補注: *桃紅柳綠:桃花綻紅,柳枝垂綠。 *鶯啼燕語:燕子呢喃,黃鶯鳴聲不絕於耳。

應用練習 ⒊(    ) ⒋(    ) 選項: 楓葉似火 鳳凰花開桃紅柳綠 朔風凜冽 鶯啼燕語 蟬鳴蛙噪 臘鼓頻催 桂子飄香 蟬鳴蛙噪 鳳凰花開

⒌( ) ⒍( ) 選項: 楓葉似火 鳳凰花開桃紅柳綠 朔風凜冽 鶯啼燕語 蟬鳴蛙噪 臘鼓頻催 桂子飄香 桂子飄香 楓葉似火 應用練習 ⒌(    ) ⒍(    ) 選項: 楓葉似火 鳳凰花開桃紅柳綠 朔風凜冽 鶯啼燕語 蟬鳴蛙噪 臘鼓頻催 桂子飄香 桂子飄香 楓葉似火 ★補注: *桂子飄香:形容中秋時桂花綻放,香氣飄散。

⒎( ) ⒏( ) 選項: 楓葉似火 鳳凰花開桃紅柳綠 朔風凜冽 鶯啼燕語 蟬鳴蛙噪 臘鼓頻催 桂子飄香 臘鼓頻催 朔風凜冽 應用練習 ⒎(    ) ⒏(    ) 選項: 楓葉似火 鳳凰花開桃紅柳綠 朔風凜冽 鶯啼燕語 蟬鳴蛙噪 臘鼓頻催 桂子飄香 臘鼓頻催 朔風凜冽 ★補注: *朔風:北方吹來的寒風。 *凜冽:寒冷刺骨。 *臘鼓頻催:比喻年關將近。 ●補充:季節相關詞語彙整

應用練習 二、修辭練習  借代法:所謂「借代法」,是指談話或行文中,放棄通常使用的本名或語句不用,而另找其他相關的名稱或語句來代替,以凸顯事物的特徵,加深人們的印象。如:「孤帆遠影碧山盡」中的「帆」借代為「船」。下列句子用紅線圈起來的詞語均使用了借代修辭,請同學判斷這些詞語各借代為什麼,並根據參考選項,將答案填入括弧內 。 借代修辭

應用練習 ⒈巾幗不讓鬚眉: 「巾幗」借代為( ); 「鬚眉」借代為( )。 選項:年 日 戰爭 和平 男人 少年 美人 女人 化妝品 全天下  「巾幗」借代為(   );  「鬚眉」借代為(   )。 選項:年   日    戰爭  和平    男人  少年     美人  女人    化妝品 全天下 ★補注: *巾幗不讓鬚眉:女人處事能力不輸於男人。巾幗,本指古代婦女用以覆髮的頭巾和髮飾。鬚眉,本指鬍鬚和眉毛。 ㄍㄨㄛ ˊ ㄒㄩ 男人 女人

應用練習 ⒉自古紅顏多薄命: 「紅顏」借代為( )。 ⒊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秋」借代為( )。 選項:年 日 戰爭 和平 男人 少年  「紅顏」借代為(   )。 ⒊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秋」借代為(   )。 選項:年   日    戰爭  和平    男人  少年     美人  女人    化妝品 全天下 ★補注: *自古紅顏多薄命:從古代以來美人多半命運不佳。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一天不見面,就好像隔了三年一樣。比喻思念殷切。秋,古代年的長度以二次秋收為準,故以秋代表年。 年 美人

應用練習 ⒋四海之內皆兄弟: 「四海」借代為( )。 選項:年 日 戰爭 和平 男人 少年 美人 女人 化妝品 全天下 全天下 ★補注:  「四海」借代為(   )。 選項:年   日    戰爭  和平    男人  少年     美人  女人    化妝品 全天下 ★補注: *四海:全天下的人都親如兄弟。四海,古代認為中國四面環海,因而稱四方為「四海」。 全天下

應用練習 ⒌化干戈為玉帛: 「干戈」借代為( ); 「玉帛」借代為( )。 選項:年 日 戰爭 和平 男人 少年 美人 女人 化妝品 全天下  「干戈」借代為(   );  「玉帛」借代為(   )。 選項:年   日    戰爭  和平    男人  少年     美人  女人    化妝品 全天下 ★補注: *化干戈為玉帛:比喻將戰爭轉變為和平。干戈,兵器。玉帛,古時諸侯會盟朝聘所攜帶的玉器、絲織品等禮物,做為禮尚往來之用。 ●「借代」補充 ㄅㄛ ˊ 和平 戰爭

應用練習補充資料 夏 春 南風/薰風/暖風 東風/楊柳風 風 蓮/荷/黃梅 桃/李/杏/柳 植物 晝長夜短 煙花三月 其他 ★季節相關詞語彙整1 夏 春 季節 南風/薰風/暖風 東風/楊柳風 風 蓮/荷/黃梅 桃/李/杏/柳 植物 晝長夜短 煙花三月 其他 梅月(農曆四月)、荷月(農曆六月) 桃月(農曆二月)、杏月(農曆二月) 月分

應用練習補充資料 冬 秋 北風/朔風 西風/金風/商風 風 松/柏/梅 菊/桂花/楓 植物 歲寒三友 霜、商意 其他 臘月(農曆十二月) ★季節相關詞語彙整2 冬 秋 季節 北風/朔風 西風/金風/商風 風 松/柏/梅 菊/桂花/楓 植物 歲寒三友 霜、商意 其他 臘月(農曆十二月) 桂月(農曆八月)、菊月(農曆九月) 月分 ★回課文

應用練習補充資料 」 ★「借代」補充1 ⒈方寸 借代「心」 ⒉梁上君子 借代「小偷 ⒊布衣 借代「平民」 ⒋祝融、回祿 借代「火災」 ⒈方寸  借代「心」 ⒉梁上君子  借代「小偷 ⒊布衣  借代「平民」 ⒋祝融、回祿  借代「火災」 ⒌社稷  借代「國家」 ⒍杏林  借代「醫界」 ⒎杏壇  借代「教育界」 ⒏杜康  借代「酒」 ⒐「桃李」滿天下  借代「學生」 ⒑造福「桑梓」  借代「鄉里」 」

應用練習補充資料 ★「借代」補充2 ⒒奈何「軒冕」貴,不與布衣言 借代「官位爵祿或顯貴的人」(本指古代卿大夫的車服。)【97基測㈡第9題】 ⒒奈何「軒冕」貴,不與布衣言      借代「官位爵祿或顯貴的人」(本指古代卿大夫的車服。)【97基測㈡第9題】 ⒓三杯「黃湯」下肚,他就已經不支倒地  借代「酒」【96基測㈡第21題】 ⒔由言談舉止便可知道他是「紈褲」子弟  借代「富貴」、「有錢」(本指古代貴族子弟所穿的華麗服裝。後泛稱富貴人家的子弟。)【96基測㈡第21題】 ⒕老張的願望是「白首」歸隱,嘯傲山林  借代「老年」【96基測㈡第21題】 ★回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