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文學 班級:國企一乙 指導老師:羅夏美 老師 組員:簡韻純 余佳穎 黃靖雯 蕭慶禎 詹雅惠 陳怡樺 劉育慈 龔羽娟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達悟族報告 作者 : 林琪崴, 許原碩 座號 :13 號,14 號 原碩負責 : 簡介, 傳說, 圖驣, 達悟族飛魚季, 琪崴 : 地理位置, 土地利用方式, 飲食文化, 豐收祭.
Advertisements

主讲:张天明 影像艺术工程师. 声音的聆听 指出听到的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这一 声音是在什么样的空间环境中传播的。 一、 答案: 1 、打气筒打气的声音 2 、手打打气筒给足球打气的声音 3 、手打打气筒给自行车轮胎打气的声音 4 、七次(七声)打气筒打气的声音 5 、(气流)摩擦的声音 6 、猪在发急时的叫声.
概念導向命題技巧與試題分析 臺灣師大地理系 陳國川. 教學評量是一種『抽樣調查』 實施教學評量時,需具備二項條件: 其一,瞭解命題的理論及其實踐的方法; 其二,瞭解各種題型的功能與命題方式。 壹、前言.
高峰植物園行前解說 2005/12/07 By 羽明. 陽性先驅物種 陽性植物 --- 陽光需求量大 陰性 ( 或耐蔭性 ) 植物 --- 陽光需求量少, 或 日照太強反而無法生存 先驅植物 --- 森林大火或土石流地震後產生的 裸露空地, 先生長出來的植物.
報 告 人 : 胡 嘉 琪 ˙ˇ˙ 、 王 紫 庭 = ˇ = 台灣夜市文化 作者: 郭明澤‧私立明道高中‧綜二 4 班 馬炯修‧私立明道高中‧綜二 4 班.
5 ˙ 1 第五章 生物的協調作用 5 ‧ 1 神經系統. 5 ˙ 1 人體的神經系統 1. 協調動物生理反應的系統: 神經 系統、 內分 泌 系統。 2. 神經系統負責 統整 和 協調 。分為 中樞 神經 和 周圍 神經。 (1) 中樞神經包括 腦 和 脊髓 。 (2) 周圍 神經包括 腦神經 和.
从《西游》看大学生的成长 主讲人:颜廷学 时间: 地点:演艺大楼流行剧场.
新员工培训 设计部 思安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主讲人: 韩少华 时 间:
前言:河流的主要功能 1. 交通運輸 優點-運費低廉,維護費用低 缺點-速度慢,裝載費時,不能到達生產區或消費區 的末端,需要轉載。 尚受到河流網路,河口位置,水量變化,河床 狀況,冰封時期 2. 水資源系統.
幽夢影~張潮 小佑子工作室 關於《幽夢影》 作者張潮,記寫他個人對人生世事之體驗透悟的 書。 書中文字,全為「語錄」形式,屬於格言,也是 最精鍊的隨筆。 全書可分為九卷:論才子佳人、論人與人生、論 朋友知己、論讀書、論閒情逸趣、論立身處世、 談文論藝、論四時佳景、論花鳥蟲魚。
成人高考高起点 语文 冲刺班 主讲老师:邓君媚. 复习指导 高考语文含四大块内容: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古代诗文阅读,现 代文阅读,写作。 在全面复习的前提下,按照《考试大纲》 的要求,要做好思路整理,建立高考的整体框 架的工作。认真归纳整理基础知识、培养基本 能力,复习做到有的放矢。 复习指导.
老师,我可以不 爱 吗?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实验中学 杜桂兰 星期一的早晨,我紧张而又兴奋,因为 我的赛教课就要开始了。 这是一次级别很 高 的竞赛。
第二課 月光餅. 第二課 月光餅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琦君 回憶童年時與表姑爭 吵、和好的往事,並 抒發思鄉之情 先寫物,接 著敘事,然 後抒情 ★文意: *月光餅: ⒈原指中秋應景食物 月餅,轉為作者「鄉愁 」的寄託。 ⒉思物、思人、思鄉、憶舊的寄託物。 *物:月光餅/事:與表姑的童年往事/情:思鄉.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中国人民银行(央行) 银监会 证监会 保监会.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利率 税率 政府投资 楼继伟,周小川,易纲.
油蔴菜籽 指導老師:陳瑜霞 學生: 商設一甲 謝旻璇 車輛三乙 許勝傑 工管四甲 彭凱雲. 作者介紹: 廖輝英( 1948 年生)臺大中文系畢業。 從初三開始寫作,早期作品多以散文為主,大四 畢業時才暫時封筆。畢業後進了廣告界,成為廣 告文案好手,後為企畫主管,在廣告界縱橫十餘 年,也曾任職於建設公司,辦過社區報高雄一周。
蘭嶼情人洞傳說 林庭羽製 林庭羽製. 台灣的蘭花特別多,台灣有個蘭 嶼島,島上面的蘭花更多.所以 叫蘭嶼.這裡留下了動人的傳說。
職業訪談報告. 成員 : 鐘怡君 劉沛君 謝明達 賴映辰.
南台科大幼保實習課程 見習幼兒園心得報告 夜四技幼保四甲 998i0021 黃欣婷.
第一章 生殖 1‧2 無性生殖.
高教三十条 — 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方案起草小组 2013年7月4日.
你不可不知之 十二年國教二三事 教務主任:傅瑞琪.
鞋 楦 的 材 質.
最古怪的15種動物.
走! 一起去拜訪筏子溪.
台灣文學館之旅.
單車環島之旅 組員: 495D0072 胡閎智 495D0074 何冠緯 495D0020 王怡雯 495D0047 葉亭君
 耕地分割 及 執 行 內政部地政司 視察:林玲女.
~完備、周密、迅速 ~ 行政院農業部畜產試驗所
建筑设计基础讲义 (02-1) 建筑水彩渲染.
現代文學導讀 (中國現代散文發展的歷史軌道)
台灣園林之美 ─板橋林家花園─ 原圖高27公分,長約490公分 建於1853年的板橋林家花園,是一座擁有中國建築之美與涵養的園林。
谨以此文—— 送给所有的人.
方 孝 孺 指喻.
保護地球人人有責:我能做的事 若想讓地球、人類社會明天會更好的話,可以考慮日常生活中採取什麼綠色行動,逐步恢復按上天設計大自然規定的方式做人,從而減少個人的「生態足印」,爭取可以延續的未來。 
中國圖書分類簡表 500●社會科學類 000●總類 ●史地類 100●哲學類 800●語文類 200●宗教類
臺北市立大同高中101學年度 語文與文化創意設計班 語文組 期末成果發表 班 級:1 0 2班 語文組 授課教師:許惠耳.
WWE巨人 Big show.
國立交通大學 蘭州大學 大陸姐妹校介紹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P119.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的定義 1-1 電子商務的特性 1-2 電子商務的演進 1-3.
數學與文化:以數學小說閱讀為進路 洪萬生 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退休教授
猜猜看下面的圖片是什麼?.
塞   尚 法國人稱十七世紀為「大世紀」(1625~1700),因為此時期的法國在「太陽王」路易十四的中央集權統治下,握有凌駕歐洲諸國的政治主導權,而在藝術文化上,光耀史冊的歷史人物陸續登上歷史舞台,建構起延續至今的法國文化基礎。
★作者 : 彭冠偉 ★班級 : 601 ★指導老師 : 潘政宏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Dreamweaver 8 潘雅真老師.
我班十大最受歡迎的雲零食 張麗嘉 5B (3).
授課教授:石文傑 博士 報 告 人:施金橐 學 號: 日 期:98年03月06日
                                                                                                                好書介紹   2009年12月14日.
臺灣現代主義小說 Reading Taiwan's Modernism Fiction 第一講:課程簡介
媒體露出 報紙─太平洋日報 來源:太平洋日報
1. 三姑六婆計算機 2. 流動FAX機 3. Card Talk 4. 搜尋引擎
用愛與智慧 ~成為孩子的伯樂 倪美英老師.
Speaker: Andrew Weissman August 5, 2010
公關寫作 第七組 第二次作業:媒體定位圖 指導老師:陳薇薇老師 組員: 4970M013陳蕎偉 4970M100吳佩芸
大專生以自由軟體服務偏遠地區國民小學 毛慶禎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2006年12月25日 Theme created by
股票選擇指南-SONY 鄭惇伊 林佩儀 黃馨玫.
義大利新寫實主義電影 新寫實主義 1940年代出現在戰後義大利, 反映當時社會現實狀況的電影.
專題研習.
師大 KSP 操作手冊.
Chinese Internet Marketing Opportunity
黃影雯副教授講授 E_Mail Address:
美感教育概念分享 報告人| 張晏慈.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設計者:臺北市萬興國小 李惠珍老師
花王集團.
程式語言與邏輯:主題示範 報告人:國立台灣師大附中 李啟龍 老師 學年度資訊科技概論研習.
試行計畫 教育局 課程發展處 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組 黃笑冰.
NewsWeek No.2 人權修法懶人包 配合高中公民第1冊第3章.
社會﹝第一冊﹞ 單元十一:古早台灣人 單元十二:逐鹿台灣 單元十三:唐山過台灣 單元十四:大船入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飲食文學 班級:國企一乙 指導老師:羅夏美 老師 組員:簡韻純 余佳穎 黃靖雯 蕭慶禎 詹雅惠 陳怡樺 劉育慈 龔羽娟 黃巧蕙 呂玉珺 顏妤珊 羅淳玫

目錄 定義 飲食文學的發展 播種期 萌芽期 成長期 繁花盛開期 資料來源

定義 飲食文學的書寫是多面的。除了可以細述製 作過程,如親臨庖廚聞刀聲丁丁,油濺滋滋而 感空腸轆轆;可以旁及人事,敘親情、有情、 愛情,和人事滄桑變遷;可以感官式地描述食 物的色香味;還可以說些烹煮的經驗、飲膳間 的往事、佳餚所裹藏的生命哲理,有別於食譜 的單調與蒼白。飲食文化的形成和地質、天 候、習俗、歷史種種因緣機遇均有牽連。 飲食文學,是食譜,是文學,也是美學、史 學和人生哲學。

飲食文學的發展 播種期 萌芽期 成長期 繁花盛開期

播種期(1949~1967年) 1949年之後,台灣容納了大約一百五十萬到二 百萬的新移民。這些被迫遠離家園的黨、政、 軍、公教人員,來台後紛紛辦起報紙、雜誌、圖 書等出版事業,也成為日後台灣重要的執筆作 家。但因為實施戒嚴,整個社會進入思想管制時 代,所以出版品皆以語言類、古籍與教科書為主 流,文學則以反共與懷舊為主。許多文人只好把 他們對故鄉人事物的緬懷寄託於「食物」中。

當時許多「談吃」並充滿濃濃鄉愁兼反共思 想的文章充斥各報刊雜誌的版面,雖未成為一種 文類,但已為台灣飲食文學的發展奠定基礎。 除了懷舊文學外,食譜也對日後的飲食文學 產生間接影響。1965年傅培梅的《培梅食譜》出 版,台灣民眾的飲食生活從此進入嶄新的一頁。

傅培梅─《培梅食譜》 這本培梅食譜,是 台灣最早的一本彩色且 中英對照食譜,至今已 近40個年頭,陪伴了許 多中外人士從青年、壯 年、一直到老年。也因 為傅老師對傳承中華美 食的努力,使得中國菜 能在世界各地留下真正 的文字與圖片紀錄。

萌芽期(1968~1986年) 在1968年3月,劉枋以她在《台灣新生報》 的專欄集結成《烹調漫談》一書,是國民政府 遷台以來台灣第一本飲食散文著作。在這之 前,談吃的文章大多是報章雜誌的小品文而 已,並以思鄉憶舊為主。但劉枋卻以掌廚人的 身分,在報刊上大談做菜之法、烹調之道,除 有別於懷舊散文外,也與當時大行其道的傅培 梅《電視食譜》分道揚鑣。

雖然劉枋的文字清麗細緻,但「台灣飲食散 文之祖」唐魯孫《中國吃》、《天下味》等一系 列談吃的作品更讓人驚豔。她對台灣飲食做了詳 盡介紹,對台灣飲食生活和文化的紀錄有重大貢 獻。 由朱介凡主編的《閒話吃的藝術》,是目前 台灣飲食散文史上,唯一一本作者最廣、篇數最 多、歷時最久的著作。由於執筆者皆非專業作 家,美食觀點自然多元化,對於記載台灣當時飲 食生活也是一本具有參考價值的著作。

梁實秋 梁實秋的《雅舍談吃》則 是此時期的顛峰之作。雖然此 書也是報紙的文章結集,但從 選題到內容,梁實秋都刻意佈 局,每篇皆以食材或食物為篇 名,憑著個人回憶中的美食經 驗,敘述食物的吃法與烹調方 式,並引用古籍及近人之作, 記載食物的來源與特殊意涵。 當然,不能免俗,這些文章也 流露著濃厚的思鄉情懷。

梁實秋─《雅舍談吃》 梁實秋,終其生卻有一 個大不雅的嗜好,那就是 對「口腹之欲」的特殊興 趣。他的這種嗜好甚至達 到非一般人所可以理解的 程度。他曾不無艷羨地說 自己最羨慕長頸鹿,有那 麼長的一段脖頸,想象食 物通過長長的頸子慢慢咽 下去時「一定很舒服」 的。

成長期(1987~1999年) 從1987年政府解嚴與開放中國大陸探親以來 至世紀末的九二一大地震為止,是台灣飲食文 學的成長期。由於電影、電視、電腦的蓬勃發 展,使得書籍已非唯一獲得心靈經驗的藝術, 而變成少數知識分子的閱讀嗜好。大眾文學發 展的多元化,也促使飲食文學的出版欣欣向 榮,並進入關鍵性的年代。

此時期的散文由台大歷史系教授逯耀東揭開 序幕。將自古以來士大夫認為小道的「飲食」 提升到學術殿堂,更出版了三本重量級的作品 《祉剩下蛋炒飯》、《已非舊時味》與《出門 訪古早》。因為出身歷史系,所以逯耀東可將 飲食與歷史、社會文化、地方風俗以及個人的 情懷結合,並書寫各個階層的飲食,比較兩岸 三地的飲食文化,而將感性的飲食散文轉為知 性。

除了逯耀東的作品外,在1993年彼得.梅爾 的《山居歲月》可說是影響台灣出版發展一本 非常重要的著作。1995年凌拂的《食野之苹》 出版,可算是這波新生活運動的代表作。

彼得.梅爾─《山居歲月》 彼得.梅爾將他在普羅 旺斯的一年寫成了《山居歲 月》一書,立即造成轟動, 並榮獲「英國書卷獎」年 度最佳旅遊書,他也因此成 為全球知名的暢銷作家。書 中的美好經驗令人嚮往不 已,獨特的生活品味不但對 台灣文化界造成深遠的影 響,更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 普羅旺斯熱!

繁花盛開期(2000~至今) 林文月的《飲膳札記》為台灣的飲食散文書 寫樹立典範後,接下來的方梓、王宣一、張曼 娟、張永杰等人都有一脈相傳的作品問世。不 管是藉用食材將兒時記憶與親人鄉友的見聞, 串聯出動故事的《彩彩卷耳》;或因追憶母親 的料理,紀錄廚房光陰故事的《國宴與家 宴》;甚至以食物為主題,談論親情、友情、 愛情與人生的《黃魚聽雷》;或以照片與文 字,紀錄澎湖生活點滴與樸實家鄉美味的《食 物戀》等,追憶似水年華的抒情散文幾乎已成 為台灣飲食文學主軸。

從1949年迄今,台灣飲食文學歷經五十幾年 的發展,幾乎已成為全民寫作。而中國大陸與香 港更有志一同加入這股飲食書寫行列,不管是舊 書改版重印或新作品面市,不管繁體版或簡體 字,此時期兩岸三地的華人飲食書寫盛況,可說 是熱鬧空前。加上與世界各國的飲食文學發展接 軌,國外知名作家作品或經典皆有出版社計畫性 地大幅引進台灣,可見這股熱潮,絕非一時而 已,而是繁花盛放,前景似錦。

林文月─《飲膳札記》 林文月在《飲膳札 記》細說十九種佳餚的 作烹調過程,抒寫品嘗 美食的樂趣和經驗,同 時又不斷在情思悠遠地 回味昔日師友、親人共 處的美好記憶;讀這本 溫馨感人的美食小品, 讓人深深體會:生活其 實可以如此美好!

張曼娟─《黃魚聽雷》 《黃魚聽雷》,命名由 來源於作者的父親兒時所 聞的典故。他出生於黃河 流域,小時沒看過海,但 倒有聽過一個關於黃魚的 典故──「說是黃魚的頭 裡有小石頭,一到春天打 起雷來,石頭變重了,黃 魚沉進深深的海裏,就捕 不著。」所以年一過,再 也吃不到黃魚。

資料來源 漫談飲食文學: http://podcast.klsh.kl.edu.tw/sections/973/pages/2934?loca le=zh_tw 台灣飲食文學出版概況: http://isbn.ncl.edu.tw/NCL_ISBNNet/C00_index.php?Pfile=139 3&KeepThis=true&TB_iframe=true&width=900&height=650 培梅食譜(第一冊)(第二冊):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429422 雅舍談吃: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CN10061129

資料來源 山居歲月: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60184 飲膳札記: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000275 黃魚聽雷: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265390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