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农耕区演变 政治与历史学院 历史五班 蒋金金 学号:110710150.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地理组 王铁塔. §2.1 地形和地势 学习目标: 1 、 知道我国主要的地形、山脉的名称及山脉 走向的概念。 2 、通过阅读统计图表,总结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 形特征。 3 、了解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 考试要求: 1 、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征。
Advertisements

中国的农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 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狭义的农业指种植业。 在我国,种植业是农业的主体。
第十三章 中国的主要产业 第一讲 中国的农业、工业. 一、农业 1. 农业:一种直接利用 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从事的生产活 动, 一种让 “_________” 的产业。 (1) 广义的农业:包括 _______________ 等农业生产部门。 (2) 狭义的农业:指的是 _______.
油料生产分布 第一节 中国油料生产概况 第二节 中国油料生产分布.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上海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行业数据周报【农林牧渔】 2014年14期 (更新至04月07日) Wind资讯 金融情报所.
第四节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美国为例.
试 卷 讲 评.
西部大开发.
人均耕地多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 气候条件适合小麦、玉米等种植 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商品谷物农业 光照强,昼夜温差大,但水源不足
本课件是由精确校对的word书稿制作的“逐字编辑”课件,如需要修改课件,请双击对应内容,进入可编辑状态。
地形和地势 (第2课时) 永定路中学 王海峡.
第二章 历史时期森林植被的变迁 一、历史时期中国森林分布演变总体特征 二、历史时期森林变迁的区域差异.
北方冬季.
读我国分层设色地形图: 来看三级阶梯的分界? 思考:地势对气候、河流有何影响? 返回 看剖面去 大兴安岭 太行山 祁 连 山 昆 仑 山
第三讲 中国的气温.
中国地理.
温家宝总理在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复杂多样的气候 学习目标: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复杂多样的气候 学习目标: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决战高考 清远市第三中学 王旭.
第三编 三国两晋南北朝各民族间的冲突与融合
中国的工业.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 —— 清远市清城中学 李秋萍.
第二章 中国旅游历史文化 一般:认识中国历史文化概况 重点:了解中国文化历史常识.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2·1地势和地形 §2·1地势和地形.

中国区域地理.
(2009年高考广东文基卷)农作物栽培布局与距离农村居民点的远近有一定联系。某村位于我国平原地形区,主要种植蔬菜和春小麦。下图为以该村居民点为中心的农作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溧阳市埭头中学高一地理备课组.
两晋与南朝.
北方地区.
热烈欢迎各位教师的指导.
植物和我们.
美国农田.
第四节  我国的农业生产和粮食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典型事例,使学生了解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我国农业发展的条件。
考纲 下载 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布局特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解读 1.识记: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农业布局及 发展方向。 2.理解: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应用:运用农业区位原理分析不同地区的农业 生产条件及布局。
中国的农业.
走向高考 · 地理 新课标版 • 二轮专题复习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知识回顾: 热量 水源 地形 市场 土壤 技术 主导因素 农业生产 珠江三角洲的三季稻、海南岛的天然橡胶、松嫩平原的甜菜、青藏高原的青稞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第四单元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广东省梅州市蕉岭中学 袁飞林.
精彩即将上演, 敬请期待… … 郝鹏翔出品.
 第21讲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
我的案例 教学激趣引入.
植物资源学 主讲人:王海英 副教授.
通货紧缩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系 李文鹏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简称中国科学E刊)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作者:林丽仪.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高青实验中学 蔡祖发.
中国的地理差异 福州文博中学 冯春欣.
点击进入知识导航,浏览并链接到相应知识点
撰稿教师:郑春艳 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教师进修学校
                                                                                                                                                                
第三课:水 Leçon 3 水和土,活动一:地图 Activité 1, page 44
东亚及日本概况.
《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课件 周礼中学 黄小雪.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西藏 Tibet.
英语口译 3 Culture and Language.
获奖类别: 获奖题目: 获奖学生: 指导教师: 研究内容:(400~500字,2~3幅插图)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Internal River Transportation
第 一 章 概 论 1.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影响风险评估专家研讨会 ACCC Workshop: Climate Change Impact and Risk Assessments 内蒙古 Inner Mongolia.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第6課 資源問題與環境保育對策 一、水資源 (一)整體問題:不足、時空分布不均 (二)分區問題: 1.季風氣候區: (1)問題: a.水汙染
Sssss.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中国历代农耕区演变 政治与历史学院 历史五班 蒋金金 学号:110710150

影响历代农耕区变迁的因素 1.气温 2.水源 3.土壤 4.地形 5.降水量 6.技术 7.工具 8.政策

气温因素

水源因素

土壤因素

地形因素

降水量因素

技术因素

工具因素

中国历代农耕区的演变 影响农耕区演变的因素 早期农业的产生【原始农业阶段】 粗放农业的地理分布 精耕细作农业的历史演变【春秋战国,秦汉时期、隋唐、宋元、明清等不同时期】

早期农业的产生【原始农业阶段】 距今1万至4000年前,也就是史称的新石器时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先人们创始了农业。一般认为,采集活动孕育了原始的种植业,狩猎活动孕育了原始的畜牧业。中国古代有关“神农氏”的传说就反映了原始农业发生的那个时代。

粗放农业的地理分布 河流畔的农业诞生 到了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的原始农业进一步发展,黄河中下游人口持续繁衍,逐渐成为中原经济文化的中心。 夏、商、周王朝相继在这里建立了强盛的国家。 夏、商、周属奴隶制时代,历时1300多年。这个时期的农业按原始农业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仍处于粗放农业阶段。

精耕细作农业历史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在社会制度上实现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演变,在农业生产方面则开始了由粗放农业向精耕农业的转变。由于春秋战国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主要农业区在秦岭和淮河以北,全国7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黄河流域,

精耕细作农业历史演变 【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我国农业在春秋战国开始的道路上进一步发展,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逐渐形成。 西汉时期,江南、西域和西南的土地都得到一定的开发。

精耕细作农业历史演变 【三国两晋南北朝】 公元2世纪末,黄巾大起义使东汉王朝濒于瓦解,各地义军乘势而起,中国从此进入了分分合合、混战不已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频、政局动荡、人口逃亡、耕地荒废,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但客观上战乱所造成的人口大迁徙也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的融合及农业文化的交流。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更多的民族逐步卷入以种植业为主的洪流中来。由于各族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中国传统农业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在秦汉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思考:在战乱频繁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一般要从农具改进与农作物推广、水利工程的兴修、耕作技术的进步、垦田面积的增加、粮食产量的提高、政府收入增多、国家人口增殖等方面来考察。发展的原因主要是看历代政府对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农业政策、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等。

精耕细作农业历史演变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江南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区

精耕细作农业历史演变 【宋元时期】 太湖流域所在的两浙西路是宋代垦田最盛的地区,“膏腴沃衍,无不耕之地” “苏湖熟,天下足”

思考: 经济中心南移,农业分布有什么特色?试着分析一下原因。

精耕细作农业历史演变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连不适宜生长稻、麦的贫瘠沙洼地也被利用起来。 耕地面积的不断扩展,使粮食总产量大幅增加

著名的农业区 1.东北农林区。包括辽、吉、黑3 省及内蒙古东北部大兴安岭地区。农 垦历史短,可垦荒地广,森林资源丰富,是中国主要的商品粮供应基地和木材供 应基地,也是重点开荒扩耕地区。大豆、甜菜、亚麻、温带水果等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

著名的农业区 2.黄淮海农业区。包括长城以南、淮河以北、太行山及豫西山地以东的 黄淮海平原及山东丘陵地区,是中国小麦、高粱、谷子等旱粮的主产区和棉花、花生、芝麻、烤烟等经济作物的集中产区。

著名的农业区 3.黄土高原农牧区。包括太行山以西、青海日月山以东、长城以南及 秦岭以北地区,是重要的旱杂粮产区,但水土流失极其严重,是全国突出的 低产、贫困地区。

著名的农业区 4.长江中下游农林养殖区。包括淮河—伏牛山以南、福州—英德—梧州 以北,鄂西山地—雪峰山以东的广大地区。是全国稻谷、棉花、油菜籽、麻 类、茶叶、蚕丝、木本油料、生猪、淡水水产等的主要商品基地或集中产区, 农业经营较集约,复种指数和粮棉单产均为各大区最高。

著名的农业区 5.西南农林区。位于秦岭以南,百色—新平—盈江一线以北,宜昌—溆 浦—线以西,川西高原以东,包括四川大部、滇黔地区及陕南、湘鄂西部, 是重要的粮食产区和油菜籽、烤烟、甘蔗、生猪及经济林、用材林生产基地。 但大部地区农业生产水平不高,增产潜力很大

西南农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