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评价 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 杨志敏 20130707
话题背景 课堂教学评价改革是新课程改革重要内容。 重构课堂教学评价能为课堂教学改革助力。 改革课堂教学评价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课堂教学评价能提升教师的学科专业水平。
教学评价应该是整个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关于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观点 教学评价应该是整个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种是将教学评价等同于学生评价,认为教学评价是教学中对学生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学习与发展的评价。 第二种是认为教学评价同时涵盖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师教学的评价。 第三种认为教学评价指对教师教学工作、特别是课堂教学的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的含义和特征
从微观角度看,教学评价特指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就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及对构成课堂教学过程各要素作用的分析和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是根据课堂教学理论提供的课堂教学过程的规律,对能够认识和进行价值判断的教师行为及这些行为所导致的结果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课堂教学评价就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对课堂教学设计、施教、教学效果给予价值性的判断,使教师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了解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课堂教学评价特指以课堂的教与学为评价对象,根据课堂中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绩效、教学特色和学生的学习发展进行的价值判断。 我们对课堂教学评价的定义: 课堂教学评价特指以课堂的教与学为评价对象,根据课堂中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绩效、教学特色和学生的学习发展进行的价值判断。
教学评价的基本特征 1.评价的对象为课堂中的教与学的行为及成果。它包括了课堂教学过程中所有教师教的行为、学生学的行为、以及这些教学行为所带来的变化或成果。 2.评价的内容为课堂中教学行为的合理性以及学习行为的成效这两个核心问题。 3.评价的主体主要为同学科教师。角色角度不同,课堂教学评价的导向及着眼点也应该不同,评价的结果也会各有不同。 4.评价的方式主要为质性评价,或是在质性评价基础上的量化评价。
二、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评价要素 要素 评价 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 教学内容 学习状态与结果 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的评价 三维法评价 1.知识目标的评价。包括理论观点和原理,又包括应用性知识及其操作规范。要注重考评学生对知识意义的实际理解和把握。 2.能力目标的评价(过程与方法维度)。根据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动态的、综合的评价。既包括学习能力的评价,又包括实践能力的评价;既要注重对理论观点、原理的运用能力进行考评,又要强调对“动脑”思维、“动手”操作的能力进行评估。
3.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评价。 评价既要坚持正确的价值标准,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表现,关注学生情感和态度变化的趋向。评价主要依据学生在课程实施中参与各类活动的行为表现,以及学生对当前社会现象和问题所表达的关切、所持有的观点等。
(二)课堂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策略主要涉及课堂组织形式、教与学的方法、教学媒体的运用等。 1.课堂组织形式 课堂组织形式就是根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主客观条件组织安排教学活动的方式。 评价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主要看教学活动的设计理念和教学流程。 理念:服务学生学习 教学流程:民主的、开放的教学过程,突出多维互动。
2.教与学的方法 政治课的核心教学方法应该是基于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的情境问题教学法。 教育学的方法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方法的选择和学生学的方法的设计。 政治课的核心教学方法应该是基于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的情境问题教学法。 基本评价思想:教师的教能否激发学生的学、能否引导学生的学、能否满足学生的学。 评价方向:关键是通过课堂学习是否真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具体的学习方式是否符合“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变革的需要。
3.教学媒体的运用 总体评价:切合学生学习 具体评价: 体现思维过程 展示背景信息 服务学生学习
(三)教学内容处理 1.教学内容的有效取舍——评价教学内容是否处理得当的首要问题。 2.教学内容的重组整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重要方法。(教学问题的设计、教学素材的处理、教学素材与教学内容的整合) 3.教学内容的拓展加深——完善理论观点的需要。
评价教学问题的设计主要看 问题设计的指向 问题设计的层次 问题设计的难度 问题设计的针对性 问题设计思维含量
(四)课堂教学过程 1.教学环节 一看课堂教学环节的数量。 二看课堂教学环节的质量。 关键看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是否有利于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是否有利于学生获得生成的学习效果。
2.教学节奏 课堂教学节奏主要是指课堂的张弛快慢及其规律性的变化趋势。 评价课堂教学节奏的两基一变: 课堂容量、课堂速度(标准-教师讲解完?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 课堂教学节奏的变化——富有节律的动态变化过程,关注课堂的催眠效应。(教学环节呈现的时间、教师的口头表达速度、语音语调的变化、学生活动调控等)
3.教学逻辑 教学逻辑一是指教学的理论内容呈现先行后续的关系。二是指各教学操作环节之间逻辑关系。 评价课堂教学逻辑的要点 一看课堂的逻辑起点;二看内容呈现;三看操作流程;四看理论推导;五看各教学环节之间的逻辑转折。
(五)学习状态与结果 (1)关注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学习与听课状态的专注度、学生阅读文本的速度、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度等等。 (2)观察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面上关注全班同学课堂的参与度以及参与的时间、形式。点上要注意学生个体的参与状态,比如,学生发言状态、学生参与讨论的状态,学生思考的状态等。 (3)观察学生的互动交往状态。课堂情绪是否高昂,课堂氛围是否轻松和谐,同伴之间的交往是否活跃,师生之间的交往是否顺畅。
(4)观察学生的思维状态。 关注学生是否进行了有价值的思考, 是否能够提出具备一定思维深度的问题, 能否敢于质疑教师的观点。 学生能否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说明、表达所学知识; 是否有自己独立的见解,有自己的思想或创意。
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 看学生是否能够活化理解所学的观点, 能否用自己的语言,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做出正确的阐释; 能否准确、快速地回答课堂问题; 能否正确地解答教师设置的测试。
三、政治课教学评价的基本操作 1.评价前的准备工作。 基本知晓学科基本评价要素——知道评什么 具备一定的学科基础理论——知道怎么评 具备一定的学科教学素养——知道怎么教 了解学生的基本学情——尽量评准确
2.听、看、记、思四手并举。 听——主要是听教师的“讲”(理论知识、学生活动,启发引导、分析和归纳等) 看——主要是观察学生课堂的学习状态及学生在各种学习活动中的表现 记——主要是记录教师的教学环节和提出的教学问题,记录教师课堂的亮点和听课者自身的一些思考和感受。 思——就是听课者对教师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行为作出一定的判断,并就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思考改进的对策。
3.分析整理和评议。 认真钻研课堂教学理论,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原理,明确政治课教学的基础理论,这样就能勾勒出一节好课的基本标准。 把握政治课教学的常规常理——目标明确、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学生参与、三维落实等。 把握评价的主要环节。政治课评价的要素虽然很多,但并非是每一节课都要从这么多的角度去评价。 评价的重点要素,三维目标的设计、课堂理论逻辑的梳理、课堂教学流程的安排、课堂教学素材的价值分析、教师分析引导过程等。
四、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改革 (一)传统的政治课教学评价 1.评价内容偏离三维目标。 2.评价对象重教轻学。 评价的视角:评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基本功、教学媒体的运用、教学的效率等。而对于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学生的学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也缺乏具体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3.重终结性评价轻形成性评价。 注重评价的考核功能,把评价的结果和教师的评职、评优等奖惩挂钩,因此更关注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忽视学生的能力、情感的生成过程,进而导致课堂学生学习实践活动的缺失及能力的提升。 4.评价操作缺乏客观标准。 主观经验多而客观标准难以把握。评价的客观性、公平性遭到质疑。
1.改革评价的基本理念 (二)高中政治课教学评价的改革 一是学生主体理念。即课堂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教要为学生服务,特别是要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突出主题学习 二是三维目标理念。即改变传统政治课仅仅围绕知识立意的设计思想,突出课堂教学要为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服务的要求。——突出生活逻辑。
树立学生主体观即要求我们的评价视角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看教师的课堂设计视角是否已经从教师的教转向了学生的学。 依据主题学习的评价思想,要把握好这一要求,可从以下课堂细节中加以把握: 教师是如何为学生学习服务的? 学生在课堂过程中是如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 学习过程是如何设计操作的? 教师如何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没有自主生成? 学习结果是否已经达到了学习目标的要求 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是如何检测的?
树立三维目标观则要求我们围绕新课改三维目标的要求进行评价的设计: 关注以下一系列问题: 课堂生活素材的选择及整合情况; 课堂生活氛围的创设及利用情况; 课堂生活问题的设计及学生学习情况; 课堂生活问题的解决及生活经验的分享; 教师的具有独特的生活视角的解读等。
改革课堂评价量表
操作中的几个难点: 第一,如何评价主题的价值内涵? 首先依赖于生活素材的真实性, 其次要能体现生活的内在矛盾,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进而运用原有经验知识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再次,要考虑呈现的生活现象本身是否内含理想生活图景和生活价值因子。
第二,如何评价学生的积极行为状态? 学生参与的时间 学生参与的广度 学生参与的深度 学生参与的品质
3.改革评价的方式 多主体共同参与,特别是学生参与 增加教师自评项目。 增加量化评价。
五、评价实践列举 国家财政 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学习状态和结果
1.评课堂教学目标。 从课堂教学目标角度看,本课通过高起点的设计实现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 良好的课堂状态激发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
2.评课堂教学策略。 首先要看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首先,从宏观设计看,本节课就是建构在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的,正是在学生高效学习的基础上,本节课完成了基础知识的初步解读,为后续学生的深入学习奠定了基础。 其次,从微观设计看,本节课依据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设计理念,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设计了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引领学生完成了知识学习——知识深化——运用提升内化的一个完整的逻辑过程。这样既充分体现了服务学生学习的主体设计理念,又为课堂营造了民主、开放的教学过程,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为有效提升教学实效提供了重要保障。
评价课堂教学策略,还要看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教师主要采用了课堂导学法和主题情景教学法,一方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实现了课堂高效率的学习,这不仅表现在用较短的实践完成了基础知识的初步学习,而且在后续的学习运用环节,学生表现也很出色。另一方面,在情境——问题的活动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表现积极,展示了良好的课堂状态。
3.评课堂教学内容。 首先,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机整合。通过“书藏古今、港通天下”这一脍炙人口的宣传语切入课题,用“宁波市政府的财政之道”整合“国家财政”这一课题中的主干知识。在随后的课堂教学中,把财政的作用、影响财政的主要因素、财政的收支状况这三个重点教学内容围绕宁波市财政的运行状况整合为“海定波宁”、“海阔天空”、“书藏天下”三个学习板块,并通过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教师的有效引导达成了学习目标。 其次,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效取舍。本框题教学内容点多面广,光是基本概念就有财政、国家预算、
国家决算、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收支平衡、财政盈余、财政赤字等8个。另外还有众多的知识要点。面对这一教学现实,张老师大胆取舍,一方面把众多基本概念整合为“自助加油站”这一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板块。另一方面,又把本框题中的“财政的作用”、“影响财政的主要因素”、“财政收支平衡”三个主干的重点知识作为本节课教学的重点,而把其他一些细节性的内容交由学生自主学习。这样,有效厘清了课堂教学的主线,突出了学生学习的重点任务,为实现课堂的高效又增添了砝码。
4.评课堂教学环节 从教学环节看,本节课教师主要设计了“课堂导入”、“自主加油站—学习成果检测”、“海定波宁”(财政作用)、“海阔天空”(影响财政的因素)、“书藏天下”(用好财政手段)五个教学环节,这个数量属于适中,操作弹性较大。从各环节的质量及设计效果看,这五个环节设计非常成功,导入颇有亮色,激起了学生求知欲望,各环节层层深入,推进过程清晰流畅,整个教学环节逻辑线索设计合理。
从教学节奏看,由于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取舍及与“宁波市的财政之道”合理整合,使得整节课的内容布局较为合理,避免了老师为了完成课堂内容而为完成教学内容而出现赶任务的现象,这为课堂节奏的把控提供了关键的条件。另一方面,教师对于调控课堂气氛、组织、引导学生活动、启发学生思维等驾驭课堂的能力比较强,故从教学实际看,整节课的教学节奏舒缓有致并富有一定的节律变化,有效调节了课堂气氛,紧扣住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实现了课堂的张弛有度。
从教学逻辑看,本节课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去评价教学逻辑。第一方面,从课堂的学习线索看,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到探究型学习,任务设计由易到难,遵循了学习过程的逻辑合理性。第二方面,从教学内容的安排流程看,从基础知识的学习到重点知识的突破,再到所学知识的学以致用,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实现了教学逻辑的螺旋上升。第三从思维发展的逻辑线索看,课堂从感性入手到最后得出理性结论,由一般到特殊,实现了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的有机整合,符合思维发展的演进的规律。因此,本节课教学逻辑安排合理有效。
5.评学习状态和结果。这一点主要依据是课堂观察,从教学过程的实际看,整节课学生精神饱满,听课、讨论、思考等过程神情专注,阅读文本的速度很快,回答问题的灵活度、准确度均很好。整个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发言、讨论比较热烈,课堂氛围轻松和谐,师生交往顺畅。从学习结果看,学生自主学习效果较好,学习检测中的问题都能较好解决。因此本节课虽在细节上仍存有一定问题,但从整体而言,不失为一节好课。
六、课堂教学评价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关注一节好的政治课的标准 1. 着眼于学科价值,注意宏观体系建构。 2.有趣、有知、有理、有味。 3. 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追求课堂合理布局。 4.突出自主学习,吻合课改导向。
(二)关注政治课评价的一些细节 1.协调好课堂理想与教学现实的矛盾。 2.把握好课堂评价的基本原则。公开、公正、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