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法教学的 基 本 原 则 与 策 略.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超 越 想 象 大连华天软件有限公司 Dalian Huatian Software Co.,Ltd 协同办公系统( OA )方案简介.
Advertisements

第五课 行文借鉴 张中行. 要学文言吗? 我们现在讲读文言,一般说, 目的并不包括学会写。这倒不 是完全因为学写太难,而是主 要因为应该用现代汉语作交际 工具。
武汉市建设学校信息化解决方案 武汉开迪软件 二O一二年一二月.
密码学应用 培训机构名称 讲师名字.
動畫與遊戲設計 Data structure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t
心肌标记物及其临床意义 中日联谊医院心内科 陈宇.
阿尔卡特朗讯企业通信助力“智慧医疗” ——打造安全、可靠、灵活的医院信息化通信平台
中药专业 酸碱滴定法 acid-base titration 执教:梁琨.
形式句法理论 乔姆斯基生成转换句法 的发展与现状.
酸碱滴定基本原理 acid-base titration
转换生成语法和形式语义学的渊源 张文彦.
18.1 符號檢定 單一樣本符號檢定 : 樣本中大於 的數以正號(+)表示, 而小於 的數以負號(-)表示,
Vision China 2017 Viework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汉语语法教学的 基 本 原 则 与 策 略

一、语法教学中的几个重大误区 1、汉语语法教学的认识问题 中国人不懂语法照样说汉语,外国人不学语法也可以照样学汉语; 交际是功能项的运用问题,不需要讲语法,直接交际即可; 讲语法就是讲语法知识,把现代汉语语法书上或词典上的东西搬过来就行;讲语法就是讲条条框框,就是讲理论。 语言靠法则构建,教学离不开语法,关键是怎样教。

语法是什么? 结构、意义——组合、聚合的规则 母语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最大的区别? 认知性 例如:关于形容词做谓语 实用语法; 教学语法

2、汉语教学中语法现象的处理问题 ⑴“他今天见面了中国朋友。” ——不对,应该说“跟中国朋友见面了”。 ⑵“他明天去北京”跟“明天他去北京”一样吗? ——是的,在这个句子中,都可以。 ⑶“他一个人去了上海”跟“他一个人去的上海”一样吗? “他比我说得更好”跟“他比我说得还好”一样吗? ——是的,在这里“了”和“的”、“更”和“还”意思一样,可以换用。

——这是一个“被”字句, “被”前面的名词表示受动者,“被”后面的名词表示施动者; “被”字句的动词一般要带有处置性。 ⑷他的钱包被小偷偷去了。 ——这是一个“被”字句, “被”前面的名词表示受动者,“被”后面的名词表示施动者; “被”字句的动词一般要带有处置性。 ⑸“为什么一副手套用‘副’,一双袜子用‘双’;为什么一把扇子用‘把’,一张照片用‘张’”? ——这是汉语的习惯用法,汉语量词跟名词有习惯性搭配问题,要一个一个地去记哪个量词跟哪个名词结合。 可见,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有跟对中国学生的语法教学完全不同的切入点、教学视角、教学体系、教学手段和方法。

二、汉语语法教学的八项最基本原则 把汉语语法作为第二语言实施教学时要: ⑴根据特殊的学习对象及其需要; ⑵根据其母语独特的区分世界的范畴和构成特点; ⑶根据第二语言习得的特有规律——迁移——语际泛化、过度概括; ⑷确定语法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策略。 要突出汉语语法教学的特点与需要,至少应该遵循以下八项最基本的原则。

1.实用原则——最常用、最易发生偏误; 2.针对原则——国别语种;水平层次;语法要点; 3.复式递升原则——重复性递增、逐层渐深; 4.细化原则——细到小类的选择限制条件及意合关系; 5.简化原则——简洁、浅明、感性、条理、图示; 6.类比原则——汉语相近现象、与母语对应形式、 正确形式与错误形式; 7.解释原则——合理、恰当的理据分析、认知性解释; 8.操练原则——大量句法形式、意义关系、实际应用 等操作训练。

三、分切语法教学点策略 要根据明确的教学目的分切语法点。 1、汉语时间表达 切出:时点 时段 时点与时段 切出:时点 时段 时点与时段 ⑴时点突出: ~ 点 ~分 ——名称 时点 + 谓词性词语 ——构型 问答形式对应:几点走? 五点走。 训练方式可采用模拟时钟问答的应用表达方式.

⑵时段突出: ~ 小时 ~分/分钟 ——名称 谓词性词语 + 时段——构型 问答形式对应:走多长时间? 走一小时五十分。 宾语类型分布: 谓语 + 时段 + 事物宾语 看了 + 两小时 + 书 谓语 + 表人/处所宾语 + 时段 帮 + 她 + 一个多星期了 去 + 日本 + 三年了

⑶时点与时段 用公式强化分布: 时点 动作 时段 五点 参观 参观 两个小时 * 两个小时 参观 * 参观 五点 训练方式:分时点、时段角色,问答表达。

2、汉语的比较形式与意义 形容词作谓语是否接程度副词问题。 比较句问题。 A+比B+形 * A+比B+程副+形 * A+比B+数量等+形 应根据水平层次、偏误难度、频度分切语法点

四、简化、点拨语法教学策略 简化指将繁复、抽象、理性、虚灵的语法规则规律,通过简洁、浅明、感性、条理、图示等教学处理变得直白、浅显、具体、易懂。 点拨指通过事实点要分析,启发引导,实现理解. 具体表现:语言直白易懂;条理简易明确; 内容简单浅显;方法具体直观。 关键处点要,互动中理解,运用中掌握。

1.具象、感性、浅明:量词“把”的教学 名量词与称量事物之间的关系——思维理据 抓住事物具体特征—类化,实施认知教学 “把”专用、借用、隐喻等用法说明其关系. 根据学习任务分解: 把柄——个体 掐合量——集合 把作为器皿的称量 一把胡子;一把年龄—事物显性特征-隐喻

教学步骤: 从建立感性认识的字形入手——“扌” 通过用手握住的动作——“把” 建立量词“把”跟“用手握住”的联系 引导学生举例、认识、归纳其特征与联系 刀 伞 用手握住才能使用 枪 东西—单位量— 把 剪子 有用手握住的部位 (个体) 勺子 扇子 钥匙

“把”的集合量的引导: 感性切入: 糖 米 手—盛东西的器物—多个量— 把 土 (集合) 瓜子 花生 事物特征:小一些的,用手可抓起数个的 * 一把苹果 / *一把馒头 / * 一把篮球

筷子 感性的 — 用手掐合 — 集合量 — 把 胡子 韭菜 事物特征—细长、用手可抓起数个,成掐合量。 * 一把本 / * 一把裤子 感性的——手的抓拿——引申用法: 一把胡子的人了——意为老; 一把年纪——抓起很多——意为年岁大 深入引导认识 :手张缩大小之别—— 数量间插入“大”与“小” 手张得很大抓/拿 手张得很小抓/拿 (抓了)一大把(筷子) | (抓了)一小把(花生米)

2. 条理、规则、公式 ⑴时间的概数表达形式之一 汉语的“左右”“前后”均可作为概数表达形式,“左右”表概数范围广泛;“前后”只用于时间。 “左右”“前后”用于表时间时主要区别在于: “左右”既表时点,又表时段; “前后”只表时点。 “左右”表时点时,只用于数量词后,不用于名词后;“前后”可用于名词后。 时点: √五点左右 √五点前后 时段: √五个小时左右 *五个小时前后 名词: *元旦左右 √元旦前后

⑵ “半”: 表示二分之一的部分,即“一半”。用法: 不用量词时,用“一半”。 如:苹果她只吃了一半。 用了一半。 用量词时,没有整数用在量词前,即:半+量 如:半个;半斤。 有整数时,用在量词后,即:数+量+半。 如:一个半;三斤半。 训练模式: ⑴买了二分之一个西瓜—— ⑵四个人吃了1.5斤饺子—— ⑶同学们大约来了二分之一 ——

⑶抽象语法规则的提炼、归纳: 不只正面,还要注意反面—典型偏误 *妈妈在做饭了。 * 表经常性词语+V+了 *他每天迟到了。 *我的朋友总是帮助我了。 * 在+V+了/过/结果/时段/起(来) ; 正在 *妈妈在做饭了。 *同学在听两个小时报告。 一个晚上都在看电视。 *正在

五、认知、解释语法教学策略 根据水平等级把握不同的处理策略。 语言偏误要给予一定的分析和解释。 初级——目的连动句

形式——S+V1(+NP处所)+V2(+NP) 来/去/上/回/进… 例如:他去图书馆看书(了)。 强化动作1、动作2,引导总结: 形式——S+V1(+NP处所)+V2(+NP) 来/去/上/回/进… 例如:他去图书馆看书(了)。 我上商店买点儿东西。 高度概括——语序——先做先说;后做后说 利用例句问答形式,强化目的关系 练习: 她发了信去邮局。| 我们游览长城了来北京。 网吧— 外面— 银行— 参观— 看望— 关于练习角度—低级:重复、模仿(惯性) 中级:思考—建立关系、规则(认知) 高级:根据语境、表达目的运用(应用)

中高级语法教学 语法点具体教学处理—以介词“随着”为例 主要偏误类型: ①随着学期,他的学习快结束了。 ②随着多说汉语,汉语水平提高了。 ③新鲜感随着消失,他不学习。 ④我随着你的说明白。 针对学习者的主要偏误类型,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①不用动态性词语作“随着”介引部分的中心语; ②不在动态性词语前加“的”使之名词化,从而成为条件; ③主句部分没有动态性质; ④语序问题(哪个词语是中心;条件与主句关系); ⑤ “随着”介引部分的中心语音节问题。

教学处理 “随着”——动作——跟着、跟从 ——介词——条件与事件发展的关系——为发展性动作引进一个 ——动态条件 动态发展 动态条件 ——介词——条件与事件发展的关系——为发展性动作引进一个 ——动态条件 动态发展 动态条件 条件动,事物的改变也动 形成结构 条件部分——随着……的+动态性词语(发展、 改善、推移、延长、深入); 动作部分 动态性—— 有(了)+动态性组合; “出现/ 加大/ 提出(了)”等动态性组合; 越来越+谓词性词语(了) 举例: ①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③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习惯这里的生活了。

练习设计——以“随着”为例 1、要点分解练习: 角度之一——针对不用动态性词语的偏误——将语句前后 动态性词语处空出——练习说出动态性词语 例如:④随着第一场大雪的到来,真正的冬天也已经开始了。 ⑤随着对中国了解的加深,她也越来越喜欢中国了。 角度之二——针对不把动态性词语作中心语的偏误进行设计: 例如:⑥消失 随着 新鲜感,她也由兴奋变成了沮丧。 ——由学生组织句子 ⑦随着秋天到来,天气也越来越冷了。——改正错误 ⑧随着(他对小王了解的增多),他的态度也开始转变了。 ——完成句子 2、构建结构与成句练习: 角度之三——针对违反“随着”结构制约条件的情况进行设计: 例如:给出情况,用“随着”组织完成句子: 给出情况:快要考试了,她心里很紧张。 ——随着考试日期的临近,她心里也越来越紧张了。

3、应用练习: ①列出表格—让学生根据列表用“随着”表述。 小王的汉语水平 3级 4级 5级 2月份 7月份 12月份 ②提供图画或影像—用“随着”表述。

③利用谈话,引导学生根据实情运用“随着”: 例如:你觉得汉语难学吗?—— 一开始觉得很容易学,随着汉语知识的增多,反倒觉得越来越难学了。 ④让学生根据所见所感,用“随着”说一说。 引导:来中国多长时间了? 刚来的时候有认识的人吗?现在呢? 刚来的时候习惯吗?现在呢?等等。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