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12 資訊管理的投資規劃與實施觀點.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Advertisements

第六章 資訊管理的實施面觀點.
第3章 企业信息化的方针和战略规划.
行銷研究 單元三 次級資料的蒐集.
老師 : 製作 觀光暨餐旅財務管理 ch1.
鞍山市公务员公共管理核心课程培训大纲 内部培训使用材料.
Unity3D.
資訊管理 期中考補充資料.
第十二章 資訊管理的投資規劃與實施觀點.
第十四章 專案管理.
第一章 證券投資概論.
医院在管理上经常思考的几个问题 怎样才能使医院工作流程对医院经营战略形成有效的支持? 医院应该怎样将职能科室与医疗科室做有效的沟通及协作?
个人与团队管理(一) 主讲人:施蕾芬 电话:
醫品圈圈長活動營報告 -品管圈步驟手法常見問題 趙美珍94.04
系統分析與設計【第九版】 第二章 分析企業個案.
本章學習目標 ERP系統的定義 企業應用軟體系統發展歷程 現階段ERP系統應用狀況.
第四章 資金成本.
程式設計概論 1.1 程式設計概論 程式語言的演進 物件導向程式 程式開發流程 1.2 C++開發工具
Patent Search & Analysis (專利檢索與分析)
第一篇 Unix/Linux 操作介面 第 1 章 Unix/Linux 系統概論 第 2 章 開始使用 Unix/Linux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的定義 1-1 電子商務的特性 1-2 電子商務的演進 1-3.
無線射頻識別系統(RFID) 基本原理及發展與應用
Database Systems 主講人:陳建源 研究室 :法401
OpenID與WordPress使用說明
國際資訊安全標準ISO 27001之網路架構設計 –以國網中心為例探討風險管理
第七章 資訊系統評估 授課老師:褚麗絹.
管理資訊系統導論 資訊系統的定義與概念.
CH03 資訊管理的智慧觀點:技術篇.
指導老師: 蘇明俊 老師 組長:潘翠娥 組員:張惠雅 葉麗華
內容取自《知識管理》一書之「精簡版PPT」(編號: P2),本版本已獲作者授權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網路安全技術 OSI七層 學生:A 郭瀝婷 指導教授:梁明章.
第 8 章 工程經濟 授課教師:__________ 工業工程與管理概論 陳潭,洪堯勳,姚銘忠,黃欽印 著 前程文化出版.
創意管理 一. 組織設計與創意 1.各種組織設計對創意之影響 3hrs 2.團隊的建立(成員組合考量) 3hrs 3.團隊的溝通 3hrs
教材編號:A303 專案起始 「專案管理基礎知識與應用實務」第三章 CPMP專案管理知識體系課程 1.
為成功制定目標和行動計畫 國際獅子會分區主席訓練.
決策的衝突與重結構   內容大綱  決策的本質與程序 賽局理論的觀察 多階規劃的觀察 結論與建議 2019/4/7 U.P. Wen.
網頁資料知多少? 事 實 ? 謠言?.
哪些人是管理者? 管理者? 指和一群人工作,並藉由協調他人來完成工作,以便達成組織目標的人
虛擬傢俱館 指導老師: 高玉芬 老師 組員: B 黃琪芳 B 蔡宜眞 B 林政緯
企業組織自我診斷及改善. 企業組織自我診斷及改善 講 義 大 綱 企業組織自我診斷及改善方法的特色 企業組織自我診斷及改善方法的由來 企業組織自我診斷及改善方法--主要步驟及工具 企業組織自我診斷及改善評審會流程 從績效管理角度看企業組織自我診斷及改善.
新高中 通識教育科 教案設計分享會 沙田循道衛理中學 許文忠老師 2019/4/25.
SAP 架構及前端軟體安裝 Logical View of the SAP System SAP Frontend 7.1安裝與登入
第十三章 品質成本分析.
競爭情報 LinkedIn and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Putting Social Networking to Real Use by RogerPhelps 圖資四 B 鄭艾妮 B 蒲碩瑩 B 楊淑涵.
國立成功大學(農業) 報告人 協同主持人 林翰佑
精實醫療、六標準差、全面品質管理(流程改善面面觀)
產品設計與流程選擇-服務業 等候線補充資料 20 Oct 2005 作業管理 第六章(等候線補充資料)
資訊安全和資訊倫理宣導 永康區復興國小教務處.
第 7 章 主要商業功能.
九十學年度實務 專題報告 指導老師: 高玉芬 老師 學生: 張駿呈 張書嘉 林正浩
教育概論 教育原理與制度試題解題與分享 第五組
公司債 發行公司債 But 我需要2億 資金不足… 元資金興建廠房… 甲企業 債權人 透過發行二十年期公司債的方式籌得資
黃影雯副教授講授 E_Mail Address:
資料表示方法 資料儲存單位.
貳.企業願景、使命與目標(1/3) 願景 利害關係人 內部利害關係人 外部利害關係人 高階領導者必須創立一種以顧客為焦點的、清晰可見的價值
程式語言與邏輯:主題示範 報告人:國立台灣師大附中 李啟龍 老師 學年度資訊科技概論研習.
Identifying your company’s real intelligence needs
新事業發展專題
超我服務 Service Above Self
一 可靠度問題.
企業家如何創新? Q 你還記得,熊彼得所說的「企業家」為何意涵? 你還記得,熊彼得所說的「企業家」為何意涵?
第一章 電子商務簡介 第一篇 電子商務概論篇.
苦海救生: -義工督導技巧.
現代專案管理教材 第四章 企業戰略管理與專案管理 博碩文化出版發行.
一個有效率的團隊的要素 Elements of an Effective Team
Chapter 4 Multi-Threads (多執行緒).
營運模式.
台灣全球運籌發展協會 亞洲供應鏈助理管理師證照課程.
立昕企管顧問有限公司 網址: ISO 9001: 2015 改版重點 立昕企管顧問有限公司 網址: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CH12 資訊管理的投資規劃與實施觀點

本章大綱 IT 投資效益與生產力關係的矛盾分析 IT 投資的評價分析 IT 投資方向的決定:企業資訊系統策略規劃 IS的實施觀點與專案成敗風險分析 專案管理面分析 IS 實施的變革管理與社會技術策略 IT 的治理

資訊管理的投資規劃與實施觀點(1/1) IT投資的主要決策問題 IT 的投資是否一定有效益(企業價值)? IT 投資的方向如何決定?企業的IS在策略上如何規劃? IS的實施導入要如何成功 何謂IS的成功:如何評量? IS專案導入成敗的主要影響因素是什麼? IS專案要如何管理? 組織要如何實施適當的管理制度,才能成功的引進IS 以達成既定目標?

12.1 IT 投資效益與生產力關係的 矛盾分析(1/3) 「生產力矛盾現象」說明IT 的投資程度與企業的生產力、獲利率,沒有顯著穩定的正相關。至於為何IT 投資與企業的營業額、利潤、生產效率沒有正面的顯著關係?綜合學者的意見,可歸納成下列的幾種主要問題: 效益轉移的問題(Benefit Transition) IT投資的效益轉移到消費者,廠商本身並未得到 中間環節阻斷的問題(Problem of Mediating Variables) 「IT 投資→IT 資源」的問題:由於IT 投資策略的錯誤,而沒有獲取品質優秀的IT資源 「IT 資源→IT 能力」的問題:由於IT 資源的配置錯誤,而無法形成優秀的IT「能力」

12.1 IT 投資效益與生產力關係的 矛盾分析(2/3) 「IT 能力→企業流程能力」的問題:空有優秀的IT,但如無法順暢地嵌入企業流程 「企業流程能力→企業績效」的問題:如企業核心「流程」選擇錯誤,則企業仍無法提升「績效」 互補資產的問題 IT的投資必須配合其他組織性與管理性的互補資產,才能整合成一個有優勢的競爭能力 IT投資的成本低估或效益高估的問題 IT 實際發生的成本,常常高於預估成本,實際產生的效益則常低於預期

12.1 IT 投資效益與生產力關係的 矛盾分析(3/3) 專案成敗的問題 70%以上的IT專案都被稱為失敗;有的中途夭折;有的無法達到預期的功能與目標;或有的預算與時間增加了好幾倍 *MIS 的引申意涵:由上述的分析,應瞭解到IT 的投資並不會一定 帶來企業的獲利率與生產力的效益。然而如果一個IT 的投資方向正 確,能支援企業的目標與核心能力,並配合適當的互補資產與成功 的實施管理制度,來達成預期設定的目標,則可說此IT 投資「有很 高的概率」,可以提升企業的效益

12.2 IT 投資的評價分析(1/9) 一個企業要如何評估是否投資某個IT 專案?主要可以從「財務面」 與「策略面」兩個層級來考量 IT 投資方案的資本預算評價法(Capital Budgeting) 此為一般企業投資設備最傳統的成本/效益分析法。其主要的計算方式有下列幾種: 回收期限法(Payback Method):回收期限愈短愈好 投資報酬率法(Return On Investment, ROI):ROI 愈高愈好,但一定要大於市場利率 淨現值法(Net Present Value, NPV):如果產生「正」的淨現值(NPV),則表示此投資案有利可言

12.2 IT 投資的評價分析(2/9) IT 投資的效益衡量分析 IT投資的企業價值 IT 策略層次的價值(Strategic Value of IT):包括提升組織的競爭優勢、競爭者障礙、公司形象、組織的彈性、提升顧客滿意度與市占率等 IT 管理層次的價值(Managerial Value of IT):包括提升資源的控制、改善資源配置、資產的利用率、團隊合作精神 IT 操作層次的價值(Operational Value of IT):包括提升價值鏈各流程的生產力、降低操作成本、存貨成本、減少人力

12.2 IT 投資的評價分析(3/9) 有形效益vs.無形效益 有形效益(Tangible Benefit):指的是可以客觀量化衡量,並可用金額來表示,包括上述大多數操作層次的各種效益,例如,存貨管理系統降低存貨成本30%值30 萬元 無形效益(Intangible Benefit):指的是無法立即以客觀的金額來量化,但就長期而言對企業的營運效率有重要的貢獻,如提升決策的品質、提升客戶的滿意度、提升組織的彈性

12.2 IT 投資的評價分析(4/9) 質化的衡量方法 案例研究法(Case Study):經由多種資料的蒐集和多個角度的分析,來瞭解IT所產生的成本與效益 認知性的衡量(Conceptual Measurement):此種績效衡量方式或稱軟性衡量法(Soft Measurement),可利用使用者滿意度、客戶滿意度、決策品質的改善程度或知識獲取的方便程度等各種調查問卷,來瞭解使用者的使用行為、意見與績效

12.2 IT 投資的評價分析(5/9) IT 投資的總擁有成本觀點 除了無形效益難以衡量的問題,投資評估的主要問題還有下列兩點: 低估IT 投資的總擁有成本(Total Cost of Ownership, TCO)的問題 低估IT投資內外部的障礙,而高估IT投資產生效益的問題(價值限制模式的觀點) IT 投資的總擁有成本觀點 TCO 指的是:一種由企業的角度來衡量某項IT 的採購與運用,其所需要的直接、間接的總合成本。傳統上,IT的投資費用計算,常只針對硬軟體的初期獲取成本(Acquisition Cost) ,其實這部分的投資金額只占TCO的20%,其他80%常被企業所忽略

12.2 IT 投資的評價分析(6/9) 認為IT的投資成本應包括下列三大類的總合: 獲取成本(Acquisition Cost):包括硬體、系統、軟體、資料庫、網路系統等初期獲取的採購成本 操作成本(Operational Cost):指的是整個系統往後日常操作時,所可能發生的所有直、間接成本,主要包括人力支援成本、安裝升級成本、訓練成本、當機損失成本、稽核成本與病毒損失成本等直、間接發生的成本 控制成本(Control Cost):為了規劃企業整個IT/IS所投入的資源,亦即所謂的中央管制成本(Centralization Cost),以及為了要促成企業IT資源能形成標準化所投入資源的標準化成本

圖12-1 IT投資評估的分析架構

12.2 IT 投資的評價分析(7/9) *MIS的引申意涵:TCO的重點在於強調IT 的投資總費用不是只有 軟硬體的採購,還包括許多「後續」的升級、訓練、安裝等成本, 還有許多「間接」的支援、稽核、評估等成本,同時也要加入「延 伸出來的損失成本」,例如當機、病毒等。如此加總起來,TCO常 常是軟硬體「直接」、「初期獲取」成本的好幾倍,但企業常常忽 略計算,導致低估了成本,使得整個投資案是成本高過效益,產生 了投資失敗的結果 IT 投資的價值限制模式觀點 指的是瞭解整個IT 於事前投資的「潛在價值評估」與事後「實際價值實現」中間所發生的困難與障礙之模式

圖12-2 IT投資的價值限制模式

12.2 IT 投資的評價分析(8/9) IT投資潛在價值(效益)的評估及其障礙 互補資產的投入需求 原來資產的淘汰損失成本 IT投資價值實現的轉換障礙 資源障礙(Resources Barriers):IT 的投資需要有配合的互補資產,如果企業在這方面「無法獲取」 知識障礙(Knowledge Barriers):若員工本身缺乏這方面的知識

12.2 IT 投資的評價分析(9/9) 價值限制理論對IT投資評估的主要意涵 使用障礙(Use Barriers):若使用者沒有使用的動機,則在此種抗拒的心理狀況下,新IT 的潛在價值亦將無法實現 價值限制理論對IT投資評估的主要意涵 IT 總成本的低估問題:總成本的估算不只是擴大到TCO 的「後續性」、「間接性」及「延伸損失性」的成本,更需要擴大到整個組織內互補資產的投資與沈沒成本的損失成本 IT 效益的高估問題:潛在價值的達成會受到產業環境有無配合、組織互補資產有無到位、人員的知識與配合度有無存在的影響

12.3 IT 投資方向的決定:企業資訊系統策略規劃(1/5) 主要議題就是所謂的「企業資訊系統的策略規劃」(Strategic IS Planning,SISP)。其主要的目的是在校準(Alignment) IS的目標與企業的策略 目標 SISP 制訂的主要階段 在策略規劃階段:企業可利用策略目標規劃、核心能力、SWOT分析 在組織資訊需求階段:主要有兩種方法論,一為整體性、客觀性的企業系統規劃方法(Business System Planning, BSP);一為主觀性、個人化的關鍵成功因素法(Critical Success Factor, CSF) 資源配置規劃階段:主要在於決定各專案的優先順序 資訊系統專案開發階段:此為系統開始建構的階段

圖12-3 SISP制訂的主要階段與工作

12.3 IT 投資方向的決定:企業資訊系統策略規劃(2/5) SISP 的主要方法論:BSP 與CSF 企業系統規劃方法論(Business System Planning, BSP) BSP/EA的特質 由上而下規劃法 企業整體規劃概念 以支援企業基本作業為目標

圖12-4 BSP的企業資訊架構

12.3 IT 投資方向的決定:企業資訊系統策略規劃(3/5) BSP 的優缺點 BSP 的優點:規劃客觀而穩定、完整且嚴謹,清楚定義出整個企業各種層次的資訊架構 BSP 的缺點:工程浩大非常耗時且成本高昂,無法含括一位管理者真正關心的CSF,且利用率常常過低 關鍵成功因素法(Critical Success Factor, CSF) 何謂CSF:可由下列幾個角度來瞭解 不能出錯的事 達成績效的保證 影響成敗的事件 衡量成敗的指標

12.3 IT 投資方向的決定:企業資訊系統策略規劃(4/5) CSF 方法論的特質 個人異同 項目有限 因時而異 因產業別、企業特質、外在因素與時間等不同,而有不同的CSF 決策支援導向 可行性高

12.3 IT 投資方向的決定:企業資訊系統策略規劃(5/5) 利用企業系統導入方法論 大型的ES 本身都包括了各產業各流程的最佳實務,許多企業本身不需要自己利用BSP來自行規劃與分析企業的作業流程、資訊需求、資訊系統與資料架構。而直接依照各廠商的企業系統的導入方法論,例如:SAP的ASAP、Oracle的AIM、KPMG的R2i等來直接規劃與導入整個企業的資訊系統架構 計分模式(Scoring Model) 應如何來決定投資的優先順序?「計分模式」,此方法先由相關團隊依據組織的目標與策略來決定要考量哪些準則(Criterion),然後再經由共同的討論來決定每個準則對企業的重要性與優先性,並個別給予不同的權重。計算其每個準則的所得點數再乘於權重而得到每個方案的總分

12.4 IS的實施觀點與專案成敗風險分析(1/5) IS 專案的成功與失敗 美國在1990 年代初期宣稱IS 專案成功的比率只有16.2%,2000 年代也大約只有28.2%的成功比率,亦即超過3/4 以上的IS 專案都被組織宣稱失敗。系統的「績效」(Performance)遠低於預期,「成本」(Cost)嚴重超過預算,完成的「時間」(Time)遠遠超過預期,沒有達到預期支援組織的目標範圍(Scope)與「效益」(Benefit)。更糟的狀況是專案中途夭折,根本沒有完成

12.4 IS的實施觀點與專案成敗風險分析(2/5) 專案失敗的主要風險(Risks of IS Project) 專案的先天本質因素:此方面主要包括「複雜度」(Complexity)與「動態性」(Dynamic) 在結構上的複雜度指的是:IS專案所牽涉到的構面「多」而「複雜」,且每個構面有很大的「差異性」與「互相依賴性」 動態性指的是:IS 專案所面臨的IT 技術、系統需求與作業流程,是處在一個不斷的演進與變化中,隨時都在改變 專案的後天管理因素:此方面的風險,主要是指後天的管理政策,亦即組織在專案的實施中有沒有投資足夠的人力、物力、財力,以及高階主管的承諾、使用者的參與支持及有無嚴謹的執行專案管理、變革管理等政策

圖12-5 系統專案的主要風險

12.4 IS的實施觀點與專案成敗風險分析(3/5) 組織方面的主要影響因素 高階主管因素 使用者因素 專案團隊因素 組織結構因素 組織的動態與改變速度 外部環境方面的主要影響因素 複雜度方面:合作廠商數量:會產生許多溝通、協調整合的問題 動態方面:外部環境變化:組織面對的政治、社會、科技、法令、產業、產品及服務變動的速度非常快

12.4 IS的實施觀點與專案成敗風險分析(4/5) 技術方面的主要影響因素 IT基礎設施因素:基礎設施的新穎程度(Novelty)與變化速度兩個因素 新穎程度:專案所利用的IT技術是第一次的經驗 技術變化程度:IT 新技術不斷出現,許多專案執行到一半,原來用的科技已經快被新科技取代 專案因素:專案的複雜度與動態性,IS專案的規模大小、是否一直在改變、有無跨許多組織 系統因素:許多目前的舊系統整合、是否要整合許多不同的軟體、資料庫等因素,系統是否分散在許多不同的地點

12.4 IS的實施觀點與專案成敗風險分析(5/5) *MIS的引申意涵:瞭解IS投資專案的重要失敗風險因子(Risk Factor)有兩種 重要性:1. IT 評價估算的考量:在評價一個IT 投資案時,每個專案關於上述 的風險因子不同,因此會影響其所要投入的成本多寡與完成的時程也會不同。 例如一個跨多部門、多使用者且對目前工作流程衝擊大的專案,其所採取的IT 非常新穎,組織過去又沒有此專案經驗,且專案人力不夠、技能不足,如又遇 上使用者抗拒、CEO漠不關心,則此專案失敗風險大且所要投入的人力、物 力、財力、時間都會相對的多與長。2.組織實施IT的管理與關鍵成功因素:針 對上述如此多的風險因子,IS的開發團隊必須做好下列幾個重點:(1) 掌握高 階主管的承諾與支援。(2) 瞭解使用者的態度並透過使用者的參與來尋求合 作。(3) 執行良好的「變革管理政策」解決「人」的問題。(4) 執行良好的「專 案管理政策」解決「專案資源利用」的問題。(5) 執行良好的「系統開發方法 論」來解決「系統品質」的問題

12.5 專案管理面分析(1/2) 組織的資訊化過程,是由許多單一的IS 專案所組成的,而IS專案導入 是個複雜、多構面影響的困難過程,失敗率很高,有結構性的方法論 來指導,專案要管理得好,主要可分為兩個層次的思考:一為專案規 劃層次;一為專案管理層次 在專案規劃方面 IS專案規劃(Project Planning)的主要工作:包括IS專案問題的定義、目標的確立、。例如專案目標的確定就需符合SMART原則(Specific, Measurable, Attainable, Realistic, Time-Limited),亦即目標的訂定要明確、可測量、可以達成的、實際的、有時限的 IS 專案規劃的主要議題:必須清楚地釐清下列六個主要的問題:(1)What (2)Who (3)How (4)When (5)How Much (6)How Long

12.5 專案管理面分析(2/2) 在專案管理方面 專案整合管理 專案範疇管理 專案時間管理 專案成本管理 專案品質管理 專案人力資源管理 專案溝通管理 專案風險管理 專案採購管理

12.6 IS實施的變革管理與社會技術策略(1/4) 變革管理(Change Management) 「人」是任何改革的核心,改革的理念不為人所接受時,就無法成功。因此,改革最重要的工作在於促發、激勵人的動機,並持續增強(Reinforce)其執行新專案的行為

表12-1 組織變革管理上的主要進行步驟

12.6 IS實施的變革管理與社會技術策略(2/4) 解凍階段 建立變革的共識:領導階層如沒有共識,將會形成多頭馬車 建立高階領導群:例如,設立跨功能及跨層級的e化高階指導委員會(SteeringCommittee)。必須各個單位的主管都參與此委員會,且透過討論與有充分的共識與認同感以後 建立改革的願景與策略:改革需要有方向、計畫與步驟 願景與策略的溝通:讓其瞭解6W,使其有動機、有期望、知道「為何而戰」

12.6 IS實施的變革管理與社會技術策略(3/4) 改變階段 強化變革的力量:高階團隊要利用一切的資源來掃除變革的障礙,宣示必成的決心;積極、「有力」地推動 設計與宣傳短期的績效:一個變革管理政策,如果在短期內「捷報連連」,不斷傳出振奮人心的成功訊息,則會大大地提升變革團隊的士氣 擴大改革效應:亦即利用近程的績效「乘勝追擊」,引發更多的變革效應來「壯大聲勢」,形成主導的想法與文化

12.6 IS實施的變革管理與社會技術策略(4/4) 再結凍階段 社會技術策略 IS變革結果會有「人在系統在,人走系統亡」,要持續強化變革的「正當性」、鞏固新的組織文化、抑制舊組織文化的反撲、將新的工作方式嵌入組織結構中,形成一種例行的慣例(Routine) 社會技術策略 指的是任何IS 的規劃方案都要同時考慮到兩個構面的成本與效益。一為社會面,包括此方案對員工福利、工作滿意度、工作安全、生活品質的成本與效益。二為技術面,包括此方案對組織生產力、作業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獲利等方面的影響

12.7 IT 的治理(1/3) IT 治理的基本概念與背景 指的是:一個幫助企業的相關利益團體(Stakeholder,主要是投資者),用來指導、監督、稽核與評估企業有無合法、有效的使用IT資源來提升企業的價值,降低企業風險的一個管理方法論與流程規範 IT 治理有別於IT 管理主要在於IT 管理是以企業內部管理者的角度、利益、價值觀來思考IT 的投資與執行,而後者則是以投資者(所有者)的角度來監督管理者是為了管理者自己的私利,而濫用、錯用、不守法、不守倫理、冒險亂用IT的資源,而導致整個公司的巨大損失

12.7 IT 的治理(2/3) IT 治理的最佳實務:COBIT IT 治理相關的流程規範有許多,但目前最被企業採用得最佳實務為COBIT(Control Objectives for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Technology) 主要流程與目標控制點(Contral Objectives):COBIT 第四版(COBIT V4)共有四大領域、34 個主要流程,215 個目標控制點,此四大領域主要包括: 規劃與組織管理(Plan & Organize) 大方向的掌握與定義 重要資源的管理:明訂企業必須對IT 的投資,要清楚明確的管理、監督、控制等管理流程

12.7 IT 的治理(3/3) 獲取與實施管理(Acquire and Implement) IT 資源的有效獲取:對IT 相關資源,企業必須有明確的管理與控制流程 IS的引進管理:對企業應引進哪些IS,企業要有明確管理與控制流程 服務的傳遞與支援管理(Deliver and Support) 監督與評估(Monitor and Evaluate) IT 的流程方面 IT 的內部控制 IT的法規遵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