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成都市2016年“一诊”划线结果
本次“一诊”数据统计不包括非成都籍往届生。 本次“一诊”数据统计不包括非成都籍往届生。 名称 分 类 高线 中线 低线 高2013级“一诊”划线 文科 23289人23289人 分数线 510 420 350 上线数 3427 11365 17000 比例 14.7% 48.8% 73.0% 理科 39980人39980人 505 395 340 13197 29774 34441 33.0% 74.5% 86.1% 合计 63269人63269人 16624 41139 51441 26.3% 65.0% 81.3% 本次“一诊”数据统计不包括非成都籍往届生。 高2012级高三一诊划线 参考人数 高线 中线 低线 文科 分数线 24913 530 435 365 上线数 2851 11831 17691 比例 11.4% 47.5% 71.0% 理科 41602 505 395 335 11584 29631 35660 27.8% 71.2% 85.7% 合计 66515 14435 41452 53351 21.7% 62.3% 80.2% 本次“一诊”数据统计不包括非成都籍往届生。
二、 2016年“一诊”历史学科数据分析
1.历史学科总体情况 年份 项目 满分 平均分 难度 2016年 Ⅰ卷 48分 27.16分 0.57 2015年 28.73分 0.60 2014年 33.60分 0.70 Ⅱ卷 52分 22.8分 0.44 22.06分 0.42 26.25分 0.50 全卷 100分 49.96分 50.79分 0.51 59.85分
2.历史学科客观题得分情况 题号 实测难度 24 0.54 30 0.34 25 0.74 31 0.38 26 0.81 32 0.35 27 0.78 33 28 0.60 34 0.67 29 0.47 35 0.58
3.历史学科主观题得分情况 题号 分值 平均分 实测难度 40(1) 10分 5.47分 0.55 40(2) 15分 4.33分 0.29 25分 9.8分 0.39 41 12分 5.07分 0.42 44(1) 6分 4.17分 0.7 44(2) 9分 4.03分 0.45 44 8.2分 45(1) 4.95分 45(2) 2.29分 0.38 45 7.24分 0.48
4.历史学科各分数段人数统计表 双流中学
5.三个圈层历史平均分比较
三圈层平均分比较
三个圈层总平均分比较
名次 学校 人数 平均分 1 七中嘉祥外语学校 46 69.2 2 实外西区 66 65.94 3 实验外国语学校 127 65.13 4 七中万达 64 63.02 5 七中实验学校 43 62.21 6 树德中学(宁夏) 91 62.12 7 树德中学(光华) 166 62.02 8 成都十二中 61 61.95 9 石室中学(文庙) 116 61.84 10 成都七中 84 61.79 11 师大附中 132 60.65 12 田家柄中学 123 60.52 13 成都外语学校 60.43 14 石室中学(北湖) 102 60.12 15 西南交大附中 85 60.08 名次 学校 人数 平均分 16 彭州中学 202 60.07 17 成都七中(高新) 54 59.52 18 成都八中 95 59.01 19 成都铁中 70 58.91 20 双流中学 270 58.59 21 大弯中学 233 58.37 22 嘉祥外国语郫县分校 10 58.2 23 新津中学 250 58.06 24 列五中学 80 57.95 25 温江中学 238 57.85 26 石室蜀都中学 27 57.15 盐道街中学外语学校 57 28 新都一中 266 56.85 29 树德外国语学校 90 56.76 30 棠湖中学外语实验学校 129 56.64
6. 成都市历史学科高线上线对位人数 (历史学科上线人数-总分上线人数) 6. 成都市历史学科高线上线对位人数 (历史学科上线人数-总分上线人数)
一圈层高线上线对位人数
二圈层高线上线对位人数
三圈层高线上线对位人数
7. 成都市历史学科中线上线对位人数 (历史学科上线人数-总分上线人数) 7. 成都市历史学科中线上线对位人数 (历史学科上线人数-总分上线人数)
一圈层中线上线对位人数
二圈层中线上线对位人数
三圈层中线上线对位人数
三、试题特点和导向
高2016届高三历史“一诊”试题结构、呈现 形式、难度等方面都力求向全国卷看齐,具有鲜 明的学科性、基础性、时代性、开放性特点。
(一)特点 1.知识板块的分布情况 内容板块 政治史 经济史 思想文化史 分值100分 选作“改革” 64分 20分 16分 古代中国 20分 近现代中国 53分 古代希腊罗马 4分 近代世界 8分 选修 15分 总分 100分 内容板块 政治史 经济史 思想文化史 分值100分 选作“改革” 64分 20分 16分 选作“民主思想” 49分 31分
2. 重视基础主干知识的考查 古代中国:重要政治制度,如分封制与宗法制、选官制度、明朝御史巡按制度; 古代经济涉及唐代商业与经济政策;古代思想包括:汉代儒学与时代精神、朱 熹的学说。 近现代中国:重大历史事件,如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经济史涉及 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对中国的影响和新中国经济建设;思想史考查近代思想 解放潮流。 世界史:涉及到罗马法、英国租地农场的发展、法国与文艺复兴。
3.注重考查学生对历史核心概念准确、全面的理解 21题分封制 27题朱熹的理学 30题自然经济 33题“罗马人”这一法律概念 5题“人文主义” 41题“近代化”…… 考查核心概念,考在主干知识的深处、细处、拓展处
4.注重学科能力的考查,关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1)选择题注重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①分析理解能力。如25题;26题;27题;29题;31题;35题等。 ②推理能力。如24题;30题等。 ③概括归纳能力。如32题。 (2)非选择题除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 力外,还注重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的考查
40题命题思路: 本题以对辛亥革命的民间和官方纪念立意,从“历史记忆”这个角度考查辛 亥革命在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中的地位。 材料一以当时传教士关于辛亥革命的记载为素材,考查考生提取有效信息进 行归纳概括以及说明观点合理性的学科能力,突出了辛亥革命是一场和平的革 命的新观点。 材料二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举行的辛亥革命周年纪念活动为素材,考 查考生结合时代背景从一个较长的时间段提炼历史现象背后的规律性特征以及 透过现象多角度分析历史事件原因的学科能力,蕴含着历史记忆受到时代背景、 记忆对象、记忆主体等多种因素影响的方法考查。 两则材料通过民间和官方对辛亥革命的纪念,形成了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记 忆的一个比较完整的逻辑结构,串联了中国近代史和共和国史上的诸多重大事 件,因其张力较大,看似简单,但考生要想得高分并不容易。
41题命题思路: 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是对高考要求的四大能力的一个综合考查。这道题 目不仅观点开放,而且答案也是开放的,看似学生熟悉的内容,实际上是引入 了史学新观点,让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多元化思考,有效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 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要求。 这道题目最初的设计: 材料 围绕教学主题进行教学设计是目前中学历史教师正在进行的有益的 教学探索。有老师在进行《鸦片战争》一课的教学设计时,将“传统与现代之 间的较量”作为本课教学的价值立意,并据此得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化的 开端”的结论。 请选择恰当的角度对该教师的教学立意和结论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对 其教学立意和结论进行肯定、否定或提出修改意见,并阐述理由。要求观点明 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符合逻辑)
5. 以问题立意,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学以致用 “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现实、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 是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主体设计思想。 第31题以“抗日战争”中的中苏关系为切入点 第40题以“辛亥革命”为切入点,一方面将辛亥革命放到“中国近代社会转型” 这一大的主题上进行考查,另一方面以“中共官方隆重纪念辛亥革命”为设问基 础,突显学生综合史学素养和对现实热点问题——海峡两岸关系、民族伟大复兴、 国家发展统一等问题的思考和关注,激发和培养学生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热爱, 树立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民族复兴的大局意识。 45题隐性切合新文化运动100周年,考查新知识分子对中国近代民主进程的影响。
(二)导向 一是核心概念导向。 二是知识迁移能力的导向。 三是学科思维的导向。 无论对知识还是能力的考查,最后的落脚点实际上是对历 史学科的核心素养的考查。
历史 价值观 历史 理解 历史 解释 历史学科 核心素养 史料 实证 时空 观念
(三)试题的不足 模块知识结构、分值比例不够恰当。 对“古今贯通,把握历史事物的纵横联系、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及 历史阶段特征的考查不够。 41题考查难度较低,拉不开学生之间的差距,创新度不够。 个别选择题文字表述上有不太严密之嫌。
四、“一诊”考试反映出的学生的问题 1.基础知识的准确掌握较为薄弱。 2.在审题环节存在一定问题。 3.学科能力欠缺。 4.解题技巧与答案组织能力有待提高。 5.书写不规范,文字表达不简洁不准确,逻辑混乱。 6.文综考试的应试技能上存在严重问题。 7.应试心理问题。
五、教学建议 (一)认真研究学习考纲和考试说明 (二)加强对近五年高考试题的研究 (三)整合优化教学内容 1.按考纲要求对主干知识再次进行归纳整理。 2.重视概念教学 树德中学郭子其老师的文章《深度理解核心概念,提升历史思维》 3.注意用文明史范式、现代史范式、整体史范式、社会史范式等新史学范式整合 包括教材在内的各种课程资源。 4.适度关注时政热点与长效热点,做到历史与现实的统一。
(四)优化课堂模式,提高复习效果 课堂模式大致如下:考纲课标要求(老师明确)→基础知识回顾(师生互动提问 为主)→问题拓展延伸(老师点拨,学生探究)→理解运用训练提升(师生互动以 学生为主)→反思感悟(以学生为主)。 复习当中应避免的问题 只有知识传授,而无能力培养 教学模式僵化,教学方法单一 简单地重复旧知识 对教学内容的讲解停留在对教材的浅层次的感性认识上,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五)精选练习,规范训练 1.加强专项训练,提升考试技巧 (1)加强对选择题的专项训练 (2)加强开放性试题专项训练 建议老师们在此专题强调解题思路与答题步骤,同时总结2010-2015年全国两 套卷子所有的开放型试题进行汇总,并自编原创题进行针对训练。 (3)加强选修选作题专项训练 注意总结四个选修的不同思维方法、作答方法(可以选用近几年的高考题和 模拟题)。
2.精心选题、精心批改、精心评讲 选题、命题的基本方法 广泛收集,有效改编(试题的来源) 注重教材,梯度设计(试题的逻辑) 立足考点,力戒陈旧(问题的设计) 创设情境,材料多样(材料的形式) 讲求覆盖,兼顾冷热(知识的分布) 及时编制,纠错练习(试题的有效)
(六)做实辅导工作 (七)发挥集体智慧
谢 谢 ! 预祝寒假愉快! 春节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