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编目常用工具书 童正倫.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海南省教育科研数字图书馆 使 用 培 训 胡国杰 设计. 网上学术信息共享资源: 海南省教育科研数字图书馆 网址: 或 海南省教育科研数字图书馆是一个以海南 省高校文献中心为总馆,全省教育系统图书馆 为分馆,整合全省教育系统内图书、相关数字.
Advertisements

中國 (China) 組長 : 葉品宏 組員 : 王柏偉、戴瑞賢、張凱奇、 曾宏榮、趙方澤 組長 : 葉品宏 組員 : 王柏偉、戴瑞賢、張凱奇、 曾宏榮、趙方澤.
馆际互借与原文传递使用讲座 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 梁超梅. 馆际互借与原文传递服务 什么是馆际互借和原文传递? 馆际互借和原文传递能提供哪些 服务? 馆际互借和原文传递能获取哪些 资源? 馆际互借和原文传递使用方法? 馆际互借和原文传递服务费用及 优惠活动?
SUBLIME CHINA INFORMATION 第六部分 小麦淀粉 2012 年第一季度小麦淀粉市场震荡运行,呈现先抑后扬的态势。由于 2011 年下半年小麦淀粉市场表现不佳,生产厂家走货情况不理想,因此造 成小麦淀粉市场整体走弱,春节前后小麦淀粉价格呈现稳中趋弱态势。三.
如何利用我馆的馆际互 借和文献传递服务 主讲人:崔贞
北京形神合一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文化创意产业园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当前图书馆工作的发展动态 2005年9月1日.
肖珑 CALIS 文理中心/北京大学图书馆 2008年6月 香港
貨幣信用與經濟.
第一章 会计信息系统 第一节 计算机会计概述.
第5讲 中国科技 独立发展的科技文明.
北京大学图书馆 赵飞 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介绍 北京大学图书馆 赵飞
第七届国外引进数据库培训周工作汇报 牛贵兰
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小组
如何通过图书馆获取自己无法找到的文献资料
林红状 TEL: 特藏资源检索、服务及数字化建设 林红状 TEL:
Ch4-物流資訊系統.
2007全國語言學論文研討會 籌備計劃書 國立成功大學 外國語文學系
馆藏揭示与文献提供: 期刊获取与利用 参考咨询部 2009年5月6日.
中山大学图书馆与CALIS联合目录共享共建的回顾与展望
数据与事实检索 1. 常见的参考工具书都有哪些? 2. 百科全书有哪些特点?写出两个世界上著名的百科全书的书名。 3. 若查找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可以选用的工具书是什么? 4. 查找某一机构的地址、历史、宗旨用到的工具书是什么? 5. 写出世界三大著名检索工具的英文全称、简称及中译名。
ZADL ZADL建设情况报告 ZADL省中心 · 竺海康 衢州.
中文特种文献检索与获取 吉林大学图书馆.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公开课 徐金卫 衢州二中
5年1班第三組 2號 陳雍翰 9號 羅謙 15號 林永誠 27號 陳昭予 34號 楊惞婾
資管導論期中報告 老師 王鵬飛.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课标: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臺北醫學大學 九十五學年度新生入學指導 求學之旅-教務處 陳大樑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八月八日.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教師升等實務作業 報告人:人事室.
参加“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及其课程资源建设”研讨会的领导和嘉宾莅临指导!
中 国 政 治 思 想 史 绪 论 主讲人:颜 德 如 教授.
CALIS农学中心“培训大使” 工作汇报 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 李雪原 2012年4月.
温江区行政事业单位 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培训 2010年10月28日.
天方杂谈集 (三) 《特别文摘》每期都有发现、发生、发噱栏目,摘其部分内容分集制作成幻灯片,请大家共享。
珠图1小时: 解读: 北理珠图书馆“13.5”暨 中长期发展规划
目錄 釋題 出處 鄉土文學 臺灣新文學 作者 魯迅與賴和 文本整理 字義比較 修辭 覺悟下的犧牲 南國哀歌
全国高校图工委 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组 工 作 汇 报
1.1信号与系统.
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的发现与获取服务 -----在文献检索方面的应用 长春理工图书馆
重点难点 参考文献 教学目标 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 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三、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 练习与思考.
中文特种文献检索与获取 吉林大学图书馆.
第四章 封建制度的确立-----战国时代(前476-前221年)
E读使用方法介绍 长春理工大学图书馆 赵耀耀.
学位论文的查找与原文获取 参考咨询部.
河南科技学院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建设与利用 史新伟
CASHL --文献获取 从这里开始
共建—共知—共享 ZADL、CALIS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
什麼是網路資源? 網路資源簡單來說就是透過網路傳遞的資訊。只要透過網際網路,很容易就可以從網路資源中,找出我們所需要的資料。
国科图 信息资源与信息服务 刘艳丽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学科咨询服务部.
第五章 古籍数字化操作 课后作业. 第五章 古籍数字化操作 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 书上 实践作业 1.阅读 第六章、第九章第1节 2.超文本(150) 3.常见流媒体文件格式(156) 4.列举图形文件格式(159-) 5.多媒体数据库的关键技术(239) 实践作业 1.简介台湾国家图书馆数位典藏计划?
China Academic Library & Information System CALIS常用资源 及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
運動競賽制度 授課教師:鄭俊傑副教授.
站在巨人的肩膀-- 如何查尋資料.
第13章 系统维护与管理.
协议供货与新资产管理系统介绍.
ProQuest Dissertations & Theses
CALIS e得(易得)文献获取 申请指南 辽宁科技大学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 陈体仁 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协作 模式及发展 北京大学图书馆 陈体仁
软件工程之 IT项目管理 第2讲 把握环境 控制过程 高 等 职 业 学 校 专 业 骨 干 教 师 国 家 级 培 训 王如龙
跳躍的青春 之 男生女生變 編者:蔡淑婷.
第六单元 宋元时期 第8课 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一、经济重心南移.
2010圖書館週 Library 指導單位:教育部(教學卓越計畫) 主辦單位:中原大學圖書館.
ZADL自注册账户 开通流程 浙江工商大学图书馆信息咨询部.
第二次轉換-Google Apps for edu (回復 、通訊錄) Ver
CASHL的使用说明 图书馆信息部 电话
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使用说明 图书馆信息服务部.
CASHL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 服务用户注册 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 参考咨询部 2019年春季.
农科资源共享与采选平台介绍 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 徐伟 (2012年4月 北京).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古籍编目常用工具书 童正倫

古籍编目常用工具书 书 童正倫

古籍编目常用工具书 童正倫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起源 1975年周总理发出了“要尽快地把全国善本书总目录编出来”的指示。 启动 1978年3月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在南京召开编辑会议,到1995年3月《书目》全部完成。其中1989年出版了经部、1990年丛书部、1992年史部、1994年子部、1996年集部(共9册)、2009年出版索引(2册)。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1980年收到782单位、卡片目录6万余种,13万余部。调集了全国古籍骨干40人倒北京进行汇编,又经上海复审经部、史部、南京复审子部、北京复审集部,编成“征求意见稿” 发送各地,意见汇总后又进行修改增删定稿。 经部5239种,史部15708种,12294种,集部22924种,丛部622种,合计56787种。

特点 是一部集大成的经典古籍目录。 制定的收录范围、分类表、著录条例成为了标准。 收录范围(“三性九条”): 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 —元代以前写印本, —明代本,明末个别模糊且多之书不收。 —清乾隆以前流传较少写、印本。 —1911年前学术价值高的稿本及流传很少的写、印本。 —1911年前某一事件的稿本及流传很少的写、印本。 —名人学者批校题跋或过录的有价值本。 —代表印刷、装帧艺术之本(活字、套印、版画等)。 —太平天国及历代农民政权写、印本 —明代印谱、清代集古印谱、名家篆刻印谱。

分类表 基本依据“四库分类”,个别作调整。如经部“三礼总义”后列“通礼”、“杂礼”。史部“正史类”改“纪传类”,“别史类”、“杂史类”合并成“杂史类”,“传记类”下添“年谱、日记、谱牒、贡举”等。按照“以书设类”原则。增加“丛书部”。 著录条例 编制了详细全面的著录条例,奠定了以后的编目规则。

学术上超越以往各家目录,达到一个高峰。 成为以后各家善本书目的范本。 不足之处: 行款未收, 出版地基本被弃, 文学小说与笔记小说未区分, 存在一些错误。 可重点作版本参照。

《中国古籍总目》 1992年立项,1993年7月启动,1999年-2003年中断,03年底重新启动,至2009年出版丛书部、史部、10年出子部,其余正在出版中。北大编经部,上图编史部,南图编子部(天津编新学类),国图编集部,湖北编丛书部。 特点: 1)数量庞大,约20万种。 2)收录港澳台、日本、韩国、北美、西欧稀见古籍。 3)子部收新学类。

《中国丛书综录》 是一部全国性的大型联合古籍目录。 收录四十一家图书馆所藏古籍丛书2797种, 子目7万余条,38891种。 195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分三册,第一册总目,第二册子目,第三册索引。分: 汇编——杂纂、辑佚、郡邑、氏族、独撰 类编——经、史、子、集 收藏单位 书名索引 著者索引 特色:主要在分类。开创了基本能涵盖所有古籍的分类表,将“四库分类法”进一步细化。如“易类”下分“正文之属”、“传説之属”、“图说之属”、“专著之属”、“易列之属”、“文字音义之属”、“古易之属”。后诸家古籍书目均以其为范本。 《中国丛书综录》与《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分类有不一致地方。

阳海清编、蒋孝达校订的《中国丛书综录补正》(1984年广陵古籍刻印社出版),《中国丛书广录》(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9年出版),补缺订正。 施廷镛《中国丛书综录续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弥补《中国丛书综录》和《中国丛书广录》所收丛书的不足,并订正错误。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丛部》 《中国古籍总目·丛书部》(2009年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

上海古籍书目数据库

网址——http://search.library.sh.cn/guji/ 1999年启动,2001年建成。 特点 优点:检索全面:题名、著者、分类、丛书。著录完整:有简目和数据全目。其中686字段著录分类。速度快。 缺点:繁简不能转换,錄、録,説、說不能互通,数据不全,无书影。

南京图书馆古籍书目数据库

网址——http://www.jslib.org.cn/ 九十年代中启动,单机版——网络版。 特点 优点:数据多,繁简通简。 缺点:简目、无分类、无书影。

国家图书馆

网址——http://opac.nlc.gov.cn/F?RN=273663373 特点 1999—2003年建成 特点 优点:数据最多(40余万条),有行款,可版本、批校题跋检索。繁简通检。 缺点:未分库,不便捷。无分类,无书影。

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hina Academic Library & Information System)

网址——http://opac.calis.edu.cn/simpleSearch.do 特点 优点:著者有小传(籍贯、生卒年、科第),有分类,有行款尺寸,附注有牌记,有书影,繁简字通用。 缺点:数量不足。

数位典藏与数位学习 (台湾综合数据库) 网址——http://digitalarchives.tw/

古籍影像检索系统 http://rarebook.ncl.edu.tw/rbook/ 古籍影像检索系统 http://rarebook.ncl.edu.tw/rbook/

网址——http://nclcc. ncl. edu. tw/ttscgi/ttsweb 网址——http://nclcc.ncl.edu.tw/ttscgi/ttsweb?@0:0:1:/opc/catalog/rarecat:

http://nclcc.ncl.edu.tw/ttscgi/ttswebnew

数量最大(60余万条)。 检索点最多(22)个。 善本全部带书影。 部分书已有全文。 著录按传统方式。

http://www.kanji.zinbun.kyoto-u.ac.jp/kanseki?detail

收录单位71家 千叶县立 奈良大 国会 佐野市乡博 大阪市立 宫教大 名大 冈大资生研 大阪府立 中央大 九大 宫内厅书陵部 千叶县立 奈良大 国会 佐野市乡博 大阪市立 宫教大 名大 冈大资生研 大阪府立 中央大 九大 宫内厅书陵部 二松学舍 京大文 三康 前田育德会尊经阁 伊那市立 堺市立 横滨工一 新发田市立 佐贺县图 京产大 民博 京大人文研(本馆) 东京都立 六本松 法政大 京大人文研(东方) 八户市立 一桥大 滋贺大 东大东文研 公文书馆 国士馆 神外大 椙山女(中央) 实践女子 広岛大 神户大 金城学院大 大垣市立 爱媛大 茨城大 龙野历史文化 宫城县图 爱知大 蓬左文库 山梨县图 爱院大 长崎大 岛根县图 庆应大 关大 市立米沢 文教大 阪大外 新潟县图 新潟大 静嘉堂 新发县图 东北大 饭田市立 东北福大 东大总 饭林市立 东洋文库 法务图 高知大 神户市立 立命馆 鹿大

特点 日本版 一些罕见中国典籍 简目 无书影

查人名 《中国人名大辞典》臧励龢等编,上海书店1980版、中州古籍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张撝之 沈起炜 刘德重主编,上海古籍出版 出版社1993版。 收录4万余人。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张撝之 沈起炜 刘德重主编,上海古籍出版 社1999版。 收录5、4万余人。 《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增订本)陈玉堂编,浙江古籍出 版社2005版。收录14165人,时间1840-1949止。有字号、室名。除姓 名外有名号索引。 《明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杨廷福、杨同甫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版。 收录2.3万余人。 《清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杨廷福、杨同甫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版。收录3.6万余人。较陈乃乾《室名别号索引》、陈德芸《古今 人物别号索引》内容多四倍。 百度网上查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魏嵩山主编,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版。收录9万余条。 查地名 地方艺文、资料、家谱、方志等需知地名。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魏嵩山主编,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版。收录9万余条。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史为乐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版。收录6万余条。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版,三册。收录6万余条。

查方志 《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中科院北京天文台主编,中华书局1985版。收录8200余种。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史部》 《中国古籍总目·史部》

《中国藏书家印鉴》林申清编,上海书店1997版。收录宋至民国藏家印260余家。 《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藏书印选编》孙学雷、董光和主编,线装书局2004年版。收录近6000方印。

《中国古籍版刻词典》(增订本)瞿冕良编,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刻工 《中国古籍版刻词典》(增订本)瞿冕良编,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收录版刻名词600余条,刻书、抄书家8000余条,刻工10000余条。是版本鉴定不可或缺工具书。

家谱 《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上海图书馆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收录11700种,近10万册。另美国犹他州家谱图书馆是世界上最大的最完整的世界家谱资料检索中心。仅收藏中国的家谱共有17099种。制成胶卷200多万卷。 《中国家谱综合目录》国家档案馆二处,南开大学历史系编,中华书局1997年版。收录14719种。 《浙江家谱总目提要》浙江图书馆编,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收录1.2万种,省内藏占一半左右。

《辞源》 1908-1915年陆尔奎等编,商务印书馆出版。1931年出版续编,1939年合订本。收字13000余个,词语100000余条。 编排分十二集(地支),检索:部首+笔画,后增(四角号码)。 1979-83修订、改编。,收字12890,词目84134条。增拼音索引。

《辞海》 陆费逵、舒新城等编,1936年中华书局出版。收字13000多个、词目77000多条。 1957-1979年重新修订改编,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收字14872个,词目91706条。1982年又出(增补本),增词目16000余条。

《辞源》《辞海》的差异 《辞源》是一部语文性辞典,收录内容一般止于 1840 年以前的古代汉语、一般词语、常用词语、成语、典故,兼收各种术语、人名、地名、书名、文物、典章制度。主要特色侧重古汉语词语的溯源及演变,偏重介绍词汇的出处。 《辞海》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辞典。是以字带词,兼有字典、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功能的大型综合性辞典。 。《辞海》的主要特色是介绍一般语词和现代百科语词的基本知识,偏重对词汇内涵解释。

http://www.zdic.net/

http://www.chineseetymology.org/

http://sf.kdd.cc/

东汉许慎编撰的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创立了“部首”检字法,收录9353个篆文,归纳成540个部首。 检字方法 —— 部首、笔画、拼音、四角号码 部首检字法 东汉许慎编撰的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创立了“部首”检字法,收录9353个篆文,归纳成540个部首。

笔画检字法 明万历间都俞,创立了“部首+笔画”检字法,《类纂古文字考》。 “取洪武正韻之字,以偏旁分類編之,凡爲部三百一十有四。……每部之中以字畫多少分前後,較《說文》《玉篇》《類篇》頗易檢尋,故後來字書皆用其體例云。”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四角号码 是最快、最方便的检字法。 部首 优点:同类字汇集,有助字学; 缺点:速度慢,非形声字难检。 笔画 优点:不用学,读不出字可检; 缺点:重复度高,速度慢,写不出字不能查(鬱、爨)。 拼音 优点:速度快,不需查检字表; 缺点:不识字、读不准字(平舌、翘舌,前鼻音、后鼻音)无法查,重复大。 四角号码 优点:读写不出字可查,不需查检字表,重复率小; 缺点:要学使用法。

1925年5月王云五(1888-1979)发明,著《号码检字法》 。曾被鲁迅戏称为“四角号码王公”。 四角号码检字法 1925年5月王云五(1888-1979)发明,著《号码检字法》 。曾被鲁迅戏称为“四角号码王公”。 格言:“为学勿萌老态,做人须具童心” 。 外号:“四百万” 。 《中外图书统一分类法》 1970年9月17日,周恩来同教育部门的负责人谈话时曾说;“王云五编的四角号码字典为什么不能用?不要因人废文。”

四角号码检字法 基本口诀: 横一垂二三点捺, 叉四插五方块六; 七角八八九是小, 点下有横变零头。

1:一 二、王、五,活、培、兄、風。 2:丨丿 亅 止、卜、以,千、川、力、則。 3:丶乀 字、社、沈、軍、云,造、瓜。 4:十乂艹古、來、寸、式、狗、存,皮。 5:扌戈耒 青、本、串、戈、史、申、春。 6:口、□ 日、四、另、國、回、甲、恩。 7:┏乛 門、衣、山、陳、鄭、兒、兵。 8:八人入丷 美、余、無、牧、氣、竹、火。 9:小忄 光、拳、組、怕、木、火、米。 0:亠 言、辛、文、亦、齊、廣、病。

取角顺序: 每字按 1)左上角、2)右上角、3)左下角、4)右下角的次序。 取角方法:   1)一笔可以分角取号。例:“以” 左边是一笔,上取为2,下取为7。   2)一笔的上下两段和别笔构成两种笔形的,分两角取号。例:水 左边,上取1,下取9。   3)下角笔形偏在一角的,按实际位置取号,缺角作0。例:妒 右下角缺,取为0。   4)凡外围是“口、门(門)”的三类字,左右两下角改取里面的笔形。例:田 =6040,開=7744   5)、一个笔形,前角已经用过,后角作0。例:“王”左上角为一横,取1,右上角因为前面已经用过,所以取0

附號:最靠近第四筆右上筆。 二、三、工、玉、王

中国古籍普查平台 春夏秋冬 花好月圆 健康快乐 貴在堅持 持之以恒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