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教育及其产生发展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及其产生发展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概念是理解教育学、理解教育活动的一个入口
一、教育的概念 (一)概念的界定方法 字义辨析 综 述 逻辑论证 ……
1、“教育”的字义辨析 “教育”: 《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教育二字连起来,可以理解为是上对下、成人对儿童的一种影响,其目的在于使受教者成善,手段是模仿。(目的、手段)
education 起源于拉丁词educare,e的意思为“出”即“out”,”decere为“引”,合起来为“引出”的意思,即通过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潜在于人身体合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目的、手段)
●人类社会中抚育新生一代的特殊活动
2、历史上对“教育”的不同认识 生长与生活说、工具说等 生长说 生长说 是从教育活动自身着眼的,它注重考察的是教育过程自身,是从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角度给出的说明。 具有代表性的有:杜威的“教育即生活说”:“教育是变动的、生长的,其变动与生长正如人类的生活一样,所以,教育即生活”。
桑代克:教育是对人的一种改变,一方面是在引起每个人的变化,同时也要阻止他的变化。 工具说 “教育本身不是神圣的,不是清高的,不是独立的,不过是一种工具而已”教育是一种促进人类与自然、生活及劳动诸方面之关系的工具。
3、逻辑论证 定义:解释它所界定的概念的本质属性,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性。 概念=种差+邻近的属 汽车:邻近的属:交通运输工具;种差(与其他运输工具的区别、火车、飞机、轮船等的差别):以汽油、柴油、太阳能等为动力来源,在陆地道路上行驶的交通运输工具。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活动作为起点 “教育” 是一种“活动”,把教育看成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活动”是人们界定“教育”概念的起点。 (1)教育是人类的社会活动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活动还是动物与人共有的动物界生存活动? 1)本能-社会 2) 个体-类化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正是社会性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 (2)教育是一种怎样的社会活动?
以人为直接对象-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目的与对象的独特性
●教育的定义: 一般而言,教育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 广义的教育指一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 受教育者 教育内容 教育物质资源
1、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育活动中人的因素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相对性;互为主客体-复合主体(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有意识、有能动性的人) 2、 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是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掌握、运用的对象,是教育活动中的纯客体。 教育内容的涉及的范围:知识、经验和技能技巧;价值:发展人的智慧、品德、体力、审美能力、劳动能力等;表现形态:物质的、符号的、精神的、行为的等。 3、教育物质 教育的活动场地、教育媒体、教育辅助手段
二、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原始教育 古代教育 现代教育 当代教育
(一)教育的起源 1、关于教育起源的不同学说 神话起源、生物起源、心理起源、劳动起源 2、教育的产生
原始人的生存状况迫切需要传递社会生产和社会的经验 社会需要 一定的思维水平和语言的出现 - ————— 条件 —— - —————————— 需要后天传递的经验 教育产生 - —— 原始人的生存状况迫切需要传递社会生产和社会的经验 社会需要 ——— -
(1)原因 教育产生于原始社会整个社会生活的需要:物质资料的生产需要和人类自身的生产需要。 人类不得不一开始便形成了社会化的生存方式。人类必须进行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才能实现个体生命和群体生命的延续。这两种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人类创造、积累的群体生活经验和社会生活规则及准则的传承。
(2)条件 劳动、语言 3、教育起源于劳动吗?
劳动起源说 劳动起源说的直接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是恩格斯的著作《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也称教育的社会起源说。是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的,认为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持此观点的学者主要集中在前苏联和我国。 劳动起源说的直接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是恩格斯的著作《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1)“教育起源于劳动”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简单演绎 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劳动创造了人——人类社会的其他活动都起源于劳动——教育是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教育起源于劳动 (2)混同了“必要条件”和“起源”的不同。 起源是事物的原型。作为某一事物的起源,必然是某一事物的原型,即最初的形态,是这种事物(或活动)的起源最基本、最简单的却是整体性的存在方式。
(3)对劳动结构和教育结构的根本区别重视不够 教育活动——人人系统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 教育内容 教育物资 劳动——人物系统 劳动者 劳动对象 劳动工具
(4)教育起源于人类交往 “教育起源于人类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超生物经验的传递和交流” (5)教育从劳动起源到“交往”的意义 对教育本身的意义、方法论的意义
(二)教育的历史发展阶段 根据生产力标准将人类教育划分为三种形态的教育:原始教育、古代学校教育和现代学校教育。其中古代学校教育包含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现代学校教育包含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
各阶段发展特点的分析线索: 受教育对象 教育制度及其性质 教育内容等的特点
1、原始社会教育的发展与特征 (1)教育与生产劳动没有分离-教育的非独立性、未分化性 (2)教育目的:参加社会生活的能力;教育内容:体力、生产劳动的技能、与自然斗争的经验、风俗礼仪、宗教仪式等;教育方法:看、模仿、平等-教育的原始性、简单性 (3)人人可以接受教育-教育的同一性、无阶级性
2、古代学校教育(金属手工工具) 包含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
人类最早的教育机构出现在奴隶社会。据可查证的资料,出现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埃及。我国的学校产生于公元前1000多年前的商代。欧洲的学校出现是在公元前8-7世纪。
(1)奴隶社会的教育 1)学校的出现 教育的独立:奴隶社会是教育作为独立的社会活动的形成时期,这首先表现为学校的出现。学校的出现,其意义集中体现为培养人的活动专门化了。
学校出现的条件 学校是奴隶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综合产物。其中,经济提供了条件,政治产生了需要,文化,尤其是文字,促进教育的专门化。
2) 奴隶社会学校教育的特征 ●鲜明的阶级性 ●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和对立 ●学校教育内容趋于分化和知识化 2) 奴隶社会学校教育的特征 ●鲜明的阶级性 ●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和对立 ●学校教育内容趋于分化和知识化 西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转军事、体力到伦理、政治为中心。 古希腊:文法、修辞、逻辑等。 公元4世纪,七艺(文法学、修辞学、辩证法、算术、天文学、 几何学、音乐)
奴隶社会的教育是对原始社会教育的一些基本特征的否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原始的融合、统一到初步的分化和对立。
3)封建社会的教育 ●学校教育的等级性、专制性和保守性 ●教育对象、规模、种类相对扩大与增多 封建社会的教育,其总体特征与奴隶社会没有很大的区别,但蕴涵了一些新的质,反映了一些新的生产力和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需要。
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特殊的时期。文艺复兴运动对推动欧洲教育的人文化、世俗化和增加新的学科教育内容,以及扩大受教育的范围产生了巨大作用和影响。
3、现代社会的教育 现代与古代的区别:机器大工业,商品经济/手工-自然经济农牧业生产
特点: 综合性、全面性 1)教育与社会联系的普遍化与直接化 2)学校教育制度梯形化、弹性化和开放化 近代学制的结构-宝塔形的钢性封闭结构 3)培养现代人为目标,实现教育内容、方法、手段的现代化
4)教学方法的变化:理论讲解与直观、实验等方法相配合,学习更注重于理解和运用。 学校教育的对象、目的、制度、内容、方法等都带来了一系列变化,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开始发生联系。 学校教育的发展对非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功能等也发生了影响。学校教育逐渐成为教育系统的核心地位。
●教育历史发展的内在轨迹 首先,教育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特定社会的教育发展是该社会诸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也是这些方面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 其次,社会诸方面对教育的作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家里是不平衡的,并循着一定的趋向变化。 第三、教育对社会的反作用与社会发展水平成正相关。 第四、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对象的特殊性、自身的继承性,相对的稳定性。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Pedagogy),由希腊语Pedagogue(教仆之意)派生 研究对象: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
一、教育学的发展轨迹 教育学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经验的丰富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其发展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萌芽阶段 (二)独立形态阶段 (三)多样化阶段 (四)深化阶段
特点:存在丰富的教育经验,但教育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萌芽阶段(古代社会) 特点:存在丰富的教育经验,但教育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代表人物与著作: 孔子 《论语》 (公元前551-前479)
《学记》 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大约出现在战国末期,由儒家思孟学派撰写。全书1229个字,却对教育的作用,古代学校教育制度和视导制度,教育和教学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师生关系等问题,作了精辟论述。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育的规律,至今仍有指导意义。
昆体良 《论演说家的培养》 古罗马教育家,演说家,生于西班牙。昆体良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培养演说家,而演说家应具有善良的道德性格,对自由艺术的掌握以及善于用语言表达思维的能力。为此要注意早期教育,父母本身要有学问。极力推崇学校教育,主张同时学习各种学科,各学科教学应交替进行。认为教师应有学识,对待学生要如同父母对待子女一样,反对体罚。培养演说家,应经过从初级学校到文法学校再到修辞学校3个阶段。 昆体良(35~96) Quintilianus,Marcus Fabius
独立形态阶段(资本主义初期) 特点: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代表人物和著作: 英国哲学家培根首先提出人类应该有一门学问,名称为教育学。这是一门教人阅读的学问。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提出教育学这个学科名称。 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
夸美纽斯[捷克] 《大教学论》(1632年出版) 近代最早的教育学著作。提出了普及义务教育,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提出了几十条教学原则,高度评价了教师职业和教师的作用。 研究方法: 自然类比法 夸美纽斯(1592~1670) Comenius,Johann Amos
1776年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 康德(1724~1804) Kant,Immanuel
赫尔巴特[德国] 《普通教育学》(1806年出版) 此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全书分为:绪论、教育的一般目的、兴趣之多方面(教学)、品格之道德力量(德育)四个部分。他从伦理学出发,提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以心理学为基础,规定了教学步骤: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强调了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的思想。其思想曾风靡全球。 研究方法: 哲学思辨 赫尔巴特(1776~1841) Herbart,Johann Friedrich
多样化阶段(19世纪50年代-二次大战) 特点: 新论迭起、学派林立 代表人物与著作: 特点: 新论迭起、学派林立 代表人物与著作: 英国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英国著名的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理论家。 研究方法:倡导实证的研究方法。
实验教育学 梅伊曼(E . Meumann,1862-1915)[德国] 拉伊(W. A . Lay,1862-1926)[德国] 《实验教育学》 主张用生物实验的方法研究教育,认为过去的教育学是概念化的。 研究方法: 实验法
实用主义教育学 新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对立 杜威 [美国] 《民主主义与教育》 杜威 [美国] 《民主主义与教育》 杜威的学说反对以赫尔巴特为首的传统教育思想以学科教材为中心和脱离实际生活,主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和“从做中学”。 新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对立 杜威和赫尔巴特的相对立的“三中心” 赫:教材 教师 课堂 杜:经验 儿童 活动 杜威(1859~1952) Dewey,John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杨贤江 (1895-1931) 《新教育大纲》 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凯洛夫[苏联] 《教育学》 凯洛夫[苏联] 《教育学》 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主要继承了欧洲传统教育思想,即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杨贤江 (1895-1931) 《新教育大纲》 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凯洛夫(1893~1978) Kairov,Ivan Andreevich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的影响 清末民初从日本引进教育学 新中国成立后学习苏联教育学 中国教育受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影响的文化基础
深化阶段(二战后至今) 特点:社会的发展、科学的综合与分化、和新的方法论的出现促使教育学理论比以往深化发展。 代表人物与著作: 布鲁姆[美国](B . S . Bloom ) 《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 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可以帮助人们确定教学的目的和任务,进行教育评价。
布鲁纳[美国](J.S.Bruner,1915- ) 《教育过程》 提出了学科结构理论(学科结构即构成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原则、基本法则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与规律性。);特别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倡发现学习。 布鲁纳(Jerome Seymorr,Bruner 1915- )
赞可夫[苏联] (1901-1977) 《教学与发展》 在十几年教学改革实验的基础上,应用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批评了苏联的教学理论对学生智力发展的忽视,强调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巴班斯基[苏联] 《教学过程最优化》 运用系统论和控制论,把教学看作一个系统,追求系统的最大效果。
二、教育学在中国与中国的教育学 (一)教育学的引入(1900-1919) (二)教育学的草创(1919-1949) (三)教育学的改造与“苏化”(1949-1956) (四)教育学的中国化(1956-1966)
(五)教育学的语录化(1966-1976) (六)教育学的复归与前进(1976- ) (七)中国教育学的逻辑运行轨迹和应然求索 逻辑运行轨迹:寻找并建构健全自我 从对国外的仿效到本土化的追求;从意识形态化到学科的自立;从大教育学到分化的教育学;从对教育学的建设到批判性反思 继续求索:科学化、中国化、现代化
三、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1、研究的问题域扩大 2、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 3、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 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5、 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