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国际经济合作基础理论 2.1 国际分工理论 国际分工是指生产的国际专业化分工。 第2章 国际经济合作基础理论 2.1 国际分工理论 国际分工是指生产的国际专业化分工。 世界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与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发展紧密相连。 作为世界经济的组成部分,国际经济合作更是国际分工发展到新的阶段的产物,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标志。
伴随着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关系将会更加紧密。 历史上国际分工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5世纪末至16 世纪上半期的“地理大发现”之后,世界市场产生,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各国通过商品交换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各自生产优势,初步打下了国际分工形成的基础。 第二阶段:18世纪至19世纪,两次工业
革命的兴起,机器大工业的建立,生产得到飞速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和国际分工体系最终形成并得到发展,其主要标志是世界工业与农业的分工。 在这一时期,一方面,国际分工促使世界经济结合成一个复杂的统一体;另一方面,国际分工又将世界分成了先进的工业国与落后的原料供应国,世界城市与世界农村。
第三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兴起,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现,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在此基础上国际分工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传统的国际分工形式正在 变化,工业国与农业国的分工仍然存在,但已经削弱,日益为以世界工业分工为主导形式的分工所取代,其主要特征为部门间和部门内部的分工。 伴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有关国际分工
2.1.1 绝对利益理论和比较利益理论 的理论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并且反映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资产阶级利益集团的利益与要求。 (1)绝对利益理论。 绝对利益理论是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中提出的。 其主要内容是:一国所生产的商品应该
是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所削耙的成本绝对低于贸易伙伴,在劳动生产率上占绝对优势,通过自由交换,可以获得绝对利益。 因此,斯密赞扬国际分 工,提倡自由贸易。 认为国际分工会提高各国劳动生产率,而自由贸易会引起国际分工。 各国按照自有利的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
最有效的利用,从而给各国带来绝对的利益。 (2)比较利益理论。 英国古典经济学派集大成者大卫·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 国际分工理论。 他认为在国际分工一国际贸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绝对利益,而是比较利益(比较成本),并且把比较利益作为国际分工的理论基础。 现在我们用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的贸易
模型来说明李嘉图比较利益理论,见表2-1: 表 2-1 呢 绒 酒 葡萄牙 90小时 80小时 英 国 100小时 120小时 比较成本 90/100 67/100 按照斯密的绝对利益理论,一个国家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上处于绝对有力的地位,而另一个国家在另外一种商品的生产上拥有
绝对的优势,只有这样,两国才有必要进行国际分工,贸易才会发生。 因此,在以上情况下,葡、英两国不会发生贸易。 但是,经过李嘉图的分析 证明,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两国仍然能够进行对双方都有利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 根据上述的例子,葡、英两个国家生产呢绒和酒的劳动比例分别是:90比100和67比100。
这两种比例表明,葡萄牙、生产呢绒和酒这两种产品都具有绝对优势,但在酒的生产上效率更高,优势更大;而英国生产呢绒和酒的单位劳动成本都比葡萄牙的高,生产率 都比葡萄牙低,但是相比之下,英国生产呢绒的效率相对地高一些,也就是说,英国在生产呢绒方面有比较利益。 因此,葡萄牙应集中生产利益更大的酒,而英国应集中生产具有相对优势的呢绒。
这样,通过国际分工两国只生产各自具有比较利益的产品,不但各自的产量会增加,而且通过贸易,双方都会获得利益。 总之,与绝对利益不同, 在比较利益情况下,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但优势大小不同。 别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地位,但劣势的程度也不同。
2.1.2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及萨缪尔森的要素价格均等化学说 在这种情况下,两国仍然存在国际分工与贸易的必要性。 处于绝对优势的一国专门生产优势更大的产品,而另一国则专门生产劣势相对小的产 品,通过自由交换,两国都可以获得比较利益。 2.1.2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及萨缪尔森的要素价格均等化学说 赫克歇尔在1919年发表的重要论文中,
以李嘉图比较利益理论的各项假定为依据,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就是用什么来解释李嘉图学说中两国之间比较成本差异。 通过分析,他提出产生比 较成本差异必须有两个前提条件:一个是两个国家要素赋予不一样;另一个是不同产品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要素比例不一样。 俄林接受了上述观点:于1933年出版了《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
提出了重要的资源赋予理论。 由于俄林的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理论与赫克歇尔的理论密切相关,因此两者合起来称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该理论的重要观点是:“贸易的首要条件是些商品在某一地区比在其他地区能够更便宜地生产出来。 一个地区的出口商品含有相对大量的、比其他地区便宜的生产要素,而进口的是其
他地区能更便宜地生产的产品。 总之,进口的是使用高昂的生产要素比例大的商品;出口的是使用低廉生产要素比例大的商品。” 即每个国家都以自己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进行商品的专业化生产和国际交换,就会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 根据该理论,我们可以按照商品所含有密集程度大的生产要素种类的不同,把商品
大致分为劳动密集型的、资本密集型的、土地密集型的和技术密集型的等不同类型的商品。 各国家按各自生产要素的丰富与稀缺进行分工,能使生 产要素得到最有较的利用,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价格、增加生产,通过自由贸易,各国均可获利。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从生产要素禀赋的角度来分析国际分工产生的原因,可以说是
对国际分工理论的发展。 但是,这一学说是建立在几个严格的假设条件基础之上的,这影响了其理论的适用性,而且该理论忽视了科技进步这一当今世界经济中的重要因素。 在该理论的现实应用与验证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相反的情况。 (2)萨缪尔森的要素价格均等化学说 该理论认为,由于每个国家出口的商品
生产中,都密集地使用了它所拥有的丰富的生产要素,当生产要素在各国间不能直接移动的情况下,国际贸易将导致各国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的平均化。 因此,国际贸易在一定程度上是国际间生产要素流动的代替物。 按照该理论,国际贸易会导致低工资国家的工资提高和高工资国家的工资降低,导致不同国家的资本获取相同的利润,土地获
取相同的地租。 同样,国际贸易也会导致利润率高的国家利润率下降,使利润率低的国家的利润率上升,从而减少两国间利润率的差异。 不仅如此,国际贸易还会导致各种要素相对价格的完全平均化。 因为,在种要素相对价格有差异,各种商品的相对价格有差异的情况下,贸易将继续扩大,而贸易的扩大将会减少两国间要素
2.1.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理论的新发展 价格的差异。 贸易将会持续下去直到两国国内各种商品的相对价格完全均等化为止。 同样,两国国内的要素相对价格也将平均化。 2.1.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理论的新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三次科技革命,它再次推动了生产和国际分工的飞速发展,同时也对国际分工理论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出现了新要素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里昂惕夫之谜 在俄林的资源赋予理论创立以后,世界上普遍认为,根据一个国家的资源赋予情况, 就可以推断出该国的对外贸易走向。 按照这样的推断,美国一般被认为是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它的对外贸易的走向自然是出口机器、设备和钢铁等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的则应是劳动密集型的商品。
基于这样的认识,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利用他的投入产生法对俄林的理论进行了验证,其结果却出乎大家的预料。 根据他的计算,1947年和 1951年,美国出口的竟然是劳动密集型的产品,而进口的却是资本密集型的产品。 资源赋予理论和其验证结果之间的矛盾被称做里昂惕夫之谜。 西方经济学家们围绕着里昂惕夫之谜进
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解释。 (2)新要素学说 新要素学说在分析方法上,是对传统的要素贸易学说进行了某种改进,赋予生产要 素以新的含义,是人们对于生产要素认识的一次重大突破。 把劳动者的智力投资、培训、科技进步与创新、获取信息,都列入生产要素的范畴,极大地扩充了生产要素的范围。
①人力资本说。 人力资本是资本与劳动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生产要素。 人们通过对劳动力进行投资,如对劳动力进行教育、职 业培训、卫生保健等,可以使劳动力素质得到改善,劳动生产率获得提高,从而对于一国参加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产生积极的影响。 利用人力资本这一概念,可以解释里昂
惕夫之谜。 具体来说,技术熟练的劳动者可以取得高于非熟练劳动者的收入,把这部分高出的收入资本化再加上有形资本,作为美国出口产品和进口替代产 品的资本/劳动比率的分子,即把劳动技能看成是总资本的一部分,就可以解释里昂惕夫之谜了。 ②研究与开发说。 这一学说的核心内容是,研究与开发也
是一种生产要素,而研究与开发投入的多少可以改变这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 对于研究与开发型产业的形成,需要有三个先决条件:丰富的资金、较丰富的自然资 源、高质量的劳动力。 有了这三个条件,再加上国内旺盛的需求,研究与开发要素就会使一国比较优势发生变化。 研究与开发要素是通过资本的投入形成
的。 (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美国学者维农和威尔士在相关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他们根据美国的实际情况 将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 在产品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美国创新企业对其研究和开发出的新产品拥有垄断权力,国外富有的消费者开始向美国购买这种产品,出口量开始不断增长;在第二阶段,
美国新产品在国外打开销路后,吸引了大量的国外消费者。 高额的利润和潜在的市场为这些国家的企业提供了生产这种产品的动机。 于是,其他国家开始仿制该产品,美国竞争力下降;在产品生命周期的第三阶段,大量外国廉价的仿制品挤占国际市场,美国出口下降;进入到第四阶段,美国的出口减少到几乎没有了,开始了进口竞争时期。
这时,美国不仅失去国外市场,而且进口大量该产品,国内生产趋于停止。 虽然,该产品的生命周期在美国完结,但在其他仿制国还继续延续着。 在这四个阶段中,要素的投入是随着新产品的生命周期的变化而变化的。 在创新阶段需要大量科学技术力量的投入,这时产品是属于技术密集型的;在成长阶段,技术工艺已基本定型,大规模的批量
生产需要资金的投入,因此这时的产品转为资本密集型;当进入成熟阶段后,技术工艺完全成熟,对技术的要求降低,而资本方面的不足可以由劳动替代,这时的产品生产已转入 劳动力丰富而资本短缺的相对落后国家进行,产品也就成为劳动密集型的了。 正是因为产品要素密集度的不断变化,使其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所以产品的生产才能在不同的国家间开展。
2.2 国际相互依赖理论 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已指出了国际间相互依赖关系的存在: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 世界性的了。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相互依赖的论断,对于我们研究当代国际经济相互依赖关系,积极开展国际经济合作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什么是国际相互依赖? 国际相互依赖是指国家之间或其他国际行为主体之间广泛的,一般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关系。 国际相互依赖所涉及的范 围,即包括国际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相互依赖,也包括广泛的社会生活领域中的相互依赖,其中,在经济方面的表现最为突出。 因此,经济上的相互依赖是整个国际相
互依赖关系的基础。 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其刊物《金融与发展》中对国际相互依赖下了一个定义:“1、一个国家的经济情况将因其他国家发生的事件而受到 影响;2、一个国家要做的事情,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他国家的行为和政策。 这个定义通常包含这两个内容。” 这表明,在当代国际经济相互依赖关系下,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所采取的经济政
2.2.1 国际相互依赖理论的形成 策,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别国经济事件的发生和政策影响。 反过来,一国所发生的经济事件,采取的经济政策也会影响到其他国家。 2.2.1 国际相互依赖理论的形成 关于国际相互依赖理论的研究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50年代未60年代初开始的。 当时集中在发达国家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最典型的如当时的欧共体。 70年代,相互依赖理论有了新发展,研
究领域扩展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1968年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库珀出版了《相互依赖的经济》一书,集中反映了西方学术界对国际经济相互依赖理 论的研究成果。 库珀提出了一个基本观点:相互依赖的存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经济的突出变化,它反映了当代经济社会的特征,一国经济发展与国际间的经济交往中存在着一种敏
感的反映关系。 这一观点促使相互依赖理论迅速发展起来了。 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中相互依赖关系产生的原因,学者们提出了各种解 释,主要有: (1)核武器的威慑作用。 (2)内政外交的重点发生变化。 (3)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2.2.2 复合相互依赖论 (4)各种类型的国际组织和国际机构的出现,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兴起。 复合相互依赖理论是由美国学者罗伯特·基欧翰和约瑟 夫·奈提出的。 他们认为,当代世界已经与现实主义描绘的受权支配的世界不同,而是一种“复合相互依赖”关系的社会。 具有如下三个特征:
(1)多渠道的社会联系。 这些渠道包括政府之间的官方正式外交关系;非政府之间的非正式关系;跨国公司、跨国银行等的内部关系。 无论哪一种渠道,都会促 使国际相互依赖关系变得复杂化、多样化。 其中尤以跨国组织的作用更为突出。 如跨国公司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通过严密的全球经营战略,其活动范围遍及全世界及各个领域,对整个世界生产、金融、技
术、劳务及贸易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2)多种多样的问题被提到国家间关系的议事日程。 在众多问题中,军事安全问题已不再始终处于首要位置。 许多问题的国内国际界限变得越来截止难以划清,许多国内政策的制定往往要结合外交政策的考虑,很多属于国内经济政策的问题也逐渐纳入到国际经济谈判桌上进行讨
论。 (3)政府之间在解决多种问题时,一般不再以使用武力为主要手段。 虽然在考虑与一些敌对国家或敌对集团间的政治和安全 关系上,军事力量的使用仍然不能排除,但在相互依赖关系日益加强的地区内,政府之间在解决多种问题时,一般不再以使用武力作为主要手段。 在上述观点的影响下,西方国际相互依
赖论者又相应地提出了一套政策主张: (1)国际关系中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社会经济问题而不是安全、均势和势力范围等问题; (2)必须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应当放弃你存我亡,我亡你存的传统法则; (3)把不同国家结合在“相互依赖网”中,特别是使国家之间在经济命运上相互依赖,以达到减少冲突、维护安全的目的;
(4)在相互依赖关系的社会中,必须考虑多种问题的内在联系与相互影响,要从全球角度去解决问题,共同制定对所有国家都有利的办法。 2.2.3 勃兰特委员会的观点 勃兰特委员会也称国际发展问题独立委员会,曾先后发表两份著名的报告:《北方和南方:争取生存的纲领》和《共同的危机:南北合作争取世界经济复苏》。 这两份报告从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关
系现存矛盾的角度,广泛地探讨和论述了国际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并对国际经济相互依赖与国际经济合作提出了一些新见解。 (1)人类日益面临越来越 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不可避免地具有国际性。 他们认为,不同政治制度的社会面临着相当数量的共同性问题,也可称为跨制度问题,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消除饥饿和粮
食问题;金融和贸易、国际经济协调问题;以及控制军备、争取和平等等。 所有这些,不仅是南方国家的问题,而是全球性的问题,问题的解决就要求各国人 民之间,各个国家之间实现谅解,承担义务和相互支援,共同寻找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新办法。 (2)南、北方有着更多的共同利益、只有通过对话与合作才能产生合理的解决办
法。 他们强调,缩小富国与穷国之间的差距,消除歧视,逐步达到机会均等,这些不仅是谋求正义的问题,也符合各国的自身利益。 因此,他们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否得到增长,越来越有赖于其他国家的做法。 南方如果没有北方的协助就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反之,如果南方没有取得更大的进步,北方也不可能繁荣。
勃兰特委员会报告坚持认为,南北之间共同的利害关系日益增多,这就需要对各国之间和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采取一种新的见解。 因此认为,通过对抗的办 法不能有效地解决工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任何重要问题,只有通过相互间的对话与合作才能产生合理的解决办法。 我们的目的应该是实现一个建立在契约而不是地位,协商一致而不是强制的基础上
2.2.4 “依附”论 的全球社会。 这是波兰特委员会要求变革世界的呼吁,他们期望《争取生存的纲领》能得到广泛的支持。 这是波兰特委员会要求变革世界的呼吁,他们期望《争取生存的纲领》能得到广泛的支持。 2.2.4 “依附”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依附”论观点曾引起国际上较多的争论,“依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阿根廷的劳尔—普雷维什、埃及的萨米尔—阿明等。 其中以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理论
最为著名。 这一理论把世界为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叫做“中心”国家),另一部分是发展中国家(叫做“外围”或“边缘”地区)。 “中心”国家在社会经济方面都有许多优势,而“外围”国家在社会经济方面都居于劣势地位。 因此“中心”国家和“外围”国家之间存在着根本上的不平等关系,前者愈来愈富
富,后者越越穷。 “外围”国家在经济上处于依附“中心”的不利地位,社会生活条件日趋恶化。 “外围”国家怎样才能摆脱对“中心”国家的不平等依 赖关系呢? 他们主张“外围”国家只有从世界经济体系中脱离出来,它们才有可能获得发展,“外围”国家只有独立自主地发展民族经济、打破旧的、不合理的国际分工格局,才
有可能从恶性循环中解脱出来。 他们提出的政策性结论是:“外围”必须与“中心”脱钓,改革国内经济制度,加强政府对经济干预,采取进口 替代发展战略,在封闭性的经济中实现良性循环。 “中心—外围”理论提出,当前存在许多不合理的世界经济秩序和贸易规则,争取公平、合理的环境下参与国际贸易和国际竞
争,修改不合理所贸易规则并参与制订新的贸易规则。 这种分析和论述是正确的。 发展中国家必须团结起来,争取建立国际经济秩序, 为本国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 但是,该理论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这就是发展中国家自身的力量。 应该说,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虽然国际经济贸易中确实存在许多对发展中国家不利的因素,但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参与了国际经济活动,而是这些国家内部的经济结构和运行机制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必须加强本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提高竞争能力。 依照比较优势原则,利用本国一切可利用的因素,积极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合作。 2.3 经济一体化理论
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随着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正式成立和欧洲国家经济合作的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容更为丰富、形式更为多样,涉及的地区更为广大,至目前为此,区 域经济组织共有40多个,涉及各大洲和各种类型的国家。 这种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重
要的影响。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位置相邻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某种政府协定,或通过制定统一的对内对外经济政策,消除区域内国家间的 贸易障碍,实现区域内国家互利互惠、协调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最终形成了一个政治经济高度协调统一的有机体。 区域经济一体化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区域经济组织来实现的。
按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即根据区域内商品和生产要素跨国界移动的范围和程度,可以分为以下6种: ①特惠关税区;②自由贸易区;③关税同盟;④共同市 场;⑤经济同盟;⑥完全经济一体化。 关于经济一体化形成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二是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积极经济效应也是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原因。
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效应,不少经济学家从多方面进行研究和论证,提出了不同的理论以及衡量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效益的方法。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以范纳和李普西为代表的关税同盟理论,以西托夫斯基和德纽为代表的大市场理论和日本著名国际经济学家小岛清提出的“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 关税同盟理论从静态的角度论证了缔结
关税同盟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大市场理论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经济效益,协议性分工理论从规模经济使生产成本降低的角度探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经验效应产生的根源。 2.3.1 关税同盟理论 关税同盟理论中有两个重要的概念:贸易创生和贸易转向。 贸易创生和贸易转向是美国经济学家
范纳在他1950年出版的经典著作《关税同盟问题》一书中提出的两个概念。 这两个概念至今仍是衡量一体化组织经济效应的基本理论。 这个理论通过关税同盟对内对外不同的贸易政策对贸易和福利产生两种相反的效果即:对内实行自由贸易产生的积极效果和对外实行排他性的、歧视性的贸易保护措施产生的消极效果,两者相比较,得失相抵后,
反映在社会福利上的提高或下降,以此来衡量一体化组织对世界经济的有利或不利,贸易创生效应大于贸易转向效应,将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反之,则将带来不利的影响。 “贸易创生”是指:在关税同盟内实行自由贸易后,国内成本高的产品为成员国成本低的产品所代替,从成员国进口增加,新的贸易得以“创生”。 “贸易创生”所带来的效应有三:
(1)由于取消内部关税,各国不再保护本国效率低,成本高的国内生产,而从成员国进口较低廉的产品替代较昂贵的本国产品,使消费者节省了开支,提高了福利水平; (2)本国低效率,高成本的生产被成员国低成本,高效率产品所替代,随着贸易创生的扩大,提高了本国效率,节约了资源; (3)从整体来看,生产从高成本转向低成本,节约下的资源又用于效率高的出口工
业,促进了出口,改善了国际收支,同时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使用。 “贸易转向”是指,由于关税同盟对外实行共同关税, 对第三国进口形成歧视壁垒, 导致外部进口减少,转向从成员国进口,发生贸易“转向”。 “贸易转向”所带来的效应是:由于这种贸易转向是通过保护内部生产,阻止外部低成本产品进口实现的,使资源从成本低的
生产转向成本高的生产,因而是不经济的。 它使消费者增加了开支,造成损失,降低了福利水平。 另外,由于这种转向有利于低效率生产者,使资源不能 有效地分配和使用,影响整个福利降低,对世界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2.3.2 大市场理论 仅有关税同盟还不够,进一步建立统一大市场,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这是经
济一体化的基本目标。 提出大市场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西托夫斯基和德纽。 该理论主要阐述了经济一体化的动态效应。 归纳起来如下: (1)只有通过大市场才有可能获得规模经济,从而实现技术利益;(2)依靠因市场扩大化而使竞争激烈化的经济条件来实现上述目的。 两者的关系是目的与实现目的的手段关
系。 具体来说,由于实现大市场,生产扩大,新技术的应用,竞争的恢复,再加上取消关税,所有这些因素都会使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下降,购买 力增加和实际生活水平提高。 购买某种商品的人数增加之后,又可能使这种消费增加和投资进一步增加。 这样一来,经济就会开始其滚雪球式的扩张。
2.3.3 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 以前,我们一直在分析由于各国市场的分割,阻碍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使各国生产成本递增,不 能实现规模经济。 统一大市场就是要把分割的各国市场统一起来,按比较优势原理,通过竞争各国达成国际分工和平衡。 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在考察了经济共同
体内部分工的理论基础以后,又提出了国际分工新的理论依据。 他认为,光靠作为竞争原理的比较优势原理不可能完全实现规模经济的好处,完全依 靠这一原理,可能导致各国企业的集中和垄断,影响经济共同体内分工的和谐发展和贸易的稳定发展。 为了使经济共同体内经济贸易健康地发展,小岛清提出了在经济共同体内必须实行
协议性国际分工。 即通过达成协议,共同体内部成员国间实行专业化分工,各国分别集中生产某种商品,互相提供本国其他某种商品的市场。 当然,要达成这种协议需要许多限制条件,如对经济一体组织和作为分工对象的商品的限制。 2.4 关于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 生产要素国际移动理论是西方经济学里
的重要内容,也是国际经济合作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无论是哪一种国际经济合作方式,归根结底都是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直接移动和重新组合配置。 通过生产要素国际间的直接移动,各国可以直接输出本国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输入本国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并获得经济利益。 各国借助生产要素国际间直接移动和重
2.4.1 生产要素的基本概念 新组合配置而建立起来的经济协议作关系就是国际经济合作。 本节将就生产要素国际移动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国际经济学界对生产要素的分析与研究由来已久,但什么是生产要素,它包括那些类型,中外经济学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解释。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劳动是创造价值的
源泉,劳动是惟一的生产投入。 如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在“绝对成本说”与“比较成本说”中都是采用单个生产要素,即用劳动要素来分析 当时的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流向和利益。 还有“两要素说”,即只有劳动和资本。 随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西方经济理论界又提出了“三个素论”,认为产品的生产
仅有一种生产要素是不够的,还应有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 生产要素是指用于商品和劳动生产的经济资源,通常分为三要素:土地、劳动和资本。 我国政治经济学界对生产要素的解释,则是从人类社会生产最一般的条件前提下的定义,认为:生产要素是进行物资资料生产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即劳动者和生产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经济迅速发
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以及现代化大生产的建立,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国内外经济学界对生产要素的解释又增加了新的内容,出现了“六要素论”、“七要素论”、“九要 素论”等新观点。 普遍认为生产要素除了劳动力,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外,还应该包括科学技术、生产管理、经济信息、研究与开发等新的要素。
依据上述理论分析,结合目前国际经济合作的具体方式与内容,本书所探讨的生产要素是指:使产品和服务等生产过程得以正常进行所必备的一切物资投入和非物资投入。 它包括:资本、劳动力、技术、土地、经济信息和经济管理等要素形式。 生产要素属于生产力的范畴,是构成复杂的社会生产力系统的诸多因素。 2.4.2 要素的功能
上述六种要素的存在形态是不相同的,可划分为有形要素、无形要素和综合要素三种类型。 有形要素,或称“硬要素”是指一切具备可感觉外观 特征的生产性投入物,如资本、劳动力、土地等。 无形要素,或称“软要素”,是指一切不具备直接的可感觉外观特征的生产性投入物,如技术、管理和信息。
综合要素是指一切由有形的和无形的生产要素相结合而形成的生产性投入物。 例如,一台有专利发明的机器设备即属于此类。 上述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所 发挥的功能也是不相同的。 具体分析如下: (1)资本。 资本要素是指用于生产的一切资本品。
它为生产者提供了必备的生产和工具。 其形式分为货币资本和实物资本两大类。 货币资本是指用于生产过程中,购买劳动手段的货币。 实物资本则指以机器设备、厂房等形式而存在的生产手段。 (2)劳动力。 劳动力要素是指生产过程中人员的投入。
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和支出的有体力和智力。 他们所提供的劳动有简单的和复杂的劳动,有体力和脑力劳动,熟练和非熟练劳动。 (3)土地。 土地是人类从事生产不可缺少的空间环境。 这里土地要素是一个立体概念,是指土地本身和自然资源两大部分。 包括:地下、地上、天空,海洋中一切
可为人类加以开发利用的资源。 (4)技术。 技术要素是劳动者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所掌握,使用的技能,反映了人类在征服自 然,改造自然过程中的知识积累。 其表现形式为专利、商标和专有技术等等。 (5)经济管理。
经济管理要素是指经营企业的组织能力、管理水平、开拓市场意识和进取精神。 经济管理实际上是一种专业化的特殊劳动,是人们为了达到预期的经济目标,通过计 划、组织、指挥、协调等手段对生产和经济活动加以控制,使各种生产要素的组成更为合理,更加科学化。 任何生产和经营活动都离不开管理,否则便无法进行下去。
经济管理要素可以表现为管理经验、理论、方法、计划和措施等。 (6)经济信息。 经济信息要素是指有关产品和服务的生产、销售和消费 等的有关知识、消息和情报。 其主要作用在于,为生产者制定有关生产要素移动和配置的时间、场所的决策提供参考和指导。 它是一种无形的非物质生产要素,一旦
2.4.3 生产要素流动性分析 信息与其他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就能对产品和服务的生产、销售和消费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1)劳动力 在上述传统的理论分析中,一般假定劳动力生产要素在国内是完全流动的,而在各国间是完全不流动的。 但在现实中,劳动力在国内并非完全自
由流动,在国际间也并非完全不流动。 劳动力在国内的流动同样受很多的限制,这表现在:第一,劳动力具有特殊的质的规定,不同部门需要不同质的劳 动力;第二,从经济发展规律看,劳动力的流动有大致的方向性,即从农村到城市、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到资本密集型产业,这是因为技术在不断提高,其结果总是在释放出劳动力;第三,劳动力跨地区流动会受到一定
限制。 劳动力要素在国际间流动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间接意义上的流动,一种是直接意义上的流动。 间接意义上的流动主要包 括: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输出和输入,如出口加工装配业务等。 根据萨缪尔森的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即通过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改变各国生产要素的供求关系,缩小或消除生产要素
价格在国际间的差距。 要素产品的流动实质上是要素的流动。 所以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输出入实质上是要素的流动。 服务劳务的输出,如咨 询、专门设计、旅游等,都属特殊意义上的劳动力流动。 直接意义上的劳动力国际流动具有很长的历史了,而且已成为当代国际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现象。
劳动力国际直接流动最明显的形式就是国际移民。 国际移民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直到今天,都相当普遍。 国外就业是劳动力国际直 接流动的又一表现形式。 国际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输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的劳动力国际流动方式,每年从事国际工程承包的劳务人员数以千万计。
以上充分说明了劳动力国际流动是客观存在的。 但劳动力国际流动受到很多的限制:①各个国家所采取的服务贸易保护措施和限制移民的法律规定;②语言、文 化、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③每个国家对移民成本的承受能力。 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使国际劳动力市场成为一个分割的市
场,阻碍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2)资本 在当代的经济生活中,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程度是相当高的,以至于许多经济学家在 一般的理论分析中都假定资本要素在国际间是完全流动的。 资本的国际流动在许多国家没有障碍,甚至许多国家鼓励对外投资和大力吸引外资。
但是我们在对资本国际流动性进行分析时,也必须看到资本国际流动的阻碍。 阻碍资本国际流动的因素有许多,其中最大的是投资风险,主要有政治风险和汇率风险。 政治风险是指由于东道国政局的变化导致投资环境的变化,从而给外国投资者的投资活动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政治风险包括:政府干预、政策改变、
征用、内乱和战争。 汇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的变化而导致投资者在国外所投入的资产价值发生变化的不确定性。 投资风险的高和低直接影 响到资本国际流动的方向和规模。 除此之外,资本国际间移动同在国内移动一样,也会遇到所谓的部门进入和退出障碍。 对于初次进入某一部门进行投资的投资
者来说,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既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还要承担经营方面的风险。 同样,资金一旦投入到所创建的企业中是不能轻易撤出的,否则投资者将会遭受损失。 这些因素都构成了部门进入和退出障碍,也会影响到资本的自由流动。 (3)土地 毫无疑问,土地这种要素是绝对不流动
的。 当然如果用要素价格均等化学说来看出是“流动的”,即通过国际贸易—要素流动的替代物,不同国家之间可以减少土地价格的差异,获得同等 的土地地租。 但这种理论分析是有假设前提的,即资本、劳动力要素在国际间是不流动的。 但事实证明生产要素在国际间是流动的,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的资本、劳动力和
技术等要素往往会直接流向土地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地区进行组合与配置。 这样,土地要素的不流动性反过来成为资本和劳动力要素流动的“引力”,我们将此 称为土地要素的相对国际移动。 (4)技术 技术是另外一个在国际间流动但又不具备十分完善市场的生产要素。 技术的国际流动性是不同的,作为专利
形式,可以看做像商品一样在国际间完全流动。 如果把技术看做是劳动者的一种附属能力,则它的流动受到很大限制;如果技术包含在资本中,则它又基本上是流动的。 多年来,国际技术贸易中存在着一种对技术出口的限制,对向什么国家出口、出口什么设备以及为什么目的出口等进行控制。 如西方国家的巴黎统筹委员会(COCOM)
其目的是为了限制对共产党国家出口可以马上用于军事目的的技术。 同时对核烯料及设备的出口也进行控制以防止核扩散。 这主要是出于政治上的岐视。 此外,在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技术时,往往还带有许多限制性商业惯例做法,这些都对技术要素的国际流动产生阻碍作用。
2.4.4 要素流动的动机 (5)经济管理和信息 经济管理和信息要素是非物质的生产要素,由于它具有一种知识方面的性质,它是可以传播的。 而且,经济管理和信息要 素常常与其他要素结合起来,因此它在国际间是基本流动的。 2.4.4 要素流动的动机 为什么会发生要素的国际流动?
利润和经济效益动机是国际贸易供求刺激的基础。 同样,这种动机也可以解释大多数生产要素流动。 从供给方看,对生产要素的使用寻求更大的利润是大多 数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根本动机。 同样,从需求方看,其根本动机是为了获得某种组合物或消费品—劳务或资本、技术等,从而降低成本和增加销售额,以帮助公司获利。
我们这里所说的追求最大的利润,有些是短期性质的,有些则是长期的,也许要从全公司范围基础上去看。 一开始不体现为利润型的,但从长远看则确实是为了最大利润。 下面我们着重分析当代资本、技术和劳动力国际移动的动机。 (1)资本要素国际移动的动机 从投资的角度看,资本要素的国际移动
要有两种形式,即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 ①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主要有: A、利润导向型。 B、劳动力导向型。 C、自然资源导向型。 D、市场导向型。 目的在于开拓国外市场和巩固国内市场。
E、技术导向型。 F、分散投资风险导向型。 G、管理与信息导向型。 H、全球战略导向型。 ②国际间接投资的动机主要有: A、利息股息导向型。 B、降低风险导向型。 C、逃避管制导向型。 D、带动出口导向型。
E、合作导向型。 (2)劳动力要素国际移动的动机 劳动力的国际移动是由来已久的,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大规模的移民浪潮。 至今每年仍有大量的劳动力流向经济发达国家。 抛开政治等原因,当代劳动力要素的国际移动是与经济国际化特别是生产国际化分不开的。
从根本上来说劳动力要素的国际移动是一种经济行为,经济方面的原因是促使当代劳动力要素国际移动的主要动机。 具体如下: ①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较大,再加上各国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分布不均,使各国间的工资收入高低不等。 谋求劳动的更高报酬是劳动力要素国际移动的基本经济动机。
②经济周期及非经济周期因素引起的经济波动也会影响劳动力要素的国际移动,当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时期,对劳动力的需求会增加,会吸引大量外来劳动力;相反,当经济处 于萧条时期,失业率会上升,大量的劳动力会向其他国家流动。 ③各国制定的一系列鼓励劳动力要素输出的优惠政策和保护措施,以及积极开展对外劳务合作,直接推动了本国劳动力要素输
出的规模和速度。 同样,各国制订的限制劳动力移入的法律法规,或限制本国高技术人才外流政策等,将会阻碍劳动力在国际间移动。 (3)技术要素国际移动的动机 技术要素国际移动可以采用商业性的有偿形式,如出口高精度仪器、开展专利和商标许可证贸易、达成技术和管理上训练的合同等;也可采用非商业性的无偿形式,即国
际技术交流和国际技术援助。 除此之外,许多国际经济合作方式中都含有大量的技术要素的国际移动,如国际直接投资、国际工程承包、国际发展援助等方式中,都是在资 本、劳务等要素移动同时,还伴随着专利、商标、专有技术等的转让。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技术要素的国际移动? 其主要动机有:
①技术输出是跨国公司维持和扩大其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技术是跨国公司主要竞争优势之一。 跨国公司是新技术的主要 创造者和拥有者,向国外子公司和分公司转让技术使他们在本地竞争中站稳脚跟,扩大销售。 ②技术拥有者追求较高的技术转让费,以求尽快收回技术投资。
2.4.5 生产要素国际移动的经济效应 利用技术转让还可以延长技术生命,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③利用技术转让来换取对方开放市场,从而带动商品出口。 ④代替或带动其他生产要素的输出。 技术要素往往需要同其他的生产要素结合起来输出。 2.4.5 生产要素国际移动的经济效应
生产要素国际移动的经济效应主要表现在: (1)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互通有无 生产要素从要素禀赋丰裕的国际流向稀缺的国家获得较 高的收益是生产要素移动的一般经济规律。 在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具有其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一切资源和所需的生产要素结构,只有通过发展与其他国家间的经济合作,才有可能获得自己
所不具备的或短缺的生产要素,才有可能将自己多余、闲置的生产要素转移到这种要素缺乏的国家中。 通过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可以促进要素在国际间的互通有无。 (2)推动了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 通过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一个国家可以从其他地区获得本国稀缺而且价格昂贵的生产要素,解决各自经济发展中诸如资金和
技术“瓶颈”问题、劳动力和资源短缺问题等,弥补各国在自然资源方面的差异性。 不仅如此,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还促进了产品生产过程中要素组合的最合理配置,使 原先由于缺少某种要素而闲置的生产要素得到合理利用,从而推动了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 (3)带来了规模经济利益 现代化工业生产要实现规模经济需要有
一定的条件,如生产要素的种类和数量、足够大的产品销售市场。 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促使要素从丰裕国家向稀缺国家移动,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国际间 的互通有无和合理配置,为各国产品生产规模的扩大和要素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同时,通过国际间的经济合作扩大了产品的销售市场。
这些都为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国家和企业带来了规模经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