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C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AR4) -從AR4談氣候變遷減緩與調適 環境倫理與永續發展
氣候變遷造成的衝擊 http://e-info.org.tw/node/39478 柳中明教授繪製
全球人類溫室氣體排放量 化石燃料的使用比例逐年上升
近200年全球/陸地/海洋溫度變化
與全球平均溫度有關的影響案例 水 生態 系統 糧食 海岸線 健康 0度 1度 2度 3度 4度 5度 在熱帶潮濕地區和高緯度地區,可用水增加 在熱帶潮濕地區和高緯度地區,可用水增加 在中緯度地區和半乾旱低緯度地區,可用水減少,乾旱增多 數億人口面臨更為嚴重的供水壓力 生態 系統 高達30%物種滅絕風險增大 全球範圍顯著滅絕 珊瑚白化增加 大多珊瑚白化 大範圍珊瑚死亡 陸地生物圈趨於成為淨碳源約15% 約40%的生態系統受到影響 物種分布遷移和野火風險增大 洋流減弱引起生態系統變化 糧食 小業主、農民和漁民受到複雜的、區域的不利影響 低緯地區各類作物產量逐漸降低 低緯地區所有產物產量降低 中高緯地區某些榖類作物產量逐漸降低 某些地區各類穀物產量降低 海岸線 洪水和風暴所造成的損失增大 全球30%海岸帶濕地消失 每年有幾百萬人可能遭受海岸帶洪水 健康 營養不良、腹瀉、心臟疾病和傳染病等疾病造成的負擔加重 熱浪、洪水和乾旱導致發病率和死亡率上升 某些疾病傳播媒介的分布發生變化
模擬的情境設定(未來的可能發展)
IPCC預測的六大情境 A1情境 全球經濟大幅成長,市場經濟導向,窮國與富國之間的差距消失,人類大幅投資教育與提高生活水準,科技的成長與資訊流通順暢,包含以下幾個次情境: A1B:再生能源與石化燃料並用, 土地使用變遷速度適中 A1T:再生能源進展迅速,未來 人類不使用石化燃料 A1F1:人類仍然大幅使用石化燃料 其中數字1 與2 分別表示未來的社會將(1) 更朝全球化發展或(2) 開始著重區域特性。 第一個英文字母A 與B 則是區別未來的經濟是(A) 以市場導向發展為重或(B)以環境保護優先。
IPCC預測的六大情境(續) A2情境 B1情境 B2情境 全球的環境與社會意識高漲,並結合全世界的力量來追求永續的發展,經濟發展程度適中,科技發展扮演重要的角色,世界各國的貧富差距縮小。 B2情境 世界各國的人類對於環境與社會的永續發展日趨重視,政府政策為有環境意識的公民所影響,全球化的腳步減緩,而地域性的決策機制顯得更受重視。
聽到這裡,你可能會很灰心… 但面對全球暖化/環境變遷等議題… 我們必須要有信心!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減緩與調適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jnV8-oo12A
自溫室效應被發現且由科學家提出警訊至今,聯合國及各國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即著手研擬各種不同類型之減緩策略,包括:節約能源、提高能源效率、開發新興與再生能源、發展溫室氣體減量技術等;然而全球暖化和氣候變遷的趨勢,已非靠人類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所能避免。 因此,如何透過社會與經濟發展模式的調整,使人類能夠適應氣候變遷所造成的影響,在極端天氣事件與暖化效應下,持續謀求生存、生活與發展,是與減緩同等重要的工作。為此,減緩與調適已同為當前各國政府因應氣候變遷威脅的兩大重要策略。
減緩(mitigation) 以人為干預的方式,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或增加溫室氣體的儲存量,以減緩氣候變遷問題的發生速度或規模。
各國為減緩氣候變遷衝擊的因應… 聯合國過去曾召集幾次重要會議,就是期望透過全球各國的合作與努力,促使溫室氣體減量,以解除造成氣候變遷的肇因,減緩氣候變遷的衝擊。 -1992年巴西里約會議:簽訂UNFCCC -1997年簽訂京都議定書(COP3) -2009年哥本哈根會議(COP15):全球溫度控制在2〫C -2010年坎昆會議(COP16):各國各自表述減碳承諾,由下 而上來形成全球減碳趨勢 -2012年杜哈會議(COP18):京都議定書延長至2020年
台灣呢? 行政院於97年通過「永續能源政策綱領」宣告溫室氣體減量目標:「全國二氧化碳排放減量,於2020 年回到2005 年排放量,於2025 年回到2000 年排放量」。
調適(adaptation) 為因應實際或預期的氣候衝擊或其影響,而在自然或人類系統所做的調整,以減輕危害或發展有利的機會。 目的在於降低人類與自然系統處於氣候變遷影響 與效應下的脆弱度(vulnerability),使得人類與 自然系統在極端天氣 事件與暖化效應下的 負面衝擊最小,且配 合氣候變化的獲益能 夠最大。 脆弱度(vulnerability) 依據IPCC 的定義,脆弱度係指某個系統受氣候變遷(包括氣候的變異性及極端情況)負面影響及無法因應的程度,脆弱度會受到下列因子的影響:系統暴露在氣候變遷及其變化的特性、強度、頻率、敏感度及調適能力。
國家調適工作架構
台灣總體調適策略 (一)落實國土規劃與管理 (二)加強防災避災的自然、社會、經濟體 系之能力 (三)推動流域綜合治理 (四)優先處理氣候變遷的高風險地區 (五)提升都會地區的調適防護能力
台北生態城市願景
我們可以用一張圖來解釋 氣候變遷/減緩/調適 三者彼此間的關係。
總 結 加強事前的衝擊調適能力,以及 在災害過後,能夠儘速回復正常 全球氣候變遷已是進行式,各國未來都會面臨到不同程度的氣候變遷衝擊危害。 總 結 全球氣候變遷已是進行式,各國未來都會面臨到不同程度的氣候變遷衝擊危害。 就如同颱風來時,只能期望災情能降到最低,而不能控制颱風是否會發生。因此,對於氣候變遷調適的正確認識應是: 加強事前的衝擊調適能力,以及 在災害過後,能夠儘速回復正常
資料來源 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 出版機關: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出版年月:中華民國101年9月 出版機關: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出版年月:中華民國101年9月 IPCC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AR4) http://www.ipcc.ch/publications_and_data/ar4/syr/en/content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