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急性中毒的现场抢救 一、现场急救设施 1.急救设备及器械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付俊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03 级 学号: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物种从数量和种类 来说都占了地球上物种数量和种类的绝大 多数。但教材上并没有给出具体的介绍。 这篇论文将从昆虫的生存特性和生理特 点来介绍地球上昆虫繁盛的原因。
Advertisements

—— 国家粮食局油脂研究院科普中心 国家粮食局油脂研究院健康大课堂. 主讲人: 林亭 “ 饮食新概念 ” 科普讲座 饮 食 与 健 康饮 食 与 健 康.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平吉四街坊幼儿园. 一、什么是意外伤害? 意外伤害是指非本意 的,主观的,不能够完全 自主控制与完全预测所造 成的伤害。
第六章 呼吸 第 一 节 肺的通气 莲山中学甘春华制作.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 的 组 成 呼吸道: 肺: 鼻腔咽 喉气管支气管 气体交换的场所 呼吸运动: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有清洁、湿润空气的作用 肺的通气: 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包括呼气 和吸气两个过程 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的通气.
调查人数 421 人 回收 415 份 有效卷 402 份 调查结果 目前同学近视人数多.
肝脏谷丙转氨酶活力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谷丙转氨酶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谷丙转氨酶作用于丙氨酸及 α- 酮戊二酸,生成谷氨酸与丙 酮酸。丙酮酸与 2.4- 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二硝基苯腙,此 物在碱性溶液呈红棕色,与经同样处理的标准丙酮酸比色, 求得丙酮酸的生成量以表示酶的活性。
Soft Tissue Elasticity Meter
雾化吸入法 定义 目的 常用药物 常用方法 是将药液以气雾状喷出,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 湿化气道 控制呼吸道感染 改善通气功能
4、腹部包扎 腹部三角巾包扎适用于腹部外伤,方法为双手持三角巾两底角,将三角巾底边拉直放于胸腹部交界处,顶角置于会阴部,然后两底角绕至伤员腰部打结,最后顶角系带穿过会阴与底边打结固定。
合理选择饮食.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清 创 术.
《解析几何》 乐山师范学院 0 引言 §1 二次曲线与直线的相关位置.
实验二十七 磷、胆红素测定.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人体呼吸运动的描记及其影响因素
第三章 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 一、固体废物、来源及分类 二、固体废物的特点 三、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 四、固体废物的综合防治和管理
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的途径.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危险化学品的职业危害及其预防 祝爱荣.
碘量法应用与实例:维生素C含量测定.
药 物 分 析 实 验 实验三 典型化学药的特殊杂质 和相关物质检查.
第九章 液体制剂.
糖尿病流行病学.
第一章 液压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 蓄能器 1 功用 (1)辅助动力源,短时大量供油 特点: 采用蓄能器辅助供油,可以减小泵的流量,电机的功率,降低系统的温升。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由中心离子和单齿配位体(如 NH3, Cl-, F-等)形成,分级络合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治疗 一、治疗原则 (一)保存活髓与保存患牙 (二)无痛与无菌 (三)引流与制洞 (四)清创与避免手术损伤
ACD/ChemSketch软件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简单应用
混合离子络合滴定的最低允许PH值的计算 报告人:肖开炯.
化学品清单 类型.
第十章 方差分析.
§7.4 波的产生 1.机械波(Mechanical wave):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过程叫机械波。1 2 举例:水波;声波.
电 烧 伤 和 化 学 烧 伤.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第三章 辐射 学习单元2 太阳辐射.
基准物质(p382,表1) 1. 组成与化学式相符(H2C2O4·2H2O、NaCl ); 2. 纯度>99.9%; 3. 稳定(Na2CO3、CaCO3、Na2C2O4等) 4. 参与反应时没有副反应.
青岛大东电子 环境监测资料
新型前处理技术替代铁系磷化和锌系磷 化 提供涂装结合力和耐蚀性 多金属处理:铁,锌, 铝 基材形成纳米级转化膜 浸泡和喷淋
过程自发变化的判据 能否用下列判据来判断? DU≤0 或 DH≤0 DS≥0.
复分解法制备硝酸钾.
3.8.1 代数法计算终点误差 终点误差公式和终点误差图及其应用 3.8 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
气相色谱自动进样器 型 号:AOC-20i 国 别:日本 单价(万元):5.8.
药物的跨膜转运.
预防医学系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第1课时 第3章 第3节 设计 1 课前预习 ·巧设计 设计 2 设计 3 名师课堂 ·一点通 考 点 课堂10分钟练习 创新演练
第12章 化学汽相沉积( CVD) 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CVD)是通过气相物质的化学反应在基材表面上沉积固态薄膜的一种工艺方法。 CVD的基本步骤与PVD不同的是:沉积粒子来源于化合物的气相分解反应。 CVD的实现必须提供气化反应物,这些物质在室温下可以是气态、液态或固态,通过加热等方式使它们气化后导入反应室。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你感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十一章 配合物结构 §11.1 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11.2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嘉兴市秀洲现代实验学校 沈丹英.
四、标准加入法 (Q=0) 序 号 测定液浓度 c c c 测定液体积 V V V 标液浓度 cS cS cS
第18 讲 配合物:晶体场理论.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Astrid Schödel 全球质量管理总监
守恒法巧解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计算题.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高浓度二氧化硫尾气的回收和净化 一、利用SO2生产硫酸 SO2+1/2O2 钒催化剂 SO3 SO3+H2O H2SO4 二、工艺
本底对汞原子第一激发能测量的影响 钱振宇
实验十八 图谱解析实验 根据谱图,推定未知苯系物的结构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九节 急性中毒的现场抢救 一、现场急救设施 1.急救设备及器械 救护站应配备救护车、抢救担架、救护床;防毒面具、防护手套、防护服、防护鞋;氧气呼吸器、苏生器、氧气瓶或袋;清水及清洗设备。 医疗器械应有听诊器、血压计、叩诊锤、开口器、压舌板;外科切开和缝合器具、消毒包、止血袋、纱布、棉球;洗胃器、洗眼器、吸水器;针灸针、夹板、绷带等。 2.抢救药剂和药品 一般药物;呼吸中枢兴奋剂;强心剂;镇静剂;氧气、葡萄糖及维生素C等注射液。解毒药品应根据具体毒物作相应准备。

二、急救现场准备 1.救护者防护准备 救护者在进入毒区抢救之前,必须佩带好供氧式防毒面具或氧气呼吸器和防护服。如中毒者系坠入罐或槽中,需穿好胶皮防护服,系好安全带,然后进行抢救 2.切断毒物来源 切断毒物来源,防止毒物继续外逸。对于已经扩散出来的有毒气体或蒸汽应立即启动通风排毒设施或开启门、窗以及采取中和处理等措施。

在搬运过程中,切勿强拖硬拉,以防造成外伤,致使病情加重。 (2)清除毒物防止沾染皮肤和粘膜。 A 迅速脱去被污染的衣服、鞋袜、手套等; 3.中毒者急救准备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毒物继续侵入人体 (1)迅速将中毒者移至新鲜空气处,松解患者颈、胸部钮扣和腰带,以保持呼吸通畅。同时要注意保暖和保持安静,严密注意患者神志、呼吸状态和循环系统的功能。 在搬运过程中,切勿强拖硬拉,以防造成外伤,致使病情加重。 (2)清除毒物防止沾染皮肤和粘膜。 A 迅速脱去被污染的衣服、鞋袜、手套等; B 立即彻底清洗被污染的皮肤,清去皮肤表面的化学刺激毒物,冲洗时间要求达15-30分钟左右;

C 如毒物系水溶性,现场无中和剂,可用大量水冲洗。用中和剂冲洗时,酸性物质用弱碱性溶液冲洗。非水溶性刺激物的冲洗剂,需用无毒或低毒物质。如遇水能反应的物质,应先用干布或其它能吸收液体的东西抹去沾染物,再用水冲洗; D 对粘稠的毒物(如有机磷农药等)可用大量肥皂水冲洗(敌百虫不能用碱性溶液冲洗),尤其注意皮肤皱折、毛发和指甲的污染;

E 较大面积的冲洗,要防止着凉、感冒,必要时可将冲洗剂保持适当的温度,但以不影响冲洗剂的作用和及时冲洗为原则; (3)毒物经口引起急性中毒。若毒物为非腐蚀性者,应立即用洗胃或催吐的方法清除毒物。对某些毒物亦可使其变成不溶的物质以防其吸收。

三、现场急救 1.心脏复苏术 胸外心脏挤压法 (1)一只手用中指指尖对准病人颈部凹陷下缘,手掌按在胸部,另一只手压在该手的手背上,掌根用力向下压,使胸骨下端与相连的肋骨下陷3-4厘米,压迫心脏使心脏内血液博出。 (2)挤压后突然放松,手掌不必离开胸部,依靠胸廓的弹性,使胸骨复位,此时,心脏舒张,大静脉的血液回流到心脏。 上述步骤,连续有节奏的进行,每秒钟一次,一直到伤者的嘴唇及身上皮肤的颜色转为红润,以及摸到动脉搏动为止。

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时,靠救护者的体重和肩肌适度用力,要有一定的冲击力度,而不是缓慢用力,当也不要用力过猛。如伤者是儿童,可以只用一只手挤压,用力轻一些,以免损伤胸骨,而且每分钟以挤压100次为宜。

此法简单易行,是目前抢救中被推荐使用的几种方法之一。对于氰化物等中毒的伤员,禁用此法。 2.呼吸复苏术 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此法简单易行,是目前抢救中被推荐使用的几种方法之一。对于氰化物等中毒的伤员,禁用此法。 操作步骤要点: (1)施行前,应迅速将伤者身上妨碍呼吸的衣领、上衣、裤带等解开、并取出其口腔内的假牙、血块、吐物等,使呼吸道畅通,然后使伤者仰卧,头部充分后仰,鼻孔朝上。 (2) 一手捏紧伤者鼻孔,另一手将其下颌拉向前下方(或托住其颈后),救护人深吸一口气后紧贴伤者的口向内吹气,同时观察胸部是否隆起,以确保吹气有效,约2秒钟。

伤者如系儿童,只可小口吹气(或不捏紧鼻子,任其自然漏气,以免肺泡破裂)。如无法使伤者的嘴张开,可改口对鼻人工呼吸。 (3) 吹气完毕,立即离开伤者的口,并放松伤者的鼻子,让他自动呼吸,注意胸部的复原情况,为时约3秒钟。 按照上述步骤连续不断的进行操作,直到伤者开始自行化呼吸为止。 伤者如系儿童,只可小口吹气(或不捏紧鼻子,任其自然漏气,以免肺泡破裂)。如无法使伤者的嘴张开,可改口对鼻人工呼吸。 另外,恢复呼吸器官功能的方法还有举臂压胸呼吸法、俯卧压背呼吸法等。

3.解毒和排毒措施 发生急性中毒应及时采取各种解毒措施,降低或消除毒物对肌体的作用。如采用金属络合剂与毒物的金属离子络合成稳定的有机化合物,随尿排出体外;采用中和毒物的及其分解产物的措施,降低毒物的危害等等。

四种创伤急救常识 创伤的处理原则,对大量出血的患者,首先采取止血方法;对切割伤、刺伤等小伤口,若能挤出少量血液反而能排出细菌和污物;伤口宜用清水洗净,对无法彻底清洁的伤口,须用清洁的布覆盖其表面,不可直接用棉花、卫生纸覆盖。   割伤浅的伤口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冲洗拭干后,用碘酊或酒精消毒、止血,然后包扎,一般都能较快痊愈。对较小伤口外用“创可贴”即可。对较深的伤口,应立即压迫止血,速到医院行清创术。刀伤伤口不可涂抹软膏之类的药物。

刺伤先将伤口消毒干净,用经灭菌过的针及镊子,将异物取出,再消毒后包扎伤口。异物留在体内易化脓感染,指甲的刺伤不易处理,可先将指甲剪成V字形口,将刺拔出或到医院处理。若被针、金属片等刺伤而留于体内,应到医院在X线下取出。深的伤口可能有深部重要组织损伤,常并发感染,可用抗炎药物治疗。不洁物的刺伤要预防破伤风,要到医院肌肉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挫伤钝力打击所致的皮肤和皮下软组织损伤,皮肤无裂口,伤部青紫,皮下淤血,肿胀,压痛。轻者可用伤湿止痛膏外贴伤处。对胸腹部挫伤及头部挫伤,应考虑有无深部血肿或内脏损伤出血,要到医院观察诊断。

扭伤常发生在踝部、腰部、颈部及手腕等处。一般处理原则是让患者稳定情绪,固定受伤部位,用冷湿布敷盖患处。手足扭伤者可抬高患部。颈部、腰部扭伤者在搬运时不可移动患部。扭伤常伴有关节脱位或骨折,宜到医院诊疗。另外,扭伤后无论轻重,不可即刻洗澡、胡乱按摩,须观察一周后视情况而定。扭伤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局部封闭(0.25%—0.5%普鲁卡因)、药物外敷内服、理疗等。

烧伤烫伤后的紧急处理 日常生活中常会发生烧伤或烫伤,人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常会惊慌失措,大呼小叫,慌乱地往医院跑或急忙往创面上涂酱油、碱或盐等。其实这些做法往往会影响创面的最佳处理,有时甚至会加重病情。因为烧伤后热力已烧坏皮肤,而侵入体内的热量将继续向深层浸透,造成深部组织的迟发性损害。那么,如何利用发生烧伤或烫伤的现场设施,对创面进行科学合理的早期处理,以降低烧伤造成的损伤呢?

冷疗冷疗是在烧伤后将受伤的肢体放在流动的自来水下冲洗或放在大盆中浸泡,若没有自来水,可将肢体浸入井水、河水中。冷疗可降低局部温度,减轻创面疼痛,阻止热力的继续损害及减少渗出和水肿。冷疗持续的时间多以停止冷疗后创面不再有剧痛为准,大约为0.5~1小时。水温一般为15~20℃,有条件者可在水中放些冰块以降低水温。及时冷疗可中和侵入身体内的余热,阻止热力的继续渗透,防止创面继续加深,减轻组织烧伤深度。

冷疗也可减轻水肿,烧伤后皮肤毛细血管急剧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样物质渗出血管形成水肿或水疱,冷疗可使因高温扩张的毛细血管急剧收缩,减少血浆样物质的渗出,减轻水肿。所以烧伤后的冷疗越早越好,不要担心水中有细菌、烧伤创面接触生水会感染。应毫不犹豫地进行创面早期冷疗处理,使损伤降到最低限度。马上去医院虽然可得到最好的处理,但有时会错过创面处理的黄金时间,造成创面深部的不可逆损伤。

酸碱烧伤可造成严重的深度烧伤。虽然酸碱可中和,但中和反应可产生热量,反而会加深创面深度。头面部化学烧伤时,首先应注意眼部,看角膜有无损伤,并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创面。

割脉者的急救 1、迅速将无菌棉垫或消毒纱布多层压迫止血,或加压包扎伤口。   2、加压包扎后出血仍不止者,应在心脏近端按规定方法行止血带止血,或在血管搏动明显处采用血管钳止血。   3、自杀者取头低足高位,以保证脑部和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   4、送医院急救。

化学灼伤的现场急救 化学灼伤的程度同化学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关,也同化学物质与人体接触的时间长短有关。因此,现场急救时,首先应判明化学致物的种类、侵害途径、灼伤面积及深度,以及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应迅速脱去污染衣服,使用大量清水冲洗创面。冲洗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要遍及各受害部位,尤其要注意眼、耳、鼻、口等处。对眼睛的冲洗一般用生理盐水或清洁的自来水,其它灼伤部位,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中和剂洗涤或湿敷,用中和剂的时间不宜过长,并且必须再用清水冲洗掉,然后视病情予以适当处理。

某些化学性灼伤,可根据皮肤被灼伤的颜色加以判别,如苛性钠和石碳酸灼伤,皮肤呈白色,硝酸灼伤表现为黄色,硫酸灼伤表现为黑色,氯磺酸灼伤表现为灰白色,磷灼伤,局部皮肤呈现特殊气味,有时在暗处可见到磷光。灼伤深度的鉴别要点。

在进行现场抢救时,必须考虑现场情况,在有严重危险的情况下,应首先使患者脱离现场,送至空气新鲜和流通处,迅速脱除污染的衣服及佩带的防护用品等。 小面积化学灼伤,创面经冲洗后,如确实致伤物已清除,可根据灼伤部位及深度,采取相应包扎法或暴露疗法。 中、大面积化学灼伤,经现场抢救处理后,应送往医院。

简要介绍触电、溺水、农药中毒的现场急救

第十节 防治职业中毒的技术措施 1.改革工艺路线 在防毒防尘的各项技术措施中,首先是工艺改革或设备改造。同时,应缩短工艺流程,减少物料的输送距离。 2.采用较安全的工艺条件,如采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等等 3.以无毒或低毒原料代替有毒或高毒原料 4.以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代替繁重的手工操作,使工人脱离尘源工作 5.以生产设备密闭和隔离代替敞开式的操作 6.采用新的工艺技术 7.治理工业“三废” 工业“三废”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实践证明,环境污染之源,就是“三废”。

8.消除“二次尘毒”源 所谓“二次尘毒”源,就是粉尘或有毒物质从生产过程中漏出或在运输过程中洒散于车间、厂区内,又成为能再次飞扬有毒物质的气体或粉尘的来源。杜绝跑冒滴漏是消灭“二次尘毒”的根本办法。 9.通风净化 工业上通风的任务就是排除或稀释在生产过程中散发出来的有毒有害物质,使操作工人可以在比较新鲜的空气中进行劳动和操作,防止和减低尘毒物质对操作人员的危害。工业上的通风基本上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10.除尘 当前所采用的除尘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1)利用重力作用分离;(2)利用粉尘运动的惯性力使粉尘和空气分离;(3)利用多孔或织物将粉尘从空气中过滤出来;(4)利用高压静电场作用,使粉尘带电、聚合、增重、沉降而分离;(5)在超声波的振动作用下,使粉尘凝聚,然后经除尘器分离;(6)湿法降尘,是治理粉尘危害的重要手段之一。粉尘粒度大,就很容易自然沉降下来,但是粒度大的就不容易沉降,较长时间飘浮在空气中,故称为“飘尘”。湿法降尘就是利用大多数粉尘很容易被水所湿润致使一些飘尘被水或雾聚合在一起。这样,飘尘将逐渐增重,粒度也逐渐增大,直至能沉降下来。

第十一节 工业毒物的通风排毒与净化吸收 一、通风排毒措施 通风按其动力分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按其范围可分局部通风和全面通风。 1.局部通风是指毒物比较集中,或工作人员经常活动的局部地区的通风。局部通风有局部排风、局部送风和局部送、排风三种类型。 2.全面通风是用大量新鲜空气将作业场所的有毒气体冲淡至符合卫生要求的通风方式。有全面排风、全面送风、全面送、排风等三种形式。 3.混合通风具有局部通风又有全面通风的方式。

二、燃烧净化方法 有害气体、蒸气或烟尘,通过焚烧使之变为无害物质成为燃烧净化方法。此方法仅适用于可燃或高温下可分解的有害气体或烟尘。 1.直接燃烧条件是有害废气中可燃组分浓度较高。 2.热力燃烧一般处理可燃组分浓度较低的废气。 3。催化燃烧是用催化剂使废气中的可燃组分在较低温度下氧化分解的方法。 在使用燃烧净化的方法时必须考虑热量的回收利用问题,同时要注意防火、防爆及防止回火,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三、冷凝净化方法 冷凝净化法是将蒸气从空气中冷却凝结为液体,收集起来加以利用。只适用于蒸气状态的有害物质。多用于回收空气中的有机溶剂蒸气。有直接法和间接法。直接法存在污水处理问题,间接法处理量小。 四、吸收和吸附净化方法 吸收是利用气体中不同组分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不同,从而使气体得意以分离。 吸附是利用多孔性的固体处理流体混合物,使其中一种或数种组分被吸附在固体表面,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有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第十二节 车间空气中毒物的测定与评价 一、尘、毒空气样品的采集 1.含尘空气样品的采集一般根据测定目的选择采样地点。如了解作业人员接触毒物的情况,采样点应设在作业人员经常活动的地带。采样器进口设置在作业者的呼吸带,通常距地面1.5米处。采样时间一般10-20分钟,含尘浓度高,采样时间可以短,含尘浓度低,采样时间可以长些。

2.含毒空气样品采集(1)评价劳动环境有害物质的污染程度,采样点应设在操作人员经常停留的作业地点和活动场所,并在呼吸带高度处,采样点应有代表性,数量要大于车间岗位数。(2)评价劳动环境污染物分布,应在平面图的纵横方向间隔3米等距离划线,在各纵横的交点设置采样点,采样点的高度是操作者呼吸带高度。(3)评价劳动环境对操作者个体的影响,采样器应佩戴在操作者胸前,累积采集操作者在一个工作日接受的毒物。(4)评价排毒除尘装置的效果,应在通风系统停车时,在操作点呼吸带采样对比。

3.采样的时机和持续时间 所采集的样品应能反映整个工作日中毒物浓度的变化情况,最高浓度是多少,最低浓度是多少。 采样的持续时间取决于毒物的排放情况。生产过程中毒物的逸散是连续的、微量的,采样的时间就要长,间歇式的生产,需要测定加料、出料瞬间逸散的毒物浓度,采样时间要很短。 4.采样注意事项 采样前应将吸收液和滤膜装好;采样时流量要稳定,并做好采样记录;采样后,样品要尽快送检;一般要采集平行样品,相对误差不超过20%;采样者应做好个人防护。

二、空气样品测定方法 1.可见和紫外分光光度法 2.红外吸收光谱法 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4.荧光分析法 5.气相色谱法 6.离子选择电极法 7.快速测定法

三、劳动环境评价 卫生部1979年颁布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是劳动环境评价的重要依据。见P185表5-1和表5—2. 分析气体样品时,要采样的提及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体积。准确度和精确度要在控制范围之内。 测定点的评价是以一定时期内该点样品测定的合格率为依据,合格率达到75%以上为合格点,否则为不合格点。 劳动环境分优(测定点合格率85%以上)、良(70-85%)、中(50-70%)、差(5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