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領導典範—孫運璿 By60901 丁業鴻
簡介 孫運璿出生於山東省蓬萊縣,在十四歲那年,便考上哈爾濱中俄工業大學,並以應屆第一名的優秀成績畢業。在他93年的人生中,先後擔任台灣電力公司之總經理、交通部長、經濟部長、行政院長、總統府資政等職務,不僅在短短的五個月內就讓戰後的台灣重新復電,更經台灣推向經濟的高峰,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而其不收禮、清廉正值的態度更是為後人樹立了良好的典範。
事蹟 在戰後五個月內修復台灣80%的電力 完成烏來水利發電所 推動奈及利亞尼日河水力發電計畫 推行十大建設※(規劃北迴鐵路、桃園中正國際機場(現臺灣桃園國際機場)、臺中港、蘇澳港、鐵路電氣化、南北高速公路等建設。) 成立工研院、新竹科學園區 推動的積體電路技術轉移案 ,晉升亞洲四小龍之一
生平-工程師 1934年,孫運璿大學畢業後,先是向在天津的父親投靠,接著便在引薦下進入江蘇省連雲港的電廠工作。而在中日戰爭爆發後,因在青海西寧電廠的好表現而受賞識,被派遣至美國田納西水壩管理局參觀見習,並獲准允在美國進修,以便從事戰後復原的工作,直到戰爭結束為止。 1945年,奉命擔任台電機電處長的孫運璿,首次踏上台灣的土地,負責修繕電力。在短短的五個月內,便重新點亮了台灣,打破了日本人「三個月後便會一片漆黑」的寓言。
生平-工程師 1950 年,孫運璿晉身台電總工程師 ,並帶領同仁合力完成第一座國人設計、完成的水力發電廠—烏來電廠。 1964年,受到世界銀行邀約,赴奈及利亞擔任奈及利亞全國電力公司執行長,在任年間推動尼日河水力發電計畫,創造了不斷電的紀錄。 (萬) (千瓦) 奈及利亞發電量比較長條圖
生平—從政時期 1967年,總統任命他擔任交通部長,隔年便開始規劃六大基礎建設※(北迴鐵路、中正機場、台中港、蘇澳港、鐵路電氣化、南北高速公路),並於年底,孫運璿策劃了當時全亞洲最大的國際機場—桃園國際機場。 1969年,孫運璿調任經濟部長,他上任的那十年,可說是台灣史最悲慘的十年,先是退出聯合國,接著中日斷交、中美斷交及兩次石油危機,但他都帶領著人民撐過了。
生平—從政時期 1972年,經濟部首先輔導廠商大量拓展輸出,並擴建核電廠、一貫作業製鋼場、造船廠等核心工業,接著在同年實施「農村建設方案」進行農業機械化,擴建農村公共建設及擴大稻米產量,穩定農產品的價格。 1973年,推行「經建計劃」,發展石化、電子工業,並促進農業現代化。 1975年,台灣成為了世界上數一數二先製造出積體電路的國家,並在孫運璿多項政策的催化下,1977年,台灣經濟的奇蹟誕生了,成為世界各國注目的焦點。
生平—從政時期 1978年,孫運璿調任閣揆,當年新竹科學園區開工,並在1980年正式啟用。隔年,孫運璿策劃研製了台灣第一架自製戰鬥機—IDF經國號戰機。再這一年,文建會也成立了。 1984年,孫運璿的政治生涯即將到了終點站,卸下閣揆身份的他,受聘擔任總統府資政,從幕前轉到幕後,即使不再幕前打拚,仍持續提供後輩良好的建議。
生平—晚年 中風後的孫運璿仍少有露面,身為當時國民黨大老的他還曾經四度為當時的總統候選人連戰助選,只是持續復健的效果卻不甚理想,到了中風的晚年,孫運璿只能依靠輪椅來行動,部分的語言能力也喪失了,且情況持續惡化。終於,這位台灣史上對交通、經濟最有貢獻的巨人在2006年倒下了,享年92歲。
孫運璿的榮耀 獲選為國際管理學院院士,是第一位獲選的亞洲人。 美國佛羅里達工學院榮譽理學博士 亞洲理工學院榮譽博士學位 北美社會科學家學會紀念銀盤 國家一等卿雲勳章※(文官中最高榮譽)
心得 我認為孫運璿是每一位台灣人都該認識的典範,他待人處事的態度更是我們每個人都因該學習的。沒有他,可能就不會有桃園國際機場;沒有他,台灣或許要等很久才能脫離黑暗。如今他雖早已去世,但我相信,這位典範的事蹟,將被永存,且名留青史。
參考文獻 孫運璿-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孫運璿傳-天下出版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