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头颈部.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面神经的影像学诊断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北京同仁医院放射科 鲜军舫 王振常. 面神经的正常解剖 脑桥段 脑池段 内听道段 迷路段和膝神经节 鼓室段和后膝 乳突段 腮腺段.
Advertisements

视神经及视路疾病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四院眼科中心 中国医科大学眼科医院. 视神经疾病 视神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轴索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 受损后不易再生 视神经疾病包括视盘至视交叉以前的视神经段的疾病.
1 嗜酸性腺瘤( Oxyphilic adenoma ). 2 基底细胞腺瘤( basal cell adenoma ) 多见于男性老年人,主要发生在腮腺.
1 眼的解剖与生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眼科 王艳玲. 2 第一节 眼球 眼球有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组成 一、眼球壁 有外、中、内三层膜 (一)外层 角膜及巩膜组成 前 1/6 透明角膜 后 5/6 白色巩膜 外层保护眼内组织,维持眼球外形.
西安市第一医院 医学影像科 惠志强 颅眶沟通性病变 影像学表现. 颅眶沟通性病变 视神经管沟通性病变 眶上裂沟通性病变 眶骨其它途径沟通性病变 (穿支血管间隙及骨质破坏缺损区等)
第一次课 绪论、眼的解剖与生理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眼科 眼科学是研究视觉器官发生疾病后的临 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医学科学。 眼科学是研究视觉器官发生疾病后的临 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医学科学。 视觉器官既是人体的特殊感觉器官,又 是机体的组成部分。 视觉器官既是人体的特殊感觉器官,又.
外科学绪论 赣南医学院附属医院 江柏青. 外科学范畴 外科学发展简史 怎样学习外科学 外科基本原则.
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影像教研室 张 莹 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 第六节 脑血管疾病 《医学影像诊断学》
脊 髓 病 变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 裴仁全.
第二节、涎腺肿瘤 学习要求: 掌握: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恶性多形性腺瘤、腺样囊性癌及粘液表皮样癌的病理及生物学特点。
第十二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 修改:张绘宇.
软组织肉瘤概述及举例 兰卉 2012年9月.
颅内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IMAGING DIAGNOSIS OF INTRACRANIAL TUMORS
五官影像诊断学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放射科 刘兆玉.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影像学表现 西安市第一医院 医学影像科 惠志强.
2014年5月19日病例随访讨论 影像科 陈潭辉.
常见甲状腺疾病的 影像学表现 神经组 孟珊.
眩 晕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内科 李瑞红.
淋巴结转移癌 制作:刘重次 钱丽娟.
颅内肿瘤.
本节教学目的与要求 熟悉颈部正常影像学表现 了解颈部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
左乳腺癌术后的PDT治疗.
眼球病变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影像科 邢振
眼 科 学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老年脑内囊性病变 影像学鉴别诊断 ——病例分析 脑外科 东潇博 2015年4月7日.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第一节 眼与眼眶 第二节 中耳乳突 第三节 鼻与鼻窦 第四节 鼻咽部 第五节 颈部
读书报告.
骨 骼 系 统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张建华 重庆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李建国.
泪器病.
Pathology Department of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
浅表淋巴结检查.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眼眶病 目的要求: 掌握眼眶与临近组织的关系, 认识眼球突出的临床意义 熟悉眶蜂窝织炎的病因、症状和治疗原则 了解眼眶肿瘤的特征和处理原则.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软组织肿瘤的影像诊断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放射科 朱莉莉 杨世埙 李明华
正常MR人体组织信号特征 脂肪、骨髓 脂肪具有T1短、T2长和Pd高,所有加权像为强信号。骨髓内含脂肪多,呈高信号。
中枢神经系统 天津铁厂职工医院放射中心 王献忠.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脊柱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上海第六人民医院 杨世埙.
眼部疾病的超声诊断.
脑瘤疑难病例影像学诊断分析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张云亭.
鞍区占位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放射科 马国林.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张 锦 THANK YOU.
膝关节常见病MRI诊断 2017/9/11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医学影像学部.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纵隔疾病.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CT&MRI室
胸部神经鞘瘤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 孙辉红
Case 1 Case 2 Case 3 Case 4.
鞍结节脑膜瘤 2013级影像 吴志斌.
鞍区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影像室 孙胜军.
第三章 眼睑病 disease of the eyelid
髓母细胞瘤 2015级影像规培生 严文杰.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血液、骨、神经组织 和眼 组胚教研室.
Dislocation of the Patella
结缔组织 Connective Tissue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一) 邬海博 Diagnostic Radiology of Central Nerve System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脑膜瘤CT、MRI表现.
间变性室管膜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李秀梅 A.
眼球的肌肉結構.
读 片.
桥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 CT和MRI表现.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三章 头颈部

第二节 眼及眼眶

本节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眼部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及其应用范围 掌握眼部的正常影像学表现 熟悉眼部疾病的基本影像学表现 了解眼部常见病的影像学表现

一、正常影像学表现(X线) (一)正常X线表现 平片 泪囊、泪道造影 眼眶正位—23°后前斜 视神经孔位—53°后前斜 眼眶侧位 眼球异物定位 泪囊、泪道造影

一、正常影像学表现(CT) 同时行横断面和冠状面扫描 扫描基线:横断面—下眶耳线 层厚:5mm,1mm;层距: 5mm,1mm 软组织窗和骨窗 增强扫描

一、正常影像学表现(MRI) 头部线圈或表面线圈 脂肪抑制技术 扫描参数:激励次数(NEX)2~4次,距阵256×256,视野(FOV)16~20cm,层厚3~5mm,层间隔为0~0.5mm。T1WI:TR=30~50ms,TE =15~20ms;T2WI: TR=2000~4000ms,TE =80~120ms 增强扫描 Gd-DTPA 0.1mmol/kg

眼眶正常解剖 泪腺 骨性眼眶 血管 肌肉 骨膜和筋膜 神经 脂肪体 主泪腺 骨壁 副泪腺(60个) 孔和裂 动脉: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泪腺动脉 静脉:眼上和眼下静脉 神经 视神经 运动神经:动眼、滑车、外展 感觉神经:眼神经(V1) 自主神经:交感、副交感 骨性眼眶 骨壁 孔和裂 肌肉 眼外肌 上睑提肌 骨膜和筋膜 眶骨膜 球筋膜、肌间膜和悬韧带 眶内间隙 脂肪体

视神经的解剖 由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轴突集中形成的神经束 自视乳头到视交叉长35~50mm,眶内部分长20~30mm,管内长4~9mm,颅内部分3~9mm;有脑膜和小的脑脊液间隙围绕

眼外肌的解剖 四条直肌起源于眶尖的总腱环(Zinn氏环) 上斜肌始于眶尖,贴眶内上壁走行,抵达滑车处折回,走向外侧,止于Tenan囊 围绕眶上裂之内侧缘与视神经孔,与眶内神经、血管结构关系密切 从总腱环出发,肌肉向前延伸,逐渐散开,平行于眼球壁,形成肌锥 这些肌肉的前部有较致密的腱鞘,止于Tenan囊的不同象限 Tenan囊围绕眼球的后部,附着到巩膜和视神经,形成锥基底 锥内间隙和锥外间隙 上斜肌始于眶尖,贴眶内上壁走行,抵达滑车处折回,走向外侧,止于Tenan囊 下斜肌始于眶底壁前内侧泪骨后,向外走行,位于下直肌下方 提上睑肌大部分行程与上直肌平行,位于其上方,止于上眼睑皮肤

眼外肌的解剖 1.眼球 2.晶体 3.视神经 4.内直肌 5.外直肌 6.泪腺 7.视神经管8.眶外壁 9.眶内壁 10.眶上裂 11.下直肌 12.眼上静脉 13.上斜肌 14.眶下裂

正常X线解剖(图)

正常X线解剖(图)

正常CT解剖(图)

正常CT解剖(图)

正常CT解剖(图)

正常CT解剖(图)

正常 MRI解剖 (图)

二、异常影像学表现 ㈠大小与形态异常 ㈡密度/信号异常 ㈢位置异常 ㈣眶壁骨质异常 ㈤眼眶通道异常 ㈥肿块 ㈦邻近结构改变

三、观察、分析和诊断 定位诊断:观察病变的发生部位。了解眶内间隙的正常解剖 定量诊断:确定病变范围,了解病变与眶内诸结构的关系 定性诊断:了解病变的特征性表现,尽量作出与病理诊断近似的诊断

四、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X线:了解眼眶形态和眶骨的改变,了解钙化及阳性异物 CT:显示眼球和眶内病变的大小、位置和结构,尤其是骨质的细微变化、能准确显示眼眶骨折的直接、间接征象,和异物定位 MRI:对于软组织的显示优于CT,对于球内病变及眶内肿瘤显示尤佳

疾病诊断 五、眼部炎性病变 六、视网膜母细胞瘤 七、泪腺肿瘤 八、脉管性病变 九、神经眼科病变 十、皮样囊肿和表皮样囊肿 十一、眼部异物 十二、眼眶和视神经管骨折

五、眼部炎性病变 ㈠眼眶蜂窝组织炎和眼眶脓肿 ㈡特发性炎症 ㈢甲状腺眶病

(一)眼眶蜂窝织炎和眼眶脓肿 orbital cellulitis and abscess 眶内软组织或骨膜下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常由邻近组织感染引起,如血栓性静脉炎 病原体多为溶血性链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 发生骨髓炎可见眶骨骨质破坏和骨膜反应

影像学表现(CT) 可侵及肌锥内、外或骨膜下 眶内正常结构界限不清或消失 眼睑肿胀、眼球壁增厚、眼外肌增粗、球后脂肪密度增高 产气杆菌感染可见气体影 形成脓肿(abscess)可表现为软组织肿块,有时可见脓肿壁 增强检查,病变区不规则强化,脓肿壁环状强化

影像学表现(MRI) 眶内脂肪水肿,于T1WI信号减低、T2WI信号增高 眼睑肿胀、眼环增厚、眼外肌增粗 骨髓炎表现为骨髓腔脂肪影为低信号炎性组织取代 增强检查:眶内广泛不规则强化;脓肿为环状强化

眼眶蜂窝织炎 (图)

左眶内、肌锥外蜂窝织炎伴脓肿形成(图)

(二)特发性眶内炎症 idiopathic orbital inflammation 又名炎性假瘤(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病因未明,自身免疫性疾病 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炎症性表现,交替或反复 单侧或双侧相继发病 占眼球突出病因的1/4 激素和抗炎治疗有效 镜下:淋巴细胞、浆细胞弥漫性浸润,结缔组织增生,血管增生及管壁病变

分型 隔前炎型:隔前眼睑组织肿胀 肌炎型:可累及单个或多个眼肌 弥漫型:双侧性、同时累及泪腺和视神经。眶内结构被硬纤维组织代替—“冰冻眼眶”(Frozen Orbit) 肿块型:眶上裂、海绵窦、眶尖、视神经等处肿块样病变 泪腺炎型:与泪腺肿瘤相似

影像学表现(CT) 弥漫型:范围弥漫无明显肿块,眼外肌及视神经增粗,眼环增厚,泪腺弥漫性增大,边界模糊 肿块型:可见边界清楚的肿块,位于肌锥内外,呈软组织密度,增强检查可见轻中度强化 泪腺炎型:病变局限在泪腺附近,泪腺肿大,可超出眶缘之外,局部骨质无改变 肌炎型:眼外肌的肌腹和肌腱同时增粗、单一眼肌受累多见于上直肌,眼肌附着处球壁增厚

影像学表现(MRI) 弥漫炎症型:T1WI为中低信号,T2WI为中高信号 ,球后可见长T1、长T2信号炎症反应区 肿块型:T1WI呈略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后可强化,若肿块斑痕化或以纤维组织为主时则T1WI和T2WI均为低信号 泪腺炎型:肿大的泪腺T1WI呈中低信号,T2WI呈中高信号 肌炎型:增粗的眼外肌T1WI呈等信号,T2WI呈等或略高信号

眼肌型炎性假瘤(图)

(三)甲状腺眶病 甲状腺性眼球突出(Grave’s disease) 多数格氏病有甲状腺功能亢进表现,甲状腺肿大和眼球突出,上睑回缩及眼肌麻痹 只有眼征,而无甲亢,则为眼型格氏病 是眼球突出的常见原因,约占单侧眼球突出的15%~28%,双侧眼球突出的80% 肌腹由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肌腱不受炎症累及;眶内脂肪常增多,充血、炎细胞浸润和纤维化

影像学表现 CT 同时行横轴和冠状扫描 MRI 眼外肌增粗,主要为肌腹 常累及下直肌,其次为内直肌、上直肌和提上睑肌 增粗的眼外肌呈低密度或等密度 早、中期呈轻、中度强化 MRI 早、中期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晚期眼外肌已纤维化,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

眼型格氏病(图)

六、视网膜母细胞瘤 retinoblastoma, Rb 常见于婴幼儿,多于3岁前诊断 与遗传有关,13号染色体长臂缺失 白瞳症、瞳孔区黄光反射、眼球突出、视力下降 起源于视网膜神经元或节细胞,向玻璃体或视网膜下生长 大体:灰白色团块状,常有钙化和坏死 常为单眼发病;双侧先后发病占30% 三侧性RB:双侧眼球及单个中线异位RB 四期:眼内期、青光眼期、眼外期、全身转移 内生型、外生型、混合生长型、弥漫型和苔藓状

影像学表现 CT MRI 眼球后部圆形或椭圆形高密度肿块,密度不均 约95%的病变内有团块状、片状或斑点状钙化 内生型Rb向玻璃体内生长似海底珊瑚样芽生 Rb侵至眼球外呈不规则等密度肿块,无钙化 可累及视神经、视交叉、视束 增强后肿块明显强化 MRI T1WI与玻璃体呈轻至中度高信号,T2WI呈明显低信号 增强后中块中度至明显强化,有钙化和坏死时为无强化低信号区

白瞳孔(图)

左侧视网膜母细胞瘤(图)

左侧视网膜母细胞瘤 (图)

双侧视网膜母细胞瘤(图)

视网膜母细胞瘤 侵及视神经和视交叉 (图)

七、泪腺肿瘤 tumor of lacrimal gland 原发眶内肌锥外最常见肿瘤 混合瘤占50%;泪腺癌占30% 泪腺混合瘤(mixed tumor of lacrimal gland)又称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 80%良性;20%恶性 因病变组织中含外胚叶上皮成分和中胚叶间质成分及形态多样而得名 镜下:瘤细胞由上皮成分及黏液样间质构成,间质中有黏液样物质、透明变性、软骨及骨样组织 泪腺癌 又称圆柱状癌,起源于泪腺导管上皮,肿瘤无包膜,镜下由恶性上皮及含由黏液物质的囊腔构成,又称腺样囊状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泪腺混合瘤影像学表现 CT MRI 眼眶外上象限圆形或椭圆形肿块,边界清楚 密度均匀,与眼外肌等密度 较大肿瘤可有囊变坏死,表现为密度不均 少数肿瘤有钙化 眶骨受压吸收 增强后肿块轻至中度强化 MRI 长T1、长T2信号,信号不均 囊变区与玻璃体等信号 增强后轻中度强化

左泪腺混合瘤(图)

右泪腺混合瘤(图)

泪腺癌影像学表现 CT MRI 肿块边缘不规则,内部密度不均 囊变坏死常见 广泛侵及眶内结构 邻近眶骨可见溶骨性破坏 增强后中度至明显强化 肿瘤呈长T1、长T2信号、信号不均 增强后中度至明显强化,强化不均

左侧泪腺腺癌(图)

泪腺腺样囊性癌(图)

左泪腺腺癌 (图)

八、脉管性病变 ㈠海绵状血管瘤 ㈡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㈢毛细血管瘤 ㈣眶内静脉曲张 ㈤眶内动静脉畸形 ㈥淋巴管瘤

(一)海绵状血管瘤 cavernous hemangioma 成人(20~40岁)眶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大体病理:椭圆形或有分叶的实性肿瘤,呈暗红色,外有薄的纤维膜包裹,切面呈海绵状、多孔 组织学:肿瘤由大小不等的血管腔和纤维间质构成,内衬血管内皮,腔内充满红细胞 临床:缓慢进行性眼球突出。视力一般不受影响,但肿瘤压迫视神经可造成视野缺损

影像学表现 CT MRI 约83%位于肌锥内,少数位于肌锥外,偶可位于眶骨内或眼外肌内 多为单个,少数多发 肿瘤与眼外肌等密度,密度均匀 小圆形高密度钙化—静脉石 动态增强:渐进性强化 MRI T1WI与眼外肌呈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与玻璃体相等 肿瘤周边形成环形极低或极高信号的化学位移伪影 动态增强:渐进性强化,优于CT

右眶海绵状血管瘤(图)

肌锥内海绵状血管瘤(图)

海绵状血管瘤 (图)

海绵状血管瘤 (图) 海绵状血管瘤(渐进式强化)

(二)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cavernous fistula,CCF 指海绵窦段的颈内动脉本身或其在海绵窦内的分支破裂,与海绵窦之间形成异常的动静脉沟通 多由外伤引起 临床表现:搏动性突眼、血管杂音、球结膜水肿和充血、眼球运动障碍、视力减退等

影像学表现 CT: MRI: 眼上静脉增粗(有时眼下静脉可同时增粗) 海绵窦增大,眼外肌增粗,眼睑肿胀 增粗的眼上静脉流空信号和扩大的海绵窦 可观察海绵窦血液的其他引流途径,如岩上窦、岩下窦、蝶顶窦或颅底导静脉的显影扩张

九、神经眼科病变 (一)视神经胶质瘤 (二)神经鞘瘤

(一)视神经胶质瘤 optic nerve glioma 多见于儿童,女性多于男性 以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或低级别星形细胞瘤多见,成人有恶变倾向 15%~50%伴发神经纤维瘤病Ⅰ型;神经纤维瘤病Ⅰ型中有5%~15%合并视神经胶质瘤 临床:视野盲点、视力减退、眼球突出、视乳头水肿或萎缩

影像学表现 CT MRI 视神经条形增粗,边界光整,密度均匀 视神经管扩大 轻度均匀强化 T1WI上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明显高信号 明显强化的肿块向颅内延伸

视神经胶质瘤 (图)

视神经胶质瘤(图)

视神经胶质瘤 (图)

视神经胶质瘤与视神经脑膜瘤的鉴别要点 胶质瘤 脑膜瘤 好发年龄 儿童 成人 “双轨” /“靶”征 无 有 侵犯部位 视神经、视交叉 邻近脑膜 蔓延途径 沿视觉通路蔓延 沿脑膜蔓延 钙化 邻近骨质改变 视神经管扩大 骨质增生

视神经脑膜瘤—轨道征(图)

(二)神经鞘瘤 neurilemoma 占眶内肿瘤的1%~6.4%,主要起源于感觉神经(眼神经及其分支) 临床表现:慢性进展性眼球突出 X线:眶腔密度增高,眶上裂扩大 CT: 球后肿块,可位于肌锥内、外间隙,以上直肌上方的肌锥外间隙居多 与颅内沟通时形成哑铃形,密度稍低,呈中度强化 MRI: 呈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强化不均匀

神经鞘瘤 (图)

十、皮样囊肿或表皮样囊肿 dermoid or epidermoid cyst 均属鳞状上皮构成的囊肿,前者含有皮肤附件和表皮组织,后者仅含有表皮 临床表现:眶缘者表现为缓慢进行性无痛性皮下肿物;眶内者表现为无痛性进行性眼球突出和移位等 CT: 眶内或眶缘肿块,呈均匀低密度或混杂密度,含有脂肪密度 眶骨的骨质局限性缺损,可伴有硬化边 增强后囊壁强化,囊内无强化 MRI: 含有脂肪信号的肿块

左眶表皮样囊肿(图)

十一、眼部异物 ocular foreign body 分类 按位置:①眼内异物;②球壁异物;③眶内异物 按种类:①金属类:磁性异物,如铁、铁合金;非磁性异物,如铜、铅、铝、不锈钢等;②非金属类:植物性,如木、竹;非植物性,如骨片、水泥、玻璃、石块等 按透X线程度:①不透光异物(阳性异物);②半透光异物③透光异物(阴性异物)

眼部异物病理 感染 破坏 物理性:撞击、摩擦 化学性:铁质沉着症(siderosis bulbi),铜质沉着症(chalcosis bulbi)

影像学表现 CT MRI 横轴加冠状扫描易于异物定位 对不透光和半透光异物敏感 对木屑、泥沙等阴性异物不能检出,但可显示周围异物肉芽反应 对非磁性异物及植物性异物敏感 多数异物缺乏氢离子,因此多表现为无信号区

右球内金属异物并眼球破裂(图)

左眼球后壁阳性异物(图)

十二、眼眶和视神经管骨折 分型 眼眶爆裂骨折:外力作用于眼部使眼眶内压力骤然增高致眶壁内部发生的骨折,而眶缘无骨折,常发生于眶内壁、下壁 眼眶直接骨折:外力直接作用于眶壁而发生的骨折,可见于眼眶各壁,发生于内下壁者须有前缘骨折 眼眶复合型骨折:上述骨折同时存在

影像学表现(CT) 同时行横断面及冠状面扫描 视神经管骨折应行高分辨力扫描 直接征象:眶壁凹陷、成角、中断、移位或粉碎 间接征象:邻近窦腔积液、黏膜肿胀,脂肪密度增高或疝入、眼肌增粗扭曲及嵌顿、眶内积气,眶内容物脱出如“泪滴征”

局限性眶内壁凹陷(图)

右侧眼眶内下壁爆裂骨折(图)

眼眶爆裂骨折(图)

眶下壁骨折(图)

鼻骨及眶内壁复合骨折(图)

左视神经管骨折(图)

眶骨膜外血肿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