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文學導讀 茱萸的孩子---余光中 第一組:蕭雅勻.王佳雯.李妍融
余光中.生平簡介 為中國當代作家、詩人、學者、翻譯家 一九五四年與覃子豪等創立藍星詩社 多次擔任青年文學獎、中文文學創作獎等徵文比賽評判 著有詩集、散文、評論集及譯著凡數十種 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
感情生活 范我存(表妹)先是余光中的知己女友,然後是纏綿的情人,文學的助手,詩的第一位讀者,當然也成為詩中的第一女主角。 一開始,兩邊家長都不讚成他們來往。余家顧慮范我存身體不好,范家看余光中有點書呆氣。但是兩個年輕人經過六年的交往很快就從知己發展成情侶。 年輕的余光中,在愛情燃燒到白熱的那段時期,也曾用一柄小刀,在自家院子裏的楓樹幹上,刻下“YLM”三個英文字首,Y代表余,L是愛,M是咪咪(范我存筆名)。
余光中創作歷程 格律詩時期(1949-1956) 大多數篇章均為二段或三段,每段四行,二、四句押韻。代表:《舟子的悲歌》、《藍色的羽毛》、《天國夜市》 。 現代化的醞釀時期(1957-1958) 開始衍出長短錯落的句式。代表:《鐘乳石》、〈西螺大橋〉 留美的現代化時期(1958-1959) 普遍吸收了西洋音樂,作品有抽象的趨勢。代表:《萬聖節》 虛無時期(1960-1961) 作品中時常透露末世一般的追悼,又始終無法自絕于傳統,而有“真空的感覺”。代表:《天狼星》、《武陵少年》前半 新古典主義時期(1961-1963) 無論在文白的相互浮雕上、單軌句法和雙軌句法的對比上、工整的分段和不規則的分行之間的變化上。代表:《武陵少年》後半、《蓮的聯想》。
余光中創作歷程 走回近代中國時期(1965-1969) 自我的剖析、形而上的主題、同一主題的兩面探索、性與戰爭的交相對映,均承載深刻。技巧及思考到達高峰。代表:《敲打樂》、《在冷戰的年代》。 民謠風格時期(1970-1974) 作品吸收搖滾樂的浪漫精神,以回歸故土的民族意識面對眼前的現實。代表:《白玉苦瓜》。 歷史文化的探索時期(1974-1981) 詩作的知性漸漸多於感性,也較不刻意鍛字煉句,而趨於任其自然。代表:《與永恆拔河》、《隔水觀音》。 印證生命的秋收時期(1981以後) 這段期間余光中既歌詠親情倫理、諷誦漢魂唐魄、參透生死玄想,也把地理的鄉愁乘以文化的滄桑,由早年浪漫懷古轉為寫實傷今,成了低回的吟詠。代表:《五行無阻》、《高樓對海》。
余光中詩集 《歌》,1952。 《五陵少年》,1967。 《天國的夜市》,1969。 《敲打樂》,1969。 《在冷戰的年代》,1969。 《白玉苦瓜》,1974。 《天狼星》,1976。 《與永恆拔河》,1979。 《余光中詩選(1949-1981)》,1981。 《隔水觀音》,1983。 《紫荊賦》,1986。 《夢與地理》,1990。 《安石榴》,1996。 《五行無阻》,1998。 《余光中詩選第二卷(1982-1998)》,1998。 《高樓對海》,2000。 《藕神》,2008
愛情詩歌代表作---等你 在雨中 詩作名曰“等你”,但全詩隻字未提“等你”的焦急和無奈,而是別出心裁地狀寫“等你”的幻覺和美感。 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 蟬聲沉落,蛙聲昇起 一池的紅蓮如紅焰,在雨中 你來不來都一樣,竟感覺 每朵蓮都像你--------------------------------------------> 尤其隔著黃昏,隔著這樣的細雨 永恆,剎那,剎那,永恆 等你,在時間之外 在時間之內,等你,在剎那,在永恆 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裡,此刻 如果你的清芬在我的鼻孔,我會說,小情人 諾,這隻手應該採蓮,在吳宮----------------------> 這隻手應該 搖一柄桂槳,在木蘭舟中---------------------------> 一顆星懸在科學館的飛簷 耳墜子一般地懸著 瑞士錶說都七點了。忽然你走來 步雨後的紅蓮,翩翩,你走來 像一首小令 從一則愛情的典故裡你走來 從姜白石的詞裡,有韻地,你走來 對余光中來說,蓮有三重意義:既是花,也是古典美人的象徵,又有宗教意義。他鐘情蓮的化身,他迷信美。在他的心底,蓮,不止一朵。蓮象徵美麗與聖潔,詩中的蓮既是具象的實物,又是美與理想的綜合。 隱匿著古代的傳統意象,雖有晚唐和南宋的旖旎、嫵媚和郁艷,卻仍保留了現代風格的明朗和奇譎。
如果遠方有戰爭 余光中在越戰時期所寫的反戰詩作 如果遠方有戰爭, 我該掩耳或是坐起來,慚愧地傾聽? 應該掩鼻,或該深呼吸難聞的焦味? 我的耳朵應該聽你喘息的愛情 或聽榴彈宣揚真理? 格言、勳章、補給 能不能餵飽無饜的死亡? 如果有戰爭煎熬一個民族, 在遠方有戰車狠狠地犁過春泥 有嬰孩在號啕, 向母親的屍體號啕一個盲啞的明天 如果一個尼姑在火葬自己 --->戰爭的慘狀 寡慾的脂肪炙響一個絕望 燒曲的四肢抱住涅盤 為了一種無效的手勢,
如果遠方有戰爭 如果我們在床上, 他們在戰場 在鐵絲網上播種著和平 我應該惶恐,或是該慶幸 慶幸是做愛,不是肉搏 -------->都是裸露著身體,但在不同地方 是你的裸體在臂中,不是敵人 如果遠方有戰爭,而我們在遠方 你是慈悲的天使,白羽無疵 -------->把情人比喻為護士 你俯身在病床,看我在床上 缺手、缺腳、缺眼、缺乏性別 在一所血腥的戰地醫院 如果遠方有戰爭啊這樣的戰爭 情人,如果我們在遠方 1967年寫-->走回近代中國時期-->性與戰爭的交相對映
賞析---如果遠方有戰爭 余光中在越戰時期所寫的反戰詩作 採用戰爭和愛情的對比方式寫作 情慾是生,戰爭是死,情慾與戰爭的對比強烈,而情慾的性愛又類於戰爭的肉博
參考資料出處 http://www.lib.cuhk.edu.hk/Exhibition/Yukwangchung/aboutyu.htm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book/2006-11/20/content_5351686.htm http://www.epochtimes.com/b5/1/9/26/c6261.htm http://www.nmtl.gov.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742&Itemid=145 http://hanyanwu.blogspot.tw/2005/12/blog-post.html http://www.wretch.cc/blog/historie/1375008 http://translate.google.com.tw/translate?hl=zh-TW&sl=zh-CN&u=http://baike.baidu.com/view/5363.htm&prev=/search%3Fq%3D%25E4%25BD%2599%25E5%2585%2589%25E4%25B8%25AD%2B%25E8%25A9%25A9%25E9%259B%2586%26biw%3D1920%26bih%3D955%26site%3Dwebhp
現代文學導讀 詩魔---洛夫 第一組:蕭雅勻.王佳雯.李妍融
洛夫生平簡介 1954年與張默、瘂弦共同創辦《新世紀》 超現實主義詩人,被譽為詩魔
洛夫寫作風格 早年的詩多半以戰爭、死亡等顏色灰暗的素材作為主題,詩的風格晦澀。 後期轉為描述日常生活的所思所感,表現手法漸漸由繁複趨於簡潔,由激動趨於靜觀。 善於從現象中發掘超現實的詩情,文字錘鍊精巧、表現手法多變,自有耐人回味之處。
洛夫詩集 《靈河》(1957) 《石室之死亡》(1965) 《眾荷喧嘩》(1976) 《因為風的緣故》(1988) 《月光房子》(1990) 《時間之傷》
參考資料出處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4%9B%E5%A4%AB http://www.rti.org.tw/ajax/recommend/Literator_content.aspx?id=93 https://www.google.com.tw/search?q=%E6%B4%9B%E5%A4%AB&bav=on.2,or.r_cp.&biw=1920&bih=955&dpr=1&bvm=pv.xjs.s.en_US.i8jRULGL-Ys.O&um=1&ie=UTF-8&hl=zhTW&tbm=isch&source=og&sa=N&tab=wi&authuser=0&ei=DhZMUs6vE4ivlQXMvYCoBA#facrc=_&imgdii=_&imgrc=19-J_OZ8fKXF-M%3A%3BJnv04eb4C7o-2M%3Bhttp%253A%252F%252Ffarm3.static.flickr.com%252F2663%252F4114126570_36eb7d8632_o.jpg%3Bhttp%253A%252F%252Fwww.wretch.cc%252Fblog%252Fshijye%252F32991560%3B250%3B374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