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無線射頻辨識系統) reference: “RFID實踐非接觸式智慧卡系統開發”,邱瑩青著,學貫出版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服务外包 探索与实践 王 琪 提 纲 思考与认识 北师大馆概况 探索与实践 优劣之比较 需要注意的问题.
Advertisements

RFID Information System RFID 的技術原理與應用 Present By Jack Wang (2009 Fall)
LinkIt ONE開發板的簡介.
第四章 射频识别技术 主要内容 射频识别技术概述 射频识别技术的历史与发展 射频识别技术系统构成 射频识别技术的原理与特点
RFID期末報告 -門禁系統 組別: 班級:資管三甲 組員: 郭雅婷 陳建佑 謝桂瑛.
内容: 1 RFID简介 2 国内RFID市场状况 3 RFID产业链 4 竞争对手及主推型号 4 5 RFID应用.
RFID材料與製程 系級 : 通訊工程系 三年甲班 學號 : B 學生 : 顏得洋.
建國科技大學 資管系 饒瑞佶 2010 RFID介紹 建國科技大學 資管系 饒瑞佶 2010.
微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林育慶 / Andy RFID 介紹及應用 微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林育慶 / Andy
RFID VS 悠遊卡(E卡通).
創新創意 第十組 張晨軒 蔡尚嶧 謝昀儒 夏士傑.
RFID/Barcode 並行模式之可行性研究- 以圖書管理系統為例
陳維魁 博士 儒林圖書公司 第九章 資料抽象化 陳維魁 博士 儒林圖書公司.
放大器-頻率響應實驗 科系:通訊工程學系 執導老師:王志湖 學號:B 姓名:何信賢.
RFID電磁相容與檢測期中報告– RFID技術提昇醫療作業管理品質
建國科技大學 資管系 饒瑞佶 RFID介紹 建國科技大學 資管系 饒瑞佶
RFID網路購物出貨系統應用 指導教授 : 王鼎超 組員: 陳柏穎 李威霆 參考來源:臺灣博碩士論文網
主題五 CPU Learning Lab.
RFID技術與標準協定.
記憶體的概況 張登凱.
什麼是RFID?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指導教授:顏名慶 學生:蕭惟尹 班級:通訊四甲 學號:B
RFID 簡介及運用 學號:N 姓名:吳鑑原 公司:力特光電 南科廠 資訊課 副工程師.
RFID on QT2410 第五組 光機電所 吳俊達 電機所 曾耘犀.
無線射頻辨識系統 緒論 RFID的範疇 RFID的特徵 RFID的建構與評估 RFID的發展課題 結論.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課程主題一 RFID的基本原理與發展.
100學年度第2學期 邏輯設計實習TA訓練 機 台 介 紹.
組長:李孟穎(14組) 組員:楊濟瑋(14組) 邱創駿(14組) 魏顯鑑(18組) 陳韋榮(18組)
第一篇 Unix/Linux 操作介面 第 1 章 Unix/Linux 系統概論 第 2 章 開始使用 Unix/Linux
Different Codec Technologies
Chapter1 RFID概論 1.1 RFID的基本理念 1.2 RFID的技術起源 1.3 RFID標籤與條碼 1.4 RFID當道而行
第三章 商業自動化 第二篇 企業對企業B2B篇.
可溯源系统标识件的设计 报告人:赵金燕 云南省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
RFID概論 991 饒瑞佶.
無線射頻識別系統(RFID) 基本原理及發展與應用
油罐车、液化气钢瓶 防盗管理系统.
ASP.NET基本設計與操作 建國科技大學 資管系 饒瑞佶 2007年.
智慧電子應用設計導論(1/3) others Chin-Shiuh Shieh (謝欽旭)
第十七章 RFID無線識別裝置 認識RFID RFID的類型 13.56MHz Mifare RFID-RC522模組介紹
第1章 單晶片微電腦概論.
電子商務 Electronic Commerce
指導老師: 楊金山 班級: 電商四乙 姓名: 劉丞哲 學號: 4A155097
指導老師: 楊金山 班級: 電商四乙 姓名: 劉丞哲 學號: 4A155097
FTP檔案上傳下載 實務與運用.
RFID技術與標準協定 大葉大學電機系 林漢年.
指導教授:林春宏教授 學 生:鄭程誥、林政威
第十六章 RFID:無線射頻辨識系統 第四篇 電子商務技術篇.
高频电子技术 欢迎大家.
第一章 自動識別概論 RFID概論 Chapter 1 自動識別概論. 第一章 自動識別概論 RFID概論 Chapter 1 自動識別概論.
網路安全技術 OSI七層 學生:A 郭瀝婷 指導教授:梁明章.
指導老師: 王思文 行銷二A 第二組 黃新強 黃秀菁 楊麗馨
Dr. Rational You IEK/ITRI 2002/07/02
Arduino課程 RFID 中部自造者基地-雲科大.
行動科技的應用 行動學習(Mobile Learning) 博物館導覽 視訊會議(Video conference) 健康監控、災害處理
無線射頻辨識系統 RFID.
指導老師:周建興 老師 開發團隊:吳旻翰、池宗諺 淡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2015/12/11
田口方法應用於語音辨識 報告者:李建德.
電子量角器 撰寫人:董瑩蟬.
智 慧 型 環 境 系 統 實 驗 室 生態工程 環境評估 決策分析 人工智慧 資訊系統 永續發展
運用無線射頻辨識系統(RFID) 降低土石流災害之研究
《无线通信》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班級:工管四甲 學號:9A 姓名:石承霖 指導老師:楊金山
資訊安全和資訊倫理宣導 永康區復興國小教務處.
一、簡介 電腦硬體設計:純硬體電路(hardware)及韌體電 路(firmware)兩種方式。
資料表示方法 資料儲存單位.
資料擷取與監控應用實務.
802.1網路連結技術 802.2LLC 鏈 結 層 實 體 層 媒介擷取層
RFID技術與標準協定.
Chapter 4 Multi-Threads (多執行緒).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RFID(無線射頻辨識系統) reference: “RFID實踐非接觸式智慧卡系統開發”,邱瑩青著,學貫出版 IT RFID

自動辨識系統 自動辨識系統: 自動辨識系統用以擷取物件的特徵或內建資料,並經由電腦系統的比對處理或資料管理,以達到自動辨識與管理的目的 IT RFID

自動辨識系統的技術領域 條碼 磁條辨識 光學文字辨識(OCR) 生物辨識(Biometric) 語音辨認 智慧卡 無線射頻辨識(RFID) 二種辨識型態: 行為特徵辨識 生物特徵辨識 IT RFID

何謂RFID 全名為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無線射頻辨識系統) RFID系統: 主電腦控制讀取機(Reader)發送無線電波給在物件上的電子標籤(Tag),當Tag感應到此一能量時,會傳回一系列的識別資料給Reader,最後在主電腦內進行物件之辨識與管理等工作。 IT RFID 松崗

RFID系統的發展史 發明於19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軍使用IFF敵我辨識系統,辨識進入英國領空的戰機是敵機或是友機而發明了這項技術,成為首次使用的RFID系統,並沿用至今的航空流量管制上 1977年至1989年期間,研究單位於一些動物身上植入RFID電子標籤(Tag),以進行追蹤 2001年,智慧卡晶片大廠Infineon發表全系列的RFID產品,同時期TI、Motorola等大廠也投入RFID的開發 2003年,RFID已被列入21世紀十大重要技術之一(CNET網站),美國國防部也已率先使用RFID相關產品於其軍事裝備上 2006年12月起,美國零售業龍頭Wal-Mart全部的供貨商都必須全面使用RFID做為產品供貨認證之用 在台灣,許多RFID的實驗也開始進行,如:工研院、宏碁集團,均成立研究中心 IT RFID 松崗

RFID運作及作法 運作: RFID無線射頻辨識是一種無線的物品辨識技術 利用Reader發送RF無線電波來讀取植入或貼在物件上的Tag,以進行無線資料辨識及擷取的工作 作法: 將微小的電子標籤貼附於物品上 RFID感應器藉由射頻技術辨識該電子標籤,將辨識資料回傳至系統端 達到追蹤、驗證等的一種非接觸式自動辨識技術 IT RFID

RFID的組成元件 RFID的3個主要的組成元件: 電子標籤(Tag) 中文譯電子標籤 天線(Antenna) 電子標籤上週圍一圈一圈的線路即為天線 感應器(Reader) 或稱讀取器、辨識器、讀碼機等 IT RFID

電子標籤(Tag) 電子標籤以本身是否具有電源區分: 主動式(Active Tag): 主動式電子標籤有電池,由於電力供應充足所以資料通訊距離較長 被動式(Passive Tag): 被動式電子標籤由天線線圈收集電磁波產生運作時所需的電力,優點是沒有電池、體積小、價格便宜、壽命長 電子標籤依晶片不同分類: 唯讀 只能讀取不能作任何寫入,最基本類型的電子標籤 只可寫入一次 可讀寫 內附CPU 內附感應裝置的電子標籤 內附電池 含有電池的電子標籤 IT RFID

電子標籤的型式 內裹︰最基本的形式 標籤︰製成標籤,黏貼於欲辨識的物品 PCB式:PCB型式可嵌入物流箱及塑膠棧板 Printed Circuit Board 印刷電路板 內裹︰最基本的形式 標籤︰製成標籤,黏貼於欲辨識的物品 PCB式:PCB型式可嵌入物流箱及塑膠棧板 卡片:即非接觸式的感應卡片 陶瓷式:陶瓷型式可耐酸鹼及高、低溫 腕帶式:通常是可防水的,例如遊樂場入場手環 玻璃用:使用在汽車擋風玻璃,例如車輛自動識別 金屬用:使用在汽車及金屬設備,例如貨櫃自動識別 IT RFID 圖:松崗

感應器(Reader) 感應器(Reader) : 又稱讀取器、讀寫器、辨識器、讀碼機 在整個RFID系統扮演物品與應用軟體間的溝通橋樑 讀取器本身的構造有以下幾個部份: 天線、頻率產生器、相位鎖定迴路(PLL)、微處理器、調變/解調變電路、記憶體、通訊介面 一般有RS-232及WiFi介面,將讀取器與後端伺服器或電腦相連結 IT RFID 圖2-4 各式手持式工業RFID讀取器 圖2-5 固定式RFID讀取器 全華

RFID系統原理 由感應器持續發射射頻訊號,當RFID電子標籤進入感應範圍時,就會產生感應電流以獲得運作所需的電力,並回應訊息給感應器 IT

RFID的應用 目前RFID的應用大致可分為三大類: 取代條碼的RFID 使用記憶體的RFID 例如目前國內外多家汽車廠商使用具晶片的鑰匙或卡片型鑰匙 IT RFID

RFID的特性和優點 體積小 多變的形狀 資料讀取正確性高,具有讀/寫操作 同時處理多個電子標籤 讀取速度快、辨識速度快,可縮短作業時間 重複使用 資料的記憶容量大 資料安全性高,RFID Tags端是以晶片製作的 主動式感應,資料通訊距離較長 被動式感應,不用電池,從磁場中取得電力 非接觸式傳輸,沒有視線的限制、可辨識的距離長 穿透性佳 可抵抗惡劣環境、耐環境性佳 壽命長 Tag的使用便利性高 可製成各種包裝類型,放於各種賣場產品上,物流的貨架上 IT RFID

RFID的缺點 RFID的缺點: 尚未訂定出標準化規格 成本過高:TAG成本高,每個TAG單價約20日圓 人類隱私問題 干擾源問題(包括金屬材質和操作頻率的干擾) RFID訊號沒有辦法穿透金屬,金屬物品擋在RFID晶片與讀寫器之間時,讀寫器將不會發現RFID晶片 天線的體積過大,成本過高: 一個2公厘的RFID晶片,卻要搭配一個約7.6公分乘4.5公分的天線才能夠達成良好的通訊 IT RFID

RFID的標準 RFID目前有以下幾種標準派系: EPCglobal: 條碼界的正宗自居 美國的Wal-Mart以及英國的Tesco大型零售企業都在開始以EPC的系統進行現場測試 Ubiquitous ID Center: 由日本東京大學的坂村健教授率領的TRON專案為中心,在日本對各種應用進行實驗 ISO/IEC: 主要是規範使用13.56Mhz至2.45GHz以及UHF頻帶的RFID標準 IT RFID 全華

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 EPC是目前與RFID技術最常被聯想的用詞 中文為電子產品碼,是一組數字 由EPCGlobal公司制定的標準 主要以開發商品編碼體系為主,也進行RFID技術規格制定與教育訓練 可當作產品的身分證號碼一樣,這個號碼被儲存在Tag中,藉由RFID的Reader來與後端應用系統來互動 EPC碼為EPC系統最重要的設計 為物件在資訊系統中的唯一代號,藉此物件相關資訊得以在散佈全球的EPC網路中存取,進而建立資訊交換標準 EPC碼被喻為新一代條碼,編碼結構延伸自現行的傳統條碼,在物件資訊描述上,更為豐富、詳細,並更具時效優勢 IT RFID 全華

EPC編碼的特色 EPC編碼的特色: 號碼容量大: 也兼顧未來發展進行擴充 獨一無二的編碼: 視物件的單一品項為不同的個體 可擴充性: IT RFID 全華

頻譜 頻譜中的頻率分為七段: 無線電:30 Hz ~ 3 GHz 微波: 3 GHz ~ 300 GHz 紅外線: 300 GHz ~ 428 THz 可見光: 428 THz ~ 750 THz 紫外線: 750 THz ~ 30 PHz χ射線: 30 PHz ~ 30 EHz γ射線: 30 EHz ~ 3000 EHz IT RFID

RFID的三種頻段 RFID感應器發送的頻率,稱為工作頻率 低頻頻段(LF) 高頻頻段(HF) 超高頻頻段(UHF) 頻率範圍 30K~300KHz 3M~30MHz 300M~3GHz 頻率類別 無線電 無線電與微波 成 本 低 中 高 尺寸大小 大 小 讀寫距離 短 長 讀寫速度 慢 快 耐惡劣環境性 佳 差 典型應用 防盜 智慧卡 運輸偵測 IT RFID

RFID的六種工作頻率 RFID常使用的工作頻率 低頻135 KHz、高頻13.56 MHz 超高頻433 MHz、860 MHz~930 MHz、2.45 GHz、5.8 GHz 135 KHz以下低頻頻段 傳輸距離短只有10 cm左右,例如動物晶片、門禁管制和防盜追蹤 13.56 MHz高頻頻段 傳輸距離在1 m以下,用在識別證、閘道口出入管理等 433 MHz和860 M ~ 960 MHz超高頻頻段 433 MHz傳輸距離最遠可達近5 m 860 M ~ 960 MHz傳輸距離最遠可達近10 m ,適合供應鏈使用 2.45 GHz和5.8 GHz極高頻頻段 2.45 GHz的最佳傳輸距離有100 m 5.8 GHZ更是2.45 GHz的數倍,適用於電子收費系統和及時定位系統 IT RFID

RFID的感應方式 感應耦合: 一般低頻的RFID大都採用這種方式,通常是被動式電子標籤 反向散射耦合: IT RFID

RFID系統的類型 RFID系統的類型: 近耦合系統(Close Coupling System): 感應距離很短(0.1~1公分) 操作時,Tag(或智慧卡)必須很靠近Reader(或插在讀卡機上) 遠耦合系統(Remote Coupling System): 感應距離可達1公尺 操作時,Tag可離Reader遠一點 長距離系統(Long Range System): 感應距離可達10公尺(或更遠) 操作時,Tag可離Reader更遠 IT RFID 松崗

RFID系統的操作頻率 越高的資料傳輸率,需有越高的操作頻率: RFID的操作頻率除了決定Reader可讀取(感應)到Tag的距離外,亦關係到資料的傳輸率;也就是越高的資料傳輸率,需有越高的操作頻率 較低的頻率意謂較低的讀取範圍,及較慢的資料傳輸率: 常用的操作頻率範圍是以低頻、高頻和微波為主;一個較低的頻率意謂一個較低的讀取範圍,以及較慢的資料傳輸率 極高頻(UHF)的頻帶是有管制的: RFID的操作頻率大多屬於非管制之低頻帶,傳輸能量較低,不受當地國家限制的,但有些極高頻(UHF)的頻帶是有管制的,如日本開放950~960MHz的頻率給RFID系統使用 IT RFID 松崗

感應卡 感應卡 除了非接觸式智慧卡外,常見的還有感應卡(proximity card) 使用的工作頻率是125 KHz ,無法寫入資料只能唯讀 感應卡不是智慧卡 注意: 只有記憶儲存功能是記憶卡,包含運算能力的才是智慧卡 IT RFID

智慧卡 智慧卡: 又稱晶片卡、IC卡 所謂IC(integrated circuit)即積體電路,廣義來說,只要含有積體電路的卡片,都泛稱IC卡、智慧卡 廣義的IC卡可依功能區分為 只有記憶儲存功能的記憶卡 兼具運算能力的智慧卡 狹義來說,智慧卡指其晶片具有邏輯運算能力的IC卡 非接觸式智慧卡: RFID是「RF無線技術」與「ID辨識」的組合 大部分RFID也都只有辨識功能而少有安全認證機制,僅適用於低安全且簡單的識別或標記 而非接觸式智慧卡是目前普及使用之兼具RF通訊及安全機制的RFID IT RFID

條碼與RFID之比較 表4-1 條碼與RFID之比較 識別方式 RFID 條碼 最大資料量 最大通信距離 5~6公尺 50公分 多(數萬bytes) 少(數十bytes) 最大通信距離 5~6公尺 50公分 不正當之複製行為 非常困難 容易 對環境變化的忍受度及耐污性 高 低 一次讀取多個標籤 困難 成本 表4-1 條碼與RFID之比較 IT RFID 全華

RFID與條碼相比的優點 圖4-1 RFID與條碼相比的優點 IT RFID 全華

條碼卡、磁卡及智慧卡的差異及特性比較 智慧卡具有記憶容量大、安全性高、具邏輯運算能力及使用壽命長等優點,優劣比較下,已經漸漸取代條碼和磁條 項 目 條碼卡 磁卡 智慧卡 通訊方式 接觸式讀卡 接觸式刷卡 接觸式或非接觸式 讀取時間 約1秒 約0.5~1秒 安 全 性 低,可變造複製 低,可複製 高,無法變造複製 資料更新 否,只能讀 可以讀寫 記憶容量 只有條碼 低 高 價 格 最低 使用壽命 中,退色既失效 短,磁條易磨損 長 適用範圍 無安全性的識別 低安全性的資料 高安全性的資料 IT RF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