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閱讀 第七週功課 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種因體內胰島素絕對或者相對不足所導致的一系列臨床綜合症。糖尿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多飲、多尿、多食和體重下降(「三多一少」),以及血糖高、尿液中含有葡萄糖(正常的尿液中不應含有葡萄糖)等。 世界衛生組織將糖尿病分為四種類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續發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雖然每種類型的糖尿病的病徵都是相似甚至相同的,但是導致疾病的原因和它們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卻不同。不同類型的糖尿病都會導致胰腺中的β細胞不能產生足量的胰島素以降低血糖的濃度,導致高血糖症的發生。1型糖尿病一般是由於自體免疫系統破壞產生胰島素的β細胞導致的;2型糖尿病是由於組織細胞的胰島素抵抗(通俗地說,就是細胞不再同胰島素結合,使得進入細胞內部參與生成熱量的葡萄糖減少,留在血液中的葡萄糖增多)、β細胞功能衰退或其他多種原因引起的;妊娠期糖尿病則與2型糖尿病相似,也是源於細胞的胰島素抵抗,不過其胰島素抵抗是由於妊娠期婦女分泌的激素(荷爾蒙)所導致的。
起源 糖尿病可以引起多種併發症。如果糖尿病沒有得到足夠的控制,可以引起一些急性併發症,如低血糖症(hypoglycemia)、酮症酸中毒(ketoacidosis, DKA)、非酮高滲性昏迷(nonketotic hyperosmolar coma)。嚴重的長期併發症包括:心血管疾病、慢性腎衰竭(又稱糖尿病腎病,是發展中國家成年人中血液透析的主要原因)、視網膜病變(又稱糖尿病眼病,可致盲,是發展中國家非老齡成年人致盲的主要疾病)、神經病變及微血管病變。其中,微血管病變可能導致勃起功能障礙(陽痿)以及傷口難以癒合。而足部難以癒合的傷口則可能導致壞疽(俗稱「糖尿病足」),進而導致患者截肢。如果糖尿病得到了足夠的控制,並且對血壓充分控制並結合良好的生活習慣(如不吸煙,保持健康的體重等),則可以在有效的降低罹患上述併發症的危險。 世界衛生組織2011年的的報告指出全世界有3.46億人患有糖尿病,2004年估計有340萬人死於高血糖引起的後果,超過80%的糖尿病死亡發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
飲食原則 避免肥胖,維持理想且合適的體重。 定時定量,每餐飲食按照計劃份量進食,不可任意增減。 少吃油煎、炸、油酥及豬皮、雞皮、鴨皮等含油脂高的食物。 烹調多採用清蒸、水煮、涼拌、涮、烤、燒、燉、鹵等方式。不可太鹹,食鹽攝入量6克以下為宜 飲食不可太鹹,少吃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例如腰花、肝、腎等動物內臟類食物。 烹調宜用植物性油脂。 配合長期性且適當的運動、藥物、飲食的控制。 經常選用含纖維質高的食物,如未加工的蔬果等。 含澱粉質高的食物及中西式點心均應按計劃的份量食用,不可隨意吃,以免過量吸取。 少吃精製糖類的食物,如煉乳、蜜餞。 如有必要時,可選用少許代糖以代替糖調味。 盡量減少赴宴,必要時,注意選擇食物的種類及分量。 糖尿病[3]患者由於特殊的體征表現及病理情況,其在飲食上要有特別注意,米飯水果要適當食用,尤其甜食要格外注意。宜吃五穀粗糧;豆類製品食物;香菇、南瓜、苦瓜等。不宜糖類、動物脂肪及高膽固醇食物;忌嗜酒。 忌辛辣;戒煙限酒。 進餐時,要專心吃;咀嚼要細嚼慢咽,不可狼吞虎咽;不要用菜汁泡飯吃;不要吃剩飯;飯後立即刷牙漱口。
資料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3%96%E5%B0%BF%E7%9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