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 ——11级广告本1班 杨琳
张爱玲 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1995年9月8日),中国现代作家,本名张瑛,原籍河北丰润 ,是清末洋务派名臣李鸿章的曾外孙女。代表作品:《半生缘》《赤地之恋》《小团圆》《倾城之恋》
1920年-1930年 1920年9月30日出生上海麦根路(今康定东路),取名张煐。 1921年12月21日,弟弟张子静出生。 1920年9月30日出生上海麦根路(今康定东路),取名张煐。 1921年12月21日,弟弟张子静出生。 1922年,迁居天津。父亲在津浦铁路局任英文秘书。 1924年,开始私塾教育,在读诗背经的同时,就开始小说创作。如果说第一篇小说写一个家庭悲剧,可以看出家庭环境对她的影响;那么第二篇小说写一个女郎失恋自杀的故事,则充分显示了她的文学创造力。 1925年,母亲黄逸梵出洋留学。 1927年,7岁的张爱玲随家回到上海,不久,母亲回国,她又跟着母亲学画画、钢琴和英文。张爱玲对色彩、音符和文字都极为敏感,她曾在《天才梦》中说:“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 1928年,读《红楼梦》《三国演义》。 1930年,十岁时,母亲坚持送张爱玲进学校读书,为此同父亲大吵一场。母女俩偷着跑到黄氏小学,张煐正式取名张爱玲。 1920年-1930年
1931年-1940年 1932年在校刊《凤藻》刊载短篇小说处女作《不幸的她》。这是她在《凤藻》上发表的第一篇,也是唯一的一篇小说。 1931年秋就读上海圣玛利亚女校。 1932年在校刊《凤藻》刊载短篇小说处女作《不幸的她》。这是她在《凤藻》上发表的第一篇,也是唯一的一篇小说。 1933在《凤藻》刊载第一篇散文《迟暮》。 1937年《国兴》刊载小说《牛》《霸王别姬》及《读书报告叁则》《若馨评》,《凤藻》刊载《论卡通画之前途》。夏天,毕业于圣玛利亚女校;母亲第二次出国归来,张爱玲因躲避日寇炮火到母亲家住,遭父亲毒打。 1938年,旧历年的前一天,逃出父亲家,从此与父亲家告别。同年,在困境中终于长成大姑娘的张爱玲再一次接受了命运的考验:她虽然考取了英国的伦敦大学,却因为战事激烈无法前往。 1939年考进香港大学专攻文学。 1940年4月16日,《西风》月刊三周年征文张爱玲的《天才梦》获第十三名。 1931年-1940年
1942 年 香港沦陷,未毕业即回上海,给英文《泰晤士报》写剧评、影评:《婆媳之间》《鸦片战争》《秋歌》《乌云月》《万紫千红》《燕迎春》《借银灯》。也替英文杂志《二十世纪》写《中国的生活与服装(Chinese life and Fashions)》。 1943年 中篇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 《茉莉香片》《到底是上海人》《倾城之恋》《金锁记》 《心经》《琉璃瓦》 《散戏》《封锁》《公寓生活记趣》 《洋人看京戏及其他》《更衣记》 结识周瘦鹃、柯灵、苏青、胡兰成等。 1944年 长篇小说《连环套》 《必也正名乎》《红玫瑰与白玫瑰》《殷宝滟送花楼会》《论写作》《有女同车》《走!走到楼上去!》《说胡萝卜》《诗与胡说》《写什么》《忘不了的画》《等》《年青的时候》《花凋》《爱》 第一本短篇小说集《传奇》由上海杂志社出版发行 《童言无忌》《造人》《打人》《私语》《中国人的宗教》《谈跳舞》《道路以目》《烬馀录》《谈女人》 《散戏》《炎樱语录》 《谈音乐》《自己的文章》《桂花蒸 阿小悲秋》 1941年-1944年
1942 年 香港沦陷,未毕业即回上海,给英文《泰晤士报》写剧评、影评:《婆媳之间》《鸦片战争》《秋歌》《乌云月》《万紫千红》《燕迎春》《借银灯》。也替英文杂志《二十世纪》写《中国的生活与服装(Chinese life and Fashions)》。 1943年 中篇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 《茉莉香片》《到底是上海人》《倾城之恋》《金锁记》 《心经》《琉璃瓦》 《散戏》《封锁》《公寓生活记趣》 《洋人看京戏及其他》《更衣记》 结识周瘦鹃、柯灵、苏青、胡兰成等。 1944年 长篇小说《连环套》 《必也正名乎》《红玫瑰与白玫瑰》《殷宝滟送花楼会》《论写作》《有女同车》《走!走到楼上去!》《说胡萝卜》《诗与胡说》《写什么》《忘不了的画》《等》《年青的时候》《花凋》《爱》 第一本短篇小说集《传奇》由上海杂志社出版发行 《童言无忌》《造人》《打人》《私语》《中国人的宗教》《谈跳舞》《道路以目》《烬馀录》《谈女人》 《散戏》《炎樱语录》 《谈音乐》《自己的文章》《桂花蒸 阿小悲秋》 1941年-1944年
1944年,24岁的 张爱玲结识38岁的作家胡兰成并于同年与之结婚,炎樱作为证婚人。 张爱玲与胡兰成 胡兰成作品《今生今世》
张爱玲与胡兰成,一个是当时上海最负盛名的女作家,一个是汪伪政府的要员。在乱世之中,他们的相识、相知、相恋,及至最后的分手,都堪称是一场“传奇”。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胡兰成是懂张爱玲的,懂他贵族家庭背景下的高贵优雅,也懂她因为童年的不幸而生成的及时行乐的思想。仅仅这一个“懂得”,也许就是张爱玲爱上胡兰成的最大原因。 两人婚姻期间是张爱玲创作生涯中的黄金时期。胡兰成对她的写作是有帮助的,两人会一起讨论一些文学话题,而张爱玲的散文《爱》写的就是胡兰成的庶母的故事。也许,他是能给她的创作提供灵感的吧。但,这样的时间,并不长。 由于胡兰成的屡次背叛,1947年6月,张爱玲向胡兰成写了诀别信,将这段短暂的爱情亲手画上了句号。 传奇之恋
1945-1950年 1945年: 《杂志》月刊连载《创世纪》《姑姑语录》《留情》《苏青张爱玲对谈记》《吉利》《浪子与善女人》 《小天地》月刊刊载《气短情长及其他》 《天地》月刊刊载《卷首玉照及其他》《双声》《我看苏青》 《倾城之恋》在上海公演 1947年: 《大家》月刊刊载《华丽缘》《多少恨》 《传奇》(增订本)由上海山河图书公司出版。 与电影导演桑弧合作从事影剧活动,写出三部电影剧本《太太万岁》《不了情》《哀乐中年》(与桑弧合编) 1948年: 以梁京为笔名在上海《亦报》连载《十八春》(后改名“半生缘”) 1949年: 上海解放后,以梁京笔名在上海《亦报》上发表小说 1950年:七月参加上海第一届文学艺术界代表大会 1945-1950年
1951年-1960年 1951年 11月《十八春》由上海《亦报》社出版单行本。 11月4日至次年1月24日,《小艾》(中篇小说)在《亦报》第三版发表。 1952年 赴香港,向香港大学申请复学获准,在美国驻香港新闻处工作。 写电影剧本《小儿女》《南北喜相逢》。 翻译《老人与海》《爱默森选集》《美国七大小说》(部分)。 1954年 《秧歌》《赤地之恋》在《今日世界》连载。 “张爱玲短篇小说集(《传奇》)” (又《无头骑士》)出版。 1955年 秋天乘“克利夫兰总统号”离港赴美。 与炎樱同去拜访胡适。 1956年 得Edward Mac Dowell Colony的写作奖金。 8月,36岁的张爱玲与65岁的赖雅结婚。 1957年 母亲在英国病逝。 1958年 写《情场如战场》、《桃花运》、《人才两得》等剧本。 1960年 成为美国公民。 1951年-1960年
1961年 张爱玲为了搜集写作材料,自美飞台转港。这是张爱玲唯一的台湾行,后来写入英文散文题目是《重回前方》。十一月到港后为电懋电影公司赶写了两个剧本,其中之一是一九六一年极为卖座的《南北和》续集《南北一家亲》。在台湾旅行期间,丈夫赖雅在美中风瘫痪,此后对张爱玲的生活和精神都是相当沉重的负担。 1962年 回美国华盛顿与丈夫重聚。 1966年 香港《星岛晚报》连载长篇小说《怨女》(根据《金锁记》改编)。 《怨女》由皇冠出版社出版。 1967年 赖雅以七十六岁高龄去世。 获邀任美国纽约雷德克里芙学校驻校作家。 着手英译清代长篇小说《海上花列传》。 1968年 《秧歌》《张爱玲短篇小说集》《流言》由皇冠出版社出版。 《皇冠》杂志、香港《星岛晚报》连载《半生缘》。 1969年 《半生缘》由皇冠出版社出版。 《皇冠》杂志发表《红楼梦末完》。 转入学术研究,任职加州柏克莱大学“中国研究中心”。 1961年——1970年
1971年——1980年 1972年 自“中国研究中心”离职。 1973年 定居洛杉矶。 《幼狮文艺》刊载《初评红楼梦》。 1972年 自“中国研究中心”离职。 1973年 定居洛杉矶。 《幼狮文艺》刊载《初评红楼梦》。 1974年 《中国时报》人间副刊刊载《谈看书》及 《<谈看书>后记》。 1975年 完成英译《海上花列传》。 《皇冠》杂志刊载《二详红楼梦》。 1976年 《张看》由皇冠出版社出版。 《联合报》刊载《三详红楼梦》、 《<张看>自序》。 1977年 《红楼梦魇》由皇冠出版社出版。 1979年 《中国时报》社刊载《色,戒》。 1971年——1980年
1981年-1990年 1981年 出版《海上花列传》 1983年 出版《惘然记》 《幼狮文艺》刊载《初评红楼梦》。 1981年 出版《海上花列传》 1983年 出版《惘然记》 《幼狮文艺》刊载《初评红楼梦》。 1984年 写电影剧本《小儿女》《南北喜相逢》 1987年 出版《余韵》 1988年 出版《续集》《表姨细姨及其他》 《谈吃与画饼充饥》 1990年《联合报》副刊2月9日刊载《草炉饼》。 1981年-1990年
1991年-1994年 1991年《张爱玲全集》典藏版出版 1992年 《爱默森选集》出版 《张爱玲文集》(四卷本)出版 《张爱玲评传》出版 《张爱玲文集》(四卷本)出版 《张爱玲评传》出版 1993年 完成《对照记》 《联合文学》刊载电影剧本《一曲难忘》 1994年 《对照记》出版 1991年-1994年
陨落 1995年9月8日,张爱玲因动脉硬化心血管病逝世于洛杉矶公寓,享年七十五岁当时身边没有一个人,恰逢中国的团圆节日---“中秋节”。 9月19日林式同遵照张爱玲遗愿,将遗体在洛杉矶惠捷尔市玫瑰岗墓园火化。 9月30日张爱玲的生忌,林式同与数位文友将她的骨灰撒在太平洋。 陨落
奇 女 子 说张爱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当不为过。文字在她的笔下,才真正的有了生命,直钻进你的心里去 。 说张爱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当不为过。文字在她的笔下,才真正的有了生命,直钻进你的心里去 。 张爱玲的性格中聚集了一大堆矛盾: 她是一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义者,又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悲剧感的人; 她是名门之后,贵府小姐,却骄傲的宣称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 她悲天怜人,时时洞见芸芸众生“可笑”背后的“可怜”,但实际生活中却显得冷漠寡情; 她通达人情世故,但她自己无论待人穿衣均是我行我素,独标孤高。她在文章里同读者拉家常,但却始终保持着距离,不让外人窥测她的内心; 她在四十年代的上海大红大紫,一时无两,然而几十年后,她在美国又深居简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以至有人说:“只有张爱玲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
一、因为平淡,我们的爱情有时会游离原本温馨的港湾;因为好奇,我们的行程会在某个十字路口不 经意的拐弯,就在你意欲转身的刹那,你会听见身后有爱情在低声地哭泣。 张爱玲经典语录
二、失望,有时候也是一种幸福,因为有所期待所以才会失望。因为有爱,才会有期待,所以纵使失望,也是一种幸福,虽然这种幸福有点痛。
三、如果我是你的一颗泪珠,我会落到你的唇间,长驻你的心里;如果你是我的一颗泪珠,我一辈子也不会哭,因为我怕失去你……
四、有人追求幸福,所以努力;有人拥有幸福,所以放弃……
五、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迟一步,遇上了也只能轻轻地说一句:“哦,你也在这里吗?”
六、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
七、踮起脚尖 我们就能离幸福更近一点吗?
八、有些人会一直刻在记忆里的,即使忘记了他的声音,忘记了他的笑容,忘记了他的脸,但是每当想起他时的那种感受,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
九、这是我曾写给一个我必须忘记却又无法忘记的恋人的话,全是真实的感受: 有一种失落,不能说,只能靠感受 有一种悲凉,不能说,只能靠敛藏 有一种喜欢,只能靠欺骗来隐瞒 有一种心痛,叫做爱不能语 我感激你给了我一份美丽的回忆 感激你留给我一个美丽的梦 我感激你让我伤心流泪 让我获取一份成熟 我无法改变你人生的丝毫 甚至无法用绚丽的色彩点缀你的生活 我只能躲在我生命的角落里 倾听你的心跳, 享受你赐给的哀伤 我只能用言语向你表述 但你的心似乎永远无法听懂 无心的聆听 是一种悲哀 再见 亲爱的 原谅我的堕落
十、感情有时候只是一个人的事情。和任何人无关。 爱,或者不爱,只能自行了断。
十一、用一转身离开, 用一辈子去忘记……
有的人走了就再也没回来过,所以,等待和犹豫才是这个世界上最无情的杀手!
名家评张爱玲 创作者最大的希望,是像张爱玲一样创造出可以留传下来的不朽作品。 ——侯孝贤 创作者最大的希望,是像张爱玲一样创造出可以留传下来的不朽作品。 ——侯孝贤 爱玲是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也是五四以来最优秀的作家。别的作家……在文字上,在意象的运用上,在人生观察和透彻深刻方面,实在都不能同张爱玲相比。 ——著名学者、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夏志清 再比如新发现的张爱玲的佚作《郁金香》,不过是常情故事,然而,那男主角多年之后,成家立业,再回到往昔寄居的亲戚家公寓,乘在电梯里,听见拥挤着的一簇女佣奶妈中,有人在叫当年心上人的名字,不等找见旧面容,那一簇人已经一拥而出,不见了。这最是“张腔张调”的,不在技巧,亦不在风格,而是直指人世观念,苍茫的空间和时间里,有情人均是一瞬间地擦肩而过。 ——王安忆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