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艺术欣赏 -------八年级拓展课程 2004年11月
教学计划 第一讲 电影的诞生与早期探索 1、卢米埃尔、梅里爱、格里菲斯 2、中国:《定军山》、《火烧红莲寺》、郑正 秋、张石川 第一讲 电影的诞生与早期探索 1、卢米埃尔、梅里爱、格里菲斯 2、中国:《定军山》、《火烧红莲寺》、郑正 秋、张石川 第二讲 电影艺术的本质特征:蒙太奇 1、爱森斯坦与苏联蒙太奇学派 2、原始蒙太奇探索 3、蒙太奇的分类与功能
第三讲 长镜头 1、巴赞与长镜头理论(奥逊·威尔斯) 2、长镜头理论与镜头运动和调度 第四讲 世界电影百年(一) 1、好莱坞及其类型片 2、意大利新写实主义 3、法国新浪潮 第五讲 世界电影百年(二) 4、70年代后高科技 5、其他民族电影(亚洲与南美) 6、世界电影大师
第六讲 中国电影百年(一) 1、30-40年代电影 2、50-70年代电影 第七讲 中国电影百年(二) 3、第五代电影 4、第六代电影 第八讲 电视艺术百年 1、电视技术的诞生与发展 2、作为艺术的电视(电视剧) 3、中国电视艺术的发展
第九讲 影视艺术理论概览 第十讲 纪录片(机动)
第一讲 电影的诞生与早期探索 一 电影技术的发明 视觉留存原理 第一讲 电影的诞生与早期探索 一 电影技术的发明 视觉留存原理 (走马灯、动画,1833放映与摄制原理,1853年奥地利人用投影技术,银幕放映动画) 照相技术的发明 (感光底片,1823第一张照片“餐桌”,曝光14小时,1851年提高到一两秒。底片为湿珂珞锭) 快速摄影技术的发明(1851年第一次活动照片的拍摄靠分解动作,1872-1878年英国人慕布里奇用多部摄影机拍摄马的运动,1882年固定底片连续摄影机发明,底片为涂胶质溴素底片,随后柯达胶卷问世,活动底片连续摄影机发明,1888年10月法国人马莱献法国科学院照片,标志现代摄影机和摄影术发明) 放映系统(1888年以后,凿孔胶卷出现,稳定的放映得以实现,马莱、格林、雷诺、爱迪生等人都使用了这一技术)
二 电影艺术的诞生 1、前期探索: 技术:1890年前后雷诺发明了“光学影戏机”放映动画, 1894年爱迪生研究有声电影失败公布了他的“电影视镜”(即西洋景,放大镜+暗箱+50英尺胶片) 内容:雷诺使用走马盘传统题材,马、狗、走钢丝、跳舞、丑角《更衣室旁》15分钟,巧妙的剧情、典型的人物、美丽的布景、生动的故事等,人物真实生动。爱迪生(其摄影师为狄克逊和库恩)的电影视镜有50多部影片都套用活动视盘主题,只是把24张画片换成了500多张照片。狄克逊开始使用大特写、群众演员、舞台纪录片,囚车摄影场。库恩《接吻》第一部使用大特写获得成功的影片,电影偷窥本质的体现。手工染色第一部彩色影片。
2、卢米埃尔兄弟 1895年12月28日,巴黎嘉布遣路“大咖啡馆”卢米埃尔用“活动电影机”的公映活动获得极大成功,标志着世界电影艺术的诞生。 路易·卢米埃尔原为摄影师,擅长快速摄影,其作品以构图和主题取胜。主题集中在工厂和家庭,使观众看到自己或自己向往的生活。 第一部影片《工厂大门》:工人出门、老板进场 成功的摄影《火车到站》:主观镜头、大景深、移动 《水浇园丁》最早获得成功的叙事电影 《婴儿的午餐》,中近景拍摄
追逐片先声 《膝行人》喜剧片《机器肉店》 第一个新闻片 《代表们登陆》1895年6月,幕后配音 最早的蒙太奇《水龙出动》《水龙救火》《扑灭火灾》《拯救遭难者》1895年拍摄,后四本合一 最早的历史片,1897年扮演死去名人马拉等 最早的战争场面,《护卫国旗》《最后的子弹》 特技摄影《拆墙》《迪安娜在米兰的沐浴》 移动摄影普罗米奥,受船上看河岸似乎河岸走 总结:卢米埃尔的电影以朴素的现实主义、重现生活,(一度拒绝使用舞台、场面调度和演员)为电影赢得了观众,开创了电影艺术的许多第一。但是由于它的电影仍然停留于技术层面,艺术上不过体现于主题选择、照明、构图,影片过于简短,过于平铺直叙,18个月后,人们就对此失去了兴趣。(商业头脑)
3、乔治·梅里爱 要想把电影从杂耍中拯救出来,就必须借用戏剧的艺术来叙述故事,梅里爱的贡献就在于把电影引向了戏剧道路。 梅里爱:巴黎的魔术师、罗培·乌坦剧院、卢的第一批观众,1896年的80部早期电影毫无独创 1897,梅里爱发现了特技摄影,并在蒙特洛伊庄园建造摄影场后,其创造性得以发挥 特技:巴黎歌剧院广场马车变灵车,1896年10月《贵妇失踪》,后《浮士德与玛格丽特》贵妇变魔鬼花瓶。1897获得《魔术》一书学习照相特技,发明了迭印、合成照相、二次或多次曝光等技巧,他还是第一个透过玻璃鱼缸摄影者(1898年《哈瓦那湾战舰梅茵号的爆炸》),多次曝光曾高达7次,但特技成了他的目标而不是手段
摄影场:在这里梅里爱开始全面搬用戏剧手段,如剧本、演员、服装、化妆、布景、机关装置、景或幕的划分,1900年后,从未走出摄影场,成立了“明星影片公司” 但影片就像舞台纪录片,摄影机固定在摄影场最后面的一个点上,视角不变一动不动纪录舞台,演员表演也强调舞台化,梅里爱顽固坚持其戏剧舞台美学,十几年无任何进步。《蓝胡子》(大钥匙) (1897年,爱迪生大打专利权官司,加之电影一味模仿卢米埃尔,电影业陷入低潮) 内容: 排演的新闻片(纪实影片)1898《哈舰爆炸》、1899《德莱孚斯案件》 神话片《灰姑娘》《小红帽》《鲁宾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
1902年《月球旅行记》使梅里爱达到艺术和事业的顶峰,15分钟,280米,耗资100金路易(夸张),它的成功标志着舞台导演对卢米埃尔户外摄影的胜利。(销售过程中的曲折,在美国被大量盗版,不得不在纽约设立分公司) 后仿拍了《仙女国》《太空旅行记》等,儿童片《仙女卡拉波斯》中出现巫师、凶宅、深夜幽灵、诗人、贵妇等形象 1906年后与百代竞争,拍了大量庸俗的喜剧片无法卖出,最终抵押借债,纽约公司意外,被迫流浪街头卖玩具,1928年重新被记者发现,1938年在养老院里去世。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纪实和虚构、平淡和戏剧化、户外和摄影棚,卢米埃尔和梅里爱为世界电影开创了两条对立的道路。
三 中国电影的诞生和早期探索 1、诞生及发展历程 放映: 三 中国电影的诞生和早期探索 1、诞生及发展历程 放映: 1896年8月11,上海一私家花园徐园“又一村”第一次播放了西洋影戏《马房失火》等10余部影片 1897年7月美国放映商雍松来沪天华茶园等放映,此后1902、1903不断有中外人士在北京上海放映 1904英国公使献给慈禧70寿辰一架放映机和影片,不幸发生机器爆炸。1906后放映频繁 1908意大利人雷玛斯在虹口建250座大戏院为上海第一家影院
拍摄: 1900,外国人来拍义和团运动纪录片,1901美国比沃格拉夫电影公司和法国百代来华拍片,1907意大利人放映之余拍《上海第一辆电车行驶》《西太后光绪帝大出丧》等 1905年春夏,北京丰泰照相馆任景丰购器材,由照相技师刘仲伦摄像,拍摄了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3本,后又拍多部戏曲短片 1912年美国人开办亚细亚影戏公司,聘美化洋行广告部买办张石川为顾问,张约郑正秋组织新民公司,承包了亚细亚的编剧、导演、找演员摄制等全部工作,1913年出品中国第一部故事短片《难夫难妻》(郑编剧,联合导演),后为该公司拍20多部滑稽短片 1916年,张石川自办幻仙影片公司,1917年,商务印书馆试办电影业务,曾代拍长故事片《阎瑞生》《红粉骷髅》( 1921 ),随后自拍《莲花落》等长片
1923年前,中国电影人共摄制约50部故事片,8部长片正剧,其余为一二十分钟短片 目前保存最早的一部为1922年郑正秋等拍摄的《劳工之爱情》 1922年2月张石川、郑正秋、周剑云等人成立“明星影片公司”(成为旧中国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出品最多的电影公司),1923年完成郑编剧、张导演的长故事片《孤儿救母记》,获得巨大成功 至1926年,全国成立175家电影公司,上海就有140多家,后形成明星、天一(邵氏兄弟)、联华三足鼎立格局 1928年,明星公司根据平江不肖生的小说《江湖奇侠传》摄制《火烧红莲寺》获得巨大轰动,连拍18集,于是武侠神怪片取代古装爱情片成为主流,1928-1931年间,上海50家公司拍摄了近400部电影,武侠神怪达250部,直至32年松沪抗战方降温
2、郑正秋(1889-1935)张石川(1890-1953) 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1913 第一部长故事片《黑籍冤魂》1916 第一部武侠片《火烧红莲寺》1928 早期最有影响的《孤儿救母记》1923 其他影人有欧阳予倩、史东山、万籁天、程步高、卜万苍、洪深等、邵醉翁、侯曜等100人 3、旧派和新派 旧派脱胎文明戏和鸳鸯蝴蝶派小说,以家庭伦理剧和神怪武侠剧为主,增强了电影讲故事的能力,也培养了观众群 新派(洪深、欧阳予倩、田汉、侯曜、孙瑜、史东山)人生剧、唯美剧等 3、中国电影的影戏传统:强调戏剧性、尖锐冲突、道德对立、人物类型、重视教化 本讲放映资料:卢米埃尔、梅里爱资料片,国产影片《西洋镜》
第二讲 蒙太奇 一、什么是蒙太奇 法语(montage),原义为建筑学上的构成、装配,借用到电影艺术中为组接、构成之意。 第二讲 蒙太奇 一、什么是蒙太奇 法语(montage),原义为建筑学上的构成、装配,借用到电影艺术中为组接、构成之意。 定义:在电影创作中,根据需要先将全片内容分解为不同的段落、场面、镜头,分别进行处理和拍摄,然后再根据原定的创作构思,将这些镜头、场面、段落,合乎逻辑低、富于节奏地重新组合,使之通过形象间相辅相成和相反相成的关系,相互作用,产生连贯、对比、呼应、联想、悬念等效果,构成一个连绵不断的有机的艺术整体。这种构成一部完整影片的独特的表现方法就是蒙太奇。 蒙太奇有三层含义:1、作为电影反映现实的艺术方法,一种独特的形象思维的方法,即蒙太奇思维。2、作为电影的基本结构手段、叙述方式,包括分镜头和镜头、场面、段落的安排与组合的全部艺术技巧。3、作为电影剪辑的具体技巧和方法。
蒙太奇产生的依据:1、人类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它是人类视听感受的规律和分析、综合、联想、回忆、想象等思维活动在电影中的反映。2、基本的美学原则。艺术反映现实要对现实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提炼、概括、集中、加工和改造,使之典型化和富于美感,其中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态度和创作意图。3、电影本身制作材料、技术手段所带来的艺术表现的可能性和局限性。 二、蒙太奇手法的探索 威廉逊《在华教会被袭记》1900,卢公司,5分钟、4个场景,追逐与救援蒙太奇式交替 斯密士,英国《祖母的放大镜》1900,交错使用特写镜头和远景,分镜头,最初的真正的蒙太奇 鲍特,美国《火车大劫案》1903,第一个分镜头剧本,14个场景,切换造成省略,西部片的开端,模仿英国莫特肖《邮车被劫记》,追逐片最初的成功作品
格里菲斯(1875-1948) :美国电影之父,1907进入爱迪生公司,1908年6月导演第一部《陶丽历险记》,至1913年共摄457部10分钟短片。 1915年2月8日美国上映《一个国家的诞生》(原著托马斯·狄克逊《同族人》),9周10万,1500个镜头12本3个小时,连续上映15年1亿人次2000万纯利,好莱坞称霸世界的开端,思想反动和技巧革命的矛盾统一,种族歧视、3K党、卡梅隆一家。平行叙述、交叉蒙太奇,最后一分钟营救。 1916《党同伐异》,22个月6万人200万美元14本3个多小时,遭遇惨败,欧洲禁映,后为苏联艺术家激赏。模糊的主题“排斥异己与相互仁爱的斗争”,4个故事“母与法”、“巴比伦的陷落”、“基督的受难”、“圣巴泰勒米节的屠杀”,交替蒙太奇,起初平静分流,最后激流融合。宏大的场景、复杂的故事、模糊的主题、高超的技巧。
格里菲斯的贡献: 1、在同一场景中变化摄影机和目标的距离(移动摄影机),从而变化场景架构大小,使之适应画面运动的需要。 2、以不同的镜头交互呈现同一个场景。 3、在同一个场景中变化摄影的角度、远近以及焦点。 4、蒙太奇的运用,把镜头依序加以组合。 摄影和剪辑、把电影的单位缩小到镜头、一系列经典组合的运用 三、蒙太奇理论的提出 1、维尔托夫“电影眼睛”:比人眼更完善,蒙太奇表现为“选择重要瞬间、根据联想组接、有节奏组织素材加强情绪感染力,画面与字幕结合阐释政治意义” 2、库里肖夫效应:莫兹尤辛的脸、汤、孩子、棺材。认为电影是外部动作的艺术,靠造型和蒙太奇再现,内容产生于镜头的组合和剪辑。
爱森斯坦(1898-1948):1923年提出“杂耍蒙太奇”(选择具有强烈感染力的手段加以适当组合,影响观众情绪,使观众接受作者思想结论),1925年《战舰波将金号》(共有1300多个镜头,多小于7.5英尺,最长21英尺,敖德萨阶梯共139个镜头132.5米5分30秒)及隐喻蒙太奇(通过镜头或场面的对列或交替表现进行类比,传达某种寓意或情绪色彩),后提出“垂直蒙太奇”(音画对位,多声部横向运动同时要照顾纵向关联) 普多罗夫《母亲》思想觉悟主题,两三个主题交错发展,重视演员(爱森斯坦重视群众),结尾的隐喻
三、蒙太奇分类及应用 叙事蒙太奇:以交待情节、展示事件为主旨,它按照情节发展的时间流程、逻辑顺序、因果关系来分切镜头、场面和段落,引导观众理解剧情,要求脉络清楚、逻辑连贯、明白易懂,叙事蒙太奇一般包括连续蒙太奇、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复现蒙太奇。 表现蒙太奇:以加强艺术表现力和情绪感染力为主旨的蒙太奇类型。它以镜头的对列为基础,通过相连或相叠镜头在形式或内容上相互对照、冲击,从而产生一种单独镜头本身不具有的或更为丰满的涵义。包括心理蒙太奇、隐喻蒙太奇、对比蒙太奇等。 平行蒙太奇:两条或以上的情节线索并列表现、分头叙述而统一在一个完整的情节结构中,或表面无关联的情节穿插交错统一在一个主题下。其好处是可以扩大容量,相互烘托,形成对比、呼应从而产生多种艺术效果,也为自由叙述和时空灵活转换提供可能。 交叉蒙太奇:由平行蒙太奇发展而来,它不仅是情节或主题的统一,两条或数条情节线索间有严格的同时性、密切的因果的关系和迅速频繁的交替表现。线索间互相影响、依存、决定、促进。最后几条线索会合一处。此手法便于制造紧张气氛,加强矛盾冲突的尖锐性,引起悬念。
对比蒙太奇:表现蒙太奇手法之一,通过镜头(或场面、段落)之间在内容上(如贫与富、苦与乐、生与死、高尚与卑下、胜利与失败)或形式上(如景别大小、光线明暗、角度俯仰、色彩冷暖浓淡、声音强弱、动与静等)的强烈对比,产生相互强调、相互冲突的作用,以表达某种寓意、情绪和思想,有声片出现后增加了声画对比。 隐喻蒙太奇:属于表现蒙太奇,通过镜头(或场面)的对列或交替表现进行类比,含蓄而形象地表达作者的某种寓意或事件的情绪色彩,它往往将类比的不同事物之间具有某种类似的特征突现出来,引起观众联想,传达寓意和情绪。 镜头内部蒙太奇:在一次曝光连续拍摄下来的一个镜头内的蒙太奇。它通过演员的调度、镜头运动(视角和视距变化)、镜头焦点的变化等手段来完成。 本章放映资料:《战舰波将金号》、《南征北战》
第三讲 长镜头 一、定义:相对短镜头而言,镜头尺数和延续时间都较长的镜头.它往往用一个比较长的镜头连续地对一个场景或一场戏进行拍摄,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镜头段落,以保持被摄体时空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真实性。(相关概念——镜头) 二、长镜头的产生与发展 1、电影诞生于固定拍摄单镜头,原始长镜头(卢,17公尺一本,慢镜头1分钟) 2、弗拉哈迪1920-1922《北方的纳努克》,记录片,经典长镜头,猎豹场面 3、声音的进入与长镜头。默片以画面补充声音,有声片以 声音延长画面(一般长3倍) 4、景深镜头与长镜头。处在不同距离的被摄对象在底片上都能获得清晰效果。从前景呈现到景深透视(全景深扩大表演层次,表现内部移动)
5、变焦距镜头与长镜头(镜头推拉,焦点移动) 6、移动摄影与长镜头(摇、移、跟、晃、甩) 7、长镜头与场面调度 三、长镜头的功能:再现空间原貌、保持场景真实;交待环境气氛、烘托人物情绪 四、巴赞及其长镜头理论 1、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艺术实践 2、巴赞及长镜头理论:巴赞(1918-1958),1952年与瓦奥涅尔—瓦尔克鲁斯创办《电影手册》,法国新浪潮之父。《奥逊·威尔斯评传》《德·西卡评传》《什么是电影》提出:电影本性来自照相的客观真实性,真实再现生活;而蒙太奇是人为的主观的,破坏时空真实关系的,反电影的;它精辟总结了深焦距和长镜头的美学功能。 德国理论家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电影的本质是照相的外延,擅长记录和揭示现实。 五、对电影本质的两种理解:造型派(formative)强调电影与现实的迥异性,写实派(realists)强调对提倡生活的真实反映 本章放映资料:《偷自行车的人》
第四讲 世界电影百年之关键词 一、好莱坞(Hollywood) 第四讲 世界电影百年之关键词 一、好莱坞(Hollywood) 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一区,位于市区西北郊。20世纪初,电影制片商在此发现理想的拍片自然环境,陆续集中到此,使好莱坞逐渐成为世界闻名的影城。 1908年,摄影师托马斯.伯森斯和导演弗兰西斯.鲍格斯拍摄《基督山伯爵》,洛杉矶近郊荒村建棚,卖主起名好莱坞,意为常青的橡树林;1910年格里菲斯摄制组搬到洛杉矶近郊。1912年起相继建立制片公司,到1928年已形成派拉蒙等“八大影片公司”。 1915年格里菲斯《一个国家的诞生》的成功开启了好莱坞的世界霸权。三、四十年代是好莱坞的鼎盛时期,摄制了大量成为电影史上代表作的优秀影片,并使美国电影的影响遍及世界。同时好莱坞亦发展为美国一个文化中心,众多的作家、音乐家、影星及其他人土汇聚于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制片厂陆续迁出,许多拍片设施闲置或转手电视片制作商。60年代初,好莱坞成为美国电视节目的主要生产基地。 区内名胜有“好莱坞碗”(天然圆形剧场)、“朝圣者”圆形剧场、希腊剧院、中国剧院、加利福尼亚艺术俱乐部等。许多新、老影星居住在附近的贝弗利山上。
2、经典好莱坞的特点: 制片人中心制和明星中心制 追求商业利润的价值取向 远离社会问题、单纯娱乐大众、追求梦幻效应的创作取向 拒绝创新、保守中庸的艺术取向 类型化的制作模式(喜剧片、西部片、歌舞片、恐怖片……) 戏剧化的故事情节和定型化的人物形象 3、好莱坞之弊: 海斯法典:好莱坞的竞争、对明星的追捧、银幕上下的某些糜烂生活引起清教徒的不满。20年代“美国制片人和发行人协会”成立,由虔诚的清教徒、共和党领袖威廉·海斯主持并控制了20余年,被称为电影沙皇, 1930年他主持通过了耶稣会神父丹尼尔·劳德草拟的《伦理法典》,规定了违法的罪行、性、庸俗、淫秽、渎神、服装(裸露)、舞蹈(不雅观和邪恶的动作)、宗教、外景地、民族感情、片名、令人厌恶的事物等十二方面的电影禁令,史称《海斯法典》,该法典终于1966年。(《七年之痒〉和“拍片指南”)
麦卡锡主义:二战后美国陷入极端的冷战恐怖气氛中。美国一方面在国际上与苏联对抗,另一方面在国内清除所谓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打击进步势力。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掀起了以“麦卡锡主义”为代表的反共、排外运动,涉及美国政治、教育和文化等领域的各个层面,其影响至今仍然可见。麦卡锡主义同样波及电影界,大批进步的导演、编剧、制片人、演员被列入黑名单而失业,反共片、黑色片泛滥,许多艺术家被迫逃离美国。 商业目的、娱乐导向、庸俗喜剧使经典好莱坞(30-60年代)的电影几乎找不到现实问题的影子。 保守中庸、拒绝创新使许多艺术家没有出路,艺术得不到进步。(卓别林、威尔斯等) 4、新好莱坞:60年代,萨瑞斯把法国“作者论”介绍并应用到美国,重新确立的导演和个性创造的重要性;同时好莱坞遭受重大财政危机,制片公司纷纷易手,制片体系破产,独立电影制作出现;电影专业出身的新锐导演出现。1967年,新好莱坞或好莱坞的文艺复兴出现,标志是《邦妮和克莱德》、《毕业生》和《醉汉卢克》的上映。涌现了科波拉(UCLA)、卢卡斯(USC)、斯科西斯(NUY)等
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1、前奏:1942年鲁奇诺·维斯康蒂(Luchino Visconti)拍摄《迷狂》真实的乡村场景和社会背景,1943年《电影》杂志讨论该影片时,编剧安东尼奥.帕特瑞格里首次使用了“新现实主义”概念。 2、标志:1945年罗伯托·罗西里尼(Roberto Rossellini)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1946《游击队》。其他代表人物和作品——德·西卡1946《擦鞋童》、1948《偷自行车的人》、1952《温贝尔托·D》;1948维斯康蒂《大地在波动》,桑蒂斯《艰辛的米》,编剧凯撒·柴伐蒂尼 3、特征:反映日常生活中的社会问题,情节亦为日常生活;普通人而不是英雄等理想化人物为主人公;写实主义的、逼真的自然场景;大量起用非职业演员;隐蔽的自然摄影,倾向于全景镜头、长镜头和开放构图;弱化剪辑功能。宣言“这就是事实的本来面目”(This is the way things are.)
三、法国新浪潮 1、前奏:50年代末60年代初“作者论”的盛行。1948亚历山大·阿斯图克发表《新先锋派的诞生:摄影机笔》,把电影制作者看成小说家画家一样。1954弗朗西斯·特吕弗在《电影手册》发表《法国电影的一种倾向》抨击“质量传统”(经典文学改编成雕琢的俗套的影片),赞扬美国部分导演的电影,呼吁以原创性导演的创造性控制来代替“质量传统”。 2、作者论强调导演个性在影片中形成可识别的风格和主题个性,艺术上强调场面调度。1954-1957年间《电影手册》专访了雷诺阿、布努埃尔、罗西里尼、希区柯克、霍克斯、威尔斯和维斯康蒂等。 3、新浪潮(New wave)是一场开始于50年代末期并在1962年形成高潮的法国电影运动,它反对自以为是、垂死的法国电影工业,倡导一种题材内容和形式技巧方面的革新。一群团结在《电影手册》主编巴赞周围的狂热青年电影评论家以影评为武器,抨击俗套的传统,呼唤一种在导演的个性灵感和想象控制下更具个人风格的新电影。50年代末这些评论家相继投入创作,并在1959年以特吕弗《四百下》,雷奈《广岛之恋》,戈达尔《筋疲力尽》等影片形成了以真正的新浪潮。
4、特征:对人物反传统的、非多愁善感的直白的处理;松散、真实或新颖的情节结构;使用便携式摄录设备摄取更具共时性和真实性的声像;多为实景和外景拍摄;省略剪辑造成观众对影响之间和影像与媒介关系的注意;电影时空方面的实验;提及先前电影,标志传统的断裂或延续,表达对导演和影片的致敬;表现宇宙的荒谬特别是人类行为的荒诞采取。
第五讲 世界电影百年关键词(二) 一、欧洲电影 1、法国艺术传统:个性、低成本、非常规叙事、无故事、抽象性、断裂性、特效、题材和主题前卫 第五讲 世界电影百年关键词(二) 一、欧洲电影 1、法国艺术传统:个性、低成本、非常规叙事、无故事、抽象性、断裂性、特效、题材和主题前卫 A、1920‘S-1930’S超现实主义和达达主义电影(非理性):布努埃尔《一条安达鲁狗》1928、谷克多《诗人之血》 B、1950’S-1960’S,新浪潮“左岸派”:雷奈《广岛之恋》、《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编剧分别为杜拉斯、罗伯-格里耶) 2、德国:20年代表现主义:罗伯特·韦恩《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1919,弗郎兹·朗格《大都会》;1972赫尔佐格《阿奎尔,上帝的愤怒》;法斯宾德 3、其他:瑞典英格玛·伯格曼《第七封印》、《野草莓》等;意大利安东尼奥尼《奇遇》、《放大》,帕索利尼《萨洛,或索多玛的120天》1975;苏联塔尔科夫斯基《伊万的童年》、《镜子》;
二、亚洲电影 1、日本:黑泽明《罗生门》、《乱》、《七武士》;小津安二郎《东京物语》;大岛渚《感官世界》;岩井俊二《关于莉莉周的一切》、《情书》;北野武《》等 2、韩国电影的崛起:经济原因与文化政策,浪漫爱情片;动作片;古装片;恐怖片;性爱伦理片;金基德 3、伊朗电影的国际影响:阿巴斯《小鞋子》等 4、其它:印度、越南、泰国、朝鲜等 三、其他地区:巴西《中央车站》、《上帝之城》 四、世界电影大师 伯格曼;斯坦利·库布里克《发条橙》《闪灵》《大开眼界》;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教父》《现代启示录》;乔治·卢卡斯《星球大战》;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大白鲨》《E·T》《侏罗纪公园》《辛德勒的名单》;让·吕克·贝松《第五元素》、昆汀·塔伦蒂诺《落水狗》、《低俗小说》、《杀死比尔》;尼吉塔·米哈尔科夫《烈日灼人》;奥立佛·斯通《野战排》、《天生杀人狂》、《生于七月四日》;大卫·林奇《蓝丝绒》《象人》《心灵狂野》;贝尔纳托·贝托鲁奇《巴黎最后的探戈》《末代皇帝》;西班牙佩德罗·阿尔莫多瓦《对他说》《关于我的母亲》
五、70年代后高科技对电影的影响 1、1976年《星球大战》的制作被视为特效的新生、1979《异型》、1993《侏罗纪公园》、1994罗伯特·泽梅克斯《阿甘正传》、1997詹姆斯·卡麦隆《泰坦尼克》 2、新技术的应用体现在(1)为创造新异的影像提供手段(特效);(2)增进技术和后期制作的工作效能(电脑控制摄影、非线编等);(3)制作其他种类的娱乐产品(电脑游戏、互动娱乐、实真经历);(4)发展全新的发行展示渠道(数字光盘、卫星电视、互联网) 3、高科技逼真再现不可能的视觉效果,带来视觉奇观。直到真人与动画同台《谁陷害了兔子罗杰》《空中大灌篮》,甚至完全由动画明星出演《精灵鼠小弟》。电影进入后电影时代,无胶片时代
第六讲 中国电影百年(一) 一 中国电影的诞生与发展(1905-1928) 二 左翼介入的三十年代电影 1、联华公司成立及其复兴国片运动: 第六讲 中国电影百年(一) 一 中国电影的诞生与发展(1905-1928) 二 左翼介入的三十年代电影 1、联华公司成立及其复兴国片运动: 1928,罗明佑,《故都春秋》《野草闲花》”改革神怪、迷信、凶恶、打杀之国片作风”,“提倡艺术、宣扬文化、启发民智、挽救影业”。存在8年,100部影片,不同于明星和天一的新派电影 2、左翼全面介入电影生产 1930年成立左翼剧联,1931年9月左联通过涉及电影的行动纲领,9-18,1-28催发进步热情,1932年5月明星公司聘夏衍、阿英、郑伯奇等人为编剧顾问,1933年3月党成立电影小组(夏衍、阿英、王尘无、石凌鹤、司徒慧敏),抓编剧、输人才、建影评、成立中国电影文化协会;拥有阵地《晨报·每日电影》《申报·电影专刊》《民报·影谭》《中华日报·电影新地》《时报·电影时报》,理论周刊《电影艺术》
3、代表作 1933中国电影年(70余部,2/3进步)夏/程《狂流》《春蚕》,蔡《都会的早晨》,郑《姊妹花》(连映60天),田/卜《三个摩登女性》,费《城市之夜》,孙《天明》《小玩意》。年底国民党加强控制,左翼被迫地下 1934-35,明星公司:夏/程《同仇》,沈西苓《船家女》《乡愁》,洪/张石川《劫后桃花》;联华公司蔡楚生《渔光曲》(84天)《新女性》,吴永刚《神女》,孙瑜《大路》,田/卜《黄金时代》等;左翼电通:袁牧之/应云卫《桃李劫》(第一部有声手法),田、夏/许幸之《风云儿女》、夏/司徒《自由神》,及音乐剧《都市风光》 该年还在《民报·影谭》上批判了“软性电影”论 1936-37,国防电影,明星公司沈《十字街头》,袁牧之《马路天使》;联华蔡《迷途的羔羊》,费《狼山喋血记》;新华吴永刚《壮志凌云》
4、默片的成熟与有声片的出现 1929-2-4,上海首映有声电影美国《飞行将军》 1930,明星蜡盘发音《歌女红牡丹》 1931,大中国和暨南合股在日制作首部片上发声片《雨过天晴》 1934年电通《桃李劫》是第一次按有声电影规律制作的影片 电影歌曲 三 抗战电影(1937-1945) 1、国统区 中国电影制片厂(阳翰笙编委主任),1938史《保卫我们的土地》,阳/应《八百壮士》;1939-40,《保家乡》《好丈夫》《东亚之光》《塞上风云》(1940阳/应) 中央电影摄影场《克复台儿庄》《活跃的西线》;孙1941《长空万里》,沈1939《中华儿女》 美伊文思《四万万人民》,苏卡尔曼《中国在战斗中》
2、孤岛,古装片热,1939欧阳/卜《木兰从军》,1940(67/54古),1941柯灵/方沛霖《武则天》,费穆《孔夫子》,1941(80/60时) 3、沦陷区,37后满映8年制作600多部,1941后孤岛消失,李香兰走红上海滩 4、根据地,1938,袁牧之、徐肖冰到达延安,延安纪录电影学派《延安与八路军》《白求恩大夫》《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 四、1945-1949,艰难中的辉煌 1、国统区,中电系统四厂分在沪、京、长春,金山《松花江上》 左翼昆仑影业,1947史《八千里路云和月》,蔡郑《一江春水向东流》(连映三月,70余万观众),阳、沈浮《万家灯火》,田、陈鲤庭《丽人行 》,《三毛流浪记》(阳编剧)《乌鸦与麻雀》(郑正秋导演) 文华公司《假凤虚凰》(1947桑弧编剧,佐临导演)在美放映好评 《小城之春》(1948李天济编剧,费穆) 2、解放区,纪录片
五 、十七年电影概述 (一)三个阶段 1、1949-1955,新中国电影草创,《桥》、《白毛女》等,纪录片《百万雄狮过大江》《解放了的中国》斯大林奖金一等奖,1951,26部新片展映。 公私并存,多元探索,石挥《我这一辈子》《关连长》,郑《我们夫妇之间》 错误批判《武训传》等,结束了民营 2、1956-1960,曲折中前进 双百方针,1957年奖励了69部影片396人 《柳》《铁》《南》《渡》《上》 缺点是题材狭窄、故事雷同、公式化概念化 1959十年国庆展映35部《林则徐》《永》《万》《青》《五朵》《林家》等 3、1961-1966,八字方针后,第二个高潮,新现实新浪潮引进 《甲午》《李双》《红旗谱》《小兵》《英雄儿女》《白秋恩》《早春二月》《刘三姐》《红日》《冰》 1965农村放映队9835个,观众46.3亿,胶片洗印厂,北电等学府研究
(二)两代导演 第二代:主要活动在三四十年代,程布高、沈西苓、蔡楚生、史东山、费穆、孙瑜、袁牧之、应云卫、陈鲤庭、郑君里、吴永刚、沈浮、汤晓丹、张骏祥、桑弧等;贡献使电影从单纯娱乐走向发挥社会功能,写实主义、戏剧意识 第三代:成荫、谢铁骊、水华、崔嵬、凌子风、谢晋、王炎、郭维、李俊、于彦夫、鲁韧、王苹、林农等 (三)类型 革命历史英雄片、现代名著改编片,惊险反特侦察片,少数民族爱情片,儿童片,喜剧片,戏曲片, 其他:舞台片《东方红》,动画片《大闹天宫》 本节放映:《一江春水向东流》
第七讲 中国电影百年(二) 一、文革时代的电影 第七讲 中国电影百年(二) 一、文革时代的电影 1、文革中的电影政策:1966年2月,《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黑线论,650部毒草,左翼黑线,中断交流 2、文革的电影美学:三突出原则,敌我修辞法则,禁欲主义,阶级友爱与复仇 3、文革中新拍摄的电影:样板戏电影(智,红,沙,奇,海,龙;红,白),中性电影(李俊李昂《闪闪的红星》《艳阳天》等),被批判电影(74长影于彦夫《创业》,75北影谢铁骊《海霞》),阴谋电影(《决裂》,李文化《反击》,谢晋等《春苗》,《欢腾的小凉河》《盛大节日》) 4、文革中重拍的电影:《南》《青》《渡》《万》《雷》 5、文革中的老电影和外国电影:三战片,苏阿朝越 6、文革中的记录片《毛主席接见百万革命群众》
二、后文革时代的百花齐放 1、电影类型多样:反思电影、革命历史、现实题材 2、导演四世同堂: 第二代:桑弧(他俩,邮缘,子夜)、汤晓丹(《祖国啊,母亲》《傲蕾一兰》《南昌》《廖》)、吴永刚(巴) 第三代:李俊(归,许,大决战)、成荫(西安)、凌子风(骆,边城,春桃,狂)、水华(伤)、谢铁骊(今夜,知音,红楼,天网)、谢晋(青春,摇,天云山,秋,牧,芙,最,清,老,启明星,女儿谷,鸦片,女足) 第四代:吴贻弓(巴,城南,姐姐,少爷)、吴天明(没有航标,老井,变脸)、张暖忻(沙鸥,青春祭,北京你早)、黄建中(小花,如意,良家妇女,过年,龙年警官)、滕文骥(黄河谣,那山),郑洞天(邻居,台湾故事)、谢飞(香魂女)、丁荫南、李前宽、黄蜀芹等 三、第五代的横空出世及其国际影响 1、第五代作为导演:陈凯歌、张艺谋、田壮壮、吴子牛、黄建新、张军钊、李少红、胡玫、何平、周晓文等 2、第五代作为运动:1983张军钊《一个和八个》到1991陈凯歌《边走边唱》 3、第五代艺术特征:文化反思主题,寓言式叙事,造型化镜头,非现实主义的主观性和象征性
四、第六代的艰难浮楚出 1、章明、姜文、张元、王超、路学长、娄烨、王小帅、贾樟柯、陆川 2、特征: 解构第五代神话(父亲、女性、英雄、民族) 题材由民族-历史转为个体-现实 镜语由主观象征夸张转为客观纪实冷静 场景由历史乡村转为现代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