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播网www.52e-mail.com 根据网络资料编辑制作 手动翻页
一看到标题中“嘌呤”这个词,你就可能感到不熟悉。是 的,知道嘌呤这个词的人肯定不会很多。在汉语中,同音 词只有“飘零”,而“嘌呤”是一个外来语,来自Purine一词。 编者也是在近70岁高龄时才知道它,虽然那时我已尿酸偏 高。要了解嘌呤食物,先要知道什么是嘌呤。 简而言之,嘌呤(读作“票令”)是主要以嘌呤核苷酸的 形式存在于人体内的物质。它作为能量供应、代谢调节和 组成辅酶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嘌呤来自人体内外两方面: 内源性嘌呤占80%,来自核酸的氧化分解。 外源性嘌呤占20%,主要从食物中摄取。 嘌呤经过一系列代谢变化,最终形成尿酸。尿酸在人体 没有什么生理作用,正常情况下,2/3从肾脏排出,1/3从 肠道排出。如果嘌呤的合成与分解过程出现代谢紊乱,使 合成增加,排出减少,就会形成高尿酸,成为引起痛风的 祸根。痛风又会引起关节肿大。高尿酸还会引发结石。 正常的尿酸浓度应在208-428umol/l之间。
患了痛风症是很痛苦的事。一旦痛风发作,往往十分 疼痛难忍,然后又会像一阵风那样迅速刮过,所以名之 曰“痛风”也确实很确切。但它带来的危害不止如此,需 要认真对待。
医生都会建议患有痛风和高尿酸的患者要从三个方面 入手控制病情和治疗。 1 控制饮食。 2 大量饮水。 3 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治疗。 既然要控制饮食,我们就需要了解按嘌呤含量划分的 食物分类。 一般人很熟悉食物的营养成分分类,知道各种食物的 淀粉、蛋白质、脂肪、糖类的含量,更了解如维生素、 无机盐和其它微量元素的含量。但如果你的尿酸偏高, 甚至出现痛风,那么你必须了解食物中嘌呤的含量高低 从而在饮食上知道如何正确选择,以减少尿酸的含量。
从医疗的角度考虑,一般按嘌呤的含量把食物划分为三 个等级。患有痛风或尿酸血较高的人应控制食用高嘌呤食 物,选择中等或低等嘌呤食物。但医生也不提倡长期坚持 食用低嘌呤食物,因为那样会造成患者营养不良,降低患 者的生活质量。
低嘌呤食物(嘌呤含量小于25毫克/100克食物) 1 主食类:米、面及其制品、淀粉、高粱、土豆、红薯、 山芋等。
2 奶类:牛奶、奶酪、酸奶等
3 荤食:蛋类、猪血、鸡鸭血等
蔬菜和水果类 大部分蔬菜都属于低嘌呤食物。 水果则基本上都属于低嘌呤食物,大可放心食用。
饮料:苏打水、可乐、汽水、矿泉水、茶、咖啡、麦乳精、 巧克力、可可、果冻等。
其它:酱类、蜂蜜、植物油、瓜子、黄油、核桃、榛子、 薏苡仁、干果、糖、海蜇、海藻、动物胶或琼脂类点心等。
中等嘌呤食物(嘌呤含量75-250克/100克食物) 豆类及其制品:如豆腐、豆腐干、豆芽、豆浆、红豆、 绿豆等
2 肉类
水产类:草鱼、鲤鱼、鳕鱼、比目鱼、鲈鱼、螃蟹、鲍 鱼、鱼翅等 金枪鱼
蔬菜类中的菠菜、笋、菜花、蘑菇、四季豆、豇豆、豌豆、 海带、金针菜、银耳等
其它,如花生、芝麻、腰果、栗子、莲子、杏仁等。
高嘌呤食物(嘌呤含量150-1000克/100克) 1 豆类和蔬菜:黄豆、扁豆、紫菜、香菇
2 禽畜肉类中的内脏(肝、肾、心、肺、肠、胰、肚等)、 肉脯、浓肉汤、肉馅
水产类:鱼类中的鱼皮、鱼籽、鱼干、沙丁鱼、凤尾鱼和 贝壳类、虾类、海参等 沙丁鱼 鱼籽 凤尾鱼
4 其它:酵母粉、各种酒类,尤其是啤酒
下面列举了几种食物的具体嘌呤含量,从中可以看到它们 之间差异非常大。 面粉 23 番茄 42 黄瓜 33 土豆 56 菜花 200 葱头 44 大豆 1970 牛奶 14 羊肉 270 猪肉 480 鸡蛋 4 肝 950 金枪鱼 450 沙丁鱼 2950 凤尾鱼 3630 肉汁 1600-4000
饮食原则 控制食用高嘌呤食物,或对高嘌呤食物采取先煮炖、反复 煮炖后,弃汤后再食用。 2 限制总热能的摄入,控制肥胖。 限制脂肪摄入。脂肪能阻止肾脏对尿酸的排泄。 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以每天每公斤体重1克蛋白质为宜, 且宜以植物蛋白为主。牛奶和鸡蛋没有细胞核,嘌呤含量低,可以随意选用。 大量供给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使组织中沉积的尿酸盐溶 解。 多吃碱性食品,如水果、蔬菜、矿泉水等,尿酸盐在碱性 环境中易于溶解,在酸性环境中易于沉淀。 禁用使神经中枢兴奋的食物,如浓茶、浓咖啡、酒类和辛 辣食物。 果糖甜饮料也要加以限制,它会加重脂肪堆积,增加尿酸 含量,减少肾尿酸的排泄。
大量饮水是控制高尿酸血和痛风的极为重要的措施 每日饮水量可达到3000毫升以上,以促进尿酸盐排出。
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 西药: 别嘌醇是一种有代表性的药物,不良作用较少。其作用主要是阻断嘌呤向尿酸的转化。 另一类是促进肾脏的排泄 功能,如苯溴马龙片、丙磺 舒。 中医也有很多药物和降酸茶 一类的饮品。 网络上还可以搜索到很多民 间验方。
更多精彩请访问www.52e-mail.com 编辑制作:Z.B 2014.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