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里程 ——广东纺院叶忠明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里程 一、和平发展成为两岸关系的主题 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重大进展 三、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任重道远
一、和平发展 成为两岸关系的主题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党的十七大确定对台政策的指导纲领
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的提出 2005年4月29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来访的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举行了会谈,会后,双方发表了“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 促进恢复两岸谈判,共谋两岸人民福祉 促进终止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 促进两岸经济全面交流,建立两岸经济与合作机制 促进协商台湾民众关心的参与国际活动的问题 建立党对党定期沟通平台
“和平发展”成为两岸关系主题 十七大提出的“构建两岸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已成为中共十七大确立的对台政策的指导纲领。 2008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协会议期间再次指出:“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目的是为两岸同胞谋福祉,途径是深化互利双赢的交流合作”,“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所系、共同责任所在”。
“和平发展”受到台湾方面尊重 “台独”分裂势力在选举中遭到重挫,其8年来大力推行的“台独”政策也将随之而止,对两岸关系和平稳定的现实威胁降低,两岸重启协商谈判的主要障碍消除。 选举获胜重新执政的国民党,一向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台湾当局新领导人大陆政策的基本方向,是接受国共两党的“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按照“愿景”的思路处理两岸关系和交流。
两岸关系有利氛围正在形成 4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海南省博鳌会见萧万长先生率领的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代表团一行。 萧万长表示,现在是一个新的开始。希望尽快启动两岸周末包机,并实现大陆居民来台湾旅游。希望能尽快恢复两岸协商,以利交流与合作。 胡锦涛希望两岸同胞携手努力,共同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会见结束时,胡锦涛请萧万长先生代为转达对马英九、吴伯雄、连战等人的问候。
胡锦涛会见连战 4月29日,胡锦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 胡锦涛指出,当前台湾局势发生了积极变化,两岸关系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两岸双方应当共同努力,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切实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连战表示,2005年以后,国共两党对两岸关系发展已形成共同的看法,并体现在“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中,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指导方针,这是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重大。
胡锦涛会见国民党主席吴伯雄 2008年5月28日,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迎宾厅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和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全体成员。希望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共同努力,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继续依循并切实落实“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以富有成效的努力,扎扎实实推动两岸关系不断取得实际进展。 吴伯雄表示国民党已经将 “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正式列入党的政纲。期盼两岸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搁置争议、追求双赢,台湾的主流民意期待两岸关系走向善意互动。
二、两岸关系 和平发展取得重大进展
一是在“九二共识”基础上两会商谈全面恢复 6月11日至14日,两会签订《海峡两岸周末包机会谈纪要》、《海峡两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 6月13日,胡锦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一行。并指出,海协会和海基会在“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上恢复商谈并取得实际成果,标志着新形势下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有了一个良好开端,表明两岸双方有智慧、有能力通过协商谈判解决有关问题,造福两岸同胞。
二是两岸交流高潮序幕已经拉开 7月4日开始的“周末包机”和“陆客赴台”作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第一步”,有利于扩大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进而对两岸交流和两岸关系产生积极且重大的影响。
三是两岸重大事务默契配合 外交休兵 APEC人选 据台湾媒体报道,迄今至少有三个“友邦”,其中两个是中南美洲“巴”字头国家,积极与北京接触,表达建交意愿。在避免破坏两岸关系的考虑下,北京对台湾“友邦”的热情采取“冷处理”,“先拖着再说”。 APEC人选 台湾“总统府”发言人王郁琦宣布连战出席APEC领袖会议,是两岸之间互信程度的大幅提升。
四是两会台北会谈开启两岸“三通”时代 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和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11月4日于台北签署有关两岸空运、海运、邮政和食品安全的4项协议。这标志着两会沟通管道进入制度化、常态化模式,正式开启两岸“三通”时代,有助两岸更紧密合作,创造双赢的未来。 “三通”已经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历史与现实的坐标上 历史会记住这一天,2008年11月3日。 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和平之旅,从此,两岸关系又将翻开新的一页。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率领的协商代表团从北京启程,跨越海峡,飞向台北。 这是大陆受权团体最高层级的负责人第一次访问台湾,也是大陆第一次派出庞大代表团踏上宝岛,进行协商,开展对话。 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和平之旅,从此,两岸关系又将翻开新的一页。
迟到十年的约会 两岸关系的史册上,有两位老人的身影,熠熠生辉。 首次汪辜会谈(新加坡) 1993年4月27日,时任海协会会长的汪道涵与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签署“汪辜会谈共同协议”等四项重要文件。海峡两岸隔绝半个多世纪后的第一次接触对话,举世瞩目,彪炳史册。
1993年4月27日,首次“汪辜会谈”在新加坡开始。这是会谈前汪道涵(左)与辜振甫握手。
第二次汪辜会谈(上海) 5年后,历尽曲折,汪辜二老上海再度握手,并达成四点共识,其中包括两会开展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多形式的对话。 这一次,是两岸受权民间团体最高负责人第一次在中国人自己的土地上会晤。
第三次汪辜会谈(台北_高雄) 上海会谈,汪会长接受辜董事长的邀请,愿意在适当的时候访问台湾。 1999年3月始,两会为落实“四点共识”多次交换意见。 6月28日,双方原则确定汪道涵于当年秋天赴台访问,行程路线为台北至高雄,在台湾停留7天。汪道涵访台整装待发,两岸同胞翘首以盼。
两国论中断两会会谈 7月9日,李登辉抛出“两岸是国与国关系、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的“两国论”,拆毁了两岸两会对话商谈的基础,两会商谈难以进行,汪道涵访台被迫中止。 若干年后,李登辉公开宣称,提出“两国论”目的就是要遏阻汪道涵访台。
两岸阴霾重重,二老先后遽逝 2000年,陈水扁上台,大搞一边一国,法理台独,两岸关系阴霾重重,数载盘桓,迁延跌宕。汪道涵访台之约,竟成无期! 2005年,辜汪二老先后遽逝。得悉辜先生去世,汪老发去唁电:“汪辜会谈,两度执手;九二共识,一生然诺。”“沪上之晤,竟成永诀。天若有情,亦有憾焉。”读之,令人不胜唏嘘。
两会协商重启 “寒意终难久,报春三两枝。”今年春天,岛内政局发生重大变化,“九二共识”还其面目。基石存则桥路通。 6月,海协会与海基会重启协商大门,第一次“陈江会谈”在北京举行,并达成两岸周末包机直航、开放大陆居民赴台观光等四项协议。 此次会谈,两会商定今年秋天在台北举行第二次会谈,陈云林应邀访台。
“陈江会谈”了二老夙愿 10月30日,陈云林赴台前夕接受台湾媒体联合采访。他说,两位老人的名士风度、君子之交,在两岸同胞中传为佳话。他此次赴台访问也是为了完成两位老人未了之夙愿。 此时,汪辜二老仙逝3年,而距二老“台北之约”已10年矣!
2008年11月3日11时45分许,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率海协会协商代表团乘坐包机抵达台北桃园机场。 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2008年11月3日11时45分许,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率海协会协商代表团乘坐包机抵达台北桃园机场。 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江丙坤与陈云林互为对方倒水,气氛温馨。中新社记者 洪少葵 摄 江丙坤与陈云林互为对方倒水,气氛温馨。中新社记者 洪少葵 摄
11月4日,陈云林与江丙坤交换协议文本。 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11月4日,陈云林与江丙坤交换协议文本。 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陈云林5日行程 5日上午,两岸工商及航运座谈会、金融座谈会举行,陈云林江丙坤出席。 5日中午,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设宴欢迎陈云林一行。 5日下午,陈云林应邀参观了台湾科技中心新竹科学园区。 5日晚,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设宴欢迎陈云林一行。
陈云林6日行程 6日上午,海协会、海基会在台北举行记者会,宣布两岸互赠大熊猫、珙桐树与长鬃山羊、梅花鹿。 6日上午11时,马英九会见陈云林。 6日下午,陈云林拜会慈济基金会创办人证严法师。 6日晚,海协会在台北圆山大饭店举行答谢宴。
陈云林回到北京 7日8时20分许,海协代表团一行离台返京。江丙坤到饭店送行。 中台办、国台办主任王毅前往机场迎接。王毅表示,海协会协商代表团此次赴台商谈,为两岸关系书写了新的历史,是一次开拓之旅、合作之旅、和平之旅。
三、两岸关系 和平发展任重道远
由“反独促统”调整到“和平发展”,作为60年来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转折,标志着两岸关系已经进入战略机遇期。两岸关系的新机遇,带来新议题、新挑战、新要求。
(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需要切实面对的现实问题 面临两岸关系的重大转折,6月以来的两岸交流取得的成果已经超过过去8年,两岸需要冷静面对的议题主要包括: 如何面对岛内复杂的政治局面 如何巩固两岸互信 如何处理政治定位 关于两岸“国际共处”等问题
民进党推动台独不遗余力 李登辉统治台湾12年,陈水扁8年,对台湾人来讲,从李登辉开始他就做了很多事,弱化台湾人的民族意识。小孩子6岁上学,现在是26岁,这是一个很可怕的过程。在20年的时间里,用各种各样的形势告诉这些小孩,你不是中国人,你是台湾人,你和中国没有关系。被他洗脑洗了20年的人,你想想,这个人会主张统一吗? 民进党以各种手段阻止陈云林访台,阻碍两岸交流: 一怕台湾加速向大陆靠拢; 二怕两岸进一步合作,将使台独空间更加狭小
“没有任何理由拖延” 9月下旬,岛内爆发所谓“奶粉风波”,民进党及其支持者借机生事,攻击大陆,并将矛头指向陈云林访台。 10月21日,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以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身份来台交流访问,在台南孔庙遭到极端分子的暴力攻击,震惊岛内外。 10月25日,绿营在台北组织大游行,针对大陆,打出的就是“反对陈云林来台”等旗号。 两岸走向开放、对话与和解,是岛内的主流民意。根据台“陆委会”最近公布的一份民调,有六成五岛内民众赞成二次“陈江会谈”。 陈云林行前在京接受媒体访问时,话说得斩钉截铁:“两会协商中断长达9年之久,失去了许多宝贵的时间。做对两岸关系发展有利的事情,做对台湾同胞有益的事情,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拖延!”
上图:晶华酒店的外围拥入大量绿营支持者,和警察发生严重推挤。 绿营群众聚集抗议,与警察对峙。 上图:晶华酒店的外围拥入大量绿营支持者,和警察发生严重推挤。 左图:央视女主播柴璐遭台独分子围住 。
冲突画面 陈马会突然宣布提早举行,打了民进党一个措手不及,此时各路绿营人马都还在路上,原定下午1时进行的“呛马围陈”行动也失去了目标。但绿营不肯放弃这个蓄谋已久的计划,抓住最后一个出风头的机会不放,在陈马会已告结束的情况下,继续聚集在台北宾馆外,与警方爆发激烈的流血冲突,数名警员与记者在冲撞中受伤送医。
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一陈云林访台和两会协商,这乃是对双方都有利的双赢之事,民进党为何不惜暴力流血也要抵制到底? 二面对民进党的群众动员和暴力,为什么执政的马英九当局竟然视若无睹般任由他们如此毫无忌惮地滋扰下去? 三台湾动辄自诩自由民主人权,为何竟然演变成示威者打警察即自认有理,警察防御就被说成是侵犯人权,是在搞“警察国家”? 四在台湾内部,马英九当局上台不足六个月,就已出现民进党的“8·30”、“10·25”、“11·06”三次大规模的政治场面,“11·06”甚至还是一次典型的暴力斗争,未来三年半马英九当局的任期内,台湾还会有多少乱子?
民进党“急独”化之势已定 台北《联合报》在“11·06”暴力运动后做了一次民意调查,即得出了出人意料的结果,那就是“1106”后与一年前相比,主张急独都占16%,未增也未减。而主张缓独的则由9%暴增为16%;主张永远维持现状也由40%暴增为49%.至于主张急统的则只有4%,主张缓统的也只剩5%.这显示出民进党“台独”、“反中”、“打马”的街头运动,在出现暴力后会受到指责,但它的社会效果不能说一点不存在,更不能一点不警惕。 这次民进党暴力示威,民进党主席蔡英文被舆论骂得满头包,但“台独”势头则增强,民进党其实是输了战役,赢了战略!
国民党应该反省 根据台湾政情的发展,自从“5·20”马英九当局上台迄今,由于风格和能力不佳,它的受支持度已下跌到只剩22%-23%之间,反而是不满意度已暴增到将近70%. 国民党自己放弃了话语权而将它让渡给民进党,当然这使得民进党取得了无论怎么做都有理的制高点。对于极具正面意义的大事都不敢理直气壮地宣传。
11月6日,马英九在台北宾馆会见海协会会长陈云林。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两岸的互信与政治定位 9月3日,台湾“总统府”公布了马英九8月26日接受墨西哥《太阳报》董事长采访时的讲话。马英九说,海峡双方的关系应该不是两个中国,“而是在海峡两岸的双方处于一种特别的关系”。 马英九还说,两岸关系可以用“三不”来形容,就是“不统、不独、不武”。他解释说:“‘不统’的意思是我不会在任内跟中共讨论有关两岸统一的问题,‘不独’是我们不会追求法理上台湾的独立,‘不武’则是我们反对使用任何武力来解决台湾问题的方案。”
陈马改会为“见” 排解了两岸关系中最难于处理的障碍: 所有这些没法用会解决的问题,均都一见了之。 涉及两岸政体如何正面接触、如何同台共处的大难题。 涉及“中华民国”的政治地位如何对待的大难题。 涉及两岸人民感情纠葛的大难题。 涉及马英九个人在台湾政治影响力的是否受损的大难题。 所有这些没法用会解决的问题,均都一见了之。
马英九改会为见的原因 按照一般的思维,陈马之间不会比“会”要好。不会,不影响两岸两会的商谈及签署协议,不影响两岸关系的进程。为何要见: 必须坚持对等的原则。 表明自己推动两岸关系的坚定立场,表明自己为台湾争取利益的态度,表明自己维护台湾“主权”的原则。 面对民进党的抵制和施压,绝对不可以示弱。
陈云林不会而见的意涵 充分体谅马英九、马当局的执政之难。客随主便,由“会”改为“见”,欣然前往,实在是表现了宽容与大度。 对马英九坚定不移推动两岸关系发展表示最大的敬意。 展示大陆对马英九、对国民党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最大支持,最大合作,最大理解。
(二)加快大陆发展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基础 强调“发展” 从近期看,是为了建立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架构、两岸经济合作机制; 从长远看,是在为和平统一创造条件; 实践告诉人们,在祖国统一问题上发展也是硬道理。
(三)深化互利双赢的交流合作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途径 两会制度化的协商,为两岸修筑长远的和平发展根基。 两岸三通为人员往来、经济合作和各项交流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相关产业也将因为三通的落实而节省大量成本,如航空公司和乘客每年所节省的成本将超过新台币30亿元(约合9090万美元);燃油费用及客运船票价格降低可以为运营两岸定期直航航线的船运公司每年节省成本12亿元。
两岸三通在两岸维持现状的情况下取得了突破,使得两岸关系有了重要的进展。 三通是一道打开了就难以关上的门,随着两岸人流、物流和资金流越来越频繁的往来,它实际上拓宽了两岸长期对话的新渠道。 台湾经济现在已难以脱离大陆,大陆已经成为台湾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据台湾经贸主管部门统计,2007年台湾对大陆的贸易顺差超过420亿美元。而据大陆商务部的统计,2007年大陆对台出口为234.6亿美元,自台进口为1010.2亿美元,大陆逆差为775.6亿美元。
(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需要继续活跃思维、调整观念 两岸关系已经走过60年,经过30年的交流,特别是经过8年“反独促统”的实践,面临两岸关系的重大转型,双方都面临观念上的调整,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准备思想和认识条件。 加强理论研究,丰富和发展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思想、理论、框架和政策。
(五)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国际因素 美国因素在两岸和平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美对台的认识基于以下考虑: 美对两岸关系的基本方针不会改变: 美国认为台湾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和西太平洋第一岛链的中央,扼海上交通要冲,具有持久的地缘战略价值; 美国认为,台湾通过改革移植了美国的政治模式,已变为“亚洲地区国家的民主楷模”,是中国大陆政治改革应当仿效的榜样。 另外,还是牵制中国崛起,攫取经济利益的有效手段。 美对两岸关系的基本方针不会改变: 一个中国,三个公报,与台湾关系法,两岸不得片面改变台海现状的基本方针。
美国对两岸关系的”维持现状”政策 美国既宣称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不支持台湾独立,但又与台湾发展实质性关系,反对中国对台动武,不断向台提供高技术武器装备,助长“台独”分裂活动。
美国未来对台湾五项政策重点 美国国务院台湾协调处处长史伯明(3月26日): 首先我们会寻求改善与台湾的关系,众所皆知美台关系近年来有些紧张。 其次,我们有机会更稳定地向台湾提供军事协助,现在‘行政立法’都由一党主导,能够降低有关的紧张。 另外,我们会鼓励中国大陆抓住这个企机,能够降低他们对对岸的军事布署。 第四,我们会继续支持台湾参与那些不以国家为会员资格的国际组织,我们也会鼓励中国大陆放松一些挤压台湾的国际空间。 最后我要说的是,我们会鼓励两岸寻求方式展开有意义的对话。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源流无法阻挡 2008年成为两岸关系的转折年,历史和现实赋予两岸新的机遇,在两岸关系开始迈入和平发展新阶段的时候,挑战是动力、出路、发展和完善。只要坚持“九二共识”,按照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总体要求,解放思想、拥抱机遇,面对挑战,勇于实践,善于突破,敢于胜利,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一定能够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