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八单元 17 — 18 世纪的启蒙思想. 为什么继文艺复兴之后, 17 世纪的欧洲再次 发生了思想解放运动? 一、启蒙运动的发生 1. 原因: 西欧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 自然科学的发展,导致近代唯物主义 哲学的确立 经济: 政治: 科学文化:
Advertisements

《西方行政制度》复习重点 试题类型本次考试的题型分四大题,分别是:不定项选择题、判断分析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1. 不定项选择题 12 小题,每题 2 分,共 24 分。 2. 判断分析题 4 小题,每题 5 分,共 20 分。 3. 简答题 4 道题,每题 10 分,共 40 分。 4. 论述题 1.
第11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潼关县城关一中:秦政.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近代时期,西欧政治格局发生了转变产阶级民主政治,维护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以国家权力取代一定的家族权力,以法律取代王命和贵族特权,以民选的国家机构取代王朝和廷臣专权,在原则上以主权在民取代主权在君。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欧洲启蒙运动.
所谓君主立宪制,保留君主但君主的权力受到宪法的约束和限制,是近现代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一种形式。 伊丽莎白二世女王 英国首相卡梅伦.
专题二 走向民主的历史步伐 第二节实现民主的政治构建 英国议会大厦 美国国会.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第1讲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美国的民主共和制 胶州一中 施鲁燕 2011年4月7日 考纲要求:
山东英才学院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概念解读1 国家元首:是一个国家在实际上或形式上对内对外的最高 政府首脑:是国家政府或内阁的领导人 。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 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阅读P35单元导言,概括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确立的背景、主要方式。
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 确立与发展.
八国峰会.
温故知新 英国君主立宪制 国王统而不治 议会权力至上.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第九章 比较行政制度.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什么是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用法律限制君主权力的政治制度,是资产阶级专政的一种形式。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第16课时 欧美步入近代与殖 民扩张 考 点 聚 焦 针 对 演 练 重 难 解 读 应 用 示 例 1.
历史必修(Ⅰ) 政 治 文 明 历 程 单 元 复 习.
第二专题 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 起源、确立和发展
君主立宪制 (英国) 总统共和制 (美国).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会计学专业基础课堂之 基础会计(初级会计)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第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第4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课程标准: 1.知道《权利请愿书》的主要内容,认识英国革命前国会与国王围绕税收问题展开的斗争的实质。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一、教材简析 二、教学目标定位 三、教法简介 四、教学过程 五、课后记.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Df 2012年 高考总复习—历史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二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回顾知识: 资本主义国家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半总统半议会制民主共和制 地方分权型单一制国家 中央集权型单一制国家 光荣革命 法国大革命 英国
第三篇 组织工作.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 西方的政治制度.
温故知新 英国君主立宪制 国王统而不治 议会权力至上.
前课回顾: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 2、“光荣革命”前后国王的权力有何变化? 3、《权利法案》颁布的时间、内容、目的及作用
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议会大厦 美国国会.
期中复习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0题,选错不扣分)
当新社会的曙光初露霞曦时,英国却突然跃出地平线,机遇是瞬间即逝的,英国却抓住了机遇,这个在文明世界最边缘的蕞尔小国居然一跃而前,领先走进一种新文明,以至后来所有国家都要跟在它后面——一个小岛带动了世界。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前言》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Harvard ManageMentor®
单元解析:教材主编 牛长清.
第一章 绪论 本章内容:国际商法的概念和范围 国际商法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商法的渊源 国际商法的主体.
Harvard ManageMentor®
世界近现代史 第二讲 资本主义制度的诞生.
13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自由照耀世界 女神右手高举象征自由的长达12米的火炬,左手捧着刻有1776年7月4日的《独立宣言》,脚下是打碎的手铐、脚镣和锁链。她象征着自由、挣脱暴政的约束。
英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 美国 时间 原因 开始 结束 领导 文件 性质 共同作用 1775—1783年 1640—1688年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乘法(一).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对黄金的狂热追求商业危机
第22课 引领时代的思考 ——欧洲启蒙运动.
第六章 汇率理论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姜宁川.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0×5=?.
聚英共识联 跨学科学习计划 2012.
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 的确立与发展.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IT审计简介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 IT审计培训 第一讲.
2019/9/19 互联网产业、立法与网规 张钦坤 腾讯法务部.
Sssss.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舟山市普陀第三中学 汪 媚.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四讲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

教材分析: 本专题以英、美、法、德四国代议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为主线,介绍了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进程。 当今资本主义各国国情各异,政体亦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国家权力都掌握在经选举产生的议会手里,此即代议制度。这一制度至今仍显示出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17—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封建专制制度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中土崩瓦解,英、法、美、德等一大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诞生,这些国家的资产阶级为铲除封建专制,实现政治民主化,同旧势力进行了艰苦复杂的斗争,先后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是本专题第1课,此课具体介绍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特点、意义和影响。英国的君主了立宪制较为典型,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

《考试大纲》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3、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4、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1 )《共产党宣言》 (2) 巴黎公社

课程标准及解读 (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3)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4)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学生学情分析 高二年级共有6个文科班,其中(1)班是特长班,(2)班是重点班,(3)、(4)、(5)(6)是普通班。因此备课时各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设计课堂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就总体而言高二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学科思维都比高一有较大的提升,但学生对基本史实的掌握还不够牢靠,容易混淆和遗忘。学科思维和史学观点的积累还较少。而这次复习属于高考第一轮复习,因此,在复习中要做到牢抓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适当拔高,注重学科能力和学科思维的培养。

第一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光荣革命”、《权利法案》的制定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等基本史实; 2、了解不同历史时期议会和内阁权力的消长情况及其原因; 3、了解英国议会改革及相应选举规则的制定,形成对英国民主政治“大厦”的结构及内部运行的初步了解;

方法与过程: 可以运用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方法,以今天英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为切入点,寻找其历史的渊源,从而加深学习历史的现实性和对历史认识的深刻性,对英国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以及选举程序等相对抽象的政治概念有一个灵活的把握。 对相关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国王与议会之间的关系和1688年以后以及今天的英国国王、议会和内阁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加深对英国代议制度的整体认识。

正确认识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以及对近代世界政治制度的发展及经济发展产生的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使学生认识并理解资产阶级民主制的形成、发展和完善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不断调整的过程,从而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 正确认识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以及对近代世界政治制度的发展及经济发展产生的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在1932年的议会改革中,工人阶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改革后,工人、贫民仍被排挤在政治权力之外。通过学习,让学生辩证地认识资产阶级民主的阶级性和历史局限性。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光荣革命” 原因 :本目主要是概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曲折反复的过程,为了解英国代议制度的确立和完善提供了一个政治背景和历史延续性的铺垫。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先后经历了议会斗争时期、两次内战时期、克伦威尔独裁统治时期、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以及光荣革命。 “光荣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实现了革命最初的既定目标,确保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既得利益,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保留了国王,大大削弱了王权,这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妥协的产物,是与当时英国国情及革命领导力量的构成相适应的,是切合而且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

教学重难点 (2)限制王权的法案——《权利法案》 依据:君主立宪制是英国代议制度的特征,《权利法案》是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过程中的一部重要法律,它肯定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有效地限制了君主的权力,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这部法律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教学难点 1、小密室的演变: 依据:这一目主要介绍了英国责任内阁制度的确立和形成过程。责任内阁制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一个显著特征。英国君主立宪制有三个重要机构:议会、国王和内阁。国王是国家元首,联合王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和英国国教领袖,但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而已。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实质使议会取得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这样,英国成为资产阶级议会君主制的典型国家,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得到了发展。

教学难点 2、英国议会改革的特点: (1)渐进、平缓。使政治民主少曲折,社会动荡少。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2)斗争和妥协相结合,是改革成功的两个重要手段。1832年改革前社会各种政治力量有分有合,既互相斗争,又互相依赖,妥协成为必然,最终通过了1832年改革法案。以英国式的独特的方式解决了政治民主化,为世界政治民主化作出了贡献。 (3)议会改革每次扩大的社会权利都是实际的,不可剥夺的,较之法国的民主权利得而复失来说,英国的经验是成功的。

教学过程 导入: 材料一:政治制度是根本性的制度。“一个民族最重要的创造是政治制度,经济、文化、国民性都由之决定。”著名学者钱乘旦先生说。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其根本的因素是:“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和平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能力。”所以,英国领先世界的最大优势不是海外贸易,不是科学,也不是地理位置,而是宪政。 材料二:当今的英国是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作为国家之首,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她品行端庄,深受人民爱戴。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的君主相比,她在英国政治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拥有的权力有很大的不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说“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是怎样的政治制度?这种政治制度对英国乃至世界历史的发展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2)资产阶级革命前后英国君主的地位和权力有何不同?

答案 (1)君主立宪制度,它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对世界近代政治制度产生巨大影响。 (2)革命前君主掌握国家实际权力,革命后君主的权力受到法律的限制,成为名义上的国家之首,国家权力的核心机构是议会。

主干知识梳理: (一)“光荣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 第一阶段:1640年革命爆发,此后,一度建立共和国。 第二阶段: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国王查理二世实行反对英国国教和恢复天主教的宗教政策,违背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意愿,丧失了人心。 第三阶段:“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史料链接:对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马克思认为,“只有经过残酷的斗争和通过共和国的形式才能从君主专制过渡到君主立宪”。你如何理解马克思的这一观点

(二)限制王权的法案 1、限制王权法案制定的条件 “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当时的有利形势,尽量扩大自己的政治、经济势力,利用他们所控制的议会,通过一系列的法案来限制王权。 2、限制王权的法案: (1)《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 (2)《王位继承法》的内容 3、限制王权法案制定的结果 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了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从而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史料链接 变式训练一 阅读以下材料: 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史料链接 变式训练一 阅读以下材料: 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清)康熙帝 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 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落,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能有荣辱人、能生死者。 ——(清)乾隆帝 读史感悟: 在清朝康乾时期,中国和英国的政治体制有什么不同?

(三)小密室的演变 1、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内阁起源于“光荣革命”前的枢密院。乔治一世时,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惯例,并开创了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阁的先例。到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 2、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特点 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首相有控制内阁决定的发言权;一切内阁成员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联合起来集体负责;内阁必须得到下院议员的支持,一旦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就要辞职以向议会谢罪,或解散议会而提前大选,由新选出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 3、内阁制的作用 内阁制的建立使英国的立法机关得以控制行政,但又不降低后者的行政效率,从而有力地调节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历史探源:英国政治生活中的许多规定都源于传统或习惯。请结合本课的学习或英国政治生活的实际,搜集资料,探导英国内阁制的历史根源。

1、1832年议会改革 (1)原因 (2)内容 (3)影响 2、19世纪后期的议会改革 (五)英国议会中的“第三院” 1、英国议会的黄金时代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通过了一系列法律文件,使议会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议会拥有立法权、财政权和对行政机关的监督权等一切大权,成为英国政治权力的核心。至19世纪70年代前,这一时期是英国议会的黄金时代。 2、内阁权力膨胀 (1)内阁几乎垄断了全部的立法提案,而且在许多问题上,议会只规定一般原则,而由内阁去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这使一部分立法权直接转入内阁手中。 (2)内阁还篡夺了议会的财政权。 (3)议会通过投不信任案来监督和控制内阁的做法的有效性大大削弱了。

变式训练二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主权最终来自人民——统治者的权力是绝对的,但国王们所掌握的权力并非神授。 ——17世纪英国启蒙思想家霍布斯 材料二:洛克,英国人,欧洲启蒙思想的先驱。他认为国家有三种权力,即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三种权力中,立法权最高,其他两种权力由君主掌握。为防止同批人既是法律的制定者又是执行者,从而产生腐败,立法权和执行权必须分开。 读史感悟: (1)概述两则材料反映的民主思想,并指出其影响。 (2)英国统治者是如何实践上述思想的?

课堂小结 本课教材的五目内容,构成了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形成→发展→调整→完善→黄金时代结束的全过程。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力地维护了英国社会的稳定,对世界近代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能力测试 1.“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等法案,其目的在于 A、实现两党制 B、巩固革命成果 C、限制王权 D、保证议会活动的自由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曾建立共和国,最终却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它违背了英国的传统 B、反映了英国的国情 C、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曲折发展的表现之一 3.英国近代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 A、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B、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C.1688年“光荣革命” D.《权利法案》的通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 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6、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非法。 8、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9、议会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之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13、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 ——《权利法案》

材料二:康熙皇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联必躬自断制。”乾隆皇帝也说:“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落,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能有荣辱人、能生死人者。” ——摘自《东华录》(清) 请回答: (1)《权利法案》的基本精神是什么?意义何在? (2)在同一历史时期,中英两国的政治体制有什么不同? (3)试对英国的政治体制作简要评价。

材料一:主权最终来自人民——统治者的权力是绝对的,但国王们所掌握的权力并非神授。 ——17世纪英国启蒙思想家霍布斯 材料二:洛克,英国人,欧洲启蒙思想的先驱。他认为国家有三种权力,即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三种权力中,立法权最高,其他两种权力由君主掌握。为防止同批人既是法律的制定者又是执行者,从而产生腐败,立法权和执行权必须分开。 读史感悟: (1)概述两则材料反映的民主思想,并指出其影响。 (2)英国统治者是如何实践上述思想的?

答案 1)它的基本精神是以明确的条款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行为。意义在于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 (2)英国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政治体制是君主立宪制,中国皇帝是独断专权,政治体制是封建专制。 (3)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议会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权力。这种政治体制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它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得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它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反思心得 1、怀着备新课的激情和创新精神来备复习课。 2、教师必须提高两种能力,即:提高备课中的“厨师”能力;提高教学时的“导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