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北宋与辽、西夏的和战关系 第三章 北宋与辽、西夏的和战关系.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走进社区、走进部门、走进农村 民进海宁市总支部. 民进海宁总支开展 “ 走进社区、走进部门、走进农村 ” 活动: 1 、为了积极履行民主党派的职能,搜集社情民意,为政府工作出谋划策。 2 、让民主党派走进群众,让群众了解民主党派。 3 、通过 “ 三走进 ” ,进行访贫问苦,搜集民情民声,构筑群众与政府的桥梁,
Advertisements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付俊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03 级 学号: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物种从数量和种类 来说都占了地球上物种数量和种类的绝大 多数。但教材上并没有给出具体的介绍。 这篇论文将从昆虫的生存特性和生理特 点来介绍地球上昆虫繁盛的原因。
第 10 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设计一张辽、北宋、西夏建立简表 政权名称建立时间建立民族 建立者都城 西夏 辽 北宋 了解 “ 澶渊之盟 ” 。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如何看待宋夏之间的和议? 契丹族、党项族与汉族融合的表现有哪一些?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秀洲实验学校:王永生 西汉 西域都护府 匈 奴 唐 元 北宋 众多民族政权并立,北宋不 是一个大一统的朝代。 契丹人 相互灭绝 相互隔绝 相互融合 或者把对方屠杀殆尽,或者让对方从思想上精神上 文化上变得跟我一模一样,基本放弃自己的文化。 秦始皇修筑长城;美国、南非历史上的种族隔绝政.
财务管理 / 第六章 / 第三节 sv.hep.com.cn sve.hep.com.cn 第三节 利润分配 一、利润分配的原则 必须严格遵照国家财经法规进行企业利润分配。 必须正确处理分配与积累的关系,增强企业后劲。 必须坚持维护所有者权益的完整。 必须适当考虑企业经营者和职工利益。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校第六届“新天瑞”杯创业计划大奖赛 赛前培训
信号与系统 第三章 傅里叶变换 东北大学 2017/2/27.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上海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开端 技术 制度 思想.
终极理论梦之社 宣传PPT 终极理论梦之社 来到高中,在全新的平台上,我们广泛交友.
第四单元第三课第二课时 北宋与辽、西夏并立
中国的工业.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羊。.
复习 五代十国 寇准 澶渊之盟 忽必烈 大都 西夏、金、南宋 1、唐朝之后,中国历史进入了什么时期? 2、写出北宋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第十二章   会计规范体系与会计工作组织 内蒙古财经学院会计学院.
三年级九班田依可PPT特产 三年级九班田依可 第七单元 特产.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两晋与南朝.
黑龙江 吉林 新疆 辽宁 甘肃 内蒙古 北京 河北 宁夏 青海 山西 山东 陕西 河南 江苏 西藏 安徽 上海 四川 湖北 浙江 江西 湖南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淄博信息工程学校 ZIBOIT&ENGINEERING VOCATONAL SHCOOL 03 交换机干道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淄博信息工程学校 ZIBOIT&ENGINEERING VOCATONAL SHCOOL 02 认识虚拟局域网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二、东亚货币合作的发展进程 马尼拉亚太地区高级财政金融会议上,提出了一个加强地 区金融合作新机制的设想,又称“马尼拉框架协议”
宝洁的品牌战略.
通货紧缩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系 李文鹏
一、文人官僚政治的形成与发展 二、北宋中期统治危机的显现 三、庆历新政与熙宁变法 四、北宋末期的黑暗统治 五、两宋时期的抗战活动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三课.
七年级下册复习提要.
川教版历史 七年级下册 知识点复习.
第4课时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方 法 示 例 考 点 聚 焦 能 力 拓 展 1.
三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 农牧文化的交融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中青国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空间域名邮局价格表.
中国药物GCP检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李见明         北京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主要数据: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主要数据 交易本金 1039亿美元 (2006年3月23日) 评分 (美国标准普尔)
元谋人——北京人——原始农耕文化时期——传说中的炎帝黄帝时期——尧舜禹时期
金庸 讲了几个国家 以宋哲宗时代为背景, 通过宋、辽、大理、西夏、吐蕃及女真等王国之间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
                                                                                                                                                                
第三课:水 Leçon 3 水和土,活动一:地图 Activité 1, page 44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The CAN bus 李强.
第17章 网站发布.
Harvard ManageMentor®
2012年十一月十三号 Do Now Write the following in pinyin: 1) 今天是七月十九号吗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Greening One Belt One Road The Role of NGOs
多元文化概論.
PRESENTED BY OfficePLUS
西藏 Tibet.
欢迎返校! 2016 返校之夜.
获奖类别: 获奖题目: 获奖学生: 指导教师: 研究内容:(400~500字,2~3幅插图)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意大利威尼托大区.
第六章 汇率理论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姜宁川.
OWASP中国介绍 作者:RIP 时间:
I’M NOT SUPERMAN 杨c不是超人的自我介绍 I’M NOT SUPERMAN 杨c不是超人的自我介绍.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影响风险评估专家研讨会 ACCC Workshop: Climate Change Impact and Risk Assessments 内蒙古 Inner Mongolia.
HULUO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
生词 คำศัพท์ 1. 楚辞 chǔcí บทกวีของรัฐฉู่ 2. 诞生 dànshēng กำเนิด ; เกิดขึ้น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商业模式 画布.
从社交网络游戏中发现艺术的灵魂 Brad MacDonald 麦泊然 艺术总监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LOGO HERE 单击此处添加 您的标题标题标题 PRESENTED BY JANE DOE
Sssss.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三章 北宋与辽、西夏的和战关系 第三章 北宋与辽、西夏的和战关系

一、北宋初年与辽朝的和战关系 宋太祖之世,因致力于集中兵力同意南方各割据政权、对辽朝采取守势。 辽朝方面,穆宗在位期间政昏兵弱,无暇南顾;景宗专注于稳定内部,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双方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和平关系。

幽云十六州

二、“雍熙北伐”与“澶渊之盟”

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太宗统军灭掉北汉后,挥师东进,直指辽朝的南京幽州(今北京)。双方会战于高粱河,宋军受到辽军夹击败归。 雍熙北伐 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太宗统军灭掉北汉后,挥师东进,直指辽朝的南京幽州(今北京)。双方会战于高粱河,宋军受到辽军夹击败归。 辽圣宗即位后,宋太宗发动了对辽朝的三路进攻,史称“雍熙北伐”。北宋战败,转而对辽朝采取消极防御的策略。

这场战争宋朝再次战败,北宋转而对辽朝采取消极防御的策略。 雍熙北伐 三路 东路:曹彬、米信率军出雄州(今河北雄县) 中路:田重进率军由定州(今河北定县)攻飞狐(今河北涞源县) 西路:潘美、扬业率军出雁门,攻云中(今山西大同) 这场战争宋朝再次战败,北宋转而对辽朝采取消极防御的策略。

澶渊之盟 景德元年(1004)闰九月,辽圣宗和萧太后率大军于十一月攻至澶州城下。 北宋 朝廷的 三种 意见 王钦若:建议避敌金陵 陈尧叟:主张西幸成都 寇准:要求皇帝御驾亲征 双方在澶州城下反复谈判,在当年十二月达成以下协议,史称“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的意义及影响 澶渊之盟的意义及影响 意义:宋辽间势均力敌条件下的产物,辽朝并不具备灭亡北宋的绝对优势,北宋要收复燕云十六州的目的也绝非能够轻易实现。因此,议和是双方的共同选择。 影响:宋辽间持续了长达百余年相对稳定的和平关系,双方经济贸易和政府间交往不断。这种民间贸易与官方聘使的友好往来,促进了中原与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也加快了中国北方边疆地区的开发。

三、党项兴起和西夏建立 1、党项族的兴起 族源:羌族的一支 三、党项兴起和西夏建立 1、党项族的兴起 1、党项族的兴起 族源:羌族的一支 东汉时活动在南起蜀郡(今四川成都市)、广汉郡(今四川金堂县东),北至鄯善(今新疆若羌县东)、车师(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南)的广大地区内,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唐朝在党项居地设置32个羁縻州,于松州(今四川松潘县)设都督府,任命拓拔赤辞为西戎州都督,赐姓李。 唐朝的党项 唐朝在党项居地设置32个羁縻州,于松州(今四川松潘县)设都督府,任命拓拔赤辞为西戎州都督,赐姓李。 按照居住地区的不同,内迁的党项族分为庆州的东山部,银、夏的平夏部和南山部落等,李元昊就出身于平夏部的拓拔氏。

西夏疆域

西夏帝系 太祖李继迁─太宗李德明─01景宗李元昊─02毅宗李谅祚─03惠宗 (1032-1048) (1048-1067)(1067 -05仁宗李仁孝─06桓宗李纯佑 (1139-1193)(1193-1206) 李秉常─04崇宗李乾顺- ─越王李仁友──07襄宗李安全 -1086) (1206-1211)   ──□───(齐国忠武王)李彦宗— ───08神宗李遵顼——09献宗李德旺 (1211-1223) (1223-1226)          -清平郡王──10末帝李睍 (1226-1227) ——为蒙古所灭

2、党项族的发展 A、银、夏各地的自然环境优越,与唐朝的政治、经济交往也日益频繁。 B、唐朝的加官晋爵,大大提高了党项酋长们在部众中的号召力。 C、党项酋长拓拔思恭参与镇压黄巢起义有功受赏,赐军号“定难军”,领夏、银、绥、宥四州,赐姓李。此后,李思恭及其继任者不断壮大巩固自己在西北地区的势力。

D、五代时期,夏州地区所属州县“兵不事战争,民不睹金革,休养生息,几及百年,西夏之昌,早基于此。”(吴广成:《西夏书事》卷2) 党项族的发展 D、五代时期,夏州地区所属州县“兵不事战争,民不睹金革,休养生息,几及百年,西夏之昌,早基于此。”(吴广成:《西夏书事》卷2) E、北宋建国初,双方依然保持着和平关系。太平兴国五年(980),宋太宗借夏州党项势力内部权利争夺之机向夏州派出官员,企图就此取代拓拔氏,实现对夏州地区的直接统治。由此,李继迁率先公开打出了武装反抗宋朝的旗帜。

3、西夏的国家制度 3、西夏的国家制度 特点:蕃汉联合统治。 职官制度:在朝廷:“其官分文武班,曰中书,曰枢密,曰三司,曰御史台,曰开封府,曰翊卫司,曰官计司,曰受纳司,曰农田司,曰群牧司,曰飞龙院,曰磨勘司,曰文思院,曰蕃学,曰汉学。自中书令、宰相、枢密、大夫、侍中、太尉已下,皆分命蕃汉人为之”。 ——《宋史》卷485《夏国传上》,第13993页

在地方,西夏基本上沿袭了唐宋的行政建制,州一级设刺使、通判,县一级设县令等官,在军事要冲和边防地区升州为府、郡,县以下多设城、堡、寨。 国家制度 在地方,西夏基本上沿袭了唐宋的行政建制,州一级设刺使、通判,县一级设县令等官,在军事要冲和边防地区升州为府、郡,县以下多设城、堡、寨。 军事制度:兵民合一。 常备军:卫戍军、擒生军、铁鹞子(骑兵)、泼喜(炮兵)。 军事法典:《贞观玉镜统》。

四、西夏与宋、辽的关系 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一个时期是西夏与北宋、辽朝三足鼎立; 后一个时期是西夏与金朝、南宋三足鼎立。 这是当时中国北方民族关系和政治格局变动的最显著特点之一。

1、西夏与北宋、辽朝三足鼎立 A、李继迁时期 ——《西夏书事》卷7

B、李德明时期 B、李德明时期,一方面接受北宋提出的议和条件和委任的官爵,同北宋改善关系;另一方面又继续发展同辽朝的宗主关系。在军事上,集中力量经营河西地区,“西掠吐蕃健马,北收回鹘精兵”,进一步增强了自身的实力。 西夏王陵

D、1044年,辽兴宗亲率大军进攻西夏,史称“河曲之战”。西夏先败后胜,李元昊提出议和,辽夏战争结束。 C、宝元元年(1038),李元昊正式建国,国号大夏,建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史称西夏,宋夏之间战火再起。自康定元年(1040)至庆历二年(1042),李元昊先后大败宋军。庆历四年(1044),李元昊被迫取消帝号,与北宋议和。 C、李元昊建国 李元昊 D、1044年,辽兴宗亲率大军进攻西夏,史称“河曲之战”。西夏先败后胜,李元昊提出议和,辽夏战争结束。

2、西夏与金朝、南宋三足鼎立 2、西夏与金朝、南宋三足鼎立 A、这一时期三者的关系远比夏、辽、宋三者的关系简单。李乾顺向金朝称臣,并乘金、宋交战之机,扩大了西夏的疆域。金朝统治者维持和发展与西夏的和平关系。宋金“绍兴和议”后,西夏与南宋的联系被完全隔离开来,西夏统治者不得不努力与金朝保持相对和平的关系。 B、蒙古族兴起后,进攻西夏,李仁孝因向金求援遭到拒绝而主动进攻金朝,夏、金关系破裂,西夏降附蒙古。李德旺嗣位,虽然采取联金抗蒙的政策,但为时已晚。宝义二年(1227),西夏末帝李晛投降,西夏灭亡。

五、西夏的经济和文化 1、经济: 农业经济的比重日益加大,逐渐形成了牧农并举的经济格局,手工业和商业贸易也得到很大的发展。 五、西夏的经济和文化 1、经济 1、经济: 农业经济的比重日益加大,逐渐形成了牧农并举的经济格局,手工业和商业贸易也得到很大的发展。 畜牧业:仍是最主要的生产部门,畜产品成为西夏对外经济交往中最主要的商品。 特别在占领凉、瓜、沙诸州及河套地区以后,这里得天独厚的天然草场,推动了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 畜牧品种主要有马、羊、骆驼、牛等。

农业 兴、灵地区和甘、凉地区。 农作物主要有小麦、大麦、荞麦、麋、粟、稻、豌豆、黑豆、荜豆等。 农具:有犁、铧、耙、镰、锹、耧等。 农业生产的突出表现:公私粮食储备的增加,御仓、歇头仓、金窟埚、摊粮城等都是著名的窖藏粮食的场所。

手工业 主要由官府控制,毛织、冶铁和兵器制造、制盐、制瓷、印刷业比较发达。 盐:青、白盐是西夏财用的主要来源。 各族民户最普遍的家庭手工业。 毛织业 各族民户最普遍的家庭手工业。 主要产品 毡、毯:是对外输出的重要商品。 氆氇 盐:青、白盐是西夏财用的主要来源。

商业贸易 西夏境内商业贸易的发展主要是城市商业的繁荣。商品主要有粮食、布帛、牲畜及副产品等。 钱:西夏使用从宋、金进口的钱,和自李元昊时起,铸造的大批带有汉文和西夏问的年号钱。 朝贡贸易和榷场贸易:以夏、宋贸易为例,西夏输出的商品有各种牲畜、毛织品、药材、青白盐等,北宋输出的商品有纺织品、瓷器、茶叶等日用品。 还有违禁品的贸易和转手贸易。

2、文化 2、文化 汉文化的发展: 夏州党项族势力形成之时起,汉族官吏、士人就成为他们的重要合作伙伴,特别在李继迁之后,汉族士人更以其文化上的优势得到重用,有陆续有北宋的官吏、士人投奔西夏,他们无疑扮演了汉文化传播者的角色。

汉文化的发展 西夏皇帝李谅祚、李乾顺、李仁孝等都是汉文化的仰慕者,在吸收汉文化方面起了积极作用。如李谅祚向北宋进马换取“九经”、《册府元龟》等书籍,下令改蕃礼为汉礼;李乾顺、李仁孝时期发展教育,大兴科举,尊事孔子等。 汉文化的广泛传播,使儒家思想成为西夏统治者、官员、贵族治理国家、修养道德的指导思想,尤其在党项族的社会上层,读书明理成为时尚,对于提高官僚队伍的文化素养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西夏文字 西夏文化中最具民族特色的部分,由李元昊、野利仁容创制。“形体方整,类八分”(《宋史·夏国传上》),是一种表意的方块字,在文字结构、形体、笔画、书写规 则等方面都受到汉字的影响,是西夏统治时期的通用文字与汉文、藏文并用。

佛教 在西夏统治者的提倡和保护下,在原有基础上逐渐兴盛起来,成为西夏地区最为流行的宗教,在都城兴庆府及凉州、甘州等地修建了许多宏伟壮观的佛寺、佛塔,在莫高窟和榆林等地开凿石窟,多次想北宋索求大藏经,组织人力翻译和印刷佛经、佛像等。

绘画

石窟壁画 岩画

西夏的文学、音乐、绘画、书法艺术等在声度不同地受到中原传统影响的同时,也表现出了党项族的民族风格和特点,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